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检查与验收规范
- 格式:doc
- 大小:136.50 KB
- 文档页数:9
脚手架检查与验收一、引言脚手架是建筑施工中常用的临时性工具,用于支撑工人、材料和设备,提供安全的工作平台。
为确保施工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脚手架检查与验收的标准格式及相关要求。
二、检查内容1. 脚手架搭设情况(1) 检查脚手架的搭设位置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2) 检查脚手架的基础是否稳固,是否有松动或倾斜现象。
(3) 检查脚手架的立杆、横杆和斜杆是否牢固连接,是否存在断裂、弯曲或脱落等情况。
(4) 检查脚手架的脚底部件是否完整,是否有损坏或缺失。
2. 脚手架材料质量(1) 检查脚手架的材料是否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
(2) 检查脚手架的钢管是否有锈蚀、变形或裂纹等缺陷。
(3) 检查脚手架的连接件是否完好,是否有松动或损坏现象。
(4) 检查脚手架的木板是否坚固,是否有破损或变形。
3. 脚手架安全措施(1) 检查脚手架的安全网是否完整,是否有破损或松动现象。
(2) 检查脚手架的扶手、栏杆和脚手板等安全设施是否齐全、牢固。
(3) 检查脚手架的上下通道是否畅通,是否有阻塞或杂物堆积。
4. 脚手架使用规范(1) 检查脚手架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违规行为,如超载、乱堆放材料等。
(2) 检查脚手架的使用人员是否具备相应的操作证书和安全防护用品。
(3) 检查脚手架的使用人员是否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是否遵守安全操作规范。
三、验收要求1. 检查记录对脚手架的检查过程进行详细记录,包括检查时间、检查人员、检查内容、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措施等。
2. 整改措施对检查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整改,并记录整改措施和整改时间。
3. 验收标准(1) 脚手架的搭设位置符合设计要求,基础稳固,立杆、横杆和斜杆牢固连接,脚底部件完整。
(2) 脚手架的材料符合国家标准和设计要求,钢管无锈蚀、变形或裂纹,连接件完好,木板坚固。
(3) 脚手架的安全网完整,扶手、栏杆和脚手板牢固,上下通道畅通。
(4) 脚手架使用过程中无违规行为,使用人员具备操作证书和安全防护用品,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
扣件式脚手架检查与验收一、扣件式脚手架构造要求1、纵向水平杆构造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长度不宜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采用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纵向水平杆设置在横向杆上时,应等间距布置,且间距不应大于400mm。
2、横向水平杆的构造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a不应大于0.4l,且不应大于500mm;3、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4、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
5、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大于4m(2步。
脚手架检查与验收一、引言脚手架是建造工程中常用的暂时结构,用于支撑工人、材料和设备,提供安全的工作平台。
为了确保脚手架的安全可靠性,本文将详细介绍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标准。
二、脚手架检查1. 脚手架搭建前检查在搭建脚手架之前,需要对工地进行详细的勘察和规划,确保脚手架的搭建符合安全要求。
以下是搭建前的检查事项:- 确保施工地点的地面平整、坚实,并无障碍物。
