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运动场及体育设施管理制度
- 格式:doc
- 大小:18.00 KB
- 文档页数:1
体育教学场地设施器材管理制度一、体育教学场地设施器材的分类和管理体育教学场地设施器材主要包括体育馆、球场、操场、游泳池等,以及球类、田径器材等各类设备。
1. 体育馆设施器材管理:体育馆设施器材包括场地、看台、篮球架、排球网、健身器材等。
体育馆设施器材应定期检查,确保使用安全,如有损坏应及时维修或更换。
2. 球场设施器材管理:球场设施器材包括场地、围网、球门、球筐等。
球场设施器材的使用应有专人负责,定期检查,保持良好的使用状态。
3. 操场设施器材管理:操场设施器材包括场地、跑道、健身器材等。
操场设施器材的管理包括清洁、维护、安全检查等方面,保持设备的完好和使用安全。
4. 游泳池设施器材管理:游泳池设施器材包括泳道、起跳台、游泳艇、浮板等。
游泳池设施器材的管理包括清洁、维护、消毒等方面,确保水质清洁并定期检查设备的安全性。
5. 球类、田径器材管理:球类、田径器材包括篮球、足球、排球、田径设备等。
球类、田径器材的管理包括分类存放、定期检查、维护等,确保器材的完好和使用安全。
二、体育教学场地设施器材管理的流程和责任分工1. 设施器材的购置和配备:由学校体育教学部门根据实际需要制定购置计划,并通过相关部门采购设施器材。
根据不同的设施器材种类,设立专人负责管理和维护。
2. 设施器材的登记和管理:购置后,设施器材应进行登记,包括器材名称、数量、购买时间、使用地点等信息。
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制度,明确责任人。
3. 设施器材的维护与保养:设施器材的维护保养工作由专人负责,包括定期检查、维修、更换等。
定期检查设施器材的安全性,如有损坏及时维修或更换。
4. 设施器材的使用与借用:设施器材的使用应按照规定的流程和程序进行,学生和教师应按照规定的方式使用设施器材。
借用设施器材时,应经过审批,并签订借用协议。
5. 设施器材的报废与更新:设施器材使用寿命到期或损坏无法维修时,应及时报废。
并及时更新设施器材,确保设施器材的质量和性能。
学校体育相关规章学校体育活动在学生的健康和全面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为了确保体育活动的有序进行,学校制定了一系列相关的规章制度,以规范体育活动的开展。
下面将介绍学校体育相关规章。
一、体育场馆使用规定1.学生在使用体育场馆前必须参加相应的安全教育和体育知识培训,了解场馆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2.学生使用体育场馆时必须佩戴适当的运动鞋,不得穿着凉鞋、高跟鞋等不安全的鞋子。
3.学生在使用体育设施时应当注意维护设施的完好,并遵守相关的使用规定和秩序。
二、体育器材管理规定1.学生在使用体育器材前必须接受器材使用和保养方面的培训,了解器材的正确使用方法。
2.学生使用体育器材时必须佩戴相应的保护装备,如护具、头盔等,确保自身安全。
3.学生在使用体育器材过程中如发现问题或损坏应及时向有关负责人报告,不得私自修理或继续使用。
三、体育活动参与规定1.学生参与体育活动前必须接受健康检查,确保身体健康并符合参与活动的条件。
2.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守教练员的指导和要求,不得违反活动规则或进行无意义的挑衅行为。
3.学生在参与体育比赛过程中应当保持良好的体育道德和精神风貌,尊重对手,遵守裁判员的裁决。
四、体育课程安排规定1.学校将每周安排固定的体育课程,并及时通知学生具体的上课时间和地点。
2.学生在体育课程上应当按时到达指定的场馆,不得无故缺席或迟到,减少学习效果和团队活动的积极性。
3.学生在体育课程上应当遵守教练员的指导和要求,积极参与各项活动,完成课程要求。
五、体育比赛参与规定1.学校将组织各类体育比赛,学生可以根据个人兴趣自愿报名参赛。
2.学生在参赛前需经过必要的体能测试和技能培训,确保具备参赛的条件和能力。
3.学生在比赛中应当遵守竞赛规则和道德规范,尊重对手并树立正确的竞赛心态。
六、体育活动安全管理规定1.学校将定期进行体育活动安全培训,学生必须接受相应的安全知识教育,了解体育活动风险,并具备自我保护的能力。
小学塑胶运动场管理制度1. 使用时间:小学塑胶运动场的使用时间为每天早上6点至晚上8点。
2. 预约制度:小学塑胶运动场需要提前预约才能使用,预约时间为一周之内。
3. 使用范围:小学塑胶运动场仅供学生和教职工使用,其他人员需得到学校同意方可进入。
