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土地变更调查资料统计
- 格式:xls
- 大小:61.00 KB
- 文档页数:36
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报告第一篇:201*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2005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显示我国现有耕地18.31亿亩比上年度净减少542.4万亩,全国人均耕地降为1.4亩;“十五”期间全国耕地净减少9240万亩最近,国土资源部完成了全国2005年度土地利用状况调查和逐级汇总(未包括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
结果显示,截至2005年10月31日,我国耕地面积为18.31亿亩,比上年度净减少542.4万亩,全国人均耕地由上年的1.41亩降为1.4亩。
2005年减少的耕地面积中,建设占用318.2万亩,其中当年建设占用208.1万亩,灾毁耕地80.2万亩,生态退耕585.5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18.5万亩,4项共减少耕地1002.4万亩,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460万亩。
数据显示,2005年当年新增建设用地427.4万亩比上年增加6%。
2005年,东、中、西部当年新增建设用地分别为242.4万亩、57.2万亩、127.8万亩,各占当年全国新增建设用地的57%、13%和30%。
“十五”期间,由于我国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和生态建设力度加大,加之农业结构调整频繁,全国耕地面积净减少9240万亩,由2000年10月底的19.24亿亩减至2005年10月底的18.31亿亩,年均净减少耕地1848万亩。
这是国土资源部2005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报告公布的最新数据。
该报告显示,这5年间,我国建设占用耕地1641万亩,灾毁耕地381万亩,生态退耕8065万亩,因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1293万亩,共计减少耕地11380万亩。
同期土地整理复垦开发补充耕地2140万亩。
全国耕地面积年均净减少1848万亩。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显示,“十五”期间,全国共新增建设用地3285万亩年均新增建设用地657万亩。
其中,新增独立工矿用地1315万亩新增城镇建设用地618万亩新增交通用地546万亩,新增村庄用地477万亩,新增特殊用地、水利设施建设用地等329万亩。
转发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0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浙土资办〔2008〕160号各市、县(市、区)国土资源局:现将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0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8〕118号)转发给你们,结合我省实际,提出以下意见,请一并贯彻执行。
一、认真学习,切实领会今年土地变更调查的新要求根据国土资厅发〔2008〕118号文件的要求,200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在继续强调“三挂钩”原则,把查清实际耕地变化和新增建设用地情况作为调查重点的同时,又有了一些新的变化和要求。
一是在土地变更调查时点上,从以前每年的10月31日调整到12月31日。
二是在数据统计上,要求“分别按2007年1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 10月31日、2008年11月1日至2008年12月31日三个时段进行标注和统计”。
三是在成果上报上,要求分两次上报调查数据成果,“12月20日以前,以省为单位,按照实施方案的要求,通过网络上报全省2007年11月1日至2008年11月30日期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成果”,“2009年1月5日以前,补充完善12月份变更调查数据,形成2008年土地变更调查最终数据成果”。
四是要求“今年只调查当年土地变化情况,历年漏变更数据和更新调查数据,一律不得纳入今年变更流量中,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一并处理”,“2007年变更调查中已经变更的‘批而未用’的建设用地,不应纳入本年度以前批准本年建设的土地中”。
二、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已有成果开展土地变更调查各地要结合农村土地调查,开展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
对已经利用航空正射影像完成农村土地调查外业调查的县(市、区),要充分利用农村土地调查的外业调查成果,进行数据变更。
同时,要充分利用农村土地调查整理的土地审批资料,开展新增建设用地调查;充分利用垦造耕地项目储备库建设成果,查清实际耕地变化情况。
要结合年度土地利用计划执行、建设用地审批情况、违法用地查处情况、土地开发复垦整理情况以及土地利用变化趋势,分析今年的土地利用变化流量,确保数据流向、结构的合理性。
