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结构设计实例
- 格式:ppt
- 大小:7.07 MB
- 文档页数:4
第一章编制依据1、GB50010-02《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2、GB50009-01《建筑结构荷载规范》3、GB50003-01《砌体结构设计规范》4、GB50017-03《钢结构设计规范》5、GB50007-02《地基基础设计规范》6、GB50011-01《建筑抗震设计规范》7、JGJ79-02《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8、JGJ120-99《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9、GB50069-02 《给水排水工程构筑物结构设计规范》10、GB50332-02《给水排水工程管道结构设计规范》11、GB50204-02《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2、GB50202-02《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13、GB50202-02《地基与基础工程质量验收规范》14、CECS138-02《给水排水工程钢筋混凝土水池结构设计规程》15、GB50141-08《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16、GB50203-02《给水排水工程混凝土构筑物变形缝设计规程》17、GB50345-04《屋面工程技术规范》18、JGJ18-03《钢筋焊接及验收规程》19、GBJ141-90《给水排水构筑物施工及验收规范》20、GB50268-97《给水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21、GB50242-02《建筑给水排水及采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2、施工图纸等第二章施工概况工程内容:粗格栅及污水提升泵房、细格栅及旋流沉砂池、CASS池、消毒接触池、污泥贮池、加药间、清水池及消防水池、变电所、阀门井、闸门井、流量计井、取水井、出水井、检查井、雨水井、排水井、鼓风机房及变配电间、污泥浓缩脱水间、加氯间、鼓风机房、二次提升泵房及配电间、锅炉房、机修车库、门卫、仪表间的地基与基础工程、土石方工程、主体结构工程、屋面工程、建筑装饰装修工程、建筑物内给排水工程及建筑防雷及接地工程、厂区总图管道工程总图工艺、给排水。
拟建污水治理及再生水利工程厂址位于鹤佳公路16Km西侧,峻德矿西南500m处的鹤立河漫滩上。
;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方案目录一、前言 (3)二、设计依据与原则 (4)2.1 设计依据 (4)2.2 工艺设计原则 (6)三、生活污水处理厂 (7)3.1生活污水处理厂规模 (7)3.2 设计水质 (7)3.3生活污水处理站工艺流程分析 (8)3.4具体工艺流程 (10)3.5主要构筑物说明 (10)1、集水池 (10)2、沉砂过滤池 (10)3、生化池 (10)4、人工湿地 (10)5、消毒池 (11)6、泥砂池 (11)3.6 生物除磷脱氮处理 (12)3.7 人工湿地除磷脱氮处理 (12)3.8 污泥处理 (13)3.9 处理效果预测 (14)四、主要构筑物与设备 (15)4.1 依据 (15)4.2工程方案设计 (15)1.集水池 (15)2.沉砂过滤池 (16)3. 生化池 (17)4.人工湿地 (18)5.1 土建 (19)六、电气与自控设计方案 (21)6.1 依据 (21)6.2 范围 (21)6.3控制 (21)七、技术经济分析 (22)7.1 工程规模 (22)7.2 工程占地面积 (22)7.3 总装机电功率 (22)7.4 处理单位水量成本 (22)八、投资经济分析 (23)一、前言由于城镇总体规划的实施,流动人口大量增多,经济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逐步提高,城镇化水平加速提升。
目前城镇产生众多的污水,造成环境污染。
现要建成5000吨/天的生活污水厂,保护周围环境。
已是必然要求。
为了适应城镇经济快速发展和城镇建设管理需要,兴建生活污水处理厂是必要的。
对于完善城镇产业功能,改善城镇生态居住环境,创造良好投资环境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由广东工业大学开发的基于改良微生物酶反应工艺的污水生化处理核心技术,所设计的污水处理系统,不仅使污水处理达标排放,而且可获得高标准可接触的中水回用,特别是在处理过程无剩余污泥产生、不需要化学添加剂,杜绝二次污染,是完全生态化的环保污水处理技术。
案例作业 1:污水处理厂项目某城市拟建污水处理项目改善城市环境。
该城市存在的水资源及水环境主要问题包括:1)由于上游建供水水库,由北向南流经市区东部的S河天然径流明显减少且枯水期断流;2)城市部分污水未经处理排入S河市区河段,导致其水质污染严重;3)由于长期超采导致城市地下水位持续下降。
S河市区段为景观用水功能区。
市区下游段为农业用水功能区。
S河出市区后经25km进入B县城,区间有一支流汇入。
拟新建规模为20×104t/d的二级污水处理厂,厂址位于城市东南角规划预留用地,项目将对排入S河市区段的城市东部地区全部污水进行截流(其中工业废水量约占40%),引入新建污水处理厂,尾水排入S河流下游。
拟选污水处理工艺为曝气活性污泥法。
设计进、出水水质指标见下表。
拟定沉淀池污泥经浓缩、脱水,添加石灰使其稳定后送城市垃圾填埋场进行填埋处置。
拟建污水处理厂北厂界200m有企业,西厂界300m有村庄。
该地区主导风向NW。
问题:1.主要的影响因子是那些?评价等级是多少2 说明该污水处理项目是否能实现S河流市区河段水体用水功能目标。
列举实现用水功能目标的可行措施。
3 .从环境保护角度,列举理由说明优化的污泥处理、处置措施。
4 .该污水处理厂的BOD5的去除率是多少?5.列出预测排放口下游20km处BOD5浓度所需要的基础数据和参数。
