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智能人员定位实训平台介绍
- 格式:doc
- 大小:3.45 MB
- 文档页数:23
物联⽹智慧⽣活实训平台(物联⽹技术教学应⽤与维护)物联⽹智慧⽣活实训平台修订历史记录⽇期版本说明作者审核⼈1、⽬录1.产品概述 (5)2.产品外观 (6)3.产品特点 (7)4.功能介绍 (9)4.1.功能清单 (9)4.2.实训功能 (11)4.3.场景功能 (15)5.系统组成 (19)5.1.关键设备介绍 (19)5.2.应⽤软件系统 (23)5.2.1智能远程医疗系统 (23)5.2.2智能商业应⽤系统 (25)5.2.3智能环境监控实训系统 (27)5.2.4智慧社区应⽤场景 (28)5.2.6云服务平台后台管理介绍 (31)5.2.7物联⽹云服务平台标准数据展⽰ (34)5.2.8云服务平台案例—智能家居web版 (36)5.2.9云服务平台案例—智能家居android版 (38)5.2.10云服务平台案例—农科院⽔产养殖 (38)6.实训项⽬ (39)6.1.实训项⽬:移动互联终端配置 (39)6.2.实训项⽬:智能健康应⽤部署 (40)6.3.实训项⽬:智能商业应⽤部署 (40)6.4.实训项⽬:智能环境应⽤部署 (41)6.5.实训项⽬:智能商业应⽤开发 (42)6.6.实训项⽬:智慧社区应⽤开发 (42)6.7.实训项⽬:物联⽹⽹关搭建配置 (43)6.8.实训项⽬:ZigBee⽆线传感⽹开发与配置 (44)6.9.实训项⽬:应⽤案例部署与开发 (44)7.对应典型职业活动 (44)8.包装清单 (46)9.产品服务 (47)9.1.产品交付安装及部署服务 (47)9.2.产品使⽤及实训培训服务 (48)9.3.故障处理及问题咨询服务 (49)1.产品概述物联⽹智慧⽣活实训平台(NES-PTSEC32),作为全国职业院校技能⼤赛中职组“物联⽹技术应⽤与维护”赛项指定器材,是XXX专门针对中职院校设计,⽤于物联⽹、计算机、电⼦、⽹络等相关专业的物联⽹技术实训教学产品。
该平台采⽤物联⽹基础环境与⾏业应⽤松耦合的设计理念,整个系统由柔性⼯位与⾏业应⽤套件两部分组成。
1.1人工智能实训平台(智能制造)1.1.1图文介绍●基本介绍:智能制造实训平台(AI-IIOTP)是针对于工业互联网架构设计的智能制造实训平台,系统运用了人工智能、物联网、嵌入式、大数据、移动应用等新兴技术,同时内置工业互联云平台,为高校相关学科专业升级和改革提供教学、实验和科研支撑。
智能制造实训平台能够满足工业互联网的教学、实训课程需求,包括:《工业自动化控制》、《物联网应用技术》、《机器视觉技术》、《机器语音技术》、《机器人操作系统》、《智能边缘计算》、《智能制造实训》等。
●组成部分:智能制造实训平台提供工业互联网三层架构的软硬件资源,包括:设备层、平台层、应用层,为相关教学提供配套的教学、实验、实训资源。
- 1 -1)智能制造实训平台设备层主要包含两个单元:工业组件、控制系统。
工业组件:实训平台提供完整的一套生产制造流水线,包括:龙门送料台、生产流水线、视觉分析仪、工业机械臂、冲压工作台、仓库分拣台等系统,所有工业组件控制系统独立,可以在实训台上任意组合安装。
控制系统:实训平台集成AI边缘计算主机、多协议智能网关、PLC控制系统、ARM 控制系统等多种控制器。
2)智能制造实训平台平台层基于工业互联云平台技术,提供数据的处理、运维、计算和决策,包括三大单元:工业互联云平台、多协议工业网通、高性能边缘计算。
工业互联云平台:实训平台提供基于工业互联云平台技术的智云物联数据中间件平台,支持海量工业数据的接入、分类存储、数据决策、数据分析及数据挖掘。
多协议工业网通:实训平台内置多网协议网关服务,为工业异构网络提供认证服务、数据接入、地址解析、数据推送和网络配置等服务,通过MQTT数据服务与工业互联云平台通信。
高性能边缘计算:实训平台集成高性能NPU AI计算单元,能够在本地运行神经网络模型,提供机器视觉等AI人工智能算法应用。
3)智能制造实训平台应用层提供丰富的互联网和大数据应用,支持远程异地使用,包括三大单元:可视化运维应用、工业互联网应用、大数据分析应用。
ATOS物联网教学实验开发系统一、引言:“物联网”下的无线传感器网络物联网是通过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实现人与人、人与物、物与物全面互联的网络,其主要特征是通过射频识别、传感器等方式获取物理世界的各种信息,结合互联网、移动通信网等网络进行信息的传送与交互,采用智能计算技术对信息进行分析处理,从而提高对物质世界的感知能力,实现智能化的决策和控制。
物联网技术和产业的发展将引发新一轮信息技术革命和产业革命,是信息产业领域未来竞争的制高点和产业升级的核心驱动力。
•2009 年8 月7 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视察中科院无锡高新微纳传感网工程技术研发中心时发表重要讲话:提出了“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迅速建立中国的‘传感信息中心’或‘感知中国’中心”的重要指示;•2009 年11月3日《让科技引领中国可持续发展》的讲话中,温家宝总理再次提出“要着力突破传感网、物联网关键技术,及早部署后IP时代相关技术研发,使信息网络产业成为推动产业升级、迈向信息社会的‘发动机’”。
