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地球上有什么
- 格式:docx
- 大小:21.69 KB
- 文档页数:3
(版)四年级科学下册教案第五单元我们的家园——地球18.地球上有什么一、教学目标:1、通过查阅、整理资料和看地图、观察地球仪等,了解地球地貌状况,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了解地球物质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意义,树立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
3、科学知识方面: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地球的地貌状况,能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三、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根据教师的提前要求,搜集地球上的动物、植物、高山、高原、平原、丘陵、盆地、沙漠、河流、湖泊、海洋的资料等搜集相关的文字资料及图片。
2.教师准备:要为学生准备地形图及一部分的地球仪;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引入问题1.师:老师知道同学们都特别喜欢过节,下面老师就想考考大家,看谁知道的节日最多。
(课件出示 1.1 3.12 4.22 5.1 5.4 6.1 7.1 8.1 9.10 10.1 )学生回答。
(4.22对学生来说比较陌生,大家都回答不出来。
)师:同学们的课外知识真丰富。
4月22日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日子,这是我们人类公共生活的家园地球的节日——地球日。
(出示地球图片)这颗转动不息的蓝色圆的星球就是我们的地球。
对于我们共同的家园,你想了解什么?(学生举手说自己感兴趣的话题)师:看得出来大家都非常想了解我们的家园。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认识一下地球上有什么吧。
(板书:地球上有什么)(二)自主探究,认识地球表面有什么活动一、我们的周围有什么师:我们都知道地球很大,地球上有好多好多的东西,下面我们先来说一说我们周围有什么。
1.引导学生表述自己家周围有什么。
2.归纳总结:虽然我们所处的位置各不相同,但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地球上。
活动二、地球表面有什么师:刚才大家说了很多,其实这只是地球表面的极小的一部分东西,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
(师出示课件:从太空拍摄的地球影像图)师:这是从外太空拍摄的地球影像图,从挂图中你能看到什么?生:海洋和陆地。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地球上有什么》【教育目】1、通料和看地、地球等,认识地球地貌情形;能自己喜的模式〔言、文字、型等〕表述研究程和果。
2、通地球物的认识立保境和源的意。
3、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地和大多数水域产生的;认识地球、地的主要和功用。
4、学会看地球、地,它成此后生活的帮手。
【教育准】文字、片料,多媒体件,地球,地。
【教育程】一、投石激水,开放的教育情形1、:同学喜?出示:“什么球,溜溜,背着峻岭和河流;什么球,溜溜,种着庄稼盖着楼”,猜猜它是?〔板:地球〕2、影拍了地球上一美的片,我一同去看看吧。
〔播放件〕:美?我的地球家园真是太美了!〔出示太空中拍到的地球片〕宇航在太空中看到的地球是色的,我没法像宇航那俯视地球,但老能够你近间隔的到“地球”,看看地球上有什么。
〔板:地球上有什么〕二、抛引玉,提出开放的研究出示:地球、地:同学以小位玩玩地球、看看地,相互了什么,想知道什么。
〔以学生本,做好此的,孩子也许会想研究的主有:地球的面;地球的直径;水的分布;最高的山;淡水源、地中的;地球上的;不一样的色代表什么;七大洲;四大洋;五的辩解;比率尺⋯⋯〕同学才察得分外真,得也分外烈。
在,哪个愿意先来?其余小真听,他的和他想知道与你的能否一。
〔合孩子感趣的提,合本的教育目,我判定了几个要点研究的主,即:水源;;;色,如允可加入大洲、大洋及五的辩解。
〕三、就地取材,供给开放的研究料1.研究沟通:看来,你都是察的、善表达的好孩子。
了帮助你揭开地球神秘,老呀大家准了一些本和料,下边各小依据自己的主,从些料以及地、地球中取你需要的信息,填写的表中。
〔巡、参加到学生沟通中〕:哪个小想先来展现一下你的的收?合学生所的主,合适的充料,帮助学生掌握典范资料。
沟通中做合适充:水源:合世界淡水源相少及目前我国西南的旱情紧急来帮助学生立用水的意。
色:列典范,如:珠穆朗峰在地上之因此是深褐色,是因其海拔高度分外高,乃世界第一顶峰;白色代表冰雪覆盖之地,充料北极的北极熊,使学生达到知。
18.地球上有什么【教学内容】青岛版科学四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第二课【教学目标】1.通过查阅、交流、整理资料,了解地球地形、地貌状况,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知道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搜集资料。
2.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了解地球物质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意义,树立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
