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技能大赛对技能人才英语教学的启示-精选教育文档
- 格式:doc
- 大小:22.50 KB
- 文档页数:7
浅析技能大赛对高职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摘要】技能大赛在高职英语学习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技能大赛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积极投入学习;技能大赛能够提升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让他们在实际运用中更加熟练;技能大赛可以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视野,让他们了解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技能大赛还能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让他们更灵活地运用所学知识;技能大赛还能促进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让他们在不同场景下表现更加出色。
技能大赛对高职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不可忽视。
通过参与技能大赛,学生能够在各个方面得到提升,从而更好地适应未来的工作和学习需要。
【关键词】技能大赛,高职英语学习,促进作用,学习兴趣,实践能力,学习视野,应用能力,综合运用能力1. 引言1.1 技能大赛对高职英语学习的重要性技能大赛对高职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技能大赛可以激发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通过参与比赛,学生会感受到学习英语的乐趣,从而更加积极地投入到英语学习中。
技能大赛可以提升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
比赛中的实际操作和表现要求能够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践中,从而提升他们的实际运用能力。
技能大赛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英语学习视野。
比赛中涉及到的话题和内容可能会超出课堂教学范围,从而让学生接触到更广泛的知识和信息。
技能大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
比赛中要求学生能够熟练运用英语进行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从而加强他们在实际交流中的应对能力。
技能大赛可以促进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
比赛要求学生综合运用听、说、读、写等多方面的能力,从而全面提高他们的英语水平。
技能大赛对高职英语学习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2. 正文2.1 技能大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技能大赛对高职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不可小觑,其中之一就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通过参与技能大赛,学生们可以在激烈的比赛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挑战,这种竞争的氛围能够激发他们对英语学习的热情和积极性,使他们更加努力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世界技能大赛对我国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启示摘要:世界技能大赛在众多职业技能竞赛中处于领导地位,代表着世界一流的技能水平。
文章从背景与机构、目的与宗旨以及项目设置与要求等方面对世界技能大赛进行概述;结合我国参赛情况以及技能人才培养现状,提出世界技能大赛对我国技工院校技能人才培养的若干思考与启示。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技工教育;技能人才;培养一、问题的提出职业技能竞赛是技能人才选拔的重要手段和途径。
《国务院关于加强职业培训促进就业的意见》(国发〔2010〕36号)中明确提出,充分发挥技能竞赛在技能人才培养中的积极作用,选择技术含量高、通用性广、从业人员多、社会影响大的职业广泛开展多层次的职业技能竞赛,为发现和选拔高技能人才创造条件。
这说明职业技能竞赛将成为今后改革技能人才培养方式,促进技能人才队伍建设的重要切入点。
因此,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应着实地把握这个切入点,推动技能人才培养工作的改革发展。
而世界技能大赛在众多职业技能竞赛中扮演着领导地位,代表着世界一流的技能水平。
因此,我们很有必要对世界技能大赛进行研究,为我国的技能人才培养提供有益的借鉴。
二、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质的研究方法。
质的研究是以研究者本人作为研究工具,在自然情境下采用多种资料收集方法对社会现象进行整体性探究,使用归纳法分析资料和形成理论,通过与研究对象互动对其行为和意义建构获得解释性理解的一种活动。
常采用的质的研究方法包括:深度访谈、非参与型观察、实物分析等。
实物分析:通过分析世界技能大赛的竞赛规则、项目标准、技术文件、历史文献等资料,了解世界技能大赛的概况以及我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情况。
非参与型观察:通过观察世界技能大赛的现场情况,了解世界技能大赛的比赛状况与比赛场地、设施。
深度访谈:通过与世界技能组织评估顾问、国内外的世界技能大赛教练、选手以及外国职教专家进行深度访谈,了解目前有关世界技能大赛选手训练与教练培养的情况。
三、研究结果(一)世界技能大赛的概述世界技能大赛是世界上最大型的技能竞赛和职业活动。
高职技能大赛(英语口语)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发Abstract: This paper examines the impact of the High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HVSC) on high-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It starts by discussing the trend for more students to attend such competitions, and its implications for English teaching and language learning. The paper then outlines the benefits that can be achieved by participating in the HVSC and suggests the ways in which teachers can encourage students to take part. Finally, the paper concludes with some ideas for the future of high-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Keywords: High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 English Teaching; Language Learning; Student Participation.IntroductionWith the ever-expanding demand for students to acquire essential skills for employment, the need for specialized English courses has skyrocketed in recent years. High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s (HVSCs) are one such way of providing a platform