4. 使用规定:使用者应遵守运动场的使用规定,不得在运动场内吸烟、乱丢垃圾、乱穿鞋等行为。
5. 球类运动:使用运动场进行球类运动时,应注意保护场地并遵守规则,不得打破设施。
6. 安全保障:运动场内应设有急救箱,并指定专人负责急救工作。
7. 环境卫生:使用者应保持运动场的环境卫生,不得乱扔垃圾,保持场地整洁。
8. 保养维护:学校应定期对运动场进行保养维护,确保设施的完好和使用安全。
9. 管理人员:学校应指派专人负责小学塑胶运动场的管理,监督使用规定的执行。
10. 违规处理:对于违反使用规定的行为,学校有权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包括警告、暂停使用等。
以上是小学塑胶运动场的管理制度,旨在保障运动场的正常使用和安全,营造良好的运动环境。
同时,使用者也应承担相应的责任,遵守使用规定,共同维护运动场的良好状态。
小学塑胶运动场管理制度(二)小学塑胶运动场是供学生进行体育活动和运动训练的场所,为了保证运动场的安全和秩序,需要制定一套管理制度。
以下是一份参考管理制度:1. 使用时间:塑胶运动场的使用时间为学校所规定的运动课程时间和课外活动时间。
其他时段禁止使用。
2. 使用对象:塑胶运动场仅限学生、老师和相关工作人员使用。
禁止非关人员进入。
3. 使用规范:在运动场内进行运动活动时,应遵守以下规范:a. 穿运动鞋:进入塑胶运动场必须穿着适合运动的鞋子,禁止穿着凉鞋和高跟鞋。
b. 不乱丢垃圾:使用后应将垃圾投放到指定垃圾桶中,保持运动场环境整洁。
c. 不随意涂画:禁止在塑胶运动场上涂画、涂写。
d. 禁止吸烟:在塑胶运动场内禁止吸烟。
4. 安全注意事项:a. 禁止在塑胶运动场上进行搏斗、打闹等危险行为。
小学体育器材、场地管理制度是为了规范小学体育教学和体育活动,保证学生的安全和健康,促进体育教育的有效开展而制定的管理制度。
具体内容如下:1.器材管理:(1)学校应购置符合体育教学和活动需要的器材,并进行定期检查和维护。
(2)器材存放应有专门的储存处,保持整洁、安全,并分类储存。
(3)学生在使用器材前,应接受相关器材的安全使用教育,了解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切忌乱用、损坏或私自带出校外。
2.场地管理:(1)学校应提供适当的体育场地,保证面积、硬度和平整度符合相关标准。
(2)场地应保持清洁、整齐,保证无障碍和安全。
(3)场地使用时应有专门负责人进行管理和监督。
3.安全管理:(1)学校应制定安全教育计划,定期进行安全教育培训,指导学生正确使用器材和遵守规则。
(2)小学体育教师要严格把好安全关,对学生的体育技能、体力状态进行评估,切勿强行安排超出学生能力的活动。
(3)学生在进行体育活动时,应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和鞋子,禁止戴有硬物的饰品。
4.监管和责任:(1)学校应指定专门的体育教师负责器材、场地的管理,定期检查和维护情况。
(2)教师应监管学生在体育活动时的安全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防止事故发生。
(3)家长在签署学生体育活动同意书时,应了解和接受学校的器材、场地管理制度,共同保护学生的安全。
通过制定和贯彻小学体育器材、场地管理制度,可以提高学生体育活动的安全性和有效性,保证健康发展。
同时,还可以增强学生体育意识和责任感,培养良好的体育习惯和行为规范。
小学体育器材、场地管理制度(2)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 器材管理:- 对体育器材进行分类、编号并建立器材清单,定期进行盘点及检查。
- 确保器材的完好无损,如有损坏或无法使用的器材应及时报修或更换。
- 对易损耗的器材进行合理使用和储存,以延长器材的使用寿命。
- 确保器材的安全性,注意防滑、防护装置等安全设施。
2. 场地管理:- 对体育场地进行规划、划定标志,并确保场地清晰可见。
学校体育场所工程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学校体育设施的建设与管理,规范体育场所的使用与维护,提高校园体育设施的利用率和服务水平,特制定本管理制度。
第二条本管理制度适用于学校内所有体育场所的建设、维护和管理。
第三条学校体育场所工程管理应遵循“科学规划、优质建设、精细管理”的原则,保证体育场所的安全、舒适和便捷使用。
第四条学校体育场所工程管理的目标是通过科学规划、合理建设和规范管理,提高学校体育场所的使用率,满足师生的体育需求,提升学校的体育教学质量和学生的体育素养。
