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电厂热力系统.
- 格式:ppt
- 大小:537.50 KB
- 文档页数:11
300MW火电机组热力系统选择摘要300MW级燃煤机组是我国在近阶段重点的火力机组,由于300MW发电机组具有容量大,参数高,能耗低,可靠性高,对环境污染小等特点,今后在全国将会更多的300MW级发电机组投入电网运行。
本次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300MW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局部的初步设计,掌握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初步设计的步骤、计算方法及设计过程中设备的选择方法,熟悉热力系统的组成、连接方式和运行特性。
本文分为四部分,对锅炉燃烧系统及其设备进行选择,进行原则性热力系统的拟定计算、全面性热力系统的拟定和汽机主要辅助设备的确定。
通过一些给定的基本数据和类型进行科学的计算,来选配发电机组所需的各种设备,使其达到优化。
本次设计的目的是通过对300MW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局部的初步设计,掌握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初步设计的步骤、计算方法及设计过程中设备的选择方法,熟悉热力系统的组成、连接方式和运行特性。
本文分为四部分,对锅炉燃烧系统及其设备进行选择,进行原则性热力系统的拟定计算、全面性热力系统的拟定和汽机主要辅助设备的确定。
通过一些给定的基本数据和类型进行科学的计算,来选配发电机组所需的各种设备,使其达到优化。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初步设计;设备选择目录摘要 (I)前言 (1)1 锅炉辅助设备的选择 (2)1.1燃烧系统的计算 (2)1.2 磨煤机选择及制粉系统热力计算 (2)2 发电厂主要设备的选择 (5)2.1 汽轮机型式、参数及容量的确定 (5)2.2 锅炉型式和容量的确定 (5)3 热力系统辅助设备的选择 (6)3.1 给水泵的选择 (6)3.2 凝结水泵的选择 (7)3.3 除氧器及给水箱的选择 (9)3.4连续排污扩容器的选择 (9)3.5定期排污扩容器的选择 (10)3.6 疏水扩容器的选择 (11)3.7 工业水泵的选择 (11)3.8 循环水泵的选择 (12)4 原则性热力系统的拟定 (14)4.1 除氧器连接系统的拟定 (14)4.2 给水回热连接系统的拟定 (15)5全面性热力系统的拟定 (18)5.1 选择原则 (18)5.2 主蒸汽管道系统 (18)5.3 再热蒸汽旁路系统 (19)5.4给水管道系统 (20)5.5回热加热系统 (20)5.6 除氧器及给水箱管道系统 (21)5.7 其他一些系统 (21)结论 (23)致谢 (24)参考文献 (25)前言电力工业,是我国经济不断发展的基础。
火电厂安全规程最新热力部分引言火电厂是一种以燃烧可燃物质产生热能,并通过蒸汽轮机转换成机械能发电的设施。
热力部分是火电厂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涉及到热量传输、燃烧安全、热力设备管理等方面。
本文将介绍火电厂安全规程中最新的热力部分要求,旨在为火电厂运营和管理人员提供重要的参考。
1. 热力设备安全运行热力设备是火电厂热力部分的核心组成部分,包括锅炉、蒸汽轮机、冷却系统等。
为确保热力设备的安全运行,火电厂应遵循以下规程:•定期检查和维护:热力设备需要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工作,以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
定期检查包括设备结构、管道、阀门、传感器等的检查,维护工作包括清洁、润滑、更换易损件等。
•清洁与防腐:热力设备的管道和换热器应定期进行清洗,防止积灰和腐蚀。
同时,需要定期进行防腐处理,使用合适的防腐剂或涂层,延长设备的使用寿命。
•设备运行参数监测:火电厂应设置合适的监测系统监测设备的运行参数,如温度、压力等。
当参数异常超出设定范围时,应及时报警并采取相应措施,保证设备的安全运行。
