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护理
- 格式:ppt
- 大小:2.38 MB
- 文档页数:24
宫外孕出血性休克50例急救与护理徐敏(邳州市人民医院江苏邳州221300)摘要目的:探讨宫外孕出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及护理方法。
方法:对50例宫外孕并出血性休克患者给予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
结果:本组50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治愈出院;无一例并发症发生。
结论:积极抢救及精心护理是宫外孕出血性休克患者救治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宫外孕;出血性休克;急救;护理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6-7256(2011)32-0046-02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着床发育,也称异位妊娠,是妇科急腹症之一[1]。
宫外孕破裂后引起腹腔内大量出血,导致急性出血性休克,如不及时救治可危及生命。
2010年1月 2011年3月,我们收治宫外孕出血性休克患者50例,经积极抢救和精心护理,效果满意。
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急诊入院宫外孕出血性休克患者50例,均为女性;年龄18 45岁,平均31岁;其中27 45岁38例(76%),16 25岁12例(24%)。
妊娠部位:输卵管壶腹部39例,峡部8例,伞部1例,间质部2例。
诊断:大多有停经史,阴道不规则64流血,腹痛,肛门坠涨感,宫颈抬举痛或摇摆痛,阴道后穹隆穿刺抽出不凝血,检验HCG阳性。
腹腔内出血情况:1200 2000ml者32例,2000 3000ml者18例。
休克程度:重度休克13例,中度休克26例,轻度休克11例。
均行手术止血。
2结果本组50例患者均抢救成功,无一例并发症发生,无死亡病例。
术后住院7 10d,均痊愈出院。
3急救与护理3.1术前护理3.1.1保持呼吸道通畅患者取休克卧位,抬高头部10ʎ 20ʎ,以利于呼吸道通畅,抬高下肢15ʎ 20ʎ,以增加回心血量,有利于重要脏器的血液供应。
遵医嘱给予氧气吸入,流量4 6L/min,并保证吸氧通畅有效,以增加动脉血氧含量,改善脑组织缺氧。
认真观察患者意识、皮肤、黏膜、面色、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变化情况。
宫外孕的休克护理措施摘要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外,一般为输卵管内着床或其他腹腔器官着床,导致胚胎无法正常发育的一种急性疾病。
宫外孕伴随着剧烈的腹痛、阴道流血及内脏器官损伤等严重症状,容易引起休克。
本文将重点探讨宫外孕休克的护理措施。
1. 宫外孕休克的定义与病因1.1 宫外孕休克的定义宫外孕休克是指宫外孕病情进一步恶化,产生一系列血流动力学障碍的过程,导致血液不足使得重要脏器无法正常运转的临床表现。
1.2 宫外孕休克的病因宫外孕休克的主要病因为宫外孕引起的大量内脏出血及腹腔内压过高所致的循环系统功能障碍。
2. 宫外孕休克的护理措施2.1 早期发现与监测早期发现宫外孕休克非常重要,可通过以下护理措施实施: - 定期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包括心率、血压、呼吸频率和体温等,及时发现异常; - 持续观察患者的症状变化,如腹痛、阴道出血等; - 定期检测血常规、凝血功能和血型、Rh因子等指标,确保及时发现血液异常。
2.2 维持循环稳定维持循环稳定是宫外孕休克护理的重要环节,具体措施如下: - 确保患者呼吸道通畅,保持呼吸功能正常; - 积极纠正电解质紊乱,适时补充血浆、胶体溶液和新鲜全血; - 监测尿量、颜色和情况,并根据患者的尿量情况调整补液量; - 应用药物维持血压稳定,如肾上腺素、多巴胺等。
2.3 控制出血控制出血是宫外孕休克护理的紧急措施之一,主要包括以下方面: - 保持患者卧床休息,避免活动过度引起出血增加; - 给予宫外孕休克患者输注新鲜全血、血浆和凝血因子,补充失血; - 对于失血较大、休克较重的患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以控制出血。
2.4 密切观察密切观察是宫外孕休克护理的重要环节,以发现并及时处理并发症,具体措施如下: - 定期测量患者的血压、脉搏和呼吸情况,及时发现并处理血流动力学改变;- 观察患者的意识状态和症状变化,如恶心、呕吐、头痛等; - 定期检测患者的血常规、凝血功能和肝肾功能等指标,及时发现并处理并发症。
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一)及时通知医生的同时,迅速为患儿建立静脉通道,持续吸氧,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清除口腔、鼻腔内分泌物,注意保暖。