第五条学校体育场所工程管理应遵循依法管理的原则,遵守相关法律法规,确保校园体育设施的合法建设和使用。
第六条学校体育场所工程管理应遵循经济合理、资源节约的原则,优先保证体育场所的正常使用,合理规划和利用体育设施资源。
第七条学校体育场所工程管理应遵循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原则,建立规范的审批和监督机制,保障校园体育设施的公平使用。
第二章组织机构第八条学校体育场所管理机构应设立专门的体育场所管理部门,负责学校体育场所的建设、维护和管理工作。
第九条学校体育场所管理部门设立主管领导,负责领导和指导体育场所管理工作。
第十条学校体育场所管理部门设立维护组、巡查组和安全监控组等专业队伍,负责体育场所的维护、保养和安全检查工作。
第十一条学校体育场所管理部门应建立健全的制度,明确工作职责和权限,建立考核评价机制,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
第三章建设管理第十二条学校体育场所的建设应进行科学规划,确保建设项目符合教育部门和有关规定的要求。
第十三条学校体育场所的建设项目应根据学校教育发展规划和体育教学需求,确定建设内容和规模。
第十四条学校体育场所的建设应遵循节约用地、合理布局和符合安全要求的原则,确保建设项目的效益。
第十五条学校体育场所的建设应遵循招标、审批、监督和验收的程序,确保建设项目的合法性和质量。
第十六条学校体育场所的建设项目应由专业队伍进行设计、施工和监督,确保建设项目的质量和安全。
一、目的为加强学校运动场的卫生管理,提高运动场环境质量,保障师生的身心健康,特制定本制度。
二、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运动场,包括田径场、篮球场、足球场、排球场、网球场等。
三、管理职责1. 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负责制定运动场卫生管理制度,并组织实施。
2. 体育部门负责监督运动场卫生管理工作,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3. 教师和学生应自觉遵守运动场卫生管理制度,共同维护运动场环境。
四、卫生管理要求1. 运动场地面要保持清洁,无杂物、垃圾、痰迹等。
2. 运动场设施(如篮球架、足球门、网球场围网等)要保持完好,无损坏。
3. 运动场周围绿化带要保持整洁,无杂草、枯叶等。
4. 运动场内不得随意丢弃废弃物,不得焚烧杂物。
5. 运动场内不得随意张贴、涂鸦,不得损坏公共设施。
五、卫生管理制度1. 定期清理运动场,保持场地清洁。
每周至少清理一次,重大活动前必须彻底清理。
2. 设立垃圾收集点,师生应自觉将垃圾投入指定地点。
3. 定期检查运动场设施,发现损坏及时维修。
4. 加强绿化带管理,定期修剪花草树木,清除杂草。
5. 加强运动场周围环境卫生管理,防止蚊虫滋生。
6. 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师生环保意识,自觉维护运动场卫生。
六、奖惩措施1. 对认真执行本制度,保持运动场卫生良好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
2. 对违反本制度,造成运动场卫生恶化的单位和个人,给予通报批评,并责令整改。
3. 对严重违反本制度,造成严重后果的,将依法依规追究责任。
七、附则1. 本制度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2. 本制度由学校后勤管理部门负责解释。
3. 学校其他相关部门应积极配合,共同做好运动场卫生管理工作。
学校运动场管理制度体育运动地是学校体育教学及师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场所。
学校规定校外人员未经批准,不得进入场内活动。
严禁一切车辆驶入场内;爱护场内一切运动设施,保持场内清洁卫生,不得乱丢果皮、杂物。
一、塑胶跑道及篮、排球场地使用规定:1、严禁穿高跟鞋及硬钉的足球鞋进入塑胶跑道及篮、排球场地。
2、未经任课体育老师或运动指导老师同意,不得穿钉鞋进入跑道(经同意了也只准穿短钉鞋,即钉子不超过____毫米;3、不准在塑胶跑道及地面上进行球类活动。
4、运动结束,要向运动场地管理人员办好退场记录,及时归还运动器材。
二、足球场地使用规定1、进入球场人员不得将任何带有生活垃圾的物品带入,2、无论大人小孩不能随地大小便,违者罚款____元;不得将任何宠物带入。
