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语言特色类题梳理(非常好用)辩析
- 格式:ppt
- 大小:336.50 KB
- 文档页数:33
专题17 议论文阅读之语言特色(解析版)考点分析一、主要考点:议论文阅读之语言特色是议论文阅读题中的常考点,议论文在议论的过程中,阐明事理要严密,要有逻辑性,表达的语言必须准确严密,提倡什么,反对什么,态度必须鲜明,这就决定了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表现为准确、严密、鲜明、概括、简洁。
此类题一般分值为2分,这类题只需要理解记忆议论文的语言特色就可拿分。
常考形式一、此类题的提问方式一般是直接提问法:例:1.概括本文的语言特点。
2.本篇文章有什么语言特色?3.读第③段加横线的词语,从议论文语言特征的角度进行赏析。
二、由以上提问方式可以看出此类题的提问方式比较直接,不会出现审题错误的现象,那么议论文的语言有什么特色呢?我们又该如何分析议论文语言特色呢?由此,添加以下知识点。
【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议论文的语言特色表现为准确、严密、鲜明、概括、简洁1.语言准确表现在:(1)概念使用准确(2)定语、状语等修饰成分恰当2.语言严密表现在:判断和推理严密,语言表达周密,逻辑性强3.语言鲜明表现在:表述明确,不可模凌两可,态度明确4.语言概括、简练表现在:叙述事实不细致,较笼统,因议论文目的是以理服人,不宜细致地述说细节,否则喧宾夺主【如何分析议论文语言特色】第一步:审题清楚,确定答题区间第二步:从整体感知文章的角度,分析评价其写作特点。
通过整体感知文章内容,把握作者的基本写作风格,是高屋建瓴,还是欲扬先抑,是气势凌厉,还是娓娓道来,是生动活泼,还是逻辑缜密。
第三步:从关键词语的角度,分析评价其对文章整体风格的作用。
关键词语的使用,往往使得文章语言风格明确而坚定,严密周到,无懈可击。
第四步:整合答案(或直接答出语言特色)答:从文章的……可以看出这篇文章的语言特色是…….谈语言王力语言是人们表达思想感情的工具,是人们进行文学创作、新闻写作和其他一切写作的工具。
我们既然爱好写作,又想在这方面成才,就不能不首先掌握好这个工具,而且要像木匠爱斧锯、画家爱颜料、战士爱武器那样爱我们赖以进行工作的工具。
语言特色题赏析语言特色是高考必考的一个内容,在现代文阅读、文言文阅读、诗歌鉴赏中都可能出现,多以简答题或选择题的形式进行考查。
赏析语言特色可分三步走:概括内容、分析语言形式、用形容词表达。
1.明确所写的具体内容。
语言特色必须附着在具体内容上才有意义,离开了具体内容的语言就无所谓特色。
所以,赏析语言特色就要首先对内容加以概括总结。
人们常说李白诗歌的语言风格为豪迈飘逸,那是因为已经有了《蜀道难》《望庐山瀑布》《将进酒》等诗句内容为前提,我们常说杜甫诗歌的语言风格为沉郁顿挫,那是因为有了《石壕吏》《兵车行》《登高》等诗句内容为基础。
2.分析语言形式方面的具体特点。
语言本身的特点,主要体现在整散句、长短句、修辞格、叠音词的运用上,有的用整句,有的多用散句,有的整(整句)散(散句)结合;有的多用长句,有的多用短句,有的长(句)短(句)结合;还有的运用修辞格等等,都是语言的表现形式。
单从形式上看,整句的语言特色为“典雅”,散句的语言特色为“口语化”,长句显得“柔和”,短句显得“激昂”,叠音词显得富有节奏感、韵律美。
运用修辞格的要对内容进行具体分析后,才能确定其或清新、或典雅、或华丽、或含蓄……3.掌握语言特色的词语(形容词)、通过比较、选择予以定性。
积累常见的语言特色的词语有:平实质朴、含蓄隽永,豪放刚健、黯淡凄婉,清新自然,生动形象,幽默讽刺、富丽清新(清新、华丽)、淡雅肃静等等。
结合具体内容,通过比较,使抽象的语言特色词语与具体内容吻合一致,选择恰当予以定性。
如,《拿来主义》中的语句:①还有几位“大师”们捧着几张古画和新画,在欧洲各国一路地挂过去,叫做“发扬国光”。