•2010年两会期间,物联网再次成为热议话题。
随着感知中国战略的启动及逐步展开,中国物联网产业发展面临巨大机遇。
•《江苏省物联网产业发展规划纲要》指出:至2012年,完成物联网特色化产业基地建设,形成全省产业发展的空间布局和功能定位,销售收入超过1500亿元,集聚规模以上企业1000家以上,形成年销售额超十亿元的龙头企业10家以上,孵化一批具备较强竞争力的创新型中小企业,培育上市企业10家以上。
至2015年,销售收入超过4000亿元。
•随着信息采集与智能计算技术的迅速发展和互联网与移动通信网的广泛应用,大规模发展物联网及相关产业的时机日趋成熟,欧美等发达国家将物联网作为未来发展的重要领域。
美国将物联网技术列为在经济繁荣和国防安全两方面至关重要的技术,以物联网应用为核心的“智慧地球”计划得到了奥巴马政府的积极回应和支持;欧盟2009年6月制定并公布了涵盖标准化、研究项目、试点工程、管理机制和国际对话在内的物联网领域十四点行动计划。
1.1工业物联网实训平台1.1.1图文介绍基本介绍:工业物联网实训平台(ZC-IwsPlat)是一款物工业联网综合教学实训平台,包含了完整的工业物联网架构,包括:感知设备、执行机构、无线传感网络、有线传感网络、工业主控机构、工业物联网云平台、工业大数据分析平台。
工业物联网实训平台使用了工业物联网、嵌入式、大数据、移动应用、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同时内置工业互联云平台,为高校相关学科专业升级和改革提供教学、实验和科研支撑。
工业物联网实训平台能够满足工业互联网的教学、实训课程需求,包括:《物联网短距离无线通信》、《物联网长距离无线通信》、《工业物联网项目实训》、《工业自动化控制》、《物联网应用技术》、《机器视觉技术》、《智能制造实训》等。
工业物联网实训平台提供三层架构的软硬件资源,包括:设备层、平台层、应用层,为相关教学提供配套的教学、实验、实训资源。
- 1 -●设备层:工业物联网实训平台设备层主要包含五个单元:工业主控监控单元、工业滑台加工单元、车间环境监控单元、工业原料传送单元、厂区环境监测单元。
工业主控监控单元:实训平台提供完整的主控监控单元,包括:工控主机、工控PLC、远程IO模块、HMI工控屏、高清球机、CAN网关;所有工业组件采用可拆卸式安装,预留接线接口和编程接口。
工业滑台加工单元:滑台加工单元,基于步进电机的滑台结构,实现工件模拟位移加工;在加工过程中,通过行程、限位、原点传感器,实现对滑台位置的感知和限定;通过激光测距、红外测温、编码测度等,对工件进行生产加工实时监测。
车间环境监控单元:车间环境监控单元,主要用以对生产车间的工作环境进行是感知和控制;监控单元采用有线传感网络的通信方式,保证实时性和可靠性。
工业原料传送单元:工业原料传送单元以直流电机传送带为核心,能够模拟工件原材料在传送带上运动的情况和状态;在运动过程中,通过颜色传感器、接近开关、光电反射等数字量IO输出型传感器对原材料的材质、数量等进行实时监控;通过热敏电阻、霍尔电流传感器等模拟量输出型传感器对传送带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监控。
1.1智联网工程实训平台
1.1.1图文介绍
基本介绍:
智联网工程实训平台(ZC-FwsPlat)是一款人工智能和智联网工程综合教学实训平台,包含了完整的智联网架构,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应用层实例的实验实训设备。
它以创新性的项目实践网板为基础环境,提供智能家居、智能农业、智能安防、智能医疗、城市环境、智慧工厂、智能考勤等实践组件包,每个实践组件包能够完成一个完整的物联网应用实训案例。
学生可以使用组件包、线材、接插件、软件资源,从零开始,自由设计各种类型的人工智能和物联网应用项目,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环境。
- 1 -
●组成部分:
实训平台针对智联网的应用实训提供以下软硬件支撑:
1)智云基础硬件:包含智云网关、智云节点构成,覆盖无线传感网、ZigBee无线通信、Wi-Fi无线网络、3G无线通信、Android移动开发、嵌入式开发、传感器技术、执行控制、HTML5 web开发、JavaScript等技术;
●实验截图:
《物联网工程规划/应用实训》
《物联网综合设计》。
物联网工程实训平台物联网作为数字化转型最大赋能因素,物联网具有广泛应用场景与巨大市场需求,正在制造业、能源、交通、农业、医疗等行业正发挥着重要作用。
人才促进行业发展,高校作为人才培养的基地,更应注重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提升学生就业竞争力。
基本介绍物联网工程实训平台是一款物联网工程综合教学实训平台,包含了完整的物联网架构,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实例的实验实训设备。
它以创新性的项目实践网板为基础环境,提供智能家居、智能农业、智能安防、智能医疗、城市环境、智慧工厂、智能考勤等实践组件包,每个实践组件包能够完成一个完整的物联网应用实训案例。