for students to develop their English-language skills in a competitive environment. Furthermore, such competitions may also serve as a source of inspiration for those teaching English in high-vocational schools. This paper seeks to explore how HVSCs can benefit English teaching and language learning, and suggest alterations and/or improvements to existing practices.Benefits of Participation in HVSCsThe main benefit of attending an HVSC is the opportunity to gain and demonstrate competencies required in the workplace. Such competitions provide a space for students to apply their skills in acompetitive atmosphere, alongside other schools and universities, thus boosting their confidence and self-esteem. Furthermore, given the time constraints within most high-vocational curriculums, attending such competitions allows for students to review, practice and refine their English-language skills outside of the academic framework.Encouraging Student ParticipationIn order to ensure student participation, teachers must first create a posi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by fostering an interest in English language acquisition. This can include setting regular objectives, providing feedback, and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improve their language skills. Furthermore, it is essential that teachers inform students about the different levels of competition available, through the use of books, videos, newspapers, and even online resources. As such, students will not only be exposed to various competition levels, but they can also use the resources provided to further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topics and patterns used in the competition.ConclusionOverall, High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s have the potential to be a key driver for the development of English language teaching and learning. Through attending such competitions, students can develop their language skills, boost their self-confidence and learn from their peers from other institutions. Furthermore, teachers must create a positive learning environment that encourages and promotes student participation, while providing accessible resources to help students prepare for such competitions. As such, these competitions could be the catalyst for increased studentinterest in high-vocational English teaching and language learning.High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s are becoming increasingly useful for English teaching and language learning. Applying HVSCs to the classroom environment can benefit both students and teachers alike by providing an opportunity to review, practice and refine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in an engaging setting. Furthermore, it can also act as a source of inspiration for those teaching English in high-vocational settings.In order to ensure student participation, teachers must create an atmosphere conducive to English language acquisition by setting regular objectives, providing feedback, and encouraging students to challenge themselves. Schools can further promote attendance by offering various levels of competitions, such as online resources and competitions held beyond the institution. This allows for students to gain exposure to different levels and topics, and prepare for whatever challenges they may encounter.Moreover, teachers can also use HVSCs to increase student motivation and foster collaboration among peers, by providing rewards or recognition for participating in and placing within the competition. By doing so, students will be more inclined to hone their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recognize the importance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collaborate with their peers to reach successful outcomes.Finally, it is important to keep in mind that while HVSCs are beneficial for English teaching and language learning, their primary purpose is to improve students' employability. Therefore, teachers must ensure that the competitions are tailored