- 检查脚手架所需的材料和工具是否齐全,并进行质量检查。
- 检查脚手架设计方案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2. 脚手架搭建过程中的检查脚手架搭建过程中需要进行多次检查,以确保每一个步骤都符合安全要求。
以下是搭建过程中的检查事项:- 检查脚手架的基础是否稳固,是否采取了适当的加固措施。
- 检查脚手架的立杆、横杆和斜杆是否坚固连接,是否采取了适当的支撑和固定措施。
- 检查脚手架的水平度和垂直度是否符合要求。
- 检查脚手架的承重能力是否满足工作需求。
3. 脚手架使用前的检查在使用脚手架之前,需要对其进行最后一次检查,以确保其安全可靠。
以下是使用前的检查事项:- 检查脚手架的外观是否完好,无明显损坏和变形。
- 检查脚手架的连接件是否紧固,无松动和脱落。
- 检查脚手架的防护设施是否完善,如安全扶手、脚踏板等。
三、脚手架验收1. 脚手架搭建完成后的验收在脚手架搭建完成后,需要进行验收,以确保其符合安全要求。
以下是验收的主要内容:- 检查脚手架的搭建是否按照设计方案进行,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
- 检查脚手架的稳定性和承重能力是否满足要求。
- 检查脚手架的防护设施是否完善,如安全扶手、脚踏板等。
2. 脚手架使用期间的定期检查在脚手架使用期间,需要进行定期检查,以确保其安全可靠。
以下是定期检查的事项:- 检查脚手架的外观是否有损坏和变形。
- 检查脚手架的连接件是否紧固,无松动和脱落。
- 检查脚手架的防护设施是否完好。
3. 脚手架拆除后的验收在脚手架拆除后,需要进行最后一次验收,以确保拆除过程安全无误。
脚手架检查与验收一、引言脚手架是建造施工过程中必不可少的暂时性设施,它提供了工人在施工现场上升、下降和挪移的平台。
为了保障施工安全和质量,进行脚手架检查与验收是必要的步骤。
本文将详细介绍脚手架检查与验收的标准格式和要求。
二、脚手架检查1. 脚手架搭建前的检查:在搭建脚手架之前,应进行以下检查:- 检查脚手架搭建方案和图纸,确保符合设计要求;- 检查脚手架搭建所需材料的质量和数量;- 检查脚手架搭建人员的资质和培训情况;- 检查搭建脚手架所需的基础条件是否满足,如地基承载能力等。
2. 脚手架搭建过程中的检查:在脚手架搭建过程中,应进行以下检查:- 检查脚手架的材料是否符合要求,如钢管、连接件等;- 检查脚手架的搭建是否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如立杆间距、横杆间距等;- 检查脚手架的连接件是否坚固,如螺栓、销子等;- 检查脚手架的斜撑和水平支撑是否设置完善;- 检查脚手架的平台是否平整、坚固,如防滑措施、承载能力等。
3. 脚手架搭建完成后的检查:在脚手架搭建完成后,应进行以下检查:- 检查脚手架的整体稳定性,如是否有明显晃动、倾斜等;- 检查脚手架的平台是否平整、无松动现象;- 检查脚手架的安全设施是否完善,如安全网、扶手、脚手板等;- 检查脚手架的通道是否畅通,如楼梯、斜坡等。
三、脚手架验收1. 脚手架验收前的准备工作:在进行脚手架验收前,应进行以下准备工作:- 检查脚手架搭建过程中的记录,如搭建方案、材料清单等;- 检查脚手架搭建人员的培训记录和资质证书;- 准备验收所需的检测工具和设备,如测量工具、试验仪器等。
2. 脚手架验收的内容:脚手架验收应包括以下内容:- 检查脚手架的搭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规范要求;- 检查脚手架的材料质量是否符合要求,如钢管的规格、连接件的材质等;- 检查脚手架的平台是否平整、坚固,如承载能力、防滑措施等;- 检查脚手架的安全设施是否完善,如安全网、扶手、脚手板等;- 检查脚手架的通道是否畅通,如楼梯、斜坡等。
脚手架检查与验收规范脚手架是在建筑施工过程中常用的临时支架结构,为施工人员提供安全稳定的工作平台。
然而,如果脚手架不符合标准规范或存在安全隐患,将给施工带来严重的安全风险。
为了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脚手架在搭建完成后需要进行检查和验收。
本文将介绍脚手架检查与验收的相关规范。
一、脚手架搭建前的准备工作在开始搭建脚手架之前,应进行充分的准备工作。
首先,需要明确脚手架的使用目的、高度和荷载要求等。
其次,要选择适用的脚手架材料和配件,并对其进行检查和清点。
还需要确定脚手架搭建的地点和范围,确保施工现场的平整和固定。