案例作业 2一外商企业拟在河网发达的南方J省S市的工业集中区内新建年产60万吨精对苯二甲酸(PTA)项目。
厂址紧靠J、z两省交界,北距J省s市30km,东南距2省x市15km。
工程内容主要包括60万吨/年PTA主生产装置、自备热电站(3台220tJh循环流化床锅炉,配2X50MW抽凝式汽轮发电机)、码头工程(2个500吨级泊位的液体化工码头和3个500吨级泊位的杂货码头)及其它配套的公用工程等。
本工程主要化工原料的消耗量及运输方式见表I,主要化工原料在厂区内设贮罐贮存。
工程废水污染物的产生情况见表2,拟采取的废水治理措施见图1,厂址区域水系及敏感点分布情况见图2,其中本项目纳污水体L河执行《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L河受潮汐影响,经常有逆流现象发生。
浅析深圳布吉污水厂地下集约化构造模式的设计摘要:城市污水处理厂通常因散发气味而被视为城市“黑点”,成为周边地块升值、商业开发的限制因素, 污水处理厂采用地下式的集约化构造模式可改变这一困境,在上部空间价值开发的同时实现环境友好、控源减污。
结合深圳布吉地下式污水处理厂设计,提出:(1)地下式污水厂竖向构造设计需系统考虑水流、人流、车流、物流和信息流;(2)地下式污水厂需划分防火分区,水池分区按≤4000m2,其它区域防火分区面积均≤1000m2考虑;(3)地下式污水厂需设置消防控制中心、应急疏散通道、防排烟及报警系统等。
关键词:地下式污水厂;集约化设计;消防设计;深圳布吉污水厂Abstract: the urban sewage treatment plants usually for smell and is considered as the city “black spots”, become a neighboring area commercial development of appreciation, limiting factors, and the underground sewage treatment plant in construction mode can change this intensive a trouble, in the upper space value development at the same time the realization environmental friendly, kind of source control. Combined with shenzhen buji underground sewage treatment plant type design, put forward: (1) underground type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design of structure should be vertical system consideration current, people and vehicles, logistics and information flow; (2) underground type to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 fire partition division, the pool area more than 4000 m2 in, and other regional fire area of more than 1000 m2 area are considered; (3) underground sewage treatment plant type need to install fire control center, emergency evacuation passageway, smoke and alarm system and so on.Keywords: underground type sewage plant; Intensive design; Fire fighting design; Shenzhen buji wastewater treatment plant中图分类号:S611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城市污水处理厂通常因散发气味而被视为城市“黑点”,难以亲近市民,成为周边地块开发的限制因素。
简要分析大型地下污水处理厂结构设计一、前言如今,工业废水与生活废水正在不断增加,不仅影响我们的生活环境,还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消极的影响,因此处理好这些废水已经成为我国政府高度重视的问题之一。
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在当前已经成为污水处理的重要方式,这种污水处理厂的结构设计较为复杂,设计中不仅需要全面的考虑污水处理厂的埋置深度、基坑支护设计、抗浮设计、防水及防腐蚀设计等,还需要考虑楼盖结构选型与合理的内力计算等,在确保各个方面设计合理的基础之上,保障大型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整体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二、工程概况分析目前在我国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其原因在于该种形式的污水处理厂具有较小程度的环境污染,噪音也比较小[1],这与江炽华在《基于MBR工艺的污水处理厂自动化控制系统》一文中有着极为相似的观点。
与此同时,这种形式的污水处理厂还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节省我国的土地资源等等,这些方面的优点使得该种形式的污水处理厂地位不断提升。
某地区的污水处理厂在1期工程中,应用了全地下式钢筋混凝土结构进行设计,该污水处理厂的设计规模大约在180000m3/d,厂区在该城市的高新区,占地面积在63500m2,平面布局的形式为组团式的平面布局,并且平面布置较为紧凑,地上风景园林,地下为池体,主体结构分为首层、负1层及负2层,竖向空间功能自上而下依次为地面景观层、操作层及设备层。