(二)遵医嘱静脉给予镇静止咳药,如惊厥频发或持续状态时,可采用静脉负荷量、苯巴比妥钠每日10~15 mg/kg。
有脑水肿,颅内压增高时,应及时应用20%甘露醇、速尿、氟美松等利尿脱水剂,严格限制入量。
(三)准备好各种抢救用品及药品,监测血气、电解质、血糖、心肌酶等。
(四)维持良好的通气,换气功能。
使血气和pH值保持在正常范围,窒息复苏后低流量吸氧,纠正酸中毒。
重度呼吸性酸中毒、血氧饱和度低于50%可考虑用呼吸机做人工通气。
(五)诊断为缺氧性心肌损害者,应用多巴胺及果糖时,应注意液体滴速勿外渗。
(六)病情好转后继续监护各项生命体征:1 .每15~30 min测生命体征一次,必要时应用心电监护,经皮测血氧饱和度,并注意体温及尿量变化。
2.观察有无意识障碍及意识障碍发生的时间,是否存在易激惹,对剌激反应程度,有无肌张力改变、惊厥,原始反射的减弱或消失。
3.注意神态的变化,如面色、前囟饱满,脑性尖叫,双侧瞳孔大小及肢体活动等。
(七)病情完全平稳后,护理人员应给患者:1 .保持患儿安静,专人护理,尽量减少不必要的医护干扰,出生后前3天禁止沐浴。
2.保持呼吸道通畅,取侧卧位,及时清除口、鼻内分物,喂奶后注意面色变化,防止呛奶。
给予氧气吸入,必要时吸痰。
3.镇静、注意保暖,视病情采用暖水袋或暖箱保温。
4.室内空气新、光线充足、温湿度适宜,保持床铺清干燥。
5.及时抽血化验及留取标本,并及时送检。
【程序】立即抢救→ 通知医生→ 继续抢救→ 及时清理分泌物→观察生命体征→ 告知家属→ 记录抢救过程患者发生空气栓塞的应急抢救预案及程序【应急预案】(一)输液前要排尽空气,输液过程中,值班护士要及时巡视密切观察,及时更换液体,以免空气进入静脉形成栓塞。
(二)当发现空气进入体内时,立即夹住静脉管路,阻止空气进一步进入。
2024年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流程一、背景介绍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外着床,通常发生在输卵管内。
如果宫外孕破裂出血,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
因此,针对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情况,制定相应的应急预案及流程非常重要。
二、应急预案1. 应急预案目的制定本应急预案的目的是为了对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情况进行快速、有效的应对,最大限度地保护患者的生命安全。
2. 应急预案内容(1)预案启动条件:发现宫外孕病例并伴有失血性休克的临床表现时,启动应急预案。
(2)应急处理流程:1)迅速评估患者的情况,包括生命体征、意识状态、伤口出血情况等;2)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开始输液保障患者的血容量;3)鼓励患者保持平卧位,避免活动;4)安排患者进行输血或输注红细胞悬液,及时纠正贫血;5)紧急安排手术治疗,修复破裂的输卵管或行腹腔探查;6)密切监测患者生命体征,保障患者在手术中和术后的稳定;7)术后适当的康复护理,包括监测出血情况、输血情况和患者的情绪变化。
3. 应急预案执行人员(1)主治医生:负责领导应急处理工作,指挥医疗团队;(2)护士:协助医生进行患者的抢救工作,负责输液、输血等护理工作;(3)手术室护士和麻醉师:协助医生进行手术治疗;(4)康复护理人员:负责患者手术后的康复护理工作。
三、流程举例1.预案启动患者来院后,医务人员根据患者的临床表现判断可能存在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情况,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迅速评估医务人员迅速对患者进行生命体征评估,包括测量血压、心率、呼吸等指标,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和伤口出血情况。
3.建立静脉通道根据患者的情况,医务人员迅速建立静脉通道,开始输液维持患者的血容量。
4.输血治疗根据患者的贫血程度和失血情况,医务人员及时安排输血或输注红细胞悬液,以纠正贫血。
5.手术治疗医务人员迅速安排患者进行手术治疗,修复破裂的输卵管或进行腹腔探查手术,及时止血。
6.监测护理手术结束后,医务人员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关注患者的术后情况,保障患者在稳定状态下康复。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以外的部位着床发育,常见于输卵管。
宫外孕可能导致输卵管破裂,造成大量出血,进而引发失血性休克。
应急预案及程序如下:
1. 紧急呼叫急救:立即拨打当地急救电话,告知情况,并请求医疗救援。
2. 维持患者体位:将患者平放,抬高下肢,有助于减少出血。
3. 给予氧气:如果有条件,可以给患者吸氧,维持氧气供应。
4. 控制出血:如果出血严重,可以采取紧急措施控制出血,如用纱布或干净的布料进行直接压迫出血点。
