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心县豫海初级中学2015年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
- 格式:doc
- 大小:232.54 KB
- 文档页数:4
同心县豫海初级中学2015年中考临阵大检阅物理卷(六)命题人 马百良 2015年6月16日 期望值 (1班-72分!2班-53分)卷面分2分!一、单项选择(每题3分,共21分)( )1.为了探究音调与什么因素有关,小明设计了下面几个实验,如图所示,你认为不能够完成探究目的是( )2.下列现象中的物态变化属于升华的是A .刚从水中走出来,感觉特别冷B .水烧开时冒出大量“白汽”C .冬季,堆在户外的“雪人”没熔化却变小D .夏天晾晒的湿衣服逐渐变干 ( )3.下列光现象中,是由于光的反射形成的是A .从水面上看到水中的“鱼”B .用放大镜看到放大的“字”C .路灯下人在地面上的“影子”D .在平面镜前看到镜中的“自己” ( )4.下列现象中,通过做功改变物体内能的是A .放入电冰箱中的食物温度降低B .夏天,在阳光的照射下,柏油路面温度升高C .给自行车轮胎充气时,气筒变热D .用火炉烧水,水的温度升高 ( )5. 下列情景中利用惯性的是A .驾驶员要系好安全带B .公交车启动时,提醒乘客抓好扶手C .禁止汽车超载行驶D .将锤子的木柄在硬地上撞击几下,就能套紧锤头 ( )6. 关于摩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老师在黑板上写字时,粉笔与黑板间的摩擦力是滑动摩擦力B .在机器的转动部分装滚动轴承是为了增大摩擦力C .在站台上候车的旅客要站在安全线以外,是防止摩擦力过小带来危害D .鞋底刻有花纹,是为了增大接触面积从而增大摩擦力( )7. 如图所示是一个能吹出冷热风的电吹风简化电路图,图中A 是吹风机,B 是电热丝,则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只闭合开关S1,电吹风吹出冷风B .只闭合开关S2,电吹风吹出热风C .同时闭合开关S1、S2,电吹风吹出冷风D .同时闭合开关S1、S2,电吹风吹出热风 二、说理选择(每题5分,共10分,选出唯一符合题意的选项并简要说明理由) ( )8.如图所示是甲、乙两种液体内部压强与深度关系的图像, 设液体甲的密度为ρ甲,液体乙的密度为ρ乙,则ρ甲和ρ乙的关系是 A .ρ甲<ρ乙 B .ρ甲>ρ乙 C .ρ甲=ρ乙 D .无法确定 理由:( )9. 在探究电磁铁的实验中,小明利用相同规格的大铁钉和漆包线 自制了两个匝数不同的线圈,连接电路如图所示.闭合开关, 调整变阻器滑片使电流保持不变,观察电磁铁吸引大头针数目 的多少.这一实验的目的是研究电磁铁的磁性与哪个因素有关A .电磁铁的极性B .线圈的匝数C .电流的方向D .电流的大小 理由:三、填空题(每空1分,共12分)10.空间站“天宫一号”将与神九进行无人对接。
2015-2016学年宁夏吴忠市同心县豫海中学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一根锰铜线的电阻为R,要使这根连入电路的导线电阻变大,可采用的方法是()A.减小导线两端的电压B.增大导线中的电流C.将导线拉长后连入电路 D.将导线对折后连入电路2.R=的物理意义是()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B.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C.导体的电阻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强度成反比D.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之比值3.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导体甲和乙对应的电流、电压的关系图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A.甲导体的电阻比乙的大 B.乙导体的电阻比甲的大C.甲、乙的电阻一样大D.无法比较甲、乙的电阻大小4.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电路如图所示.先在A、B间接入5Ω的定值电阻R,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V,读出电流表示数.接着取下5Ω的电阻换上10Ω定值电阻,不进行其它操作就闭合开关.此时电压表示数及应进行的操作是()A.电压表示数大于2V,应将滑片P向左滑B.电压表示数大于2V,应将滑片P向右滑C.电压表示数小于2V,应将滑片P向左滑D.