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述氧化在啤酒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和控制
- 格式:pdf
- 大小:286.86 KB
- 文档页数:4
浅谈啤酒生产过程的质量控制雷永博【期刊名称】《食品安全导刊》【年(卷),期】2016(000)018【总页数】1页(P69-69)【作者】雷永博【作者单位】青岛啤酒石家庄有限公司【正文语种】中文啤酒的生产原料是大麦芽、酒花、水,通过酵母菌的发酵作用,形成有香味的,浓度较低的酒精饮料。
啤酒乙醇浓度少,喝啤酒不容易醉,少量饮用有益于身体健康。
品质好的啤酒口味纯正,无异味,口感协调,有明显的酒花香气和二氧化碳的刺激感。
本文讲述了啤酒生产过程,从原材料选择、发酵时微生物及生成物的控制,整个过程氧的控制,包装注意事项等各个方面对于啤酒各方面的注意事项和质量控制问题,以达到保持啤酒风味,保证啤酒质量。
生产啤酒首先要进行麦汁制作,然后是啤酒发酵,最后进行啤酒包装。
啤酒生产过程中会产生一系列生物和化学反应,生成酒精、二氧化碳的同时还产生一些发酵副产物。
酒精是要得到的产物,而随之产生的副产物含量与周围生产环境会一定程度上影响啤酒的风味和质量。
原材料的选择啤酒的原材料主要是小麦、水和酒花3种。
酿酒过程要注意保持原材料的新鲜度。
(1)酿酒的主要原料是小麦,要求淀粉含量高且壳皮成分较少,蛋白质含量在9%~12%,水分含量低于13%,发芽率高于95%。
小麦品种有硬质小麦和软质小麦,啤酒工业使用的是软质小麦,一般选用二棱或六棱麦。
二棱麦浸出率高,溶解度较好,而六棱麦单产高,活力强。
酿酒过程中,通常还会将大米和玉米做辅助原材料。
(2)根据水的软硬不同,可以酿制不同色泽的啤酒。
一般淡色的啤酒用水要求更高,要求水硬度低,无色无味,不含亚硝酸盐,铁、锰含量低。
(3)一般啤酒都会含有啤酒花,它可以使啤酒具有芳香的气味,麦汁煮沸时,加入啤酒花,还可以析出麦汁中的蛋白络,使啤酒澄清,同时它还可以使啤酒形成洁白的泡沫。
将成熟新鲜的酒花干燥压榨,或者碾碎制成颗粒密封包装或制成浸膏。
低温保存,以备酿酒使用。
每KI啤酒的酒花用量约为1.4~2.4 kg。
啤酒酿造过程溶解氧控制研究溶解氧是酿造过程中十分重要的物质,它可以保证酿造过程中发酵剂能够正常工作,也能够保证啤酒最终能够达到期望的品质。
但是溶解氧在啤酒酿造过程中也是一种具有潜在危害性的物质,如果在啤酒酿造过程中溶解氧的浓度不当,可能会使啤酒的品质受到影响。
因此,如何正确控制溶解氧的浓度,以保证啤酒的品质,在啤酒酿造过程中的应用是十分重要的。
本文将从啤酒酿造过程中溶解氧的调节研究入手,系统分析溶解氧对酿造过程的重要性、溶解氧对啤酒品质影响以及控制溶解氧的方法。
首先,本文将论述溶解氧在啤酒酿造过程中的重要性。
溶解氧不仅可以保证酿造发酵剂的正常工作,而且还能够维持有机物的酶存活。
这超出了溶解氧可以保证啤酒品质的作用,而是对整个发酵过程的影响甚至可以说是关键的。
因此,酿酒师要想生产出优质的啤酒,就必须要正确地控制溶解氧的浓度,以保证发酵剂工作的正常性。
其次,本文将论述溶解氧对啤酒品质的影响。
一般来说,溶解氧浓度过低会影响啤酒的品质,一是发酵过程可能会受到影响,如果溶解氧不足的话,发酵会非常缓慢,甚至可能不会发酵,影响啤酒的品质。
另外,溶解氧过低也会影响啤酒的味道,其原料可能会受到氧缺乏,从而影响啤酒的品质。
反之,溶解氧过多也会影响啤酒的品质,因此酿酒师也需要保持溶解氧在一定范围内,以确保啤酒的最佳品质。
最后,本文将讨论控制溶解氧的可行方法。
一般来说,控制溶解氧的主要方法有两种:一是通过调整发酵罐的条件来调节溶解氧,比如改变温度、PH值和湿度等;二是直接添加溶解氧分子到酿酒罐中,以调节溶解氧的浓度。
除此之外,还可以采取一些特殊的控制技术,比如采用纳米技术或电子设备来调节溶解氧的浓度,以确保最佳的啤酒品质。
通过本文的研究,可以发现溶解氧在啤酒酿造过程中的重要性,以及控制溶解氧的可行方法。