5. 输液:在急救过程中,可以给患者输注生理盐水或其他液体,维持血容量。
6. 导尿:如果患者病情允许,可以进行导尿,排除膀胱内尿液,避免压迫输尿管加重出血。
7. 心肺复苏:如果患者出现心跳停止或呼吸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按压胸部和进行人工呼吸等措施。
8. 保持患者安静:在等待急救到达的过程中,保持患者安静,避免剧烈运动。
9. 监测病情: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如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记录并报告给医疗救援人员。
10. 配合医疗救援:当急救人员到达时,配合他们的工作,提供详细的病史和病情描述,并积极配合医疗救援措施。
需要注意的是,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是一种严重的急危重症,需要尽快就医,以上措施仅为应急处理,不能替代专业医疗救治。
在等待急救到达的过程中,保持患者平静,避免过度激动或紧张,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流程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是一种紧急情况,如果不及时处理,可能导致患者生命危险。
因此,制定一份应急预案及相应的流程是非常重要的。
以下是对于的详细内容:一、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定义和病因分析宫外孕是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外其他任何部位而引起的妊娠。
由于受精卵在非子宫部位着床,血供不足,易发生破裂出血,导致失血性休克。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是一种急性、危重的病情,若不及时处理,患者可能危及生命。
二、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症状及诊断1. 突然发生剧烈腹痛,常在一侧;2. 伴有阴道出血或阴道分泌物中带有血块;3. 出现头晕、乏力等休克症状;4. 腹腔触诊可有明显压痛、反跳痛等体征。
三、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应急预案1. 确定诊断:在症状明显的情况下,医生应当迅速进行体格检查、B超等检查来确诊宫外孕失血性休克。
2. 确保患者安全:应立即给予患者足够的输液支持以维持循环稳定。
3. 及时手术干预:对于宫外孕失血性休克,尤其是合并有持续出血的情况,应当尽快进行手术处理,如腹腔镜下切除宫外孕并止血。
四、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处理流程1. 确认诊断:医生需要根据患者的症状和体征进行初步诊断,随后进行相关检查以确定宫外孕的确诊。
2. 静脉输液:根据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立即给予血管内容、晶体液等液体支持。
3. 处理休克:根据患者的情况,采取相应的抢救措施,如输血、激素治疗等。
4. 手术治疗:对于宫外孕受损严重或者合并有持续出血的情况,应尽快进行手术干预,以防止患者病情继续恶化。
5. 术后管理:术后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确保患者稳定后进行进一步的处理和护理。
五、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护理措施1. 保持患者情绪稳定,提供足够的心理支持;2. 保持患者体温适宜,避免受凉;3. 近期避免性生活,避免剧烈运动;4. 定期复诊,根据医生建议进行进一步的检查。
六、案例分析患者女性,26岁,怀孕8周,突发右侧下腹疼痛,并出现休克症状,伴有阴道出血。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常规一、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概述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外着床发育的异常妊娠,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
宫外孕破裂或流产时,可导致大量出血,引起失血性休克。
失血性休克是指因失血导致循环血容量不足,引起组织器官灌注不足,从而出现一系列生理和代谢紊乱的临床表现。
二、急救护理常规1. 紧急评估(1)迅速了解患者病史,询问有无停经、腹痛、阴道出血等症状,判断宫外孕的可能性。
(2)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评估失血程度。
(3)进行妇科检查,了解子宫大小、附件区有无包块、宫颈举痛等情况。
