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1 藻类植物 (Algae)1蓝藻
- 格式:ppt
- 大小:5.20 MB
- 文档页数:29
藻类植物简介(一)藻类的基本特征关于藻类的概念古今不同。
我国古书上说:“薻,水草也,或作藻”。
可见在我国古代所说的藻类是对水生植物的总称。
在我国现代的植物学中,仍然将一些水生高等植物的名称中贯以“藻”字(如金鱼藻、黑藻、茨藻、狐尾藻等),也可能来源于此。
与此相反,人们往往将一些水中或潮湿的地面和墙壁上个体较小,粘滑的绿色植物统称为青苔,实际上这也不是现在所说的苔类,而主要是藻类。
根据现代对藻类植物的认识,藻类并不是一个自然分类群,但它们却具有以下的共同特征:1.植物体一般没有真正根、茎、叶的分化藻类植物的形态、构造很不一致,大小相差也很悬殊。
例如众所周知的小球藻(Chlorella),呈圆球形,是由单细胞构成的,直径仅数微米;生长在海洋里的巨藻(Macrocystis),结构很复杂,体长可达200米以上。
尽管藻类植物个体的结构繁简不一,大小悬殊,但多无真正根、茎、叶的分化。
有些大型藻类,如海产的海带(Laminariajaponica)、淡水的轮藻(Chara),在外形上,虽然也可以把它分为根、茎和叶三部分,但体内并没有维管系统,所以都不是真正的根、茎、叶,因此,藻类的植物体多称为叶状体或原植体。
2.能进行光能无机营养一般藻类的细胞内除含有和绿色高等植物相同的光合色素外,有些类群还具有共特殊的色素而且也多不呈绿色,所以它们的质体特称为色素体或载色体。
藻类的营养方式也是多种多样的。
例如有些低等的单细胞藻类,在一定的条件下也能进行有机光能营养、无机化能营养或有机化能营养。
但从绝大多数的藻类来说,它和高等植物一样,都能在光照条件下,利用二氧化碳和水合成有机物质,以进行无机光能营养。
3.生殖器官多由单细胞构成高等植物产生孢子的孢子囊或产生配子的精子器和藏卵器一般都是由多细胞构成的。
例如苔藓植物和蕨类植物在产生卵细胞的颈卵器和产生精子的精子器的外面都有一层不育细胞构成的壁。
但在藻类植物中,除极少数种类外,它们的生殖器官都是由单细胞构成的。
藻类植物Algae(alga)一、藻类植物概述(一)藻类植物的特征1.具有光合作用色素2.生殖器官多为单细胞,无保护层保护3.无根、茎、叶的分化4.无胚的形成(二)藻类植物的分类1.根据光合色素的种类2.贮藏养分的种类3.细胞壁的成分4.鞭毛有无及着生的位置和类型5.有性生殖的方式:同配生殖;异配生殖;卵式生殖6.生活史7.根据上述特征,把藻类分成9门:蓝藻门、裸藻门、甲藻门、金藻门、黄藻门、硅藻门、绿藻门、红藻门、褐藻门此外:藻类的分门分纲,不同的学者有不同的观点。
隐藻门(甲藻门隐藻纲Cryptophyceae 隐鞭藻目)轮藻门(绿藻门轮藻纲Characeae 轮藻目Charales 轮藻属Chara——复杂原植体)原绿藻门分类藻类在植物界属于低等植物。
藻类学家一般将藻类共分11个门,其顺序如下:1.蓝藻门Cyanophyta 下设1纲,蓝藻纲Cyanophyceae。
2.金藻门Chrysophyta 常设1纲,金藻纲Chrysophyceae。
3.黄藻门Xanthophyta 分为2个纲,黄藻纲Xanthophyceae和绿胞藻纲Chloromonadaphyceae。
4.硅藻门Bacillariophyta 根据壳的形状和花纹排列方式,硅藻门分成2个纲。
中心硅藻纲Centriae和羽纹硅藻纲Pennatae。
5.甲藻门Pyrrophyta 仅1纲,甲藻纲Pyrrophyceae。
6.隐藻门Cryptophyta 仅1纲,隐藻纲Cryptophyceae。
7.裸藻门Euglenophyta 仅1纲,裸藻纲Euglenopbyceae。
8.绿藻门Chlorophyta 分为2个纲,即绿藻纲Chlorophyceae和接合藻纲Conjugatophyceae。
9.轮藻门Charophyta 1目,轮藻目:丽藻属、轮藻属10.褐藻门Fhaeophyta ——海带11.红藻门Rhodophyta ——紫菜属浮游藻类一般多见于前八个门,轮藻、褐藻和红藻门主要是大型藻类。
植物的分类及特征植物是地球上最为广泛分布的生物之一,根据其形态特征和生殖方式,植物可以被分为不同的分类群体。
本文将介绍植物的分类以及各类植物的特征。
