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光纤位移传感器静态动态实验

光纤位移传感器静态动态实验

光纤位移传感器静态动态实验
光纤位移传感器静态动态实验

光纤位移传感器静态和动态实验

【教学目的】

1.了解光纤传输的基本原理。

2.了解反射式光纤传感器的原理、结构、性能。

3.学习用光纤传感器进行相关物理量的测量。

【教学重点】

1.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反射式光纤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曲线。

【教学内容】

光纤传感器是以光学技术为基础,将被敏感的状态以光信号形式取出。光信号不仅人能直接感知,而且,利用半导体二极管诸如光电二极管、雪崩光电二极管、发光二极管之类的小型而简单的元件很容易进行光电、电光转换,所以易与高度发展的电子装置匹配,这是光纤传感器的突出优点。此外,由于光纤不仅是敏感元件而且也是一种优良的低损耗传输线,因此不必考虑测量仪器和被测物体的相对位置,从而特别适用于电子传感器等不太适用的地方。

与其它机械量相比,位移是既容易检测又容易获得高精度的检测量,所以测量中常采用将被测对象的机械量转换成位移来检测的方法。例如将压力转换成膜的位移,将加速度转换成重物位移等;而且这种方法结构简单,所以位移传感器是机械量传感器中的基本传感器。光纤位移传感器有强度型和干涉型两大类,本实验所用传感器为反射式强度型光纤传感器。反射式强度型光纤传感器具有原理简单、设计灵活、价格低廉等特点,并已在许多物理量(如位移、压力、振动、表面粗糙度等)的测量中获得成功应用。这种位移传感器在小的测量范围内能进行高速位移测量,它具有非接触、探头小、频响高、线性度好等特点。

一、实验原理

1)光导纤维与光纤传感器的一般原理

图1光纤的基本结构

光导纤维是利用光的完全内反射原理传输光波的一种介质。如图1所示,它是由高折射率的纤芯和包层所组成。包层的折射率小于纤芯的折射率,直径大致为0.1mm~0.2mm。当光线通过端面透入纤芯,在到达与包层的交界面时,由于光线的完全内反射,光线反射回纤芯层。这样经过不断的反射,光线就能沿着纤芯向前传播。

由于外界因素(如温度、压力、电场、磁场、振动等)对光纤的作用,引起光波特性参量(如振幅、相位、偏振态等)发生变化。因此人们只要测出这些参量随外界因素的变化关系,就可以通过光特性参量的变化来检测外界因素的变化,这就是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反射式位移传感器的结构原理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传输型光纤传感器。其原理如图2所示:光纤采用Y型结构,两束光纤一端合并在一起组成光纤探头,另一端分为两支,分别作为光源光纤和接收光纤。光从光源耦合到光源光纤,通过光纤传输,射向反射片,再被反射到接收光纤,最后由光电转换器接收,转换器接受到的光源与反射体表面性质、反射体到光纤探头距离有关。当反射表面位置确定后,接收到的反射光光强随光纤探头到反射体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显然,当光纤探头紧贴反射片时,接收器接收到的光强为零。随着光纤探头离反射面距离的增加,接收到的光强逐渐增加,到达最大值点后又随两者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图3所示就是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曲线,利用这条特性曲线可以通过对光强的检测得到位移量。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具有探头小,响应速度快,测量线性化(在小位移范围内)等优点,可在小位移范围内进行高速位移检测。

图2反射式位移传感器原理

图3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二、实验仪器

光纤、光电变换器、低频振荡器、电压表、支架、反射板、测微头、测速电机、电压/频率表、双踪示波器。

三、实验内容

1.连接、调节装置。在仪器支架上安装光纤探头,探头对准镀铬反射板,调节光纤探头端面与反射板平行,距离适中;将光纤传感器光电转换装置与光电变换器相连接,接通电源预热数分钟。

2.作反射式光纤传感器输出特性曲线。

转动测微头,使反射板与光纤探头端面紧密接触,此时光纤变换器输出电压为零。然后旋动测微器,使反射板离开探头,每隔0.100mm读出一次输出电压U值,填入数据表,作U~x曲线,求得线性范围Δx和灵敏度S=ΔU/Δx。

3.测量微小振动的振幅与频率

(1) 了解激振线圈在实验仪上所在位置及激振线圈的符号。

(2) 接入低通滤波器和示波器,如图4接线。

4

(3) 将测微头与振动台面脱离,测微头远离振动台。将光纤探头与振动台反射纸的距离调整在光纤传感器工作点即线性段中点上(利用静态特性实验中得到的特性曲线,选择线性中点的距离为工作点,目测振动台上的反射纸与光纤探头端面之间的相对距离即线性区ΔX 的中点)。

(4) 将低频振荡信号接入振动台的激振线圈上,开启主、副电源,调节低频振荡器的频

(5) 保持低频振荡器输出的Vp-p幅值不变,改变低频振荡器的频率(用示波器观察低频振荡器输出的Vp-p值为一定值,在改变频率的同时如幅值发生变化则调整幅度旋钮使

Vp-p相同),将频率和示波器上所测的峰峰值Vp-p(此时的峰峰值Vp-p是指经低通后的Vp-p

(6) 关闭主、副电源,把所有旋钮复原到原始最小位置。

4.测量电机转速。

(1) 了解电机控制,小电机(小电机端面上贴有两张反射纸)在实验仪上所在的位置,小电机在振动台的左边。

(2) 按图5接线,将差动放大器的增益置最大,F/V表的切换开关置2V,开启主、副电源。

图5

(3) 将光纤探头移至电机上方对准电机上的反光纸,调节光纤传感器的高度,使电压表显示最大。再用手稍微转动电机,让反光面避开光纤探头。调节差动放大器的调零,使电压表显示接近零。

(4) 旋动电机控制电位器,使电机运转。

(5) 频率/转速表置频率档、显示频率,置转速档可显示转速,也可用示波器观察F0输出端的转速脉冲信号。

(6) 根据脉冲信号的频率f及电机上反光片的数目p换算出此时的电机转速n=60f/p。

(7) 实验完毕关闭主、副电源,拆除接线,把

四、注意事项

1.电机叶片转动时VO输出电压峰值之差是比较小的,而且要特别注意背景光的影响。

2.光纤探头在电机叶片上方安装后须用手转动叶片确认无碰擦后方可开启电机,否则极易擦伤光纤端面。

【思考题】

1.如何利用光纤传感器位移测试的原理,设计一个光纤传感器压力测试单元?

