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青花瓷》歌词中的修辞艺术
- 格式:doc
- 大小:54.50 KB
- 文档页数:7
解读《青花瓷》的修辞摘要:这是周杰伦的一首中国风歌曲,收录在《我很忙》专辑里。
优美的词,是这首歌的灵魂。
词作者方文山将词写得出神入化,极其细腻。
每一个用字,都可以分离出来,形成一幅极具意境的图画。
诗一般的歌词运用了众多的修辞手法也就是辞格,我们可以在不同的辞格之中领略到这首歌的不同风采。
关键字:修辞手法意境等词语的锤炼正文:通常情况下,总是把修辞理解为对语言的修饰和调整,即对语言进行综合的艺术加工。
语言中,同一思想内容可以选用不同的语言形式来表达,而这些不同的形式在不同的语境中又各有其特点和效果。
通过解读《青花瓷》的修辞,来了解具体的修辞方法是怎么样表达思想内容,其又有哪些特点和效果。
《青花瓷》是一首中国风歌曲,其修辞手法的运用惟妙惟肖,下面,就歌词的具体内容为例,解读《青花瓷》的修辞。
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比喻)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比拟)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第一句中没有出现主语,却用“勾勒”一次描绘出了“我”的动作,手握毛笔,小心翼翼的在素胚上勾勒出一朵朵美丽的青花,我们仿佛看到了笔锋由浓转淡的美妙情景,拖得墨迹的尾巴,轻轻的描画。
简单的一句话却向我们描画了一幅极付意境的图画。
第二句运用比喻的手法,“瓶身勾勒的牡丹”是“喻体”,“你初妆”是本体,简单的比喻将女子的妆容描绘出来,“我”在瓶身勾勒的不是牡丹,而是女子的妆容,更是对女子的思念。
同一思想内容可有各式各样的表达方式,可以选用不同的词语或句子来表达,采用哪种表达方式、什么样的语句最好,往往受制于特定的语言。
这里的比喻运用的恰到好处,在特定的语境中表达出了理想的效果。
第三句,冉冉檀香透过窗被“我”闻到,于是我仿佛明白了檀香的心事一般,于是,一股思念从心里穿透身体而出,放下笔,心不知道飘向哪里。
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比拟)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比喻)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比拟)正如“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一般,仕女将韵味私藏,将釉色渲染的仕女拟人化,没有那么多的繁华,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将嫣然一笑比喻成一朵花含苞待放,我们放佛可以看见女子如花般的笑容,不矫揉造作,一如山水画的恬淡。
青花瓷歌曲歌词赏析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在2008年的央视春晚中,一首具有浓郁中国古典韵味的歌曲《青花瓷》,以其温婉的歌词和清丽的旋律为人们所熟知。
歌曲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音乐完美结合,以青花瓷为意象,描绘了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歌曲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歌词、旋律、配器及演唱方法与中国古典元素的完美融合。
《青花瓷》的成功为中国流行乐坛做出了一个榜样,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音乐并非水火不相容。
笔者希望当今的中国音乐人可以借鉴《青花瓷》这一成功的范例,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发展更为多元的流行音乐文化。