电压表示数小于2V,应将滑片P向右滑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多的用电器,电功率就越大B.两端电压越大的用电器,电功率就越大C.“22V 100W”的灯比“22V 40W”的灯亮D.“6V 6W”的灯与“12V 24W”的灯串联在电路中,两灯一样亮6.下列单位中,不是电能的单位的是()A.千瓦时B.度C.焦耳 D.安培7.下列四个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流做功最快的是()A.“220V 100W”的白炽灯B.“220V 4W”的电热棒C.“3.6V 1W”的手机D.“48V 200W”的电动车8.电风扇、电烙铁和电动机上都标有“220V 160W”字样,它们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相同时间,产生热量多的是()A.电风扇B.电烙铁C.电动机D.一样多9.某同学将一盏标有“220V 100W”的灯泡接到电路中,测出通过灯泡的电流是0.1A,这盏灯消耗的实际功率为()A.100W B.22W C.4.84W D.10W10.有两个电阻R1、R2(已知R1<R2),如果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在相等的时间内它们消耗的电能分别为W1、W2,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W1<W2B.W1>W2C.W1=W2D.无法判断二、填空(每空1分,共24分)11.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______,跟导体的______,这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12.一个导体两端加4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为0.8A,当把它两端电压变为6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______,它的电阻为______ 当它两端的电压为0V时,它的电阻为______.13.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由6V变为10V时,流过该电阻的电流增大了0.1A.那么这个定值电阻是______Ω.14.根据欧姆定律,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可以用______测量,通过的电流可以用______测量,从而间接地测出电阻的阻值,这种方法叫______测电阻.15.在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R2=4Ω,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1A,电阻R1的阻值为______Ω,干路的电流为______A.16.两电阻R1和R2,若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中,通过电流之比I1:I2=1:2,则两电阻阻值之比R1:R2=______,若将这两个电阻串联接入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______,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______.17.一只灯泡上标有“220V,40W”的字样,其中220V表示______,40W表示______,这只灯光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______,当它两端的电压为200V时,它的实际功率______ 40W,这说明用电器的实际功率随它两端的______而改变.18.家庭电路中消耗的电能用______表测量,小明家上月底与这月底家中表的示数如图,这个月他家用电______度,合______J.19.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这种现象叫______.0.5A的电流通过一根80Ω的电阻丝,在5min内产生的热量是______.三、实验与作图(每空1分,每图2分,共14分)20.某实验小组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1)该实验的原理是______.(2)该组同学连接好电路的最后一根导线时,小灯泡立刻发出微弱的光亮.导致上述现象的不规范操作是______.(3)实验操作中出现电流表示数较大,电压表示数为0的现象,是以下哪种原因造成的______A.