提示:压力致使物体产生形变

2.能否根据光纤传感器位移测试的原理做一个光纤测温实验装置?

提示:将器件在温度场中感受到的温度变化量转化为光纤探头反射面间距变化

传感器实验报告

金属箔式应变片——半桥性能实验 一. 实验目的:比较半桥与单臂电桥的不同性能,了解其特点。 二. 基本原理:不同受力方向的两片应变片接入电桥作为邻边,电桥输出 三. 灵敏度提高,非线性得到改善。当两片应变片阻值和应变量相同时,其桥路输出电 压U02=EK/ε2。 四. 需用器件和单元: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应变式传感器、砝码、数显表、+15V 电源、+-4V 电源、万用表 五. 实验步骤: ① 按要求将应变式传感器装与传感器模板上。 ② 按要求进行电路接线,将两个应变片接入桥路。 ③ 进行测量,将数据记录到表格中。 六.实验数据 所以可知灵敏度δ=0.3639,非线性误差为δf1=Δm/Y F.s =1.112/65=1.71% 七、思考题: 1、半桥侧量时两片不同受力状态的电阻应变片接入电桥时,应放在: (1)对边 (2)邻边。 2、桥路(差动电桥)测量时存在非线性误差,是因为:(1)电桥测量原理上存在非线性 (2)应变片应变效应是非线性的 (3)调零值不是真正为零。 答:都是。但是调零值可以通过记录最初的非零值来消除此误差

金直流全桥的应用——电子秤实验 一. 实验目的:了解应变片直流全桥的应用电路的标定。 二. 基本原理:电子秤实验原理为实验三全桥测量原理,通过对电路调节 三. 使电路输出的电压值为重量对应值,电压量纲(V)改为重量量纲(g)即成为一台原始 电子秤。 四. 需用器件和单元:应变式传感器实验模板、应变式传感器、砝码、±15V 电源、± 4V 电源 五. 实验步骤: 1、按实验一中2的步骤将差动放大器调零:参考图1-2将四个应变片按正确的接法接成全桥形式,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节电桥平衡电位器Rw1,使数显表显示0.00V 。 2、将10只砝码全部置于传感器的托盘上,调节电位器Rw3(增益即满量程调节),使数显表显示为0.200V(2V 档测显)或-0.200V 。 3、拿去托盘上的所有法码,调节电器Rw4(零位调节),使数显表显示为0。000V 或—0。000V 。 4、重复2、3步骤的标定过程,一直到精确为止,把电压量纲V 改为重量量纲g ,就可秤重,成为一台原始的电子秤。 6、根据上表计算误差与非线性误差。 所以可知灵敏度δ=1,非线性误差为δ f1=Δm/Y F.s =0

光纤传感器的设计1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物理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光纤传感器的设计 姓名: 物理实验教学中心

实 验 报 告 一、实验题目:光纤传感器的设计 二、实验目的: 1.了解光纤传感器设计实验系统的基本构造和原理及应用; 2.了解光纤传感器设计实验系统的补偿机理,验证补偿效果; 3.设计光纤位移传感器,给出定标曲线。 三、实验仪器: 光纤传感设计实验系统主机、三光纤补偿式传感探头、精密机械调节架。 四、实验原理(原理图、公式推导和文字说明): 图1 在纤端出射光场的远场区,为简便计,可用接收光纤端面中心点处的光强来作为整个纤芯面上的平均光强。在这种近似下,得到在接收光纤终端所探测到的光强公式为 2 022(,)exp[](2)(2) SI d I x d x x πωω=?- (1) 考虑到光纤的本征损耗,光纤所接收到的反射光强可进一步表示为 00(,)(,)I x d I K KRf x d = 式中 I 0——注入光源光纤的光强; K 0,K ——光源光纤和反射接收光纤的本征损耗系数; R ——反射器的反射系数;

d ——两光纤的间距; f (x ,d )——反射式特性调制函数。结合式(1),f (x ,d )由下式给出,即 22 022(,)exp[](2)(2) a d f x d x x πωω=?- 其中 3/2 00 ()[1()] x x a a ωξ =+ 为了避免光源起伏和光纤损耗变化等因素所带来的影响。采用了双路接收的主动补偿方式可有效地补偿光源强度的变化、反射体反射率的变化以及光纤损耗等因素所带来的影响。补偿式光纤传感器的结构由图1给出。由(1)式可知 1002 00(,)(,) (,2)(,2)I x d I K KRf x d I x d I K KRf x d =?? =? 则两路接收光纤接收光强之比为 ]) 2()2(exp[22 221x d d I I ω--= 通过实验建立两路接收光强的比值与位移的关系(标定)后,即可实现补 偿式位移测量。

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动态实验一.

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动态实验一 (一) 实验目的 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动态应用。 (二) 实验仪器 DH-CG2000传感器系统实验仪(本实验所用部件包括:主、副电源、差动放大器、光纤位移传感器、低通滤波器、振动台、低频振荡器、激振线圈、示波器) (三) 实验内容 1. 了解激振线圈在实验仪上所在位置及激振线圈的符号。 2. 在静态实验的电路中接入低通滤波器和示波器,如图1接线。 图1 3. 将测微头与振动台的台面脱离,测微头远离振动台。将光纤探头与振动台反射面的距离调整在光纤传感器工作点即线形段中点上(利用静态特性实验中得到的特性曲线,选择线形中点的位置为工作点,目测振动台的反射面与光纤探头端面之间的相对距离即线性区△X 的中点)。 4. 将低频振荡信号接入振动台的激振线圈上,开启主、副电源,调节低频振荡器的频率与幅度旋钮,使振动台振动且振动幅度适中。 5. 保持低频振荡器输出的p p V -幅度值不变,改变低频振荡器的频率(用示波器观察低频振荡器输出的p p V -值为一定值,在改变频率的同时如幅值发生变化则调整幅度旋钮值p p V -相同),将频率和示波器上所测的峰峰值(此时的峰峰值p p V -是指经低通后的p p V -)填入表格中,并作出幅频特性图。 6. 关闭主、副电源,把所有旋钮复原到原始最小位置。

