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申请工伤认定时间
- 格式:docx
- 大小:20.24 KB
- 文档页数:7
尊敬的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我单位员工XX(身份证号码:XXXXXXXXXXXX),于XX年XX月XX日因公出差途中不幸遭遇意外人身伤害。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规定,我单位已于XX年XX月XX日向贵局提交了工伤认定申请。
现因伤情严重,治疗周期较长,为保障员工的合法权益,现特向贵局申请延长工伤认定时间。
一、工伤事故发生经过XX年XX月XX日,我单位员工XX在执行公司派遣任务期间,于出差途中遭遇车祸,导致全身多处受伤。
事故发生后,XX立即被送往XX医院接受治疗。
经诊断,XX全身多处骨折,需要长时间治疗和康复。
二、工伤认定申请情况我单位于XX年XX月XX日向贵局提交了工伤认定申请,并按照要求提供了相关材料。
经贵局审核,于XX年XX月XX日作出工伤认定决定,认定XX所受伤害为工伤。
三、延长工伤认定申请原因1. 伤情严重:XX所受伤害为全身多处骨折,治疗周期较长,需要长时间康复。
根据医生建议,XX需要继续治疗,无法恢复正常工作。
2. 治疗费用较高:XX所受伤害的治疗费用较高,需要较长时间的治疗和康复。
为保障XX的生活和康复,我单位愿意承担相应的治疗费用。
3. 工伤认定时间较短:根据《工伤保险条例》规定,工伤认定时间为3个月。
由于XX伤情严重,治疗周期较长,3个月的时间不足以完成工伤认定所需的相关程序。
四、延长工伤认定申请要求鉴于上述原因,我单位特向贵局申请延长工伤认定时间,具体如下:1. 延长工伤认定时间为6个月,即从XX年XX月XX日起至XX年XX月XX日止。
2. 在延长期间,我单位将继续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规定,为XX提供工伤待遇。
3. 我单位将积极配合贵局完成工伤认定工作,确保XX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五、我单位承诺1. 我单位将全力配合贵局完成工伤认定工作,确保XX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
2. 我单位将按照《工伤保险条例》及相关规定,为XX提供工伤待遇,包括医疗费、伤残津贴、一次性伤残补助金等。
申报工伤的流程及材料
工伤是指在劳动过程中因工作原因受到事故伤害或职业病致残的情况。
对于遭
受工伤的劳动者,申报工伤是他们维护自身权益的必要手段。
下面将介绍申报工伤的具体流程以及需要准备的材料。
申报工伤的流程
1.及时就医: 遭受工伤后,第一时间就医治疗,并确保医疗记录详实。
2.报告单位: 向所在单位或用人单位报告工伤情况,尽快填写工伤事故
报告表。
3.报社会保险部门: 在工伤发生后的十五个工作日内,向所在地社会保
险行政部门申报工伤。
4.接受评定: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将进行初步审核,必要时会邀请被害人
参加相关评定。
5.领取工伤认定决定: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会出具工伤认定决定,劳动者
可据此享受工伤保险待遇。
申报工伤需要的材料
1.医疗记录: 确保医疗记录真实详实,包括检查报告、病历、诊断书等。
2.工伤事故报告表: 填写详细的工伤事故经过,包括事故发生时间、地
点、受伤情况等。
3.身份证明: 身份证明文件如身份证、户口簿等。
4.社会保险相关证件: 如社会保险证、劳动合同等。
5.其他证明材料: 根据具体情况,可能需要提供其他相关证明材料。
以上即是申报工伤的流程及所需材料的简要介绍,希望可以帮助需要申报工伤
的劳动者顺利进行申报流程。
祝愿大家注意安全,健康第一!。
工伤保险的时限工伤保险的时限一.视同工伤:48小时《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五条规定:“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突发疾病死亡或者在48小时之内经抢救无效死亡的,视同工伤。
”也就是说,只有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岗位上突发疾病死亡,或者突发疾病后48小时内抢救无效死亡的,才能认定工伤。
如果没有死亡或抢救时间超出48小时的,无论病情多严重,都不是工伤。
二.工伤认定时效:30日/1年《工伤保险条例》第十七条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单位未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可在事故发生之日或被诊断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申请。
此外,用人单位没有在30天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生符合本条例规定的工伤待遇等有关费用由该用人单位负担。
三.工伤认定决定:60日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条: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工伤认定的决定。
四.劳动能力鉴定结论:60日(+30日)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第二十五条: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当自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必要时,作出劳动能力鉴定结论的期限可以延长30日。
五.停工留薪期:12个月《工伤保险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职工因工作遭受事故伤害或者患职业病需要暂停工作接受工伤医疗的,在停工留薪期内,原工资福利待遇不变,由所在单位按月支付。
停工留薪期一般不超过12个月。
