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土地变更调查资料统计
- 格式:xls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36
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报告第一篇:201*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2005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耕地18.31亿亩比上年度净减少542.4万亩,全国人均耕地降为1.4亩;“十五”期间全国耕地净减少9240万亩最近,国土资源部完成了全国2005年度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和逐级汇总(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
结果显示,截至2005年10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比上年度净减少542.4万亩,全国人均耕地由上年的1.41亩降为1.4亩。
2005年减少的耕地面积中,建设占用318.2万亩,其中当年建设占用208.1万亩,灾毁耕地80.2万亩,生态退耕585.5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18.5万亩,4项共减少耕地1002.4万亩,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460万亩。
数据显示,2005年当年新增建设用地427.4万亩比上年增加6%。
2005年,东、中、西部当年新增建设用地分别为242.4万亩、57.2万亩、127.8万亩,各占当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的57%、13%和30%。
“十五”期间,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加之农业结构调整频繁,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9240万亩,由2000年10月底的19.24亿亩减至2005年10月底的18.31亿亩,年均净减少耕地1848万亩。
这是国土资源部2005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报告公布的最新数据。
该报告显示,这5年间,我国建设占用耕地1641万亩,灾毁耕地381万亩,生态退耕8065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1293万亩,共计减少耕地11380万亩。
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2140万亩。
全国耕地面积年均净减少1848万亩。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显示,“十五”期间,全国共新增建设用地3285万亩年均新增建设用地657万亩。
其中,新增独立工矿用地1315万亩新增城镇建设用地618万亩新增交通用地546万亩,新增村庄用地477万亩,新增特殊用地、水利设施建设用地等329万亩。
转发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0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办〔2008〕160号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现将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0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8〕118号)转发给你们,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认真学习,切实领会今年土地变更调查的新要求根据国土资厅发〔2008〕118号文件的要求,200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在继续强调“三挂钩”原则,把查清实际耕地变化和新增建设用地情况作为调查重点的同时,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和要求。
一是在土地变更调查时点上,从以前每年的10月31日调整到12月31日。
二是在数据统计上,要求“分别按2007年1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 10月31日、2008年1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三个时段进行标注和统计”。
三是在成果上报上,要求分两次上报调查数据成果,“12月20日以前,以省为单位,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通过网络上报全省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11月30日期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成果”,“2009年1月5日以前,补充完善12月份变更调查数据,形成2008年土地变更调查最终数据成果”。
四是要求“今年只调查当年土地变化情况,历年漏变更数据和更新调查数据,一律不得纳入今年变更流量中,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一并处理”,“2007年变更调查中已经变更的‘批而未用’的建设用地,不应纳入本年度以前批准本年建设的土地中”。
二、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已有成果开展土地变更调查各地要结合农村土地调查,开展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
对已经利用航空正射影像完成农村土地调查外业调查的县(市、区),要充分利用农村土地调查的外业调查成果,进行数据变更。
同时,要充分利用农村土地调查整理的土地审批资料,开展新增建设用地调查;充分利用垦造耕地项目储备库建设成果,查清实际耕地变化情况。
要结合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执行、建设用地审批情况、违法用地查处情况、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情况以及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分析今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流量,确保数据流向、结构的合理性。
泰州市二○○八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上报数据负责人:泰州市国土资源局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泰州市二○○八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分析报告负责人:泰州市国土资源局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泰州市二〇〇八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0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8] 118号)和《关于开展2008年度全国城镇地籍调查数据汇总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8] 114号),以及省厅苏国土资发[2008]267号通知精神,泰州市以200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结果为基础,按照实施方案的具体工作要求,精心组织实施,已完成本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查清了全市范围内各类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形成现势性数据资料,完成了市级汇总和图件更新。
现将具体变化情况分析报告如下:一、年末各地类规模和本年度各地类变化情况1、年末各地类规模截止2008年12月31日,全市农用地面积5617599.1亩,建设用地面积1482743.8亩,未利用地面积1594934.0亩。
其中二级类土地利用构成详细如下:2008年度三时段变更调查各类土地增减的具体数据详见表二(单位:亩)。
表二2、本年度各地类变化情况通过本次变更调查,全市共摸清发生变更面积:第一时段变更面积为9668亩,第二时段变更面积为25651.9亩,第三时段变更面积为20590.2亩(含地类内部流转),分别占全市土地总面积1.1‰,2.9‰,2.4‰.各地类变化情况具体如下:二、耕地数量增减变化情况及分析1、耕地减少去向分析本年度全市耕地减少22030.4亩,基本情况为:建设占用耕地22030.4亩。
(1)建设占用耕地状况a、本年度建设占用耕地类型及数量全市本年度建设用地总面积为24287.2亩;建设占用耕地总面积为17612.3亩。
其中占用耕地:以前批准本年建设3003.7亩,本年批准本年度建设13655.6亩,本年度批准本年度未建设为149.0亩,本年度未批先建804.0亩。
云南⼆调新增耕地核定⽅案⽟国⼟资〔2010〕139 号⽟溪市国⼟资源局转发部厅关于完善第⼆次全国⼟地调查中耕地增加或减少有关政策⽂件的通知各县国⼟资源局、红塔分局:为充分利⽤第⼆次全国⼟地调查成果,确切掌握耕地现状情况,合理保护耕地。
现将《云南省国⼟资源厅转发国⼟资源部办公厅完善第⼆次全国⼟地调查中耕地增加或减少有关政策⽂件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各县(区)务必⾼度重视,认真领会⽂件精神,对照《核定审查实施⽅案》,筛选好作业单位,尽快开展⼯作,并于8⽉底前形成县级⼆调新增耕地成果上报⽟溪市国⼟资源局进⾏初审,通过初审后报云南省国⼟资源厅核查。
⼆○⼀○年六⽉⼆⼗五⽇主题词:国⼟资源耕地增加政策通知1(共印8份)⽟溪市国⼟资源局 2010年6⽉25⽇印发云南省国⼟资源厅转发国⼟资源部办公厅完善第⼆次全国⼟地调查中耕地增加或减少有关政策⽂件的通知各州、市国⼟资源局:为保护耕地,合理利⽤⼟地资源,现将国⼟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完善第⼆次全国⼟地调查中耕地增加或减少有关政策的通知》(国⼟资厅发〔2009〕70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第⼆次全国⼟地调查耕地增加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要求,请⼀并执⾏。
⼀、云南省第⼆次全国⼟地调查新增耕地(以下简称“⼆调新增耕地”)是指云南省第⼆次全国⼟地调查标准时点统⼀更新耕地汇总⾯积与2008年年度⼟地变更调查耕地汇总⾯积相⽐较多出的耕地,且属于⾃1999年1⽉1⽇《⼟地管理法》修订实施后由单位和个⼈⾃⾏开垦、未在第⼆次全国⼟地调查前纳⼊耕地统计范围、也未在相关图件上标⽰过的耕地。
⼆、云南省⼆调新增耕地的位置和⾯积由云南省国⼟资源厅负责核定。