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B.电压表的量程选小了C.灯泡发生了短路D.把滑动变阻器下端两接线柱连入电路(4)该组同学分别记录三组电压和电流值,通过计算发现灯丝电阻是不同的,他们还了解到其他组同学也得到类似的结果.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______.(5)在实验要多次测量电阻值,最后求电阻值的平均值,其目的是______.21.某实验小组有一个小灯泡,上面只能看清“3.8V”的字样,估计阻值大约10Ω左右,他们想知道小灯泡的功率是多少,找来的器材如图1所示.(1)在图2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并将右图中所给器材,按照实验的要求用线连接起来(使变阻器滑片右时灯光变亮).(2)在闭合开关以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______端.(3)实验中若用干电池做电源至少用______节串联即可.(4)当灯泡正常发光时,请你在图(甲)中的表盘上画出指针的位置(5)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中的表盘所示,这个小灯泡的电功率为______.四、计算题(23题7分,24题5分)22.有一个阻值为60Ω的灯泡,正常工作时通过的电流是0.2A.若将它接在20V的电源上正常工作,应该怎样连入一个多大的电阻?这个灯泡正常工作5min消耗多少电能?23.小明家的电能表如图,他把家中的其它用电器全部停止工作,只让电磁炉工作,结果他发现2min内电能表转盘转了20转.则这个电磁炉的功率是多少?2015-2016学年宁夏吴忠市同心县豫海中学九年级(上)第三次月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一根锰铜线的电阻为R,要使这根连入电路的导线电阻变大,可采用的方法是()A.减小导线两端的电压B.增大导线中的电流C.将导线拉长后连入电路 D.将导线对折后连入电路【考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分析】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与导体两端的电压、通过的电流无关;材料和温度不变时,导线越长、横截面积越小电阻越大.【解答】解: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阻碍电流的性质,与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故AB错误;C、将这根导线拉长,长度变长、横截面积变小,电阻变大,可以使连入电路的导线电阻变大,故C正确;D、将导线对折后接入电路,长度变小、横截面积变大,导体的电阻变小,故D错误;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的了解与掌握,理解导体的电阻是导体的阻碍电流的性质是本题的关键.2.R=的物理意义是()A.加在导体两端的电压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大B.导体中的电流强度越大,导体的电阻越小C.导体的电阻跟电压成正比,跟电流强度成反比D.导体的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强度之比值【考点】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分析】导体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叫做电阻,由导体材料、长度与横截面积决定,与电压、电流无关.【解答】解:导体电阻等于导体两端的电压与通过导体的电流之比,但是导体电阻由导体材料、长度与横截面积决定,而与电压、电流无关.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不能从公式上分析,因为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特性.3.在研究电流与电压的关系时,导体甲和乙对应的电流、电压的关系图如图所示.根据图线可知()A.甲导体的电阻比乙的大 B.乙导体的电阻比甲的大C.甲、乙的电阻一样大D.无法比较甲、乙的电阻大小【考点】电阻.【分析】由I﹣U图象是一条倾斜的直线时,电流与电压成正比即电阻的阻值不变,故通过观察相同的电压,比较出电流的关系来,再据欧姆定律即可判断电阻的大小.【解答】解:据上面的图象可知,若在电压一定时,甲的电流大于乙的电流,所以据I=可知,R=,即电流越大的电阻越小,所以甲的电阻小于乙的电阻.