危险有害因素识别及风险评价表
- 格式:docx
- 大小:53.26 KB
- 文档页数:47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
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风险因素识别与评价表。
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1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2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3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4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5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6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7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8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9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 20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10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11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12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13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14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15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16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17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18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19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 20 页第 20 页单位:机械物资部刘艳颖审批:刘延生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页第页单位:审批:日期: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编号:CX-W-1 共页第页单位:审批:日期:内容总结。
化学实验室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危害因素识别和风险评价结果登记表部门:研发中心评价人:xxx 评价日期:2019-01-03序号过程或活动危害因素事故发生的后果风险度可能导致事故/事件可能性(L)严重性(S)得分 (R)1 玻璃器皿的使用、清洗手部割伤人身伤害、手部割伤等级8 6 62 马弗炉、电炉、火焰喷枪/酒精灯等高温设备的使用烧伤、玻璃器皿爆炸烧伤、玻璃器皿爆炸等级6 9 43 使用有裂痕的仪器划伤等级6 6 44 玻璃器皿对接手部割伤等级5 8 65 使用非加热器皿加热腐蚀、灼伤等级6 6 46 在打开封闭管或紧密塞着的前,未泄压火灾、爆炸等级4 6 57 清洗不干净、禁忌物接触反应烫伤、烧伤、设备受损等级6 4 68 选择材料和耐火材料错误水蒸气爆炸等级9 4 89 马弗炉、电炉实验中带入大量水火灾、触电等级4 6 510 个人防护措施不当/夹取样品时防护不当火焰枪烫伤、酒精灯爆炸火灾、爆炸、烫伤等级4 4 611 接触高温样品或高温炉的高温部位造成人员烫伤烫伤等级中等 4 412 夹取样品时未断电接触带电部位造成触电火灾、爆炸、烫伤等级4 4 4可接受的控制措施:1.玻璃器具在使用前应仔细检查,避免使用有裂痕的仪器,并佩戴防护手套。
2.玻璃器皿对接使用时,使用防护用品,防止割伤。
3.烧杯、烧瓶及试管用于加热时必须按规定小心操作。
非加热器皿严禁加热。
4.在打开封闭管或紧密塞着的前,应缓慢泄压后再打开,并佩戴防护手套。
5.使用危险化学品物质玻璃仪器清洗后增加人员复查,并佩戴防护手套。
6.设备温度过高时,注意防护高温对人体的辐射。
7.按照试验性质,配备最合适的灭火设备。
按照操作温度的不同,选用合适的材料和耐火材料。
8.在高温试验时禁止接触水和将含有高水份、易燃溶剂物品直接放入。
9.夹取样品时应断电,并佩戴合格劳动防护用品后进行操作。
正确操作火焰喷枪,并配备灭火毯等应急设施。
10.使用化学试剂前要熟知其性质并查看MSDS,做好个人的安全防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