核定后的新增耕地,通过⼟地整治达到相关规定的质量,经申请确认后可⽤于耕地占补平衡。
三、核定耕地增加条件第⼆次全国⼟地调查标准时点统⼀更新耕地汇总⾯积耕地增加的县(市、区)可以执⾏国⼟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完善第⼆次全国⼟地调查中耕地增加或减少有关政策的通知》(国⼟资厅发〔2009〕70号)第三条的规定。
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08年度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试点的通知正文:---------------------------------------------------------------------------------------------------------------------------------------------------- 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08年度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试点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8〕91号)吉林省、新疆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根据《2008年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计划》的部署,经研究决定将吉林省吉林市、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列为2008年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试点城市。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主要任务(一)完成试点单位市区内的初始城镇地籍调查和变更调查工作,对城镇各类土地利用的现状与分布、城镇闲置土地、建筑密度、容积率等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
(二)在城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相关资料,调查统计工业、基础设施、金融商业服务、开发园区和房地产等用地的利用状况。
(三)建立和完善城镇地籍信息系统,编制城镇土地利用图件,分析研究城镇土地利用状况,总结城镇土地开发利用中的经验,分析城镇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城镇土地利用的潜力,提出城镇土地利用开发、保护的方向。
二、具体要求试点工作需在一年内完成,请你厅及时组织试点城市有关单位,依据《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项目总体方案》(见附件)及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尽快制定试点实施方案,组织专家论证,于2008年7月31日前,将实施方案和专家论证意见一并报部审批。
试点工作结束后,部将组织检查、验收。
附件: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项目总体方案(略)二○○八年七月十六日——结束——。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分析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其利用情况的准确把握至关重要。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能够及时反映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为土地管理、规划和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本文将对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其中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对策。
一、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背景与方法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
其目的是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的动态信息,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在调查方法上,通常采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技术手段,结合实地调查和土地登记资料,对土地利用的变化进行监测和记录。
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快速发现土地利用的变化区域;GIS 技术则用于对调查数据的管理、分析和制图;GPS 用于实地定位和测量。
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概述经过对最新一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以下主要的变化情况:1、耕地面积的变化耕地面积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减少。
其中,部分耕地由于城市扩张、基础设施建设等原因被占用;同时,一些耕地因自然灾害、土壤退化等因素质量下降,不再适宜耕种。
2、建设用地的扩张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城镇周边地区。
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的需求不断增长,导致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
3、林地和草地的变化林地面积有所增加,这得益于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和植树造林活动的开展。
草地面积则相对稳定,但在局部地区存在退化现象。
4、水域及未利用地的变化水域面积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一些地区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域的分布和形态发生了一定变化。
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速度较慢,仍有较大的潜力有待挖掘。
三、土地利用变更的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因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
各类产业的发展需要建设用地来建设工厂、办公楼和商业设施,从而导致建设用地的扩张和耕地的占用。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主要内容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是指对一定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系统性、科学性的调查,旨在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将从调查目的、内容、方法和应用等方面,对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一、调查目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变化趋势,为土地规划、土地管理和土地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变化情况和原因等,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土地利用管理建议。
二、调查内容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利用类型:调查范围内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情况,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等。
2. 土地利用面积:调查范围内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总面积和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
3. 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调查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包括新增、扩大、减少、调整等。
4. 土地利用变化原因:调查范围内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包括经济、社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5. 土地利用规划:调查范围内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情况,包括规划的内容、目标、任务等。
三、调查方法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踏勘,对调查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和记录,包括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等。
2. 遥感影像解译: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解译和分类,获取土地利用信息。
3. 文献调查:查阅相关的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变更记录等文献资料,获取土地利用变更的历史数据。
4. 统计数据分析:通过对各类土地利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土地利用的总体情况和变化趋势。
四、调查应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结果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利用规划:通过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合理确定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布局。
2. 土地管理:通过对土地利用变更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违法用地、超标用地等问题,加强土地管理和保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