故选B.【点评】能正确的读懂图象的信息,并能利用欧姆定律,结合控制变量法进行分析即可.4.在探究“电压一定时,电流与电阻关系”的实验中,电路如图所示.先在A、B间接入5Ω的定值电阻R,移动滑片P,使电压表示数为2V,读出电流表示数.接着取下5Ω的电阻换上10Ω定值电阻,不进行其它操作就闭合开关.此时电压表示数及应进行的操作是()A.电压表示数大于2V,应将滑片P向左滑B.电压表示数大于2V,应将滑片P向右滑C.电压表示数小于2V,应将滑片P向左滑D.电压表示数小于2V,应将滑片P向右滑【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滑动变阻器的使用.【分析】探究电流跟电阻的关系时,要保持电阻两端的电压不变,去改变电阻,但当电阻增大时,它两端的电压也随之变化,为保证结论的准确性,要通过调节滑片使电阻两端的电压减小为原来的值,根据串联电路的分压关系去调节即可.【解答】解:当A、B两点间的电阻由5Ω更换为10Ω后,AB间的电压将增大,该实验要控制AB间的电压不变,所以下一步的操作是:向右滑动滑片,使滑动变阻器连入的电阻变大(分压变大),使AB间的电压减小,直到电压表的示数为2V为止.故选B.【点评】本题考查了学生对控制变量法的理解和掌握,并能根据串联时分压关系知道,当一个电阻阻值增大时,其两端的电压也增大.5.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做功多的用电器,电功率就越大B.两端电压越大的用电器,电功率就越大C.“22V 100W”的灯比“22V 40W”的灯亮D.“6V 6W”的灯与“12V 24W”的灯串联在电路中,两灯一样亮【考点】电功率;实际功率.【分析】灯的亮度决定于灯的实际功率,用电器做功多、但不一定做功快,用电器的功率不一定大,据此分析判断.【解答】解:A、做功多的用电器,做功时间不知道,用电器的电功率不一定大,故A错;B、两端电压越大的用电器,通过的电流不一定大,用电器的电功率不一定大,故B错;C、“22V 100W”的灯和“22V 40W”的灯,额定电压相同,不知道实际电压大小关系,不能确定两灯的实际功率关系,不能确定哪个灯亮,故C错;D、“6V 6W”灯的电阻R1===6Ω;“12V 24W”灯电阻R2===6Ω;两灯串联在电路中,通过的电流相同,根据P=I2R可知,两灯的实际功率相同、两灯一样亮,故D正确.故选D.【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功率大小的比较和灯的亮度比较,知道灯的亮度决定于灯的实际功率是关键.6.下列单位中,不是电能的单位的是()A.千瓦时B.度C.焦耳 D.安培【考点】电功.【分析】根据对电能及其它电学物理量单位的掌握答题.电能的国际单位是焦耳,常用单位有千瓦时,俗称度.【解答】解:AB、千瓦时俗称度,是电能的常用单位,不合题意;C、焦耳是电能的国际单位,不合题意;D、安培是电流的单位,不是电能的单位,符合题意.故选D.【点评】了解电能的单位,注意与其它电学物理量的单位相区分,难度不大.7.下列四个用电器正常工作时,电流做功最快的是()A.“220V 100W”的白炽灯B.“220V 4W”的电热棒C.“3.6V 1W”的手机D.“48V 200W”的电动车【考点】电功率.【分析】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结合选项中用电器的电功率可做出选择.【解答】解:由题意可知,选项中的各用电器正常工作时,其功率分别为100W、4W、1W 和200W.因为电功率是表示电流做功快慢的物理量,因此,电功率最大的用电器其电流做功最快.即D选项中“48V 200W”的电动车做功最快.故选D.【点评】本题主要考查我们对电功率大小的比较以及对电功率含义的理解,知道电功率越大,表示电流做功越快.8.电风扇、电烙铁和电动机上都标有“220V 160W”字样,它们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相同时间,产生热量多的是()A.电风扇B.电烙铁C.电动机D.一样多【考点】电热.【分析】根据电风扇、电烙铁和电动机这三种用电器工作时的能量转化情况分析判断.【解答】解:电风扇和电动机工作时消耗电能,大部分转化为机械能,少部分转化为内能;电烙铁工作时把电能全转化为内能;∵它们都在额定电压下工作∴P=P额,实际功率P相同,∵W=Pt,∴工作时间相同时,三个用电器消耗的电能相同,又∵只有电烙铁把电能全转化内能,∴电烙铁产生的热量最多.故选B.【点评】注意生活中常用电器的能量转化情况:一消耗电能全转化为内能的:电熨斗、电饭锅、电烙铁、电饭锅;二消耗电能转化为内能和机械能的:电风扇、电吹风、电动机.9.某同学将一盏标有“220V100W”的灯泡接到电路中,测出通过灯泡的电流是0.1A,这盏灯消耗的实际功率为()A.100W B.22W C.4.84W D.10W【考点】电功率的计算.