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保守主义
- 格式:docx
- 大小:16.29 KB
- 文档页数:2
当代西方的两种新自由主义———政治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的对立张纯厚内容提要:我国政治理论界目前尚缺少对于当代西方的两种新自由主义进行分析和明确区分的文章,所以,常常造成理论上的混乱。
西方存在着New Liberalism的新自由主义和Neoliberalism的新自由主义,前者称为政治新自由主义,将后者称为经济新自由主义。
并且,阐明这两种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的关系,即,政治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直接对立,经济新自由主义则通过与新保守主义结盟,而与政治新自由主义相对立。
政治新自由主义与新保守主义的二元对立在美国有典型的表现,在其他西方国家却有错综交叉和多元分化的特点。
在美国,政治新自由主义与民主党结盟,新保守主义与共和党结盟。
关键词:政治新自由主义;经济新自由主义;新保守主义自从英国的埃德蒙·伯克(Edmund Burke,1729—1797)于1790年出版《法国革命反思》(Reflections on the Revolution in France)一书以来,西方资本主义社会分裂为自由主义和保守主义两大政治意识形态阵营。
经过二百多年的发展和演变,自由主义理念不断扩展,从政治和经济领域进入社会、文化和生活领域,但保守主义也没有丧失它的价值。
由此,在当代西方社会,出现了这两种意识形态既相互对立,又相互渗透的格局。
一方面,作为政治自由主义的传承,新自由主义(new liberalism)或现代自由主义(modern liberalism)坚持政治、文化和个人生活的多元化和自由主义原则,同时,支持限制自由竞争的福利国家经济政策;另一方面,作为政治保守主义的传承,欧洲自由保守主义(liberal conservatism)和美国新保守主义(neoconservatism)坚持政治、文化和个人生活方面的保守主义原则,但在经济上,却倾向古典自由主义的自由竞争原则,倡导经济领域的新自由主义(neoliberalism)。
当代(dāngdài)西方政治思潮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代表的激进批判主义,对西方文化进行了相当(xiāngdāng)全面的剖析。
以下两点对当代西方(xīfāng)的政治思潮演变及其走向有着重要意义:一是一些西方学者,尤其是后现代思想家们对建立在理性与科学基础上的现代社会结构及秩序进行反思和批判,揭露现代社会存在的种种弊端。
他们不再将现代性视为一种人的解放的力量,而是一种“奴役、压迫(yāpò)和压抑的根源”。
二是在当今世界格局下,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文化(wénhuà)在综合国力的增强和竞争中,在影响国际政治和国际关系的发展中占有重要的位置。
一、自由主义政治思潮1.1 自由主义的发展与特征1.1.1 盛极而衰的自由主义来自政治多元主义的冲击:多元主义不以任何一种单一的价值作为自己的理想。
人类的天性是多元的。
社群主义的冲击保守主义的冲击1.1.2 重返复兴之路在柏林看来,一个人的自由应是没有其他人或群体干涉他的行动。
在这个意义上,政治自由只是一个人能够不受别人阻扰而径自行动的范围。
惟有在某人使你无法达到某一个目的的情况下,你才可以说自己缺乏政治自由,仅仅是没有能力达成某一个目的,这并不代表缺乏政治自由。
同时,提出自由的道德基础:一是自由的平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二是对那些使我享有自由、繁荣,使我受到启蒙的人给予回报;三是最单纯与最普遍意义下的正义。
1.1.3 自由主义的基石有关选择的三个原则第一个有关选择的原则是个人主义原则,这一原则的含义是:个人能够选择,并且只有个人才能选择,首先,只有个人能够做出经过思考的选择;其次,如果个人所进行的选择是在强制下完成的,那么无论强制是否合法,个人都不对自己的选择负有责任;再次,从方法论上考察,个人主义应当是研究社会现象的原因的唯一恰当途径。
最后,个人主义原则只意味着应当对没有强制的选择负有责任,并不意味着没有强制的选择就是合理的。