伤情严重或者情况特殊,经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确认,可以适当延长,但延长不得超过12个月。
工伤赔偿的期限工伤职工受伤后,怎样才能使受伤职工的合法权益得到最有效的保障呢?在工伤赔偿中不可忽视的一点,就是要把握好工伤认定、鉴定、赔偿过程中的三个重要期限。
一、申请工伤认定期限当职工发生事故受到伤害后,作为用人单位也好,受伤职工也好,除了积极治疗外,首先要把握好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这是受伤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保障的前提。
工伤认定时间是多少个工作日工伤认定是指用人单位或者其劳动者因工伤保险的实施而确定工伤的过程。
对于因工作原因受伤或患病的劳动者来说,工伤认定是非常重要的,它关系着劳动者能否获得工伤保险的待遇。
那么工伤认定的时间是多少个工作日呢?接下来我们将从不同角度来解答这个问题。
首先,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将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伤或者患病的情况报告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并在事故发生后的1个工作日内向当地人力资源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和工会报告。
同时,用人单位还应当及时将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伤或者患病的情况通知劳动者本人或者其近亲属。
这说明工伤认定的第一步是用人单位及时报告和通知的时间,这个时间是非常紧急的,需要在事故发生后的1个工作日内完成。
其次,劳动者因工作原因受伤或者患病后,需要及时就医治疗。
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劳动者应当及时就医,并在治疗的同时向用人单位报告。
用人单位应当及时安排劳动者到定点医疗机构进行诊治。
这个过程中,医疗机构将对劳动者的伤情进行初步诊断和治疗,并出具《工伤鉴定意见书》,这个过程通常需要2-3个工作日。
所以从劳动者就医治疗到医疗机构出具《工伤鉴定意见书》的时间通常需要2-3个工作日。
最后,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劳动者在获得《工伤鉴定意见书》后,需要及时向用人单位提交《工伤认定申请书》,用人单位应当在接到《工伤认定申请书》后的5个工作日内,将劳动者提交的《工伤认定申请书》和用人单位的意见一并报送当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在接到用人单位报送的《工伤认定申请书》后的15个工作日内,对劳动者的工伤进行认定。
因此,从劳动者提交《工伤认定申请书》到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工伤进行认定的时间通常需要20个工作日。
综上所述,工伤认定的时间是多少个工作日,可以分为用人单位报告和通知的1个工作日,医疗机构出具《工伤鉴定意见书》的2-3个工作日,以及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对工伤进行认定的20个工作日,总共大约需要23-24个工作日。
申请⼯伤认定时间限制⼀般来说,我们职⼯在⼯作中受伤了都是⽴即去申请⼯伤认定,那么申请⼯伤认定有时间限制吗?是不是超过了⼀个的时间都不能认定⼯伤了呢?下⾯店铺⼩编为您详细介绍相关的法律知识,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申请⼯伤认定的时间限制1、申请职⼯所在⽤⼈单位应当⾃事故发⽣之⽇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起30⽇内,向统筹地区⾏政部门提出认定申请。
2、审核劳动保障⾏政部门收到申请⼈的申请后,应及时进⾏审核,申请⼈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政部门应当当场或者在5个⼯作⽇内⼀次性书⾯告知申请⼈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3、劳动保障⾏政部门受理⼯伤认定申请后,根据需要可以指派两名以上⼯作⼈员对事故伤害进⾏调查核实。
对依法取得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的,劳动保障⾏政部门不再进⾏调查核实。
4、劳动保障⾏政部门受理⼯伤认定申请后,应当⾃受理之⽇起60⽇内作出⼯伤认定决定,并在⼯伤认定决定作出之⽇起10个⼯作⽇内以书⾯形式通知⽤⼈单位、职⼯或者其直系亲属,并抄送经办机构。
⾏政部门受理认定申请后,应当⾃受理之⽇起60⽇内作出决定,并在⼯伤认定决定作出之⽇起10个⼯作⽇内以书⾯形式通知⽤⼈单位、职⼯或者其直系亲属,并抄送经办机构。
劳动保障⾏政部门受理职⼯或者其直系亲属提出的⼯伤认定申请后,可以要求⽤⼈单位在15个⼯作⽇内提交有关材料。
职⼯或其直系亲属认为是⼯伤,⽽⽤⼈单位不认为是⼯伤的,举证责任在⽤⼈单位,⽤⼈单位在15个⼯作⽇内未提交有效证明材料的,劳动保障⾏政部门可以依据受伤职⼯或其直系亲属提供的材料依法作出⼯伤认定结论。
申请⼯伤认定需要什么材料提出⼯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伤认定申请表;(⼆)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伤认定申请⼈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政部门应当⼀次性书⾯告知⼯伤认定申请⼈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The cool breeze blows the maple leaves red, cold words make the strong mature.悉心整理助您一臂(页眉可删)工伤认定失效时间是多久工伤认定决定不失效。
