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软交换的性能指标
- 格式:doc
- 大小:120.50 KB
- 文档页数:20
交换机性能指标背板带宽包转发率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设备,用于连接局域网中的多个设备,实现数据的快速交换和传输。
交换机的性能指标是评估其性能和可扩展性的重要标准。
本文将详细介绍交换机的性能指标,包括背板带宽和包转发率。
背板带宽是交换机的一个重要性能指标。
它表示交换机内部用于连接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之间的背板通信的带宽容量。
背板带宽越高,交换机的数据传输速度就越快。
背板带宽通常以Gbps(千兆比特每秒)为单位进行衡量。
在选择交换机时,应选择与网络流量需求相匹配的背板带宽,以确保交换机能够处理网络中的数据流量。
包转发率是指交换机能够转发的数据包数量与接收数据包数量之间的关系。
它表示交换机的处理能力和效率。
包转发率通常以每秒转发的数据包数量(PPS)为单位进行衡量。
较高的包转发率意味着交换机可以同时处理更多的数据流量,提供更高的网络性能。
交换机的包转发率受到多个因素的影响,包括交换机的处理能力、内存容量、转发引擎的性能等。
高性能交换机通常采用专用硬件和高速缓存来提高包转发率。
包转发率也与其他因素有关,如交换机的光纤端口数量、交换机的交换矩阵等。
除了背板带宽和包转发率,还有其他一些重要的性能指标需要考虑。
其中包括交换机的时延、丢包率、帧转发率等。
时延是指从数据包进入交换机到离开交换机的时间延迟。
较低的时延对于实时应用程序(如语音和视频通信)非常重要。
丢包率是指交换机丢弃的数据包的比例,较低的丢包率可以确保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帧转发率是指交换机每秒能够处理的以太网帧数量,较高的帧转发率表示交换机可以处理更多的网络流量。
在选择交换机时,需要综合考虑这些性能指标,并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权衡。
对于大型网络和高负载环境,高性能的交换机是必需的,以确保网络的高性能和可靠性。
同时,还需要考虑交换机的可扩展性和管理功能,以适应未来的网络扩展和需求变化。
总之,交换机的性能指标是评估其性能和可扩展性的关键指标。
背板带宽和包转发率是交换机的重要性能指标,影响着交换机的数据传输速度和处理能力。
交换机的几大参数指标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的重要设备,用于连接多个网络设备,并实现数据包的转发和交换。
在选择交换机时,需要考虑多个参数指标,以满足网络需求和性能要求。
以下是交换机的几大参数指标。
1.端口数交换机的端口数是指交换机上可用的物理端口数量,也即连接其他设备的接口数量。
端口数决定了交换机可以连接的设备数量,也影响了网络的扩展能力和灵活性。
2.转发率交换机的转发率是指交换机每秒能够处理的数据包数量。
转发率越高,交换机的数据传输速度越快,网络的响应时间越短。
转发率是衡量交换机性能的重要指标。
3.吞吐量交换机的吞吐量是指交换机支持的最大数据传输速度。
吞吐量取决于交换机的硬件和软件设计,它决定了在高负载情况下交换机能够处理的数据流量。
4.缓存大小交换机的缓存大小决定了交换机能够临时存储的数据量。
缓存的作用是使数据暂时存储等待转发,以提高交换机的性能和减少丢包。
较大的缓存可以提高交换机的转发效率和稳定性。
5.传输延迟交换机的传输延迟是指数据包从输入端口到输出端口的传输时间。
传输延迟取决于交换机的处理能力、转发方式和网络负载等因素。
小的传输延迟有助于提高网络的实时性和响应性。
6.转发模式交换机的转发模式决定了交换机的工作方式和性能。
常见的转发模式包括存储转发、直通转发和剥夺转发等。
不同的转发模式有不同的优缺点,选择适合的转发模式可以提高交换机的性能和稳定性。
7.管理方式交换机的管理方式是指交换机的配置和监控方式。
