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建筑大学智能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2
- 格式:ppt
- 大小:421.00 KB
- 文档页数:56
建筑环境测试技术(山东联盟)智慧树知到课后章节答案2023年下山东建筑大学山东建筑大学第一章测试1.采用毕托管测量管道内流体流速属于答案:间接测量2.对传感器的要求错误的是答案:负载效应大3.某一仪表的量程范围为0~200℃,仪表精度等级为0.5级,该仪表的最大示值绝对误差为答案:1℃4.若需测量100℃左右的热水温度,要求测量相对误差不大于3%。
现有下列四只温度仪表可选,选用哪台温度仪表测量精度最合适答案:测量范围为0~150℃、精度1.5级5.测量方法按照测量方式分为偏差法、零位法和微差法,下面描述错误的是答案:零位法动态响应快,精度高。
;微差法动态响应慢,精度高。
;偏差法动态响应慢,精度高。
6.测量设备一般由()组成答案:变换器;传输通道;传感器;显示装置7.变送器远距离传输一般采用电压信号。
答案:错8.传输通道在连接时要注意信号屏蔽、阻抗匹配等问题。
答案:对9.负载效应是被测量受到测量仪表干扰而产生的偏离。
答案:对10.用电压表测量高内阻电路端电压,已知电路的端电压为5V,输出等效内阻为100kΩ,若选用的电压表内阻为1MΩ,对应的数字电压表测得的电压为()。
答案:4.5V第二章测试1.当测量次数n趋于无穷时,随机误差服从答案:正态分布2.下面哪种误差在仪表误差表示中不采用答案:示值相对误差3.下面关于测量精度描述正确的是答案:精密度高的数据正确度不一定高;准确度反映系统误差和随机误差合成大小的程度4.对含有粗大误差的数据处理是:发现含有粗大误差的测量值,并将其从数据中剔除。
答案:对5.随机误差的评价指标为标准误差,当标准误差越小,说明测量值越分散。
答案:错6.选用测量精度高的仪表可消除测量误差答案:错7.指出下面哪项不属于系统误差答案:测量人员读错数引起的误差8.下面4个图,哪个图的数据只含有随机误差?答案:第三章测试1.若华氏温度为32℉,对应的摄氏温度为答案:0℃2.用分度号为K的镍铬镍硅热电偶测量温度,已知热电偶的输出电势为8.948mV,冷端温度为30℃,试计算被测对象的实际温度答案:250℃3.普通型热电偶、薄膜热电偶和铠装热电偶的热惯性从大到小的顺序为答案:普通型热电偶铠装热电偶薄膜热电偶4.铂电阻的电阻比W(100)等于答案:1.3855.采用精度相同的Pt100和Pt1000两种型号铂电阻,测量电路为2线制,引线电阻相同,这两种型号铂电阻的温度测量误差大小为答案:Pt100> Pt10006.热力学温标的参考点是答案:水的三相点温度273.16k7.从测量原理分析,铂电阻二线制、三线制和四线制测量电路哪种电路测量精度最高答案:四线制8.下面关于蒸汽压力式温度计的描述错误的是答案:测温上限时,温包内仍有残液,温包填充液体的量对仪表精度有影响;裸露在空气中的毛细管温度变化将给测量带来误差9.下面关于热电偶的接触电势描述错误的是答案:接触电势达到平衡状态是指导体A的电子不再向导体B扩散,导体B的电子也不再向导体A扩散,形成稳定的接触电势;两种不同的导体接触时,不管两者的电子密度是否相同都会产生接触电势10.下面哪些方法属于热电偶的冷端温度补偿方法答案:补偿导线法;冰点法;计算补偿法11.下面关于热电阻测量电路的描述错误的是答案:四线制接法,引线电阻的大小及随温度的变化对测量有影响;平衡电桥法会消除引线电阻对测量的影响;不平衡电桥法,电源电压和稳定性一般不影响测量结果12.下面属于热电偶测量误差的是答案:补偿导线误差;二次仪表的基本误差;绝缘不良引起的误差;冷端温度变化引起的误差13.热电阻两点法校验的温度点是答案:水的沸点;水的冰点14.由一种材料组成的闭合回路中存在温差时,回路中如有热电势产生,便说明该材料是不均匀的。
《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绪论1.所谓建筑环境学就是指在建筑空间内,在满足使用功能的前提下,如何让人们在使用过程中感到舒适和健康的一门科学。
根据使用功能的不同,从使用者的角度出发,研究室内的温度、湿度、气流组织的分布、空气品质、采光性能、照明、噪声和音响效果等及其相互间组合后产生的效果,并对此作出科学评价,为营造一个舒、健康的室内环境提供理论依据。
有等解决问题是:①如何解决满足室内环境舒适性与能源消耗和环境保护之间的矛盾;②如何解决“建筑病综合症”(Sick Building Syndrome –“SBS”)的问题。
2.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建筑外环境、室内空气品质、室内热湿环境与气流环境,建筑声环境和光环境(即包含了建筑、传热、声、光、材料及生理学、心理学和生物学等多门学科的内容。
基于建筑环境学内容的多样性,相对独立性和应用的广泛性,人们是从各个不同学科的角度对其内容进行研究,研究室内各种微气候环境所形成的机理及其与人的生活环境、工作环境等相互间的关系。
第二章:建筑外环境1.与太阳的光辐射,气温、湿度,风和降水等因素有关。
2.以太阳通过某地区的子午线时为正午12点来计算一天的时间为平均太阳时;以本初子午线处的平均太阳时作为世界标准时(世界时);以东经120℃的平均太阳时为中国标准(称为北京时间)。
3.相对位置可用纬度,太阳赤纬d,时角h,太阳高度角和方位角A表示,其中前三个参数、d、h是直接影响和A的因素,因为是表明观察点所在位置,d表明季节(日期)的变化;h是表明时间的变化。