3、不得将有损足球场地的任何器械带入,4、足球活动期间休闲人员不得进场。
5、进入足球场活动人员必须严格执行球场管理制度,否则管理人员有权制止。
三、健身器材使用规定1、合理使用,正常锻炼。
不允许拿硬件物品敲打设施。
使用者须维护场内清洁及设施完好。
2、使用时,一定注意安全,以免发生意外。
第四篇:体育馆运动场地管理制度篮、排球场地管理规定1.凭本人有效证件到总服务台办理场地使用手续后方可进场。
2.非开放时间,除本馆工作人员外,任何人不得擅自进入场馆。
3.所有进入篮、排球场地的人员必须穿软底鞋且保持鞋底清洁,严禁穿皮鞋、高跟鞋以及带有铁钉或铁掌的鞋进入中心场地。
雨雪天进馆内运动,雨具必须放在门厅内,不得带入场馆内。
____个人物品请妥善保管,不得随意放置,如有丢失、损坏,本馆概不负责。
5.禁止携带易燃、易爆、易腐蚀等危险物品及宠物进入中心场地。
6.禁止携带食品、有色饮料及含酒精饮料入馆。
7.服从管理人员安排,不得擅自占用场地。
8.爱护馆内设施,严禁恶意用运动器材、硬物击打墙壁、门窗、通风管道。
严禁攀爬篮球架、擅自触动消防和电气设施。
9.严禁在中心场地乱刻乱画,中心场地禁止吸烟。
中小学校体育器材场地管理制度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学校体育器材场地的管理,确保体育教学、训练和比赛的安全、有序进行,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我校所有体育器材场地的管理。
第三条学校体育器材场地的管理应遵循安全第一、规范使用、节约资源、提高效益的原则。
第二章管理职责第四条学校体育部门负责体育器材场地的规划、建设、维护和管理,制定相关管理制度和操作规程。
第五条体育教师、教练员负责体育器材场地的日常使用和监管,确保器材场地的安全、卫生和正常使用。
第六条学生会、体育社团等组织应积极参与体育器材场地的管理和维护,发挥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教育的作用。
第七条全体师生应爱护体育器材场地,遵守管理制度,合理使用器材,自觉维护场地卫生和秩序。
第三章使用管理第八条体育器材场地的使用应遵循教学、训练、比赛、课外活动等不同用途的合理安排,确保满足学校体育工作的需要。
第九条体育器材场地的使用需提前向体育部门申请,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未经批准,不得擅自使用。
第十条使用体育器材场地时,应按照操作规程进行,严格遵守安全规定,确保自身和他人的安全。
第十一条使用体育器材场地后,应及时清理场地,归还器材,保持场地卫生和器材完好。
第十二条体育器材场地维修、保养应由专业人员进行,禁止非专业人员擅自拆卸、修理器材。
第四章安全管理第十三条学校应定期对体育器材场地进行安全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整改,确保场地和器材的安全。
第十四条体育器材场地的安全设施应齐全,包括安全警示标志、防护器材等,定期检查更新。
第十五条体育器材场地的使用过程中,如发生安全事故,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采取措施,及时报告学校领导和相关部门。
第十六条学校应建立健全体育器材场地安全管理制度,加强对师生的安全教育,提高安全意识和自我保护能力。
第五章奖惩措施第十七条对违反本制度规定的师生,学校将视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责令改正、通报批评等处理。
中学体育运动场地、体育器材管理制度范文一、管理目的和范围本管理制度的目的是确保中学体育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的合理利用,保证学生参与体育活动的安全和愉悦体验。
本制度适用于中学内的体育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的管理。
二、场地管理1. 运动场地的开放时间为上午8:00至下午6:00,除非特殊情况,需提前向学校体育教师申请。
2. 教师和学生在使用运动场地前,必须穿着合适的运动服装和鞋类,不得穿着拖鞋或裸露脚部。
3. 使用运动场地时,必须按照教师或场地管理员的指示进行活动,严禁滥用器材或违规行为。
4. 运动场地上禁止吸烟、喧哗和随地吐痰,严禁携带任何危险物品进入场地。
5. 使用器材时应注意安全,使用完毕后要及时归还并妥善保管。
三、器材管理1. 所有体育器材必须在经过检查后方可投入使用,使用前应进行清洁和消毒。