常见的管理方式有本地管理和远程管理两种。
本地管理需要直接连接到交换机进行配置,而远程管理可以通过网络远程管理交换机。
灵活的管理方式有助于提高交换机的可管理性和维护性。
8.安全性能交换机的安全性能是指交换机对网络安全威胁的防护能力。
常见的安全功能包括端口隔离、访问控制列表、四层流量控制等。
优秀的安全性能可以保护网络系统不受恶意攻击和网络故障的影响。
以上是交换机的几大参数指标。
在选择交换机时,需要根据具体的网络需求和性能要求进行综合考虑,并选择适合的交换机类型和配置,以满足网络性能和安全的要求。
电子知识软交换(16)软交换:利用把呼叫控制功能与媒体网关分开的方法来沟通公用电话交换网(PSTN)与IP电话(VoIP)的一种交换技术。
软交换(SS)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IP电话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在通信网由窄带向宽带过渡,由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演进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
它继承了电信网集中控制的架构和可靠的信令技术,采用分层的机构实现了呼叫控制和媒体处理相的分离原则。
软交换是一种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
软交换是一种正在发展的概念,包含许多功能。
其核心是一个采用标准化协议和应用编程接口(API)的开放体系结构。
这就为第三方开发新应用和新业务敞开了大门。
软交换体系结构的其它重要特性还包括应用分离(de-coupling of applications)、呼叫控制和承载控制。
软交换技术三个基本要素是:1)开放的业务生成接口。
软交换提供业务的主要方式是通过API与“应用服务器”配合以提供新的综合网络业务。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兼顾现有通信网络,它还能够通过INAP与IN中已有的SCP配合以提供传统的智能业务。
2)综合的设备接入能力。
软交换可以支持众多的协议,以便对各种各样的接入设备进行控制,最大限度地保护用户投资并充分发挥现有通信网络的作用。
3)基于策略的运行支持系统。
软交换采用了一种与传统OAM系统完全不同的、基于策略(Policy-based)的实现方式来完成运行支持系统的功能,按照一定的策略对网络特性进行实时、智能、集中式的调整和干预,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分组交换网络与传统PSTN网络融合的全新解决方案,软交换将PSTN的可靠性和数据网的灵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是新兴运营商进入话音市场的新的技术手段,也是传统话音网络向分组话音演进的方式。
目前在国际上,软交换作为下一代网络(NGN)的核心组件,已经被越来越多的运营商所接受和采用。
什么是软交换?软交换⼗⼤功能介绍什么是软交换?软交换⼗⼤功能介绍什么是软交换?软交换⼗⼤功能介绍利⽤把呼叫控制功能与媒体⽹关分开的⽅法来沟通公⽤电话交换⽹(PSTN)与IP电话(V oIP)的⼀种交换技术。
软交换(SS)概念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在IP电话的基础上逐步发展起来的,是在通信⽹由窄带向宽带过渡,由电路交换向分组交换演进的过程中逐步完善的。
它继承了电信⽹集中控制的架构和可靠的信令技术,采⽤分层的机构实现了呼叫控制和媒体处理相的分离原则。
软交换是⼀种功能实体,为下⼀代⽹络NGN提供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代⽹络呼叫与控制的核⼼。
软交换是⼀种正在发展的概念,包含许多功能。
其核⼼是⼀个采⽤标准化协议和应⽤编程接⼝(API)的开放体系结构。