当太阳离地球最远时,太阳光是垂直于直射地面的,具有很高的辐射强度,所以最热而形成了夏至,当太阳距地球最近时,太阳光是斜射地球表面的,其辐射强度很弱,因此最寒冷导致了冬至。
4.一部分为太阳直接照射到地面(即直射辐射);另一部分是经过大气层散射后到达地面成为散射辐射,直射辐射与散射辐射之和称为太阳对地面的总辐射。
辐射能量的强弱取决于太阳辐射通过大气层时天空中各种气体分子、尘埃、微粒水粒对阳光的反射,散射和吸收共同影响。
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建筑外环境1.为什么我国北方住宅严格遵守坐南朝北的原则,而南方(尤其是华南地区)住宅并不严格遵守此原则?答:我国分为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和暖和地区,居住建筑一般总是希望夏季避免日晒,而冬季又能获得较多光照,我国北方多是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设计时,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暖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北部地区坐北朝南能够达到充分利用阳光日照采暖,能够减少建筑的采暖负荷,减少建筑采暖能耗,所以,我国北方住宅严格遵守坐北朝南的原则,而南方地区必须满足夏季防晒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暖,所以南方住宅可以不遵守原则。
2.是空气温度的改变导致地面温度改变,还是地面温度的改变导致空气温度改变?答:互相影响的,主要是地面温度的改变对空气温度变化起主要作用,空气温度的改变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地面温度改变,因为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在吸收和放射辐射时是有选择的,对太阳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只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因此,地面与空气的热量交换是气温上升的直接原因。
3.晴朗的夏夜,气温25℃,有效天空温度能达到多少?如果没有大气层,有效天空温度应该是多少?根据书中有效天空温度估算式(2-23)有效天空温度与近地面气温和空气的发射率有关,空气发射率又与露点温度有关,露点温度又与气温和相对湿度(或含湿量)有关,假定在晴朗的夏夜,气温为25℃,相对湿度在30%-70%之间,则tdp=6℃-19℃,有效天空温度tsky=7℃-14℃。
在某些极端条件下,tsky可以达到0℃以下。
如果没有大气层,有效天空温度应该为0 K。
4.为什么晴朗天气的凌晨书页表面容易结露或结霜?答:晴朗天空的凌晨,温度较低,云层较薄,尘埃,微小水珠,气体分子较大,太阳辐射较小,树叶主要向天空辐射长波辐射,树叶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树叶表面容易结露或结霜。
5.采用低反射率的下垫面对城市热岛有不好的影响。
如果住宅小区采用高反射率的地面铺装是否能够改善住区微气候?为什么?答:其效果不是很好,由于城市建筑的密集,植被少采用高反射率的地面铺装,虽然减少了地面对辐射的吸收,但其反射出去的辐射仍会被建筑群所吸收,另外,由于逆温层的存在,其可能会导致空气温度的开高,从而不利于住区微气候的改善。
建筑环境学课后习题答案第二章1.为什么我国北方住宅严格遵守坐南朝北的原则,而南方(尤其是华南地区)住宅并不严格遵守此原则?答:我国分为严寒、寒冷、夏热冬冷和暖和地区,居住建筑一般总是希望夏季避免日晒,而冬季又能获得较多光照,我国北方多是严寒和寒冷地区,建筑设计时,必须充分满足冬季保暖要求,部分地区兼顾夏季防热,北部地区坐北朝南能够达到充分利用日照采暖,能够减少建筑的采暖负荷,减少建筑采暖能耗,所以,我国北方住宅严格遵守坐北朝南的原则,而南方地区必须满足夏季防晒要求适当兼顾冬季保暖,所以南方住宅可以不遵守原则。
2.是空气温度的改变导致地面温度改变,还是地面温度的改变导致空气温度改变?答:互相影响的,主要是地面温度的改变对空气温度变化起主要作用,空气温度的改变一定程度上也会导致地面温度改变,因为大气中的气体分子在吸收和放射辐射时是有选择的,对太阳辐射几乎是透明体,只能吸收地面的长波辐射,因此,地面与空气的热量交换是气温上升的直接原因。
3.为什么晴朗天气的凌晨书页表面容易结露或结霜?答:晴朗天空的凌晨,温度较低,云层较薄,尘埃,微小水珠,气体分子较大,太阳辐射较小,树叶主要向天空辐射长波辐射,树叶温度低于露点温度,树叶表面容易结露或结霜。
5.采用低反射率的下垫面对城市热岛有不好的影响。
如果住宅小区采用高反射率的地面铺装是否能够改善住区微气候?为什么?答:其效果不是很好,由于城市建筑的密集,植被少采用高反射率的地面铺装,虽然减少了地面对辐射的吸收,但其反射出去的辐射仍会被建筑群所吸收,另外,由于逆温层的存在,其可能会导致空气温度的升高,从而不利于住区微气候的改善。
6.水体和植被对热岛现象起什么作用?机理是多少?答:①由于城市地面覆盖物多,发热体多,加上密集的城市人口的生活和生产中产生大量的人为热,造成市中心的温度高于郊区温度,且室各区的温度分布也不一样。
如果绘制出等温曲线,就会看到与岛屿的等高线极为相似,人们把这种气温分布的现象称为“热岛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