二、脚手架搭建的基本要求1.脚手架的基础应稳固、牢固,能够承受脚手架本身和荷载的重量。
对于软土地基或不稳定的地面,应采取加固措施,保证脚手架的稳定性。
2.脚手架的主体结构应牢固可靠,材料应符合国家标准并具有防腐、防锈的性能。
脚手架杆件之间的连接应牢固,紧固螺栓应适当拧紧,保证连接的牢固性。
3.脚手架的平面和垂直度应符合规定的要求。
脚手架表面应平整,不得有突起、凹陷或其它不匀净的情况。
垂直支撑杆件应垂直稳固,不得倾斜或晃动。
4.脚手架的工作平台应有足够的宽度,以便施工人员正常工作和行走。
脚手架的斜坡应符合规定的要求,确保人员和物品的安全。
三、脚手架检查和验收的流程1.脚手架搭建完成后,施工单位应组织专业人员进行验收。
验收人员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经验。
验收前应制定验收方案,明确验收的内容和标准。
2.验收人员应仔细检查脚手架的各个部分,包括基础、主体结构、连接件、平面和垂直度等。
对于存在问题或不符合规范的地方,应及时提出整改意见,并要求施工单位对问题进行处理。
3.脚手架的验收合格后,应进行验收记录,包括验收日期、验收人员、验收结果等。
验收记录应保存在施工单位的档案中,并随工程竣工资料一同归档。
四、脚手架使用中的定期检查与维护脚手架在使用过程中,应定期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其稳定可靠。
定期检查应包括对脚手架的基础、结构、连接件、平面和垂直度等进行全面检查。
脚手架检查与验收一、引言脚手架是建造施工中常用的工具,用于支撑和搭建施工人员工作平台。
为了确保脚手架的安全可靠性,进行检查与验收是必不可少的程序。
本文将详细介绍脚手架检查与验收的标准格式和相关内容。
二、脚手架检查1. 检查前准备在进行脚手架检查之前,应确保检查人员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配备必要的检查工具和设备。
检查前应子细阅读脚手架搭建图纸、使用说明书和相关安全规范。
2. 检查内容(1)脚手架结构:检查脚手架的整体结构,包括立杆、横杆、斜杆、连接件等是否坚固、完整,无松动、变形或者破损现象。
(2)脚手架基础:检查脚手架的基础是否稳固,地面是否平整、坚实,并检查是否设置了适当的承重支撑。
(3)脚手架搭建:检查脚手架的搭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规范,包括横杆、斜杆的间距、连接件的使用等。
(4)脚手架防护:检查脚手架的防护措施是否到位,包括安全网、脚手板、扶手、栏杆等是否完整、坚固,并检查是否设置了适当的安全警示标识。
(5)脚手架通道:检查脚手架的通道是否畅通,是否设置了适当的防滑措施,以确保施工人员的安全通行。
3. 检查记录对于每次脚手架检查,应制作详细的检查记录,包括检查日期、检查人员、检查内容、存在的问题及处理情况等。
检查记录应保存至少一年,并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备。
三、脚手架验收1. 验收前准备在进行脚手架验收之前,应确保验收人员具备相关的安全知识和技能,并配备必要的验收工具和设备。
验收前应子细阅读脚手架搭建图纸、使用说明书和相关安全规范。
2. 验收内容(1)脚手架结构:验收脚手架的整体结构,包括立杆、横杆、斜杆、连接件等是否坚固、完整,无松动、变形或者破损现象。
(2)脚手架基础:验收脚手架的基础是否稳固,地面是否平整、坚实,并验收是否设置了适当的承重支撑。
(3)脚手架搭建:验收脚手架的搭建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和安全规范,包括横杆、斜杆的间距、连接件的使用等。
(4)脚手架防护:验收脚手架的防护措施是否到位,包括安全网、脚手板、扶手、栏杆等是否完整、坚固,并验收是否设置了适当的安全警示标识。
脚手架检查与验收一、引言脚手架是建造施工中常用的暂时性结构,用于支撑工人、材料和设备,确保施工安全和顺利进行。
为了保证脚手架的安全可靠性,在脚手架搭设完成后,需要进行检查与验收工作。
本文将详细介绍脚手架检查与验收的标准格式和相关内容。
二、脚手架检查内容1. 脚手架搭设情况检查(1) 检查脚手架搭设是否符合设计要求,包括高度、宽度、长度等尺寸是否与设计图纸一致。
(2) 检查脚手架的基础是否坚固,支撑点是否稳定,是否存在倾斜、下沉等情况。
(3) 检查脚手架的材料是否符合规定,是否有损坏、腐蚀、变形等情况。