3.从宏观上认识地球的地形、地貌及地球上的物质,知道地球是多姿多彩的;知道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生机勃勃、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认知地球的地貌状况,能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教学难点:知道地球仪上主要标识及其功能。
【教具、学具】1.学生准备:根据教师的提前要求,搜集地球上的动物、植物、高山、高原、平原、丘陵、盆地、沙漠、河流、湖泊、海洋的资料等搜集相关的文字资料及图片。
2.教师准备:要为学生准备地形图及一部分大小不等的地球仪;搜集“地球上有什么”的音像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问题1.师生玩猜谜语的游戏。
谈话:老师知道同学们特别爱玩猜谜语的游戏,今天咱们也来玩一次。
教师说:“什么球,圆溜溜,背着高山和河流;什么球,圆溜溜,种着庄稼盖着楼”它是谁?(地球)2.提出问题:关于地球,你想知道什么?3.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整理问题,确定本节课的研究问题。
预设1:我想知道地球有多大;预设2:我想知道我们居住在地球的什么地方;预设3:我想知道地球上有什么……(学生说自己感兴趣的话题)教师小结:看得出同学们都非常想了解我们共同生活的这个家园,那么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认识一下地球上有什么吧!板书课题:地球上有什么二.小组学习,自主探究1.自主探究,我们周围有什么(1)教师引导:我们就生活在地球上,虽然我们所处的位置各不相同,但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地球上,你的周围都有些什么呢?比比看谁的介绍最清楚。
学生运用多种方式,展示自己周围都有些什么。
学生可拿出与家人一起旅游的照片,并叙述景点。
Fatalism is an excuse for the weak who lack willpower.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地球上有什么》教案及教学反思教学目标知识目标:通过查阅、交流、整理资料,了解地球地形、地貌状况,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知道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搜集资料。
能力目标:通过学习本课,培养孩子的观察能力,合作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分享共同的劳动成果,学会相互合作;了解地球物质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意义,树立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
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感知问题师:同学们,我们都生活在美丽的地球上,地球上有什么呢?这是今天我们要来探究的问题。
(板书:出示课题)探索体验解决问题(课件出示转动的地球)师:看,这颗转动不息的蓝色星球就是我们的地球,它的表面积很大,有5.1亿平方千米,你发现了什么?蓝色部分非常大,它代表的是什么呢?师:是的,海洋的面积约占地球表面积的71%呢,这说明在地球表面海洋的面积比陆地大得多。
不过陆地的面积虽然小,但是却有着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特征哦,它们是什么样子?除了海洋,地球上的水还包括什么?谁生活在这美丽的星球上?这些问题相信只要你认真观看下面一段影片,就一定能找到答案的。
(播放配乐图片课件)影片看完了,让我们来交流一下地球上有什么?板书:高原、山峰、丘陵、盆地、平原、沙漠海洋、湖泊、河流动物、植物,人小结:高原、山峰、丘陵、盆地、平原、沙漠属于陆地;海洋、湖泊、河流属于水;人、动物、植物都是生活在地球上的生物。
(板书:陆地、水、生物)师:对于地球上的地形地貌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师:课前同学们也都查找了不少的资料,这个问题谁能来解答?师:看来同学们都是善于观察和思考的孩子,看到同学们把查找的资料用信息卡的方式进行了整理,我觉得这是非常科学的方法,课后我们还可以继续查找你感兴趣的材料,小组为单位制作剪贴报,在班级里进行展览,让大家了解更多关于地球的知识,好吗?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发现原来地球上有这么多样的地貌和种类繁多的物种,对于这样一个多姿多彩的星球你想说些什么呢?三、认识地图师:地球这么美丽,我真想到处去看看,我知道节假日的时候许多同学喜欢出去旅游,可是如果你到了一个陌生的地方该怎么办?师:这位同学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方法——查地图。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精品教案《地球上有什么》一、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方面:通过查阅、交流、整理资料,了解地球地形、地貌状况,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交流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学会合作性学习;了解地球物质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意义,树立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