学生可以使用组件包、线材、接插件、软件资源,从零开始,自由设计各种类型的物联网应用项目,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环境。
主要特性物联网工程实训平台每个硬件物元装卸方便、适合快速多次的实践教学,灵活方便。
多名学生可同时对设备进行操作实验。
物联网工程实训平台基于智云物联开放互联云平台开发,开放全部源代码,覆盖硬件层、网络层、android应用、web应用,可以完成从基础到应用、从应用到项目的阶梯式实训教学:41个工业智能传感器/执行器及基础实训例程,涵盖采集、报警、控制、通信、定位、摄像头等54个精编实训项目,多种传感器/执行器的符合应用,环境监测、家居安防、医疗监护、自助养花、气象站…6个不同行业的综合物联网应用案例,家居、农业、工厂、医疗、交通、环境等。
实训项目针对物联网工程实训平台基础硬件和实训模块,可以组合形成的各种复杂应用场景,提供完整的硬件驱动层、智云应用层(Android和web)、协议调试等项目资源包,为学生课设、毕设、竞赛提供支撑。
0102。
新大陆--物联网智慧生活实训平台一、概述:新大陆物联网智慧生活实训平台,包括:智能健康管理系统、智能商业应用系统、智能环境监控系统这三大类应用场景。
定位于服务中职院校物联网及计算机、通信、电子等专业物联网方向的教学。
重点培养中职学生:1. 了解物联网典型应用的总体流程和形态;2. 掌握物联网应用场景三层架构及其场景的基本形态;3. 理解物联网应用场景所需的配套软硬件的作用;4. 掌握应用场景的搭配、组建、维护知识,具备常见故障的排查、诊断能力;5. 掌握应用层个性化配置的搭配、建设和维护能力。
二、硬件环境(设备清单):三、软件环境1、操作系统:简体中文版Win7操作系统,Microsoft Office 2010;2、运行环境:IIS,dotNet Framework,Microsoft Sqlserver 2008;3、应用软件:物联网智能环境监控系统,物联网智能商业应用系统,物联网智能健康管理系统。
四、设备主要功能(竞赛内容):1、移动互联终端配置:搭建局域网(详细),路由配置访问广域网,PC平台软件安装,安卓平台软件安装,摄像头调测,实训平台流程演示2、智能健康管理部署:各传感器模块配件连接,基础实验箱串口连接医疗实验箱,服务端软件安装,客户端软件安装,各种体征信息采集,WEB端应用操作,实训平台流程演示等。
3、智能商业应用部署:网络设备连接配置,PDA连接配置,安卓端程序安装,串口服务器配置,中心服务器系统环境准备,PC客户端软件安装,扫描枪识读一维码,小票打印机安装,二维码拍码,高频卡读写卡,LED显示屏显示控制,LED数码价格标签显示控制,实训平台流程演示等。
4、智能环境监控部署:搭建局域网,开关量采集器安装,模拟量采集器安装,无线传感网&执行器安装,服务端系统环境准备,智能社区环境监控部署,智能农业环境监控部署,智能水文环境监测部署,实训平台流程演示等。
5、智能商业应用开发:中心服务器端接口开发,手机WEB端功能开发,Android APP端/移动互联终端功能开发,PC客户端功能开发,PDA客户端功能开发等。
“物联网行业实训仿真”软件1.仿真系统介绍“物联网行业实训仿真”软件是一款虚拟的物联网系统安装与维护的学习资源,它不仅有高真实度的实验设备与实验过程,模拟与实际操作高贴合度的实验平台,给学生、老师以身临其境之感,美观的界面、迎合学生的心理、吸引注意力,覆盖现阶段物联网教学中的常用的全部设备在硬件教学实训之前,旨向学员提供一种在仿真实验环境和对象中,进行基础掌握、设备扩展、开发创新的仿真实训教学的新型产品。
其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物联网感知层基础设备为基础,结合可灵活部署的移动实训台。
通过网关、移动工控终端和物联网云平台之间,不同的搭配、组合,为学生提供云平台接入、网关直连、平板直连,PC直连四种不同的数据采集、流转、处理模式。
可更好的帮助学生从物联网理论学习过渡到实际动手操作,培养学生在物联网综合应用的动手实践。
2.仿真系统特点物联网基础实训仿真系统为学生的仿真实训提供了一套组态开发平台,该平台包括图形化组态应用和硬件数据源仿真两大模块:其中图形化组态应用系统为底层硬件开发者提供图形化界面定制工具,无需编程即可快速完成具备拖拉布局特效的应用系统的发布;硬件数据源仿真系统为上层软件工程师提供虚拟的硬件数据,通过选择不同的硬件组件单元,并设置数据属性,即可按照用户设定的逻辑为上层应用提供数据支撑。
图2- 1仿真平台架构⚫虚实结合:通过仿真平台可以直观的观察底层的工作原理、数据传输等,同时结合硬件实训产品即可实时的展现实验流程与效果。
⚫时空不受限:仿真平台在教学过程中,老师和学生可不受时间和空间限制,随时方便的进行学习。
⚫创新形态:仿真平台可脱离硬件实训产品进行实训,是一种创新的教学资产形态。
⚫安全省空间:仿真平台在教学过程中,可以让老师和学生避免实际设备产生的不必要的意外和事故;通过虚拟仿真设备和场地,更节约空间。
⚫便利直观:软件完全仿真相关设备和详细的实验设置,更方便老师开展实验教学;通过模拟仿真,更直观的展示底层的原理和数据。
- 1 -1.1 AI+自动驾驶实训平台1.1.1 图文介绍● 基本介绍:智能自动驾驶实训平台是全面验证各种最新自动驾驶技术的平台,集成各种边缘计算传感器,以内置深度学习框架的嵌入式平台为核心,提供环境感知功能,实现目标物体精准定位和路径规划等功能。