2. 热量传输与储存火电厂的热力部分涉及到大量的热量传输和储存工作。
为确保热量传输与储存的安全性,火电厂应遵循以下规程:•管道布局与维护:火电厂的热力管道布局应合理,减少管道的压力损失,同时需安装防爆装置和防火阀门等。
定期对管道进行检查和维护工作,包括排查渗漏、保温材料损坏等问题。
•蒸汽储存:火电厂蒸汽轮机发电需要储存一定量的高温高压蒸汽。
蒸汽储存设备应定期维护和保养,保证其密封性和稳定性。
对蒸汽储存设备进行定期检测,并进行泻放操作,防止压力过高导致安全事故。
•冷却系统安全:火电厂的冷却系统用于降低热力设备的温度,防止设备过热。
冷却系统的水处理应定期进行,保证水质的合格。
定期检查冷却水泵和冷却塔等设备,修复和更换老化损坏的零部件。
3. 安全操作与事故应急处理火电厂热力部分的安全操作和事故应急处理是确保设备和人员安全的关键环节。
为了合理应对各种突发情况,火电厂应遵循以下规程:•安全操作培训:火电厂应定期对操作人员进行安全操作培训,使其熟悉设备的使用、操作规程以及事故应急处理方法。
火力发电厂的热力系统节能措施优化摘要:电力的供应对于煤炭开采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火力电厂企业作为一种高能耗的企业运行模式,在火力发电厂热动系统运行中,虽然能耗较高,但是节能的潜在空间相对较大,因此,为了实现降低能耗的目的,应该将系统的节能运用作为核心,通过节能降耗技术的使用,提升火力发电厂的竞争力,满足当前火力发电厂热动系统的运行需求。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节能优化;能源利用率1我国火力发电厂能源消耗现状分析目前我国火力发电厂平均供电煤耗、输电线损率和装机耗水率等指标分别比世界先进水平高出30g、2%和40%。
因此,从我国目前火电厂的运行现状来看,主要能耗指标与世界先进水平差距较大,能源严重浪费,而且造成较大的经济损失。
此外,火电机组的结构设置不合理,中低压参数机组数据比例较大,发电设备技术比较落后。
2015年全国6MW的火电机组约为5000台,总容量为2.8亿kW,平均机组的容量可以达到55MW。
其中300MW以上的机组容量占42%,高效率的机组仅占火电总装机总量的2%。
同期同等级容量的国产机组供电煤耗与进口机组也存在较大差别,在生产管理机制与运行水平一致的情况下,供电煤耗量差主要是由于我国发电设备制造技术落后和技术不完善所导致的。
因此,不断提高国产发电设备的制造技术水平是实现企业节能环保的重要途径。
2火力发电厂热动系统节能优化措施2.1明确热动系统节能运行方式首先,优化调度模式。
火力发电厂热动系统节能技术使用中,通过调度模式的优化,可以针对发电调度的规则,实现节能、环保以及经济性的调度目的,为电力系统的优化调整提供支持,具体的调度优化模式如图1所示。
通过这种节能调度方法的构建,可以在真正意义上实现热动系统节能的目的。
其次,在热动系统节能技术使用中,需要结合进行机组真空系统运行状况,进行汽轮凝结器的使用,通过机组运行状态的分析,合理实现电厂热动力系统的调度调整,由于火力发电厂中热动力系统的技术改造是十分重要的,其改革成本相对较低,通过对热动系统排烟量以及排污水量的综合处理,可以达到蒸汽余热的处理目的,满足火电厂热电系统运行的节能使用需求。
论火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一、引言火电厂是我国能源工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热工控制系统对于保障生产安全和提高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在实际应用中,热工控制系统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不仅影响了火电厂的正常运行,还可能带来安全隐患。
本文将就火电厂热工控制系统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解决措施,以期为火电厂提高生产效率和安全水平提供参考。
二、问题分析1. 设备老化问题火电厂热工控制系统中的设备大多数都是经过长时间使用的,如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这些设备随着使用时间的延长会出现老化现象,影响其准确度和稳定性。