【分析】知道灯泡的额定电压和额定功率,根据P=求出灯泡的电阻,再根据P=I2R求出通过灯泡的电流是0.1A时的实际功率.【解答】解:由P=可得,灯泡的电阻:R===484Ω,通过灯泡的电流是0.1A时,该灯消耗的实际功率:P=I2R=(0.1A)2×484Ω=4.84W.故选C.【点评】本题考查了电功率公式的计算好灵活运用,关键是在灯泡电阻不变时电功率公式的选择,即R=和P=I2R.10.有两个电阻R1、R2(已知R1<R2),如果将它们串联起来接入电路中,在相等的时间内它们消耗的电能分别为W1、W2,下面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W1<W2B.W1>W2C.W1=W2D.无法判断【考点】电功的计算.【分析】根据串电路的特点可知道电流相等,由W=I2Rt即可比较两电阻上做功的大小关系.【解答】解:两灯串联在电路中则电流相等,电流做功为:W=I2Rt.因为R1<R2,而时间是相同的,所以W1<W2.故选A.【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电流特点和电功率公式的应用,是一道简单的应用题.二、填空(每空1分,共24分)11.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这就是著名的欧姆定律.【考点】欧姆定律.【分析】根据对欧姆定律内容的掌握作答.【解答】解:德国物理学家欧姆经过大量的实验研究,得出了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导体中的电流,跟导体两端的电压成正比,跟导体的电阻成反比.故答案为:电压成正比;电阻成反比.【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欧姆定律的内容,是一道基础题,熟练掌握欧姆定律是正确解题的关键.12.一个导体两端加4V电压时,通过它的电流强度为0.8A,当把它两端电压变为6V时,通过它的电流为 1.2A ,它的电阻为5Ω当它两端的电压为0V时,它的电阻为5Ω.【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电阻.【分析】(1)知道导体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导体的电阻;(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只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和温度有关,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再根据欧姆定律求出当它两端电压变为6V时通过的电流.【解答】解:根据I=可得,导体的电阻:R===5Ω,∵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当它两端电压变为6V时或它两端的电压为0V时,导体的电阻仍为5Ω不变,当它两端电压变为6V时,通过的电流:I′===1.2A.故答案为:1.2A;5Ω;5Ω.【点评】本题考查了欧姆定律的简单应用,关键是知道导体的电阻与两端的电压和通过的电流无关,是一道基础题目.13.某定值电阻两端的电压由6V变为10V时,流过该电阻的电流增大了0.1A.那么这个定值电阻是40 Ω.【考点】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分析】(1)影响电阻大小的因素有材料、长度、横截面积,另外还有温度;(2)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电压和电流无关,电阻两端的电压或者电流改变时,电阻的阻值不变.【解答】解:设这个定值电阻的阻值为R,由题意得:+0.1A=,解得R=40Ω.故答案为:40.【点评】牢记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其大小不随着电压和电流的改变而改变,是解决此类问题的关键.14.根据欧姆定律,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测量,通过的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从而间接地测出电阻的阻值,这种方法叫伏安法测电阻.【考点】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分析】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R=可知,只要测量出电压和电流,即可求出电阻的大小.这种方法称为伏安法.