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作出的工伤认定决定,是国家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经行政复议、行政诉讼可以撤销,不因时长失效。
其实像工伤这样的事情,可能在各家单位都会遇到过,毕竟有一些天灾人祸是大家无法预料到的。
但是遇到工伤以后,要求用人单位和劳动者必须秉着一个平常的心态积极去对待。
首先要,及时的申请工伤认定,因为工伤认定也是有时间限制的。
下面就为大家介绍,工伤认定失效时间是多久?一、工伤认定失效时间是多久?《工伤保险条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三十日内,向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未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一年内,可以直接向单位所在地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如果在工伤发生后一年内工伤职工不提出工伤认定,就相当于放弃权益。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工伤认定申请表(当地劳动部门领取);(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三)医疗诊断证明书(包括门诊病历、急诊病历、住院病历的复印件); 劳动保障部门收到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六十日内作出《工伤认定书》,并通知单位和职工或亲属。
职工凭《工伤认定书》可以申请工伤伤残鉴定和享受工伤待遇。
二、工伤认定程序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一、申报工伤有时间限制吗
申请工伤是有时限的。
用人单位应该在三十天内提交工伤的申请。
如果职工因事故负伤或者已经被鉴定为是职业病的,所在单位应该要从事故伤害发生当天开始,或者被诊断为职业病之日起三十日内,向统筹区社会保险行政主管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的申请。
如果在特殊情况下,单位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可以延长到一个月,个人申请工伤认定的期限为一年。
超过这一期限,劳动和社会保障行政部门将不再受理。
二、申报工伤所需资料
用人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确诊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本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报。
用人单位不按规定申报的,工伤职工或者其亲属、工会组织在1年之内,也可以直接向劳动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劳动者或者其亲属申请工伤认定,需要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
另外,还要提交下列材料:
(一)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证明材料,如《劳动合同书》复印件
(二)医疗诊断证明或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三)伤者居民身份证或死者居民身份证;
(四)见证人的证人证言(2人)和证人工作证复印件,证言需证人签名并按指模。
(五)伤者或死者家属委托律师或其他人代理申请工伤认定的还应提交
1、律师事务所函
2、伤者或死者家属的授权委托书
3、律师执业证复印件
三、申报工伤去哪里申报
工伤认定在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申请。
根据法律规定,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在三十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s。
一个月内可以报工伤吗
首先,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保险条例》规定,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和工作场所内因工作原因受到意外伤害或者患职业病的,可以认定为工伤。
因此,如果在一个月内因工作原因受伤,是可以报工伤的。
其次,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劳动者应当及时向用人单位报告工伤,并在工伤发生之日起的1年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因此,劳动者在受伤后应当第一时间向用人单位报告,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另外,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用人单位对劳动者提出的工伤认定申请,应当在受理之日起5日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因此,劳动者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后,用人单位应当及时配合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此外,根据《工伤保险条例》的规定,社会保险经办机构应当自收到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5日内,依法进行工伤认定。
因此,劳动者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也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进行工伤认定。