(四)数据表格 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动态实验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测速应用。 (二)实验仪器 DH-CG2000传感器系统实验仪(本实验所用部件包括:电机控制、差动放大器、小电机、电压表、光纤位移传感器、直流稳压电源、主、副电源、示波器) (三)实验内容 1.了解电机在实验仪上所在的位置及控制单元。 2.按图2接线,将差动放大器的增益置最大,电压表的切换开关置2V,开启主、副电源。 图2 3.将光纤探头移至电机上方对准电机上的反光纸,调节光纤传感器的高度,使电压表显示 最大。再用手稍微转动电机,让反光面避开光纤探头。调节差动放大器的调零,使电压表显示接近零。 4.旋动电机控制电位器,使电机运转。

光纤位移传感器

光纤位移传感器 【教学目的】 1.了解光纤传输的基本原理 2.了解反射式光纤传感器的一般原理 3.学习用光纤传感器进行相关物理量的测量 【教学重点】 1.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2.反射式光纤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曲线。 【教学难点】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课程讲授】 1.光导纤维是利用什么原理传输光波的? 2.光纤传感器有功能型和传输型两大类,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是哪种类型光纤传感器?【课堂提问】 一、实验原理 1)光导纤维与光纤传感器的一般原理 图1光纤的基本结构 光导纤维是利用光的完全内反射原理传输光波的一种介质。如图1所示,它是由高折射率的纤芯和包层所组成。包层的折射率小于纤芯的折射率,直径大致为0.1mm~0.2m

m。当光线通过端面透入纤芯,在到达与包层的交界面时,由于光线的完全内反射,光线反射回纤芯层。这样经过不断的反射,光线就能沿着纤芯向前传播。 由于外界因素(如温度、压力、电场、磁场、振动等)对光纤的作用,引起光波特性参量(如振幅、相位、偏振态等)发生变化。因此人们只要测出这些参量随外界因素的变化关系,就可以通过光特性参量的变化来检测外界因素的变化,这就是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2)反射式位移传感器的结构原理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传输型光纤传感器。其原理如图2所示:光纤采用Y型结构,两束光纤一端合并在一起组成光纤探头,另一端分为两支,分别作为光源光纤和接收光纤。光从光源耦合到光源光纤,通过光纤传输,射向反射片,再被反射到接收光纤,最后由光电转换器接收,转换器接受到的光源与反射体表面性质、反射体到光纤探头距离有关。当反射表面位置确定后,接收到的反射光光强随光纤探头到反射体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显然,当光纤探头紧贴反射片时,接收器接收到的光强为零。随着光纤探头离反射面距离的增加,接收到的光强逐渐增加,到达最大值点后又随两者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图3所示就是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特性曲线,利用这条特性曲线可以通过对光强的检测得到位移量。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具有探头小,响应速度快,测量线性化(在小位移范围内)等优点,可在小位移范围内进行高速位移检测。 图2反射式位移传感器原理 图3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的输出特性

光纤传感实验

光纤传感实验 光纤特性的研究和应用是20世纪70年代末发展起来的一个新的领域。光 纤传感器件具有体积小、重量轻、抗电磁干扰强、防腐性好、灵敏度高等优点;用于测量压力、应变、微小折射率变化、微振动、微位移等诸多领域。特别是光纤通信已经成为现代通信网的主要支柱。光纤通信的发展极为迅速,新的理论和技术不断产生和发展。因此,在大学物理实验课程中开设“光纤特性研究实验”已经成为培养现代高科技人才的必然趋势。传感器是信息技术的三大技术之一。随着信息技术进入新时期,传感技术也进入了新阶段。“没有传感器技术就没有现代科学技术”的观点已被全世界所公认,因此,传感技术受到各国的重视,特别是倍受发达国家的重视,我国也将传感技术纳入国家重点发展项目。 光纤特性研究和应用是一门综合性的学科,理论性较强,知识面较广,可以 激发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实践动手和创新能力,光纤干涉系列实验教学的开设就显得非常重要了。基于这个目的,我们对光纤干涉实验教学进行了初步探索,在此基础上,该实验还可以进行一些设计性及研究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纤与光源耦合方法的原理; 2.理解M —Z 干涉的原理和用途;了解传感器原理; 3.实测光纤温度传感器实验数据。 二、实验仪器 激光器及电源,光纤夹具,光纤剥线钳,激光功率计,五位调整架,显微镜,光 纤传感实验仪,CCD 及显示器,等等 三、实验原理 光纤的基本结构如图1,它主要包括三层(工程上 有时有四层或五层,图中是四层结构):1.纤芯;2.包层; 3.起保护作用的涂敷层; 4.较厚的保护层。纤芯和包层 的折射率分别是1n 和2n ,如图2,为了使光线在光纤中 图1.光纤剖面图 传播,纤芯的折射率(1n )必须比包层(2n )的折射率大,这样才会产生全反射。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

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其特性; 2、了解并掌握光纤位移传感器测量位移的方法。 二、实验内容 1、光纤位移传感器输出信号处理实验; 2、光纤位移传感器输出信号误差补偿实验; 3、光纤位移传感器测距原理实验; 4、利用光纤位移传感器测量出光强随位移变化的函数关系; 5、实验误差测量。 三、实验仪器 1、光线位移传感器实验仪1台 2、反射式光纤1根 3、对射式光纤2根 4、连接导线若干 5、电源线1根 四、实验原理 本实验仪通过光纤位移传感器位移测量实验,熟悉光纤结构特点及光纤数值孔径的定义,掌握光纤位移的测量原理,熟悉光路调整方法。 木实验仪可以完成反射式和对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重点研究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电路设计。 通常按光纤在传感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将光纤传感器分成功能型称为传感(或 型)和非功能型(传光型、结构型)两大类。功能型光纤传感器使用单模光纤,它在传感器中不仅起传导光的作用,而且又是传感器的敏感元件。但这类传感器大制造上技术难度较大,结构比较复杂,且调试困难。 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中,光纤木身只起传光作用,并不是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它是利用在光纤端面或在两根光纤中间放置光学材料、机械式或光学式的敏感元件感受被测物理量的变化,使透射光或反射光强度随之发生变化。所以这种传感器也叫传输回路型光纤传感器。它的工作原理是:光纤把测量对象辐射的光信号或测量对象反射、散射的光信号直接传导到光电元件上,实现对被测物理量的检测。为了得到较大的受光量和传输光的功率,这种传感器所使用的光纤主要是孔径大的阶跃型多模光纤。该光纤传感器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可靠,技术上容易实现,便于推广应用,但灵敏度较低,测量精度也不高光纤位移传感器实位移测量器件,利用光纤传输光信号的功能,根据检测到的反射光的强度来测量被测反射表面的距离。 光纤位移传感器属于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 相关参数:

传感器实验报告 (2)

传感器实验报告(二) 自动化1204班蔡华轩 U201113712 吴昊 U201214545 实验七: 一、实验目的:了解电容式传感器结构及其特点。 二、基本原理:利用平板电容C=εA/d 和其它结构的关系式通过相应的结 构和测量电路可以选择ε、A、d 中三个参数中,保持二个参数不变,而 只改变其中一个参数,则可以有测谷物干燥度(ε变)测微小位移(变d)和测量液位(变A)等多种电容传感器。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电容传感器、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测微头、相敏 检波、滤波模板、数显单元、直流稳压源。 四、实验步骤: 1、按图6-4 安装示意图将电容传感器装于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上。 2、将电容传感器连线插入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实验线路见图7-1。图 7-1 电容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 3、将电容传感器实验模板的输出端V01 与数显表单元Vi 相接(插入主控 箱Vi 孔),Rw 调节到中间位置。 4、接入±15V 电源,旋动测微头推进电容传感器动极板位置,每间隔0.2mm 图(7-1) 五、思考题: 试设计利用ε的变化测谷物湿度的传感器原理及结构,并叙述一 下在此设计中应考虑哪些因素? 答:原理:通过湿度对介电常数的影响从而影响电容的大小通过电压表现出来,建立起电压变化与湿度的关系从而起到湿度传感器的作用;结构:与电容传感器的结构答大体相同不同之处在于电容面板的面积应适当增大使测量灵敏度更好;设计时应考虑的因素还应包括测量误差,温度对测量的影响等

六:实验数据处理 由excle处理后得图线可知:系统灵敏度S=58.179 非线性误差δf=21.053/353=6.1% 实验八直流激励时霍尔式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霍尔式传感器原理与应用。 二、基本原理:霍尔式传感器是一种磁敏传感器,基于霍尔效应原理工作。 它将被测量的磁场变化(或以磁场为媒体)转换成电动势输出。 根据霍尔效应,霍尔电势UH=KHIB,当霍尔元件处在梯度磁场中 运动时,它就可以进行位移测量。图8-1 霍尔效应原理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霍尔传感器实验模板、霍尔传感器、直流源±4V、± 15V、测微头、数显单元。 四、实验步骤: 1、将霍尔传感器按图8-2 安装。霍尔传感器与实验模板的连接 按图8-3 进行。1、3 为电源±4V,2、4 为输出。图8-2 霍尔 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开启电源,调节测微头使霍尔片在磁钢中间位置再调节RW2 使数显表指示为零。

机电系统控制实验报告

穿销单元工件穿销实验报告 一、前言 模块化柔性制造综合实训系统最大特点是以机器人技术为核心的技术综合性和系统性,又兼顾模块化特征。综合性体现在机器人技术、机械技术、微电子技术、电工电子技术、传感测试技术、接口技术、PLC工控技术、信息变换技术、网络通信技术等多种技术的有机结合,并综合应用到生产设备中;而系统性指的是,生产线的传感检测、传输与处理、控制、执行与驱动等机构在微处理单元的控制下协调有序地工作,有机地融合在一起。 系统模块化结构,各工作单元是相对独立的模块,并具有较强的互换性。可根据实训需要或工作任务的不同进行不同的组合、安装和调试,达到模拟生产性功能和整合学习功能的目标,十分适合教学实训考核或技能竞赛的需要。 通过该系统,学生经过实验了解生产实训系统的基本组成和基本原理,为学生提供一个开放性的,创新性的和可参与性的实验平台,让学生全面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的应用开发和集成技术,帮助学生从系统整体角度去认识系统各组成部分,从而掌握机电控制系统的组成、功能及控制原理。可以促进学生在掌握PLC技术及PLC网络技术、机械设计、电气自动化、自动控制、机器人技术、计算机技术、传感器技术等方面的学习,并对电机驱动及控制技术、PLC控制系统的设计与应用、计算机网络通信技术和高级语言编程等技能得到实际的训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机电一体化系统的设计、装配、调试能力等方面能得到综合提高。体现整体柔性系统教学的先进性。 二、实验目的 1、了解PLC的工作原理; 2、掌握PLC编程与操作方法; 3、了解气缸传感器的使用方法; 4、掌握PLC进行简单装配控制的方法。 三、实验设备 1、模块化柔性制造综合实训系统一套; 2、安装西门子编程软件STEP7-MicroWIN SP6的计算机一台; 3、西门子S7-200 PLC编程电缆一条。 四、实验原理 学生可通过实验验证工业现场中如何使用PLC对控制对象进行控制,我公司提供PLC源程序,学生可在源程序的基础上进行进一步编程,将编写好的程序通过编

光纤位移传感器测位移特性实验重点

实验二十六 光纤位移传感器测位移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基本原理:光纤传感器是利用光纤的特性研制而成的传感器。光纤具有很多优异的性能,例如:抗电磁干扰和原子辐射的性能,径细、质软、重量轻的机械性能,绝缘、无感应的电气性能,耐水、耐高温、耐腐蚀的化学性能等,它能够在人达不到的地方(如高温区),或者对人有害的地区(如核辐射区),起到人的耳目的作用,而且还能超越人的生理界限,接收人的感官所感受不到的外界信息。 光纤传感器主要分为两类:功能型光纤传感器及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也称为物性型和结构型)。功能型光纤传感器利用对外界信息具有敏感能力和检测功能的光纤,构成“传”和“感”合为一体的传感器。这里光纤不仅起传光的作用,而且还起敏感作用。工作时利用检测量去改变描述光束的一些基本参数,如光的强度、相位、偏振、频率等,它们的改变反映了被测量的变化。由于对光信号的检测通常使用光电二极管等光电元件,所以光的那些参数的变化,最终都要被光接收器接收并被转换成光强度及相位的变化。这些变化经信号处理后,就可得到被测的物理量。应用光纤传感器的这种特性可以实现力,压力、温度等物理参数的测量。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主要是利用光纤对光的传输作用,由其他敏感元件与光纤信息传输回路组成测试系统,光纤在此仅起传输作用。 本实验采用的是传光型光纤位移传感器,它由两束光纤混合后,组成Y 形光纤,半园分布即双D 分布,一束光纤端部与光源相接发射光束,另一束端部与光电转换器相接接收光束。两光束混合后的端部是工作端亦称探头,它与被测体相距d ,由光源发出的光纤传到端部出射后再经被测体反射回来,另一束光纤接收光信号由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量,如图26—1所示。 发射光 接收光 (a)光纤测位移工作原理 (b)Y 形光纤 图26—1 Y 形光纤测位移工作原理图 传光型光纤传感器位移量测是根据传送光纤之光场与受讯光纤交叉地方视景做决定。当