泰州市二○○八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上报数据负责人:泰州市国土资源局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泰州市二○○八年度土地利用现状变更调查分析报告负责人:泰州市国土资源局二〇〇八年十二月三十一日泰州市二〇〇八年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分析报告根据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0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8] 118号)和《关于开展2008年度全国城镇地籍调查数据汇总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8] 114号),以及省厅苏国土资发[2008]267号通知精神,泰州市以200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结果为基础,按照实施方案的具体工作要求,精心组织实施,已完成本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查清了全市范围内各类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形成现势性数据资料,完成了市级汇总和图件更新。
现将具体变化情况分析报告如下:一、年末各地类规模和本年度各地类变化情况1、年末各地类规模截止2008年12月31日,全市农用地面积5617599.1亩,建设用地面积1482743.8亩,未利用地面积1594934.0亩。
其中二级类土地利用构成详细如下:2008年度三时段变更调查各类土地增减的具体数据详见表二(单位:亩)。
表二2、本年度各地类变化情况通过本次变更调查,全市共摸清发生变更面积:第一时段变更面积为9668亩,第二时段变更面积为25651.9亩,第三时段变更面积为20590.2亩(含地类内部流转),分别占全市土地总面积1.1‰,2.9‰,2.4‰.各地类变化情况具体如下:二、耕地数量增减变化情况及分析1、耕地减少去向分析本年度全市耕地减少22030.4亩,基本情况为:建设占用耕地22030.4亩。
(1)建设占用耕地状况a、本年度建设占用耕地类型及数量全市本年度建设用地总面积为24287.2亩;建设占用耕地总面积为17612.3亩。
其中占用耕地:以前批准本年建设3003.7亩,本年批准本年度建设13655.6亩,本年度批准本年度未建设为149.0亩,本年度未批先建804.0亩。
云南⼆调新增耕地核定⽅案⽟国⼟资〔2010〕139 号⽟溪市国⼟资源局转发部厅关于完善第⼆次全国⼟地调查中耕地增加或减少有关政策⽂件的通知各县国⼟资源局、红塔分局:为充分利⽤第⼆次全国⼟地调查成果,确切掌握耕地现状情况,合理保护耕地。
现将《云南省国⼟资源厅转发国⼟资源部办公厅完善第⼆次全国⼟地调查中耕地增加或减少有关政策⽂件的通知》转发给你们,请各县(区)务必⾼度重视,认真领会⽂件精神,对照《核定审查实施⽅案》,筛选好作业单位,尽快开展⼯作,并于8⽉底前形成县级⼆调新增耕地成果上报⽟溪市国⼟资源局进⾏初审,通过初审后报云南省国⼟资源厅核查。
⼆○⼀○年六⽉⼆⼗五⽇主题词:国⼟资源耕地增加政策通知1(共印8份)⽟溪市国⼟资源局 2010年6⽉25⽇印发云南省国⼟资源厅转发国⼟资源部办公厅完善第⼆次全国⼟地调查中耕地增加或减少有关政策⽂件的通知各州、市国⼟资源局:为保护耕地,合理利⽤⼟地资源,现将国⼟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完善第⼆次全国⼟地调查中耕地增加或减少有关政策的通知》(国⼟资厅发〔2009〕70号)转发给你们,并结合我省第⼆次全国⼟地调查耕地增加的实际情况,提出以下要求,请⼀并执⾏。
⼀、云南省第⼆次全国⼟地调查新增耕地(以下简称“⼆调新增耕地”)是指云南省第⼆次全国⼟地调查标准时点统⼀更新耕地汇总⾯积与2008年年度⼟地变更调查耕地汇总⾯积相⽐较多出的耕地,且属于⾃1999年1⽉1⽇《⼟地管理法》修订实施后由单位和个⼈⾃⾏开垦、未在第⼆次全国⼟地调查前纳⼊耕地统计范围、也未在相关图件上标⽰过的耕地。
⼆、云南省⼆调新增耕地的位置和⾯积由云南省国⼟资源厅负责核定。
核定后的新增耕地,通过⼟地整治达到相关规定的质量,经申请确认后可⽤于耕地占补平衡。
三、核定耕地增加条件第⼆次全国⼟地调查标准时点统⼀更新耕地汇总⾯积耕地增加的县(市、区)可以执⾏国⼟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完善第⼆次全国⼟地调查中耕地增加或减少有关政策的通知》(国⼟资厅发〔2009〕70号)第三条的规定。
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08年度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试点的通知正文:---------------------------------------------------------------------------------------------------------------------------------------------------- 国土资源部关于开展2008年度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试点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8〕91号)吉林省、新疆自治区国土资源厅:根据《2008年国土资源大调查项目计划》的部署,经研究决定将吉林省吉林市、新疆自治区乌鲁木齐市列为2008年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试点城市。
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主要任务(一)完成试点单位市区内的初始城镇地籍调查和变更调查工作,对城镇各类土地利用的现状与分布、城镇闲置土地、建筑密度、容积率等土地利用状况进行调查。
(二)在城镇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利用相关资料,调查统计工业、基础设施、金融商业服务、开发园区和房地产等用地的利用状况。
(三)建立和完善城镇地籍信息系统,编制城镇土地利用图件,分析研究城镇土地利用状况,总结城镇土地开发利用中的经验,分析城镇土地利用中存在的问题和城镇土地利用的潜力,提出城镇土地利用开发、保护的方向。
二、具体要求试点工作需在一年内完成,请你厅及时组织试点城市有关单位,依据《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项目总体方案》(见附件)及有关技术规程的要求,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尽快制定试点实施方案,组织专家论证,于2008年7月31日前,将实施方案和专家论证意见一并报部审批。
试点工作结束后,部将组织检查、验收。