一、植物的分类植物的分类主要依据其特征和亲缘关系进行划分。
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发展,植物现今主要分为以下几个大的分类群体:1. 藻类(Algae)藻类是最简单的植物形式,通常生活在水中,如河流、湖泊和海洋等环境中。
藻类没有真实的根茎和叶片,其特征是含有叶绿素,并且可以通过光合作用进行能量合成。
蓝藻、红藻和绿藻都属于藻类植物。
2. 苔藓植物(Bryophytes)苔藓植物是最早出现的陆地植物,它们生长在湿润的环境中,如沼泽和森林底层等。
苔藓植物的特征是没有真正的根系和导管组织,通过叶片吸收水分和养分。
苔藓植物主要包括地衣、苔藓和角苔等。
3. 蕨类植物(Pteridophytes)蕨类植物是较为进化的植物形式,它们具有真正的根、茎和叶片,并且包含导管组织,可以输送水分和养分。
蕨类植物主要包括蕨类和石松等,它们通常生长在阴湿的环境中,如森林和河流旁边。
4. 裸子植物(Gymnosperms)裸子植物是种子植物的一个分类群体,其特征是种子没有被果实所包围。
裸子植物通常分布在寒冷干燥的环境中,如针叶林和高山地区等。
典型的裸子植物有松树、云杉和柏树等。
5. 被子植物(Angiosperms)被子植物是目前地球上最为广泛的植物群体,其特征是种子被包裹在果实内。
被子植物可以再进一步分为单子叶植物和双子叶植物两类。
单子叶植物叶片通常为长而狭窄,如玉米和小麦;双子叶植物叶片一般为扁平,如玫瑰和葵花。
二、植物的特征不同类别的植物具有各自独特的特征,下面将分别介绍各类植物的主要特征:1. 藻类- 体型较小,无真正的根茎和叶片。
- 叶绿素是其最主要的生物色素。
- 可进行光合作用,产生能量和氧气。
2. 苔藓植物- 具有扁平的叶片和根状茎。
- 没有真正的根系和导管组织。
- 通过叶片吸收水分和养分。
植物分类植物界分为藻类植物、菌类植物、地衣植物、苔藓植物、蕨类植物、种子植物。
现在生存在地球上的生物估计有50万种以上(种子植物25万种左右)。
1 藻类植物(Algae)藻类植物是一群古老的植物,地球上已知的藻类植物答约有3万余种,主要分布于淡水或海水中,分为淡水藻类和海洋藻类两种,包括蓝藻门Cyanophyta、裸藻门Euglenophyta、甲藻门Pyrrophyta、金藻门Chrysophyta、黄藻门Xanthophyta、硅藻门Bacillariophyta、绿藻门Chlorophyta、红藻门Rhodophyta、褐藻门phaeophyta。
我国的土地面积广大,江河、湖海面积也大,海岸线长,沿岸地形复杂,藻类植物种类繁多,产量丰富。
藻类植物和人类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在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藻类营养价值很高,含有大量糖、蛋白质、脂肪、无机盐、各种维生素和有机碘,如发菜、石莼、海带、裙带菜、鹅肠菜等可以食品。
在海边沿岸生长的藻类,既是鱼类的食料,又是鱼类极好的产卵场所,可以保护鱼卵及鱼苗的发展.藻类化石还是是探矿的指示生物,它们常常是矿藏的伴生物。
2 地衣植物门(Lichens)地衣(Lichenes)是藻类和真菌共生的复合体.由于菌、藻长期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无论在形态上、结构上、生理上和遗传上都形成一个单独的固定的有机体,所以把地衣当作一个独立一门看待。
本门植物约有500属,25,000余种。
多数地衣是喜光植物,要求新鲜空气,不耐大气污染,因此,大城市及工业区很少有地衣生长.但地衣的耐寒和耐旱性很强,能在岩石、沙漠或树皮上生长,在高山带、冻土带和南北极,其他植物不能生存,而地衣独能生长繁殖,并形成一望无际的广大地衣群落。
地衣能分泌地衣酸,腐蚀岩石,使岩石表面逐渐龟裂和破碎,再加上自然界的风化作用,使岩石表面变为土壤,为以后高等植物分布创造了条件,地衣是植物分布的先导.3 苔藓植物门 (Bryophyta)苔藓植物是一种小型的绿色植物,结构简单,仅包含茎和叶两部分,有时只有扁平的叶状体,没有真正的根和维管束。