西方保守主义概述保守主义(conservatism)是西方政治思想的核心内容之一,与自由主义、社会主义并称为三大主流政治思想,把握保守主义的内涵不仅具有重大的学术价值,而且对于理解西方政治发展的历史与现状也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近代以来,自由主义一直都是西方主导性的政治思潮,其间尽管发生了许多对自由主义主导地位的挑战,但这种挑战与其说是对自由主义的颠覆,毋宁说是对它的补充完善,因为从宏观着眼,这些挑战都发生在自由主义大传统的范围内。
按照约翰·格雷的观点,自由主义传统中各种变体的共同之处在于:“它们关于人与社会的确定概念具有独特的现代性”。
相对于自由主义,保守主义变种既多,又随着不同的历史和地理背景而具有不同的含义,因此,保守主义要坚决捍卫的原则和目标比任何一个其他的意识形态观念都更为模糊。
“人们通常认为它始终倾向于维护已经形成的、代表历史连续性和稳定性的事物,而不管其形成的方式如何;无论是通过革命的,通过渐进的,甚至通过政变形成的还是通过王位继承形成的,对保守主义来说都没有什么太大的区别,维护既成的‘传统’,这就足够了。
”作为名词的“保守主义”(Conservatism)最早出现于1835年,它脱胎于我们现在所使用的“保守派”或“保守主义者”。
法国的浪漫派作家夏多布里昂在其主办的一份旨在抵制民主思想传播的杂志中首先使用Le Conservateuer一词。
保守主义作为一种明确的政治态度、政治哲学和政治运动,首先形成于欧洲,是在18世纪末法国大革命爆发后产生的。
英国政治家和思想家埃德蒙·柏克的《法国革命论》的出版标志着保守主义的正式诞生。
在《法国革命论》一书中,伯克提出了保守主义的基本原则。
这些原则主要有:(1)宗教是市民团体的基础,现有制度的正义性来自神;(2)人的本性是不完善的;(3)人们虽应享有平等的权利,但在身份和财产上是不平等的;(4)社会由阶级和团体而非由个体组成;(5)反对破坏现存制度和社会秩序的激进改革,但容忍保存优秀传统的改良;(6)承认并崇拜私有制。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大纲(人大版)导论:(马德普)第一章自由主义(4万字)马德普第一节自由主义的兴起与流变第二节新自由主义第三节保守自由主义第二章保守主义(3.5万字)(黄岭峻)第一节保守主义的历史演变第二节传统保守主义第三节新保守主义第三章社会民主主义(3.5万字)(马德普)第一节社会主义运动与社会民主主义第二节民主社会主义第三节社会民主主义第四章无政府主义(2万字)(高景柱)第一节无政府主义的历史演变第二节无政府个人主义第三节无政府共产主义第五章法西斯主义(2.5万字)(高景柱)第一节法西斯主义的兴衰第二节意大利的法西斯主义第三节德国的纳粹主义第六章基督教民主主义(2万字)(庞金友)第一节基督教民主主义的产生与发展第二节督教民主主义的理论基础和基本原则第三节基督教民主主义的政策主张与实践(如能分为新教和天主教两节更好)1第七章共产主义(2.5万字)(薛新国)第一节共产主义思潮的产生及其在欧洲的演变第二节托洛茨基主义第三节欧洲共产主义第八章新左翼激进主义(4万字)(陈高华)第一节新左翼激进主义与新左派运动第二节新马克思主义第三节后现代主义第九章女权主义(2.5万字)(付翠莲)第一节女权运动与女权主义第二节自由女权主义第三节社会女权主义第四节激进女权主义第十章生态主义(2.5万字)(金韦亘、刘训练)第一节绿色运动与生态主义第二节绿色政治第三节生态社会主义第十一章社群主义与新共和主义(3万字)(刘训练)第一节社群主义形成与共和主义的复兴第二节社群主义第三节新共和主义第十二章多元文化主义(2.5万字)(李丽红)第一节多元文化主义的兴起第二节自由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第三节保守主义的多元文化主义第四节激进的多元文化主义2编写要求和说明1、严格遵守学术规范,严禁剽窃。
2、在内容上应采用学术界公认的、主流的观点,不宜强调或突出编写者个人的观点或学术界有争议的观点。
3、语言要简练,概念定义要清晰准确,文字要平实流畅,条理清晰,层次分明;规范使用标点符号;除了个别重要概念外,尽量少附注外文;可少量使用图表。
李强论保守主义作者:李强一、什么是保守主义保守主义是近代以来重要的政治思潮或意识形态,其首要特征是反对“全面的”与“激进的”变革,致力于维护现存的制度。
”保守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最早出现于法国大革命时期。
它是对大革命前几个世纪社会与政治变革思想批评的产物。
法国大革命之前两个多世纪,社会政治思想弥漫着一种乐观主义倾向。
这种乐观倾向的基础是文艺复兴与启蒙运动以来关于人的哲学认知。
新兴的乐观主义彻底抛弃了传统基督教关于人性的悲观观点,它坚信,第一,世界的存在是有序的,人们凭借自己的理性可以认识世界秩序,并在此基础上改变这些秩序。
