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研究.doc
- 格式:doc
- 大小:76.50 KB
- 文档页数:5
我国城镇化制度体系创新研究摘要:一个国度的城镇化进程会受到产业化和制度这两个因素的制约。
文章提出从户籍、就业、社保、土地、财税、产权等方面进行制度创新,全面构建推进我国城镇化进程的制度体系。
|要害词:城镇化;制度;体系;创新城镇化是指人口及生产要素不绝向城镇集聚、农业财产不绝向非农财产转移、城镇设施渐趋完善、城镇成果日益强化、城镇情况不绝变迁和改进、农村生活方法逐步向城镇生活方法转变的一个客观历程。
它作为“三化”(即产业化、城镇化、农业财产化)之一,是新世纪、新阶段加快我国全面建立小康社会的重要推动力。
一、户籍制度创新开国后,我国的都市化根本上是在封闭都市化的目标指导下进行的。
改造开放后,都市居民作为我国社会中的一个占有特殊职位的品级身份制并没有完全消失,城乡断绝制度没有冲破,都市相对付农民来说根本上是封闭的,农村的都市化根本上限制在农村小城镇这个条理上,并且各不相谋,各处开花。
这种战略不但给大中都市的市场经济建立带来阻碍,妨碍了城乡间的交换,倒霉于都市经济体制改造推进,并且导致城镇结构疏散,小城镇相对付大中都市过多,生长过快,形不成范围效应,造成资源配置失当和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
据统计,2002年我国50万以上人口的都市只有621个,农村的小城镇却有44850个,其中城关镇2000个、建制镇20601个、集镇2.2万多个。
形成这种疏散格式的首要原因在于户口制度。
因此,加快农村都市化的首要环节就是冲破户口制。
(一)尽快制定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户籍法我国的经济是统一开放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人力资源应该在市场机制的作用下充实自由地流动。
要冲破阻碍城乡间人力资源流动的壁垒,就应制定切合市场经济要求的户籍法。
新的户籍法要适应新形势,在人口流动政策方面,赋予百姓迁徙和居住自由的权利,允许在城镇有牢固住所、稳定职业和生活来源的农民工得到城镇户口;在人口治理制度上,以百姓身份证制度取代户口制度,身份证在全国范畴内通行,身份证上的号码也是百姓小我私家社会保障号码,一出生就确定,并且终生稳定。
新型城镇化建设调研报告一、引言城镇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化的重要标志。
新型城镇化建设作为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战略,对于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优化城乡结构、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具有重要意义。
为深入了解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和问题,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二、调研目的与方法(一)调研目的本次调研旨在全面了解新型城镇化建设的进展情况,分析存在的问题和挑战,为进一步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二)调研方法本次调研采用了多种方法,包括文献研究、实地考察、问卷调查和访谈等。
通过对相关政策文件和学术文献的梳理,了解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理论和政策背景;实地考察了多个城镇化建设项目,获取直观的感受和第一手资料;发放问卷收集了居民对城镇化建设的看法和需求;与政府部门、企业和居民代表进行访谈,深入了解各方在城镇化建设中的作用和面临的困难。
三、新型城镇化建设的现状(一)城镇规模不断扩大近年来,我国城镇数量不断增加,城镇规模逐渐扩大。
许多中小城市通过产业发展和基础设施建设,吸引了大量人口流入,城市框架不断拓展。
(二)产业支撑作用增强各地在推进城镇化建设过程中,注重产业发展,积极培育特色产业和新兴产业。
一些城镇依托资源优势,发展了特色农业、制造业和服务业,为城镇发展提供了有力的经济支撑。
(三)基础设施逐步完善城镇的交通、能源、供水、排水等基础设施不断改善。
高速公路、铁路等交通网络日益发达,城市轨道交通、公共交通系统不断优化;电力、通信等能源和信息基础设施覆盖范围不断扩大;供水、排水、污水处理等设施逐步完善。
(四)公共服务水平提升教育、医疗、文化等公共服务设施不断增加,服务质量逐步提高。
学校、医院、图书馆、文化馆等公共服务设施在城镇中的布局更加合理,居民能够享受到更加便捷、优质的公共服务。
四、新型城镇化建设存在的问题(一)产业发展质量不高一些城镇的产业发展仍处于低端水平,缺乏核心竞争力和创新能力。
产业结构不合理,传统产业比重较大,新兴产业发展不足,导致城镇经济发展动力不足。
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研究综述随着中国的快速发展和社会变革,社会治理也面临着一系列新的问题和挑战。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进程中,中国必须应对各种复杂的社会治理问题,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治理新模式。
本文将对当代中国社会治理面临的问题与挑战进行综述,旨在深入分析这些问题的本质和影响,并探讨如何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一、人口老龄化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口老龄化问题日益突出。
根据统计数据显示,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人口老龄化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老年人口数量不断增加,而生育率却下降。
人口老龄化给社会治理带来了诸多挑战,包括养老保障、医疗服务、社会资源配置等方面。
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
政府需要加大对养老服务和医疗服务的投入,提高老年人的生活质量。
应该鼓励家庭和社会组织参与养老服务,建立多层次的养老保障体系。
需要进一步完善相关政策和法律法规,推动老年人权益保护工作向纵深发展。
二、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中国经济转型和城市化进程加快,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日益突出。
大城市和发达地区的经济发展明显快于中小城市和农村地区,城乡居民之间的生活水平差距巨大,城乡二元结构明显。
城乡发展不平衡导致了一系列的社会问题,如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农民工问题、城市贫困问题等。
解决城乡发展不平衡问题需要改革土地制度、加大对农村地区的投入、加快发展中小城市等措施。
政府应该深化城乡一体化发展战略,加强对农村地区的支持和帮扶。
完善城市规划和管理,促进城市之间的协调发展。
应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提高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
三、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高速增长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日益突出。
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壤污染等环境问题严重影响了人民的生活质量,而能源、水资源等资源短缺问题也制约了国家的可持续发展。