2. 急救措施(1)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保持呼吸道的通畅,必要时进行气管插管。
(2)建立静脉通道:迅速建立至少两条静脉通道,以便快速补充血容量。
(3)补充血容量:根据患者失血程度给予晶体液、胶体液、血液制品等,以维持循环稳定。
(4)止血:对于活动性出血,给予药物治疗,如缩宫素、止血剂等。
(5)紧急手术治疗:对于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恶化的患者,及时进行手术治疗。
3. 护理措施(1)病情监测:密切观察患者生命体征,记录出入量,监测电解质、血红蛋白等指标。
(2)心理护理:安慰患者,减轻其紧张、恐惧情绪,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
(3)生活护理:协助患者进行日常生活,如进食、排泄等,保持床单位清洁。
(4)并发症预防与护理:观察有无感染、肺水肿、急性肾衰竭等并发症,及时发现并处理。
以下为具体内容:三、病情评估与监测1. 病情评估(1)了解患者病史:询问患者有无停经史、腹痛、阴道出血等症状,了解患者的一般情况。
(2)体格检查:观察患者面色、皮肤湿度,检查血压、心率、呼吸等生命体征。
(3)妇科检查:了解子宫大小、质地,附件区有无包块、压痛等。
2. 监测指标(1)生命体征:定时监测血压、心率、呼吸、体温等生命体征,评估病情变化。
(2)血红蛋白:监测血红蛋白水平,了解失血程度。
(3)电解质:监测电解质水平,保持电解质平衡。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体会的开题报告Introduction
宫外孕是指受精卵植入在子宫外其他位置的一种妊娠并发症,常常发生在输卵管内。
该疾病的主要危害是导致宫外孕破裂或大量出血,严重的病例可能导致失血性休克和死亡。
在抢救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过程中,护理措施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本文主要探讨了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体会,并总结了在该过程中的一些重要经验。
Method
在进行抢救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护理过程中,我们采取了以下的护理措施:
1. 护理人员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包括插管、氧气供应、建立肺动脉导管等措施;
2. 尽快实施输血、输液、止血等措施,防止进一步失血;
3. 调整患者的体位,垫高头部,以减少颈部和头部的血液流动,减轻休克症状;
4. 维持患者的温暖,保持体温正常,以减少热量的损失;
5. 关注患者的情绪,提醒和鼓励,保持患者的平静。
Result
在我们的护理过程中,我们成功救治了一名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患者。
我们采用了适当的护理措施,包括及时的心肺复苏、
输血、输液和止血等措施,使患者尽可能的减少了失血,减轻了休克症状,并最终让患者逐渐恢复健康。
Conclusion
在抢救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过程中,护理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在护理中,我们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采取适当的护理措施。
同时,我们还需要关注患者的情绪,提醒和鼓励患者,让患者感到舒适和安心,从而达到更好的治疗效果。
在今后的护理工作中,我们将继续注意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抢救护理,不断总结实践经验,提高护理质量,为患者提供更好的医疗护理服务。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程序宫外孕是指受精卵植入在子宫腔外的症状,其中绝大部分情况发生在输卵管内。
如果宫外孕未能在早期发现和治疗,可能会导致巨大的危险,失血性休克是其中的一种。
本文将介绍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程序。
应急预案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是一种紧急情况,需要采取及时的应急预案。
具体的应急预案如下:第一步:止血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首要任务是尽快止血。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外科手术:外科手术是最快也是最有效的方法。
在手术之前,需要进行抢救、输血等必要的治疗。
手术后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情况,防止术后出现感染等并发症。