②总之,活人替代了古董,我敢说,也可以算得显出一点进步了。
【分析】①句中的“捧着”“挂”等动词,表现出一种丑态,“大师”“发扬国光”上的引号,表明作者的情感是极其反感;②算得显出一点进步,可见对“进步”不以为然。
内容上,是讽刺送去者的丑恶表现,情感是讽刺性的,所以语言富有讽刺的味道,犀利、幽默。
文学类文本阅读——语言表达特色题解题技巧文学类文本阅读——语言表达特色题解题技巧阅读文学类文本是许多学生和爱好者所喜爱的事情,阅读深入,感悟无穷。
而在阅读文学类文本的时候,有一种题目经常出现,那就是语言表达特色题。
今天我们就来说一下如何解答语言表达特色题目。
一、语言表达特色的定义语言表达特色是文学作品所特有的,这是一个非常好理解的问题。
不同的文学作品可能会采用不同的语言方式来表达,这也就是说,在阅读文学作品的时候,不仅要理解意思,而且还需要关注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特色。
例如,在阅读小说《红楼梦》的时候,我们经常可以发现,这部小说中采用了大量的诗词,如“草/木/花/果/鸟/兽/鱼/虫”等等等等。
这些词汇的描述通过了曹雪芹的笔触,让读者能够很好地感受到文学作品中的凄美与哀怨。
这就是语言表达特色的非常典型的一个案例。
二、语言表达特色题的解答步骤1、读懂文本首先,我们应该先了解文学作品的主题、情节以及文本所要表达的意思。
只有了解了文本的大意,我们才能更好地分析这个文本中的语言表达特色。
2、理清表述方式然而,就算我们理解了文本的含义,我们也不一定就能够摸清语言表达特色。
在这里,我们应该从以下的角度看待文学作品。
(1)使用的辞藻和造诣(如古文使用的文坛雅致字眼、现代文使用的俚俗俏皮措语等等)(2)句子的结构(是短简的口语化句子,还是略带文矫的宏亮语句)(3)描写手法(如各种形式的比喻、拟人、排比等等)3、研究文本题眼文学作品的语言表达特色主要体现在文本的题目之中,所以在研究文本的时候,我们也应该看着文本的题目,分析一下所要表达的意思。
通过题目来分析文本也是解决语言表达特色的一个好的入手点。
4、重读文本由于文学类文本的语言表达特点非常多样,所以在研究时,我们也应该多读文本,获得更深刻的理解。
阅读和理解是解答语言表达特色题的重要环节。
只有理解深入文本中的语言特点,我们才能够准确地回答问题。
三、总结解答语言表达特色题是非常重要的。
记叙文阅读之语言特色一、要点梳理(一)记叙文语言特点总体来讲,记叙文的语言特色可以概括为生动、形象,富有表现力。
又可以分类如下:1.叙述性语言:体现客观化,简洁凝练,准确严密。
2.对话性语言:体现个性化,富有生活气息的口语。
3.抒情性语言:体现情感化,自然真实,运用修辞手法。
4.描写性语言:体现细节化,运用描绘性的词语、新颖的词语搭配。
5.议论性语言:体现深刻化,精辟且富有哲理。
(二)语言鉴赏类考点1.推敲用字、用词(1)动词用来形容或表示各类动作的词汇。
恰当运用动词能突出展现形象的动态、人物的心理状况及思想感情。
例如:海伦凯勒的《我的老师》中,“周围死一般的沉寂。
树叶开始骚动,然后整个树都在颤抖。
要不是我使劲地抓牢树枝的话,一阵强风早就把我从树上刮下来了。
狂风怒1吼,树不停地、猛烈地摇晃着。
一阵倾盆大雨把我周围的小树枝都打断了,我想从树上跳下来,但周围的恐怖气氛使我动弹不得,我只好仍留在树上。
我感到一阵轰鸣声,似乎有什么重物掉下来,我坐的树枝摇晃得更厉害。
我想树和我会一起倒下来。
正巧这时,我的老师来了,她一把抓住我的手,扶我从树上下来。
我紧紧搂住老师,我感到非常高兴,我的脚又重新踏在坚实的土地上……”答:在前面三句景物描写中,作者使用了“骚动”、“颤抖”、“刮”、“摇晃”等动词。
形象深入地描绘出了大自然向小海伦黑暗的世界展示的残暴的一面,渲染出紧张、不安的氛围,衬托接下来小海伦的心情。
在大雨即将来临、大雨之时、老师来之前,作者写小海伦的动作——“跳”、“动弹不得”、“留在”、“感到”、“坐”、“倒下”,这一系列的动词充分描写出了小海伦因受到极度的惊吓而感到陌生、无助、恐惧和孤独的心理。
