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名人介绍
- 格式:ppt
- 大小:974.50 KB
- 文档页数:58
德国历史名人介绍
1.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的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魏玛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
主要作品有剧本《葛兹·冯·伯里欣根》,中篇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和诗剧《浮士德》等。
2.威廉·冯·洪堡(Wilhelm von Humboldt,1767年6月22日—1835年4月8日),生于德国波兹坦,柏林洪堡大学的创始者,著名的教育改革者、语言学者及外交官,是比较语言学创始人之一,代表作有《论爪哇岛的卡维语》等。
3.格林兄弟(die Bruder Grimm),哥哥雅科布·格林(JacobGrimm,1785—1863),弟弟威廉·格林(WilhelmGrimm,1786—1859),兄弟俩出生于莱茵河畔的哈瑙,是德国民间文学研究者,语言学家和民俗学家。
他们搜集和编辑的《德国儿童与家庭童话集》,在全世界享有盛名,通称《格林童话》,是世界儿童文学中的宝贵财富。
4.格奥尔格·威廉·弗里德里希·黑格尔(Georg Wilhelm Friedrich Hegel,1770年8月27日-1831年11月14日),出生于今天德国巴登-符腾堡首府斯图加特,德国古典哲学的著名代表之一、客观唯心主义者,代表作有《精神现象学》,《逻辑学》,《哲学全书》等。
Abbe, Ernst恩斯特·阿贝。
德国物理学家,1840年元月23日出生于埃森纳赫,1905年元月14日卒于耶拿。
1882年和卡尔·蔡斯共同在耶拿创建玻璃厂。
阿贝曾设计过很多光学仪器。
Abendroth, Wolfgang沃尔夫岗·阿本德罗特。
德国国家法学家和社会学家,1906年5月2日出生于乌珀塔尔,1985年9月15日卒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
自1951年起任马尔堡大学教授,1964年出版《德国社会民主的发展和危机》。
Achternbusch, Herbert赫伯特·阿赫特布施。
德国作家和制片人。
1938年11月23日出生于慕尼黑。
Ackermann, Konrad Ernst康拉德·恩斯特·阿克尔曼。
德国演员,1712年2月1日出生于什未林,1771年11月13日卒于汉堡。
他是德国戏剧艺术的奠基人之一,曾和莱辛合作工作。
1765年,阿克尔曼在汉堡开办了一剧院。
其妻子索菲·莎洛特·阿克尔曼(Sophie Charlotte Ackermann,1714年5月12日生于柏林,1792年10月13日卒于汉堡)和女儿多罗特娅·阿克尔曼(Dorothea Ackermann,1752年2月12日生于格但斯克,1821年10月21日卒于汉堡)均为对德国戏剧艺术的发展起过影响作用的演员。
Adenauer, Konrad康拉德·阿登纳。
政治家、法学家。
1876年1月5日生于科隆,1967年4月19日卒于莱茵-勒恩多夫(Rhein-Rh?ndorf)。
自1917年起任科隆市长。
1933年由于反对纳粹被开除一切职务,1944年被短期关押。
1945年再次担任科隆市长,但为时短暂。
自1946年起任英国占领区基民党主席。
1950-1966年任基民党联邦主席。
1949年阿登纳被推选为基民党/基社党、自民党组成的联合政府的联邦总理。
名人故事广播稿
大家好,欢迎收听我们的名人故事广播节目。
在今天的节目中,我们将为大家
介绍一位备受尊敬的名人,他的故事将会给我们带来启示和感悟。
他是一位伟大的科学家,他的名字叫爱因斯坦。
爱因斯坦出生在德国的一个小
镇上,从小就展现出非凡的智慧和对世界的好奇心。
他在学校里并不是一个出色的学生,但他对数学和物理学的热爱让他在这两个领域里取得了非凡的成就。
爱因斯坦最著名的成就之一就是他的相对论理论。
通过这一理论,他改变了人
们对时间和空间的认识,颠覆了牛顿力学的观念,开创了现代物理学的新纪元。
他的成就不仅在于科学上的突破,更在于他对世界的独特见解和对人类命运的深刻思考。