附件:城镇土地利用现状与潜力调查项目总体方案(略)二○○八年七月十六日——结束——。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分析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对其利用情况的准确把握至关重要。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能够及时反映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为土地管理、规划和决策提供有力的依据。
本文将对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探讨其中的变化趋势、影响因素以及相关对策。
一、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背景与方法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是在土地利用现状调查的基础上,对土地利用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查、统计和分析。
其目的是及时掌握土地利用的动态信息,为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在调查方法上,通常采用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GIS)、全球定位系统(GPS)等现代技术手段,结合实地调查和土地登记资料,对土地利用的变化进行监测和记录。
通过对不同时期的遥感影像进行对比分析,可以快速发现土地利用的变化区域;GIS 技术则用于对调查数据的管理、分析和制图;GPS 用于实地定位和测量。
二、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概述经过对最新一轮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数据的整理和分析,我们发现了以下主要的变化情况:1、耕地面积的变化耕地面积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减少。
其中,部分耕地由于城市扩张、基础设施建设等原因被占用;同时,一些耕地因自然灾害、土壤退化等因素质量下降,不再适宜耕种。
2、建设用地的扩张建设用地面积持续增加,主要集中在城市和城镇周边地区。
工业用地、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的需求不断增长,导致建设用地的快速扩张。
3、林地和草地的变化林地面积有所增加,这得益于生态保护工程的实施和植树造林活动的开展。
草地面积则相对稳定,但在局部地区存在退化现象。
4、水域及未利用地的变化水域面积基本保持稳定,但在一些地区由于水利工程的建设和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水域的分布和形态发生了一定变化。
未利用地的开发利用速度较慢,仍有较大的潜力有待挖掘。
三、土地利用变更的影响因素1、经济发展因素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对土地的需求日益增加。
各类产业的发展需要建设用地来建设工厂、办公楼和商业设施,从而导致建设用地的扩张和耕地的占用。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主要内容土地利用变更调查是指对一定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系统性、科学性的调查,旨在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及其变化趋势,为土地利用规划和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下面将从调查目的、内容、方法和应用等方面,对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主要内容进行介绍。
一、调查目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土地利用现状以及变化趋势,为土地规划、土地管理和土地政策制定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调查,可以了解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变化情况和原因等,为决策者提供科学的土地利用管理建议。
二、调查内容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利用类型:调查范围内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分布情况,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等。
2. 土地利用面积:调查范围内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总面积和各类土地利用类型的面积比例。
3. 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调查范围内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情况,包括新增、扩大、减少、调整等。
4. 土地利用变化原因:调查范围内土地利用变化的原因,包括经济、社会、政策等因素的影响。
5. 土地利用规划:调查范围内土地利用规划的制定情况,包括规划的内容、目标、任务等。
三、调查方法土地利用变更调查可以采用多种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 实地调查:通过实地踏勘,对调查范围内的土地利用现状进行详细调查和记录,包括土地利用类型、面积、分布等。
2. 遥感影像解译:利用卫星遥感影像,对土地利用类型进行解译和分类,获取土地利用信息。
3. 文献调查:查阅相关的土地利用规划、土地利用变更记录等文献资料,获取土地利用变更的历史数据。
4. 统计数据分析:通过对各类土地利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土地利用的总体情况和变化趋势。
