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脓性脑膜炎护理PPT课件
- 格式:ppt
- 大小:29.31 MB
- 文档页数:13
2023化脓性脑膜炎最新演示课件•介绍•诊断•治疗•并发症•预防目•案例分析录01介绍1什么是化脓性脑膜炎23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常见的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
它通常由细菌性脑膜炎发展而来,细菌性脑膜炎是脑膜发炎,而化脓性脑膜炎则是进一步发展为化脓性病变。
化脓性脑膜炎通常分为急性、亚急性和慢性三种类型。
03慢性化脓性脑膜炎通常由结核杆菌感染引起,常表现为脑膜结核瘤和结核性脑膜炎。
化脓性脑膜炎的定义与分类01化脓性脑膜炎是一种由细菌感染引起的脑膜炎症,通常分为急性和慢性两种类型。
02急性化脓性脑膜炎通常由化脓菌感染引起,常见的细菌包括肺炎球菌、脑膜炎双球菌、流感嗜血杆菌等。
1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表现23急性化脓性脑膜炎通常表现为发热、头痛、呕吐、意识障碍等症状。
慢性化脓性脑膜炎通常表现为低热、头痛、颅内压增高、意识障碍等症状。
这些症状可能会因人而异,具体需要通过医生的检查和诊断来确定。
02诊断1化脓性脑膜炎的诊断标准23发热、头痛、呕吐、颈抵抗、惊厥、意识障碍等。
症状压力增高,白细胞计数增多,蛋白增高,糖含量降低。
脑脊液检查阳性脑脊液细菌培养结果。
细菌学检查03细菌学检查是确诊的依据,但阳性率受多种因素影响,如抗生素使用、病程等。
诊断时的注意事项01注意症状的细节描述,尤其是意识障碍的表现,因为化脓性脑膜炎的病情发展迅速,容易引发脑疝等严重并发症。
02脑脊液检查是诊断的重要依据,但早期脑脊液变化不明显,需动态观察。
03隐球菌性脑膜炎有免疫缺陷或使用免疫抑制剂病史,脑脊液墨汁染色可检出隐球菌。
鉴别诊断01其他病毒性脑膜炎无细菌学检查阳性结果,脑脊液压力和成分接近正常。
02结核性脑膜炎有结核病史或接触史,脑脊液检查可见淋巴细胞增多,蛋白质增高,糖含量降低。
03治疗抗生素治疗早期、足量使用抗生素,如头孢曲松、青霉素等,以控制感染。
皮质类固醇抗炎、抗休克,减轻脑水肿,如地塞米松、氢化可的松等。
纠正电解质紊乱维持水、电解质平衡,防治低钠血症、低钙血症等。
化脓性脑膜炎PPT课件•化脓性脑膜炎概述•病原学及实验室检查•临床治疗原则与方案选择•康复期管理与生活调整建议•预防措施与健康教育推广•总结回顾与展望未来进展方向化脓性脑膜炎概述01定义与发病机制定义化脓性脑膜炎是由化脓性细菌感染所致的脑脊膜炎症,是中枢神经系统常见的化脓性感染。
发病机制致病菌经血液循环侵入脑膜引起炎症,也可由邻近器官感染蔓延而来。
化脓性脑膜炎发病率较高,且病情凶险,死亡率高。
发病率与死亡率年龄与性别分布地域与季节分布可发生于任何年龄,以婴幼儿、儿童和老年人多见,男性发病率略高于女性。
世界各地均有发病,无明显地域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病,但以冬春季多见。
030201流行病学特点急性起病脑膜刺激征意识障碍分型临床表现及分型01020304多呈暴发性或急性起病,表现为高热、寒战、头痛、呕吐等症状。
颈项强直、Kernig 征和Brudzinski 征等脑膜刺激征阳性。
严重者可出现意识障碍,如谵妄、昏迷等。
根据临床表现和脑脊液改变可分为普通型、暴发型、轻型和迁延型。
诊断标准与鉴别诊断诊断标准根据临床表现、脑脊液检查和细菌学检查等综合分析进行诊断。
细菌学检查涂片检查可见革兰阳性或阴性球菌,细菌培养可检出致病菌。
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外观浑浊或呈脓性,白细胞计数增多,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质显著增高,糖含量常低于2.2mmol/L,氯化物降低。
鉴别诊断需与结核性脑膜炎、病毒性脑膜炎、隐球菌性脑膜炎等疾病进行鉴别诊断。
病原学及实验室检查02革兰氏阴性菌,寄居于人体鼻咽部,可引起化脓性脑膜炎、脑膜炎球菌血症等。
脑膜炎双球菌革兰氏阳性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可引起大叶性肺炎、脑膜炎等。
肺炎链球菌革兰氏阴性菌,寄居于人体呼吸道,可引起原发性化脓性感染和呼吸道继发感染,如脑膜炎、中耳炎等。
流感嗜血杆菌常见病原菌种类及特点实验室检查方法血象检查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中性粒细胞比例增加。
脑脊液检查压力增高,外观浑浊或呈脓性,白细胞计数明显增高,以中性粒细胞为主,蛋白含量显著增高,糖含量常低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