一些设备在运行过程中可能受到振动、腐蚀等因素的影响,导致其性能逐渐下降。
2. 故障率高由于火电厂热工控制系统中设备众多、工作环境恶劣,以及长时间不间断的运行,使得系统中故障率相对较高。
一旦出现故障,不仅会导致生产中断,还可能造成设备损坏和安全隐患。
3. 控制精度不高火电厂热工控制系统中,对热力参数和工艺流程的要求非常严格,如温度、压力、流量等。
由于设备老化、精度不足、环境影响等原因,导致控制精度不高,难以满足生产需要。
4. 系统响应速度慢在火电厂的生产过程中,对设备的控制要求响应速度快,能够及时调整工艺参数以满足生产需求。
由于系统中控制器、执行器等设备的性能限制,使得系统的响应速度较慢,影响了生产效率。
三、解决措施1. 设备更新换代针对火电厂热工控制系统中设备老化的问题,可以采取设备更新换代的方式,对老化严重的设备进行更换或升级。
通过新型的控制器、传感器、执行器等设备的使用,可以提高系统的控制准确度和稳定性,减少设备故障率。
2. 强化设备维护为了减少设备的故障率,需要对火电厂热工控制系统中的设备进行定期的维护和保养,包括清洁、润滑、检修等。
加强对设备运行状况的监测和预警,及时发现并排除故障隐患,提前进行维修保养,降低故障发生的概率。
3. 提高控制精度针对火电厂热工控制系统中控制精度不高的问题,可以采取提高设备精度、消除干扰、改进控制算法等措施来提高控制精度。
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节能措施分析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对用电量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为最大限度地满足社会用电的需要,火力发电厂在不断地扩大建设规模,同时也存在着能耗高,效益不好的现状,对火力发电生产的经济性有不利影响,在热力系统设计和运行管理中仍有着优化改善空间。
本文分析和讨论了火力发电系统的节能技术,提出降低能耗的优化策略分析。
关键词:火力发电厂;热力系统;节能优化在保证供电可靠性的前提下,火力发电厂在整个生产过程中必须做到能源节约和环境保护。
煤炭是一种天然的非再生资源。
随着耗量的不断增长,煤炭资源愈发紧缺,同时大量的能源消耗也会对环境产生影响。
因此,在火力发电厂的生产过程中节约能源,降低煤炭消耗,提高其经济效益。
1.火电厂热力系统应用节能技术的必要性1.1实现电厂经济稳定发展热力系统的节能技术在火力发电厂的应用,极大的促进了电厂的节能工作开展;热力系统上的节能方案使发电厂能够对整个热力系统进行最优的调节,从而降低系统在运行中的各类损耗。
通过对主机辅机的优化升级,提升了运行效率,降低能消耗,从而大大减少了运行的费用。
同时在保证提高经济性的前提下,降低了污染,也能切合绿色发展的市场策略。
1.2热力系统的节能优化应用前景广阔火力发电厂的投产建设周期往往较短,在初始设计过程中,少有设计单位对电站的整体节能降耗工作进行深入的研究与创新,致使其在设计上存在着可以优化改善的地方。
生产环节中,因需要满足电网调度进行调峰调频运行,导致主机设备的再更苛刻的工况下运行,效率降低。
同时系统设备维修管理情况往往也会造成了电力系统的能耗上升。
因此,在以上各个环节中,深入发掘热力系统中的节能潜力,可以使发电厂的整体运行得到优化和改善,从而降低能耗,是值得应用推广的。
1.3实现降低火电厂能耗的最终目标利用各种不同的节能优化手段,可以实现火力发电厂整体的节能降耗。
可以在初始设计过程,通过对新机组的设计进行优化,对辅助设备的选型进行更合理化的匹配,从而达到减少热力系统损耗和能源消耗的目的。
摘要火电厂热系统工况发生变动时,将会引起整个热系统和全厂的热经济性指标发生变动。
本设计主要内容为某660MW凝汽式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变工况计算,根据给定的热力系统及其数据,在热力系统常规计算方法的基础下,计算额定功率下,切除最后一级高压加热器H1时的系统中各点汽水参数、流量和热经济指标,以及分析其经济性。
根据设计工况与变工况两组数据的计算结果作为运行和调控的依据。