3、科学知识方面: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表示和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地球的地貌状况,能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三、课前准备:教师:1、有关地球地形地貌的相关图片及文字资料。
2、政区、地形图及一部分大小不等的地球仪。
3、多媒体课件。
学生:1、搜集地球上有什么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2、橡皮泥(或其他球状物体)、小木棒、水彩笔等制作地球仪的物品。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想研究的问题1、让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节日。
2、出示4月22日这个日期,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知道4月22日是地球日,导入新课。
板书:地球上有什么(二)自主探究,认识地球表面有什么活动一、我们的周围有什么1、引导学生表述自己家周围有什么。
2、归纳总结:虽然我们所处的位置各不相同,但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地球上。
【通过学生观察、交流自己周围有什么,初步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说起,从周围事物说起,按由近及远的顺序交流生活中所观察到的一切,并且知道我们所了解的只是地球的一小部分,也为继续交流做好准备。
】活动二、地球表面有什么教师学生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小组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学生能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探究和交流,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让他们充分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但这部分教师展示的资料一定要精简,只需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即可,使学生从宏观上认识地球地貌,否则就会冲淡认识地球概貌的教学目标。
】活动三:观察地图,有什么发现。
出示世界地形图,引导学生分组观察,集体交流小组的发现。
《地球上有什么》一、教学目标:1.科学探究方面:通过查阅、交流、整理资料,了解地球地形、地貌状况,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交流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学会合作性学习;了解地球物质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意义,树立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
3.科学知识方面: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表示和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地球的地貌状况,能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三、课前准备:1.学生准备:根据教师的提前要求,搜集地球上的动物、植物、高山、高原、平原、丘陵、盆地、沙漠、河流、湖泊、海洋的资料等搜集相关的文字资料及图片。
2.教师准备:要为学生准备地形图及一部分大小不等的地球仪;搜集“地球上有什么”的音像资料。
四、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提出想研究的问题猜谜语导入师:(出示图片)同学们看,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颗蓝色的行星沿着它的轨道夜以继日地运行着,这就是地球。
师:关于地球,你都想了解它哪些知识?生1:地球的大小。
生2:地球的形状生。
生3:地球上都有些什么。
师:好,同学们有这么多想法。
这节课,我们先从地球的表面开始探究,看看地球上有什么?(引板书出课题)(二)自主探究,认识地球表面有什么活动一、我们的周围有什么1.引导学生表述自己家周围有什么。
2.归纳总结:虽然我们所处的位置各不相同,但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地球上。
师:同学们,地球我们其实并不陌生,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地球上,看一看想一想,我们的身边有什么?(学生交流发言)师:刚才同学们从我们身边说起,了解了我们周围都有什么。