to meet theneed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intended workforce, in order to achieve maximum value from these events.While there are numerous advantages to participating in High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s, there are also potential challenges that may arise. For instance, it is difficult to determine when students are sufficiently prepared; preparing too little will likely lead to a lack of confidence and lackluster performance, while over-preparation could lead to burnout and disinterest. Additionally, competition-based learning can sometimes lead to students feeling discouraged if they do not perform as well as they had hoped.Furthermore, HVSCs can be costly depending on the location and scope of the competition, which may lead to some students feeling excluded or unable to compete. It is vital that teachers ensure that all students are given an equal chance to participate regardless of their financial situation. In addition to providing financial assistance, schools could also provide various incentives such as rewards or recognition for activities related to English teaching and language learning.Ultimately, High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s can be a valuable tool for English teaching and language learning. By taking into account the potential challenges mentioned above, schools can create an environment that is both rewarding and engaging for students. This includes taking the necessary steps to provide students with the resources they need to prepare effectively and remain motivated throughout the competition. When done correctly, participation in HVSCs can help students build their confidence in their language abilities and gain an improved sense of stly,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how High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s can be used as a form of assessment in the classroom. Evaluations from HVSCs can provide more accurate and comprehensive data on student performance, as well as insights into their knowledge and understanding of the English language. Furthermore, these competitions can also allow teachers to identify areas for improvement with regard to teaching methodology, lesson structure, and syllabus design. Ultimately, High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s can be used to assess students’ language abilities on a larger scale, while providing valuable feedback that can be used to improve teaching strategies. Additionally, they can also act as a form of motivation, as students are motivated to perform well in order to compete and prove themselves in a competitive setting. By facilitating regular HVSCs and taking measures to address potential challenges, schools can give students the opportunity to excel in their English language skills and achieve great results.In conclusion, High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s can be a valuable tool for English teaching and language learning. Such competitions not only provide students with an opportunity to improve their language skills and gain confidence in the process, but they can also act as a form of assessment that can be used to measure student performance and identify areas for improvement in the classroom. Furthermore, schools must take measures to ensure equal access and participation among students, by providing financial assistance and various incentives for activities related to English teaching and language learning. Overall, HVSCs can be a key factor in motivating students to pursue their English language goals and gain an improved sense of self-reliance.Finally, teachers should also ensure that they are providing students with the resources andsupport they need to prepare for HVSCs. This includes providing materials such as study guides and practice tests, as well as offering tutorials and tips on topics related to the competition. Additionally, teachers can also give advice on ways to improve language skills and build confidence in the classroom. By equipping