这就为第三⽅开发新应⽤和新业务敞开了⼤门。
软交换体系结构的其它重要特性还包括应⽤分离(de-couplingofapplications)、呼叫控制和承载控制。
软交换技术三个基本要素是:1)开放的业务⽣成接⼝。
软交换提供业务的主要⽅式是通过API与应⽤服务器配合以提供新的综合⽹络业务。
与此同时,为了更好地兼顾现有通信⽹络,它还能够通过INAP与IN中已有的SCP配合以提供传统的智能业务。
2)综合的设备接⼊能⼒。
软交换可以⽀持众多的协议,以便对各种各样的接⼊设备进⾏控制,最⼤限度地保护⽤户投资并充分发挥现有通信⽹络的作⽤。
3)基于策略的运⾏⽀持系统。
软交换采⽤了⼀种与传统OAM系统完全不同的、基于策略(Policy-based)的实现⽅式来完成运⾏⽀持系统的功能,按照⼀定的策略对⽹络特性进⾏实时、智能、集中式的调整和⼲预,以保证整个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作为分组交换⽹络与传统PSTN⽹络融合的全新解决⽅案,软交换将PSTN的可靠性和数据⽹的灵活性很好地结合起来,是新兴运营商进⼊话⾳市场的新的技术⼿段,也是传统话⾳⽹络向分组话⾳演进的⽅式。
网络设备应用–交换机性能参数1. 引言交换机是计算机网络中常用的网络设备之一,用于实现局域网(LAN)内计算机之间的数据交换。
在实际应用中,选择合适的交换机是保证网络性能和稳定性的重要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交换机的性能参数,包括转发速率、缓存大小、端口数和可扩展性等。
2. 转发速率交换机的转发速率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它表示交换机每秒钟可以处理和转发的数据包数量。
转发速率越高,交换机的处理能力越强,网络传输速度也就越快。
转发速率通常以每秒转发的数据包数(pps)或每秒转发的比特数(Gbps)来衡量。
3. 缓存大小交换机的缓存大小也是衡量其性能的重要指标之一。
缓存用于临时存储数据包,当交换机接收到数据包时,会将其存储在缓存中,并按照一定的规则进行处理和转发。
缓存大小越大,交换机可以同时处理和转发更多的数据包,从而提高网络的吞吐量。
4. 端口数交换机的端口数指的是交换机拥有的物理端口数量。
每个端口可以连接一个计算机或其他网络设备,用于进行数据的接收和发送。
端口数决定了交换机可以同时连接的设备数量。
在选择交换机时,需要根据实际需求考虑所需的端口数,以保证网络能够正常运行。
5. 可扩展性交换机的可扩展性是指交换机在满足当前需求的基础上,是否能够方便地扩展以满足未来的需求。
可扩展性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可以扩展的端口数量,二是可以扩展的功能和性能。
在设计和选择交换机时,需要考虑到网络的未来发展,并选择具有良好可扩展性的交换机。
6. 安全性网络安全是一个重要的话题,交换机在保证网络安全方面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交换机应提供基础的网络安全功能,如访问控制列表(ACL)、端口安全、虚拟局域网(VLAN)等。
这些安全功能可以帮助管理员对网络进行灵活的配置和管理,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7. 管理和监控交换机的管理和监控功能也是很重要的。
它们可以帮助管理员对交换机进行配置、管理和故障排除。
交换机应该提供可视化的管理界面,方便管理员进行配置和监控。
交换机性能指标范文1.转发性能:交换机的转发性能是指交换机的数据包转发能力,通常以每秒转发数据包的数量来衡量。
转发性能与交换机的硬件设备以及交换机的转发机制密切相关。
2.带宽容量:交换机的带宽容量指的是交换机的总带宽,并且是指交换机能够同时处理的数据流量。
较高的带宽容量可以支持更多的用户同时进行数据传输,提高网络的传输效率。
3.时延:交换机的时延是指交换机处理数据包所需的时间,包括输入时延、转发时延和输出时延。
