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文献检索-7
- 格式:ppt
- 大小:1.16 MB
- 文档页数:50
第7章特种文献信息资源检索1.简述标准的特点及其分类,重点了解中国标准的分类及标准编号。
答:标准文献不同于一般的技术文献,主要特点是:(1)有独立的文献体制和固定的标准代号。
(2)具有法律性质,有一定的约束力,有生效、未生效、试行和失效之分。
(3)动态性强,随国民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不断补充、修订和更新。
(4)一件标准只解决一个问题,文字简练。
(5)不同级别的标准有不同的实施范围。
(6)标准文献交叉重复,相互引用。
从企业标准到国家标准直到国际标准并不意味着级别上升,在制定标准时往往相互引用。
(7)标准文献的检索主要通过标准编号、行业分类、发布单位构成的标准目录等。
标准的分类:(1)按使用范围和适用地区分:国际标准、区域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企业标准。
(2)按成熟程度分: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试行标准、(3)按标准内容分:基础标准、产品标准、工艺装备标准、原材料标准、方法标准。
中国标准的分类:《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规定我国标准分为4级,即国家标准、部颁(行业、专业)标准、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标准编号:(1)国家标准编号为:标准代号+标准序号+标准年代。
强制性标准编号的代号为“GB”,推荐性标准的代号为“GB/T” o(2)行业标准编号为:行业标准代号+行业标准顺序号+年代。
行业标准代号由两个汉语拼音字母组成。
(3)地方标准编号为:地方标准代号+地方标准顺序号+年代。
(4)企业标准编号为:企业标准代码Q+企业隶属行政区域代号+企业代号+顺序号+ 年代。
2.我国专利有哪几种类型?专利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是什么?答:我国专利分三类:发明专利、实用新型专利和外观设计专利。
专利必须具备的三个基本条件: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
3・国内外学位论文分别有哪些查找途径(6个)?答:国外学位论文可通过:世界著名的学位论文全文库PQDTo国内学位论文可通过:1)万方学位论文数据库;2)CNKI博硕士学位论文数据库;3)国家科技图书文献屮心;4)中国科技论文在线网;5)中国民商法律网学位论文检索;6)访问各高等院校图书馆的站点。
文献检索按照载体的不同,可将信息源分为:◆口头信息源——报告会、新闻发布会等◆实物信息源——博物馆、展览会展品等◆文献信息源——各种形式的出版物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的统称。
即用文字、图像、符号、声音、音频、视频、编码等手段记录人类知识的各种载体。
利用检索工具,准确、全面地查询与特定研究课题有关的文献资料的过程就是文献检索。
文献检索是一门以培养学生的情报意识、掌握用手工或计算机方式从文献中获取知识和科技情报信息的工具性课程,是培养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一种专门知识。
其目的是传授如何在知识的汪洋大海中获取所需目标知识,即学会查找文献,最终使文献为我所用,也是继续学习、提高自我的有效途径。
文献类型根据不同的标准划分,可以将文献划分出种类繁多的各种类型。
常用的标准有:按载体形式分、按压缩程度分、按出版形式分1.按载体形式分(1)纸印本文献,也称印刷型文献(2)缩微型文献存储介质:感光材料记录手段:缩微照相如:缩微胶卷、缩微胶片、缩微卡片等(3)机读型文献存储介质:磁性材料记录手段:键盘输入或光学字符扫描如:计算机文档、数据库、光盘等2.按压缩程度分(文献级别)(1)一次文献:也叫原始文献。
是著者在科研、生产实践中所获得的第一手资料撰写成的文献。