活动二、地球表面有什么下面我们观看一段关于地球表面地形地貌介绍的视频,看从中你又能了解到些什么呢?生:地球的表面积很大,有5.1亿平方千米;生: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生:xx面积大,陆地面积小;(教师学生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小组交流搜集到的资料)活动三:观察地图,有什么发现师:通过刚才的交流,我们了解到了有关地球表面上的一些信息,可是地球实在是太大了,我们在实际生活中无法看到它的全貌,于是人们仿照地球的形状,并按照一定的比例把他缩小,制作了地球的模型——地球仪,为了携带方便,人们也按照一定的比例把他绘制成平面图,也就是地图。
18.地球上有什么教学目标:从宏观上认识地球的地形、地貌及地球上的物质。
知道地球是多姿多彩的;知道地球上的生物是多种多样、生机勃勃、互相联系、互相依赖的。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地球的地貌状况,能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通过查阅、交流、整理资料,了解地球地形、地貌状况,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知道可以通过不同的途径搜集资料。
教学过程:一、提出问题1、师生欣赏美丽的地球。
2、提出问题:关于地球,你想知道什么?地球上都有什么?二、猜想假设学生提出问题,教师引导学生整理问题,确定研究目标并揭示课题。
三、制定方案活动一、我们的周围有什么1、引导学生运用多种方式,或图片或语言文字展示自己家周围有什么。
活动二、地球表面有什么2、整体感知地球上陆地与海洋的分布情况。
(1)、出示课件:转动的地球模型。
(2)、引导学生说一说:你从这个地球模型上发现了什么?四、展示交流1、学生汇报交流:蓝色的表示海洋,黄褐色的表示陆地;地球的表面积很大,有5.1亿平方千米;地球上的陆地面积占29%,海洋面积占71%;海洋面积大,陆地面积小;……2、归纳总结:虽然我们所处的位置各不相同,但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地球上。
3、交流地球表面陆地形态方面的资料,指导学生认识地形、地貌是多姿多彩的。
(1)、学生运用多种形式小组交流搜集到的资料,并填写记录卡,教师巡回指导。
[学生交流时,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提供一个辽阔的大草原的背景,让学生置身于广阔的大自然中,畅想交流,同时使学生感受到大自然的辽阔壮美。
](2)、全班交流地球陆地上各式各样的地形、地貌--山峰、高原、平原、沙漠、丘陵、盆地等的情况。
4、引导学生认识经线和纬线,了解地球的五个温度带。
活动三、总结归纳1、学生讨论怎样把搜集的资料进行整理。
2、讨论:我们搜集的关于“地球上有什么”的资料可以分为哪几类。
五、拓展创新围绕“地球上有什么”课前让学生搜集有关地球上的美景,使学生明确可以从不同的途径获取资料。
青岛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第18 课《地球上有什么》教学设计教学/学习目标:科学探究目标:通过查阅、交流、整理资料,了解地球地形、地貌状况,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交流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学会合作性学习;了解地球物质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意义,树立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
科学知识目标: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表示和作用。
重点和难点:了解地球的地貌状况,能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地球仪、世界地形图、实验表。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谈话导入师:在浩瀚的宇宙中,有一个蓝色的神秘的行星,她孕育了许多生命。
你知道它是哪个星球吗?生:地球。
师:是的。
那么地球上都有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来研究。
(板书课题)二自主探究,认识地球表面有什么。
活动一:我们的周围有什么。
师:关于地球上有什么,先让我们从身边说起,。
你观察到的我们的周围有什么?生:有小花,小草。
师:这是地球上的植物。
……[地球上有什么是一个很大的话题,学生回答很容易偏离主题,因此老师一定要进行适时的引导,引导学生从周围事物说起,按由近及远的顺序交流生活中所观察到的一切,并及时进行归类,为继续交流做好准备。
]活动二:说说地球表面有什么师:看来同学们很善于观察。
其实,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我们对周围事物的了解只是地球表面极小的一部分,上面还有很多事物,那么它的表面还有些什么呢?老师这有一段录象,请同学们认真看,注意听,在这段录象中提到了地球表面有哪些地形地貌?[学生观看有关地形地貌的录象。
]师:老师发现刚才同学们看的都很认真,那么从录象中,你了解到地球表面有哪些地形地貌呢?[学生根据问题进行回答,根据孩子们的回答,教师随机板书并引导归类。
][板书:陆地平原山脉高原峡谷湖泊河流……海洋]师:在录象中除了介绍了各种地形地貌外,还给我们提供了有关陆地和海洋在地球表面所占比例的信息,谁注意到了?生:陆地占30%,海洋占70%。
18、地球上有什么教学目标:1、通过查阅、整理资料和看地图、观察地球仪等,了解地球地貌状况;能选用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了解地球物质对人类及其它生物生存的意义,树立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