总的来说,一个月内可以报工伤,但是劳动者需要及时向用人单位
报告,并在规定的时间内向社会保险经办机构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和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也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处理和认定工
伤申请,保障劳动者的权益。
希望以上内容可以帮助到大家对于工伤报告的问题有更清晰的了解。
工伤保险是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希望大家在遇到工伤时能够及时报
告并得到应有的保障和帮助。
申请工伤认定的时间和流程劳动者在工作时间、工作地点内发生符合法定条件的伤亡情况的,可以申请工伤认定。
但申请工伤认定有时间限制,什么时候要提出工伤认定,怎么提出?本文为你介绍。
1、职工发生工伤事故或被诊断为职业病,其劳动关系所在的企业应当自事故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按属地原则向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书面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遇有特殊情况,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2、企业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职工本人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按属地原则可以直接向区县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职工本人无法申请的,其直系亲属或者工会组织可按上述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3、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1)工伤认定申请表;(2)职工本人身份证明;(3)与企业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4)初次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职工本人无法申请、由其直系亲属或者工会组织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应同时提交申请人身份证明及申请人与伤亡职工关系的证明。
4、有下列情形之一并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除上述必要的材料外,还应当同时提交相关部门出具的证据材料:(1)属于交通事故的,提交公安交警管理部门确定的事故责任结论证明;(2)从事抢险救灾、救人等维护国家、社会和公众利益活动的,提交市民政、公安部门出具的证明;(3)因公、因战致残的军人复员转业到企业工作后旧伤复发的,提交伤残证件及指定医院的旧伤复发诊断证明;(4)因公外出期间失踪的,提交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证明;(5)因履行职责遭致人身伤害的,提交公安机关或人民法院出具的证明;(6)特殊情况需提交的其他证明材料。
5、申请人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书面告知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申请材料。
6、工伤认定申请人的申请材料符合要求,并且在受理时效内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并在7个工作日内发出受理通知书。
工伤认定申请须知一、工伤认定申请时效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的,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人力资源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未在规定的期限内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受伤害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统筹地区人力资源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特别提醒:1、请注意申请时效,以免您的权益受到损害。
2、用人单位应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起2日内以书面形式报统筹地区人力资源保障行政部门。
二、工伤认定申请受理部门市属及其以上用人单位发生工伤事故后,工伤认定申请报市人力资源保障行政部门;区属及其以下用人单位发生工伤事故后,工伤认定申请报区人力资源保障行政部门。
三、工伤认定申请所需提供材料(一)职工个人或单位的工伤认定申请书;(抬头写“莱芜市(或**区)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主体写明个人信息、工作单位、岗位,受伤的时间、地点及详细经过、受伤部位;治疗医院及诊断)(二)提交用人单位的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或者工商行政管理部门出具的查询证明;(三)申报材料清单及申报人签名,单位申报的需单位加盖公章(四)工伤认定申请表;(五)劳动合同文本或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材料;(六)用人单位事故调查报告书;(七)两人以上的证人证言及身份证复印件;(八)医疗机构出具的受伤后诊断证明书、初诊病历、住院病历等有效病历复印件,属职业病的提供合法有效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九)受伤害职工的身份证复印件;(十)工伤事故发生月该职工的考勤表;(十一)个人写事故详细经过(可口述,别人代笔,本人摁手印)。