老师来之后,“搂住”这个动词细致生动地写出了小海伦重新获得安全感的激动心情,“踏”这个动词抒发了小海伦对老师的感激之情。
(2)形容词表示事物的特征。
形容词用来修饰名词或代词,作定语,表示人或事物的性质、状态,和特征的程度好坏与否。
高考小说阅读题:分析语言特点高考小说阅读题:分析语言特点一、题型分析1.(2007年高考湖北卷)本文的人物语言有哪些特色?请分别举例分析。
2.(2018年高考全国卷Ⅱ)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3.(2019年高考浙江卷)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分析语言风格试题主要有两类:(1)分析小说中人物语言的风格,如第1题。
(2)分析作品的语言风格,如第2、3题。
分析作品的语言风格试题又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给出语言特点的,如第2题已给出语言风格幽默;一种没有给出语言特点的,如第3题。
从分析范围上分类,又可分为全文和语段两类试题。
第1、2题是针对全文分析语言特点,第3题分析语段的语言特点。
二、解题技巧1.用“四从法”,条分缕析(1)从语言风格的角度,有幽默风趣、典雅庄重、含蓄蕴藉、清新明快、自然质朴、绚丽华美等。
(2)从遣词造句的角度,词语的使用特点,包括叠字、叠词、精练的动词和形容词、准确的副词和形容词的选用,文言词、口头语、书面语(语体色彩)和方言(地域色彩)的选用等;句式的使用特点,包括整句与散句搭配,长句与短句的选用、排比句、对偶句和反复句的选用等。
(3)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包括比喻、比拟、排比、夸张、借代、通感、设问、反问、对偶、反复等修辞手法的选用。
(4)从丰富内涵的角度,赏析语言在描摹人物时简洁传神、细腻逼真、生动形象等方面的艺术魅力。
个性化的人物语言能表现人物独特的性格,让人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2.依步分点,规范做答探究小说语言特点的试题答题模式:明确特色(技巧)+例证分析+作用效果。
“明确特色”是指判定语言风格是什么,“例证分析”是从文本找出体现语言风格的具体词语、句式进行分析。
“作用效果”是指出用词、造句和表达技巧所产生的艺术效果。
三、解题示范3.(2019年高考浙江卷)简析文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
(4分)原文语段:太阳一出来了,那些在夜里冷清清的丝蔓,一变而为温暖了。
中考语文知识梳理与分类训练(全国通用)解析版专题34说明文阅读之语言特点★[考点概述]说明文是客观地说明事物的一种文体,以解说或介绍事物的形状、性质、成因、构造、功用、类别等或物理的含义、特点、演变等为主要内容。
说明文语言在准确的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平平实实,也可以生动活泼。
★[设问方式]说明文语言的考查,设问方式通常为:1.文中加点的词××能否删掉?为什么?2.第×段中加点词语“××”能否换成“××”?请说明理由。
3.请分析第×段中加点词“××”的表达效果。
4.加点字词有何作用?5.本文引用俗语、诗歌、神话传说有什么作用?……★[解题方略]一、语言的准确严密性1.找准关键词语①限定时间:到那个时候、当时、刚刚今为止、目前、自古以来等。
②限定数量:之一、有余、很少、极少数、绝大部分等。
③限定程度:极其、比较、最、尤其、更、稍微、很大程度上等。
④限定范围:整个、都、全、仅仅、只等。
⑤限定频率:常常、往往、有时、一般、屡次、偶尔等。
⑥表推测或估计:大概、大约、可能、左右、也许、至少等。
2.答题模板“xx”的意思是……,准确地说明了……事物……的特征,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和科学性。