除了科学上的成就,爱因斯坦还是一位热心的和平主义者。
在二战期间,他积
极倡导和平,呼吁停止使用核武器,为世界和平发出了响亮的声音。
他的言论和行动影响了全世界,使他成为和平运动的象征。
爱因斯坦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他的故事激励着无数的人们。
他告诉我们,
无论在什么样的环境下,只要我们怀揣着对知识的渴望和对世界的好奇,就能够创造奇迹,改变世界。
在这个名人故事广播中,我们为大家介绍了爱因斯坦这位伟大的科学家和和平
主义者。
他的一生经历告诉我们,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勇于探索,就能够超越自我,创造出属于自己的传奇。
愿我们都能从他的故事中汲取力量,勇敢前行,追寻自己的梦想。
谢谢大家收听,我们下期节目再见。
关于自由的名人素材自由,作为人类最重要的价值观之一,一直以来都得到了众多名人的关注和探讨。
从哲学思想家到政治家、文学家和科学家,各个领域的名流都对自由做出了自己的贡献。
以下是一些名人对自由的看法和思考,供参考。
1. 约翰·斯图亚特·密尔(John Stuart Mill):英国哲学家和政治经济学家,他在其著作《论自由》中强调了个体自由的重要性。
他认为,个人能够享有的自由应该是最大化的,在不侵犯他人权利的前提下,每个人都应该有自己的思想和行为的自由。
2. 尼采(Friedrich Nietzsche):德国哲学家,他认为人类必须超越道德和传统的束缚,追求个体的自由。
尼采主张发现和实现自己真正的意愿,通过自我克服和创造力来达到自由。
3. 伊莱莎·克朗奇(Aung San Suu Kyi):缅甸人权活动家和政治家,她长期以来致力于推动民主与自由。
在她被限制自由并被软禁的几乎二十年时间里,她始终坚持和平与非暴力,为缅甸的自由事业发声。
4. 约翰·F·肯尼迪(John F. Kennedy):美国前总统,他在其著名的就职演说中说过一句名言:“不要问国家能为你做些什么,而应该问你能为国家做些什么。
”肯尼迪认为每个人都应该有追求自由的权利,同时也应该为自由事业做出贡献。
5. 乔治·奥威尔(George Orwell):英国作家,他在《1984》一书中描述了一个极权主义社会,通过对个体自由的压制来维持统治。
奥威尔的作品警示我们,自由是宝贵的,需要为其战斗与捍卫。
以上只是一些名人对自由的观点和思考的简要介绍。
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也可以从周围的人身上找到更多关于自由的素材。
例如,历史上的奴隶们为追求自由而奋斗,民主运动的领导者们为争取人民的自由而奋斗。
自由不仅仅是个体之间的权利,也是一个社会共同追求的目标。
总之,自由是人类社会发展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名人们对自由的思考和奋斗都给予了我们很多启示。
【历史名人】◆康德(1724-1804):生于1724年4月22日,1740年入哥尼斯贝格大学。
从1746年起任家庭教师4年。
1755年完成大学学业,取得编外讲师资格,任讲师15年。
在此期间康德作为教师和著作家,声望日隆。
除讲授物理学和数学外,还讲授逻辑学、形而上学、道德哲学、火器和筑城学、自然地理等。
18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的主要著作有:《关于自然神学和道德的原则的明确性研究》(1764)、《把负数概念引进于哲学中的尝试》(1763)、《上帝存在的论证的唯一可能的根源》(1763)。
所著《视灵者的幻梦》(1766)检验了有关精神世界的全部观点。
1770年被任命为逻辑和形而上学教授。
同年发表《论感觉界和理智界的形式和原则》。
从1781年开始,9年内出版了一系列涉及广阔领域的有独创性的伟大著作,短期内带来了一场哲学思想上的革命。
如《纯粹理性批判》(1781)、《实践理性批判》(1788)、《判断力批判》(1790)。
1793年《在理性范围内的宗教》出版后被指控为滥用哲学,歪曲并蔑视基督教的基本教义;于是政府要求康德不得在讲课和著述中再谈论宗教问题。
但1797年国王死后,他又在最后一篇重要论文《学院之争》(1798)中重新论及这一问题。
《从自然科学最高原理到物理学的过渡》本来可能成为康德哲学的重要补充,但此书未能完成。