大部分期刊上发表的文章和在科技会议上发表的论文均属一次文献。
包括:专著、学位论文、研究报告、专利说明书等。
(2)二次文献:通称检索工具,对一次信息源进行加工、提炼或压缩。
检索工具书和网上搜索引擎是典型的二次文献。
包括:文摘、索引、目录、题录等。
(3)三次文献:广泛利用二次文献,选用大量的一次文献,经过阅读研究、并浓缩提炼而成。
包括:年鉴、百科全书、手册、词典、述评、综述等。
3.按出版形式分(1)图书(Book) :国际标准书号(ISBN)ISBN (International Standard Book Number)是国际标准书号代码,其定长为10个数字,分四节,分别表示地域号、出版社号、该出版社出版图书的流水号及计算机校验位。
文献检索-题库第一章1.下列哪项不属于情报的特点?( D )A. 保密性B. 时效性C. 传递性D. 公开性2.下面对信息、知识、情报三者关系描述正确的是( D )A. 情报>知识>信息B.知识>情报>信息 C. 情报>信息>知识D.信息>知识>情报3.信息成为情报必须具有的三个基本要素是:( C )A. 选择、综合、分析B.综合、筛选、重新组合C. 知识、传递、效益D.筛选、组合、系统化4.下列哪项属于文献的外表特征?( A ) P7A.著者B.主题词C文摘D.分类号5.下列哪项属于文献的外部特征( A )A. 标题B. 主题词C. 分类号D. 文摘6.下列哪项属于文献的内容特征?(C)A.标题B.作者单位C.类目名D.来源7.计算机文献检索系统的内容结构包括(A)。
P8A.主文档、倒排文档、帮助导航B.目次表、索引、附表C.编辑使用说明、正文、索引D.编辑使用说明、目次表、索引8.下列哪项不属于文献检索系统质量的评价要素?( D) P9A.查全率、查准率B.信息标引深度C.索引体系的完善程度D.被用户使用的数量9.下面对查全率和查准率描述错误的是( A )。
P9A. 若某检索工具的查全率较高,则查准率也地相对较高B.查准率为检出的相关文献占检出文献总量的百分比C. 查全率和查准率是反映文献标引深度的两个最主要的指标D.查准率和查全率存在互逆关系10.下面对查全率和查准率描述正确的是(A)。
A.若某检索工具的查全率较高,则查准率相对较低B.查全率为检出的相关文献量占检出文献总量的百分比C.查准率为检出的相关信息量占检索工具中相关信息总量的百分比D.查全率和查准率都为100%时,检索工具的质量最高11.下列文献中为一次文献的是( B )。
P14A. 会议记录B.研究论文 C. 综述D.百科全书12.目录、文摘和索引属于下列哪类文献?(B )A. 一次文献B. 二次文献C. 三次文献D. 零次文献13.下列文献中属于二次文献的是(D )。
第一讲一、单选题1、ISBN 978-7-302-20062-8是( D )。
A.强制标准文献的编号 B.国际连续出版物标准刊号C.图书分类号 D.国际标准书号2、一篇论文列出的参考文献如下:郑义.房屋建组外墙渗水成因与防治[J].科技资讯,2005(35):184—185.其中的(35):184—185应该是(A)。
A.35期184—185页 B.35卷184—185期C.35卷184—185页 D.35期184页185行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特种文献类型的有( B )。
A.学位论文 B.图书C.科技报告 D.标准文献4、1、文献是记录有知识的( A)。
A. 载体B. 纸张C. 光盘D. 磁盘5、中国国家标准的代码是(A)A. GBB. CBC. ZGD. CG二、填空题1、情报的三个属性(知识性)、(传递性)、(效益性)。
2、填空题:文献按起加工深度不同,可以划分为(零次信息)、(一次信息)、(二次信息)、(三次信息)。
3、(核心期刊)是指少数刊载某一学科大量高质量专业论文的期刊。
三、判断题1、从文献检索的角度来看,一次文献是检索对象,二次文献是检索手段。
( 1)2、在众多的信息源中,期刊是最重要的信息源。
(1)3、连续出版物主要包括期刊、报纸、年度出版物等。
( 1)四、简答题1、常用的特种文献有哪些?答:科技报告、会议文献、政府出版物、专利文献、标准文献、公司产品资料、学位论文、档案资料等2、我国信息系统结构。
答:图书馆系统(高校图书馆、公共图书馆、科学研究系统图书馆)、科技信息服务系统、档案系统、专利系统、标准系统3、信息道德主要内容。
答:信息道德是指在信息领域中用以规范人们相互关系的思想观念与行为准则。