•经阴道碎石术:对于非常规手术医院和一些地方性医院,这种方法可以用来治疗早期的宫外孕。
第二步:止痛在进行手术之前或手术后,患者会感觉到严重的疼痛,这时需要采取措施来止痛:•药物止痛:可以给患者口服止痛药或静脉注射止痛药。
这些药物包括氯丙嗪、哌替啶、芬太尼等。
•热敷:用热水袋或暖水袋敷在腹部或腰部,可以缓解疼痛和不适。
第三步:输血和止血药物宫外孕失血性休克会导致血压急剧下降,需要立即进行输血。
同时,还需要使用一些止血药物,如纤溶酶等。
第四步:监控和观察在治疗的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控患者的情况,包括血压、脉搏、呼吸、温度等指标。
如果患者病情不稳定,需要立即采取相应的措施。
程序应急预案中的程序如果不合理,将导致治疗延误、失误等情况,因此要设计合理的程序。
具体的程序如下:第一步:诊断宫外孕当患者出现下腹部疼痛、阴道出血等症状时,应尽快进行宫外孕的诊断。
可以采用以下方法:•超声检查:超声检查可以帮助确定患者是否患有宫外孕。
无创、准确、安全是超声检查的优点。
•CT检查:CT检查可以检测宫外孕,而且具有较高的准确性。
•血液检查:宫外孕常常会导致血液中的b-人绒血促性腺激素(β-hCG)升高,这种检查可以帮助诊断宫外孕。
第二步:进行应急处理在确定患者患有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情况下,应及时进行应急处理:•立即输血和使用止血药物:输血和使用止血药物是治疗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必要措施。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应急预案及程序一、背景宫外孕是妊娠着床异位生长在子宫腔以外的任何部位,最常见的是输卵管。
宫外孕如未及时诊治,可导致严重的失血性休克,威胁孕妇生命安全。
二、应急预案1. 应急响应组织设立由妇产科主任、急诊科主任、手术室主任、护士长等组成的应急响应组织。
2. 应急救治流程1)预检诊断:孕妇出现下腹疼痛、阴道出血等症状,立即进行快速检查和B超检查确定宫外孕可能。
2)紧急转运:立即将病人转往手术室危重病抢救室进行抢救。
3)手术治疗:紧急手术治疗,行宫外孕切除术,并处理相关并发症。
4)术后救治: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及时处理术后并发症,如贫血、感染等。
5)异常情况处理:对于手术中出现的异常情况,需及时调整治疗方案或召开会诊讨论。
3. 应急协调机制与血液科、重症医学科、输血科、病理科等科室建立应急协调机制,确保手术过程中的各项支持与保障。
三、应急程序1. 应急通知一旦发现宫外孕病例,立即通知应急响应组织成员及相关科室负责人,启动应急预案。
2. 资源准备妇产科准备手术室、麻醉科配合准备麻醉设备,输血科准备血液制品,重症医学科准备ICU床位和相关设备。
3. 协调推进妇产科主任协调各科室参与应急救治,安排资源和人员进行紧急处置。
4. 随访观察对手术后患者进行24小时以上观察,确保患者康复情况。
四、总结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是一种危急病情,需要妇产科与相关科室密切合作,迅速响应,提高抢救成功率,降低孕妇死亡率。
应急预案和程序的建立能够有效指导医务人员应对紧急情况,提高抢救效率和成功率。
特殊应用场合:1.孕妇合并其他疾病的情况:–在方案中增加一条“妊娠期合并疾病处理”:根据具体合并疾病的不同,调整手术和治疗方案,如合并子宫肌瘤可考虑保留子宫,合并糖尿病需进行血糖监测和调整胰岛素剂量等。
–相关问题和注意事项:•问题:合并疾病可能影响手术过程、术后恢复和并发症处理。
•解决办法:加强与其他科室的沟通协调,制定个体化的治疗方案,确保合并疾病得到妥善处理,避免交叉感染和手术风险增加。
实用-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常规宫外孕是指受精卵在子宫腔外着床的情况,通常发生在输卵管内。
当受精卵在输卵管内着床时,随着受精卵的发育,输卵管不能容纳继续增长的胚胎,从而导致输卵管破裂,引发宫外孕。
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是宫外孕的一种严重并发症,是由于大量出血导致循环衰竭所致,是一种急性危重症,需要及时进行救治。
在处理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时,急救护理的常规内容十分重要,包括紧急处理出血源、保障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及时输血等。
一、出血源的紧急处理1、立即停止出血:在发现患者出现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症状时,首要任务是迅速停止出血源,防止继续失血。
输卵管破裂是导致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主要原因之一,可以通过手术等方式封闭输卵管裂口,停止出血。