四、调查应用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的结果可以应用于以下几个方面:1. 土地利用规划:通过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和变化趋势,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合理确定不同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和布局。
2. 土地管理:通过对土地利用变更的调查和分析,可以及时发现违法用地、超标用地等问题,加强土地管理和保护。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分析土地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资源,对其合理利用和有效管理至关重要。
土地利用变更调查作为掌握土地利用动态变化的重要手段,能够为土地资源的规划、管理和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本文将对某地区的土地利用变更调查结果进行详细分析。
一、调查区域与方法本次调查的区域涵盖了城市周边及农村地区,总面积约为_____平方公里。
采用了多种调查方法,包括遥感技术、实地勘察和资料收集等。
通过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获取土地利用的初始数据,然后组织专业人员进行实地勘察,核实和补充相关信息,并结合土地管理部门的历史资料,确保调查结果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二、土地利用现状经过调查,该地区的土地利用类型主要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等。
其中,耕地面积约为_____公顷,占总面积的_____%,主要分布在地势较为平坦、水源充足的区域;林地面积约为_____公顷,占比_____%,多集中在山区和丘陵地带;草地面积约为_____公顷,占_____%,主要分布在较为干旱的地区;建设用地面积约为_____公顷,占_____%,呈现出向城市周边扩张的趋势;水域面积约为_____公顷,占_____%,包括河流、湖泊和水库等。
三、土地利用变更情况(一)耕地的变更在调查期间,耕地面积有所减少,减少的面积约为_____公顷。
主要原因包括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导致部分耕地被占用用于建设;以及农业结构调整,一些耕地转为了果园、茶园等。
(二)林地的变更林地面积总体保持稳定,但局部地区有所增加或减少。
增加的部分主要是通过退耕还林工程和植树造林活动实现的;减少的原因则是部分林地被开发为建设用地或用于矿产开采。
(三)草地的变更草地面积略有减少,减少的面积约为_____公顷。
主要是由于过度放牧和干旱等自然因素的影响,导致草地退化。
(四)建设用地的变更建设用地面积显著增加,增加了约_____公顷。
新增的建设用地主要集中在城市周边,用于工业、商业和住宅开发。
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关于开展2008年度全市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天津市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公布日期】2008.11.25•【字号】津国土房籍管[2008]1016号•【施行日期】2008.11.25•【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失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天津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关于开展2008年度全市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津国土房籍管[2008]1016号各区县国土资源分局(开发区、保税区、高新区土地管理部门)、滨海分局、有关部门和单位:为切实做好我市200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现将《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0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国土资厅发〔2008〕118号,以下简称“《通知》”)转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并按照以下要求,做好我市200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一、切实提高认识,增强责任意识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是考核各级政府履行土地管理和耕地保护责任落实情况的基本依据。
《关于印发<实际耕地与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确定办法>的通知》(国土资发〔2007〕207号,以下简称“《确定办法》”)明确:实际耕地面积与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的确定以土地变更调查数据为依据;实际耕地面积作为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的重要依据;实际新增建设用地面积作为年度计划指标执行考核的重要依据;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按当年批准用地的应缴额与未经依法批准的新增建设用地面积、相应等别和标准计算的应缴额之和进行考核,并限期追缴。
年度土地变更调查成果直接反映我市土地执法检查工作情况。
本年度土地变更调查与国土资源部部署的第九次卫片执法检查所使用的调查底图、涉及的变化斑块是一致的。
国土资源部明确要求,变更调查上报结果即转交执法部门作为卫片执法检查的依据,该调查结果一经上报即不可更改。
各区县、各单位要切实增强对土地变更调查数据敏感性和重要性的认识,准确把握《通知》和《确定办法》精神,将此项工作与迎接耕地保护责任考核、土地利用计划执行考核、卫片执法检查及执行《违反土地管理规定行为处分办法》(第十五号令)等各项工作密切结合起来统筹考虑、认真对待、一并处理。