光纤压力传感器实验

光纤压力传感器实验 一、实验目的 1、了解并掌握传导型光纤压力传感器工作原理及其应用 二、实验内容 l、传导型光纤压力传感光学系统组装调试实验; 2、发光二极管驱动及探测器接收实验; 3、传导型光纤压力传感器测压力原理实验。 三、实验仪器 1、光纤压力传感器实验仪1台 2、气压计1个 3、气压源l套 4、光纤1根 5、2#迭插头对若干 6、电源线1根 四、实验原理 通常按光纤在传感器中所起的作用不同,将光纤传感器分成功能型(或 称为传感型)和非功能型(传光型、结构型)两大类。功能型光纤传感器使 用单模光纤,它在传感器中不仅起传导光的作用,而且又是传感器的敏感元件。但这类传感器的制造上技术难度较大,结构比较复杂,且调试困难。 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中,光纤本身只起传光作用,并不是传感器的敏感元件。它是利用在光纤端面或在两根光纤中间放置光学材料、机械式或光学式的敏感元件感受被测物理量的变化,使透射光或反射光强度随之发生变化。所以这种传感器也叫传输回路型光纤传感器。它的工作原理是:光纤把测量对象辐射的光信号或测量对象反射、散射的光信号直接传导到光电元件上,实现对被测物理量的检测。为了得到较大的受光量和传输光的功率,这种传感器所使用的光纤主要是孔径大的阶跃型多模光纤。光纤传感器的特点是结构简单、可靠,技术上容易实现,便于推广应用,但灵敏度较低,测量精度也不高。 本实验仪所用到的光纤压力传感器属于非功能型光纤传感器。 本实验仪重点研究传导型光纤压力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及其应用电路设计。在传导型光纤压力传感器中,光纤本身作为信号的传输线,利用压力一电一光一光一电的转换来实现压力的测量。主要应用在恶劣环境中,用光纤代替普通电缆传送信号,可以大大提高压力测量系统的抗干扰能力,提高测量精度。 相关参数: l、光源 高亮度白光LED,直径5mm

传感器测速实验报告(第一组)

传感器测速实验报告 院系: 班级: 、 小组: 组员: 日期:2013年4月20日

实验二十霍尔转速传感器测速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霍尔转速传感器的应用。 二、基本原理 利用霍尔效应表达式:U H=K H IB,当被测圆盘上装有N只磁性体时,圆盘每转一周磁场就变化N次。每转一周霍尔电势就同频率相应变化,输出电势通过放大、整形和计数电路就可以测量被测旋转物的转速。 本实验采用3144E开关型霍尔传感器,当转盘上的磁钢转到传感器正下方时,传感器输出低电平,反之输出高电平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霍尔转速传感器、直流电源+5V,转动源2~24V、转动源电源、转速测量部分。 四、实验步骤 1、根据下图所示,将霍尔转速传感器装于转动源的传感器调节支架上,调节探头对准转盘内的磁钢。 图9-1 霍尔转速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将+15V直流电源加于霍尔转速器的电源输入端,红(+)、黑( ),不能接错。 3、将霍尔传感器的输出端插入数显单元F,用来测它的转速。 4、将转速调解中的转速电源引到转动源的电源插孔。 5、将数显表上的转速/频率表波段开关拨到转速档,此时数显表指示电机的转速。 6、调节电压使转速变化,观察数显表转速显示的变化,并记录此刻的转速值。

五、实验结果分析与处理 1、记录频率计输出频率数值如下表所示: 电压(V) 4 5 8 10 15 20 转速(转/分)0 544 930 1245 1810 2264 由以上数据可得:电压的值越大,电机的转速就越快。 六、思考题 1、利用霍尔元件测转速,在测量上是否有所限制? 答:有,测量速度不能过慢,因为磁感应强度发生变化的周期过长,大于读取脉冲信号的电路的工作周期,就会导致计数错误。 2、本实验装置上用了十二只磁钢,能否只用一只磁钢? 答:如果霍尔是单极的,可以只用一只磁钢,但可靠性和精度会差一些;如果霍尔 是双极的,那么必须要有一组分别为n/s极的磁钢去开启关断它,那么至少要两只磁钢。

光纤位移传感器工作特性研究

大学物理实验学期论文光纤位移传感器工作特性研究 学院: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 班级:电信六班 学号:201300121078 姓名:李广鹏 日期:2014.4.28

摘要: 通过介绍关于光纤位移传感器工作特性研究的实验,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特性。并且以测量纸张的厚度为例,介绍光纤位移传感器在厚度测量上的应用。 关键词:光纤;传感器;纸张;厚度 1.光纤简介 光纤在通信、图像传输等方面的应用为人熟知。其实光纤传感器在工农业、科研等领域有着更为广泛的应用。 光纤床干起是利用光纤的转换功能或传输功能而研制的传感器。光纤的传输特性对某些外界条件的变化(如压力、应变、温度以及电磁场)较为敏感。 利用光纤的这些敏感反映可研制出相应的传感器,可用于温度、应力、应变、粗糙度等七十多种物理量的测量,被誉为“万能传感器”,具有其他传感器不可媲美的诸多优点。 单根光导纤维的结构如图所示,它由纤芯、包层及护套组成,纤芯为直径很小的圆柱形透明电解质纤维(某种玻璃或塑料)制成。环绕纤芯的是一层圆柱形套层,称为包层。它的折射率与纤芯略有不同的玻璃或塑料制成,然后,用一层护套将它们包覆。光纤的导光能力取决于纤芯和包层的性能,光纤的强度由护套来维持。