本文的研究结果可以为啤酒酿造过程的溶解氧调控提供实质性的参考,为啤酒行业的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啤酒生产过程中溶解氧的控制时间:2009-05-03 04:51来源:作者:网络点击:次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品评能力的提高,人们对啤酒的外观、香气、风味及湿浊沉淀等变化十分敏感,越来越认识到氧对啤酒质量的危害,控制啤酒含氧量已成为啤酒厂关注的焦随着生产技术的发展和消费者品评能力的提高,人们对啤酒的外观、香气、风味及湿浊沉淀等变化十分敏感,越来越认识到氧对啤酒质量的危害,控制啤酒含氧量已成为啤酒厂关注的焦点。
啤酒生产过程中氧的来源及其变化糖化工序氧的溶入生产用水含饱和溶解氧,麦醪泵入糖化锅或过滤槽,过快的搅拌、频繁打开入孔门,麦汁过滤时保温不良都会吸入空气。
发酵及过滤过程中溶解氧的变化麦汁要充氧,供酵母繁殖,发酵过程中,氧气很快被酵母增殖所消耗,还原物质损失并不太多。
如没有外来原因,发酵液的溶解氧已降至0.1mg/l以下。
过滤时,如果过滤系统密封不良,操作不当,氧气的溶入就多;稀释硅藻土未用脱氧水或配料装置,未用CO2保护,都会增加清酒中的溶解氧。
包装过程中溶解氧的变化清酒输送系统若密封不良溶解氧增多;采用CO2或其他惰性气体压送,则溶解氧几乎没什么变化;灌装机构结构、维护保养不良,不能抽真空充CO2灌酒,氧气的溶入就多。
溶解氧对啤酒质量的危害溶解氧对啤酒质量的危害很大,如加深啤酒色度,影响啤酒口味,产生严重老化味,影响啤酒澄清度,增加浊度等。
啤酒生产过程中溶解氧的控制糖(糊)化过程中氧的控制改进糖化设备、平推式双门改为密闭式入孔;醪液从各锅底部进料;有条件的话糖化用水采用脱氧水,下料水应先升至工艺温度再投料;尽量减少搅拌次数的时间,降低搅拌速度;采用低温酸休止,降低糖化醪黏度,加快麦汁过滤,注意保温;尽量缩短麦汁在沉淀槽内停滞时间。
总之,在薄板冷却之前不允许有增氧存在,以保护麦醪中的还原物质,其溶解氧一般在0.5ppm以下。
发酵工段溶解氧的控制发酵初期麦汁溶解氧一般为6~10ppm,最多不超过15ppm,贮酒结束时,溶解氧应在0.05ppm以下。
啤酒酿造工艺中溶解氧对啤酒质量的影响及控制方法分析作者:周青奖来源:《现代食品》 2019年第16期周青奖(平阳金投资产管理有限公司,浙江?温州?325400)Zhou Qingjiang(Pingyang Gold Investment and Production Management Co., Ltd., Wenzhou?325400, China)摘?要:啤酒是糖化麦汁经酵母发酵而来的产物,发酵过程的厌氧阶段即酒精发酵阶段,无需氧的供给,而需要多种酶的作用,而接种于麦汁的酵母菌,在繁殖生长阶段需要足够的氧,但是如果麦汁中溶解氧含量过高,也会对麦汁的发酵产生消极影响,导致啤酒色泽变差,超过一定量的溶解氧还会产生氧化味,从而降低啤酒的品质,所以,在麦汁发酵过程中要严格控制其中的溶解氧含量。
本文针对溶解氧含量对啤酒质量的影响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措施。
关键词:啤酒酿造;溶解氧;影响及控制Abstract:Beer is the product of saccharified wort fermented by yeast. During the anaerobic stage of fermentation, that is, the alcohol fermentation stage, there is no need for oxygen supply, but a variety of enzymes are needed. The yeast inoculated in wort needs sufficient oxygen supply during the reproduction and growth