(十二)单位工作人员申报的需提供单位授权委托书注意:以上二、十二条红色部分均是公司医保科提供,第三条中二级单位只需要在申报材料清单上填写材料份数,打“√”即可,签名及盖章由公司医保科完成。
单位工伤认定申报30天
《单位工伤认定申报30天》
单位工伤认定申报30天是指在发生工伤事故后,受害者需要在事故发生后的30天内向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报。
这一规定的目的是为了保障受害者的权益,及时进行工伤认定,从而获得相应的工伤保险和医疗补偿。
工伤认定申报的30天时间限制对受害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
因为一旦超过这个时间限制,受害者就可能失去获得工伤保险和医疗补偿的权利。
因此,受害者在发生工伤事故后,要及时向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报,以便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认定手续。
另外,单位也有责任在受到工伤事故报告后,及时协助受害者进行工伤认定申报。
单位应当提供必要的证明材料,协助受害者进行相关手续的办理,确保受害者能够及时获得工伤保险和医疗补偿。
在工伤认定申报的过程中,受害者需要提供相关的证据材料,包括工伤事故的发生经过、伤情报告、医疗证明等。
这些材料将直接影响工伤认定的结果,因此受害者需要保留好相关证据,并确保其真实有效。
总之,单位工伤认定申报30天的规定对受害者和单位都是非常重要的。
受害者要及时向单位提出工伤认定申报,单位也要积极协助受害者进行相关手续的办理。
只有这样,才能够保障受害者的权益,及时获得工伤保险和医疗补偿。
遇到劳动纠纷问题?赢了网律师为你免费解惑!访问>>工伤认定的具体程序在实际生活中,要想享受工伤保险待遇,必须先做,那么,结合相关司法实践经验可知,一般工伤认定流程是怎样的?下面,我们将结合一幅工伤认定流程图来为大家具体介绍,希望赢了网小编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一、工伤认定申请主体、内容范围、时限、受理主体:职工发生事故伤害或者按照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自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用人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近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一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进行工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用人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行政部门办理。
二、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一)工伤认定申请表;(二)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的证明材料;(三)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表应当包括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原因以及职工伤害程度等基本情况。
(四)工伤认定申请表填表说明:1、用钢笔或签字笔填写,字体工整清楚。
2、申请人为用人单位的,在首页申请人处加盖单位公章。
3、受伤害部位一栏填写受伤害的具体部位。
4、诊断时间一栏,职业病者,按职业病确诊时间填写;受伤或死亡的,按初诊时间填写。
5、受伤害经过简述,应写明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当时所从事的工作,受伤害的原因以及伤害部位和程度。
职业病患者应写明在何单位从事何种有害作业,起止时间,确诊结果。
6、申请人提出工伤认定申请时,应当提交受伤害职工的居民身份证;医疗机构出具的职工受伤害时初诊诊断证明书,或者依法承担职业病诊断的医疗机构出具的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职工受伤害或者诊断患职业病时与用人单位之间的劳动、聘用合同或者其他存在劳动、人事关系的证明。
人社局发工伤认定书的流程与时期示例文章篇一:《人社局发工伤认定书的流程与时期》嘿,大家好呀!今天我想跟你们唠唠一个特别重要的事儿,就是人社局发工伤认定书的那些事儿。
这可关系到好多在工作中受了伤的叔叔阿姨们呢。
我先给你们讲个小故事吧。
我邻居家的叔叔,他在工地上班呢。
有一天,在搬很重很重的建筑材料的时候,不小心被砸到了脚。
哎呀,当时那脚就肿得像个大馒头似的。
叔叔可难受了,他觉得这肯定是工伤呀,得让老板负责,得让人社局给个说法呢。
这时候,工伤认定就特别重要啦。
那人社局发工伤认定书到底是咋个流程呢?我来给你们好好说说。
第一步呢,受伤的人或者他的家属呀,就得赶快准备材料。
这材料可多啦,就像准备一场超级重要的考试一样。
要有劳动合同呢,如果没有劳动合同,那就麻烦点儿,得找能证明劳动关系的证据,比如说工友的证人证言呀。
这就好比你要证明你是某个超级英雄团队的一员,你得拿出点儿证据来,总不能光靠嘴说吧。
像我邻居叔叔,他就赶紧找了几个和他关系好的工友,让他们写了证明,说叔叔确实在这个工地干活呢。
然后呢,还得有医院的诊断证明。
这诊断证明就像是受伤的“说明书”一样,要写清楚伤在哪里,伤得有多严重。
叔叔去医院拍了片子,医生写得可详细了,把叔叔的骨头有没有断,软组织损伤到啥程度都写得明明白白的。
准备好这些材料后,就可以向人社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啦。
这就像是把你的诉求放在一个“魔法盒子”里,然后等着人社局来处理。
不过呢,这个申请也是有时间限制的。
一般来说,从受伤之日起,一年内得提出申请哦。