【解答】解:根据欧姆定律可得,R=,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可以用电压表测量,通过的电流可以用电流表测量,从而间接地测出电阻的阻值,由于电压的单位是“伏特”,电流的单位是“安培”,所以这种方法叫伏安法测电阻.故答案为:电压表;电流表;伏安法.【点评】了解伏安法测电阻的原理,知道这是利用了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并知道这一名称的来历,属基础题.15.在如图电路中,电源电压为6V,R2=4Ω,闭合开关S后,电流表的示数为1A,电阻R1的阻值为 6 Ω,干路的电流为 2.5 A.【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析】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A测R1支路的电流.(1)根据并联电路的电压特点和欧姆定律求出R1的阻值;(2)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R2支路的电流,利用并联电路的电流特点求出干路的电流.【解答】解:由电路图可知,R1与R2并联,电流表A测R1支路的电流.(1)因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所以,电阻R1的阻值:R1===6Ω;(2)通过R2支路的电流:I2===1.5A,因并联电路中干路电流等于各支路电流之和,所以,干路的电流:I=I1+I2=1A+1.5A=2.5A.故答案为:6;2.5.【点评】本题考查了并联电路的特点和欧姆定律的应用,是一道基础题目.16.两电阻R1和R2,若将它们并联接入电路中,通过电流之比I1:I2=1:2,则两电阻阻值之比R1:R2= 2:1 ,若将这两个电阻串联接入电路中,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 1:1 ,则它们两端的电压之比U1:U2= 2:1 .【考点】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析】(1)两电阻串联时通过它们的电流相等,根据欧姆定律求出两电阻两端的电压之比,再根据串联电路的电压特点求出R2两端的电压与电路的总电压之比;(2)两电阻并联时两端的电压和通电时间相等,根据欧姆定律求出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解答】解:(1)∵并联电路中各支路两端的电压相等,根据公式I=可知,∴两电阻并联时,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两电阻阻值之比R1:R2=2:1.(2)∵串联电路中各处的电流相等,通过它们的电流之比I1:I2=1:1;∴由I=可得,两电阻串联时两端的电压之比:===.故答案为:2:1;1:1;2:1.【点评】本题考查了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的特点以及欧姆定律的灵活应用,是一道较为简单的应用题.17.一只灯泡上标有“220V,40W”的字样,其中220V表示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 ,40W表示灯泡的额定功率为40W ,这只灯光正常工作时的电流为0.18A ,当它两端的电压为200V时,它的实际功率小于40W,这说明用电器的实际功率随它两端的电压而改变.【考点】额定电压;电功率与电压、电流的关系;额定功率;实际功率.【分析】(1)由灯泡铭牌找出灯泡的额定电压与额定功率,由P=UI计算出额定电流;(2)根据灯泡的额定电压及额定功率,由功率的变形公式R=可以求出灯泡的电阻,由功率公式P=可以求出灯泡电压为200V的实际功率.【解答】解:据课本知识可知,“220”表示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40W表示灯泡的额定功率为40W;故此外的电流是:P=UI,I==≈0.18A;该灯的电阻R===1210Ω,灯两端的电压U实=200V时,灯泡的实际功率P实==≈33W,故当它两端的电压为200V时,它的实际功率小于40W,这说明用电器的实际功率随它两端的电压而改变.故答案为:灯泡的额定电压为220V;灯泡的额定功率为40W;0.18A;小于;电压.【点评】本题考查了灯泡铭牌的含义、灯泡的实际功率等问题,由灯泡铭牌获取所需信息是正确解题的前提,掌握功率公式及其变形公式即可轻松解题.18.家庭电路中消耗的电能用电能表测量,小明家上月底与这月底家中表的示数如图,这个月他家用电8.6 度,合 3.096×107J.【考点】电能表参数的理解与电能的求法.【分析】电能表是用来记录用电器消耗电能的仪表;每月的用电量等于月末电能表示数与月初示数之差.