students with the resources and guidance necessary to succeed, teachers can help ensure that the High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s are a rewarding and successful experience for all involved.In order to maximize the positive impact of High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s on English teaching and language learning, it is important to consider the various stakeholders involved. Schools and teachers should collaborate with various organizations and industry experts to ensure that the competitions are tailored to meet the needs and requirements of the intended workforce. Additionally, providing additional resources and support for students can also help to develop an environment of support where students feel confident and motivated to strive towards their language goals. By taking these steps, schools and teachers can help to ensure that High Vocational Skills Competitions are a worthwhile and beneficial experience for all involved.。
例析技能大赛对英语教学的促进作用作者:唐静梅来源:《江西教育C》2015年第12期摘要:中职英语技能大赛的开展对英语课堂教学有着积极的促进作用。
它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促进了教学内容的改革、教学方法的改进以及评价方式的优化。
在日常教学实践中,英语教师要以“技能大赛”的标准要求学生,指导学生制定层层递进的学习目标,培养学生挑战自我的精神,提高学生的英语综合技能。
关键词:中职英语技能大赛教学及评价职业学校的教学目标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主,而技能大赛无疑是促进学生技能提高的有效手段。
英语的学习和应用以实用性为主,教师在组织英语技能大赛时,首先要解读大赛的目标,然后在题库中选择合适的题目,制订相应的培训方案,把提高学生的应对能力作为比赛的目的。
随着社会对公共英语的需求越来越大,提高学生的职场英语技能成为职校重要教学任务之一。
中职学校的英语技能比赛,需要教师拓宽思路,及时更新题库,以期客观公平地体现学生的学习成果。
一、转变教学观念以笔者所在的学校为例,职业技能大赛已经成为学校的常规工作,学校一直遵循“以赛促学、以赛促练、以赛促教”的原则,用技能大赛引领教学不断前进。
技能大赛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师在课堂上不再以知识灌输为主,而是引导学生灵活运用知识,注重交际英语的学习,以培养学生在生活中说英语的兴趣为主。
英语教师以技能大赛的方向实施教学,注重英语的交际应用,给学生提供更多自主练习的机会,鼓励学生开口说英语。
中职学生的英语基础较差,很多学生的语法知识几近空白,因此需要教师在进行口语训练的同时为学生讲解语法运用。
教学时还要注重学生的兴趣培养,逐步实现“学”与“用”的全面结合,提高学生运用英语的综合能力。
技能大赛促进了教师观念的不断转变,而教师观念的转变直接影响着英语教学质量的提高。
教师带领学生挑战自我的同时,也会重新审视自身的教学,不断追求新的目标。
二、改革教学内容中职学生面对的是就业,因此学校的教育教学应结合职业的具体要求。
技能大赛对中职英语教学的启发摘要:本文将职业英语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改革有机结合,实施多种教学方法,是对中职英语教学的全新尝试,为中职英语教学改革注入一种新活力。
关键词:技能大赛;情景教学;项目教学;微格教学;竞赛教学。
作者简介:王玉华(1974—),男,中专讲师,莒南县职业教育中心,主要研究方向:中职英语教学。
(山东临沂276600)“普通教育有高考,职业教育有技能大赛”,技能大赛作为我国职业教育领域中一项最重要的赛事,引导着职业教育的发展方向。
技能大赛在促进中职英语教学模式的转变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以往的职业技能大赛多数是专业课程的技能大赛,作为一门文化基础课之一的英语学科技能大赛也是近几年刚刚兴起,这无疑是对中职英语教学的改革释放出一丝难得的曙光,必将引领和示范着英语课堂教学改革。
目前,英语课虽然是中职学校的设置的一门比较重要的基础必修课,但是并没有形成一定主导优势,甚至形不成了“主课”,再加上多方面的原因,英语教学逐渐被边缘化,其教学模式是老师讲、学生听的“满堂灌”的传统教学模式,导致中职英语教学处于一种尴尬的境地:学生厌学,教师厌教,教学效率低。
若要把职业技能大赛与课堂教学改革有机相结合,无疑是对英语教学改革起到“领头羊”的作用,成为中职英语教学改革的一道亮丽风景。
叶澜教授说:“没有教师的精神的解放,就很难有学生的精神的解放;没有教师的主动发展,就很难有学生的主动发展;没有教师的主动创造,就很难有学生的创造精神”。
因此,英语教师要突破惯性思维,打破传统的教学模式,实施多种先进的教学方法,在课改上,找出路。
笔者结合从事中职英语教学多年的经验以及辅导职业技能大赛的经历,感受到目前英语教学中存在教学方式和教学手段明显滞后的不足,因而,教师以职业英语大赛为契机,挖掘大赛的精髓,进行课堂教学改革,同时,借鉴专业课教学改革的成果,实施多种教学方法,是对英语教学的全新尝试,为今后中职英语教学改革注入一种新活力。
外语外文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 13学生可以反复观看视频,还可以在线向老师提问,解决学习上的重难点就成为必然。
例如,在学习对出行方式进行提问及问答的句型“how do you go to school?”“I go to school by bus.”这一内容,专门设计成微课形式,让学生清晰地掌握用“how do ”这一问句提问时,后面接的是第一人称和第二人称,如“I 、 you 、 we ” 而用“how does ”提问时,则用第三人称,如“he ,she ”。
接着,微课中陆续呈现与语法内容相关的句子,并用红色字体突出关键词,如“does 、do 、you 、we 、she 、he ”等,强化学生印象。
在看完视频后,如果学生还无法掌握,教师则可以指导学生下载视频,课后继续学习。
在本案例中,通过巧用微课,有效解决语法学习这一外语学习中的一大难点,并与学生互动,指导学生下载视频课后继续学习,促使学生有效掌握知识。
教师也可以引导学生,尝试运用自己的语言表达语法内容,检查学生的学习效果,促进学生进一步互动分享。
四、利用微课拓展知识,丰富英语学习内容教材的内容毕竟有限,有的时候学生会感觉“吃不饱”。
教师可以以系列的形式进行微课设计,指导学生下载后进行自主学习,教师在线检查并答疑,实现个性化学习。
例如,学习外研版中职《英语》(基础模块)第二册第九单元“Getting Around ”中的阅读理解课外练习,教师利用微课来拓展学生的道路安全知识,所选的材料内容包括常见的交通安全标识,发生交通事故时的处理方法等。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通过播放微课视频,与学生一起学习,然后与学生互动,如:“What can you learn from this ?”学生可以根据微课内容进行互动回答。
利用微课形式进行拓展学习,既符合学生的兴趣需求,也很受学生欢迎。
总之,英语教师不仅要对教材有全面的理解,还要不断学习微课的制作技术,把它的优势充分发挥出来,让英语课堂更有效。
职教视点文 / 尹宜强 林希秀 魏启广世界技能大赛对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启示摘 要:世界技能大赛引领着我国技工教育的发展,本文从更新办学理念、重构拓展课程体系、全面提升教师综合素质等三大方面,详细论述了近几年参加世界技能大赛的实践与经验对我国技工院校人才培养的重要启示。
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 技工院校 高技能人才 一体化教学世界技能大赛被誉为“世界技能奥林匹克”,是最高层次的世界性职业技能赛事,引领和代表着职业技能发展的世界先进水平。