关键词:原则性热力系统变工况常规法AbstractThermal power plant thermal system conditions (parameters) change will cause the entire thermal system and heat the whole plant changes in economic indicators. The main elements of the design for a 660MW unit condensing steam plant thermal system in principle calculation of variable condition, according to a given thermal system and its data to calculate the rated power, when the removal of the last level at the time of high-pressure heater system H1 soft drinks all parameters, flow and thermal economic indicators. By ordinary methods and equivalent enthalpy drop method to compare the calculation of the two conditions of thermal economy, in order to provide the basis for the operation and regulation.Key words :Principle Thermal System Changes the operating mode Equivalent enthalpy drop目录第一章绪论 (1)第二章热力系统原则性计算原理 (2)1.1常规计算法 (2)1.2等效焓降法 (3)第三章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计算 (5)3.1 热力系统与计算原始资料 (5)3.2 汽水平衡计算 (9)3.3 汽轮机进汽参数计算 (9)3.4 辅助计算 (10)3.5 各加热器进、出水参数计算 (11)3.6 高压加热器组抽汽系数计算 (14)3.7 除氧器抽汽系数计算 (15)3.8 低压加热器组抽汽系数计算 (16)3.9 凝汽系数计算 (17)第四章机组全厂原则性热力系统变工况计算 (19)4.1 原始工况计算 (19)4.2 第一次迭代的预备计算 (22)4.3 第一次迭代计算 (28)4.4 第二次迭代计算 (34)4.5 第三次迭代计算 (44)4.6全厂热经济指标计算 (45)第五章结论 (47)谢辞 (48)参考文献 (49)第一章绪论火电厂热系统的变工况是指系统的工作条件(参数)发生变动,偏离设计工况或都偏离某一基准工况。
火电行业流程及主要系统1. 燃料供给:火电厂通常使用煤炭、燃油或天然气等燃料作为能源来源。
这些燃料需要通过运输和储存系统输送到火电厂,以保证燃料的及时供给。
2. 燃烧系统:火电厂的主要系统之一是燃烧系统,其作用是将燃料燃烧产生的热能转化为蒸汽,以驱动汽轮机发电。
燃烧系统还包括热电站锅炉和烟气净化系统,用于控制烟气排放和保护环境。
3. 蒸汽发电系统:在火电厂中,蒸汽发电系统是承载发电任务的主要系统,其核心设备是汽轮机。
蒸汽由锅炉产生后,通过蒸汽轮机转化为机械能,再通过发电机转化为电能。
4. 发电系统:发电系统是火电厂的核心设备之一,包括发电机、变压器、断路器和配电系统等。
发电系统将汽轮机发出的机械能转化为电能,再通过变压器升压后输送到变电站,最终接入电网供给用户。
5. 冷却系统:为了保证火电厂设备能够稳定运行,冷却系统是必不可少的。
冷却系统通常采用水循环、风冷等方式,将发电设备散热,确保其正常运行。
6. 监控与调度系统:火电厂需要实时监测设备运行状态、发电量、燃料消耗以及环境污染排放等数据,并进行调度和优化,以确保设备的安全运行和高效发电。
综上所述,火电行业的流程和主要系统包括燃料供给、燃烧系统、蒸汽发电系统、发电系统、冷却系统以及监控与调度系统等多个方面,这些系统相互配合,确保火电厂能够稳定高效地发电。
火电行业是我国能源行业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承担着大部分电力供应任务。
在火电厂的运行过程中,有一系列系统和工艺流程的支持,以保障火力发电的高效、安全、稳定运行。
