破坏水域生态系统;
酸雨的效应与危害
加速建筑物和文化古迹的腐蚀和风化过程; 对人类健康的危害尤为突出,如咽喉炎、皮肤病等。
防治措施
1.从政策上控制和削减燃煤; 燃煤是SO2的主要来源,因此必须控制和削减燃煤排放量,依据 “谁污染、谁治理”的原则,限制污染物排放或不许排放。 2.调整能源结构,采取节能措施 对于居民取暖用煤,可以采用小区域集中供热的方法,以减少 大量的排放;对于大型用煤企业,应采取低硫煤为主,或发展型煤技 术,同 时加强排放的前端和末端治理技术
SO2+H2O→H2SO3→H2SO4
2.硝酸型酸雨的形成 NOX在大气和湿空气中转化为HNO3的反应式为 NO→NO2→HNO2+HNO3
O2 O3 H2O2
酸雨的效应与危害
破坏水土环境,破坏大面积的森林和农作物,引起经济损失; 酸雨使土壤酸化,土质中的钾、钙、镁等养分被酸溶解,使这
些盐基离子大量流失,最终使土壤贫瘠化; 酸雨促进土壤中有毒重金属元素的活化,随降水流入湖泊河流,
防治措施
3.加大对机动车尾气的治理力度 积极推广燃油清净剂,推动燃气机车等清洁燃料汽车发展,加大执法力 度,严查排 气超标车辆,对超标车辆进行处罚并责令整改,
4.加强城市绿化,强化宣传 种植一些可吸收的树,如柳杉、柑桔等。多宣传酸雨的危害,促进民众的 环境意识和忧患意识,使他们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防治酸雨污染的工作 中去。
气象条件对酸雨形成的影响具体表现在两个方面:在化学方 面影响前体物的转化速率;在大气物理方面影响有关物质的扩散、 输送和沉降。
酸雨形成机理图
两种酸雨形成的化学转化
1.硫酸型酸雨的形成
在气体或液体中被氧化成硫酸,其反应可简单表示如下
(1)在气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