本文将分别从以上四个方面对歌曲进行解析,以探求其成功的原因。
歌词是歌曲描绘情节、抒发情感的主体。
词作者方文山以极具中国古典特色的辞藻与丰富的修辞手法,使之俨然成为一幅水墨丹青画。
修辞手法的多样性,是这首歌词的一大特点。
譬喻、转化、转品、类迭、夸饰、摹写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不仅丰富了歌词的艺术表现力,还提升了其文化品味和艺术内涵,使静态的歌词动态化,艺术形象跃然纸上。
譬如,“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两句中的三个“惹”字,就使用了类迭的修辞手法。
有主动招惹之意的“惹”,让“芭蕉”与“门环”两种原本属于被动意象之物彷佛有了生气,然后再对照下一句“而我路过那将南小镇惹了你”,更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浅析青花瓷的艺术特色论文一、韵味不同:各有偏重两篇作品都散发着较强的中国古典韵味,但细细比较,仍有差异:《青花瓷》犹如古代仕女,含蓄唯美《听陈蕾士之琴筝》恰似沙场征将,浩大潇洒。
这是因为两首作品本来就各有所偏重。
1、在诗歌对象上《青花瓷》整篇的对象虽是青花瓷,但却是虚写。
意象自始至终也只有一个:青花瓷。
在歌词中,青花瓷成了一个桥梁、一个媒介、一个隐喻。
它象征着恋人,也象征着爱情,它使作者睹物思人。
它只是一面镜子,照见的确是作者满心爱恋。
而《听陈蕾士之琴筝》的对象是实打实的琴筝声,它并没有虚化,是诗歌的中心。
2、在语言运用及形式上《青花瓷》多词句小笺,整体氛围是委婉含蓄、细腻隽美的。
因为是歌词,他更注重回环往复,再加上本身韵脚押韵、使节奏感更为突出。
在歌词中,意象多番组合,作者所采用色调也既符合歌词意境,如开始的“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搁一半”,从一开始便注定是幽婉的曲调。
青色,就是深深的蓝色,属于冷色调,让人感觉冰冷空灵,在这里被比喻做思想的色彩化“素胚”中的“素”字,写出了爱人的清新淡雅、一尘不染,符合江南女子的温婉,而“浓转淡”便是动态的颜色,令人如闻其画。
而《听陈蕾士之琴筝》则多用比喻、拟人、画面绚丽多彩,铺陈多,所选意象多明朗壮阔,随着琴声的舒缓急重而随之变化,更好地切合了琴筝声的表现力。
二、写法类似:艺术特色简析1、语言的陌生化处理《青花瓷》和《听陈蕾士之琴筝》和在语言运用上的确令人心折,其中对语言的陌生化处理是其重要一环。
所谓语言的陌生化,也可说成是语言的张力,就是拆解语言使用的惯性,重新浇灌文字重量,赋予其新的意义,纺织出新的质地。
一般是指通过对语言进行变形、扭曲、拉长、压缩以及颠倒等多种艺术处理,从而使得我们对语言产生的麻醉效力中解脱了出来。
表现形式通常有通感、词性活用、打破语序等。
就如陆正兰在《歌词学》中说:“意象被多次重复的使用后,就会老化,死亡,变成平板词汇,不再是一个活生生的意象,因此文学家不懈地努力要把意象激活。
青花瓷介绍
《青花瓷》是一首由中国歌手周杰伦演唱的流行歌曲,收录于他的专辑《我很忙》中,发行于2007年。
这首歌曲的作词为方文山,作曲为周杰伦。
以下是《青花瓷》的一些特点和歌曲内容的介绍:
1.曲风和风格:这首歌以中国传统文化为基础,融合了流行、摇滚和古典元素。
周杰伦的独特的嗓音和创新的音乐编排使得这首歌在音乐上具有独特的风格。
2.歌词内容:歌曲的歌词表达了一段凄美而深沉的爱情故事。
歌中通过青花瓷这一富有中国传统文化象征意义的元素,来描绘爱情的美好与坚贞。
歌词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展现了对爱情的珍视和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3.MV设计:歌曲的音乐视频也十分精致,以中国古代宫廷为背景,呈现出具有浓厚中国风的画面。
MV中的场景和服饰设计都充满了古典的艺术感,与歌曲的主题相得益彰。
4.受欢迎程度:这首歌曲获得了广泛的好评和认可,成为周杰伦音乐代表作之一。
它在亚洲乐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不仅在音乐榜单上取得了良好的成绩,还成为周杰伦的代表作之一。