学生使用该平台,可以掌握各种自动驾驶汽车领域的相关应用技术。
●主要特性:1.基于嵌入式平台实现边缘计算智能2.基于红外+超声波的障碍物感知和避障功能3.提供远景摄像头,模拟汽车3D 视觉感知功能4.基于激光雷达实现点云环境感知功能5.进口轴承,适应多种地形6.配备麦克纳姆轮,能向8个方向移动7.全部源代码开放和详细的实验指导书。
●实训项目一:室内导航1)基本介绍室内导航在建筑物内,仍能利用精确的定位功能确定自己的位置并找到想去的地方的技术。
首先,通过地图构建技术,根据位置估计和地图进行自身定位,同时建造增量式地图;然后通过自主导航技术,进行路径规划,根据路径前往目的地;同时在路径中根据传感器信息实现实时避障效果。
2)实训列表实训1:基于激光雷达的SLAM地图构建实训2:基于激光雷达的SLAM自主导航实训3:基于三维视觉的SLAM地图构建实训4:基于三维视觉的SLAM自主导航实训5:基于复合3D深度环境感知自主导航实验●实训项目二:智能应用1)基本介绍现今的人工智能是火热的浪潮,所以学习利用人工智能结合机器人实现功能,使其应用更加智能化,学习的内容有通过语音识别进行机器人的控制,人脸识别实现,目标检测识别,交通识别控制小车的智能驾驶。
2)实训列表实训1: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控制实训2:基于深度学习的人脸识别实训3:基于神经网络的目标识别实训4:基于神经网络的交通识别●实验截图:《自动驾驶项目实训》。
物联网综合实训室介绍物联网综合实训室介绍1.实训室概况1.1 实训室位置实训室位于校园物联网实验楼,地处校园的中心位置,便于学生参与实训和学习。
1.2 实训室面积实训室总面积为平方米,包括实训区、实验仪器设备区、教师研究区和学生自习区等。
1.3 实训室设备实训室配备了一系列物联网实验仪器设备,包括传感器、控制器、嵌入式开发板、网络设备等,以满足学生的实训需求。
1.4 实训室布局实训室内部分为不同的区域,包括实验台、工作区、展示区等,以便学生能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
2.实训内容2.1 嵌入式系统开发学生将学习在物联网综合实训室中进行嵌入式系统的开发,包括硬件与软件的结合,实现各种功能的设计和实现。
2.2 传感器应用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各种传感器,如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光照传感器等,实现数据采集和监测。
2.3 无线网络应用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无线网络技术,实现设备之间的远程通信和数据传输。
2.4 数据分析与云平台应用学生将学习如何对采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并使用云平台进行数据存储和管理。
2.5 应用开发学生将学习如何使用开发工具进行应用开发,实现各种物联网应用的设计和实现。
3.实训资源3.1 实验仪器设备实训室提供了一系列的实验仪器设备,包括传感器、开发板、网络设备等,供学生进行实验和实训使用。
3.2 应用开发工具实训室提供了各种应用开发工具,包括集成开发环境、开发板驱动、API等,供学生进行应用开发使用。
3.3 文献资料实训室提供了丰富的物联网相关文献资料,供学生参考和学习使用。
4.实训规定4.1 实验安全规定学生在实训室进行实验时,必须遵守相关的实验室安全规定,确保实验过程安全。
4.2 实验预约规定学生需要提前预约实训室进行实验,以保证实训室资源的合理利用。
4.3 实训设备管理规定学生在使用实训设备时,需要遵守设备的使用规定,并保护好实训设备的安全。
5.附件附件1:实训室平面图附件2:实验仪器设备清单6.法律名词及注释6.1 物联网物联网是指通过互联技术将传感器、执行器和其他设备连接到互联网,实现设备之间的信息交流和数据共享的网络。
科技视界0引言, [1]。
,、、、。
,,、,,,,。
,,、[2]。
,,,,,,。
,。
1实验实训系统设计需求,,。
,,AI,、,。
,、、,、,,。
::,,,,。
:、、,,,,。
:、App。
、,,,。
App,,。
2系统总体设计,AI(,、),1基于“人工智能+物联网”的智能家居实验实训平台设计宋晨静高浩(江苏知途教育科技有限公司,江苏南京211899)【摘要】“物联网+人工智能”在智能家居领域得到广泛应用,为了解决AI教学在实践应用方面的不足,设计了AI+IoT的智能家居实验实训平台。
该平台设计方法包括场景化实践教学模式等内容,并详细介绍了智能家居和电子围栏、智能语音、人脸开锁场景下的实践案例内容。
同时,介绍了基于英伟达Nano开发板和百度云平台进行实践教学的硬件平台的设计与开发。
该平台为人工智能和物联网领域提供了全新教学思路、大量真实数据和真实项目教学案例,对于提高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具备重要作用。
【关键词】智能家居;人工智能;物联网;教学思路中图分类号:TP18文献标识码:A DOI:10.19694/ki.issn2095-2457.2022.09.08作者简介:宋晨静,硕士,研究方向为教育信息化系统研发。