如图1所示,该图为污水处理厂地下负2层的平面布置图,从图中可以看出该污水处理厂结构复杂性所在。
图1 污水处理厂地下负2层平面布置图该污水处理厂主体结构中的地下箱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構,基础采用平板式筏板基,同时也是水池底板,它的平面尺寸大约为200m 208m,主体结构的设计高度在14.7m。
设计中预估基底附加平均压力在120~150kPa。
三、大型全地下式污水处理厂主体结构的埋置深度与基坑支护设计分析(一)埋置深度在整个污水处理厂中,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工程土建部分的造价达到了总投资的一半以上,这要远远的高于地上式污水处理厂的造价。
46随着城市化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市政污水工程项目建设水平不断提升,同时也对污水回用的要求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解决市政污水问题势在必行。
一、当前市政污水处理问题概述从现阶段国内城市化建设现状来看,市政污水处理过程中依然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比如污水处理难度较大、水平低等,这主要表现在:(1)污水处理过程中的技术工艺有待提升。
在市政污水处理之前,对实际情况缺乏考量,不同城市存在着盲目跟风的现象。
比如,过分强调追求新技术、新工艺,然而却对具体的工艺技术应用条件缺乏了解,以致于技术工艺无法有效地发挥作用。
(2)污水处理技术方案存在着一定的缺陷。
国内市政污水技术处理工作中,通常采用的是外国或其他地区的技术规范,没有结合国情或者本市实际情况,所以污水处理难度较大,难以起到应有的效果。
(3)市政污水处理厂的整体布局。
因污水处理厂的布设不均衡,导致市政污水处理效果不理想。
调查发现,目前国内很多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建设时间较早,随着发展进程的不断深化,对技术改革及扩建相对较少,导致污水处理效果不佳。
同时,还存在着污水处理工程项目建设进度缓慢以及重复建设现象,很多污水处理设施更换不及时,已经出现了严重的老化现象。
实践中可以看到,因治污监管机制不健全,地方情况相对比较复杂,加之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着很多的问题与不足,工程项目建设较为缓慢,甚至出现了拖期现象,最终导致市政污水处理不及时。
在一些经济欠发达城市的污水处理厂建设过程中,因设计或者施工、监管等不到位,导致工程项目出现风险隐患。
此外,污水处理项目建设过程中,存在着重复建设等现象,缺乏对本地整体规划,协同性比较差,浪费了资源。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一些城市的老旧污水处理厂仍在使用,因其常年失修,相关设施保养不到位,加之长期的超负荷运行,所以其中的很多设施磨损严重,性能稳定性相对较差,难以满足现实污水处理需求。
二、全地下式市政污水处理厂的实际案例1.工程概况以某地区的市政污水处理厂项目为例,综合考虑当地的实际情况,最终选择了全地下式布置形式,污水处理厂总面积达115km2。
全埋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结构设计探讨【摘要】全埋式地下污水处理厂在城市污水处理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为了达到高效处理效果,设计合理的结构至关重要。
本文从地下污水处理厂结构设计的重要性和前言入手,探讨了地下污水处理厂结构设计的原则、处理工艺选择、设备选型、运行维护管理以及安全防护措施。
在总结了全埋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结构设计的优势及未来发展方向。
通过本文的讨论,可以更加深入了解地下污水处理厂的结构设计,为城市污水处理领域的发展提供重要参考。
【关键词】全埋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结构设计、探讨、重要性、地下污水处理厂、设计原则、处理工艺、设备选型、运行维护管理、安全防护措施、优势、未来发展方向1. 引言1.1 全埋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结构设计探讨的重要性全埋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结构设计是现代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其设计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污水处理工艺的效率和运行成本,同时也关系到地下水资源的保护和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全埋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结构设计的重要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全埋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结构设计能够有效解决城市污水处理厂占地面积较大、环境污染问题突出等难题。
通过合理设计,将污水处理设施埋入地下,减少了对地表的占用,同时降低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提高了污水处理工艺的整体效率。
全埋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结构设计能够有效提高污水处理工艺的稳定性和可靠性。