较低的时延有助于提高数据传输的速度和响应时间。
4.存储能力:交换机的存储能力是指交换机在缓存中能够存储的数据包数量。
较大的存储能力可以减少丢包现象,保证数据的可靠传输。
5.MAC地址表容量:交换机的MAC地址表容量是指交换机能够存储的MAC地址数量。
较大的MAC地址表容量可以支持更多的网络设备接入,提高交换机的扩展性。
6.VLAN支持:交换机的VLAN(虚拟局域网)支持是指交换机是否能够支持VLAN技术,VLAN技术可以将一个物理局域网划分成多个逻辑上的局域网,并且提供更好的网络隔离和安全性。
7.QoS支持:交换机的QoS(服务质量)支持是指交换机是否能够支持优先级别或流量分类,可以确保关键数据的传输优先级,提高网络的传输质量和稳定性。
8.可管理性:交换机的可管理性是指交换机是否具备配置和管理接口,可以通过管理界面或命令行进行配置、监控和故障排除,提高网络运维的效率和可靠性。
9.安全性:交换机的安全性是指交换机能够提供的安全机制,包括访问控制、防止ARP攻击、端口安全等。
较高的安全性可以防止未经授权的访问和攻击,保护网络的机密性和完整性。
10.可靠性:交换机的可靠性是指交换机的故障率和冗余性,包括供电冗余、端口冗余等。
较高的可靠性可以保证网络的连续性和稳定性,降低网络中断的风险。
这些性能指标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权衡和选择,根据不同的网络环境和应用场景来确定交换机的性能要求。
通过合理的性能指标选择和配置,可以满足不同场景下的网络需求,并提供高效、可靠的网络服务。
中国电信CDMA网络性能指标统计体系-CTC-(-话务网V-)-ALU-————————————————————————————————作者:————————————————————————————————日期:中国电信CDMA网性能指标统计体系(话务网V1.2)中国电信集团公司二零零九年六月目录编制说明: (1)1、报表1(配置信息报表) (4)2、报表2(交换负荷和资源使用报表) (6)3、报表3(无线负荷和资源使用报表) (7)4、报表4(系统性能指标表) (8)5、报表5(与用户行为有关的指标表) (9)6、报表6(与接续无关的指标表) (10)7、报表7(交换负荷数据表) (10)8、报表8(交换性能数据表) (15)9、报表9(用户行为数据表) (23)10、报表10(无线负荷数据表)2711、报表11(无线性能数据表)3312、报表12(TMGW/GMGW性能统计表)48附录:无线容量计算办法 (51)编制说明:由于CDMA移动网络中软交换设备的引入,CDMA网络组网结构、网元接口、消息信令等与原CDMA交换网相比有了较大变化,需要重新制定新的CDMA话务网性能指标统计体系,以客观反映网络实际,满足网络运营与维护的需要。
《中国电信CDMA网性能指标统计体系》(话务网V1.0)(以下简称“话务网指标体系”)是在《中国电信CDMA网络指标统计体系(试行)》中第一部分“CDMA网络话务网络性能指标统计体系”(以下简称“话务网指标体系(试行)”的基础上,根据中国电信CDMA软交换网网络特点,修订完成,并单独编成一册,命名为《中国电信CDMA网络性能指标统计体系》(话务网V1.O)。
与原“话务网指标体系(试行)”相比,主要修订内容有:一、增加内容:1、《配置信息报表》中增加交换机IP接口配置指标、MGW接口配置、资源配置指标;2、《交换负荷与资源使用报表》中增加交换机IP接口与链路负荷指标、MGW接口与链路负荷指标、MGW资源使用指标;3、《系统性能报表》中增加与IP承载QoS相关的系统性能指标;4、《交换负荷数据表》中增加与IP、SCTP、RTP负荷相关的数据指标;5、《交换性能数据表》中增加IPQoS相关性能数据指标,及“HLR开机用户数”。
软交换基本介绍软交换基本介绍软交换的基本含义就是将呼叫控制功能从媒体网关(传输层)中分离出来,通过软件实现基本呼叫控制功能,包括呼叫选路、管理控制、连接控制(建立/拆除会话)和信令互通,从而实现呼叫传输与呼叫控制的分离,为控制、交换和软件可编程功能建立分离的平面。