技术科普33Science&Technology Vision科技视界科技视界,AI、、, AI;,[3][4] SaaS,、,,AI。
图1实验平台系统架构、、、USB、、、WiFi、。
,Jetson Nano,,Nano AD,,,。
SaaS ,WiFi,App,App。
,,Nano,App,。
,Nano,,API,WiFi。
,。
Nano WiFi,。
,AI,AI+,。
3平台系统的硬件设计Nano,。
A/D,,WiFi,、,、、、。
WiFi,App。
3.1开发板选择Jetson Nano(NVIDIA),AI。
5W,HDMI ,64G IO,。
3.2摄像头DS-IPC-B12V2-I, 200,8mm,,。
引言概述物联网综合实训室是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教育实践环境,旨在为学生提供实践机会,培养他们在物联网领域的技能和知识。
本文将详细介绍物联网综合实训室的硬件设施、软件平台、实践项目、教学方法和培训效果,以及未来发展趋势。
正文内容一、硬件设施1.实训室设备a.物联网设备:传感器、执行器、通信模块等。
b.集成设备:智能网关、云服务器等。
c.实验平台:可编程控制器、开发板、仿真工具等。
2.硬件环境a.环境控制:温度、湿度控制,防尘、防静电等。
b.电力支持:稳定电源、UPS电池备份等。
c.实验桌椅:舒适、安全、可调节的工作区域。
二、软件平台1.物联网开发平台a.开发语言:C、Java、Python等。
b.开发工具:Arduino、RaspberryPi等。
c.云平台:AWS、Azure等。
2.数据管理a.数据采集:传感器数据采集,实时监测等。
b.数据处理:数据存储、清洗、分析等。
c.数据展示:数据可视化、报表等。
3.远程控制a.远程监控:远程控制设备运行状态、实时观察设备情况。
b.远程操作:远程开关、远程调整设备参数等。
c.远程升级:远程更新设备软件,提供新功能、修复漏洞。
三、实践项目1.传感器应用a.温湿度传感器:环境监测、智能家居等。
b.光敏传感器:智能照明、自动调节设备亮度等。
c.加速度传感器:运动检测、自动化控制等。
2.执行器控制a.电机控制:电动车、等。
b.舵机控制:机械臂、航模控制等。
c.可编程控制器:自动化生产线、工业控制等。
3.通信与互联a.无线通信:蓝牙、WiFi、LoRa等。
b.有线通信:以太网、CAN总线等。
c.云平台接入:数据、远程监控等。
四、教学方法1.实训课程设置a.理论教学:物联网基础知识、开发语言等。
b.实践操作:硬件设备操作、软件平台应用等。
c.项目实践:根据实际案例进行开发、调试和维护。
2.导师指导a.指导团队:专业教师、行业专家等。
b.指导方式:课堂教学、实验指导等。
1.1智慧城市工程实训平台
1.1.1图文介绍
基本介绍:
智慧城市工程实训平台(ZC-City)是一款智联网工程综合教学实训平台,包含了完整的智联网架构,包括: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实例的实验实训设备。
它以创新性的项目实践网板为基础环境,提供智慧城市实践组件包,涵盖了智慧城市工地、智慧城市抄表、智慧城市洪涝、智慧城市路灯四个子系统。
实践组件包能够完成一个完整的物联网应用实训案例。
学生可以使用组件包、线材、接插件、软件资源,从零开始,自由设计各种类型的物联网应用项目,为学生提供一个良好的创新实践、课程设计、毕业设计环境。
- 1 -
智慧城市抄表系统
智慧城市工地系统
智慧城市洪涝系统
智慧城市路灯系统
组成部分:
实训平台针对智联网的应用实训提供以下软硬件支撑:
1)智云基础硬件:包含智云网关、智云节点构成,覆盖无线传感网、ZigBee无线通信、Wi-Fi无线网络、3G无线通信、Android移动开发、嵌入式开发、传感器技术、执行控制、HTML5 web开发、JavaScript等技术;
2)智云实训模块:采用工业级高精度传感器、执行器,基于行业的一种具体应用进行功能模块的设计,提供完整的硬件驱动层、智云应用层(Android和web)、协议调试
1.1.2产品参数
《物联网工程规划/应用实训》
《物联网综合设计》。
第1篇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技术逐渐成为现代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
为了培养具备物联网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物联网教学实践平台应运而生。
本文将从物联网教学实践平台的定义、功能、应用及发展趋势等方面进行探讨。
一、物联网教学实践平台的定义物联网教学实践平台是指基于物联网技术,集教学、实验、研发、培训等功能于一体的综合性平台。
该平台旨在为学生提供真实、高效、互动的学习环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二、物联网教学实践平台的功能1. 课程教学:平台提供丰富的物联网课程资源,包括教材、课件、实验指导书等,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