第二,人类痛苦的来源并不是人的原罪,而是罪恶的社会。
卢梭论证了社会是人类痛苦的渊源。
他提出,只要改造社会,罪恶与痛苦就会最终从人类消失。
这一观点直到今天仍然是所有激进主义的基础。
法国大革命第一次展示了人类可以彻底摧毁一个以前认为是自然而且不可动摇的社会。
法国大革命是西方思想界的一个重要转折点。
激进主义从大革命受到鼓舞,它以为,既然人类的力量可以彻底摧毁一个旧的秩序,那么,人的力量同样可以建设一个全新的社会秩序。
另一方面,法国大革命也激起一些人对剧变的恐惧,为保守主义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为了反驳激进变革的理念,保守主义必须说明:第一,人类理解以及改变世界的能力是有限的;第二,罪恶、痛苦不仅仅是人类生活中暂时的因素,不仅仅产生于不公正的社会组织,而是人类生存中永恒的、不可消除的现象。
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在传统上,所有保守主义学说都有两个基本内涵:1)不完美主义。
保守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不完美是内在的、永久的,而不是暂时的。
在这一点上,保守主义既不同于激进主义,也不同于反动派。
激进主义与反动派都会批评现存社会的不完美。
反动派对已经失去的东西极为留恋,设想人类曾经有过有过完美的黄金时期。
而激进主义批评现实的不完美,设想人类最终可以实现一个完美的社会。
不完美主义可以建立在不同的哲学基础上:A)基于神学或道德哲学基础上的关于人性不完美的学说,如柏克与梅斯特尔;B)基于历史主义的不完美主义,认为社会是历史演化的产物,任何时代的人仅仅具有相对的理性能力;C)怀疑主义,怀疑人类认识世界与改造世界的能力。
西方政治思想的多元性教案:一窥保守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潮导语:西方政治思想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希腊,至今已经积累了数千年的历史积淀。
在这漫长的历史中,出现了诸多的政治思潮,其中包括保守主义、实用主义、自由主义等,这些思潮在近代对于西方的政治体系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和塑造。
本教案主要对保守主义、实用主义等思想进行了深入剖析,旨在帮助学生了解西方政治思潮的多元性和特点。
一、保守主义思想1.1 保守主义思潮的产生和发展保守主义的产生和发展过程可以追溯到 18 世纪的欧洲,当时政治和社会环境的变化,以及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使得许多人开始反思现代社会的进步和变革带来的后果,并寻求一种更为传统和稳定的社会组织形式。
保守主义思潮的核心是对传统、权威、秩序以及稳定的尊重和重视,这些价值观念一直都是保守主义思潮的根基,并且保守主义者认为这些价值观念是社会协调和稳定的基础。
在不同的国家和地区,保守主义的表现和特点也有所不同。
例如在英国,19 世纪初期的保守主义思想主要体现在宗教上,而在美国则是由南方的农业领主和种植园主们发起的。
在现代,保守主义的表现形式越来越多样化,并且开始与其他的思想流派融合和交错,例如自由主义和新保守主义。
1.2 保守主义思潮的理论基础和核心思想保守主义的理论基础主要是对传统、权威、秩序、自由和道德的尊重和重视。
保守主义者认为传统是无价的,它所蕴含的价值观念和经验是人类智慧的结晶,不能轻易地被丢弃和取代。
权威和秩序是社会组织的基石,如果失去了这种基础,社会就会陷入混乱和动荡之中。
自由是需要受限制的,因为过度的自由可能导致社会的混乱和崩溃,而道德责任则是确保社会成员行为的举止合乎社会规则的基石。
另外,保守主义的核心思想之一是社会组织的重要性。
保守主义者认为社会组织应该保持其传统和秩序,应该避免激进的改革和变革。
他们反对过度的自由和平等,认为这些价值观可能导致社会的分裂和动荡。
同时,保守主义也主张个人的责任和自律,这种责任和自律应该基于道德原则,而不是基于法律和规定。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作业参考答案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共同政治倾向和较为广泛影响的重大政治思想潮流。