土地变更调查工作情况汇报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大家好!我通过此次汇报,向大家介绍一下我们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情况,以及我们所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
一、工作概况今年以来,我们团队在领导的指导下,积极投入到土地变更调查工作中。
我们主要负责对农村土地利用和变更进行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政策和措施,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在工作开展的过程中,我们团队始终以高度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严格按照法律法规和相关政策要求,勤奋工作,认真对待每一项调查任务。
二、工作成绩经过这段时间的努力,我们团队取得了一些成绩,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质量保证:我们在调查过程中,严格执行数据采集标准,保证了调查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工作效率:我们团队高度重视工作效率,在保证调查质量的同时,也尽量提高工作效率,确保按时完成各项任务。
3. 政策制定: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及时制定了相关政策和措施,保障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4. 良好形象:我们的工作得到了当地政府和群众的认可,树立了良好的形象。
三、存在问题1. 资源不足:由于工作涉及范围广泛,我们在人力和物力资源上还存在不足之处。
2. 远程调查:由于一些地区交通不便,我们需要花费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来完成调查。
3. 数据整理:调查完成后的数据整理工作需要更加细致和缜密,以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四、下一步工作计划1. 加强资源整合:争取争取更多的人力和物力资源,保障工作的顺利开展。
2. 技术更新:更新调查工作的技术手段,提高工作效率。
3. 数据整理:加强数据整理工作,确保数据的完整和准确性。
4. 加强沟通合作:与当地政府和群众建立更紧密的联系,加强沟通和合作,共同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以上就是我们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情况汇报,请领导和同事们批评指正,共同努力,做好这项工作。
谢谢大家!。
土地变更调查报告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土地利用状况逐渐发生变化。
土地变更调查是为了了解土地利用方式的变化情况,为城市规划和土地管理提供依据。
本次调查报告旨在对地区土地利用变更进行调查和分析,以便更好地了解土地利用现状和变化趋势。
二、调查目的本次调查的目的是了解地区在过去五年内的土地利用变更情况,包括农田向城市建设用地转变、林地转为耕地、水域变为建设用地等。
通过调查研究土地利用变更情况,可以更好地规划用地资源,提高土地利用效率,保护生态环境。
三、调查范围本次调查选取县为研究对象,主要调查该县的农田、林地、水域等土地利用类型的变更情况。
四、调查方法本次调查采用了多种调查方法,包括田野调查、遥感影像解译、文献调研以及相关数据的收集和分析等方法。
1.田野调查:通过实地走访和问卷调查等方式,获取土地利用变更的详细情况,包括土地所有人、用途变更等相关信息。
2.遥感影像解译:利用航空影像和卫星影像进行解译,获取土地利用类型的时空变化情况。
3.文献调研:查阅相关文献和资料,了解历史上的土地利用变更情况,为后期的变化分析提供依据。
4.数据收集和分析:收集并整理相关的统计数据、调查数据和地理信息数据,利用GI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空间分布分析。
五、调查结果与分析通过以上的调查方法,我们获得了县在过去五年内的土地利用变更情况。
根据调查结果,我们将土地利用变更分为以下几类进行分析:1.农田向城市建设用地转变:县的农田面积逐年减少,一部分农田逐渐被城市建设用地所取代。
这说明城市化进程导致土地资源的流失,需要加强农田保护和合理规划城市建设。
2.林地转为耕地:县的林地面积也有所下降,一部分林地被改为耕地。
这说明农业发展对林地的占用有一定程度的影响,需要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和合理规划土地利用。
3.水域变为建设用地:县的部分水域面积减少,被改为建设用地。
这需要引起重视,加强对水域资源的保护和合理开发利用。
综合分析这些土地利用变更情况,我们认为需要采取以下几个方面的措施:1.加强土地保护意识:加大对农田、林地等土地资源的保护力度,促进土地的可持续利用。
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0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土资源部(已撤销)•【公布日期】2008.08.21•【文号】•【施行日期】2008.08.21•【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国土资源部办公厅关于开展200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通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国土资源厅(国土环境资源厅、国土资源局、国土资源和房屋管理局、房屋土地资源管理局),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国土资源局:为及时客观掌握2008年度全国土地利用变化状况,充分发挥土地宏观调控作用,实行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按照《土地管理法》关于“国家建立土地调查制度”的规定,现将2008年度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目标任务按照2008年土地变更调查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继续依照土地变更调查工作的基本程序和方法,以2007年度土地变更调查结果为基础,以2008年12月31日为统一时点,分三个时段,全面查清2008年度内全国土地利用变更情况,逐级汇总各类土地利用变化情况,如实核定实际耕地和新增建设用地面积。