我国自2010年加入世界技能组织后,先后四次参加世界技能大赛。
在2017年10月份,在阿联酋阿布扎比举行的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上,我国代表团参加了47个项目比赛,取得了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的优异成绩,金牌数、奖牌数和团体总分均位列第一,实现了历史性重大突破,创造了我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最好的成绩。
技工院校是我国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重要场所,我国的参赛选手大都是技工院校培养出来的青年技能型人才,他们能够代表祖国参赛并取得如此优异成绩,说明技工教育大有可为,也从侧面展示了我国技能型人才队伍建设所取得的成就。
那么,作为我国高技能型人才培养摇篮的技工院校,应该以参加世赛为契机,认真总结参赛经验,加快成果转换。
笔者通过对近几届世界技能大赛及获奖选手的学习、备战、参赛的研究发现,世界技能大赛的实践与参赛经验,对我国技工教育的人才培养具有很重要的启示。
一、技工院校必须进一步更新办学理念,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意识1.发扬传统优势,严把质量关世界技能大赛与国内技能竞赛相比,整体难度不高,对完成的速度要求也不高,但是对质量要求非常高。
在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的数车、数铣两个项目比赛中,我国选手完成的速度很快,但是质量不高,主要体现在对工件的尺寸精度、位置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控制上。
国外优秀选手平时训练的精度100%,而我国只有90%左右。
再联想到我国的实际教学训练,对工件质量检测只要60分以上,就可以及格。
高职技能大赛(英语口语)对高职英语教学的启发【摘要】高职技能大赛(英语口语)为高职英语领域的专家、教师和管理者搭建一个探索英语教学改革、交流英语教学经验的平台。
无论是参赛学生还是辅导老师都从大赛中受益匪浅。
从组织参赛到辅导参赛,高职英语教师受到的启发很大,从教学设计到教学评价都有很大的改进。
【关键词】口语大赛;高职院校;英语教学0 前言为适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需要,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按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展现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与风采,激发广大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指导思想,自2011年起在全国范围举办英语口语技能大赛。
目的是让英语教学服务于专业教学改革,服务于日益国际化、全球化的经济社会发展;职场需要具有较强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的专门人才;通过竞赛提高高职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并为高职英语领域的专家、教师和管理者搭建一个探索英语教学改革、交流英语教学经验的平台。
1 历史回顾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每年都认真组织学生参赛。
并以比赛为抓手,促进教学改革,力争做到“寓教于赛,以赛促教;赛教结合,以赛促改;寓学于赛,以赛促学”。
从班级比赛到学院初赛,从宣传、动员到出题、选拔,任课教师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将比赛精神融入日常教学,在英语学习上形成“我学、我说、我成功(I learn,I speak,I succeed.)的优良学风。
由于学院的重视,建立了相关的奖励机制,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广大任课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们认真学习比赛文件、钻研样题、相互交流、积极拓宽英语教学改革思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改进教学评价体系。
2 内容研究竞赛内容选取职场中典型交际场景,通过陈述、描述和交流等环节,考察参赛者英语日常交际能力和涉外业务交际能力。
竞赛内容包括三个部分:职场陈述、图表描述和情景交流。
英语口语技能竞赛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的启示
随着全球化的发展,英语已成为世界上最重要的国际交流语言之一。
越来越多的人意识到学习英语口语的重要性,尤其是对于高职学生来说,具备流利的英语口语技能已成为必备的能力之一。
而英语口语技能竞赛则成为了一种促进英语口语教学的有效方式,不仅激励学生学习英语口语,同时也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起到了重要的启示作用。
一、英语口语技能竞赛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英语口语技能竞赛给予了学生一个展示自己英语口语技能的平台,让学生们有机会向他人展示自己在英语口语方面的水平。
这种竞赛的存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英语口语的学习当中。
在参加竞赛的过程中,学生们会更认真地学习英语口语知识,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口语技能,这对于高职英语口语教学是一种非常积极的影响。
二、英语口语技能竞赛促进了英语口语教学的改革
英语口语技能竞赛要求参赛者不仅要有一定的英语口语表达能力,同时还需要有较强的组织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这种竞赛对于学生的综合能力要求较高,参与竞赛的过程中,学生们会在实际的操作中不断提升自己的综合能力。
这些综合能力的提升对于学生的未来发展是非常有帮助的,同时也使得学生对英语口语技能的学习更加积极主动。
英语口语技能竞赛对高职英语口语教学带来了很多积极的启示。
学校应该充分利用英语口语技能竞赛这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英语口语的兴趣,推动英语口语教学的改革,提升学生的综合能力,促进学生的自我提升。
只有这样,学校才能更好地培养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英语口语人才,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和国际化的趋势。
【END】.。
世界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摘要】世界技能大赛是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赛事有助于提升职业教育水平,通过比赛的激烈竞争和专业实践,学生能够提升技能水平并获得更多实战经验。
赛事也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和动力,让他们更加投入学习并追求卓越。
赛事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使教育更贴合实际需求,培养更多符合市场要求的人才。
赛事也推动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促进了教学方法和体系的不断完善。
最终,世界技能大赛的举办有助于提升国家整体技能水平,推动着整个国家的技能发展和经济发展。
世界技能大赛在推动职业教育发展中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关键词】关键词:世界技能大赛、职业教育、发展、提升、学习兴趣、动力、产业需求、教学改革、技能水平、推动力。
1. 引言1.1 世界技能大赛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启示世界技能大赛是一个国际性的竞赛平台,旨在展示并提升青年职业技能水平。
参与者来自世界各地,他们通过比赛展示自己的专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为职业教育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和动力。