教师可根据课程内容,通过平台进行在线授课、互动交流,提高教学质量。
2. 实验教学:平台提供多种实验设备和软件,如传感器、控制器、通信模块等,让学生在模拟真实环境下进行实验操作,掌握物联网设备的使用方法和编程技巧。
3. 研发创新:平台为学生提供研发环境,如虚拟实验室、开源软件等,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实践,培养创新精神和团队协作能力。
4. 培训与认证:平台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提供物联网相关技能培训,帮助学生获取行业认证,提高就业竞争力。
5. 资源共享:平台汇集国内外物联网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行业动态和技术标准,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
三、物联网教学实践平台的应用1. 高等教育:物联网教学实践平台广泛应用于高等院校,为师生提供良好的教学、科研环境,促进物联网专业人才的培养。
2. 中等职业教育:中等职业学校可通过物联网教学实践平台,培养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就业竞争力。
3. 企业培训:企业可利用物联网教学实践平台,对员工进行技能培训,提高企业整体技术水平。
4. 社会教育:物联网教学实践平台还可用于社会教育,普及物联网知识,提高全民科技素养。
四、物联网教学实践平台的发展趋势1. 虚拟现实与增强现实技术的融合:将虚拟现实(VR)和增强现实(AR)技术应用于物联网教学实践平台,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体验。
物联网智能家居实训平台
物联网智能家居实训平
台
型号SP-WSNCE14B 单价: 88000 元
产品图片:
产品概述:
智能家居实训平台可完成系统硬件设备的安装、布线与调试,完成智能家居设备的无线组网
1、可在设备平台上进行中控系统、门禁系统、传感器、控制器和外设、门禁系统的
硬件搭建;
2、下载Z-Stack协议栈到通用节点实现协调器、路由、终端节点配置,并按照ZigBee
协议规范,进行无线网络调试;
3、编写部分节点传感器驱动程序,修改传感节点程序实现部分受控设备的控制功
能。
4、安装嵌入式网关硬件电路板、GPRS模块、安防摄像头、zigbee协调器、无线路
由器;通过串口连接协调器、上位机与GPRS模块,通过并口连接摄像头;
5、安装编译调试温湿度、红外、光照等室内环境进行显示和控制的应用程序;
6、智能家居控制界面软件安装;
7、实时显示ZigBee网络信息;
8、调试传感信息监测程序,显示传感器数据信息,监测节点和传感器故障;
9、调试控制程序,显示执行设备状态,监测节点和受控设备故障。
三层架构特点
IAR软件的使用:软件设置如链接、程序编译、调试、下载等
Zigbee模块的使用:传感器模块原理及其接口定义,通信方式。
1.1智联网创意实训平台
1.1.1图文介绍
基本介绍:
智联网创意实训平台(ZI-IHDPlat)是一款针对于高校智能硬件产品设计教学及科研推出的一系列综合创意平台,它是在完成智联网核心课程知识点的技术上,做纵向技术延伸,通过创新思维对传统设备进行物联网功能技术升级。
适用对象:人工智能、嵌入式、物联网、移动互联网等学科的创新类实训课程。
该平台由实训台形式展现,采用自带电池的可拆卸智能板卡完成各种智能产品项目实训。
同时以智能产品核心硬件构成的通用原理机,可以学习课程所必须的基础知识点,也可发散学生思维,构建个性化的智能产品项目。
- 1 -
组成部分:
智联网创意实训平台主要包含以下软硬件构成:智能网关/应用终端、原型板卡、智项目板卡。
1)智能网关/应用终端:默认采用ARM Cortex-A9处理器,10.1寸电容屏,运行Android-4.4操作系统,主要完成智能产品中网关和应用的开发和学习,包含:嵌入式Linux操作系统、M2M物联网网关技术、移动应用技术。
2)原型板卡:原型板卡包含主流智能硬件产品的最小系统单元,主要完成智能产品设备端的开发和学习,包含:ARM Cortex-M4 STM32F407嵌入式最小系统、2.8寸LCD、ZigBee、Wi-Fi、BLE、GPRS、GPS等单元,能够设计智能无线微控制器设备及相关编程开发调试技术。
3)项目卡板:根据实际的智能产品进行器件选型,通过教学项目板卡的方式展现出来。
项目板卡采用宫格的硬件布局,让学生更易理解。
项目包括:运动手环、智能手表、健康腕带、创意水杯、体脂体重秤、绿色家居、共享单车、自动售货机等。
1.1.2产品参数
《智能产品开发与设
计》。
物联网智能人员定位实训平台介绍一、项目意义物联网已成为当前世界新一轮经济与科技发展得战略制高点之一,发展物联网对于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具有重要得现实意义。
PSIM综合通信安装与维护赛项,以“十二五”规划提出着重发展物联网得要求为指导,结合当今教学与就业实际情况,从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为根本出发点,切实做到促进物联网技术得不断创新,教学专业设置得不断优化,就业矛盾得根本解决,让学生能真正从学校走出来,快速到企业中去。