1804年2月12日病逝。
◆歌德(1749-1832):德国诗人。
生于莱茵河畔法兰克福一个富裕市民家庭。
1765年入莱比锡大学学法律,但更醉心于艺术和自然科学,1770年转入斯特拉斯堡大学,深受卢梭等先进思想影响。
次年结束学业,回到故乡当律师,但主要精力却在文学创作。
从1775年,他在魏玛公国从政十年,任魏玛公国枢密院顾问,主张改革,但未实现。
歌德一生勤勉写作,确立了他作为世界大作家的地位。
其作品数量之大达到惊人地步,《歌德全集最后手定本》达40册,他逝世后的补充本《歌德遗著》达20册。
名人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人物介绍简短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
下面就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希望大家喜欢!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介绍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Johann Wolfgang von Goethe,1749年8月28日—1832年3月22日),出生于美因河畔法兰克福,德国著名思想家、作家、科学家,他是魏玛的古典主义最著名的代表。
而作为诗歌、戏剧和散文作品的创作者,他是最伟大的德国作家之一,也是世界文学领域的一个出类拔萃的光辉人物。
他在1773年写了一部戏剧《葛兹·冯·伯利欣根》,从此蜚声德国文坛。
1774年发表了《少年维特之烦恼》,更使他名声大噪。
人物生平:早期生活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铜像1749年8月28日,歌德出生于法兰克福镇(位于黑森州)的一个富裕的市民家庭。
小时候,父亲是严厉的、严肃的。
而母亲则用不同于父亲的那种温柔、体贴的母爱安抚、保护、激励着歌德,引导他对学习的兴趣,并竭力培养歌德掌握对于文学的正确理解能力。
母亲常常把他放在自己的膝头,讲述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给他听。
母亲的语言表达能力很强,言辞新奇而丰富,歌德常常听得如醉如痴。
也许正是传承了母亲的这种才能,歌德成年以后母亲仍是跟他像朋友般共同探讨问题。
对于儿子的作品,母亲是凡有必读,并总能给予恰如其分的评论。
歌德悟性很高,妈妈一点就通,并能很快完善自己暴露出来的不足。
除了1750年12月7日出生的妹妹科尼丽亚·弗里德里柯·克里斯蒂娜之外,约翰·沃尔夫冈·冯·歌德的其他兄弟姐妹都很早夭折了。
名人恩格斯简介恩格斯,F.Friedrich Engels (1820~1895) 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之一,K.马克思的亲密战友,国际无产阶级的领袖。
1820年11月28日出生于德国莱茵省巴门市(今乌培塔尔市)一个纺织厂主家庭。
少年时就学于巴门市立学校,1834年转入爱北斐特理科中学。
1837年其父坚持要他辍学经商。
1年后到不来梅一家商行供职。
当时德国正面临民族统一和民主革命的任务,恩格斯被民主主义的政治思想所吸引,同青年德意志运动发生联系。
1839年春,在该派机关刊物《德意志电讯》发表《乌培河谷来信》,揭露封建专制制度和宗教虔诚主义的黑暗,倾注了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由革命民主主义到共产主义的转变1841年9月,恩格斯到柏林服兵役。
并在柏林大学听课,研究黑格尔哲学,参加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
1841年底和1842年初写出《谢林与启示》等 3篇文章,抨击为普鲁士政府服务的哲学家F.W.J.von谢林,维护G.W.F.黑格尔的辩证法和青年黑格尔派从事进步活动的功绩,在德国哲学界引起轰动,在国外也有强烈反响。
这时,恩格斯在政治上和世界观上虽然是一个民主主义者和唯心主义者,但他重视革命实践,重视理论和实践的统一。
在实际斗争中,逐步意识到黑格尔唯心主义哲学同德国现实之间的矛盾,再加上L.A.费尔巴哈《基督教的本质》一书的影响,他开始向唯物主义者转变。