软交换主要提供连接控制、翻译和选路、网关管理、呼叫控制、带宽管理、信令、安全性和呼叫详细记录等功能。
与此同时,软交换还将网络资源、网络能力封装起来,通过标准开放的业务接口和业务应用层相连,从而可方便地在网络上快速提供新业务。
软交换是下一代网络的控制功能实体,为下一代网络(NGN)具有实时性要求的业务的提供呼叫控制和连接控制功能,是下一代网络呼叫与控制的核心。
现阶段的软交换至少应具备以下三个基本特点:* 集成分组网世界和电路交换网世界;* 具备汇接局和端局能力;* 呼叫控制与媒体层和业务层分离。
软交换设备位于控制层,提供多种业务的连接控制、路由、网络资源管理、计费、认证等功能。
软交换设备与各种媒体网关、终端、应用服务器、其他软交换设备间采用标准协议相互通信。
简单的看,软交换是实现传统程控交换机的“呼叫控制”功能的实体,但传统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和业务结合在一起的,不同的业务所需要的呼叫控制功能不同,这要求软交换提供的呼叫控制功能是各种业务的基本呼叫控制。
目前软交换主要完成以下功能:(1)媒体网关接入功能(2)呼叫控制功能(3)业务提供功能(4)互连互通功能(H323和SIP、IN)(5) 支持开放的业务/应用接口功能(6) 认证与授权功能(7)计费功能(8)资源控制功能和QoS管理功能(9)协议和接口功能软交换控制设备(Soft switch Control Device)这是网络中的核心控制设备(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软交换)。
它完成呼叫处理控制功能、接入协议适配功能、业务接口提供功能、互连互通功能、应用支持系统功能等。
业务平台(Service Platform)完成新业务生成和提供功能,主要包括SCP和应用服务器。
移动软交换的性能指标1. 处理能力MSOFTX3000 处理能力参数指标最大用户数180 万(0.025Erl/用户);BHCA :VMSC Server 2700k,GMSC 7200k,TMSC Server9000k;最大窄带链路数:1152(64Kbit/s)、72(2Mbit/s);最大宽带链路数:2304;支持的信令点编码类型;UTRAN:支持14 位目的信令点编码;CN:可支持14 位和24 位目的信令点编码;最大源信令点数量16(可扩充至256);最大目的信令点数量256(缺省配置,可扩充至64000);最大支持的ATM 光接口数量16个155M 光接口;最大支持的IP 接口(FE)数量4对;最大支持的E1 接口(承载窄带SS7 信令)数量288;最大可控制的MGW 数量300;最大可接入的RNC 数量128;最大可接入的BSC 数量128;话单存储能力730GB (RAID5 配置);话单处理能力2300 CDR/s;时钟等级二级AHUAWEI MSOFTX3000 移动软交换中心技术手册产品概述分册第7 章技术指标7-2表7-2 参考话务模型参数典型值移动用户平均忙时话务量0.025Erl移动用户平均呼叫时长60s中继平均忙时话务量0.8Erl中继平均呼叫时长60s2. 号码分析能力表7-3 MSOFTX3000 主要号码分析能力指标参数指标最大号码分析长度32位最大被叫号码分析表元组数30000最大GT 翻译能力每链路80GTT/sGT 译码表容量4096(缺省配置,可扩充8192)3. 可靠性指标MSOFTX3000 系统满配置时,可靠性指标参见表7-4。
表7-4 MSOFTX3000 主要可靠性指标参数指标系统可用度(A)≥99.99953%平均故障间隔时间(MTBF)≥24 年(满配置)≥42 年(单框)系统平均故障修复时间(MTTR)≤1 小时(不含准备时间)停机时间<3分钟/年单板重启时间<1.5 分钟单板倒换时间<6秒单框启动时间<6分钟满配置系统重启时间<30 分钟双归属倒换时间<3分钟HUAWEI MSOFTX3000 移动软交换中心技术手册产品概述分册第7 章技术指标7-37.2 规格指标1. 机械尺寸表7-5 MSOFTX3000 机械尺寸项目指标硬件平台OSTA宽600mm深800mm高2200mm机柜尺寸可用高度46U(1U=44.45mm)2. 