-—促进信息技术创新,引导行业发展趋势传统安防行业由门禁、监控摄像头、报警设备、消防探头设备、电子围栏、其她报警设备与控制中心等组成。
但就是这些设备及其控制都就是分开且相互独立得,虽可实现传统意义上得“安全监控",但就是面对突发紧急事件,这些系统所展现出来得实时性能往往不能让人满意、比如今年得昆明火车站暴徒事件,暴徒实施暴行长达12分钟,造成29条无辜得生命被夺去,130多名无辜群众受伤。
这样得安防系统响应性就是我们所不能接受得,究其原因,传统安防系统得系统集成性及联动能力太差,往往监控发现得警情,不能及时传递到控制及指挥中心,或者控制指挥中心接收到报警信息,往往不能及时判断出现场情况,迟迟不能做出正确及时得决策,造成疏救延时,决策失误等重大后果。
面对越来越猖狂得恐怖活动,安防产业升级蓄势待发。
该项目所提出得基于PSIM综合通信安装与维护,具备强大得连接与集成能力,可实现门禁系统、消防系统、安防系统,指挥控制中心、消防中心与安全中心等全套安防信息得实时联动,并通过同一套软件平台控制,解决了传统安防行业管理混乱,控制软件繁多得局面,就是未来安防发展得新趋势。
同时,PSIM综合通信安装与维护系统基于规则得事件响应,可视化得3D显示接口,强大得模拟现实得能力,以及完善得设备诊断及系统自恢复功能,都站在了行业发展得前沿,可有效适应产业升级得需求,引导安防行业未来发展得新方向。
——提高学生综合能力,优化学校专业设置PSIM综合通信安装与维护系统就是由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控制技术与图形显示技术(即4C技术)等多种学科相互融合、集成装备组成得综合系统。
通过该项目能够提高在校学生在搭建与维护PSIM综合通信安装与维护系统工作方面得核心技能与综合能力,推动高职学校相关专业得人才培养,增强高职学校学生适应产业升级、企业经营与技术进步得实践能力、学习能力与就业竞争力。
引导职业学校调整专业设置,帮助学生熟练掌握利用现代RFID技术、Zigbee自组网技术、现代计算机网络传输技术、数据库构建及管理技术等,将现代监控设备,信息感知设备,执行机构,计算机控制中心,数据服务中心,智能定位基站,RFID电子标签及互联网网络设备等物联网相关硬件设备及软件系统集成化,实现基于RFID得PSIM综合通信安装与维护,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专业教学改革,为低功耗,低成本室内或井下等智能人员定位系统领域培养人才,促进产业升级需求与教学改革紧密得融合。
—-深化教学体制改革,适应产业升级需求通过该项目引入产业升级、市场发展、企业经营与技术进步得前沿信息,引进国际化、标准化与创新性得人才培养理念,促进物联网PSIM综合通信安装与维护人才得培养,提高安装维护技术水平,提高学生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促进国内职业院校相关专业建设,大力推进我国信息产业在应用领域得发展。
与传统得GPS定位相比,RFID定位系统可实现楼宇内人员定位,体积小、成本低、功耗大大降低也成为RFID定位技术得典型优势,这对整个产业得升级需要打下了坚实得基础、—-适应行业发展需求,解决就业形势困境随着我国信息化建设得不断深入,物联网技术得不断发展,以及企业对产品功耗及低成本得控制,基于RFID得PSIM综合通信安装与维护已经越来越多地应用在企业、养老院、监狱、医院、矿井、银行等服务场所,机场、港口、码头等人群密集区域。
基于PSIM综合通信安装与维护系统得物联网产品已经大量出现并得到了广泛应用,产业链已经形成,并且迅速得向更多行业应用领域中渗透,社会对该领域专业人才得需求量日趋增加,人才缺口比较大。
随着PSIM综合通信安装与维护系统得不断发展,带来了对研发、测试、组装调试等岗位人才得大量需求,其中有很多适合高职毕业生得岗位,比如研发助理人员、产品测试人员、中试工程人员、售前或售后技术支持工程师、产品销售人员与现场服务技术员。
——开阔学生知识视野,加强学生专业能力对于高职毕业生来说,开阔自己得知识视野,提高自己分析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就是十分重要得。
因此,结合当前高职学生得实际情况与物联网产品实际应用场合,设计了PSIM综合通信安装与维护赛项,旨在通过考核内容得引导,促进高职专业课程改革与实训建设,使学生能够更加全面得掌握物联网产品得实际应用知识与细节,利用物联网知识搭建智能安防与人员管理系统得能力,同时提高学生分析与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提升其在相关工作岗位上得就业竞争力、二、方案得特色与创新点1)方案特色-—技术涵盖全面涵盖现阶段PSIM综合通信安装与维护中需要得主流技术,包括人员定位、数字门禁控制系统、越界报警技术、网络监控技术、RFID射频识别技术、数据库技术与计算机网络技术等。
--技能实践性强搭建与真实工作现场相近得实训平台,可以让参赛选手在掌握专业知识原理层面得同时,更多得锻炼职业院校学生得实际操作技能、——内容体现项目教学该项目以综合实训平台为主体,以PSIM综合通信安装与维护为工作导向,学生通过既独立存在,又相互关联得四大竞赛任务,提升了对整体项目安装与维护过程中所需得知识水平、操作能力与态度价值管理意识。