2. 脚手架安全设施检查(1) 检查脚手架的扶手、栏杆、脚踏板等安全设施是否完好,是否固定可靠。
(2) 检查脚手架的防护网、安全网等防护设施是否齐全,是否存在破损、松动等情况。
(3) 检查脚手架的登高通道是否畅通,是否有防滑措施。
3. 脚手架使用规范检查(1) 检查脚手架的使用人员是否持证上岗,是否具备相应的安全培训和操作经验。
(2) 检查脚手架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乱堆乱放、超载、悬挑等违规行为。
(3) 检查脚手架的使用记录是否完整,是否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三、脚手架验收内容1. 脚手架搭设验收(1) 检查脚手架搭设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范要求。
(2) 检查脚手架的稳定性、坚固性和安全性是否达到要求。
(3) 检查脚手架的材料和安全设施是否完好,是否符合要求。
2. 脚手架使用验收(1) 检查脚手架的使用人员是否按照规范进行操作,是否具备相应的安全意识。
(2) 检查脚手架使用过程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是否采取了相应的措施进行防护。
(3) 检查脚手架的使用记录是否完整,是否按规定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四、脚手架检查与验收报告1. 报告格式(1) 报告应包含标题、引言、检查内容、检查结果、结论和建议等部份。
(2) 报告应使用清晰、简洁的文字,避免使用含糊、含糊不清的表达方式。
2. 报告内容(1) 引言部份应简要介绍脚手架检查与验收的目的和背景。
脚手架检查与验收一、引言脚手架是建造工地上常见的暂时性结构,用于支撑工人、材料和设备。
为了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是必不可少的环节。
本文将详细介绍脚手架检查与验收的标准格式和内容。
二、脚手架检查1. 外观检查脚手架的外观应该整洁、无损坏和锈蚀。
检查脚手架的主要构件,如立杆、横杆、斜杆、连接件等是否完好无损。
2. 承重能力检查检查脚手架的承重能力是否符合设计要求。
可以通过查看脚手架的设计图纸和相关文件,以及检查脚手架的材料和连接方式来判断。
3. 稳定性检查脚手架应该稳定可靠,不得有明显的晃动和倾斜。
检查脚手架的基础是否坚固,是否有必要的支撑和固定措施。
4. 安全设施检查脚手架上应配备必要的安全设施,如扶手、防护网、安全带等。
检查这些安全设施是否完好,并且是否能够起到预期的安全保护作用。
5. 材料检查检查脚手架使用的材料是否符合相关标准和规定。
包括脚手架的钢管、连接件、木板等材料的质量和规格是否合格。
三、脚手架验收1. 检查记录在脚手架检查过程中,应该做好详细的检查记录,包括检查日期、检查人员、检查内容、存在的问题和处理意见等。
这些记录将作为脚手架验收的依据。
2. 验收标准根据脚手架的设计要求和相关标准,制定脚手架验收的标准。
例如,脚手架的承重能力、稳定性、安全设施等方面应符合国家或者地方的相关标准。
3. 验收程序脚手架验收应按照一定的程序进行。
包括验收前准备、验收现场的检查和记录、问题整改和复验等环节。
4. 验收记录验收过程中应做好详细的验收记录,包括验收日期、验收人员、验收结果、存在的问题和整改措施等。
验收记录应由相关部门或者单位签字确认。
四、结论脚手架的检查与验收是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的重要环节。
通过外观检查、承重能力检查、稳定性检查、安全设施检查和材料检查等方面的细致工作,可以确保脚手架的合格和安全使用。
脚手架验收的标准格式和内容应根据相关标准和规定制定,保证验收结果的客观和准确。
施工脚手架通用规范
检查与验收
6.0.1对搭设脚手架的材料、构配件质量,应按进场批次分品种、规格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
6.0.2脚手架材料、构配件质量现场检验应采用随机抽样的方法进行外观质量、实测实量检验。
6.0.3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支座及防倾、防坠、荷载控制装置、悬挑脚手架悬挑结构件等涉及架体使用安全的构配件应全数检验。
6.0.4脚手架搭设过程中,应在下列阶段进行检查,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不合格应进行整改,整改合格后方可使用:
1基础完工后及脚手架搭设前;
2首层水平杆搭设后;
3作业脚手架每搭设一个楼层高度;
4附着式升降脚手架支座、悬挑脚手架悬挑结构搭设固定后;
5附着式升降脚手架在每次提升前、提升就位后,以及每次下降前、下降就位后;
6外挂防护架在首次安装完毕、每次提升前、提升就位后;
7搭设支撑脚手架,高度每2步~4步或不大于6m。
6.0.5脚手架搭设达到设计高度或安装就位后,应进行验收,验收不合格的,不得使用。
脚手架的验收应包括下列内容:1材料与构配件质量;
2搭设场地、支承结构件的固定;
3架体搭设质量;
4专项施工方案、产品合格证、使用说明及检测报告、检查记录、测试记录等技术资料。
14。
脚手架检查与验收一、引言脚手架是建筑工地中常见的设备,用于提供工人在高处施工的支撑和安全保护。
为了确保脚手架的安全可靠性,对其进行检查与验收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详细介绍脚手架检查与验收的标准格式,包括检查项目、验收标准以及记录要求,以确保脚手架的安全使用。
二、脚手架检查项目1. 基础检查1.1 检查脚手架基础是否牢固,无松动、下沉等现象。
1.2 检查脚手架基础地面是否平整、坚实,无沉陷、裂缝等情况。
2. 站杆检查2.1 检查站杆是否稳固,无松动、倾斜等现象。
2.2 检查站杆连接件是否完好,无断裂、变形等情况。
2.3 检查站杆与地面接触部分是否有防滑措施。
3. 横杆检查3.1 检查横杆连接件是否完好,无断裂、变形等情况。
3.2 检查横杆与站杆连接部位是否稳固,无松动、脱落等现象。
3.3 检查横杆与脚手板连接部位是否稳固,无松动、脱落等情况。
4. 脚手板检查4.1 检查脚手板是否完整,无断裂、变形等情况。
4.2 检查脚手板与横杆连接部位是否稳固,无松动、脱落等现象。
4.3 检查脚手板表面是否平整、无滑倒危险。
5. 安全设施检查5.1 检查脚手架周边是否设置了警示标志,以提醒人员注意安全。
5.2 检查脚手架是否设置了安全网或防护栏杆,以防止人员坠落。
三、脚手架验收标准1. 基础验收1.1 脚手架基础应牢固、平整,无明显下沉、松动等情况。
1.2 脚手架基础地面应坚实,无沉陷、裂缝等缺陷。
2. 站杆验收2.1 站杆应稳固,无倾斜、松动等现象。
2.2 站杆连接件应完好,无断裂、变形等情况。
2.3 站杆与地面接触部分应设置防滑措施。
3. 横杆验收3.1 横杆连接件应完好,无断裂、变形等情况。
3.2 横杆与站杆连接部位应稳固,无松动、脱落等现象。
3.3 横杆与脚手板连接部位应稳固,无松动、脱落等情况。
4. 脚手板验收4.1 脚手板应完整,无断裂、变形等情况。
4.2 脚手板与横杆连接部位应稳固,无松动、脱落等现象。
扣件式脚手架检查与验收
一、扣件式脚手架构造要求
1、纵向水平杆构造纵向水平杆宜设置在立杆内侧,长度不宜小于3跨;纵向水平杆接长宜采用对接扣件连接,也可采用搭接。
采用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纵向水平杆的接头不宜设置在同步或同跨内,不同步或不同跨两个相邻接头在水平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最近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纵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等间距设置3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边缘至搭接纵向水平杆杆端的距离不应小于100mm,纵向水平杆设置在横向杆上时,应等间距布置,且间距不应大于400mm。
2、横向水平杆的构造
主节点处必须设置一根横向水平杆,用直角扣件扣接且严禁拆除。
主节点处两个直角扣件的中心距不应大于150mm。
在双排脚手架中,靠墙一端的外伸长度a不应大于0.4l,且不应大于500mm;
3、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
纵向扫地杆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距底座上皮不大于200mm处的立杆上。
横向扫地杆亦应采用直角扣件固定在紧靠纵向扫地杆下方的立杆上。
当立杆基础不在同一高度上时,必须将高处的纵向扫地杆向低处延长两跨与立杆固定,高低差不应大于1m。