二、语言的生动形象性1.抓住手法①修辞手法的使用,增加了生动性、形象性。
②多种表达方式的使用:描写,使被说明的对象栩栩如生,富有诗意,增强了文章可读性;议论,令人深思,给人启发。
③常使用描述性形容词。
④说明方法的使用:打比方、摹状貌等。
⑤动静结合、虚实结合、各种感观感受等;句式变化上:长短句结合、整散句结合、口语书面语结合等。
2.答题模板①从说明内容和作用等方面回答:如文中XX句,XX词,运用了XX修辞方法(表达方式等等),生动形象说明了……,极富感染力,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②“xx”运用了……的修辞手法(表达方式),生动形象说明了事物……的特征,激发读者的兴趣,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生动性。
小说考题探究(14):语言类题(语言特色)一、考题解读1.考题式样①赏析文章划线段落语言风格。
②通俗易懂、形象生动是本文语言的重要特色,请举例简析。
2.答题方略(1)相关知识语言特点语言风格(2)答题角度赏析小说的语言风格与特色①从修辞看语言:运用了比喻、拟人等,生动形象,富有诗意。
②从语体看语言:文白夹杂,既灵活又端庄,既通俗又内蕴。
③从长短看语言:长短句交错,句式灵活,语句铿锵,简洁明了。
④从人物看语言:富有人物个性,语言符合人物身份特征。
⑤从雅俗看语言:明白如话,乡语俚语;典雅厚重,富有内蕴。
⑥从风格看语言:通畅自然,清丽隽永,浓墨重彩,诙谐讽刺,亦庄亦谐。
⑦从效果看语言:富有想象,令人回味,字字玑珠,含英咀华。
二、真题实践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目。
红梅川端康成父母面对面地坐在被炉边上,一边观赏着古树红梅绽开的两三朵花儿,一边争论着。
父亲说:“这颗红梅的花儿,几十年来都是从下面的枝桠开始绽开的。
自从你嫁过来以后,也没有改变过。
”“我没有这种感觉。
”母亲没有附和父亲的感怀,父亲很不服气。
“自从嫁过来以后,我压根儿没有空闲观赏过梅花。
”“那是因为你稀里糊涂地虚度岁月。
”说完这些,想到与红梅的寿命相比,还是人的一生短暂,父亲就没兴致继续感慨了。
不觉间,话题转到新年的糕点上来。
父亲说他正月初二,在风月堂买了点心回来。
母亲却强调没有那回事儿。
“瞧你,我不是让车子在明治糕点公司那儿等了一会儿,又坐这部车子绕去风月堂吗?我的确在这两家铺子买糕点了嘛。
”“你的确在明治糕点公司买了,可是,自打我到这个家来以后,就不曾见你在风月堂买过什么东西。
”“言过其实了吧。
”“当然,我从来没尝过嘛。
”“别装糊涂了,过年你不也吃过了吗?我的确买回来了嘛。
”“唉,真讨厌。
大白天说梦话,你不觉得害羞吗?”“咦?难道是我——”女儿在厨房准备午餐,父母的争论她全听见了。
她是了解真情的。
但她无意开口,只顾微笑地站在锅台边上。
“的确带回来了吗?”母亲好不容易只对父亲在风月堂买过东西这一点,准备予以承认似的,可她又说:“不过,我没有看见过呀。
现代文阅读赏析语言特点【考查重点】1.语言风格2.句式特典3.语言特色【命题趋势】纵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我们可以发现,记叙文阅读的命题有三个重要走向:一是从选文范围看,阅读材料由课内继续向课外延伸拓展,大多出自文摘类杂志(如《读者》《意林》《青年文摘》《特别关注》《微型小说选刊》)等精美时文,作者一般集中于当代热点作家(如张丽钧、张抗抗、毕淑敏、刘亮程、周国平、李丹崖、周海亮、马德、丁立梅等)。
二是从选文内容看,更加贴近《语文课程标准》的阅读目标要求,更加注重对文化内涵、人文素养、人文精神的挖掘,十分重视选文所蕴含的教育意义,与学生的内心世界贴近,写青少年成长历程的文章占较大比例。
三是从命题方向看,分值比重仍会不断加大,主观试题有进一步扩大的趋势,综合性、探究性的试题越来越受重视,学科知识的交叉、综合和渗透有所体现。
