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题·部编版(人教)
- 格式:doc
- 大小:68.00 KB
- 文档页数:11
二年级语文部编人教版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过关专项题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内阅读。
要是你在野外迷了路(节选)太阳是个忠实的向导它在天空给你指点方向。
中午的时候它在南边,地上的树影正指着北方。
北极星是盏指路灯,它永远高挂在北方。
要是你能认出它,就不会在黑夜里乱闯。
要是碰上阴雨天,大树也会来帮忙。
枝叶稠的一面是南方,枝叶稀的一面是北方。
[1]太阳中午的时候在_______,地上的树影指着______。
北极星高挂在_________。
[2]阴雨天,大树枝叶稠的一面是_______,枝叶稀的一面__________。
[3]你知道哪些是天然的指南针,在文中用“”画出来。
[4]假如你在野外迷了路,你会找到大自然中的天然指南针吗?请举例说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阅读理解。
我驮着我的小房子走路,我驮着我的小房子爬树。
慢慢地,慢慢地,不急也不慌。
我驮着我的小房子旅行,途中到处去拜访,拜访那和花朵和小草们亲嘴的太阳。
我要问问他:为什么他不来照一照我住的那样又湿(shī)又脏(zāng)的鬼地方?[1]这首小诗一共有(______)个小节。
[2]照样子,写一写。
例:又湿又脏______ _______ ______[3]读了诗歌,我知道诗歌中的“我”指的是()A.蜗牛。
B.乌龟。
C.螃蟹。
[4]文中的“我”驮着房子做了些什么?请用“”画出相关的词语。
[5]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我”走路速度很快。
B.“我”非常渴望阳光。
C.“我”住的房子很大。
3. 阅读诗歌,完成练习。
我有一盒彩笔,我用它画美丽的今天:画一条蓝色的直线,那是_______流过稻田。
画一个黄色的圆,那是_______挂在山尖。
画一条紫色的曲线,那是连绵起伏的高山。
画一个细细直立的三角,那是_______插入云天。
我有一盒彩笔,我用它画明天的理想:我画透明的海洋,为了看清海底的宝藏。
2020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综合练习(含答案)1.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按要求答题。
端居①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
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它词?请简述理由。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1)这首诗的题目是《______》,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_。
(2)这首诗描写的是______(填季节)的景色。
(3)诗中第二句把柳条比作______,第四句把______比作剪刀。
(4)写出第一,二句诗的意思______。
3. 阅读古诗,回答问题。
劝学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读书时。
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
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
(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4. 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渔歌子·西塞山前白鹭飞西塞山前白鹭飞,桃花流水鳜鱼肥。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注释:《渔歌子》。
词牌《渔歌子》即始于张志和写的《渔歌子》而得名。
鳜(guì)鱼:淡水鱼,江南又称桂鱼,肉质鲜美。
箬(ruò)笠:竹叶或竹蔑做的斗笠。
蓑(suō)衣:用草或棕编制成的雨衣。
(1)先解释划线的词,再说说诗句的意思。
青箬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
斜风:______ 不须:______ 意思:______(2)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
语文二年级上册必背默写填空一、古诗填空梅花(宋)( )墙角()()梅,凌寒独()()。
遥知()()(),()()暗香来。
小儿垂钓(唐)胡令能蓬头稚子()垂纶,侧()莓苔()映()。
()()借问遥招(),怕得()惊()应( )。
登鹳雀楼(唐)王之涣( ),()()( )( )流。
欲穷()()(),( )。
望庐山瀑布(唐)( )()()( )炉( )紫烟,遥( )瀑布( )()()。
( )流( )( )()()(),疑( )银( )落()()。
江雪作者()( ),( )径()踪()。
()()蓑笠翁,()钓()()()。
《夜宿山寺》作者()(),( )。
(),恐()()()()。
《敕勒歌》作者()敕勒川,( )( )( ),( )( )穹庐,笼盖( )( )。
()( )( ),()( )( )。
( )( )( )( )( )()()。
二、补充句子:十年()(),()()树人。
树高()(),()()归()。
树()根()(),()()志不立。
()()皆图画,()()()()章。
()()()()塞(),杏()()()()()。
()()()()()()价,()()()()皆()()。
()锁()()()锁(),()。
()籍是人类()()的阶梯。
()所不欲,勿施()()。
与()()交,()而有()。
()()规矩,()()()()()。
()()者()竟()。
()()存()()。
穷()益坚,()坠()()()()。
《数九歌》一九二九()( )( ),三九四九( )( )( ),五九六九,( )( )( )( ),七九( )( ),八九( )( ),九九加一九,耕牛( )( )( )。
狼()虎()()()之鸟胆()()鼠()飞()舞漏()之()()虎添翼()鸣()吠()()之马()()得水三、课文填空《植物妈妈有办法》孩子如果已经长大,就得告别妈妈,牛马有,有翅膀,植物旅行又用?蒲公英妈妈准备了降落伞,把送给自己的。
有风吹过,孩子们就乘着风。