2.实验目的: (1)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特性。 (2)学习Excel程序和计算器求斜率和相关系数。 (3)学习用光纤位移传感器测量微小长度量。 3.实验仪器: CSY998型传感器系统实验仪(右图), 塞尺,待测工件,导线等。 4.实验原理; 如图所示为光纤位移传感器测量原理图。一束多股光纤(光源光纤)将光源发出的光投射到被测物体表面上,另一束多股光纤(接收光纤)用于接受被测物表面反射的光,两股光纤汇合处用有机玻璃固封,称作光纤位移传感器的探头。反射光经接收光纤、光电转换元件转换成电压信号后输出。输出电压的强弱决定于反射光强的大小。当光纤传感器探头的端口紧贴反射面时,光源光纤的出光口被挡住,接收光纤接收不到反射光,因此无电压信号输出, 随着反射面逐渐远离光纤探头端口,反射面被光纤发出的光照亮的区域A越来越大,发光光锥与接收光锥重合的面积B1越来越大,如图所示,传输到光敏元件上的光强逐渐变大, 传感器输出的电压信号也随之,接受光纤变大。当反射面移到某一位置时,接受光纤的整个端口C被全部照亮,因而输出电压达到最大值,称为“光峰点”。此 后当反射面继续远离时,尽管接收光纤的整个端口C仍然被全部照亮,由于单位面积内反射光的强度在减小,因而随着距离的增大,传输到光敏元件上的光强越来越小,传感器输出的电压值也就越来越小。 输出电压与距离的关系如图所示。光峰点之前的区段称为上升沿,光峰点之后的区段称为下降沿。在上升沿和下降沿,各有一个区域,输出电压与位移成线性关系。但上升沿斜率比较大,意味着电压对位移的变化比较敏感,灵敏度高,故可

光纤传感器基础实验

光纤传感器基础实验 王帅 (哈尔滨工程大学13-3班75号,黑龙江省哈尔滨市 150001) 摘要:光纤传感实验仪开发研制的目的是将光纤传感这一现代技术进行广泛的普及和渗透。了解光纤传感仪试验仪的基本构造和原理,学习和掌握其正确使用方法;了解光纤端光场的径向分布和轴向分布的特点;定量了解一种光纤的纤端光场的径向分布和轴向分布;学习掌握最基本的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原理。通过对光纤接受端电压的测量,可以间接测量光纤端轴向和径向的光场强度的分布。 关键词:光纤传感器;轴向;径向;光强分布 Optical Fiber Sensor Based Experiment Wang shuai (Harbin Engineering University, Harbin,150001,Chnia) Abstract:The purpose of the development of fiber optic sensing experimental kits is to make this technology popularization. Understanding the basic structure and principle of fiber optic sensing experimental kits,learning and mastering the correct using method; Understand the radial and ax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 of the fiber end; Learning to master the basic principle of optical fiber displacement sensor. By measuring the voltage of the optical fiber acceptting, optical fiber end light field intensity distribution of the axial and radial can be measured indirectly. Key words:fiber optic sensing experimental kits;axial; radial; light intensity distribution 0 引言 光纤传感实验仪是由多种形式的光纤传感器组成,是集教学和实验于一体的传感测量系统。它具有结构简单,灵敏度高,稳定性好,切换方便应用范围广等特点。在实验过程中,我们用光纤传感实验仪构成反射式光纤微位移传感器,可用于测量多种可转换成位移的物理量。 1 实验原理 1.1光在光纤中传输的原理 光在光纤中的传输依据是光学中的全反射定律。普通石英光纤的结构包括纤芯、包层和

光纤位移传感器

课程设计中期报告课题名称:光纤位移传感器 班级:2013级机电1班 组长:彭欢201307124101 组员:郑岩201307124123 马晓龙201307124117 张林201307124128

光纤位移传感器 重庆三峡学院机械工程学院机械电子专业2013级重庆万州 404000 摘要: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来自光源的光经过光纤送入调制器,使待测参数与进入调制区的光相互作用后,导致光的光学性质(如光的强度、波长、频率、相位、偏振态等)发生变化,称为被调制的信号光,再过利用被测量对光的传输特性施加的影响,完成测量. 绝缘子污秽、磁、声、压力、温度、加速度、陀螺、位移、液面、转矩、光声、电流、光纤传感器可用于位移、震动、转动、压力、弯曲、应变、速度、加速度、电流、磁场、电压、湿度、温度、声场、流量、浓度、PH值和应变等物理量的测量。光纤传感器的应用范围很广,几乎涉及国民经济和国防上所有重要领域和人们的日常生活,尤其可以安全有效地在恶劣环境中使用,解决了许多行业多年来一直存在的技术难题,具有很大的市场需求。 关键字:位移光纤传感器 1引言 光纤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是将来自光源的光信号经过光纤送入调制器,使待测参数与进入调制区的光相互作用后,导致光的光学性质(如光的强度、波长、频率、相位、偏振态等)发生变化,成为被调制的信号源,在经过光纤送入光探测器,经解调后,获得被测参数。 1.1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发展 光纤传感器是最近几年出现的新技术,可以用来测量多种物理量,比如声场、电场、压力、温度、角速度、加速度等,还可以完成现有测量技术难以完成的测量任务。在狭小的空间里,在强电磁干扰和高电压的环境里,光纤传感器都显示出了独特的能力。光纤传感器有70多种,大致上分成光纤自身传感器和利用光纤的传感器。 1.2光纤位移传感器的特性 一。灵敏度较高 二。几何形状具有多方面的适应性,可以制成任意形状的光纤传感器 三。可以制造传感各种不同物理信息(声、磁、温度、旋转等)的器件; 四。可以用于高压、电气噪声、高温、腐蚀、或其它的恶劣环境; 五。而且具有与光纤遥测技术的内在相容性。附属说明:可以用来检测多种物理量,比如声场、电场、压力、振动、温度、加速度等,还可以完成现有检测工作中难以完成的检测任务。在狭小的空间里,在强电磁干扰和高电压的环境里,光纤传感器都显示出了超强的能力。目前光纤传感器已经有70多种,大致上分成光纤自身传感器和利用光纤传感器。近年来得到很好的发展,大多应用在低碳领域。在风力发电中,光纤传感工艺开始用于检测和优化风力发电风轮系统。作为发展最快的能源工艺,风轮的尺寸越来越大。这些风轮体积巨大,又安装在比较遥远的地点。监控工程师需要实时了解这些风轮的状态。因此,光纤传感器就能发挥其功效,帮助工程师了解风力发电机机组的运行情况。光纤传感器工艺耗能极低而且灵敏,特别在远距离传输中,信号稳定,受干扰小。这些特点使光纤传感器成为极端环境下的理想选择。