stage, but if the dissolved oxygen content in wort is too high, it will also affect wort. Fermentation has a negative impact on beer color, resulting in a deterioration of beer color, more than a certain amount of dissolved oxygen will also produce oxidative taste, thus reducing beer taste. Therefore, in the process of wort fermentation, the dissolved oxygen content should be strictly controlled. In this paper, the influence factors of dissolved oxygen content on beer quality were analyzed, and the corresponding control measures were put forward.Key words:Beer brewing; Dissolved oxygen; Influence and control中图分类号:TS262.5啤酒,凭借独特的口感和色泽,成为当下众多成年人尤其是青年消费者酷爱的饮品。
浅析啤酒发酵过程对啤酒质量的影响因素和控制措施金星集团信阳啤酒有限公司黄华龙465100 啤酒的风味物质主要是由酵母在发酵过程中代谢产生的,因此啤酒的发酵是啤酒风味形成的基础。
在糖化阶段主要是通过麦汁制备,为发酵提供培养基,而真正意义的啤酒生产则是发酵过程,啤酒的发酵过程对啤酒质量有较大的影响。
酵母菌是啤酒生产的灵魂,也是决定啤酒主体风格最核心的物质。
所以啤酒风味特性由酵母菌种所决定的。
企业选择好了酵母菌种,就不再更改,一旦更改就会改变啤酒原有的风格。
1)酵母的接种时机的影响采用锥形发酵罐进行啤酒发酵,刚开始酵母接种利用槽车运送酵母,并将其接种到发酵罐中,这种接种方法可以直接地看到酵母的状态以及接种数量,但是无法控制酵母的微生物污染,不易于啤酒的纯种发酵。
现在诸多啤酒厂采用罐对罐接种方式,将发酵罐结束的发酵罐内的酵母泥直接通过管道接种到需要接种的罐中,这样解决了微生物污染的问题,但是无法控制酵母的接种数量造成罐与罐之间的差别无法判断。
同时沉在罐底的酵母凝聚得非常结实,接种到罐中后需要很长时间才能分散到发酵液中,造成罐内的接种细胞不均匀。
现在诸多企业采用酵母计量泵定量添加到冷麦汁中,并同时充氧,使氧、酵母和麦汁混合均匀,可以明显缩短酵母的滞缓期,缩短发酵时间。
实验证明酵母世代时间和串种时间也影响到发酵的性能。
如下图表;表2 不同菌种在10℃和15℃时接种的不同世代时间如果10℃和15℃之间的世代时间差值越小,可证明此酵母的繁殖能力越强,对温度的适应性就越强。
在理想条件下,酵母的世代时间在1.5~2小时,在旺盛生长周期,世代时间一般为6~9小时。
而酵母在对数生长期时酵母开始进行繁殖并转入大量旺盛繁殖阶段。
此时酵母的数量呈对数关系进行生长,并且酵母的出芽率最高,酵母性能强,最适合于接种。
酵母添加前麦汁的冷却温度非常重要。
各批麦汁冷却温度要求必须呈阶梯式升高,满罐温度控制在7.5℃~8.0℃之间,严禁有先高后低现象,否则将会对酵母活力和以后的双乙酰还原产生不利的影响。
成品啤酒溶解氧的控制华润雪花啤酒辽宁有限公司技术管理中心孙桂娟从酿造到包装生产过程中,保证啤酒的内在质量尤为重要,但若灌装过程控制不当,有降低啤酒质量的可能,其中最主要体现在灌酒过程中瓶颈空气控制不当,造成氧的含量增加,氧含量增加对啤酒品质的危害较大,使啤酒在巴氏灭菌时,由于温度的升高导致成品酒品质变差甚至产生“杀菌味”。
在贮运过程中,由于瓶颈空气中氧的存在,当酒温回升、振荡时会导致剧烈的氧化反应,使啤酒色度增加,双乙酰含量回升,氧化味明显,还容易产生絮状的氧化沉淀,影响啤酒的风味稳定性和非生物稳定性,缩短了啤酒的保质期,严重影响了啤酒质量。