2、紧急手术:对于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需要进行紧急手术,彻底清除病灶,修复受损的组织,防止再次出血。
在手术过程中,要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保障手术的顺利进行。
二、保障患者的生命体征稳定1、监测生命体征:在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护理过程中,需要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血压、呼吸等生命体征的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采取相应的护理措施。
2、保持患者通畅呼吸道:在护理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时,要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防止呕吐或口鼻分泌物引起呼吸困难。
若患者出现呼吸困难或呼吸衰竭,应及时实施呼吸道管理,保障患者的呼吸功能。
3、保温: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患者在进行手术或输血等治疗过程中,会有大量出血,导致体温下降。
因此,在护理过程中要及时给予患者保温措施,防止体温过低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三、及时输血1、快速输血:在宫外孕失血性休克的治疗过程中,患者需要进行输血来补充失血的红细胞和血容量,维持循环稳定。
输血要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来确定输血量和速度,选择合适的输血途径和方法。
2、随时监测输血效果:在输血过程中,要随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和血红蛋白浓度,并密切观察患者的反应情况,及时调整输血速度和量,防止输血速度过快或过缓导致其他并发症的发生。
第37卷9942013年第10期黑龙江医学H E I L O N G JI A N G M E D I C A L J O U R N A LV01.37.N o.100c L2013宫外孕致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李芳(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江苏连云港222023)摘要:目的探讨宫外孕致失血性休克在急诊科的急救与护理。
方敬回顾1996—05~2012—06阃到我科就诊的宫外孕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患者36例的临床资料,并结合护理体会进行分析。
结朵36例宫外孕破裂致失血性休克的患者经过积极抢救并手术治疗后,均抢救成功,转危为安,抢救成功率100%。
结论在抢救宫外孕致失血性休克的患者时,应该及时有效地配合好医生,尽快建立静脉通路,尽早手术是抢救成功的关键。
关键词:宫外孕;失血性休克;抢救;护理do-:10.3969/j.i s sIL1004—5775.2013.10.049学科分类代码:320.7120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着床发育时称为异位妊娠,俗称宫外孕,包括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宫颈妊娠及阔韧带妊娠等。
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占异位妊娠的95%左右。
输卵管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当输卵管妊娠流产或破裂时可引起腹腔内严重出血,如不及时诊断及处理,可危及生命u1。
急诊科是宫外孕患者就诊的第一个科室,对于因宫外孕引起的失血性休克的第一时间急救与护理将直接影响患者的治疗及生命安全。
我科1996—05~2012—06间共救治宫外孕患者36例,本文就36例宫外孕破裂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急救和护理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本组36例患者中,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3l岁,首次妊娠5例,7例病人有反复人流史,主要临床表现为下腹部疼痛,伴面色苍白烦躁不安,四肢厥冷,口渴脉速等休克表现,血压55—80m m H g/0~30哪H g,有2例患者入院时血压测不到,神志不清,所有的患者经积极抗休克治疗和手术治疗护理后,均抢救成功,成功率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