光纤传感实验

光纤压力传感系统特性实验 一、实验目的: 了解光纤压力传感器的原理和应用。 二、实验仪器 主机箱、光纤温度/压力实验模板、气压表(监视气源压力)、三通引压胶管(连接气源﹑气压表与引压口)、光纤(单根装)。 三、实验原理 按照光纤在传感器中所起的作用,光纤传感器一般分为两大类: 1、传感型光纤传感器:利用光纤本身的特征把光纤直接作为敏感元件,既感知信息又传输信息,也称为功能型传感器。 2、传光型光纤传感器:利用其他敏感元件(如温度敏感元件、压力敏感元件等)感知待测量的变化,光纤仅作为光的传输介质,传输来自远处或难以接近场地的光信号。也称混合型传感器。 用压阻式扩散硅压力传感器,所测量的对象为气压。 四、实验步骤 1、按图1示意接线 ①、将实验模板中的引压口用三通胶管连接主机的气压源﹑气压表。 ②、将光纤插入实验模板的光纤口 ③、将实验模板中的+15V、地﹑–15V接机箱中电压源的相应插孔中。 ④、将实验模板中的mA处短接(或将主机箱中的电流表显示选择拨到20mA档后接入模板的mA处相应插孔中) ⑤、将主机箱的电压表拨到20V档,并与实验模板中的压力传感器输出端相应连接。 2、按下实验模板中的温度/压力转换开关,处于压力测量状态。 3、合上主机箱总电源和气源开关,调节主机箱气源开关边上的转子流量计旋扭,观察气压表气压显示跟随调节变化,不调节时能达到动态平衡显示某一个压力显示值。 4、转动主机箱中的转子流量计旋扭,使气压表显示4kpa时调节实验模板中的电位器w (压力下限),使主机箱的电压表显示0.40V。 p1 5、转动主机箱中的转子流量计旋扭,使气压表显示在20Kpa上,再调节模板中的电位器W (压力上限)使主机箱的电压表显示2.00V. p2 6、重复4和5步骤(至少循环3次),反复调节,使压力下限4kp对应0.40V,压力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

光纤传感器的位移特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了解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和性能。 二、基本原理 本实验采用的是传光型光纤,它由两束光纤混合后,组成Y型光纤,半园分布即双D型一束光纤端部与光源相接发射光束,另一束端部与光电转换器相接接收光束。两光束混合后的端部是工作端亦称探头,它与被测体相距X,由光源发出的光纤传到端部出射后再经被测体反射回来,另一束光纤接收光信号由光电转换器转换成电量,而光电转换器转换的电量大小与间距X有关,因此可用于测量位移。 三、需用器件与单元 光纤传感器、光纤传感器实验模板、数显单元、测微头、直流源、反射面。 四、实验步骤 1、根据图1-6安装光纤位移传感器,二束光纤插入实验板上的座孔上。其内部已和发光管D及光电转换管T 相接。 图1-6光纤传感器安装示意图

2、将光纤实验模板输出端V O1与数显单元相连,见图1-7。 图1-7光纤传感器位移实验接线图 2、调节测微头,使探头与反射面圆平板接触。 3、实验模板接入±15V电源,合上主控箱电源开关,调R W、使数显表显示为零。 4、旋转测微头,被测体离开探头,每隔0.1mm读出数显表值,将其填入表1-4。 表1-4光纤位移传感器输出电压与位移数据 5、根据表9-1数据,作光纤位移传感器的位移特性,计算在量程1mm时灵敏度和非线性误差。 五、实验数据处理 1、实验数据:

2、光纤传感器位移与输出电压特性曲线: 3、1mm时的灵敏度与非线性误差:

用最小二乘法拟合的直线为: 灵敏度为0.1458V/mm 在0.45mm处取最大相对误差为:0.07V 非线性误差为: 六、思考题 光纤位移传感器测位移时对被测体的表面有些什么要求? 答:表面要干净没有污点,而且光洁度要好;再因为一定要可以反射光,因此一定不能出现黑色表面的情况。

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

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工作原理-标准化文件发布号:(9556-EUATWK-MWUB-WUNN-INNUL-DDQTY-KII

反射型 接收光纤 发送光纤 结构及原理: 当光纤探头端部紧贴被测件时,发射光纤中的光不能反射到接收光纤中去,接收光纤中无光信号;当被测表面逐渐远离光纤探头时,发射光纤照亮被测表面的面积越来越大,于是相应的发射光锥和接收光锥重合面积B1越来越大,因而接收光纤端面上被照亮的B2区也越来越大,有一个线性增长的输出信号; 当整个接收光纤被全部照亮时,输出信号就达到了位移-输出信号曲线上的“光峰点”,光峰点以前的这段曲线叫前坡区;当被测表面继续远离时, 被反射光照亮的B2面积大于C, 部分反射光没有反射进接收光纤, 接收到的光强逐渐减小,光敏输出器的输出信号逐渐减弱,进入曲线的后坡区。 光源 光敏元件 探头到被测(b ) 光源 光敏元件 发射光束 接收光束 被测目标

光纤位移传感器的一个典型范例: 发射、接收各300根光纤组成一根0.762mm 的光缆。光纤内芯是折射率为1.62的火石玻璃,包层是折射率为1.52的玻璃。光缆的后部被分成两支,一支用于发射光,一支用于接收光。光源是2.5V 的白炽灯泡,而接收光信号的敏感元件是光电池。光敏检测器输出与接收到的光强成正比的电信号。对于每0.25μm 位移产生1V 的电压输出,分辨率是0.025μm 。 发射光纤与接收光纤的分布 光纤探头的端部,发射光纤与接收光纤分布: 随机分布;半球形对开分布;共轴内发射分布 ; 微米级的位移测量 可用于距离较远而灵敏度、线性度和精度要求不 高的测量 测量表面状态