为最大限度的保证啤酒内在质量,控制溶解氧含量增加是至关重要的,那么控制好溶解氧指标,必须先了解影响溶解氧指标的主要因素,以便制定有针对性的控制方法,减少溶解氧含量。
下面就影响成品酒溶解氧含量的因素及相应的控制措施作一简单的分析。
一、影响成品酒溶解氧的因素1、清酒指标的影响经过多次试验对比发现,在同等的包装条件下,清酒的溶解氧含量越高,对应的成品酒溶解氧的含量也相对偏高,此外清酒的 CO2含量和泡沫的细腻程度将影响射泡效果,因为 CO2 含量太低,射泡可能射不起来或窜沫太慢;泡沫过于粗大,驱除空气的效果就会很差,这时空气会裹在气泡之中。
2、瓶子质量的影响对广大啤酒企业来说,为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大多使用回收玻璃瓶。
由于瓶子堆放时间长,周转次酒机也因此经常停车,这样极易引起灌装的不稳定,使瓶颈空气含量升高。
此外,由于回收瓶比较杂,轻重不一致,部分瓶垂直偏差度不合格,激沫时水柱易偏,泡沫未溢至瓶口就已压盖,从而激沫质量达不到最佳,影响溶解氧的含量。
3、激泡质量的影响啤酒瓶的满口容量必须是大于需灌装的啤酒的容量,啤酒灌入瓶内以后,会在瓶颈部分留出一段空隙,这部分空隙被空气和 CO2的混合气体所占有,其中的空气量即为“瓶颈空气”。
以普通 630ml 的瓶装啤酒为例,瓶子的满口容量一般为 660ml 左右,假如瓶颈部分的空隙全被空气所占有,则瓶颈空气含量可达 30ml,折合氧的含量约为 8.4mg,这些氧若全部溶解在630ml 啤酒中,其溶解氧含量可达13.33ppm,而氧对啤酒开始造成损害的下限值是0.5ppm,超过 2ppm即可对啤酒的稳定性产生严重损害。
影响啤酒非生物稳定性的因素及其提高其稳定性的技术措施啤酒稳定性是鉴定货架期啤酒质量的综合指标。
它分为风味稳定性、生物稳定性、非生物稳定性及泡沫稳定性等。
啤酒作为一种稳定性较差的胶体溶液,灌装后的澄清、透明只是暂时的、相对的,随着贮存时间的延长,在氧气、光照、振动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将会产生色泽加深、混浊、沉淀等现象,并出现老化味。
啤酒非生物稳定性是指啤酒在销售过程中由于内在和外在的理化因素影响所发生的混浊、沉淀及失光现象。
一、啤酒产生非生物性混浊和沉淀的机理啤酒含有颗粒直径大于10-3μm的大分子物质,如糊精、β-葡聚糖、蛋白质和分解产物多肽、多酚、酒花树脂等。
这些胶体物质在O2的存在、光照、高温、振动等内外因素的作用下会发生变化-化合、凝聚等使胶体溶液稳定性遭到破坏,产生丝状物的混浊乃至大颗粒状的沉淀物,即产生非生物性混浊。
因此,为防止和控制非生物性混浊的产生,须控制酿造过程中产生的这些不稳定的大分子物质的含量。
而大量的研究证明,在非生物性混浊中,主要是由蛋白质一多酚形成的混浊。
二、蛋白质与啤酒非生物稳定性的关系蛋白质是造成啤酒非生物混浊的最主要原因,几乎95%的啤酒混浊都是由蛋白质造成的,或者至少有蛋白质的成分在内。
但是蛋白质又是啤酒口感及泡沫的主要组成部分,不可能把它们降低到一个很低的水平上,因此如何控制啤酒中的蛋白质含量及高中低分子蛋白质的比例,是解决啤酒蛋白质混浊的一个主要方面。
三、多酚物质与啤酒非生物稳定性的关系多酚主要来源于麦芽和酒花,麦汁在煮沸时多酚特别是单宁类化合物能和高分子蛋白质形成热凝固物在沉淀槽去除。
在麦汁冷却后,也能和β一球蛋白等形成冷凝固物在发醉罐锥底排酵母时去除。
但多酚仍然会或多或少的残留于啤酒中,是破坏啤酒非生物稳定性的另一重要因素。
由多酚物质中的花色苷、花色素在O2催化下互相作用发生聚合反应形成聚多酚。
聚多酚又和聚合蛋白质进一步发生氧化混浊。
由多酚物质中儿茶酸类、花色素原和高分子蛋白质结合,将造成啤酒的“冷雾浊”。
啤酒酿造过程溶解氧控制研究
啤酒酿造过程溶解氧控制研究