地下环境相对稳定,能够保障污水处理设施的正常运行,减少了外界因素的干扰,加强了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全埋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结构设计探讨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只有通过深入研究和探讨,才能更好地发挥其在城市污水处理系统中的作用,为城市环境的改善和城市可持续发展做出贡献。
1.2 前言在设计全埋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的结构时,需要考虑很多因素,包括处理工艺、设备选型、运行维护管理以及安全防护措施等。
这些因素的合理设计和配置将影响处理效率、运行成本以及对环境的影响程度。
在本文中,我们将详细探讨全埋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结构设计的重要性以及涉及的各个方面。
武汉某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实例武汉某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实例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速,人口急剧增加和工业活动的增长,污水处理成为城市发展中亟待解决的一大难题。
为应对这一挑战,武汉某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应运而生。
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是一种地下埋置式的污水处理设施,将污水处理过程全部或部分移入地下进行,既能节约用地,又能降低因地理条件限制而造成的环境污染。
武汉某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致力于实现污水处理高效、节能、环保的目标。
首先,武汉某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注重处理工艺的科学性。
通过充分研究本地区水质情况和污水特点,设计了一套适用于该地区污水处理的工艺流程。
该工艺流程采用了生物膜法和反渗透技术相结合的方法,有效去除了污水中的有机物、氮、磷及微量元素,使处理后的水质符合国家相关标准,达到了出水要求。
其次,武汉某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注重设备选型的合理性。
通过充分调研市场上各种污水处理设备的性能、价格、寿命等因素,结合工程实际需求,选用了一批性能稳定、操作方便、维护成本低的设备。
比如,反渗透系统采用了国内知名品牌的膜元件,具有较高的脱盐率和较低的能耗,能够有效去除水中的病原微生物、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提供了高质量的水源。
第三,武汉某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注重环境保护的可持续发展。
在设计中,充分考虑了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保护环境。
如,在出水口设置环境监测装置,定期对处理后的水质进行检测,并确保出水符合国家相关标准。
同时,对处理过程中产生的污泥、废气等进行合理处理,增加资源化利用率,降低二次污染的风险。
此外,武汉某地下式污水处理厂工程设计还注重管理和运维的规范性。
在设计初期,特别注重了工艺图纸和设备布置的可操作性和可维护性,提前考虑维护人员的操作空间和安全问题,减少了后期维护的难度和风险。
此外,还制定了详细的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加强对设备运行情况的监控和维护,确保设备安全、稳定、可靠地运行。
全埋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结构设计探讨安全、经济、实用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提高地下污水厂的功能性、安全性、稳定性,在设计工作中应不断创新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实现污水处理厂结构的合理性设计。
标签:全埋式地下污水处理厂;结构设计;超长混凝土结构全埋式地下污水处理厂已经成为当前污水处理厂的发展趋势,具有节约土地资源,防止周边土地贬值等优点,这种污水处理厂的结构设计较为复杂,在确保各个专业设计合理的基础之上,主要從下面几个方面保障大型全埋式地下污水处理厂整体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1、埋置深度在整个污水处理厂中,全埋式污水处理厂工程土建部分的造价接近总投资的一半,这要远远的高于地面式污水处理厂的造价。
因此,相应设计人员应该重视地下式污水处理厂整体结构设计方案。
其中埋置深度是在众多影响污水处理厂结构设计的工程造价因素中较为重要的影响因素之一,它直接关系着土方开挖、施工降水、基坑支护、抗浮设计等工程造价的高低。
所以在满足工艺条件的前提下,应对工程造价多方面的影响因素展开相应分析,根据工程状况建立相应的埋置深度工程造价的非线性方程,对目标方程进行解析,为能够选取更加经济、准确的埋置深度奠定坚实的基础。
2、基坑支护设计全埋式地下污水处理厂主体结构分两层,地下一层为操作层,主要是工作人员的运营管理空间及设备用房,该层层高一般为6m左右;地下二层为水池层,整个工艺流程所有水池结构均在地下二层,该层的平均层高约8m,再加上顶板覆土厚度,基坑平均开挖深度约16m,属于深基坑,根据大量基坑工程的成功实践经验,工程上常用的支护体系按其工作机理和围护墙的形式可分为以下几类:2.1 SMW工法桩SMW工法桩首先采用三轴水泥土搅拌桩机对地层进行加固,同时在地层内形成一道类似于咬合排桩的水泥土墙,在水泥土中的水泥尚未凝固前,插入型钢,形成由搅拌桩止水、型钢承受侧向水土压力的组合结构。
型钢插入以前在其四周涂刷减摩剂,在基坑开挖结束、主体结构施工完成以后,用千斤顶将型钢拔出重复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