5.文化内涵:《青花瓷》以中国传统的青花瓷为象征,将其融入到歌曲中,弘扬了中华传统文化。
歌曲通过对青花瓷的描绘,表达了对爱情的执着和对传统文化的热爱。
总体而言,周杰伦的《青花瓷》以其独特的音乐风格和深刻的歌词,成功地结合了现代流行音乐和传统文化元素,成为中国流行音乐的经典之一。
青花瓷歌曲歌词赏析在2008年的央视春晚中,一首具有浓郁中国古典韵味的歌曲《青花瓷》,以其温婉的歌词和清丽的旋律为人们所熟知。
歌曲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音乐完美结合,以青花瓷为意象,描绘了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歌曲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歌词、旋律、配器及演唱方法与中国古典元素的完美融合。
本文将分别从以上四个方面对歌曲进行解析,以探求其成功的原因。
歌词是歌曲描绘情节、抒发情感的主体。
词作者方文山以极具中国古典特色的辞藻与丰富的修辞手法,使之俨然成为一幅水墨丹青画。
修辞手法的多样性,是这首歌词的一大特点。
譬喻、转化、转品、类迭、夸饰、摹写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不仅丰富了歌词的艺术表现力,还提升了其文化品味和艺术内涵,使静态的歌词动态化,艺术形象跃然纸上。
譬如,“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两句中的三个“惹”字,就使用了类迭的修辞手法。
有主动招惹之意的“惹”,让“芭蕉”与“门环”两种原本属于被动意象之物彷佛有了生气,然后再对照下一句“而我路过那将南小镇惹了你”,更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文白相间是这首歌词的另一个特点。
当下有很多歌曲以古代诗词为歌词,配以现代风格的旋律,以期达到古今合璧的效果,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而这首歌词以文白相间的写作手法,在其自身就做到了古今合璧,进而使其与旋律配合时全然没有生硬晦涩之感。
歌曲采用了五声音阶调式,使整首作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旋律多采用中国民族调式中常见的三音组,使其呈现出中国音乐所特有的儒雅、古朴、朦胧的意境。
主歌部分先以迂回下行的五声音阶陈述乐思,并以此奠定了歌曲的整体基调。
配合着极具古典韵味的歌词,使主歌部分充盈着中国古代文人的书卷气。
歌曲在副歌部分进入高潮,虽然运用了主歌部分的下行动机,但对其进行变化后在情绪上已和主歌完全不同,宫调式的那种大气磅礴在这里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副歌的上行小二度移调,成为全曲的最高潮部分,并最终在宫音上结束全曲。
浅析周杰伦歌词的审美意象周杰伦,是华语乐坛的一颗耀眼的明星,在成为歌手之前,他也是一位优秀的作词作曲家。
周杰伦的歌词以其独特的审美意象而备受瞩目。
他的歌词中常常出现大量的比喻,暗喻和象征,让人们领略到了不同层次的审美享受。
在这里,我们将对周杰伦歌词中的审美意象做一番浅析。
周杰伦的歌词中常常出现的审美意象之一是自然界的景物。
在他的歌词中,常常出现蓝天白云,流水飞瀑,青山绿水等大自然的景色。
在《青花瓷》这首歌中,他用“翠绿的池塘”“白色的莲花”“红尘之外”等词语来描述一幅幽雅的山水画卷,使人仿佛置身感受到了大自然的美好。
这些自然景物所呈现出的美,给人们一种清新,舒适的感觉,使人们在疲惫时可以找到一丝慰藉。
周杰伦的歌词中常常出现的审美意象是古代文化和历史中的元素。
在他的歌词中,常常出现诸如古典建筑,古代人物,古代诗词等元素。
在《叶惠美》这首歌中,他用“汉服的女子”“长亭外”“足迹”等词语来勾勒出一幅古代意境,使人们仿佛穿越时空,感受到了古代文化的魅力。