靠边坡上方的立杆轴线到边坡的距离不应小于500mm。
4、立杆接长除顶层顶步外,其余各层各步接头必须采用对接扣件连接。
立杆上的对接扣件应交错布置:两根相邻立杆的接头不应设置在同步内,同步内隔一根立杆的两个相隔接头在高度方向错开的距离不宜小于500mm;各接头中心至主节点的距离不宜大于步距的1/3;搭接长度不应小于1m,应采用不少于2个旋转扣件固定,端部扣件盖板的边缘至杆端距离不应小于100mm。
立杆顶端宜高出女儿墙上皮1m,高出檐口上皮1.5m。
5、连墙件的布置应符合下列规定:宜靠近主节点设置,偏离主节点的距离不应大于300mm,一字型、开口型脚手架的两端必须设置连墙件,连墙件的垂直间距不应大于建筑物的层高,并不大于4m(2步。
)
6、对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宜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亦可采用拉筋和顶撑配合使用的附墙连接方式。
严禁使用仅有拉筋的柔性连墙件。
7、对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必须采用刚性连墙件与建筑物可靠连接。
连墙件的构造必须采用可承受拉力和压力的构造。
8、高度在24m以下的单、双排脚手架,均必须在外侧立面的两端各设置一道剪刀撑,并应由底至顶连续设置;中间各道剪刀撑之间的净距不应大于15m;高度在24m以上的双排脚手架应在外侧立面整个长度和高度上连续设置剪刀撑。
9、一字型、开口型双排脚手架的两端均必须设置横向斜撑,中间宜每隔6跨设置一道。
高度在24m以下的封闭型双排脚手架可不设置横向斜撑,高度在24m以上的封闭型脚手架,除拐角应设置横向斜撑外,中间应每隔6跨设置一道。
10、当脚手架基础下有设备基础、管沟时,在脚手架使用过程中不应开挖,否则必须采取加固措施。
11、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
12、立杆搭设应符合规定:严禁将外径48mm与51mm的钢管合使用。
13、连墙件、剪刀撑、横向斜撑的搭设应符合规定:剪刀撑、横向斜撑应随立杆、纵向杆和横向杆等同步搭设。
14、拆除脚手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2)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15、卸料时,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
16、旧扣件使用前应进行质量检查,有裂缝、变形的严禁使用,出现滑丝的螺栓必须更换。
17、脚手架搭设人员必须是经过按现行国家标准《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考核管理规则》(GB 5036)考核合格的专业架子工。
上岗人员应定期体检,合格者方可持证上岗。
18、作业层上的施工荷载应符合设计要求,不得超载。
不得将模板支架、缆风绳、泵送混凝土和砂浆的输送管等固定在脚手架上;严禁悬挂起重设备。
19、在脚手架使用期间,严禁拆除下列杆件:
1)主节点处的纵、横向水平杆,纵、横向扫地杆;
2)连墙件。
20、脚手架的接地、避雷措施应按现行行业标准《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JGJ 46)规定执行。
二、扣件式脚手架检查与验收
8 检查与验收
8.1 构配件检查与验收
8.1.1 新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有产品质量合格证
2 应有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应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拉伸试验
方法(GB/T 228)的有关规定质量应符合本规范第3.1.1 条的规定
3 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
和深的划道
4 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应分别符合本规范表8.1.
5 的规定
5 钢管必须涂有防锈漆
8.1.2 旧钢管的检查应符合下列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