下面由店铺给你带来关于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作业参考答案,希望对你有帮助!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作业参考答案一(一)名词解释1、政治思潮: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形成的、具有共同政治倾向和较为广泛影响的重大政治思想潮流。
2、无支配原则:雅赛提出的自由主义的六个基本原则中,有关选择的原则之一,含义为:选择的意义在于选取所偏爱的选择方案,而不是获得一个“被支配”的选择方案;同时,还意味着人的选择能力不能受到压制。
3、“最弱意义的国家”:就是管事最少的国家,这种国家除了保护性功能之外再没有其他功能。
实际上就是古典自由主义者所提倡的“守夜人”国家。
4、“自发秩序”:又译“自生自发秩序”这个概念是哈耶克政治哲学的一个概念,也是他学术生涯中的一个重大发现和重大贡献。
一方面是由“诸多并未明确意识到其所作所为会有如此结果的人的各自行动”自发形成的;另一方面,它又是“这些秩序的要素在回应它们的即时环境时遵循某些规则的结果”。
5、“积极的自由”:一个人要成为自己的主人,要自我领导、自我实现的愿望,它涉及的是自由控制的来源,只是一种手段而不是目的。
“什么东西或什么人有权控制或干涉,从而决定某人应该去做这件事成为这种人,而不应该去做另一件事,而成为另一种人。
(二)填空题:1、西方传统政治思潮包括自由主义、保守主义、民主社会主义等。
2、自由主义是西方的主要思想流派,其根本立场是坚持个人主义的原则,维护资本主义的秩序。
3、集罗尔斯正义思想之大成的《正义论》的问世,标志20世纪自由主义进入其发展颠峰。
4、《自由的两种观念》是赛亚?伯林的重要代表作,被西方学者奉为“真正的”自由主义宣言。
5、二战后保守主义主宰西方政治舞台的黄金时期是 20世纪80 年代。
6、二战以来自由保守主义最大的代表人物是哈耶克。
7、哈耶克“扩展秩序”理论认为秩序的进化最主要的是规则的进化。
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保守主义
本堂课所讲的主题是当代西方政治思潮之保守主义,主要内容概括为以下四个方面:一、保守主义的特征;二、保守主义的内涵;三、保守主义的类型;四、当代保守主义。
近代以来的主要意识形态或政治思潮为自由主义、保守主义、社会主义、法西斯主义、无政府主义、女性主义、环境主义、宗教基本教义派。
保守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出现在法国大革命时期。
文艺复兴以来的乐观主义认为:第一,世界的存在是有序的;第二,人类痛苦的来源并不是人的原罪,而是罪恶的社会。
只要改造社会,痛苦就会最终从人类消失。
保守主义的内涵指出,人类理解以及改变世界能力有限;罪恶,痛苦不仅仅是人类生活中暂时的因素,不仅仅产生于不公正的社会组织,而是人类生存中永恒的,不可消除的现象。
保守主义两个基本涵义是:不完美主义和政治的有限性。
保守主义认为人类社会的不完美是内在的,永久的,而不是暂时的。
在这点上,保守主义不同于激进主义,也不同于反动派。
保守主义,不是改变现状,也不是怀恋过去,而是保持现状。
历史上的保守主义有:法国式,以梅斯特尔为代表的极端保守主义以及带有自由主义色彩的温和保守主义;德国式,发端可以追溯到早期政治浪漫主义,主要代表人物是诺瓦利斯;英国式,代表人物是柏可,其理论展示了保守主义的一些一般特性,如尊重传统,强调社会是有机体,是自然的产物,而不是人为设计的产物。
保守主义的类型有,政治保守主义、文化保守主义、社会保守主义。
政治保守主义,反对激烈变革,反对革命,维持现状。
文化保守主义,强调传统文化的价值,反对自由主义的普遍主义理念,拒绝所有文化都会朝着现代化方向发展的预测,拒绝承认某种文化代表了人类社会的前进方向。
社会保守主义,在德国浪漫主义时期表现得最为典型。
保守主义者厌恶现代化带来的社会后果,如人与人关系的淡漠,城市化,环境污染等,他们憧憬田园诗般的生活,憧憬传统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人与自然关系的和谐。
没有一个自由主义者具备自由主义者的所有特征,其他主义者亦同。
从1950年开始,出现了一场持续的保守主义革命,特别是美国。
构成这种保守主义革命有多重势力:经济上的新自由主义;形形色色的文化保守主义;基督教右派;新保守主义。
这些即为当代保守主义。
在非西方国家中,则是世界范围的宗教与传统文化的复兴以及对启蒙运动的反动。
当然在这些西方政治中的各种思潮,无所谓好亦无所谓坏,都有其存在的意义。
在现代西方人眼中,我们不是他们所说的社会主义,而是共产主义。
对于这些过
去的或者当代的思潮我们都应当了解,这样我们才能更深刻的认识这个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