要是超过了这个时间,那就像你错过了一场超级精彩的演出的入场时间一样,可能就没办法正常进行工伤认定了。
人社局收到申请后呀,就会开始审查这些材料。
他们会像侦探一样,仔细地查看每一个细节。
要是材料不全,他们就会通知申请人补充材料。
这时候呀,申请人可不能马虎,得赶紧把缺少的材料补上。
就像盖房子,少了一块砖都不行呢。
我再给你们讲个事儿吧。
我有个远房亲戚,他也遇到过工伤认定的事儿。
教职工工伤时间规定
根据劳动法和相关法规,教职工工伤的时间规定如下:
一、报告期限:教职工发生工伤后,应立即向单位报告,报告期限一般为24小时内。
单位应及时组织受伤职工就医,并向
当地劳动保障部门报告工伤情况。
二、工伤认定:单位收到职工工伤报告后,应立即组织对受伤职工的工伤进行认定。
认定程序一般为职工提交相关证明材料、单位办理工伤认定手续、劳动保障部门核查等。
工伤认定一般不超过30天。
三、休假期限:经工伤认定为工伤的职工,享受工伤医疗期和康复期休假。
具体休假期限如下:
1. 工伤医疗期:工伤医疗期是指受伤职工因工伤需要接受治疗和疗养的期限。
一般为从工伤发生之日起,到康复治疗结束之日不超过12个月。
医疗期内,单位应按工资的100%支付职
工工资。
2. 康复期:工伤职工经过医疗期治疗后,如仍不能从事原工作,需要接受康复治疗的,单位应继续支付工资。
康复期不超过6
个月。
康复期结束后,如果职工还不能从事原工作,单位应根据实际情况作出相应安排,如安排其他岗位、转岗或调配等。
四、按劳动法规定,受伤职工享受工伤待遇的期限,即从工伤发生之日起至劳动者痊愈为止。
劳动者痊愈后,若仍因工伤致
残,按照劳动能力丧失程度给予一次性工伤补助或工伤津贴。
总之,教职工工伤的时间规定包括报告期限、工伤认定期限、工伤医疗期和康复期休假期限等。
单位应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工伤认定和休假安排,保障受伤职工的合法权益。
工伤鉴定什么时间做比较合适我们都知道如果在工作中受到了伤害的话是可以去做工伤鉴定的,这样我们就可以不用自己负担医药f费。
那么工伤鉴定什么时间做合适呢。
是在受到伤害后直接就去做还是说要先跟公司的有关领导反映这个情况后再去做。
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下。
我们都知道如果在工作中受到了伤害的话是可以去做工伤鉴定的,这样我们就可以不用自己负担医药f费。
那么工伤鉴定什么时间做合适呢。
是在受到伤害后直接就去做还是说要先跟公司的有关领导反映这个情况后再去做。
下面我们就一起去了解下。
单位申请工伤认定是必须发生工伤之日起1个月内申请个人申请工伤认定是发生工伤之日起1年内申请劳动能力鉴定(伤残等级鉴定)是必须治愈出院并且已经取得工伤认定书才可以申请,时限也是有规定的:如果是治愈出院前做出工伤认定的,必须在治愈出院后1个月内申请,如果是治愈出院后做出工伤认定的,必须在做出工伤认定书之日起1个月内申请工伤事故发生后应该怎么处理?一、用人单位(一)发生事故后,用人单位应尽快将伤者送往就近的医疗机构救治并垫付工伤医疗费;工伤认定后,符合规定的工伤医疗费可向社保机构申报核销或在定点医疗机构记账。
(二)除抢救外,必须到就近的工伤保险约定医疗机构治疗。
属抢救的,伤情稳定后应及时转到工伤约定医院机构进行治疗。
(三)发生事故后,用人单位必须在30日内向社保机构申请工伤认定;如逾期,申请前有关费用由用人单位负担。
二、劳动者从工伤事故发生之日起或职业病被确诊之日起,企业单位应在15日之内报告,工伤职工或其亲属应在15~30天之内申请。
在此时间之内,报告和申请要越快越好,这有利于及时调查取证,有利于工伤职工及时享受有关待遇。
相关法律知识:职工发生工伤后,在什么情况下应当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工伤职工进行劳动能力鉴定应当同时具备以下条件:一是经过治疗后,伤情处于相对稳定状态;二是虽经治疗,但还是造成职工存在残疾;三是工伤职工存在的残疾达到了影响劳动能力的程度。
⼯伤待遇申请有时间限制吗依据《⼯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伤待遇申请有时间⽅⾯的限制。
申请⼯伤认定的最长期限是1年;申请劳动仲裁主张⼯伤待遇的期限是1年;向法院起诉主张⼯伤待遇的时效是3年。
关于⼯伤待遇申请是否有时间限制的问题,下⾯由店铺⼩编为你详细解答。
⼀、⼯伤待遇申请有时间限制吗1、⼯伤待遇申请有时间⽅⾯的限制,申请⼯伤待遇时间限制如下:(1)、如果申请⼯伤认定的,⽤⼈单位申请的期限是30⽇,劳动者申请的期限是1年;(2)、申请劳动仲裁主张⼯伤待遇的,申请劳动仲裁的期限是1年;(3)、向⼈民法院起诉主张⼯伤待遇的,起诉的时效3年。
2、法律依据:《中华⼈民共和国⼯伤保险条例》第⼗七条《中华⼈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七条《中华⼈民共和国民法典》第⼀百⼋⼗⼋条⼆、⼯伤认定申请表必须⼿写吗劳动者受伤的,如果申请⼯伤认定的,⼀般⼯伤申请书可以⼿写也可以⽤电脑打印,只要最后由劳动者本⼈签字确认即可。
1、向⼈⼒资源和社会保障局(原劳动局)申请⼯伤认定,公司需要在事故发⽣的⼀个⽉内申报,如果公司不申请,则⼯伤职⼯或者其近亲属在⼀年内提出认定申请。
需提交材料:⼯伤认定申请表(劳动局的⽹站⼀般有下载)、与⽤⼈单位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等;2、如果经过治疗伤情相对稳定后存在残疾、影响劳动能⼒的,应当申请劳动能⼒鉴定,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般设⽴在同级⼈⼒资源和社会保障局);3、根据不同的伤残等级,获得的补偿是不⼀样的。
主要的补偿是:医疗费、⼀次性伤残补助⾦、⼀次性就业补助⾦、⼀次性医疗补助⾦、停⼯留薪期⼯资、伙⾷补助费、护理费等;4、如果劳动者没有劳动合同及其他证明存在劳动关系的证据,⽆法申请⼯伤认定,可以先申请劳动仲裁确认劳动者与⽤⼈单位之间存在劳动关系。
经过劳动仲裁确认存在劳动关系后,再申请⼯伤认定。
依据《⼯伤保险条例》的规定,⼯伤待遇申请有时间⽅⾯的限制。
申请⼯伤认定的最长期限是1年;申请劳动仲裁主张⼯伤待遇的期限是1年;向法院起诉主张⼯伤待遇的时效是3年。