这些古代元素所带来的审美意象,使人们感受到了传统文化的魅力和韵味,让人们对历史和文化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周杰伦的歌词中常常出现的审美意象是现代都市的景象。
在他的歌词中,常常出现高楼大厦,灯红酒绿,车水马龙等现代都市的景象。
在《菊花台》这首歌中,他用“月亮代表我的心”“楼下的咖啡馆”“斑驳的阴影”等词语来描绘出了一个现代都市的夜景,使人们感受到了现代都市的繁华和热闹。
这些现代都市的景象所带来的审美意象,给人们一种新颖,时尚的感觉,使人们感受到了现代生活的多姿多彩。
周杰伦的歌词中常常出现的审美意象丰富多彩,涵盖了自然界的景物,古代文化和历史中的元素,现代都市的景象,民族风情的元素等。
这些审美意象所展现出的美,给人们带来了清新,舒适,时尚,独特的感觉,使人们感受到了不同层次的审美享受。
正是这些审美意象的丰富多彩,使得周杰伦的歌词备受瞩目,成为了华语乐坛的一颗明星。
Creative theory创作理论浅析歌曲《青花瓷》的创作及演唱的民族元素刘 双 吴音子(江苏师范大学音乐学院,江苏 徐州 221116)【摘要】流行歌曲《青花瓷》是在2007年11月2日歌手周杰伦刊行的《我很忙》专辑中广受传唱的作品。
这是他自己作曲,好朋友方文山作词完美结合的佳作。
歌词以极具中国民族特色的古代瓷器“青花瓷”为题材,用简洁、古朴、温婉的词语描述了这一传世艺术品的神韵特点。
本文从《青花瓷》歌曲的歌词、旋律调式、演唱技巧与民族配器的使用等方面分析了该曲的创作及演唱的民族元素。
【关键词】青花瓷;民族化元素;歌词【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序言本文主要论述歌曲《青花瓷》的创作及演唱的民族元素,以古代瓷器青花瓷为主题,曲调温婉清新,运用了古诗词及大量的修辞,充满了浓郁的抒情色彩,它是一种具有中西文化融合的音乐形式。
唤醒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知与传承,更加注重中国本土文化,从歌曲中分析流行音乐与中国传统音乐结合的大胆创新,具有带动流行音乐风潮的影响力。
一直以来,流行音乐和当代音乐都与中国民间音乐有着相互排斥的关系。
这首歌曲创作了一种新的流行风格,中国民族元素的加入与渗透,推动了流行音乐的发展,使其风格多样化,正是值得拿来分析的流行音乐之一。
从演唱视频以及相关文献,到收集资料,本文从歌曲的创作背景、歌词旋律、唱腔以及民族配器来分析。
了解歌曲的创作背景由瓷器青花瓷而来,歌词运用了大量的古诗词,旋律调式采用传统五声调式,流行唱法与中国戏曲唱腔的结合创新,西洋乐器与中国民族乐器的共同演奏演绎了对《青花瓷》中的民族元素的诠释。
一、创作背景“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这首以中国传统工艺品青花瓷为主题创作的音乐,曲调优柔委婉,清新脱俗,品读词意好像置身于几百年前的古代中国,为这烟雨朦胧的江南水墨山水而陶醉,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首歌是在流行音乐的基础上加上中国风的风格创作出来的,中国流行音乐模仿西方欧美音乐长期处于失去自我内在的蕴意,而这首中国风的青花瓷引起了中国流行音乐届的共鸣,广大听者陶醉其间,在青花瓷的文化底蕴中轻易地唤醒人们对中国传统文化强烈的认同感,恍惚间,人们发现了中国历史文化传承的伟大。
青花瓷歌曲歌词赏析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在2008年的央视春晚中,一首具有浓郁中国古典韵味的歌曲《青花瓷》,以其温婉的歌词和清丽的旋律为人们所熟知。
歌曲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音乐完美结合,以青花瓷为意象,描绘了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歌曲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歌词、旋律、配器及演唱方法与中国古典元素的完美融合。