小学二年级语文2021年上册古诗词阅读理解必考题部编人教版班级: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1. 课内阅读。
绝句两个黄鸦________,____白鹭________。
___________千秋雪,________________。
[1]将诗句补充完整。
[2]这首诗的作者是______代诗人_____[3]诗中表示颜色的词语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这首诗作者描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几种景物。
2. 默写古诗,回答下列问题。
夜宿山寺________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不________高声语,恐_______天上人。
(1)把诗歌补充完整。
(2)①“语”的意思是。
A.语气 B.说话②“恐”的意思是。
A.害怕 B.恐慌(3)《夜宿山寺》是朝诗人写的。
我还知道他写的古诗,如《》、《》。
3. 阅读诗歌节选,完成练习。
脚尖滑过的地方,大块的草坪,绿了;大朵的野花,红了;大片的天空,蓝了,蓝——得——透——明!在葱郁的森林里,雪松们拉着手,请小鸟留下歌声。
小屋的烟囱上,结一个苹果般的太阳,又大——又红![1]照样子写词语。
例:草坪大大的草坪大大的草坪,绿了野花天空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2]填空。
我梦见在______的森林里,______拉着手,请小鸟留下______。
我梦见小屋的烟囱上,结一个______般的太阳,又______——又______![3]你做过彩色的梦吗?用几句话写一写。
我梦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同步阅读。
拍手歌你拍一,我拍一,几只小鸡叫叽叽。
你拍二,我拍二,房檐底下有燕儿。
你拍三,我拍三,孔雀开屏真好看。
你拍四,我拍四,蜘蛛结网捉虫子。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专题训练(含答案)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釆莲曲【唐】王昌龄_________________ ,芙蓉向脸两边开。
_________________ ,闻歌始觉有人来。
(1)默写古诗。
____ ,芙蓉向脸两边开。
__________ ,闻歌始觉有人来。
(2)解释下列词语。
芙蓉: ______ 闻:________(3)这首诗写的是 ,但诗中并没有正面描写,而是用与罗裙一样绿,______ 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______ 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2.阅读下面一首宋诗,然后回答问题。
夜归周密夜深归客依笔行,仃磷依萤聚土睦。
村店月昏泥径滑,竹窗斜漏补衣灯。
【注】笔:此代指竹杖。
(1)本诗是怎样以“夜归”统摄全篇的?结合全诗简要赏析。
(2)“竹窗斜漏补衣灯”这一耐人寻味的画面中蕴含了哪些感情?请简要赏析。
3・课内阅读,回答问题。
听听,秋的声音,大树抖抖手臂,“刷刷S是黃叶道别的话音。
听听,秋的声音,蟋蟀振动翅膀,是和阳台告别的歌韵。
一排排大雁追上白云, 撒下一阵暖暖的叮咛;一阵阵秋风掠过田野,送来一片丰收的歌吟。
秋的声音,在每一片叶子里,在每一朵小花上,在每一滴汗水里,在每一颗绽开的谷粒里。
(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形容秋天的词语:可以说“的秋天匕至少写5个。
(2)找出一个排比句。
(3)在诗中听到了哪些声音?(4)秋的声音实在太丰富、太美妙了,你能照着课文第一.二小节的样子用“听听,秋的声音……”这样方式说一说吗?4.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____________ O_________________ , 一枝红杏出墙来。
(1)补充古诗。
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__ O____ , 一枝红杏出墙来。
(2)解释词语。
①不值:_____②屐齿:_____③小扣:_____④柴扉:_____(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诗中“春色”和“红杏”都彼 ,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
(小升初必考)小学古诗阅读理解专项训练题一一、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出塞(其一)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唐]王昌龄 [唐]卢纶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林暗草惊风,将军夜引弓。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
注释:①但使:只要。
②惊风:突然被风吹动。
③平明:天刚亮的时候。
④白羽:指箭。
⑤没:陷入。
1.请为加点的“将”选择正确的读音,用“”标出。
(2分)飞将(jiāng jiàng) 将军(jiāng jiàng)2.诗中的“飞将”和“将军”指的是同一个人,他是( )。
(2分)A.霍去病B.李广C.薛仁贵D.卫青3.请分别写出每首诗最后两句的诗意。
(4分)《出塞》: 。
《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二)》: 。
4.王昌龄感叹“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这与“平明寻白羽,没在石棱中”有什么联系?用自己的话写下来。
(4分). 。
5.写一句你积累的边塞诗: 。
(2分)二、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这首诗的题目是《》,作者是代的。
2.“独”的意思是,“倍”的意思是。
3.“佳节”泛指亲人团聚的节日,在诗中指的是, 是农历这天。
诗中提到的习俗有和。
4.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 A.喜欢秋天。
B.思念亲人。