重量表7-6 机柜重量项目指标综合管理机柜135 kg (空机柜)400kg(满配置)机柜重量业务处理机柜135 kg (空机柜)300kg(满配置)地板承重要求≥600kg/m23. 电源与功耗表7-7 MSOFTX3000 功耗指标项目指标额定电压-48V DC工作电压电压波动范围-40V~-57V1 个机柜≤2kW2 个机柜≤功耗4kW3 个机柜(满配置)≤6kWHUAWEI MSOFTX3000 移动软交换中心技术手册产品概述分册第7 章技术指标7-44. 电流与直流配电柜保险丝表7-8 MSOFTX3000 电流与直流配电柜保险丝项目指标工作电流≤40A@-48V(单机柜满配置)冲击电流>1.5 倍的负载额定电流直流配电柜保险丝≥63A说明:表7-8所示的指标仅为参考值,指标的具体数值还要视具体的设备配置而定。
7.3 EMC 指标7.3.1 EMI 指标1. 传导发射-CE表7-9 -48V 电源端口传导发射指标限值(dBμV)频率范围平均值准峰值0.02~0.15MHz -790.15~0.50MHz 66 790.50~30MHz 60 73说明:传导发射(CE)是考察产品通过线缆端口传导出去的干扰信号。
HUAWEI MSOFTX3000 移动软交换中心技术手册产品概述分册第7 章技术指标7-52. 辐射发射-RE表7-10 辐射发射指标要求频段(MHz)准峰值限值(dBμV/m)30~230 40230~1000 47说明:辐射发射(RE)是考察产品通过壳体端口辐射出去的干扰信号。
测量点距离交换设备10m。
7.3.2 EMS 指标1. 传导敏感度-CS此指标主要针对-48V 直流电源线端和部分信号端(端口间连线超过3m 时才考虑)。
表7-11 传导敏感度指标测试端口频率范围电压等级性能等级DC 端10V A信号端150kHz~230MHz10V A说明:传导敏感度(CS)是考察产品对通过线缆端口耦合的外部干扰的承受能力。
2. 辐射敏感度-RS表7-12 辐射敏感度指标频率范围电压等级性能等级80MHz~1GHz 10V/m A说明:辐射敏感度(RS)是考察产品对通过壳体端口耦合的外部干扰的承受能力。
HUAWEI MSOFTX3000 移动软交换中心技术手册产品概述分册第7 章技术指标7-63. 静电放电-ESD此指标针对人手或其他静电源,可影响到产品各部分,如单板、机框、机柜外壳等。
表7-13 静电放电指标放电方式电压等级性能等级8kV B空气放电15kV R6kV B接触放电8kV R说明:静电放电(ESD)是考察设备对静电干扰的承受能力,有接触放电和空气放电两种情况。
4. 电子快速瞬态脉冲群-EFT此指标主要针对DC 端和部分信号端(端口间连线超过3m时)。
表7-14 电子脉冲群指标测试端口电压等级性能等级AC 端2kV BDC 端2kV B信号端1kV B说明:快速瞬态脉冲串(EFT)考察感性负载切换产生的高频小能量脉冲对设备干扰的影响。
5. 浪涌、雷击-Surge此指标主要针对直流电源线端和部分信号端,如室内信号线端口、E1 等。
HUAWEI MSOFTX3000 移动软交换中心技术手册产品概述分册第7 章技术指标7-7表7-15 浪涌指标测试端口电压等级性能等级DC 端1kV(差模)、2kV(共模)B信号端室内(系统内部间走线)1kV B说明:性能等级A:指MSOFTX3000 能忍受所施加的实验而无损坏,而且在规定的范围内能正常运行,没有任何软件或与被测交换设备有关的数据(存储器中的所有数据或正在处理中的数据)发生变化,没有出现性能降低。
性能等级B:指MSOFTX3000 能够忍受所施加的实验而无损坏,软件或存储器中的数据没有发生变化;通信性能有所下降,且在能够容忍的范围内(可根据产品定义),已经建立的通信链路不被中断。
试验停止后,不需要操作人员介入就能自动恢复到试验前的正常性能。
性能等级C:MSOFTX3000 功能在测试过程中暂时丧失,但在试验后一定时间内(一般是系统重新启动工作所需要的最短时间)能够自动恢复正常性能;不会发生物理损坏或系统操作软件劣化。
性能等级R:在试验后,MSOFTX3000 不会出现物理损坏或故障(包括软件损坏)的现象。