职⼯发⽣⼯伤单位应当在多少⽇内申请⼯伤认定在⽇常⼯作中,职⼯难免会因为意外⽽发⽣⼯伤,单位往往会故意拖延认定时间,甚⾄不为职⼯做⼯伤认定,⽽这些⾏为都是不符合法律规定的,下⾯店铺⼩编来给⼤家介绍⼀下职⼯发⽣⼯伤时单位应当在多少⽇内申请⼯伤认定?⼀、职⼯发⽣⼯伤时单位应当在多少⽇内申请⼯伤认定根据相关法律法规,⼀旦⽤⼈单位发⽣⼯伤事故,⽤⼈单位应于事故伤害发⽣之⽇起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起,30⽇内向统筹地区的社会保险⾏政部门提出⼯伤认定申请。
如果⽤⼈单位未按规定提出⼯伤认定申请的,⼯伤职⼯或者其直系亲属、⼯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之⽇或者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起1年内,可直接向⽤⼈单位所在的统筹地区社会保险⾏政部门提出⼯伤认定申请。
⼆、相关法律规定《⼯伤保险条例》第⼗七条职⼯发⽣事故伤害或者按照职业病防治法规定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所在单位应当⾃事故伤害发⽣之⽇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起30⽇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政部门提出⼯伤认定申请。
遇有特殊情况,经报社会保险⾏政部门同意,申请时限可以适当延长。
⽤⼈单位未按前款规定提出⼯伤认定申请的,⼯伤职⼯或者其近亲属、⼯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之⽇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政部门提出⼯伤认定申请。
按照本条第⼀款规定应当由省级社会保险⾏政部门进⾏⼯伤认定的事项,根据属地原则由⽤⼈单位所在地的设区的市级社会保险⾏政部门办理。
⽤⼈单位未在本条第⼀款规定的时限内提交⼯伤认定申请,在此期间发⽣符合本条例规定的⼯伤待遇等有关费⽤由该⽤⼈单位负担。
三、⼯伤认定的基本程序1、单位⾃事故伤害发⽣之⽇起30⽇内,向统筹地区社会保险⾏政部门提出⼯伤认定申请,如果单位未按规定提出⼯伤认定申请的,劳动者⾃⼰也可以在事故伤害发⽣之⽇起1年内,直接向⽤⼈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社会保险⾏政部门提出⼯伤认定申请;2、社会保险⾏政部门应当⾃受理⼯伤认定申请之⽇起60⽇内作出⼯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通知申请⼯伤认定的职⼯或者其近亲属和该职⼯所在单位。
单位申请工伤认定时间
单位工伤认定程序
发生工伤事故伤害或者被诊断为职业病后,用人单位应当在30日内向统筹地区劳动保障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用人单位不按规定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可以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被诊断、鉴定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提出工伤认定申请应当提交下列材料:《工伤认定申请表》、与用人单位存在劳动关系(包括事实劳动关系)的证明材料、医疗诊断证明或者职业病诊断证明书(或者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工伤认定申请人提供材料不完整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一次性书面告知工伤认定申请人需要补正的全部材料。
申请人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应当受理。
职工或者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是工伤的,由用人单位承担举证责任。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工伤认定申请后,根据审核需要可以对事故伤害进行调查核实,用人单位、职工、工会组织、医疗机构以及有关部门应当予以协助。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自受理工伤认
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做出工伤认定的决定,并书面通知申请工伤认定的职工或者直系亲属和该职工所在单位。
一、申请登记
(一)申请人
1、用人单位;
2、工伤职工本人或其直系亲属;
3、工会组织,
上述申请人都有权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登记,并领取《工伤认定申请表》等有关申报须知和材料。
(二)申请时间
1、用人单位应当自职工发生工伤之日或者职工被确诊为职业病之日起30日内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劳动保障行政部门申报。
如果有特殊情况,经过劳动行政部门同意,该期限可以适当延长。
2、用人单位未按上述规定时间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工伤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工会组织在事故伤害发生之日或者职工被确诊为职业病之日起1年内,可以直接向用人单位所在地统筹地区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三)申请工伤认定上报材料
申请工伤认定应当填写《工伤认定申请(表)》和《工伤申报证据清单》,并提交下列材料:
1、劳动合同文本复印件或其他建立劳动关系的有效证明;
2、受伤害职工《居民身份证》复印件;
3、医疗机构出具的工伤职工受伤害后诊断证明(初诊病历及其封面、出院小结、检查报告单等)或者职业病诊断书(职业病诊断鉴定书);
4、属于下列情况的还应提供相关证明材料:
(1)工作时间前后在工作场所内,从事与工作有关的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受到事故伤害的,需提交上下班工作时间表及与预备性或者收尾性工作内容相关的材料;