【解答】解:电能表是用来测量用电器在一段时间内消耗电能(电功)的仪表;小明家这个月用电量:W=362.2kWh﹣353.6kWh=8.6kWh=8.6度=3.096×107J.故答案为:电能;8.6;3.096×107.【点评】本题考查了电能表的读数、用电量的计算,这不仅是初中物理学习的需要,也是我们日常生活需要掌握的基本能力,一定要掌握.19.电流通过导体时,电能转化成内能,这种现象叫电流的热效应.0.5A的电流通过一根80Ω的电阻丝,在5min内产生的热量是6000J .【考点】焦耳定律的计算公式及其应用.【分析】电流流过导体时,导体发热,把电能转化为内能的现象是电流的热效应;已知R、I、t,根据Q=W=I2Rt计算得出.【解答】解:电流通过导体时会产生热量,这个现象叫做电流的热效应;在5min内产生的热量:Q=W=I2Rt=(0.5A)2×80Ω×300s=6000J.故答案为:电流的热效应;6000J.【点评】本题考查对电流的热效应的了解,属于基础题目,正确基础知识即可正确解题,在纯电阻电路中,用电器产生的热量等于消耗的电能.三、实验与作图(每空1分,每图2分,共14分)20.某实验小组做“测量小灯泡的电阻”的实验.(1)该实验的原理是R= .(2)该组同学连接好电路的最后一根导线时,小灯泡立刻发出微弱的光亮.导致上述现象的不规范操作是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3)实验操作中出现电流表示数较大,电压表示数为0的现象,是以下哪种原因造成的 C A.电流表的正负接线柱接反B.电压表的量程选小了C.灯泡发生了短路D.把滑动变阻器下端两接线柱连入电路(4)该组同学分别记录三组电压和电流值,通过计算发现灯丝电阻是不同的,他们还了解到其他组同学也得到类似的结果.出现这种结果的原因是灯丝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5)在实验要多次测量电阻值,最后求电阻值的平均值,其目的是减小误差.【考点】伏安法测电阻的探究实验.【分析】(1)分别测出灯泡两端电压和通过灯泡电流,利用R=计算可得;(2)为了电路安全,连接电路时开关应该断开;(3)灯泡短路时,电路总电阻较小,电路电流较大,与待测电阻并联的电压表示数为零,据此分析电路故障原因;(4)灯丝电阻受温度影响;(5)很多物理实验都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有的为了求平均值减小误差,有的为了找到更普通的规律.【解答】解:(1)测电阻的原理是:R=;(2)同学连接好电路的最后一根导线时,小灯泡立刻发出微弱的光亮,说明在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3)灯泡发生了短路,电路电阻较小,电路电流较大,电压表示数为零,故C正确;(4)灯丝电阻会受到温度的影响,不同电压下灯泡的功率不同,灯丝的温度不同,灯丝的温度越高电阻越大,所以得出三组数据的电阻值不同.(5)本实验中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是为了减小误差.故答案为:(1)R=;(2)连接电路时开关没有断开;(3)C;(4)灯丝的电阻受温度的影响;减小误差.【点评】本题通过测灯泡电阻,考查了测电阻的原理、电路连接注意事项、电路故障分析、电阻影响因素、减小误差的方法等,这些都是需要掌握的基本技能,也是考试常考的问题.21.某实验小组有一个小灯泡,上面只能看清“3.8V”的字样,估计阻值大约10Ω左右,他们想知道小灯泡的功率是多少,找来的器材如图1所示.(1)在图2虚线框内画出电路图,并将右图中所给器材,按照实验的要求用线连接起来(使变阻器滑片右时灯光变亮).(2)在闭合开关以前,应将滑动变阻器的滑片滑到右端.(3)实验中若用干电池做电源至少用 3 节串联即可.(4)当灯泡正常发光时,请你在图(甲)中的表盘上画出指针的位置(5)当灯泡正常发光时,电流表的指针位置如图(乙)中的表盘所示,这个小灯泡的电功率为 1.14W .【考点】电功率的测量;欧姆定律的应用.【分析】(1)根据灯的额定电压确定电压表的量程,电压表表并联在灯的两端,求出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确定电流表量程,注意变阻器接线柱“一下一上”及电表正负接线柱的接法,各元件串联起来;(2)在闭合开关以前,变阻器连入电路中的电阻应最大;(3)每节干电池电压为1.5V,电源电压应大于3.8V;(4)电压表大量程的分度值为0.5V,据此画出电压为3.8V时指针的位置;(5)根据电流表小量程读数,由P=UI求灯的额定功率.【解答】解:(1)灯上标有3.8V字样即为灯的额定电压,所以电压表选用大量程,灯正常工作时的电流大小I==0.38A,电流表选用小量程;注意变阻器接线柱“一下一上”及电表正负接线柱的接法,各元件串联起来,如下图所示;。
宁夏同心县豫海初级中学2014-2015学年度九年级物理上学期第八周测试题一、单项选择题。