这项赛事不仅仅是一场比赛,更是对职业教育的一种启示。
通过参与世界技能大赛,可以看到赛事对提升职业教育水平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比赛项目涵盖了多个行业领域,参赛选手需要展示出自己在相应领域的专业技能和实践经验,这对于各国职业教育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和提升起到了推动作用。
赛事也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动力,让他们更加深入地学习和掌握所学专业知识,为未来的职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世界技能大赛也促进了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对接。
比赛的项目设置与实际产业需求密切相关,参赛选手需要具备企业所需的技能和素质,这有效地缩短了从学校到工作岗位的距离,为学生顺利就业提供了有力支持。
赛事也推动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鼓励教师和学生探索新的教学方式和模式,适应行业发展的变化和需求。
世界技能大赛是对职业教育发展的重要推动力。
它不仅提升了国家整体的技能水平,也激发了学生对学习和工作的热情,为职业教育的发展开辟了新的道路和机遇。
世界技能⼤赛对我国技能⼈才培养的启⽰2019-07-30世界技能⼤赛是世界技能组织举办的世界顶级赛事。
世界技能组织成⽴于1950年,总部设在荷兰阿姆斯特丹,⽬前有58个国家和地区成员,竞赛项⽬40多个。
世界技能⼤赛的宗旨,⼀是促进各国青年⼈之间的技能交流,提升成员国和地区整体技能⽔平;⼆是增进各国之间的相互理解;三是促进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及⽅法的信息交流。
世界技能组织每两年举办⼀次世界技能竞赛,被称为世界“技能界的奥林匹克”。
中国于2010年10⽉正式加⼊世界技能组织。
2011年,第⼀次派代表队参加了这⼀国际竞技盛典。
中国队6名选⼿参加了6个项⽬的⽐赛,取得了总平均分名列第⼆的好成绩,此次⾸战告捷“标志着中国技能⼈才⾛上了国际舞台”。
实践证明,技能竞赛具有展⽰、宣传、评价、激励、导向等多重功能,对于学校、企业、社会的影响是⼴泛⽽深⼊、长久⽽有⼒的。
概⽽⾔之,技能竞赛是技⼯院校改⾰与发展的助推器,是提升技⼯院校教育教学质量的有⼒⼿段,是培养双师型教师队伍的重要途径,是培养选拔优秀⾼技能⼈才的重⼤举措,是校企深度合作的重要平台。
世界技能⼤赛的实践与经验,对我国技能⼈才培养具有如下启⽰。
启⽰⼀:引领我国技能⼈才培养技能⼈才的数量和⽔平,关系着国家的综合竞争能⼒,⽽世界技能⼤赛为技能⼈才培养提供了⽬标与标准。
世界职业技能⼤赛有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参与,他们参与了项⽬的设计、标准的制定、竞赛的评判,提供竞赛设备和材料、培训等。
正是由于企业的⼴泛参与,从⽽保证了职业教育与企业的实际需求相衔接,使得世界技能⼤赛为技能⼈才培养提供了⽬标与标准。
世界技能⼤赛成绩可以说是技能⼈才评价的重要标准,是检验教育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简要对⽐国内国际竞赛的评判⽅式,可以看出世界⼤赛评价标准更客观。
尺⼨精度、表⾯质量、形位误差都有专门的⾼精度检测仪器进⾏客观检测,任何由⼈⼯测量的要素,都必须由3名专家共同检测,发现偏离精度的检测结果,都会安排⼈员进⾏复检,这⼀点⼤⼤提⾼了检测结果的公信度。
科技视界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Science &Technology Vision 科技视界0前言为适应国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需要,教育部“高职高专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按照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目标要求,以促进高等职业教育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培养和提高高职学生英语应用能力,展现高职学生英语口语表达能力与风采,激发广大高职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为指导思想,自2011年起在全国范围举办英语口语技能大赛。
目的是让英语教学服务于专业教学改革,服务于日益国际化、全球化的经济社会发展;职场需要具有较强英语应用能力,尤其是口语表达能力的专门人才;通过竞赛提高高职学生英语交际能力,并为高职英语领域的专家、教师和管理者搭建一个探索英语教学改革、交流英语教学经验的平台。
1历史回顾常州信息职业技术学院,积极响应教育部的号召,每年都认真组织学生参赛。
并以比赛为抓手,促进教学改革,力争做到“寓教于赛,以赛促教;赛教结合,以赛促改;寓学于赛,以赛促学”。
从班级比赛到学院初赛,从宣传、动员到出题、选拔,任课教师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将比赛精神融入日常教学,在英语学习上形成“我学、我说、我成功(I learn,I speak,I succeed.)的优良学风。
由于学院的重视,建立了相关的奖励机制,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广大任课教师的积极性。
教师们认真学习比赛文件、钻研样题、相互交流、积极拓宽英语教学改革思路、优化课堂教学设计、改进教学评价体系。
2内容研究竞赛内容选取职场中典型交际场景,通过陈述、描述和交流等环节,考察参赛者英语日常交际能力和涉外业务交际能力。
竞赛内容包括三个部分:职场陈述、图表描述和情景交流。
职场陈述即参赛者抽取一篇应用性文字(欢迎辞、答谢辞、主持人讲话、导游辞等),经过一定时间的准备,进行脱稿复述;图表描述即参赛者抽取一幅反映行业/企业业务发展或社会、经济等热点问题的统计图表或图片,根据给出的说明,在充分理解的基础上对其进行口头描述和观点阐述;情景交流即参赛者抽取一个场景题目,根据题目的要求扮演其中的一个角色,与外籍主试官进行一对一的现场问答式交流。
浅析技能大赛对高职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自从高职院校开始开展技能大赛以来,它已成为教育评估和提高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
针对英语专业的技能大赛,更是将英语学习的质量与技能水平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度。
本文将从三个方面分析技能大赛对高职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第一,技能大赛增强了学生对英语学习的动机。
技能大赛的设立,对于学生来说是一种激励,是一种挑战。
参加技能大赛不仅能够在近距离感受到英语应用的实际情况,而且也能够增加参赛者对英语学习的兴趣。
通过参加技能大赛,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技能,体验到技能在现实应用中的价值,从而激发自身的学习兴趣和热情,主动参与到英语学习中来。
第二,技能大赛推动了英语学习质量和技能水平的提高。
技能大赛是一项具有严格评定标准的竞赛活动,对于参赛者能力的考核是全面的、细致的、严格的。
因此,参赛者必须具备扎实的英语学习基础和技能水平,才能在技能大赛中取得好成绩。
通过技能大赛的参与,学生不仅加深了对英语知识的理解,更磨砺了自己的实际操作能力。
在技能大赛的过程中,参赛者必须在有时间限制的压力下,尽快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从而提高了学生英语应用的实践能力。
第三,技能大赛增强了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技能大赛不仅考虑个人的能力和技能,还注重团队的协作和配合。
在一支团队中,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共同合作来完成任务。
团队成员之间需要互相信任、协调配合,发挥各自的优势,克服困难。
在团队协作中,学生不仅学会了彼此信任和合作,更培养了沟通协调、团结一心、奋力拼搏的精神,这些都是其日后在职场上长期从事英语工作所需要的基本素质。
总之,技能大赛推动了高职院校英语学科教学的快速升级和提高,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和团队协作精神。
参加技能大赛可以让学生真正享受到学习和实践的乐趣。