2. 使用器材时要注意正确使用方法,并遵循教师或管理员的指导。
3. 使用完毕后,应及时清理和归还器材,确保场地的整洁。
4. 如发现器材损坏或失效,应及时向教师或管理员报告,以便及时修理或更换。
四、安全管理1. 学生在参与体育活动时,应注意自身安全,如有身体不适或意外情况,应立即停止活动并告知教师。
2. 运动场地上禁止进行危险的活动,如攀爬高墙、跳高等,以免发生意外事故。
3. 进行某些项目时,必须佩戴安全器材,如安全带、头盔等,确保安全。
4. 学生在使用器材时要互相提醒和协作,确保活动的安全进行。
五、监督和制度执行1. 学校体育教师负责对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的管理和维护,并进行监督。
2. 学校可以设置场地管理员,负责管理运动场地的开放、安全和秩序。
3. 学生应遵守本制度的规定,如有违反者,将按照学校纪律管理制度进行处理。
六、制度改进为了不断改进中学体育运动场地和体育器材的管理工作,学校将定期开展管理经验交流和培训活动,以提高管理水平和服务质量。
七、附则本管理制度自发布之日起生效,如有需要修改或补充,将按照学校相关程序进行。
学校塑胶运动场使用规章制度一、场地使用规定1.遵守场地规定:运动场使用者必须遵守场地规定,如不得踩踏花坛、植被等。
2.保持场地整洁:使用者需要保持场地整洁,不得乱扔垃圾。
3.禁止堆放物品:在场地上堆放杂物、大型器材是严格禁止的。
4.禁止吸烟:运动场内严禁吸烟,以保证运动场的空气质量。
二、时间管理规定1.上课时间优先:在上课时间内,运动场将优先供给教师带领的体育课使用。
2.校外使用申请:校外组织或个人需提前向学校申请使用运动场,经批准后方可使用。
3.个人使用时间:非教学时间,学生和教职工可以自由使用运动场,但需遵守场地使用的其他规定。
三、禁止行为1.违反规定行为:禁止在运动场内进行违反学校规定的行为。
2.损坏设施:禁止恶意损坏运动场内设施,如球门、篮球架等。
3.携带危险物品:禁止携带危险物品进入运动场,如刀具、火柴等。
4.吵闹扰人:禁止在运动场内进行大声喧哗、吵闹或扰乱他人休息的行为。
四、安全措施1.参加活动须佩戴装备:参加各类活动需按要求佩戴相应装备,如护具、安全帽等。
2.留意天气状况:运动场外的天气若有恶劣情况,如暴雨、大风等,应暂停使用运动场,确保安全。
3.运动伤害应急处理:如出现运动伤害,应及时报告教师或学校相关人员,并进行相应的急救处理。
五、监督与管理1.值班管理:学校将安排相关工作人员进行运动场的管理和监督,确保场地秩序。
2.违规处罚:对于违反运动场使用规定的行为,将进行相应处罚,包括警告、禁止使用等。
六、违规申诉1.申诉途径:如对于处罚结果有异议,可以通过学校规定的申诉途径进行申诉。
2.申诉处理:学校将在收到申诉后及时进行调查处理,并对申诉结果做出解释和反馈。
七、附则1.使用责任:使用运动场时,将对自身的行为负责,确保不会对自己或他人造成伤害。
2.修改权利:学校保留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运动场使用规定的权利,并及时通知使用者。
以上为学校塑胶运动场的使用规章制度,请广大师生和工作人员遵守并共同维护运动场的良好秩序。
学校运动场管理制度
田径场是学校体育教学及师生课外体育锻炼活动的场所。
为了管好用好学校体育设施和运动场地,确保体育教学、课外体育活动的正常开展,保证学生的安全,特作如下规定:
一、体育场的使用,要以教学优先为原则。
除大型活动外,其他
锻炼、比赛及其他活动都不能与体育教学或运动训练冲突。
要优先保证教学、训练。
二、田径场、篮球场和足球场由体育组负责管理,校外人员未经
体育组批准,不得进入场内活动。
对场地设施要定时检查,如发现设施损坏,及时报有关部门进行维修。
三、场内严禁吸烟,使用明火;请勿随地吐痰,乱扔果皮果壳等
杂物;造成损失者,照价赔偿。
★★★★★
四、严禁擅自挪动场内附属设施,严禁攀爬挡网。
★★★★★
五、严禁机动车辆、自行车进入场内,压坏足球场底部基础排水
设施的,照价赔偿或修复;严禁携带宠物入内。
★★★★★
六、禁止穿高跟鞋、钉鞋进入操场,特别是篮球场。
★★★★★
七、需借学校运动场地的单位或个人,须提前向学校体育组预约
登记,经学校运动场地管理人员同意,并安排好运动场地和时间后方可进入运动场。
八、社区居民进学校场进行体育锻炼,须从学校大门进出,严禁
私自翻越运动场周围的围墙闯入运动场。
如有违反,后果自负。
九、提倡文明运动,不准在运动场争吵、斗殴。
造成事故者,责
任自负。
北白象镇第二小学
2016年10月10日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