试题重点考査考生的知识与能力,关注考生对阅读材料的体验和感悟能力,体现阅读个性。
对文章整体感知、理解、领悟以及考查学习方法、表述阅读心得的创新型试题将增多,且更具开放性。
应注意的是,对文章的思想感情的把握将会呈现出更大的灵活性、开放性;对文章写作特色的考查将会更灵活;对学生语言的表述、思维的创新等方面的要求将会更高。
考向1:语言风格1.常见题型说说本文的语言风格是什么?结合文章内容具体分析。
2.语言风格分类语言风格是在语言交际的主客观因素的制导下由运用语言表达手段的诸多特点综合表现出来的气氛和格调。
语言风格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分出不同的类别,如时代风格、民族风格、地域风格、个人风格、语体风格、表现风格,等等。
这里着重讲表现风格。
语言的表现风格是从不同侧面对综合运用语言表达手段所形成的气氛和格调作出的抽象概括。
这样抽象概括出的表现风格往往相反相成、相辅相成。
常见的表现风格有豪放与柔婉,繁丰与简洁,明快与含蓄,绚丽与平实等等。
(一)豪放与柔婉豪放,又叫刚健、雄健,其特点是气势雄浑,境界开阔,色彩鲜明,格调高昂,感情激荡,大气磅礴,具有阳刚之美。
高中语文小说阅读中的语言特点专题(含答案)近年来,高考对散文的语言艺术进行考查,主要从分析文本或某段的语言特色和表达效果两个角度进行。
考查方式包括赏析画线句子、分析修辞手法、描写画面、分析人物语言特色和整篇文章的语言特色等。
修辞手法是表达技巧的重要方面,如比喻句、排比句、拟人句、对偶句、反问句等。
这些手法可以使语言表达准确、生动有力,情感真挚、强烈而又引人入胜。
排比句能增强文章的气势,强化表达的情感。
描写手法包括白描、细描、动静结合、视嗅听结合、对比衬托、铺陈渲染等。
这些手法可以使描写生动、细腻,刻画事物逼真、形象、鲜明。
字词的使用也是表达技巧的重要方面,如动词、形容词的使用,准确、简练、深刻、含蓄、直白、突出、生动、形象、传神、充满动感、充满想象等。
叠词可以使语言具有生动性、形象性,韵律铿锵悦耳,富有音乐美,也可以强化意思,起到强调作用,使上下文联系紧密。
引用诗词、化用典故可以使语言富有文采,典雅优美。
句式的运用也是表达技巧的重要方面,如反复句、长句、短句、整句、散句等。
不同句式的交错运用,可以使文章句式参差,错落有致,节奏顿挫,音韵和谐。
语言风格也是表达技巧的重要方面,包括质朴通俗、委婉含蓄、亲切自然、幽默诙谐、生动形象、口语化、文白相间、方言运用等。
语体方面,书面语结构严谨,口语通俗易懂,富有生活气息,与人物身份相符。
在语言特点方面,平实是现代文中高频出现的一种语言特点,而华丽则常出现在浪漫主义、花间派诗人的作品中。
明快晓畅和含蓄蕴藉则相当于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而刚健和柔婉则常出现在诗歌中,分别代表豪放派和婉约派的风格。
在喀吾图,裁缝店很常见,因为人们身材高大宽厚,需要量身定做的衣服。
我们租的店面虽小,但很温暖,因为烧炉子会让房间变得特别暖和。
我们还养了金鱼,用来转移顾客注意力,让他们看到美丽的鱼儿后,谈价钱时口气会软下去。
老头儿很少进店,而女人们则经常来瞅一瞅,看看有没有中意的布料。
当地儿媳妇也会来做裙子,她们会用鸡来付订金,而我们则会收下。
小说阅读专题之语言特色一、要点梳理(一)概述语言特色,又称语言特点,泛指一切语言相别于其它语言的风格特点。
小说的语言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词语2.句式3.语体色彩4.语言风格(二)具体阐释鉴赏语言特色,主要从以下几方面考虑:1.从词语使用的角度:动词,形容词,叠词等。
如果赏析叠词的好处,主要有以下几点:(1)生动形象地描摹事物的状态;(2)增强节奏感和韵律美,给人一唱三叹的美感;(3)突出某种感情色彩。
12.从句式的角度:长短句的交错运用;整句散句的运用。
(1)长短句短句:简洁凝练,增强语句气势,形成画面感。
长句:叙述清楚完整,给人以较深的印象。