溶解氧(Dissolved Oxygen, DO)控制是啤酒的酿造工艺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啤
酒酿制过程中溶解氧的控制能够影响最后的口感和质量,对此国际协会一致认可,所以控制溶解氧及其温度是最基本、最重要的要求。
首先,运气问题。
在酿造啤酒时,运气的有效控制则会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运气的质量是控制溶解氧的重要因素之一,它的检测数据是控制溶解氧的根本保证。
其次,通过改变啤酒汁的pH值和发酵度,能够更有效的控制溶解氧的变化,
而啤酒的发酵度的控制则是溶解氧的根源性控制。
另外,当酿造啤酒时,也可以采取抗氧化剂的方式,可以有效降低溶解氧的含量。
最后,啤酒酿造过程溶解氧平衡对产品质量具有决定性作用,所以,无论是采
购或者酿制都要特别留意控制溶解氧的变化,早在技术设备的角度进行有力的调节和控制,确保最终质量的可用性以及把控溶解氧量的差异。
总之,溶解氧控制在酿制啤酒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酿制啤酒时,
对溶解氧进行有效控制制会提高产品质量。
质量控制啤酒非生物稳定性及控制简述孙同清,孙 晓(青岛啤酒(三水)有限公司,广东佛山 528000)摘 要:啤酒是人们日常生活当中经常饮用的一种低酒精度发酵酒。
在酿造啤酒的过程中,从出厂到消费者饮用这个阶段有时间限制,故酿酒工厂一项重要的工作就是在保质期内保证酒体澄清、透明,不出现浑浊,同时也需要保证理化指标以及感官特征的稳定。
本文针对啤酒非生物稳定性及质量控制进行简述,通过梳理思路改善了酿酒工厂非生物稳定性的管控成效。
关键词:啤酒;非生物稳定性;影响因素;质量控制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是指啤酒不是由于微生物污染,而是由于内在和外在的理化因素影响所发生的浑浊、沉淀及失光现象。
从本质上讲,啤酒是一种成分复杂、稳定性不强的胶体溶液[1],其澄清、透明是暂时的,有一定的时间限制[2]。
因此,控制保质期内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一直都是酿酒生产过程中的重要研究课题。
1 影响啤酒非生物稳定性的因素1.1 监控体系酿造啤酒质量包含纯净、成熟、稳定、特色,纯净和成熟是基础,而稳定,即酒体的一致性,最具挑战性,它是啤酒有特色的前提,没有稳定的风味和外观,就无法形成啤酒的特色。
为实现产品稳定性和一致性,在生产过程中需要分析、评估和应对酿酒全过程的各种变化影响,如果缺失过程中的指标监控就易在生产中出现非生物稳定性波动的问题。
1.2 原料及工艺控制好的原料是酿造优质啤酒的基础。
①如选用麦芽的溶解度较低、高分子含氮物质较多,就会给后序糖化的麦汁制备带来溶解困难。
②如果麦芽指标分析不到位、糖化工艺配方设计不合理,易造成麦汁中高分子蛋白质含量偏高。
③麦汁过滤过程如洗糟过度,易产生多酚物质引入问题。
④麦汁煮沸中如煮沸强度不够和酒花添加时间不当易造蛋白质析出效果不好。
以上因素都会对啤酒的非生物稳定性造成一定的影响。
在发酵及冷贮过程中,多酚-蛋白聚合体会伴随着酒体温度的变化逐渐析出,可根据不同阶段进行温度调节来控制罐内酒液对流的变化,促进冷凝固物的析出,通过锥底排渣和排酵母方式,排出一部分的冷凝固物。
啤酒中过高氧的含量易使啤酒氧化,影响啤酒的爽快、醇厚性,且使啤酒的后苦味增强,使啤酒风味变差,饮用时有明显的氧化味(老化味)。
过高氧含量的啤酒,放置时间越长,越容易产生老化味,啤酒也容易失光和浑浊。
除了在主酵期氧有利于酵母增殖、促进新陈代谢以外,在其它过程中任何的氧和氧化反应都会对啤酒质量产生危害。
因此,需要采取一定的措施,控制啤酒生产过程中的氧,使成品啤酒中氧含量降最低,防止其危害啤酒的质量。
1氧对啤酒生产及质量的影响
1.1麦汁中溶解氧对发酵的影响
麦汁中溶解氧含量会影响发酵过程中酵母的增殖速度和增殖量。