2020年整理光纤传感实验报告.doc

光纤传感实验报告 1、基础理论 1.1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原理 1.1.1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原理 光纤光栅的反射或者透射峰的波长与光栅的折射率调制周期以及纤芯折射率有关,而外界温度的变化会影响光纤光栅的折射率调制周期和纤芯折射率,从而引起光纤光栅的反射或透射峰波长的变化,这是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的基本工作原理。 光纤Bragg光栅传感是通过对在光纤内部写入的光栅反射或透射Bragg波长光谱的检测,实现被测结构的应变和温度的绝对测量。由耦合模理论可知,光纤光栅的Bragg中心波长为 式中Λ为光栅的周期;neff为纤芯的有效折射率。外界温度对Bragg波长的影响是由热膨胀效应和热光效应引起的。由公式(1)可知,Bragg波长是随和而改变的。当光栅所处的外界环境发生变化时,可能导致光纤光栅本身的温度发生变化。由于光纤材料的热光效应,光栅的折射率会发生变化;由于热胀冷缩效应,光栅的周期也会发生变化,从而引起和的变化,最终导致Bragg 光栅波长的漂移。 只考虑温度对Bragg波长的影响,在忽略波导效应的条件下,光纤光栅的温度灵敏度为 式中F为折射率温度系数;α为光纤的线性热膨胀系数;p11和p12为光弹常数。 由式(2)可知光纤光栅受到应变作用或当周围温度改变时,会使n eff和 发生变化,从而引起Bragg波长的移动。通过测量Bragg波长的移动量,即可实现对外部温度或应变量的测量。 1.1.2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的封装 为满足实际应用的要求,在设计光纤光栅温度传感器的封装方法时,要考虑以下因素:(1)封装后的传感器要具备良好的重复性和线性度;(2)必须给光纤光栅提供足够的保护,确保封装结构要有足够的强度;(3)封装结构必须具备良好的稳定性,以满足长期使用的要求。为了能够有效起到增敏作用一般采用合金、钢、铜、铝等热膨胀系数大的材料对光纤光栅进行封装。 1.1. 2.1蝶形片封装

光纤传感器实验报告

实验题目:光纤传感器 实验目的: 掌握干涉原理,自行制作光线干涉仪,使用它对某些物理量进行测量, 加深对光纤传感理论的理解,以受到光纤技术基本操作技能的训练。实验仪器: 激光器及电源,光纤夹具,光纤剥线钳,宝石刀,激光功率计,五位调 整架,显微镜,光纤传感实验仪,CCD及显示器,等等 实验原理:(见预习报告) 实验数据: 1.光纤传感实验(室温:24.1℃) (1)升温过程 (2)降温过程

2.测量光纤的耦合效率 在光波长为633nm条件下,测得光功率计最大读数为712.3nw。数据处理: 一.测量光纤的耦合效率 在λ=633nW,光的输出功率P1=2mW情况下。在调节过程中测得最大 输出功率P2=712.3nW 代入耦合效率η的计算公式: 3.56×10-4 二.光纤传感实验 1.升温时 利用Origin作出拟合图像如下: B 温度/℃由上图可看出k=5.49±0.06

根据光纤温度灵敏度的计算公式,由于每移动一个条纹相位改变 2π,则 Δφ=2π×m (m 为移动的条纹数) 故灵敏度即为 因l=29.0cm 故其灵敏度为±1.30)rad/℃ 2.降温时 利用Origin 作出拟合图像如下: -40 -20 A B 由上图可看出k=7.45±0.11 同上: 条纹数 温度/℃

灵敏度为 因l=29.0cm 故其灵敏度为±2.38)rad/℃ 由上述数据可看出,升温时与降温时灵敏度数据相差较大,这是因为在升温时温度变化较快,且仪表读数有滞后,所以测出数据较不准确,在降温时测出的数据是比较准确的。 思考题: 1.能否不用分束器做实验?替代方案是什么? 答:可以,只要用两个相同的相干波波源分别照射光纤即可,这样也可造成光的干涉。 2.温度改变1℃时,条纹的移动量与哪些因素有关? 答: (1)与光纤的温度灵敏度有关 (2)与光纤置于温度场的长度有关 3.实验中不可用ccd是否能有办法看到干涉条纹?替代方案是什么? 答:可以。可以用透镜将干涉条纹成像在光电探测器上进行测量。 实验小结: 1.光纤的功能层非常脆弱,光纤剥离过程中要使力均匀,不可用力过猛, 否则易造成光纤的断裂,必要时可分段进行剥离。 2.使用宝石刀进行切割时,要轻轻划一下,再将光纤弹断,直接切断会 造成光纤断面不平滑,导致测出的光纤耦合系数较低。 3.光纤传感实验时记录移动的条纹数时可自行在显示器上寻找参照点, 保证记录的准确即可。

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

光纤传感器位移特性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了解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的原理与应用。 二、实验仪器: 光纤位移传感器模块、Y型光纤传感器、测微头、反射面、直流电源、数显电压表。三、实验原理: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传输型光纤传感器。其原理如图36-1所示:光纤采用Y型结构,两束光纤一端合并在一起组成光纤探头,另一端分为两支,分别作为光源光纤和接收光纤。光从光源耦合到光源光纤,通过光纤传输,射向反射面,再被反射到接收光纤,最后由光电转换器接收,转换器接收到的光源与反射体表面的性质及反射体到光纤探头距离有关。当反射表面位置确定后,接收到的反射光光强随光纤探头到反射体的距离的变化而变化。显然,当光纤探头紧贴反射面时,接收器接收到的光强为零。随着光纤探头离反射面距离的增加,接收到的光强逐渐增加,到达最大值点后又随两者的距离增加而减小。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是一种非接触式测量,具有探头小,响应速度快,测量线性化(在小位移范围内)等优点,可在小位移范围内进行高速位移检测。 图36-1 反射式光纤位移传感器原理图36-2 光纤位移传感器安装示意图四、实验内容与步骤 1.光纤传感器的安装如图36-2所示,将Y型光纤安装在光纤位移传感器实验模块上。探头对准镀铬反射板,调节光纤探头端面与反射面平行,距离适中;固定测微头。接通电源预热数分钟。 2.将测微头起始位置调到14cm处,手动使反射面与光纤探头端面紧密接触,固定测微头。 3.实验模块从主控台接入±15V电源,打开实验台电源。 4.将模块输出“Uo”接到直流电压表(20V档),仔细调节电位器Rw使电压表显示为零。 5.旋动测微器,使反射面与光纤探头端面距离增大,每隔0.1mm读出一次输出电压U值,并记录。 五、数据记录与分析 1、数据记录表格 X(mm)0.10.20.30.40.50.60.70.80.9 1.0 Uo(V)0.080.180.280.400.520.640.750.870.97 1.0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