(2)因履行工作职责受到暴力伤害的,需提交受伤害职工的工作职责或职务证明和公安机关的证明或人民法院的判决书以及其他有效证明;
(3)因工外出期间,由于工作原因,受到交通事故或者其他意外事故伤害的,需提交如“派工单”,“出差通知书”或者“能证明因工外出的原始证明材料”及其外出期间工作原因证明材料;
(4)因工外出期间,属于由于发生事故下落不明的,需提交人民法院宣告死亡的裁决书;
(5)属于上下班途中受机动车事故伤害的,需提交上下班的作
息时间表,单位至居住地正常路线图,公安交通管理部门的责任认定书或其他有效证明;
(6)属于从事抢险、救灾等维护国家利益、公共利益的活动中受到伤害的,需提交单位或者县级政府民政部门、公安部门出具的相关证明;
(7)属于因公、因战致残的复员转业军人旧伤复发的,需提交《革命伤残军人证》、旧伤复发后医院的诊断证明和劳动鉴定委员会的鉴定结论;
(8)属借用或劳务输出人员,需提交双方单位的协议书、实际用人单位对事故调查的材料,并由劳动关系所在单位申报;
(9)直系亲属代表伤亡职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需提交有效的直系亲属关系证明;
(10)工会组织代表伤亡职工提出工伤认定申请的,需提交工会介绍信,办理人身份证明;
(11)其他特殊情况,需提交能够证明情况的材料。
二、受理
1、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申请人提交的材料要认真审查,材料不齐全的,在15个工作日内发出《补正材料通知书》,一式二份,申请人一份,留档一份;
2、申请人提供材料完整或按照书面告知要求补正材料后,劳
动保障行政部门自收到完整材料之日起7个工作日内,作出受理或者不予受理决定;
3、经审查申请人提供的材料,不符合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受理范围的,则书面出具《不予受理通知书》。
三、调查核实
1、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申请人提供材料的真实性、合法性、关联性存有疑义时,应当组织人员进行调查核实。
在调查核实过程中的取证,按《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执行;
2、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认为是工伤,用人单位不认为工伤的,则开具《工伤认定限期举证通知书》;
3、经办人员提出初审意见报领导审批后作出行政决定;
4、对相关部门证据尚未提供或遇到不可抗力因素而60日的工伤认定时效已接近时,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可开具《工伤认定中止通知书》,一式二份,申请人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各一份,待条件具备时再启动工伤认定程序;
5、经调查审核,申请人提交的材料不具备受理条件的,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则开具《工伤认定终止决定书》,一式二份,申请人和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各一份;
6、对疑难案件进行集体会商报领导审批后作出行政决定。
四、劳动能力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是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织专家、依据劳动能力鉴定标准,对工伤职工劳动功能障碍程度和生活自理障碍程度进行鉴定。
劳动能力鉴定结论是工伤职工享受工伤保险待遇的依据。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由劳动保障行政部门、从事行政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工会组织、工伤保险经办机构代表以及用人单位代表组成。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分为两级:设区的市一级和省、自治区、直辖市一级。
劳动能力鉴定费用由工伤保险基金支付。
劳动功能障碍分为十个伤残等级,最重的为一级,最轻的为十级;生活自理障碍分为三个等级:生活完全不能自理、生活大部分不能自理和生活部分不能自理。
劳动能力鉴定由用人单位、工伤职工或者直系亲属向设区的市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申请,并提供工伤认定决定和职工工伤医疗的有关资料。
收到劳动能力鉴定申请后,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应从建立的专家库中随机抽取相关专家组成专家组,由专家组提出鉴定意见,根据其意见作出工伤职工劳动能力鉴定结论。
必要时,可以委托具备资格的医疗机构协助进行有关诊断。
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组成人员或者参加鉴定的专家与当事人有利害关系的,应当回避。
申请鉴定的单位或个人对区级劳动鉴定结论不服的,可在收
到鉴定结论之日起15日内向省一级劳动能力鉴定委员会提出再次鉴定申请。
省一级劳动鉴定委员会作出的劳动能力鉴定结论为最终结论。
五、行政决定
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在对申请人提交的工伤认定申请材料进行调查审核的基础上按规定程序应当自受理工伤认定申请之日起60日内作出是否为工伤的行政决定。
职工或者其直系亲属、用人单位对工伤认定不服的,可以依法申请行政复议;对复议决定不服的,可以依法提起行政诉讼。
六、送达
按照《民事诉讼法》有关送达的规定执行。
未参保员工申请工伤认定须知
以上就是为大家整理关于工伤认定程序规定的相关知识,希望大家看了之后能够按照法定的程序申请进行工伤认定。
因为工伤的问题所产生的纠纷也是非常多的,如有遇到此类问题的,可以到网站咨询我们的在线律师,我们将为您提供最专业的法律服务。
单位工伤认定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