影响发酵速率,影响VDK前驱物质1一乙酰乳酸的生成量和氧化速度,影响高级醇、挥发酯等代谢产物的生成量,最终影响到啤酒的风味。
1.2促进啤酒胶体浑浊
麦汁和啤酒中含有的多肽和疏基氨基酸蛋白质,在氧存在的条件下,氧化形’成双疏键,从而促进了蛋白质和多酚聚合,形成浑浊物质。
1.3促使麦汁和啤酒的色泽加深
糖化、过滤和煮沸过程中,氧的存在造成了溶液中多酚物质的氧化,使麦汁色泽加深,最终影响到成品的色泽。
1.4破坏酒花香味和苦味
酒花精油是啤酒重要的香气物质,在煮沸时接触到氧,容易氧化形成脂肪臭。
酒花中的苦味物质在煮沸时,接触到氧,易被氧化成^y’破树脂,给啤酒带来不愉快的后苦味。
成品啤酒中氧的存在同样也会使酒花香气物质和苦味物质氧化,给啤酒带来脂肪臭和不愉快的后苦味。
1.5使VDK回升
成品啤酒中存在一定量的VDK前驱物质叫一乙酰乳酸,在氧存在的条件下,其经氧化收稿El期:2009—01—06
·25·
叶利
安庆天拄啤酒有限责任公司246005
脱羧反应形成VDK,影响啤酒风味。
1.6产生老化昧
成品啤酒中含有醇类、酯类、醛类、酮类、挥发酸、酚类及含硫化合物等风味物质。
这些风味物质在氧存在的条件下,大部分易发生氧化,生成氧化物,改变了风味物质性质和呈味性能,产生了老化昧,以致啤酒风味变差,风味稳定性遭到破坏。
1.7促进生物浑浊
氧的存在为各种好氧和兼性好氧微生物提供了生长条件,会促进啤酒的生物浑浊。
1.8诱发喷涌病
因为,氧的溶解度较二氧化碳小,在开启瓶盖时,能诱发啤酒中二氧化碳快速的从酒体逸出,产生喷涌现象。
1.9促进美拉德反应
2啤酒的氧化机理(略J
3啤酒生产中氧的来源
1)酿造用水带入的氧:
2)糖化各个环节吸人的空气;
3)采用两罐法发酵,在换罐倒酒时,控制不当,造成氧的侵人;
4)滤酒过滤环节,清酒罐用压缩空气备压、未采用脱氧水引酒和控制不当造成氧的侵人;
5)灌装过程未采用脱氧水引酒、激泡不理想、瓶颈空气控制不到位以及其他的操作不当造成氧的侵入;
6)残次酒回收、备压气体不纯、脱氧水含氧量过高以及跑冒滴漏等均可以造成氧含量增加。
4啤酒生产过程中氧的控制和防止氧化的措施4。
1原料、辅料的控制
要选用新鲜的合格的麦芽、大米和酒花。
麦芽选用出炉水分<5%、具有麦芽香味、无异味的优质麦芽;大米选用新鲜度较好、脂肪含量<l%的优质大米;酒花应采用低温、隔绝空气、避光保藏的新鲜酒花。
4.2酿造用水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万方数据
浅述氧化在啤酒生产过程中的影响和控制
作者:叶利
作者单位:安庆天柱啤酒有限责任公司,246005
刊名:
啤酒科技
英文刊名:BEER SCIENCE AND TECHNOLOGY
年,卷(期):2009(5)
1.刘群.张娜防止啤酒氧化的主动措施——减少啤酒生产过程中氧化前驱物质的产生[期刊论文]-啤酒科技
2010(1)
2.王晶.赵海峰.陆健啤酒老化过程中糠基乙醚的形成途径及合成动力学[期刊论文]-啤酒科技2007(6)
3.曾国光浅谈控制啤酒氧化味的工艺措施[期刊论文]-啤酒科技2010(3)
4.刘景.李崎.顾国贤啤酒酿造中的氧自由基[期刊论文]-食品工业科技2006,27(1)
5.王加春啤酒风味稳定性控制思路[期刊论文]-啤酒科技2009(6)
6.祝忠付麦汁煮沸和澄清对啤酒中羰基化合物的影响[期刊论文]-啤酒科技2006(8)
7.邢香楠.潘志春.陈国伟啤酒氧化的预防和控制[期刊论文]-啤酒科技2005(10)
8.詹东啤酒麦汁中氧含量的控制及测定[期刊论文]-啤酒科技2007(4)
9.杨旭.林佳.陆健麦芽褐变程度对脂肪酸氧化酶活力的影响[期刊论文]-啤酒科技2006(10)
10.刘辉.宁鸿珍.徐应军.周瑞华.LIU Hui.NING Hong-zhen.XU Ying-jun.ZHOU Rui-hua牛磺酸功能啤酒抗氧化的实验研究[期刊论文]-食品科技2006,31(8)
本文链接:/Periodical_pjkj200905011.asp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