《青花瓷》的成功为中国流行乐坛做出了一个榜样,证明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音乐并非水火不相容。
笔者希望当今的中国音乐人可以借鉴《青花瓷》这一成功的范例,创作出更多优秀的流行音乐作品,发展更为多元的流行音乐文化。
本文将分别从以上四个方面对歌曲进行解析,以探求其成功的原因。
歌词是歌曲描绘情节、抒发情感的主体。
词作者方文山以极具中国古典特色的辞藻与丰富的修辞手法,使之俨然成为一幅水墨丹青画。
修辞手法的多样性,是这首歌词的一大特点。
譬喻、转化、转品、类迭、夸饰、摹写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不仅丰富了歌词的艺术表现力,还提升了其文化品味和艺术内涵,使静态的歌词动态化,艺术形象跃然纸上。
譬如,“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两句中的三个“惹”字,就使用了类迭的修辞手法。
有主动招惹之意的“惹”,让“芭蕉”与“门环”两种原本属于被动意象之物彷佛有了生气,然后再对照下一句“而我路过那将南小镇惹了你”,更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青花瓷》词曲赏析“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古筝撩拨,牙板清脆,琵琶淙淙,《青花瓷》的中国风分外动人,方文山用“素胚”“仕女”“汉隶”等系列词汇描摹了传世青花瓷的风采,周杰伦的唱腔柔情古朴,略带江南戏曲韵味。
我一边为素胚上色,一边思念一个曾经邂逅的如青花瓷一般秀丽的江南女子。
冉冉檀香中,心中微酸,再也画不下去,纵是丹青圣手,瓶上的牡丹终究是不如伊人含苞待放的笑容,不知玉人生在何方,不免心自忧伤。
开首直叙,词藻并不华丽,但婉转细腻的描写已然奠定了全篇清韵雅致的基调。
“天清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在陶瓷的制作里,雨过天青是非常难制的颜色。
所谓烟雨天出天青色,瓷器在炉中烧制,出炉的一瞬须是烟雨天,且对上在釉上的色、炉温要求很高。
所以雨过天青的瓷器传世量很少。
烟雨对于天青色来说,是它生命力的一部分,一如你之于我。
以此做比,优雅而深情。
“天青色等烟雨”不但诗话了语言,而且串联“而我在等你”彰显出伊人于我而言多么的可贵。
再加上动人优美的旋律,令人如闻天籁。
“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画面感极强,既描述江南美景,也是青花瓷上的常见景色,更以景衬情,唯美的场景给思绪抹上了淡淡的伤感。
“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依然秉承一边勾勒青花一边展开思绪的写法,而伏笔一词更是对以后的结局作了暗示。
我是否与曾经邂逅的女子还有缘再见一面呢。
“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同样的旋律再次吟咏,一个“晕”堪称绝妙,缓缓扩散即是晕,动态感极强。
所谓佳句本天成,妙手偶得之,在朦胧的月光下,结局真的被打开了?朝思暮想的伊人看到了吗?答案不言而喻。
“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著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於碗底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著你”我继续临摹瓶身画,在完成后即将落款时又想起了远在他乡的心上人。