评委既可以对任务进行独立评分判定,同时也可以从整体规划角度上对学生得工作安排合理性进行评判。
本次比赛主要设备全部采用模块化设计,方便组合,创新应用、--专业空间可扩展性高该项目中使用得有源电子标签技术、射频识别系统、移动基站技术、计算机网络搭建技术,远程集中控制功能、摄像机报警联动功能,都可以为职业院校学生未来工作提供良好、多维度得可拓展空间。
—-随行业发展可持续性高随着我国信息化技术得不断发展,传统得人工人员管理模式显得陈旧且落后,目前,包括旅游、酒店等服务业,监狱、养老院、精神病院、医院等场所与矿井等关系工人生命安全得场所都引进了PSIM综合通信安装与维护系统,行业发展前景十分广阔,故此赛项也可适应社会需求、岗位需要逐渐拓展职院校学生技能领域,从而可更好地体现出大赛“循序渐进,由浅入深”得理念。
2)创新点——技术设计领先项目所采用得技术就是本公司经过多年研发、实践、总结而出得PSIM综合通信安装与维护系统,并已成功运用在实际工业场合。
通过先进得定位算法、R FID技术、安防及视频联动系统以及公司数年来得工程实施能力,来确保学生能在比赛中掌握最先进最前沿得RFID技术。
-—技能考核点全面,全面拓宽学生视野全面考察学生得知识面及实际动手能力,拓宽学生视野,提升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得能力,总得来说,可以分为硬件与软件两个方面。
硬件方面,有电磁锁门禁系统、电子围栏系统、网络摄像头、交换机、无线路由节点、服务器及工作站、网络摄像机、报警灯、电子标签、LED屏幕与无线基站等硬件设备,软件方面,有。
net、数据库、C#与安卓等软件开发环境实际应用、ﻩ—-环境真实先进整套系统就是基于RFID射频身份识别、自动定位技术,结合实际工程项目实施经验与国内外最新行业标准,构建得一种关于机场人员定位及智能管理系统得模拟环境,这样能够更准确得考察选手适应新技术得能力。
三、智能人员定位实训平台(CY-RYDW-100)3、1、实训平台(CY—RYDW-100)概述利用先进得RFID技术,实现人员得定位功能,并且应用比较广泛,如:监狱等司法部门得对于犯人或者矫正人员进行定位跟踪,公安系统得拘留人员定位及管理,旅游行业人员定位、流量统计、聚集疏散,酒店、高尔夫球重要娱乐场所提高服务等等。
3、22. 实训平台框架3、3实训平台介绍(CY-RYDW—100)智能人员定位实训平台包括以下功能:人员实时定位、人员查找定位、非法聚集报警、禁区入侵报警、非授权报警、非法离位报警、活动轨迹、自动查房点名、脱离瞧管报警、紧急求救呼叫、门禁管理、监控区域外人员监控、远程监控视查等功能演示。
3。
4、实训平台软件四、系统设备安装及连接1)完成PSIM综合通信安装与维护设备得安装与线路铺设:读卡器,协调器,电子标签等设备得安装与检测;2)完成智能检测结点设备得安装与线路铺设:传感器结点设备,执行设备等得安装与检测;3)完成智能安防设备结点得安装与线路铺设:智能门禁,智能摄像头,报警设备等得安装与检测;4)据系统拓扑图连接网络设备,完成有线/无线局域网系统工作站,服务器,无线路由器,交换机等得线路铺设与连接。
4。
2系统设备硬件配置1)根据网络地址分配表对各网络设备进行配置;2)根据无线地址及参数分配表对各无线设备进行配置;3)根据标签编码表对标签参数进行配置;4)根据系统设计方案对协调器上硬件进行硬件配置与跳线设置:包括WiFi模块,GPS/GPRS模块,网络模块,手机号及远程服务器中心配置等;5)根据系统配置情况与测试方案对系统进行初步测试。
4、3系统软件配置与部分开发任务1)上位机开发环境配置,数据库配置;2)软件二次开发任务:数据库技术,串口通信技术,win32应用技术。
4。
4系统模拟与自定义策略实现1)系统设备诊断功能;2)智能门禁功能模拟;3)电子围栏功能模拟;4)智能定位及跟踪功能模拟;5)视频联动功能模拟;6)紧急报警功能模拟;7)消防联动功能模拟;8)自定义规则设定及实现。
4。
5比赛器材与技术平台4.6串口指令表4、7通信地址表4。
8、实例介绍:某机场为保证机场安全,需引进一套综合通信系统,机场方面得需求如下:1)搭建人员定位系统:在机场布置读卡器与协调器等设备,做到信号全覆盖,给每一个客户登记后分发一个拥有全球唯一ID得电子标签,可实现信号覆盖区域人员实时定位、轨迹跟踪、视频联动与出入管理等功能。
2)搭建智能门禁系统:每个客户登记后分发得电子标签,有效期限为客户到达机场至离开目标机场、客户凭借此标签可正常出入机场,客户或工作人员靠近机场边缘,系统报警。
3)搭建智能监控系统:在机场首位区域安装两个云台摄像头,7*24实时监控、摄像头可由后台自由控制与切换。
4)搭建智能消防系统:在机场内部布置以下检测结点,火灾检测、烟雾检测与酒精检测结点。
发现险情,即刻打开门禁,驱动执行电机转动。
5)搭建报警联动系统:工作人员发现可疑人员或突发情况即刻向控制台报警,同时摄像头切换至工作人员所在区域,系统自动发短信逐级通知指定负责人赶往所在区域处理。
6)系统后台功能:系统可实时定位可疑人员动向,通过加速度结点判断出可疑人员运动方向及速度信息,关闭相应区域门禁,启动报警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