信息道德主要包括:1)遵守信息法律、法规,尊重知识产权,保护个人隐私;2)保守商业秘密,维护信息安全;3)不制作、传播和消费不良信息;4)不制作和传播病毒等有害的东西;5)不窃取和盗用非法的信息;6)不非法进入他人的系统;7)不利用信息能力进行计算机犯罪等。
1.简述文献的构成。
答:现代文献由四要素构成:文献信息、文献载体、符号系统和记录方式。
2.简述医学文献的特点。
答:数量庞大、载体多样化、多文种化、学科交叉出版分散、知识信息更新加快、交流传播速度加快、电子化发展趋势。
3.简述文献检索的概念和类型。
答:概念:广义的文献检索包括信息的存储和检索两个过程,是指将文献按照一定方式集中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按照文献用户需求查找出有关文献或文献中包含的信息内容的过程。
狭义的信息检索即从检索工具或检索系统中,通过一定的检索途径或检索方式查找出需要的信息的过程。
类型:①按照检出结果的形式划分:书目检索、全文检索、引文检索。
②从情报检索角度划分:文献检索、数据检索、事实检索。
③按照线索手段划分:手工检索、计算机检索。
4.简述文献检索系统的评价因素。
答:报道信息的准确性、报道信息的及时性、索引体系的完善程度、对信息标引的深度、查全率和查准率。
5.什么事查全率和查准率,二者之间有何关系?答:查全率(R)和查准率(P)是检索系统最为流行和重要的两个性能和效果评价指标。
检出的相关信息量/检索工具中相关信息总量X100%检出的相关信息量/检出的信息总量X100%两者之间存在互逆关系,即如果检索工具的查全率较高,则其查准率将相对下降;反之查准率高,则查全率低;而且查全率和查准率只能相对提高,二者永远不可能同时达到100%。
6.试述文献信息的类型。
答:①按文献信息表现形式划分:文字型、视频型、音频型、数字型②按文献信息的出版类型划分:图书、期刊、政府出版物、科技报告、专利文献、会议文献、学位论文、标准文献、产品样本说明书、技术档案③按文献信息的载体形式划分:印刷型、缩微型、声像型、电子型④按文献信息的加工程度划分:⑴零次文献信息:书信、手稿、实验数据、观察记录、笔记、内部档案等。
特点:内容新颖,但不成熟,难以查询。
⑵一次文献信息:期刊论文、专利说明书、会议论文、学位论文、科技报告等。
第一、二章定义:(1)信息P3 广义:信息源于世界一切事物及其运动,它是事物存在状态及其运动形式的特征;狭义:信息是人们对事物存在状态及运动形式的陈述,它常以语言、文字、图形、数据等形式表现出来,供人们传递处理和利用。
(2)文献(记录有知识的一切载体) (3)信息检索P49 :就是根据一定的需要,运用科学的方法利用检索工具或参考工具书。
从大量的信息集合中查找特定的信息或信息线索的过程。
(4)信息检索语言:是指用来描述、组织信息记录,进行信息检索的标志系统知识点:信息的分类(按加工深度分)P6一次文献信息:一切原始的信息包括决议、报告、记录、心得、经验、消息、创作和研究成果等二次文献信息:对原始文献信息加工处理后的信息包括卡片、目录、索引、文摘等检索工具书三次文献信息:通过二次文献信息提供的线索多某一范围内的一次信息进行分析研究而加工成的第三个层次的文献信息包括手册、百科全书、年鉴、名录、指南等参考工具书(能区别,能举例)文献检索分类:P49按检索方式分:手工检索机器检索按检索对象分:文献检索事实检索数据检索文献检索如:查找“会计电算化在企业中的应用”方面的信息或文章。
事实检索如:禽流感最早出现在哪些国家数据检索如:某一年我国的自然出生人数和死亡人数。
(注:多出现在填空、选择、判断题,要会举例,会区别)信息检索主要方法:P51-521)顺查法(时间上,远→近)如撰写中国收税史的问题,就是需要从古代、近代、现代和当代各种有关信息中柱期查找才能查全常用法:2)逆查法(时间上,近→远)3)抽查法(抽查一定时期的资料)例如如果要获取电子计算机的有关信息,只要把目光聚集到20世纪40年代以来的数十年时间就可以了。
追溯法;循环法:信息检索效果评价P53查全率查准率漏检率误检率响应时间输出方式5、检索语言按基本属性分为P57分类检索语言(在我国,分类检索语言以《中国图书馆分类法》为代表)主题检索语言《中图法》知识:P60-61将所有知识分为五个基本部类:马克思主义、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部类;哲学、宗教部类;社会科学部类;自然科学部类;综合性图书部类。