1842年11月,恩格斯到英国曼彻斯特的欧门-恩格斯棉纺厂当职员,接触到真正的产业无产阶级。
他和工人交往,参加他们的集会和斗争,并同宪章运动领袖建立联系。
为理解资本主义社会的发展规律和无产阶级解放的条件,恩格斯实行大量的科学研究工作。
他分析英国的社会状况,研究资产阶级经济学家以及空想社会主义者的著作,为宪章运动机关报《北极星报》和马克思主编的《莱茵报》撰稿。
1844年3月,在《德法年鉴》上发表《政治经济学批判大纲》和《英国状况-评托马斯·卡莱尔的〈过去和现在〉》两篇文章,以社会主义观点考察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指明一切弊端都是资本主义私有制统治的结果,论述社会主义革命和消灭私有制的不可避免性,批判英国历史学家T.卡莱尔的唯心史观,初步论述了无产阶级的历史使命。
名人传-贝多芬简介
贝多芬(1770-1827),德国古典音乐作曲家,被誉为古典乐
派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曲家之一。
他的作品极具影响力,深深影响了后世的音乐家,尤其是浪漫派音乐家。
他的作品集中体现了他精湛的技巧、丰富的想象力和深厚的审美情趣。
贝多芬出生于德国科隆,他的父亲是一位长笛演奏家,从小就受到父亲的影响,受到良好的音乐教育。
他从7岁起就开始学习作曲,并在1787年到柏林学习作曲,主修古典乐派音乐。
他的作品充满了古典乐派的传统,但又不失浪漫主义的特色。
他的伟大作品包括《第九交响曲》、《月光奏鸣曲》、《唐璜》等,其中《第九交响曲》被誉为“音乐史上最伟大的作品”。
贝多芬在短短的47年生活中,创作了大量的音乐作品,他的
作品深深影响了后世的音乐家,他的作品被誉为“古典乐派的
代表作”。
他的作品极具影响力,是古典乐派音乐史上最伟大
的作曲家之一。
德国的名人们~~~卡尔·马克思(KarlMarx,1818~1883年)人类历史上最伟大的革命家、科学家,全世界无产阶级和被剥削被压迫群众的伟大导师,科学共产主义的奠基人。
1818年生于普鲁士莱茵省特里尔城。
1835年进波恩大学,次年10月转入柏林大学。
在大学阶段,他参加了倾向进步的“青年黑格尔派”的活动,吸取了黑格尔的辩证法思想;在政治上是一个革命民主主义者,坚决反对普鲁士封建专制制度。
海德格尔(MartinHeidegger,1889~1976)德国哲学家,存在主义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之一,被誉为当代最有创见的思想家、最杰出的本体论学者、技术社会的批判者。
1927年出版的重要着作《存在与时间》(SeinundZeit),奠定了海德格尔一生哲学活动的基础及其在20世纪哲学中的地位。
海德格尔一生着述很多,除《存在与时间》外,主要着作还有《康德与形而上学问题》、《论真理的本质》、《林中路》、《路标》等。
胡塞尔(E.EdmundHusserl,1859~1938德国哲学家,20世纪现象学学派创始人。
生于现属捷克斯洛伐克的普罗斯涅兹城,系犹太族后裔。
他早先攻读数学、物理,1881年获博士学位,1883年起在维也纳追随德国哲学家、心理学家F·布伦塔诺 1838~1917钻研哲学,先后在德国哈雷、哥丁根和弗赖堡大学任教,1938年病逝于弗赖堡。
主要着作有:《算术哲学》、《逻辑研究》、《作为严格科学的哲学》等。
莱布尼茨(Leibniz 1646~1716)17、18世纪之交德国最重要的数学家、物理学家和哲学家,一个举世罕见的科学天才。
他博览群书,涉猎百科,对丰富人类的科学知识宝库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伊曼纽·康德(ImmanuelKant,1724~1804)德国古典唯心主义哲学家。
他出生在普鲁士的柯尼希斯伯格,16岁进入大学,在这里教书直到73岁,除了在这个城市40英里的范围内走动外,一生从未出过远门。
三年级简单介绍一位名人摘要:1.引言2.名人的基本信息3.名人的成就4.名人的品质和精神5.结论正文:【引言】在三年级的学习生涯中,我们有机会学到很多名人的故事。
他们或是伟大的科学家,或是杰出的艺术家,亦或是英勇的战士。
这些名人在各自的领域里取得了卓越的成就,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