三、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________,________秋风动客情。
________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________。
1.把诗句补充完整。
题目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是________代诗人________所作,抒发了诗人在秋天思念________________的思想感情。
3.诗中“挑”的意思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促织”就是________。
作者看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料想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由此想起了自己的家乡和童年。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练习(含答案)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
游园不值叶绍翁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1)补充古诗。
应怜屐齿印苍苔,______。
______,一枝红杏出墙来。
(2)解释词语。
①不值:______②屐齿:______③小扣:______④柴扉:______(3)诗中“春色”和“红杏”都被______,不仅景中含情,而且景中寓理,能引起读者许多联想,受到哲理的启示:“春色”是关锁不住的,“红杏”必然要“出墙来”宣告春天的来临。
同样说明______道理。
2.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山行【唐】牡枚远上寒山石径斜,________________。
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__________。
(1)默写古诗。
远上寒山石径斜,______。
停车坐爱枫林晚,______。
(2)这是描写秋天的一首诗,诗中共写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六种景物。
(3)这首诗中,最能表现秋天的诗句是______。
3. 阅读儿歌,回答问题。
小朋友,进公园,骑木马,钻山洞,花儿点头露笑脸,去和小猴拉拉手,树儿忙住扭腰肢,再跟孔雀比比美。
欢迎!欢迎!开心!开心!(1)这首儿歌共有______句话。
(2)读儿歌,填上合适的词语。
______笑脸 ______腰肢 ______木马 ______山洞(3)小朋友进公园看到了______、______ ,它们好像在说:“______。
”小朋友在公园里还玩了很多游戏,有______、______;还跟两种小动物一起玩耍,它们是______、______。
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王维的这首诗中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的普遍感受,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离筵席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
五四学制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二年级上册期末专项复习(古诗词)学校:班级:姓名:成绩: 注意:连线题。
1.墙角数枝梅遥看瀑布挂前川
路人借问遥招手更上一层楼
天苍苍,野茫茫凌寒独自开
日照香炉生紫烟怕得鱼惊不应人
欲穷千里目风吹草低见牛羊
2.白日依山尽手可摘星辰
飞流直下三千尺侧坐莓苔草映身
遥知不是雪黄河入海流
蓬头稚子学垂纶疑是银河落九天
危楼高百尺为有暗香来
3.千山鸟飞绝笼盖四野
不敢高声语独钓寒江雪
天似穹庐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恐惊天上人。
部编人教版二年级语文上册古诗词专项过关训练(含答案)1. 阅读诗歌,回答问题采莲曲【唐】王昌龄________________,芙蓉向脸两边开。
________________,闻歌始觉有人来。
(1)默写古诗。
______,芙蓉向脸两边开。
______,闻歌始觉有人来。
(2)解释下列词语。
芙蓉:______ 闻:______(3)这首诗写的是______,但诗中并没有正面描写,而是用______与罗裙一样绿,______与脸庞一样红,不见人影闻歌声等手法加以衬托描写,巧妙地将______的美丽与大自然融为一体。
2.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①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②,唯见长江天际流。
【注】①烟花:形容花开得繁茂,像浮动的烟雾。
②尽:消失。
(1)仔细阅读诗句,根据提示,把诗句意思补充完整。
李白的老朋友______,辞别西楚的黄鹤楼;阳春______烟花如海,他去往扬州。
一叶______,消失在远方;只见浩浩荡荡的______,向天际奔流。
(2)根据自己的理解选一选。
A.扬州 B.黄鹤楼 C.烟花三月 D.送别这是一首______诗,寓离情于写景。
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是______;二句写送别的时间是______,孟浩然的去向是______;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
3. 阅读古诗,完成练习。
如梦令(宋)李清照昨夜雨疏风骤,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
(1)“雨疏风骤”中的“疏”的意思是()(2)“残酒”指的是()(3)“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是谁说的?说话者的语气是怎样的?()(4)这首词写的是什么季节的事情?()4. 阅读下面一首唐诗,然后回答问题。
送元二使安西王维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王维的这首诗中由于写出了人们深情惜别的普遍感受,后来被编入乐府,成为离筵席上反复吟唱的歌曲《阳关三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