今年变更调查将重点查清以下内容:(一)全面查清实际新增建设用地情况。
重点查清本年度实际新增建设用地情况,包括以前批准本年建设、本年批准本年建设、本年批准本年未建设、本年度未批先建(包括本年度“以租代征”)。
依法批准的新增建设用地,按照批准文件将用地范围标注在土地利用现状图上。
今年只调查当年土地变化情况,历年漏变更数据和更新调查数据,一律不得纳入今年变更流量中,在第二次全国土地调查中一并处理。
(二)查清实际耕地变化情况。
重点查清2008年度实际耕地增加和减少的变化情况,包括建设占用减少耕地、灾毁耕地、生态退耕、农业结构调整减少耕地以及通过土地开发、复垦、整理等补充的耕地情况。
(三)全面查清灾区土地变化情况。
针对我国局部地区遭受地震灾害的特点,重点查清因地震造成耕地变更为未利用土地、建设用地灭失等情况,查清灾区用于抢险救灾和应急安置临时占用耕地、农用地、集体建设用地及未利用土地状况,并实地调查各类用地变更的面积、分布等。
附件1—2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填写说明土地变更调查要求对实地每一起变化填写一张《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当实地变化较复杂时可填多张。
《土地变更调查记录表》的填表方法和要求与以前基本相同,现将不同之处说明如下:一、“变更前图斑”(4栏)、“地类变更部分”(11栏)、(12栏)。
填写《过渡分类》的地类编号,当为可调地类时,在地类编号后加K。
二、“变更后图斑”(9栏)。
填写《过渡分类》的地类编号。
当《过渡分类》的地类编号为201或202或203或204时,首先填写《过渡分类》编号,第二栏起填写按《土地分类(试行)》细化调查的商服用地(21)、工矿仓储用地(22)、公用设施用地(23)、公共建筑用地(24)、住宅用地(25)、街巷(266)中的一类或几类。
三、“变更后图斑”(10栏)。
填写对应于9栏的地类面积。
其中,当9栏为新增建设用地(201、202、203或204)时,按《土地分类(试行)》细化调查的二、三级地类面积之和必须等于《过渡分类》面积。
四、“地类变更部分”(13栏)。
当12栏为新增建设用地(201或202或203或204)时,另起一行在13栏填写《土地分类(试行)》的商服用地(21)、工矿仓储用地(22)、公用设施用地(23)、公共建筑用地(24)、住宅用地(25)、街巷(266)中的一类或几类。
五、“地类变更部分”(14栏)。
填写与12栏、13栏对应的《过渡分类》或《土地分类(试行)》面积。
当12栏为新增建设用地(201或202或203或204)时,13栏对应的新增建设用地按《土地分类(试行)》细化的二、三级地类面积之和必须等于《过渡分类》面积。
六、“变更时段”(15栏)。
变化图斑变更时段为2007年11月1日至2007年12月31日填Ⅰ、2008年1月1日至2008年10月31日填Ⅱ、2008年11月1日至12月31日填Ⅲ。
七、“新增建设用地状况”(16栏)。
新增建设占地属本年度前批准本年建设填Q、本年度批准本年建设填B、批而未用的建设用地填P、本年度未批先建填W。
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08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的通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09.05.20•【字号】办字[2009]69号•【施行日期】2009.05.20•【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土地资源正文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2008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的通报(办字〔2009〕69号2009年5月20日)各设区市人民政府,省政府有关部门:按照《河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设区市政府耕地保护责任目标考核办法〉的通知》(冀政办〔2005〕30号)和2008年度《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有关规定,省政府组织省国土资源厅、省农业厅、省统计局等部门对各设区市政府2008年度耕地保护责任目标履行情况进行了检查。
现将有关情况通报如下:一、耕地保护目标责任制落实情况(一)耕地保有量完成情况。
2008年度,全省11个设区市全部实现了省政府下达的耕地保有量指标。
张家口、承德、石家庄市年末耕地面积较年初耕地面积净增加超过1万亩。
廊坊、唐山、保定、邯郸市年末耕地面积较年初仍呈减少趋势。
(二)基本农田保护情况。
各设区市实现了《耕地保护目标责任书》确定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的目标。
经依法批准的非农业建设占用基本农田按照规定程序进行了听证、论证,补划了数量、质量相当的基本农田,确保了基本农田面积不减少。
但部分市、县(市、区)在基本农田保护方面还存在着一些问题,主要是基本农田保护资料不规范,补划基本农田有关资料未及时更新;基本农田保护标志牌有丢失、损坏现象,未按规定做到“一地一牌”;未严格执行基本农田“五不准”,在基本农田种树和搞养殖业;未按照《基本农田保护条例》的规定开展耕地质量监测工作等。
(三)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计划执行情况。
各设区市按照《土地利用计划管理办法》(国土资源部令第37号)要求,严格执行土地利用年度计划,强化管理,建立计划实施台账,严格控制非农业建设占用耕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