本文将简单介绍一位名人,让我们一起了解他的故事。
【名人的基本信息】这位名人名叫爱因斯坦,全名阿尔伯特·爱因斯坦(Albert Einstein),生于1879 年3 月14 日,逝世于1955 年4 月18 日。
他是一位德国出生的理论物理学家,也是哲学家。
爱因斯坦以其在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而闻名于世,特别是在光电效应、布朗运动和质能方程(E=mc)等方面的研究。
【名人的成就】爱因斯坦的成就有很多,首先,他在光电效应方面的研究,为量子力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05 年,他发表了关于光电效应的论文,提出了光量子假说,这个假说为量子力学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其次,爱因斯坦在布朗运动方面的研究,揭示了原子存在的事实。
1905 年,他发表了关于布朗运动的论文,阐述了悬浮在液体中的固体颗粒的无规则运动,实际上是液体分子无规则热运动的反映。
这一发现为原子论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最后,爱因斯坦最著名的成就之一是提出了质能方程(E=mc)。
1905 年,他发表了关于质能方程的论文,指出质量与能量之间存在着简单的正比关系。
这一方程揭示了质量与能量之间的本质联系,对后世核能的研究和应用产生了深远影响。
【名人的品质和精神】爱因斯坦不仅在学术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还具备崇高的品质和精神。
他热爱和平,反对战争。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为美国原子弹的研制提供了理论支持,但战争结束后,他积极倡导和平利用核能,反对核武器的扩散。
此外,爱因斯坦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他关心社会,关注民生,积极参与公共事务。
他曾说:“人类所能想象的一切科学技术的进步,都不可能解决由人类自身的道德沦丧造成的问题。
德国女性人名下面是排名前二十的德国女性人名:第一名:Leonie 或者Leoni(雷奥妮)Leonie 或者Leoni是Leon的阴性形式, 和Leon一样都是Leonhard(雷奥哈德)的缩写。
leo 这个前缀在拉丁语中是“狮子”的意思。
第二名:Hanna 或者Hannah(汉娜)这个名字源自希伯来语,意思是“妩媚”、“优雅”或“慈爱”。
Johanna 有时也会缩写成Hanna 。
有一位犹太裔德国女哲学家叫汉娜?阿伦特(Hannah Arendt)。
第三名:Mia(米娅)Mia(米娅)是Maria(玛丽亚)的变体。
柏林有一个有名的乐队叫米娅(Mia)。
第四名:Lena (雷娜)Lena (雷娜)是Magdalena(马格达雷娜)、Helene 或者Helena(海伦娜)的缩写。
Helena 在希腊语中的意思是“阳光灿烂的女人”,在拉丁语中有两个意思,一个是“善撮合的女人”,另一个是“会安慰人的女人”。
叫这个名字的最有名的历史人物是成为特洛伊战争导火线的美丽女子海伦(Helena)。
第五名:Anna(安娜)Anna(安娜)是Hannah 的变体。
按照天主教的说法,圣母马利亚的母亲,也就是耶稣基督的外祖母名叫Anna(安娜)。
德国历史上许多贵族女性取名安娜(Anna),如萨克森-魏玛-埃森纳赫(Sachsen-Weimar-Eisenach)公爵夫人安娜?阿玛丽娅(Anna Amalia)。
第六名:Lea 或者Leah(雷娅)这个名字来自希伯来语的Le’ah,一个可能的意思是“被击垮”或者“精疲力竭”,另外一个意思是“野母牛”。
这个词也见于古亚述语,意思是“女主人”。
叫这个名字的当代名人有演员雷娅?莱米尼(Leah Remini),代表作电视连续剧《后中之王》(King of Queens)。
第七名:Emilie (艾美丽)Emilie 其实应该写成Aemilia, 可能源自拉丁文中的aemulus 一词,意思是“敌人”或者“竞争对手”。
德语人名及翻译世界上有1亿多人以德语为母语,除德国外,将德语作为母语的还有奥地利、列支敦士登、瑞士的绝大部分地区、意大利的南蒂罗尔、比利时的小部分地区、法国的阿尔萨斯地区及卢森堡沿德国边境地区等等。