7. 热力系统:除了蒸汽发电系统外,火电厂还需要建立完善的热力系统,将锅炉产生的余热利用起来,供给周边的工业和居民用热,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8. 废水处理系统:在火电厂的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废水,这些废水需要经过处理后才能排放,以防止对周围环境造成污染。
9. 废气处理系统:火电厂的燃烧工艺产生的废气中含有大量污染物,如二氧化硫、氮氧化物等。
热力发电厂是将燃料的化学能转化为热能,热能转化为机械能,最终将机械能转化为电能的工厂,也即将自然界的一次能源转化为洁净、方便的二次能源的工厂。
(一)常规火力发电厂由常规煤粉炉、凝汽式汽轮发电机组为主要设备组建的发电厂,这是火力发电厂的基本类型。
它由热力系统,燃料供应系统,除灰系统,化学水处理系统,供水系统,电气系统,热工控制系统,附属生产系统组成。
(1)热力系统:是常规火电厂实现热功转换热力部分的工艺系统。
它通过热力管道及阀门将各热力设备有机地联系起来,以在各种工况下能安全经济、连续地将燃料的能量转换成机械能。
联系热力设备的汽水管道有主蒸汽管道、主给水管道、再热蒸汽管道、旁路蒸汽管道、主凝结水管道、抽汽管道、低压给水管道、辅助蒸汽管道、轴封及门杆漏汽管道、锅炉排污管道、加热器疏水管道、排汽管道等。
热力系统除联系热力设备的汽水管道外,还有煤粉制备系统。
它是为提高锅炉效率和经济性能,将原煤碾磨成细粉然后送进锅炉炉膛进行悬浮燃烧所需设备和有关连接管道的组合,常简称为制粉系统。
(2)燃料供应系统:是接受燃料、储存、并向锅炉输送的工艺系统,有输煤系统和点火油系统。
煤的最主要的运输方式是火车,沿海、沿江电厂也多采用船运。
当由铁路来煤时,卸煤机械大型电厂选用自卸式底开车、翻车机,中、小型电厂选用螺旋卸煤机、装卸桥。
贮煤设施除贮煤场外,尚有干煤棚和贮煤筒仓,煤场堆取设备一般选用悬臂式斗轮堆取料机或门式斗轮堆取料机。
皮带机向锅炉房输煤是基本的上煤方式。
点火油系统除点火时投入运行外,在锅炉低负荷时投油以保证其稳定燃烧。
(3)除灰系统:是将煤燃烧后产生的灰、渣运出、堆放的系统。
除灰系统的形式是选厂阶段、可行性研究阶段考虑方案最多的专业之一。
系统的选择要根据灰渣量,灰渣的化学、物理特性,除尘器型式,排渣装置形式,冲灰水质、水量,发电厂与贮灰场的距离、高差、地形、地质和气象等条件,通过技术经济比较确定。
除灰系统按输送介质分为水力除灰和气力除灰系统。
电厂主要热力设备及基本功能火电厂主要设备包括:一次风机:干燥燃料,将燃料送入炉膛,一般采用离心式风机。
送风机:克服空气预热器、风道、燃烧器阻力,输送燃烧风,维持燃料充分燃烧。
引风机:将烟气排除,维持炉膛压力,形成流动烟气,完成烟气及空气的热交换。
磨煤机:将原煤磨成需要细度的煤粉,完成粗细粉分离及干燥。
空预器:空气预热器是利用锅炉尾部烟气热量来加热燃烧所需空气的一种热交换装置。
提高锅炉效率,提高燃烧空气温度,减少燃料不完全燃烧热损失。
空预器分为导热式和回转式。
回转式是将烟气热量传导给蓄热元件,蓄热元件将热量传导给一、二次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漏风系数在8~10%。
炉水循环泵:建立和维持锅炉内部介质的循环,完成介质循环加热的过程。
燃烧器:将携带煤粉的一次风和助燃的二次风送入炉膛,并组织一定的气流结构,使煤粉能迅速稳定的着火,同时使煤粉和空气合理混合,达到煤粉在炉内迅速完全燃烧。
煤粉燃烧器可分为直流燃烧器和旋流燃烧器两大类。
汽轮机本体汽轮机本体是完成蒸汽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汽轮机组的基本部分,即汽轮机本身。
它与回热加热系统、调节保安系统、油系统、凝汽系统以及其他辅助设备共同组成汽轮机组。
汽轮机本体由固定部分(静子)和转动部分(转子)组成。
固定部分包括汽缸、隔板、喷嘴、汽封、紧固件和轴承等。
转动部分包括主轴、叶轮或轮鼓、叶片和联轴器等。
固定部分的喷嘴、隔板与转动部分的叶轮、叶片组成蒸汽热能转换为机械能的通流部分。
汽缸是约束高压蒸汽不得外泄的外壳。
汽轮机本体还设有汽封系统。
汽轮机:汽轮机是一种将蒸汽的热势能转换成机械能的旋转原动机。
分冲动式和反动式汽轮机。
给水泵:将除氧水箱的凝结水通过给水泵提高压力,经过高压加热器加热后,输送到锅炉省煤器入口,作为锅炉主给水。
高低压加热器:利用汽轮机抽汽,对给水、凝结水进行加热,其目的是提高整个热力系统经济性。