3、知道地球是有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标识和功用。
教学重点难点:了解地球物质对人类生存的意义,树立环保意识。
教学准备:学生分类搜集材料:陆地面积、水域面积、沙漠分布情况、平原及高原分布情况等。
教师准备:地球仪、地图、多媒体、影像资料。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1、师生玩猜谜语的游戏。
教师谈话:同学们,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个谜语,请大家猜一猜。
“什么球,圆溜溜,背着高山和河流;什么球,圆溜溜,种着庄稼盖着楼”?2、在学生猜出是“地球”后,教师提出问题:关于地球你想知道什么?3、在学生讨论的基础上,教师明确研究的目标并揭示课题。
板书:18、地球上有什么二、探究体验,解决问题。
(一)我们的周围有什么1、提出问题。
教师谈话:同学们,我们就生活在地球上,下面我们就先来说一说我们周围都有些什么?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试试看,比比谁的介绍最清楚。
2、全班交流。
(指名回答,师适时引导。
)(二)地球表面有什么师:刚才大家说的只是地球表面的极小的一部分东西,地球是一个很大的球体。
(1)教师用多媒体展示地球影像图,让学生观察画面,你看到了什么?(使学生明确地球上大部分是海洋,一小部分是陆地。
)(2)小组合作交流:让学生将自己搜集的图片、文字资料归类摆放,一边观察,一边交流整理。
(教师巡视指导)(3)展示交流:小组汇报,互相补充。
教师及时给与肯定和鼓励,并根据学生汇报情况板书:海洋、湖泊、河流、平原、山脉、高原、峡谷……(4)教师展示图片、视频补充学生未搜集到的典型材料,如:南极冰川、热带雨林、青藏高原、法国巴黎、各种人种图片……(5)教师谈话:所有这些美丽的景色、丰富的资源,都在地球上,看了老师的资料,大家有什么要说的?(学生积极发言。
青岛版小学四年级科学下册精品教案《地球上有什么》
一、教学目标:
1、科学探究方面:通过查阅、交流、整理资料,了解地球地形、地貌状况,能选择自己擅长的方式(语言、文字、图表、模型等)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2、情感态度、价值观方面:通过小组活动,使学生学会交流分享自己的劳动成果,学会合作性学习;了解地球物质对人类及其他生物生存的意义,树立保护环境和资源的意识。
3、科学知识方面:知道地球是由小部分陆地和大部分水域构成的;了解地球仪、地图的主要表示和作用。
二、教学重难点:了解地球的地貌状况,能表述研究过程和结果。
三、课前准备:
教师:1、有关地球地形地貌的相关图片及文字资料。
2、政区、地形图及一部分大小不等的地球仪。
3、多媒体课件。
学生:1、搜集地球上有什么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2、橡皮泥(或其他球状物体)、小木棒、水彩笔等制作地球仪的物品。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提出想研究的问题
1、让学生交流自己知道的节日。
2、出示4月22日这个日期,通过老师的讲解让学生知道4月22日是地球日,导入新课。
板书:地球上有什么
(二)自主探究,认识地球表面有什么
活动一、我们的周围有什么
1、引导学生表述自己家周围有什么。
2、归纳总结:虽然我们所处的位置各不相同,但我们周围的一切都在地球上。
【通过学生观察、交流自己周围有什么,初步引导学生从自己身边说起,从周围事物说起,按由近及远的顺序交流生活中所观察到的一切,并且知道我们所了解的只是地球的一小部分,也
为继续交流做好准备。
】
活动二、地球表面有什么
教师学生运用自己擅长的方式小组交流搜集到的资料。
【学生能结合自己搜集的资料进行探究和交流,培养了学生搜集资料的能力,让他们充分体验学习的快乐,激发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兴趣。
但这部分教师展示的资料一定要精简,只需具有代表性的景观即可,使学生从宏观上认识地球地貌,否则就会冲淡认识地球概貌的教学目标。
】
活动三:观察地图,有什么发现。
出示世界地形图,引导学生分组观察,集体交流小组的发现。
学生观察,交流意见。
例如:发现有颜色上的差别,分别代表海洋、高地和平原。
【在本环节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提供感性材料,给学生充分观察的时间和空间,学生通过自主合作的学习,能够发现地图上的相关信息,充分体现了学习的自主性、合作性,培养学生
的探究能力。
】
活动四:观察地球仪,有什么发现。
教师出示地球仪,地球仪上又为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学生分组观察,集体交流小组的发现。
【在探究的过程中,教师先给学生自主学习的空间,然后适时的引导,使学生的学习目的、层次更加深入,认识了经线、纬线、赤道、五带分布区域等。
】
(三)、自由活动,制作一个小地球仪。
两人为一组进行制作地球仪,老师与学生一起做,并进行方法指导,让学生在地球仪上简单涂色表示海洋、陆地、平原等。
通过动手制作,提高学生的兴趣,而且能进一步加深学生对地球地貌、海洋陆地区域分布、经线、纬线、赤道等方面的认识。
(四)、拓展活动
搜集资料,以“珍惜地球资源,转变发展方式,倡导低碳生活”主题,办一份科学手抄报。
【通过学生的动手制作,或继续搜集相关的资料,可以使学生的探索精神继续在生活中得以发展,促进学生的能力培养。
】
六、板书设计:
地球上有什么
xxxxxx溪流瀑布……
陆地xxxx森林盆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