生物分类——植物界大全1藻类植物(Algae)1.1蓝藻门(Cyanophyta)蓝藻纲(Cyanophyceae)l色球藻目(Chroococcales)l管胞藻目(Chamaesiphonales)l颤藻目(Osillatoriales)1.2裸藻门(Euglenophyta)裸藻纲(Euglenophyceae)藻类植物l裸藻目(Euglenales)l柄裸藻目(Colaciales)1.3金藻门(Chrysophyta)金藻纲(Chrysophyceae)l金胞藻目(Chrysomonadales)l根金藻目(Rhizochrysidales)l金囊藻目(Chrysocapsales)l金球藻目(Chrysosphaerales)l金枝藻目(Phaeothamniales)1.4甲藻门(Pyrrophyta)纵裂甲藻纲(Desmophyceae)l原甲藻目(Prorocentrales)横裂甲藻纲(Dinophyceae)l多甲藻目(Peridi-niales)l变形甲藻目(Dinamoebidiales)l胶甲藻目(Gloeodiniales)l球甲藻目(Dinococcales)l丝甲藻目(Dinotrichales)1.5黄藻门(Xanthophyta)(Chromophyta)黄藻纲(Xanthophyceae)l异鞭藻目(Heterochloridales)l根黄藻目(Rhizochloridales)l异囊藻目(Heteroglocales)l柄球藻目(Mischococcales)l异丝藻目(Heterotrichales)l气球藻目(Botrydiales)1.6硅藻门(Bacillariophyta)中心硅藻纲l圆筛藻目l根管藻目l盒形藻目羽纹硅藻纲l无壳藻目l单壳藻目l短壳藻目l双壳藻目l管壳藻目1.7绿藻门(Chlorophyta)绿藻纲(Chlorophyceae)l团藻目(Volvocales)l四胞藻目(Tetrasporales)l色球藻目(Chlorococcales)l丝藻目(Ulotrichales)l胶毛藻目(Chaetophorales)l石莼目(Ulvales)l溪菜目(Prasiolales)l鞘藻目(Oedogoniales)l刚毛藻目(Cladophrales)l管藻目(Siphonales)l管枝藻目(Siphonocladales)l绒枝藻目(Dasycladales)l双星藻目(Zygnematales)1.8轮藻门(Charophyta)轮藻纲(Charophyceae)l轮藻目1.9褐藻门(phaeophyta)等世代纲不等世代纲无孢子纲1.10红藻门(Rhodophyta)红藻纲l紫菜亚纲l真红藻亚纲2地衣植物门(Lichenes)l子囊衣纲(Ascolichens)l担子衣纲(Basidiolichens)l半知衣纲(Deuterolichens)3苔藓植物门(Bryophyta)3.1苔纲(Hepaticae)l藻苔目l地钱目l美苔目l囊果苔目l叶苔目3.2藓纲(Musci)l泥炭藓亚纲(Sphagnidae)l黑藓亚纲(Asdreaeidae)l真藓亚纲(Bryidae)3.3角苔纲(Anthocerotae)4蕨类植物门(Pteridophyta)4.1石松亚门(Lycophytina)石松纲Lycopsida4.2水韭亚门(Isoephytina)蕨类植物水韭纲Isoetinae水韭目Isoetales水韭科Isoetaceae水韭属Isoetes spp.4.3楔叶蕨亚门(Sphenophytina)楔叶蕨纲(Sphenopsida)木贼目(Equisetales)木贼科(Equisetaceae)木贼属(Equisetum)4.4裸蕨亚门(Psilophytina)裸蕨纲Psilopsida松叶蕨目Psilotales松叶蕨科Psilotaceae4.5真蕨亚门(Filicophytina)l厚囊蕨纲(Eusporangiopsida)l原始薄囊蕨纲(Protolyptosporangiopsida)l薄囊蕨纲(Leptosporangiopsida)5种子植物门(Spemaiophyla)5.1裸子植物亚门Gymnospermae5.1.1银杏纲(Ginkgopsida)银杏目Ginkgoales银杏科Ginkgoaceae银杏属Ginkgo银杏Ginkgo