虽然德语在世界政治和经济方面作为国际通用语言的作用较少,但它在文化领域的地位却是比较重要的。
世界上出版的每10本书中就有1本是用德语写成的。
作为被翻译的文字,德语仅次于英语和法语,居世界第3位。
而在将别种文字译成德语方面,则是当仁不让地占据首位。
公元前日耳曼人就已经到这里定居了。
962年德意志萨克森王朝鄂图一世(OtteⅠ,der Groβe,912~973)建立神圣罗马帝国。
13世纪起,境内封建割据,分裂为许多城邦国家。
18世纪初普鲁士王国兴起,大肆扩展疆土。
1867年普奥战争后,成立了北德意志联邦。
1871年普法战争后建立了的统一德意志帝国。
1945年战败投降后,被分割为德意志民族共和国和德意志联邦共和国。
1990年两德统一。
德国人在一个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只有名,姓最早只在特权阶层中使用,他们用姓来表示其显赫的家族。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口的增长,人与人之间交往的日益频繁,单一的人名已不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在此历史背景下,姓应运而生。
一般百姓在选择自己的姓时,往往以自己的职业、外貌特征、感情爱好、季节风景以及喜爱的动物等为选择的对象。
如“铁匠”(Schmieder)、“矮个子”(Klein)、“鹰”(Adler)等等。
为此,“名”在德语中被称为“前面的名”,“姓”为“增添上去的名”。
到19世纪时法律规定人人必须要有姓有名。
贵族出身的德国人往往在姓之前加一个“冯”(von)。
德语名字来源:(1)名人圣人。
采用圣经、希腊和罗马神话、古代名人以及文学名著中的人名作为教名,如德国作曲家约翰·亚当·希勒(Johann Adam Hiller,1728~1804)的名字源于耶稣十二门徒之一的约翰(john),德国政治家于尔根·齐默林(Jürgen Zimmerling ,1952~)的名字“于尔根”(Jürgen)源自圣徒乔治(George),电影布景设计师马蒂亚斯·莱希纳(Matthias Lechner,1970~)的名字“马蒂亚斯”(Matthias)源自圣经人物马修(Matthias),等等。
【名人故事】心理学家冯特的故事心理学家冯特,生于1864年,逝世于1940年,德国著名心理学家之一,被誉为“实验心理学之父”。
他的心理学研究能力非常强,他的实验成果和学术理论也极具影响力。
今天我们将介绍心理学家冯特的故事。
冯特出生在一个文化人家庭,他的父亲是一名医生,母亲是一名富有教养的女性。
在他的家庭环境下,他早期的教育就十分严格。
他小时候对自己的学习成绩并不满意,所以他格外努力,通过不懈的努力,在中学毕业时成绩优异,被推荐进人高等学府。
在大学读书期间,他专注于研究心理学,钻研心理学方面的实验,最终以优异的成绩顺利毕业。
在大学毕业后,他成为了医生,但不久后,他意识到他对于心理学的热爱比医学更加浓烈。
于是他又重新返校学习心理学,这也使得他开始了学术研究的道路。
在研究过程中,他遇到了很多难题。
他思考了数月,终于在实验室中设计出了心理学的经典实验,被称为“冯特反应时实验”。
这项实验通过测量瞬时反应时间来检测人类大脑的功能,大大提升了人们对于大脑的了解。
冯特的研究活动既专注于实验室,又走出去寻找新的研究方法。
他去信访问教堂的售货员,问他们为何对于一些食品更有兴趣。
他去书店调查了书籍的设计和商店陈列方式对于销售的影响。
无论是在实验室里,还是外出实践,在冯特的眼中,都可以变成一件心理学实验的素材。
除了像“反应时实验”这样的重要研究,冯特对于研究“个体差异”也很有兴趣,他通过实验研究了许多个体差异,例如创造力、人格特质等等。
冯特对于教育也很有兴趣,他深入研究了儿童心理学,发现与其他常规方法相比,更好的方法是鼓励孩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发展经验知识。
冯特是一个满怀热情和底蕴丰富的人。
他的成功来源于对心理学的深入思考和不断的创新。
虽然他的职业生涯在一定程度上与历史的变革发生了联系,但他的学术贡献和研究成果,仍然对全球心理学的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