方文山解读《青花瓷》的修辞导读:素胚勾勒出青花笔锋浓转淡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譬喻)冉冉檀香透过窗心事我了然宣纸上走笔至此搁一半釉色渲染仕女图韵味被私藏而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譬喻)你的美一缕飘散去到我去不了的地方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夸佈)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类迭)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上下两行形成倒装、譬喻的修辞关系)色白花青的锦鲤跃然于碗底(摹写)临摹宋体落款时却惦记着你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夸饰)的秘密极细腻犹如绣花针落地(譬喻)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摹写)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上下两行三个句子运用了排比、类迭修辞)在泼墨山水画里你从墨色深处被隐去天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炊烟袅袅升起隔江千万里在瓶底书汉隶仿前朝的飘逸就当我为遇见你伏笔青色等烟雨而我在等你月色被打捞起晕开了结局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譬喻:“你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
极细腻”为“喻体”,“犹如”为“喻词”,“绣花针落地”为“喻体”。
若从譬喻“运用想象力,以具体而熟悉之物说明或形容抽象之物”这个原则来看,想象力将“细腻的秘密”与“绣花针落地”巧妙串联在一起,呈现出彼此微妙的关系:那段“隐藏在窑烧里千年的秘密”是如此细腻,因而被小心呵护着,唯恐一碰就破,就像绣花针落到地上,是那么轻盈细微,却又带点小小的危险。
而“瓶身描绘的牡丹一如你初妆”、“你嫣然的一笑如含苞待放”、“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等句也都是譬喻法的完全体现。
类迭:类迭不仅能使语调和谐,还可强化词句所透露的意思。
“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两句中连三个“惹”字就属此用法。
有主动招惹之意的“惹”,让“芭蕉”与“门环”两种原本属于被动意象之物仿佛有了生气,芭蕉不再只是认命般让骤雨淋泄其身,而门环也不再被动等待铜绿染身,然后再对照下一句“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整个画面更是活了起来。
一些中国风歌词中的修辞手法0920304116 汉语0911 黄驷楠我一直很喜欢听一些中国风的抒情歌曲。
总觉得与那些语词直白的流行歌曲相比,中国风的歌词即使不懂它是什么意思,甚至原本就没有什么意思,只是词句的堆叠,迎合押韵的需要,那也有一种别样的感伤和韵味在里面。
所以这次就举几首比较有名的中国风歌曲来分析歌词。
1“如传世的青花瓷自顾自美丽,你眼带笑意。
”——周杰伦《青花瓷》用比喻手法将美人比作传世的青花瓷。
写出美人内敛、清秀而高雅的气质。
正如青花瓷那般,简单的蓝白两色,第一眼并不能让人惊艳,但自有一种脱俗的气质让人难忘。
单纯之美,本就是很有格调的。
歌词中提到的美人或许是现实中的佳人,或许只是一幅美人图,“传世”二字一下子加深了时空的深邃感,让青花之美,美人之美变成永恒。
2“落款中署名悔,你伤过谁,不忍看宣纸内,晕开的泪”——周杰伦《花恋蝶》用比喻手法将宣纸上晕开的墨汁比喻成泪。
形象而贴切。
让人强烈地感受到主人公内心的悲伤仿佛就像这墨晕那般,眼泪滴落,点染徽墨,一片片,散开了,斑驳着。
3“一盏离愁,孤单伫立在窗口。
一壶漂泊,浪迹天涯难入喉。
”——周杰伦《东风破》用比拟手法离愁与漂泊本都是无形的东西。
歌词中用“盏”和“愁”两个量词将具体的东西具体化了,让人对离愁和漂泊有了更为生动形象的认识。
冷月残星,一盏孤灯,羁旅漂泊,一壶苦酒,愁肠百转。
4“你走之后,酒暖回忆思念瘦。
”——周杰伦《东风破》“瘦”字用得好。
瘦的哪里是回忆和思念,是回忆与思念的人。
让人联想到“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人憔悴。