biloba5.1.2松柏纲(Coniferopsida)l科达目(已绝种)l伏脂杉目(已绝种)l松柏目(Coniferales)5.1.3苏铁纲(Gycadopsida)l种子蕨目(Pteridospermae)(已绝种)l开通目(Caytoniales)(已绝种)l本内苏铁目(Bennettitales)(已绝种)l苏铁目(Cycabales)5.1.4买麻藤纲(Gnetopsida)l买麻藤目(Gnetales)l麻黄目(Ephedrales)l百岁兰目(Welwitschiales)5.1.5红豆杉纲(Taxopsida)l红豆杉目Taxales5.2被子植物亚门(木兰门)Angiospermae或Magnoliophyta或flowering plants5.2.1单子叶植物纲(百合纲)Liliopsida5.2.1.1百合亚纲Liliidae百合目Lilialesl百合科Liliaceae蒜属:蒜,洋葱,韭菜l风信子科Hyacinthaceae风信子属Hyacinthus:风信子Hyacinthl田葱科Philydraceael龙舌兰科Agavaceael鸢尾科Iridaceael百部科Stemonaceael菝葜科Smilacaceael薯蓣科Dioscoreaceael蒟蒻薯科Taccaceae兰目Orchidalesl兰科Orchidaceael水玉簪科Burmanniaceae5.2.1.2泽泻亚纲Alismatidae泽泻目Alismatales水鳖目Hydrocharitales茨藻目Najadales霉草目Triuridales 5.2.1.3槟榔亚纲Arecidae槟榔目Arecales环花草目Cyclanthales露兜树目Pandanales天南星目Aralesl天南星科Araceael浮萍科Lemnaceae 5.2.1.4鸭跖草亚纲Commelinidae鸭跖草目Commelinales谷精草目Eriocaulales帚灯草目Restionales灯心草目Juncales莎草目Cyperalesl禾本科Poaceae竹Bambool莎草科Cyperaceae香蒲目Typhales5.2.1.5姜亚纲Zingiberidae姜目Zingiberalesl美人蕉科Cannaceael闭鞘姜科Costaceael赫蕉科Heliconiaceae,蝎尾蕉科。
藻类植物(Algae)藻类 (Algae):是指一群具有光合作用色素、能独立生活的自养 原植体植物。
藻类植物的分门原则¾色素的种类及载色体的形态构造 ¾细胞核的构造 ¾细胞壁的化学成分 ¾鞭毛的有无、数目及类型和位置 ¾细胞中同化产物或贮藏物的类型 ¾生殖方式及生殖细胞的形态构造 ¾生活史的类型蓝藻门Cyanophyta 主要特征: 具有明显细胞壁,原生质体分化为中心质和周质两个部分,无细胞器和真正的细胞核, 无载色体,光合作用的产物为蓝藻颗粒体和蓝藻淀粉; 胶质鞘、异形、厚壁孢子、藻殖段; 主要类群: 1、色球藻属 Chroococcus 2、颤藻属Oscillatoria 3、念珠藻属 Nostoc黄藻门Xanthophyta一、形态结构 1、单细胞,群体,丝状体,多 核管状体。
2、细胞壁:由两个半片套合成: 单细胞中为“U”形、丝状体中为 “H”形。
成分:果胶质,或纤 维素。
3、原生质透明与金藻门相似, 细胞核小,多数单核,少数多 核。
载色体一对多数,边位 色素:叶绿素a、β-胡萝卜素、叶黄素(硅甲素、无墨角藻 黄素),贮藏物:油、金藻 昆布糖。
鞭毛:两条近顶生或略偏向 腹部的鞭毛,茸鞭型长,向 前,尾鞭型短,向后方, “9+2” 眼点二、繁殖 1、无性生殖:以动孢子和不动孢子方式为主,有些 运动型和根足型类型的可产生胞囊。
2、有性生殖:较少见,黄丝藻属(同配)、气球藻 属(同配,异配)、无隔藻属(卵式生殖)。
三、分类及代表 黄藻主要生活在淡水中;有些种类生活在土壤中,少数种类如 顶刺藻属 (Centritractus)则生活于海水中。
仅黄藻纲(Xanthophyceae)。
根据藻体形态、鞭毛的有无、 管状体、载色体形状等特征的不同,黄藻纲分为6目,即 ¾ 异鞭藻目 (Heterochloridales)、 ¾ 根黄藻目(Rhizochloridales)、 ¾ 异囊藻目 (Heteroglocales)、 ¾ 柄球藻目 (Mischococcales)、 ¾ 异丝藻目 (Heterotrichales)、 ¾ 气球藻目 (Botrydiale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