外部干扰信号引起保护装置的损坏是允许的,在替换保护装置,重新设置运行参数后,设备能正常运行。
7.4 环境要求7.4.1 储存环境1. 气候环境表7-16 气候环境要求项目范围海拔高度≤5000m气压70~106kPa温度-40℃~+70℃温度变化率≤1℃/min相对湿度10%~100%太阳辐射≤1120W/s²HUAWEI MSOFTX3000 移动软交换中心技术手册产品概述分册第7 章技术指标7-8项目范围热辐射≤600W/s²风速≤30m/s2. 生物环境(1) 避免真菌、霉菌等微生物的繁殖。
(2) 防止啮齿类动物(如老鼠等)的存在。
3. 空气洁净度(1) 无爆炸、导电、导磁性及腐蚀性尘埃。
(2) 机械活性物质的浓度符合表7-17的要求:表7-17 机械活性物质的浓度要求机械活性物质单位含量悬浮尘埃mg/m³ ≤5.00可降尘埃mg/m²·h ≤20.0沙砾mg/m³ ≤300注:悬浮尘埃:直径≤75μm可降尘埃:75μm≤直径≤150μm沙砾:150μm≤直径≤1000μm(3) 化学活性物质的浓度符合表7-18的要求:表7-18 化学活性物质的浓度要求化学活性物质单位含量二氧化硫SO2 mg/m³ 0.30~1.00硫化氢H2S mg/m³ 0.10~0.50二氧化氮NO2 mg/m³ 0.50~1.00氨气NH3 mg/m³ 1.00~3.00氯气Cl2 mg/m³ 0.10~0.30盐酸HCl mg/m³ 0.10~0.50氢氟酸HF mg/m³ 0.01~0.03臭氧O3 mg/m³ 0.05~0.10HUAWEI MSOFTX3000 移动软交换中心技术手册产品概述分册第7 章技术指标7-94. 机械应力表7-19 机械应力要求项目子项范围位移≤7.0mm -加速度-正弦振动≤20.0m/s²频率范围2~9Hz 9~200Hz冲击响应谱Ⅱ≤250m/s²非稳态冲击静负载≤5kPa注:冲击响应谱:在规定冲击激励下设备产生的最大加速度响应曲线。
冲击响应谱Ⅱ表示半正弦冲击响应谱的持续时间为6ms。
静负载:设备带包装时按规定的堆码方式所能承受的来自上方的压力。
7.4.2 运输环境1. 气候环境表7-20 气候环境要求项目范围海拔高度≤5000m气压70~106kPa温度-40℃~+70℃温度变化率≤3℃/min相对湿度10%~100%太阳辐射≤1120W/s²热辐射≤600W/s²风速≤30m/s降雨≤6mm/min2. 生物环境(1) 避免真菌、霉菌等微生物的繁殖。
(2) 防止啮齿类动物(如老鼠等)的存在。
HUAWEI MSOFTX3000 移动软交换中心技术手册产品概述分册第7 章技术指标7-103. 空气洁净度(1) 无爆炸、导电、导磁性及腐蚀性尘埃。
(2) 机械活性物质的浓度符合表7-21的要求:表7-21 机械活性物质的浓度要求机械活性物质单位含量悬浮尘埃mg/m³无要求可降尘埃mg/m²·h ≤3.0沙砾mg/m³ ≤100注:悬浮尘埃:直径≤75μm可降尘埃:75μm≤直径≤150μm沙砾:150μm≤直径≤1000μm(3) 化学活性物质的浓度符合表7-22的要求:表7-22 化学活性物质的浓度要求化学活性物质单位含量二氧化硫SO2 mg/m³ ≤1.00硫化氢H2S mg/m³ ≤0.50二氧化氮NO2 mg/m³ ≤1.00氨气NH3 mg/m³ ≤3.00氯气Cl2 mg/m³ ≤0.30盐酸HCl mg/m³ ≤0.05氢氟酸HF mg/m³ ≤0.03臭氧O3 mg/m³ ≤0.104. 机械应力表7-23 机械应力要求项目子项范围位移≤7.5mm --加速度-≤正弦振动20.0m/s² ≤40.0m/s²频率范围2~9Hz 9~200Hz 200~500Hz HUAWEI MSOFTX3000 移动软交换中心技术手册产品概述分册第7 章技术指标7-11项目子项范围加速度谱密度10m²/s³ 3m²/s³ 1m²/s³随机振动频率范围2~9Hz 9~200Hz 200~500Hz冲击响应谱Ⅱ≤300m/s²非稳态冲击静负载≤10kPa注:冲击响应谱:在规定冲击激励下设备产生的最大加速度响应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