解决环境污染和资源短缺问题需要加大政府投入,制定和落实环保法律法规,加强环境治理和保护。
《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镇化的不断推进,农民工市民化问题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农民工是中国特有的社会群体,他们从农村转移到城市,为城市的现代化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然而,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问题却面临着诸多挑战。
本文旨在探讨城镇化进程中农民工市民化的问题、现状及解决策略。
二、农民工市民化的背景与现状农民工是指那些在城乡之间流动,主要从事非农产业的农村户籍人口。
随着城镇化的推进,越来越多的农民工选择在城市定居,并逐渐融入城市生活。
然而,由于户籍制度、社会保障、教育医疗等制度的限制,农民工在城市化进程中面临着诸多困难,导致其市民化进程缓慢。
三、农民工市民化面临的问题1. 户籍制度限制:户籍制度是制约农民工市民化的主要因素之一。
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农民工在城市难以享受到与市民同等的待遇。
2. 社会保障不完善: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医疗、养老等社会保障体系不完善,导致其生活压力较大。
3. 教育资源不足:农民工子女在城市接受教育的机会有限,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影响了其子女的发展。
4. 心理融入问题:部分农民工由于文化差异、语言障碍等原因,难以融入城市生活。
四、农民工市民化的解决策略1. 改革户籍制度:应逐步取消户籍制度对农民工的限制,实现城乡居民户籍制度的统一,为农民工市民化提供制度保障。
2.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应建立健全覆盖全体劳动者的社会保障体系,保障农民工在城市的就业、医疗、养老等权益。
3. 优化教育资源分配:应加大城市教育资源投入,优化教育资源分配,保障农民工子女接受优质教育的权利。
4. 加强心理融入引导:应加强对农民工的心理关爱和引导,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生活。
5. 促进产业升级和创业支持:通过促进产业升级和为农民工提供创业支持,帮助他们实现自我发展和融入城市经济。
五、实践案例分析以某城市的农民工市民化政策为例,该市通过采取。
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研究
摘要: 作为市场经济体制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略)在维护公民基本生存权益、缩小贫富差距(略)建设方面日益发挥不可替代的作用.西方发达国家的社会保障制度已走过了百年历程,这其中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失败的教训.目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和城镇化的加速发展时期,西方国家在这一阶段曾经出现的社会矛盾,在我国表现也非常突出.改革开放之后,我国逐步恢复和(略)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是,随着城镇化的加速发展(略)保障体制暴露了很多问题,尤其是受城乡二元结构的制约,加上社会保障体系投资不足、立法滞后,社会保障制度已经严重影响了城镇化的发展速度和实施效果,为确保城镇化进程的顺利推进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必须对其进行有效的(略)本文在吸取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之上,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分析方法,深入探讨了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障碍,并结合国外经验,提出了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具体措施,全文共分六部分:第一部分: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与意义、研究现状综述、文章结构及创新点等;第二部分:主要介绍城镇化和社会保障制度的基本概念及相关...
As an important part of market economy, the social secu (omitted)m plays an irreplaceable role in maintening citizens’basic survival rights, reducing (omitted)gap and increasing the speed of urbanization. The social security system has gone through a hundred
years history in w(omitted)eloped countries,which has both (omitted)e of success and lessons of failure.At present, China is in the accelerating period of indus(omitted)on and urbanization development. During this period, the Western countries have ...
目录:摘要第5-6页
Abstract 第6页
1 引言第10-16页
研究的背景第10-11页
研究的意义第11页
相关研究综述第11-14页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第14-15页
研究内容和创新点第15-16页
2 城镇化和社会保障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第16-21页城镇化的基本概念及相关理论第16-19页
城镇化的含义第16-17页
城镇化的相关理论第17-19页
社会保障的概念及相关理论第19-21页
社会保障的含义第19页
社会保障的相关理论第19-21页
3 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现状第21-29页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的发展概况第21-22页
我国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运行现状第22-24页
城乡社会保障制度严重分割第23页
社会保险模式转型困难第23页
现行社会保障制度的有效性不高第23-24页
城镇化进程与社会保障制度的互动分析第24-28页城镇化与社会保障制度互动理论分析第24-26页我国城镇化与社会保障制度互动的现状第26-28页
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必要性第28-29页
城镇化的推进需要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第28页
创新社会保障制度是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第28-29页
4 城镇化进程中社会保障制度创新的制约因素第29-42页传统体制的惯性制约着社会保障制度的创新第29-31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