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锥角膜病例
- 格式:pptx
- 大小:4.28 MB
- 文档页数:3
2 案例分析2.1 病例1陈某,女,2004年发现双眼圆锥角膜,发现时年龄18岁。
初诊:最近半年感觉视力不佳,左眼明显。
眼前节检查:OD:角膜透明,球结膜充血(+);OS:角膜基质层轻混浊,基质层条纹。
前房晶体均未见明显异常。
屈光检查:OD:-4.00-8.00×40,矫正视力0.3;OS:无法提高视力,裸眼视力0.05。
眼轴: OD:25.94mm; OS:26.05mm 角膜地形图,如图1-1:图1-1右眼为中度圆锥角膜,左眼为重度圆锥角膜。
2004年镜片处方:浅谈圆锥角膜病例文/王雪摘要:圆锥角膜(keratoconus)多于青春期发病,缓慢发展。
是一种以角膜扩张为特征,致角膜中央部向前凸出呈圆锥形为特征的一种眼病。
它常造成高度不规则近视散光,经常出现明显的眼睛不适,比如干涩、流泪,急性圆锥角膜病人还会有突然的眼睛疼、流泪的症状。
晚期会出现急性角膜水肿,形成瘢痕,视力显著下降,影响正常生活、工作、学习。
本文列举了3个通过角膜地形图检查确定的圆锥角膜病例,并使用了不同设计的圆锥角膜镜片进行矫正来提高患者的舒适度和视觉质量,以期为临床验配提供参考。
1 综述圆锥角膜是一种以角膜扩张为特征,致角膜中央部向前凸出呈圆锥形及产生高度不规则近视散光和不同视力损害的原发性角膜变性疾病。
圆锥角膜造成的角膜散光、角膜后弹力层破裂后角膜水肿、角膜瘢痕等问题,严重威胁患者的视力[1]。
其可以是一种独立的疾病,也可以是多种综合征的组成部分。
其多发生于青春期前后,不伴有炎症。
晚期会出现急性角膜水肿,形成瘢痕,视力严重受损。
临床分级(Robertson,1989):0级:无圆锥;Ⅰ级:裂隙灯下未见明显圆锥,但可用视网膜检影及角膜曲率计检查发现;Ⅱ级:角膜内面凹度增加,角膜基质出现Vogt条纹线,但未出现瘢痕;Ⅲ级:角膜基质有Vogt条纹线,角膜中央有瘢痕,圆锥顶端明显变薄;Ⅳ级:已施行穿透性角膜移植手术。
2018·11·中国眼镜科技杂志 113OD:7.65/-3.00/8.8,矫正视力0.8;OS:月抛;BC:8.8 -2.25D+ EO,7.2/-3.00/9.5,矫正视力0.5。
圆锥角膜病例分析圆锥角膜是一种影响视力的眼科疾病,表现为角膜形状异常,呈圆锥状。
本报告旨在分析一例圆锥角膜患者的病例,包括病史、临床表现、诊断和治疗方案。
1. 病史患者男性,28岁。
主诉右眼视力逐渐下降3个月。
患者无明显眼部不适,无眼部外伤史。
家族中无眼科疾病史。
2. 临床表现视力检查:右眼视力0.6,左眼视力1.0。
眼压:右眼15 mmHg,左眼14 mmHg。
角膜地形图:右眼角膜中央部呈圆锥状,最大角膜曲率值为48 D,左眼角膜地形正常。
眼底检查:右眼视盘色泽正常,边界清晰;左眼眼底未见明显异常。
3. 诊断根据病史、视力检查、眼压测量和角膜地形图结果,诊断为圆锥角膜(右眼)。
4. 治疗方案1. 眼镜矫正:根据角膜地形图结果,为患者定制合适的全眼镜片,以纠正视力。
2. 药物治疗:泼尼松滴眼液,每日4次,每次1滴,持续使用1个月。
如有病情进展,遵医嘱调整用药。
3. 定期随访:患者需每隔3个月来院复查,监测病情变化。
4. 手术治疗:如药物治疗无效或病情进展较快,可考虑行角膜移植手术。
5. 病情预后圆锥角膜病情发展缓慢,部分患者可在药物治疗下得到缓解。