”杯中酒仍暖,陌上花已开,伊人知归否?5“岁月在墙上剥落,看见小时候。
……枫叶将故事染色,结局我看透。
”——周杰伦《东风破》“剥落”本指的是墙纸一类的东西,此处用墙纸的剥落代指时间的久远,让人更形象地感受到岁月的流逝。
“剥落”与“染色”两个动词的运用让句子有了一种动态的美感,感伤的气氛也逐渐蔓延开来。
人生若只如初见,竹马青梅,终成追忆。
青花瓷歌曲歌词赏析在2008年的央视春晚中,一首具有浓郁中国古典韵味的歌曲《青花瓷》,以其温婉的歌词和清丽的旋律为人们所熟知。
歌曲将中国传统文化和现代流行音乐完美结合,以青花瓷为意象,描绘了一段缠绵悱恻的爱情故事。
歌曲最大的成功之处,就在于歌词、旋律、配器及演唱方法与中国古典元素的完美融合。
本文将分别从以上四个方面对歌曲进行解析,以探求其成功的原因。
歌词是歌曲描绘情节、抒发情感的主体。
词作者方文山以极具中国古典特色的辞藻与丰富的修辞手法,使之俨然成为一幅水墨丹青画。
修辞手法的多样性,是这首歌词的一大特点。
譬喻、转化、转品、类迭、夸饰、摹写等修辞手法的使用,不仅丰富了歌词的艺术表现力,还提升了其文化品味和艺术内涵,使静态的歌词动态化,艺术形象跃然纸上。
譬如,“帘外芭蕉惹骤雨门环惹铜绿,而我路过那江南小镇惹了你”两句中的三个“惹”字,就使用了类迭的修辞手法。
有主动招惹之意的“惹”,让“芭蕉”与“门环”两种原本属于被动意象之物彷佛有了生气,然后再对照下一句“而我路过那将南小镇惹了你”,更使整个画面活了起来。
文白相间是这首歌词的另一个特点。
当下有很多歌曲以古代诗词为歌词,配以现代风格的旋律,以期达到古今合璧的效果,但结果往往事与愿违。
而这首歌词以文白相间的写作手法,在其自身就做到了古今合璧,进而使其与旋律配合时全然没有生硬晦涩之感。
歌曲采用了五声音阶调式,使整首作品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
旋律多采用中国民族调式中常见的三音组,使其呈现出中国音乐所特有的儒雅、古朴、朦胧的意境。
主歌部分先以迂回下行的五声音阶陈述乐思,并以此奠定了歌曲的整体基调。
配合着极具古典韵味的歌词,使主歌部分充盈着中国古代文人的书卷气。
歌曲在副歌部分进入高潮,虽然运用了主歌部分的下行动机,但对其进行变化后在情绪上已和主歌完全不同,宫调式的那种大气磅礴在这里被展现得淋漓尽致。
副歌的上行小二度移调,成为全曲的最高潮部分,并最终在宫音上结束全曲。
浅析周杰伦歌词的审美意象
周杰伦是中国流行乐坛的代表性歌手之一,他的歌词常常给人一种深邃而又独特的审美意象。
在他的歌词中,常常运用了丰富的比喻、隐喻和象征手法,将抽象的情感和意念具象化,给人以视觉和感官上的冲击。
本文将从几个方面分析周杰伦歌词的审美意象。
周杰伦的歌词中经常出现的人物形象给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东风破》中,他将自己比喻为一只孤独的狼,形容自己是一个在寒冷的世界中奔跑的孤独者,这种形象给人一种寂寞和无奈的感觉。
在《七里香》中,他将自己比作一只迷路的孩子,形容自己在爱情中迷失了方向,这种形象给人一种迷茫和无助的感觉。
这些人物形象虽然都是虚构的,但却能够触动人们内心深处的某种情感。
周杰伦的歌词中常常使用了具象的描写手法,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
在《晴天》中,他用“蓝天白云”来形容心情的美好,让人感受到明朗和轻快的氛围。
在《搁浅》中,他用“断崖边缘”来形容自己的心境,让人感受到一种危机和悬而未决的氛围。
这些具象的描写不仅给人以视觉上的享受,还能够让人更好地理解和感受到歌词所表达的情感。
周杰伦的歌词中还常常运用了寓言和象征手法,给人以深层次的思考和启示。
在《稻香》中,他通过描绘一幅乡村田园的画面,让人感受到生活的简单和纯粹,表达出对于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
在《青花瓷》中,他通过描绘一幅中国传统文化的画卷,让人感受到历史的沉淀和文化的独特,表达出对于传统文化的保护和珍视。
这些寓言和象征的手法使得歌词更加具有哲思性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