文献检索复习题第一章1、信息、知识、情报三者的关系:内涵知识、情报是信息的集合,三者都可记录、存储、编码,一定条件下三者可以相互转化。
信息外延最广,知识次之,情报最小。
信息检索中的信息是指情报的范畴。
2、现代文献特征:外表、内容特征:包含的内容外表特征指文献的篇名(题目)、作者姓名、出版者或研究机构、报告号、专利号等。
内容特征指文献所论述的主题、观点、见解和结论等等。
3、文献的类型:按载体形式分①印刷型:以纸张为载体,空间大.②缩微型:以感光材料为载体,空间小.借助缩微阅读机阅读,携带不便。
③机读型:存储在磁盘、光盘上依赖计算机输出信息、网络信息。
唱片、幻灯片、录音带、录像带.借助视听设备播放。
④实物型:出土文物甲骨文等按出版形式分:正式、非正式(灰色文献)包含的内容正式出版文献:1)图书2)期刊(Periodical)3)报纸非正式出版文献:又叫灰色文献,指不经过公开出版物流通渠道不大量发行为一部分用户使用的内部文献信息资料。
包括:会议文献(Proceeding) 、学位论文(Dissertation) 、政府(组织)出版物(Government Publication)、研究报告、档案、专利(Patent)标准(Standard Literature)按文献的加工程度分类:零次、一次、二次、三次文献①零次文献:指未经公开发表或未交流于社会的文献.如:私人笔记、实验记录、书信、内部档案、设计草图.特点:具有客观性、零散性、不成熟性②一次文献:即原始文献,通常指作者的原始创作。
专著、期刊论文、学位论文、研究报告、会议论文、专利说明书、译文、大部分档案等都属于一次文献。
一次文献是文献的主体,是检索的最终目的.特点:创新性、新颖性、系统性、形式多样性。
③二次文献:通称检索工具,是对一次文献进行加工整理的产物。
如:检索工具书和网上搜索引擎。
题录(Title)、目录(Bibliography) 、文摘(Abstracts)、索引(Index).特点:简明性、汇集性、系统性。
1、信息与知识之间的关系。
1、⑴信息:①克劳德·香农首次提出“信息是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
②知识的类型可划分为知事、知因、技能、知人。
③信息可分为正确信息和虚假信息、有用信息和无用信息,而知识是在实践中获取并经过实践检验的正确、有用的信息。
④信息、知识之间的关系(理解就好)主要体现在:信息是起源,是基础;知识是系统化了的信息,各种信息经过组织、系统化地加工处理、提高深化,才能成为知识。
1、文献*是记录知识的一切载体,即用文字、图形、符号或声频等技术手段记录知识的物质载体,或称固化在物质载体上的知识。
【必知】狭义:纸质,印刷形式存在的;2、(不在关系中,只是概念)信息检索(是对其更详尽的解释)是指将信息按照一定的方式组织和存储起来,并根据信息用户的需求查找出相关信息的过程。
信息检索有广义和狭义2重含义。
⑴广义上说,信息检索包含信息存储和信息查找2个过程。
①信息存储是对信息进行收集、标引、描述和组织,并进行有序化编排,形成信息检索系统的过程;②信息查找是指通过查询机制从各种检索系统中查找出用户所需的特定信息的过程。
信息的存储与检索存在着相辅相成、相互依存的辩证关系。
存储是为了检索,没有存储就无法实现检索。
⑵狭义地讲,信息检索仅仅指信息查找的过程。
4、知识(Knowledge):概念不用记,判断知识与信息的区别知识是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实践中获得的对客观事物存在和运动规律的认识和总结,是人的大脑通过思维重新组合的系统化的信息的集合,是对信息的理解和认识,是信息的一部分。
《辞海》解释说“知识借助于一定的语言形式,或物化为某种劳动产品的形式,可以交流和传递给下一代,成为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
按照经济合作与发展组织(OECD)的《以知识为基础的经济》报告,知识的类型可以从不同角度划分为知事、知因、技能、知人(Know-What , Know-Why , Know-How , Know-Who )4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