希望未来的技能大赛能够越来越体现出其对学生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进一步激发学生热爱英语学习和投身职业发展的热情,也能够引导学校更好地探讨教学方式和教学方法,不断提高英语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
浅析技能大赛对高职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技能大赛是一个大型的比赛活动,旨在展示参赛者在某一领域的技能水平和实际操作能力。
同时,技能大赛也有着对高职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
本文将从英语水平的提高、跨学科知识的加强和职业素养的培养三个方面对技能大赛对高职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进行浅析。
首先,技能大赛对参赛者的英语水平提高有着显著的促进作用。
在技能大赛中,英语通常是必备技能之一,参赛者需要借助英语进行规则说明、操作指导和安全警示等。
此时,参赛者必须具备一定的英语听、说、读、写能力才能进行流畅的沟通和有效的交流。
参赛者在准备技能大赛的过程中,不断地阅读英语材料、听英语讲解、写英语报告,不断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
同时,在比赛现场,参赛者会接触到各种英语语境,包括展示现场、竞赛规则、讲解视频等,这些语境将为参赛者提供一个锻炼英语能力的机会,促进英语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其次,技能大赛对参赛者跨学科知识的加强也有一定的促进作用。
随着技术的不断升级和应用,技能大赛的比赛项目也在不断地更新和调整。
这就要求参赛者不仅要有扎实的技能水平,同时还需要了解相关的跨学科知识,如数控加工中的机械原理、自动化控制中的电路知识、电子商务中的市场营销等。
在准备技能大赛的过程中,参赛者需要通过阅读、调研、交流等方式积累相关知识,并将其运用到实践操作中。
这样既促进了参赛者对技能的深入理解,又加强了他们的跨学科知识。
最后,技能大赛对参赛者职业素养的培养也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
技能大赛不仅考察参赛者的操作技能和知识水平,还考察他们的管理能力、沟通能力、团队协作能力以及自我管理能力等综合素质。
在技能大赛中,参赛者需要在规定时间内完成任务,恰当地解决问题,遵守竞赛规则,并与其他参赛者进行积极合作。
这些要求都体现了职业素养的培养。
参赛者在比赛中,会不断地触发自身的自我管理机制,如时间管理、团队合作、危机处理等。
这对于以后的职业发展和成长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技能大赛对高职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不仅体现在英语水平的提高、跨学科知识的加强,更重要的是在职业素养的培养上。
世界技能大赛对技能人才英语教学的启示世界技能大赛(WorldSkills Competitions,WSC)始于1950年的西班牙,由世界技能组织每两年举办一次,被誉为“技能奥林匹克”,是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影响力最深远的综合性技能比赛。
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于2011年10月在英国伦敦举办,我国第一次组团参赛,取得了焊接项目的银牌。
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我国获得5金6银4铜的成绩,实现金牌零突破。
2017年10月,中国代表团派出52名选手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6大领域的47个项目比赛,获得了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取得了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的最好成绩。
随着中国政府对职业技能重视的不断加强,以及成功申办2021年上海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参与国际比赛、加强国际交流是未来提升技能水平的重要环节,因此技能人才的英语能力成为十分重要的部分。
本文通过对美容技能人才英语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分析及方法进行研究,旨在为技能人才的英语学习提供新思路。
一、英语教学的目的包括世界技能大赛在内的国际赛事官方工作语言皆为英语,美容项目中语言使用主要包括阅读比赛技术文件、物料清单、产品选取、与外籍裁判沟通、提出异议或申诉、与模特沟通、与其他专家选手交流等。
因此培养技能人才良好的英语能力可最大程度保证其对比赛的理解,减少因语言问题造成影响比赛的可能性。
随着世界范围上对美容服务和相关产品需求的增加,美容技能人才面临更多的机会和挑战,良好的英语能力可帮助美容技能人才在学习国外技术、与国外同行交流及为外籍人士提供服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英语教学对象分析美容项目最终进入国家队集训的10人中,有2人来自本科院校,1人来自高职院校,1人来自技工院校,4人来自职业中学,2人来自培训学校。
从英语水平上看,技校和职业中学学生来源主要为普通初中,虽然也接受过三年的初中英语学习,但基础较差;高职学院学生来源为普通高中或中专、技校及职业中学,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整体水平不高;本科院校学生经过普通高中英语学习,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能基本应对比赛需要。
浅析技能大赛对高职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技能大赛是高职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不仅为学生提供了锻炼自己技能的机会,更是为学生提供了一个评估自己学习成果的标准。
在参加技能大赛过程中,学生需要用到各种技能,包括语言技能,而英语学习就成了技能大赛中的重要内容之一。
本文将就技能大赛对高职英语学习的促进作用进行浅析。
其一,技能大赛激发了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
技能大赛是一种竞争性比赛,学生会因为和其他同学的竞争而想要更好地学习英语,在练习技能的同时,更加深入地学习英语的知识。
大赛中的每个环节都需要用到英语,比如读懂技术文档、阅读英语杂志等,这些都可以提高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
其二,技能大赛可以加强学生英语的实践能力。
在技能大赛中,学生需要用英语与评委沟通,也需要用英语进行操作和创作,这有效地培养了学生的英语口语和写作能力。
大赛还鼓励学生集思广益,与同学一起讨论,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听说能力。
在体验英语的实际运用中,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英语语言知识和技能。
其三,技能大赛增强了学生的自信心。
技能大赛是一种展示自己能力的机会,学生可以展现自己的技能,同时获取评委的认可与赞许。
在大赛中取得好成绩,会给予学生一种成就感,从而增强学生的自信心,这也能激励学生更加认真地学习英语。
其四,技能大赛难度提高,挑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技能大赛在题目、环节与难度都设有一定的难度,旨在挑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从更高难度的学科题目与规定的时间去应对大赛,是对学生英语学习能力的重要考验。
通过应对考验,学生不断提升实践能力和英语技能,取得扬眉吐气的成果。
综上所述,技能大赛在高职教育中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其中也包括英语学习方面的促进作用。
技能大赛可以激发学生的英语学习兴趣、加强学生的英语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自信心、挑战学生的英语学习能力。
这些方面都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帮助他们在今后的工作和生活中更好地运用英语。