长短句搭配,使整段句子错落有致,富有变化,读起来朗朗上口。
(2)整散句整句指整齐匀称、句子结构相类似的句式,常构成对偶、排比;散句指字数不等,参差错落的句式。
整散句结合,使得句式富于变化,生动活泼,句式整齐中见变化,语气气流中有舒缓,整散相间,使文章语势激荡而又意味绵长。
3.语体色彩:口语、书面语口语:诙谐幽默,朴素自然,生动活泼,给人平易近人、亲切的感觉。
书面语:较为正式,严谨周密,更有说服力。
4.感觉角度:视觉、听觉、嗅觉、心理感受等。
5.语言风格语言风格是指小说整体的语言特色,具体又可以分为小说中的人物语言特色和叙述语言特色。
常见的语言风格通常有: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寓庄于谐、口语化、生动形象、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等。
具体的语言风格主要有:平实、清新、华丽、幽默、辛辣、自然、简洁明快、含蓄深沉、2寓庄于谐、口语化、有地方色彩、富有情趣、符合人物身份等。
二、方法点拨(一)解题技巧小说阅读中对语言特色的考查往往立足于词语、句式和语言风格三个方面。
1.词语和句式遣词造句着眼于小说文本中的词句。
选取文中富有内涵的语句,加以引导,可以帮助学生体会其背后的丰富含义。
常见题型:某一词语在文中如何理解?某句在文中的含意是什么?有什么作用?答题思路:首先要解释词语或句子本身的含意,分析词语是否准确、简练、生动、形象,关注用词、句式、炼字等现象;再结合情节语境,分析词语或句子的深层含意,尽量做到“词不离句,句不离篇”;进而分析语句的表达效果或作用,重点分析这样的词句体现了人物怎样的心理情感,表现出人物怎样的性格特点,对上下文叙事起什么作用,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价值取向。
易错题12小说文本阅读之语言特点赏析题——不知道语言评价角度目录01易错题简介易错题型——小说文本阅读之语言特点赏析题易错原因——找不到赏析语言的角度02易错题例析03易错题攻略【攻略一】从描写技巧角度判定分析。
【攻略二】从语言手法角度判定分析。
【攻略三】从语言风格角度判定分析。
04易错题练习★易错题型——小说文本阅读之语言特点赏析题品味小说语言艺术,包括两方面:一是指赏析作者的语言风格,如平实、朴素、华丽、冷峻、热烈、简洁、明快、晓畅、典雅、清丽、幽默、辛辣、含蓄等;二是指赏析语言的描写技巧,如遣词造句技巧,修辞方面的技巧。
★易错原因——1.找不到赏析语言的角度(2020·浙江卷)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试题。
雪[苏]康斯坦丁·帕乌斯托夫斯基彼得洛芙娜搬来一个月后,波塔波夫老人就去世了。
这座房子里就剩下彼得洛芙娜和她的女儿瓦丽娅。
这座只有三个房间的小屋坐落在山上,小屋后面是一座凋零的花园。
离婚后的彼得洛芙娜离开莫斯科以后,在很长一段时间里都不习惯这座空旷的小城。
可是回莫斯科已经不可能了。
她在这座小城的军医院找了事做,受伤的心也就暂时安定下来了。
渐渐地,她有点喜欢上这座小城了,喜欢上了这小城冬日里洁白、温柔的雪。
她渐渐习惯了小屋里摆放着的那架走了调的钢琴,习惯了挂在墙上的那些业已发黄的照片。
她知道老人有一个儿子,如今正在黑海舰队上服役。
桌上有一张他的照片。
有时,她会拿起他的照片,端详一番,她总是隐约觉得似乎见过他,可是,是在哪里呢?是什么时候的事呢?水兵那双安详的眼睛仿佛在问:“喂,怎么样?难道您真的想不起来,我们是在哪里相会的吗?”冬天到来之后,陆续有写给波塔波夫老头的信寄来。
彼得洛芙娜把这些信都叠放在书桌上。
有一天夜里,她醒了过来。
窗外的白雪发出昏暗的光亮。
她点燃桌上的蜡烛,小心地抽出一封信,拆开了信封,环顾了片刻,便读了起来。
“亲爱的老爷子,”她念道,“我从战场上下来已经在医院里躺了一个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