如病情进展较快,最终可能导致视力丧失。
早期诊断和治疗对预后具有重要意义。
6. 健康教育1. 注意眼部卫生,避免揉眼。
2. 定期进行眼科检查,特别是有家族史的年轻人。
3. 如有视力下降或其他眼部不适,及时就诊。
4. 遵循医嘱,规范用药。
本病例分析仅供参考,具体治疗方案需根据患者病情和医生建议进行。
23例可疑圆锥角膜验光体会作者:黄海黄学文来源:《中外医学研究》2013年第01期【摘要】目的:通过验光了解可疑圆锥角膜的早期屈光改变。
方法:通过23例近视及散光进行性增加的屈光不正患者2年的屈光状况的散瞳验光电脑验光追踪随访,怀疑圆锥角膜进行角膜地形图检查,随访了解可能发生圆锥角膜的情况。
结果:4例确诊圆锥角膜,9例可疑圆锥角膜,10例暂时没有圆锥角膜发生可能。
结论:对近视及散光进行性增加,角膜曲率增加明显者应行圆锥角膜排查。
【关键词】圆锥角膜;角膜地形图;屈光度中图分类号 R7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3)1-0116-02圆锥角膜是一类以角膜中央和旁中央向前膨出为特征的双侧非炎症性角膜扩张性疾病,通常为双眼先后发病,原因不明。
有人认为可能是遗传性发育异常,本病的患病率在0.05%~0.23%之间,通常起病于青春期,男性多见。
早期临床表现不典型,患者多以持续加深的近视和不规则的散光导致的视力下降而就诊,配镜后短期矫正视力仍会不断下降。
由于在眼科临床上角膜地形图技术的运用,许多早期患者被及时发现和治疗,戴用透气性硬性隐形眼镜(RGP)能控制病情发展和最大程度矫正角膜不规则变形,而且多数患者能矫正到正常视力[1]。
早期患者常在视光门诊发现,发现机会早于眼科门诊。
本组患者就是在普通散瞳检影和电脑验光中发现并持续跟踪随访的,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门诊23例随访2年近视散光患者。
其中,男13例,女10例;年龄8~24岁,平均16岁;近视每年增加-1.50 DS,散光增加-1.00 DC以上;近视平均屈光度-5.75 DS,散光平均-2.50 DC。
1.2 方法对近视散光进行性增加的患者每3~4个月验光检查一次。
均使用托比卡胺散瞳5 min一次,点眼3次,半小时后检影验光和电脑验光。
电脑验光打印包括:角膜曲率值及近视散光度数及轴向。
次日主觉试片验光。
对角膜曲率及散光每年增加-1.00 DC以上,近视每年增加-1.50 DS以上的患者怀疑圆锥角膜的行地形图检查。
圆锥角膜早期诊断为进展性近视一例周磊张晓瑾(宁波市眼科医院)0 引言圆锥角膜(keratoconus)是一种常见的非炎症性、慢性、进展性、角膜局部扩张性疾病,以中央或旁中央角膜基质变薄、中央顶点呈圆锥形突出变形,角膜失去正常的弧形,产生不规则散光和瘢痕形成为特征。
圆锥角膜一般在青少年时期发病,在4O岁左右逐渐趋于稳定,通常累及双侧,但双眼进展多为不对称性[1]。
1 病例报告患者,男,26岁,因双眼戴镜视力逐渐下降1年来我院就诊。
07年在眼镜店配镜时双眼度数为-7.50D,今年初在培训时发现投影屏幕字体模糊。
11年5月在外院检查后诊断为进展性近视。
经配镜后视力恢复(右眼-8.50D,左眼-9.50D,左右眼各有0.75DC的散光)。
最近感觉戴镜视力又差了。
于2011年10月16日来我院就诊。
医学验光:右眼:-8.75DS/-0.50DC*170→1.2,左眼:-10.25DS/-1.25DC*150→1.0。