除氧器:除去锅炉给水中的各种气体,主要是水中的游离氧。
凝汽器:使汽轮机排汽口形成最佳真空,使工质膨胀到最低压力,尽可能多地将蒸汽热能转换为机械能,将乏汽凝结成水。
锅炉部分给水系统给水系统是指锅炉的水系统,它不断地向锅炉供应给水以保证正常的水循环。
给水泵将除氧器的水升压后送往高压加热器,经过给水操作台进入锅炉的省煤器。
省煤器将给水加热后送往汽包,下降管把气包的水分配到水冷壁的各个下联箱,水冷壁吸收炉膛高温火焰(烟气)的辐射热使水变成汽水混合物,汽水混合物进入汽包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出来的水继续进行水循环,分离出来的饱和蒸汽进入顶棚过热器。
过热汽系统过热汽系统是将饱和蒸汽加热成为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过热蒸汽。
汽包来的饱和蒸汽进入顶棚过热器,顶棚过热器中间联箱出来后分三路:前包覆过热器、中间隔墙和后包覆过热器,三路都进入低温过热器,再低温过热器出口联箱汇集,经过一级喷水减温后送往前屏过热器,出口左右交叉换位后进入后屏过热器,在高温过热器进口联箱上经过二级喷水减温并左右交叉后换位,然后进入高温过热器,高温过热器出口的过热蒸汽进入集汽联箱,最后通过主蒸汽管道送往汽轮机高压缸做功。
再热汽系统再热汽系统是将汽轮机高压缸排汽重新加热成一定温度的再热蒸汽,送往汽轮机中压缸做功。
汽轮机高压缸排汽进入低温再热器的进口联箱,在低温再热器出口左右交叉换位后进入高温再热器,在高温再热器出口联箱汇集,然后通过再热蒸汽管道送往汽轮机中压缸继续做功。
在低温再热器进口管段设有事故喷水装置,在高温再热器的进口联箱上设有微量喷水装置。
输煤系统输煤系统是将火车或轮船运输来的煤卸下来并经过杂物清除和破碎后输送到锅炉的原煤仓,或直接送往电厂的煤场备用。
场外运输来的煤由卸煤机卸下,由煤斗进入皮带输送机,在转运站内进行筛选、除去铁等其他杂物后,再由碎煤机破碎成小煤块,然后由皮带输送机经输煤栈桥一直送往锅炉房内,然后用犁煤器将原煤分配给各个原煤仓。
来煤卸下后也可直接送往煤场,在需要时由皮带输送机送往锅炉的原煤仓。
制粉燃烧系统制粉燃烧系统包括制粉系统和风烟系统,是将原煤干燥并磨制成一定细度的煤粉,送入炉膛中燃烧,同时送入煤粉燃烧所需要的空气,并把燃烧生成的烟气排出炉外。
锅炉部分给水系统给水系统是指锅炉的水系统,它不断地向锅炉供应给水以保证正常的水循环。
给水泵将除氧器的水升压后送往高压加热器,经过给水操作台进入锅炉的省煤器。
省煤器将给水加热后送往汽包,下降管把气包的水分配到水冷壁的各个下联箱,水冷壁吸收炉膛高温火焰(烟气)的辐射热使水变成汽水混合物,汽水混合物进入汽包进行汽水分离,分离出来的水继续进行水循环,分离出来的饱和蒸汽进入顶棚过热器。
过热汽系统过热汽系统是将饱和蒸汽加热成为具有一定温度和压力的过热蒸汽。
汽包来的饱和蒸汽进入顶棚过热器,顶棚过热器中间联箱出来后分三路:前包覆过热器、中间隔墙和后包覆过热器,三路都进入低温过热器,再低温过热器出口联箱汇集,经过一级喷水减温后送往前屏过热器,出口左右交叉换位后进入后屏过热器,在高温过热器进口联箱上经过二级喷水减温并左右交叉后换位,然后进入高温过热器,高温过热器出口的过热蒸汽进入集汽联箱,最后通过主蒸汽管道送往汽轮机高压缸做功。
再热汽系统再热汽系统是将汽轮机高压缸排汽重新加热成一定温度的再热蒸汽,送往汽轮机中压缸做功。
汽轮机高压缸排汽进入低温再热器的进口联箱,在低温再热器出口左右交叉换位后进入高温再热器,在高温再热器出口联箱汇集,然后通过再热蒸汽管道送往汽轮机中压缸继续做功。
在低温再热器进口管段设有事故喷水装置,在高温再热器的进口联箱上设有微量喷水装置。
输煤系统输煤系统是将火车或轮船运输来的煤卸下来并经过杂物清除和破碎后输送到锅炉的原煤仓,或直接送往电厂的煤场备用。
场外运输来的煤由卸煤机卸下,由煤斗进入皮带输送机,在转运站内进行筛选、除去铁等其他杂物后,再由碎煤机破碎成小煤块,然后由皮带输送机经输煤栈桥一直送往锅炉房内,然后用犁煤器将原煤分配给各个原煤仓。
来煤卸下后也可直接送往煤场,在需要时由皮带输送机送往锅炉的原煤仓。
制粉燃烧系统制粉燃烧系统包括制粉系统和风烟系统,是将原煤干燥并磨制成一定细度的煤粉,送入炉膛中燃烧,同时送入煤粉燃烧所需要的空气,并把燃烧生成的烟气排出炉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