世界技能大赛对技能人才英语教学的启示世界技能大赛(WorldSkills Competitions,WSC)始于1950年的西班牙,由世界技能组织每两年举办一次,被誉为“技能奥林匹克”,是全球范围内规模最大、级别最高、影响力最深远的综合性技能比赛。
第41届世界技能大赛于2011年10月在英国伦敦举办,我国第一次组团参赛,取得了焊接项目的银牌。
在第43届世界技能大赛中,我国获得5金6银4铜的成绩,实现金牌零突破。
2017年10月,中国代表团派出52名选手参加第44届世界技能大赛6大领域的47个项目比赛,获得了15枚金牌、7枚银牌、8枚铜牌和12个优胜奖,取得了中国参加世界技能大赛以来的最好成绩。
随着中国政府对职业技能重视的不断加强,以及成功申办2021年上海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参与国际比赛、加强国际交流是未来提升技能水平的重要环节,因此技能人才的英语能力成为十分重要的部分。
本文通过对美容技能人才英语教学目的、教学对象分析及方法进行研究,旨在为技能人才的英语学习提供新思路。
一、英语教学的目的包括世界技能大赛在内的国际赛事官方工作语言皆为英语,美容项目中语言使用主要包括阅读比赛技术文件、物料清单、产品选取、与外籍裁判沟通、提出异议或申诉、与模特沟通、与其他专家选手交流等。
因此培养技能人才良好的英语能力可最大程度保证其对比赛的理解,减少因语言问题造成影响比赛的可能性。
随着世界范围上对美容服务和相关产品需求的增加,美容技能人才面临更多的机会和挑战,良好的英语能力可帮助美容技能人才在学习国外技术、与国外同行交流及为外籍人士提供服务中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二、英语教学对象分析美容项目最终进入国家队集训的10人中,有2人来自本科院校,1人来自高职院校,1人来自技工院校,4人来自职业中学,2人来自培训学校。
从英语水平上看,技校和职业中学学生来源主要为普通初中,虽然也接受过三年的初中英语学习,但基础较差;高职学院学生来源为普通高中或中专、技校及职业中学,学生有一定的英语基础,但整体水平不高;本科院校学生经过普通高中英语学习,具备一定的英语能力,能基本应对比赛需要。
由此可见,美容项目的技能人才整体英语基础较差,学习兴趣较低。
三、英语教学方法无论是参赛选手还是学习专业技能的学生,其训练或学习的核心是技能,用于英语学习的时间非常有限,教学方法的选择不仅与他们的基础有关,也应结合项目特色、需求及选手的训练情况。
世界技能大赛每两年举办一次,国内选拔机制通常为省(市)赛、全国选拔赛、10进5.5进3.3进1(根据项目特点可有不同),虽然选手的整体训练周期为两年左右,但真正进行英语学习的时间只有最后10个月左右。
笔者在进行教学时主要分为三个阶段:前期基础性学习、中期实际应用性学习、后期提高性学习,在不同阶段分别运用以下不同的教学方法:1.语音与听力训练。
美容项目比赛与其他项目相比的一大特点是所有模块操作均在真人身上完成,在国际大赛上均选用外籍模特,因此选手必须要具有一定的英语听说能力,才能顺利地与模特沟通,从而完成比赛。
笔者从音标入手对学生进行培训,第一部分是关于发音与发音器官的基本知识,如口形、舌位、气流的通道、鼻腔、口腔、声带的振动等等,适度地给学生介绍一些发音知识,能够帮助其建立起语音系统的理性认识。
第二部分是单音教学,主要指元音和辅音教学,并通过专业单词拼读进行练习,在朗读的同时使学生对单词留下印象。
第三部分语流教学,主要包括重音、节奏、连读和失去爆破等。
第四部分语调教学,主要包括单词语调和句子语调,涉及升、降、高、低、平等五个基本语调概念。
听力训练与语音练习相辅相成。
在前期音标和单词教学中,同步播放英语原声带,引导学生正确的发音,并帮助学生及时纠正错误的发音。
在语流和语调教学部分,可以结合英语语音的不同声调进行训练,按照语音材料的升调、降调、持续音及断音等,要求学生进行朗读、语音模仿以及听写,从而提高学生的英语听力能力。
2.基本语法。
英语语法是通过研究语言的结构规律,归纳总结出的帮助学习者更好地掌握英语使用规则的语言组织规律。
其学习能使学习者学会准确地、有效地用英?Z传递信息和表达思想,对学习者的阅读能力也直接相关,因此语法的学习也极为重要。
笔者首先对学生进行测试,了解学生的基本水平。
结合学生水平、项目需求及项目特色,设计的教学内容不是全部重学,而是缺什么、需要什么就学什么,笔者总结的教学重点内容为:Adjectives & Adverbs and their Comparisons(形容词和副词的比较等级);Auxiliary(情态动词);Components and Structures of Sentence(句子的基本成分与结构);Tense of Verb (动词的时态);Voice of Verb(动词的语态);Attributive Clause(定语从句) Adverbial Clause(状语从句)。
在实际教学中通常从传统的显性语法教学(Explicit grammar teaching)开始,即对语法知识讲解,从而帮助学生掌握英语的基本结构,并通过语篇翻译和实际交际的方法让学生进行练习。
在语法讲解举例时,尽量选用与专业相关的句子,如讲解动词的时态时可利用与学生相关的经历进行对比分析:现在进行时:I am doing facial treatment. 过去进行时:I was doing facial treatment at seven last night.将来进行时:I will be doing facial treatment tomorrowmorning.现在完成时:I have been doing facial treatment since 7 o’clock.3.专业词汇。
单词是任何语言的基本要素之一,单词量的大小直接决定了使用者能否熟练地运用一门语言。
掌握一定量的专业词汇之后,才能够有效交流,并准确地理解相关文件和材料。
教学过程中主要采用构词法,帮助学生理解单词,从而更好地记忆。
如与line有关的复合词eye line(眼线)、lip liner(唇线笔);前缀contra-可形成Contra-action(不良反应)、Contraindications(禁忌症)。
为方便学生系统记忆,在一定时间的单词教学后,要将单词归类,如手部护理(manicure)类的相关单词,包括Cuticle(指皮)、Orange stick(橙木棒)、Polish remover(卸甲水);面部护理(facial treatment)的 Gauze(纱布)Eye pad(眼垫)等。
4.实物教学。
美容项目专业词汇的一个重要部分是产品和工具,因此作为词汇教学的一个重要辅助策略是让学生将前一阶段学习过的专业单词做成标签,粘贴到对应的产品或工具上。
体积较小或不方便粘贴标签的产品或工具,另外将图片和中英文做成表格,粘贴在墙上。
每天在训练时取拿产品和工具中不知不觉掌握产品的英文名称,充分运用学生的无意记忆,以达到学习的目的。
同时可利用护肤品、化妆品及工具等产品的中英文说明书及官方网站比较对于产品成分、功效、使用方法等的描述,在加深专业单词印象的同时,更能直接了解相关内容的英语表达。
5.情景学习法。
在学生经过基本的听说、词汇及语法学习后,具备了一定的表达能力,可以通过情景学习法进行模拟实践。
学生每两人一组互相练习操作,一人扮演美容师,另一人扮演顾客。
比如在身体护理模块中,操作前,“美容师”首先用英语问候:“good morning,madam. It’s my great honor to serve you today.” (早上好,女士。
很高兴今天为您服务。
)“顾客”必须用英语回答:“good morning.”(早上好。
)“美容师”继续说:“Please take off your coat,necklace and earrings,then put on the disposable underwear”.(请你脱下外衣,摘下项链和耳环,然后穿上一次性内衣。
)“顾客”回答:“ok,no problem” (好的,没问题。
)“美容师”:“Please lie on the bed” (请躺在床上。
)“顾客”:“ok” (好的。
)“美容师”:“I am going to do massage for you.”(我要开始做按摩了。
)“顾客”:“ok,that’s good.” (好的,很棒。
)“美容师”:“Should I do it a little harder or gentler?”(力度?需要再大一点还轻一点?)“顾客”:“ha rder,please”(请重一点。
)“美容师”:“The treatment is done,you can get up and dress now. ”(护理已经做好了,您可以起来穿衣服了。
)“顾客”:“thank you so much,it’s very good.”(谢谢你,做得很好。
)根据学生实际人数,可先由老师担任“顾客”,指导学生进行沟通,然后学生两人一组进行交替练习。
四、结束语世界技能大赛对选手的英语培训还处在起步阶段,如何完善改进相关英语学习方案,如何将对世赛美容项目选手的英语培训扩展应用到整个技能人才的英语学习中,都值得进一步的思考与探索。
本文抛砖引玉,旨在唤起更多有识之士关注技能人才的英语学习,关注技能人才综合素质的发展与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