眼部检查:右眼角膜透明,左眼下方角膜可见较淡的“Fleischer环”。
双眼晶体透明,眼底检查视盘界清,黄斑反光存。
特殊检查:眼轴长度:右眼:25.36mm,左眼:25.53mm。
Pentacam三维眼前节分析系统检查显示:左眼角膜曲率最高51.2,角膜厚度最薄处475μm、角膜前表面高度最大值+25μm,后表面高度最大值+41μm,提示圆锥角膜。
诊断为左眼圆锥角膜。
治疗:给患者双眼验配RGP(硬性透气性隐形眼镜),双眼矫正视力1.2。
2 讨论圆锥角膜晚期有明显体征:此期容易诊断,角膜光学切面呈圆锥状,锥顶偏下方或颞下方,角膜进一步变薄,甚至仅为角膜厚度的1/3;由于角膜前突呈圆锥状,当向下注视时,锥顶压迫下睑缘出现一个“V”字形弯曲,称“Munson”征;角膜圆锥基底部的上皮下含铁血黄素沉着,呈黄褐色环,称“Fleischer环”;严重者出现角膜瘢痕。
但早期一般表现为进行性的视力下降,主要由于角膜异常向前锥形突起导致屈光度数改变所致。
为大家总结的圆锥角膜经验Document serial number【LGGKGB-LGG98YT-LGGT8CB-LGUT-圆锥角膜的判断:1.角膜曲率大于45D,2.角膜厚度小于500微米满足其中任何一项就可以认为是圆锥角膜了,就必须得开始治疗!!!分期标准:1.以曲率为基准:初期:45.00D-55.00D中期:56.00D-65.00D晚期:66.00D以上末期:水肿白斑2.以角膜厚度为标准:初期:450——499微米中期:400——449微米晚期:350——399微米木期:小于350微米,一般已经做移植了此标准并非严格,仅供参考!附:曲率与基弧的换算方法:337.5/基弧=曲率,可以根据自己RGP的基弧计算得出曲率大小目前公认可行的治疗方法:首先这个病是可以治疗的,但是原因至今都是个迷:1.硬性角膜接触镜,传说中的RGP,主要品牌:美尼康,博士顿,菲士康RGP角膜接触镜:是圆锥患者的首要选择,是整个地球上最安全、最有效的矫正方法,是早期和中期的圆锥患者的必然选择,对于RGP的佩戴好多人无法忍受,一些患者佩戴这种眼镜会感到眼睛磨痛,易物感,,但是个人建议无论如何都得坚持下去,因为这是最好的方法,没有之一,如果是这实在不行,就考虑下面的方法。
另外,配RGP一定要找一个技术好的医生,最好是那个医生专门负责RGP的验配,因为RGP配的好坏直接影响戴的舒适性,配的好对角膜没有任何影响,配的不好,会影响角膜形态,甚至会变薄。
还有RGP对品牌的依赖性比较小,关键是医生对基弧的选取!2.Intacs角膜环植入手术:是一种可逆,可调的一种手术方法。
植入的部位在角膜的旁中央区,不伤及中央角膜,不损失任何的角膜厚度,不影响后续的治疗。
作用原理是通过角膜环的植入给我们薄弱的角膜有力的“支撑”,稳定角膜,改善不规则的角膜地形,降低角膜曲率,提高视力。
但是该手术的缺点是,手术后期的稳定性,以前缺少长期的术后观察3.CLX(核黄素交联治疗):主要是通过紫外光联合核黄素的治疗,增强角膜胶原纤维的机械强度和抵抗角膜扩张的能力,阻止圆锥角膜的进一步发展,主要用于配合角膜环的治疗,巩固其治疗效4.角膜移植手术:可分为版层移植和穿透移植,这是上述方法都不行时的唯一方法,好坏不作描述,一句话,有的成功,有的失败,谁都不愿意去移植,也建议不要移植!不过价格好像不是很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