把正确的选项填在题号前面的括号里。
(每题4分,计32分)()1、一节新干电池的电压是A.1.5 V B.15 V C.36 V D.220 V()2、如图电路中,甲乙两处分别接入电流表或电压表,当S闭合后,为使两灯均能发光,则A.甲接电压表,乙接电流表 B.甲乙均接电压表C.甲乙均接电流表 D.甲接电流表、乙接电压表()3、把两种不同的金属片插入柠檬,制成“水果电池”,用电压表测量水果电池的电压,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水果电池把化学能转化为电能 B.水果电池把电能转化为化学能C.水果电池把内能转化为电能 D.金属片B是水果电池的正极()4、下列能正确测出灯泡L2两端电压的电路是()5、如右图所示,该电表的示数是A.4.0伏 B.0.9伏C.4. 5安 D.0.9安()6、如图所示,在探究串联电路中的电压关系时,小华同学用电压表测出ab、bc、ac两端的电压分别为U ab=2V,U bc=2V,U ac=4V,在表格中记录数据后,下一步应该做的是A.整理器材,结束实验新B.分析数据,得出结论课C.换用不同规格的小灯泡,再测出几组电压值D.换用电压表的另一量程,再测出一组电压值()7、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压的单位是A.安培B.伏特C.焦耳 D.瓦特()8、用电压表分别测量电路中两盏电灯的电压,结果它们两端的电压不相等,由此判断两盏电灯的连接方式是A.一定是并联B.一定是串联C.串联、并联都有可能D.无法判断二、填空题(每空2分,计30分)9、我国家庭电路的电压是V。
家庭电路中,电视机与电冰箱是联连接的,对人体安全的电压是不高于 V。
电视机的遥控器由两节干电池供电,其工作电压为 V。
10、电源是为电路两端提供________的装置,电压是电路中形成_________的原因。
11、一串小彩灯共有110个,把它们串联接在家庭电路中,,则每个小彩灯两端的电压是 V。
同心县豫海初级中学2015年中考临阵大检阅物理卷(三)命题人马百良 2015年6月3日期望值(1班-70分!2班-52分)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21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1.要使通电螺线管的磁性减弱,可以()A.改变通电电流的方向 B.减小通电电流的大小C.在通电螺线管中插入铁芯 D.增加通电螺母管的线圈匝数2.下列数据与事实相差较大的是()A.教室内一盏日光灯的功率约为40W B.你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1.1 m/sC.使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20℃ D.一名普通中学生正常步行上楼的功率为1000W3.常见的自然现象,能用分子运动知识解释的是()A.春天柳絮飞扬B.夏天荷花飘香C.秋天落叶飘零D.冬天雪花飘飘4.喇叭里响起“我和你,心连心……”的歌声,小华说:是刘欢演唱的。
其判断是依据声音的()A.频率B.响度C.音调D.音色5.如图1所示,是游玩海底世界时,小华观察到的鱼吐出气泡上升情景。
气泡上升过程中受到的浮力和气泡内气体的压强变化情况是()A.浮力、压强均变小B.浮力、压强均变大C.浮力变大,压强变小D.浮力、压强均不变6.当你手握饮料罐时,手和罐都在空中静止,且罐底所在平面是水平的。
各对力属于平衡力的是()A.手对罐的压力与罐对手的压力 B.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压力C.罐受到的重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 D.罐对手的摩擦力与手对罐的摩擦力7.杨老师经常引导学生利用身边的生活用品做实验,在动手动脑的过程中学习物理知识,揭示物理规律。
下面的实验,不能..揭示流体压强与流速关系的是()二、选择说明(选出各题惟一正确的答案,并在横线上说明选择理由。
每题5分,共10分。
)8.在家庭电路中,如果不小心使白炽灯灯座的火线和零线相接触,闭合开关接通电源时,会出现下列哪种情况()A.电灯的灯丝被烧断 B.电灯正常发光 C.电灯发出暗淡的光 D.保险丝熔断选择的理由:9.如图3所示电路,两盏相同的电灯在闭合开关后都能发光。
2015年九年级物理中考复习计划一、指导思想:以课标为依据,以考纲为标准,以教材、指导丛书为具体内容的指导思想,带领学生进行全面、深入地总复习。
二、复习策略:1、以学生为主体,坚持讲练结合的教学模式,课堂要求师生互动;2、研究非智力因素的影响,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3、多渠道收集中考信息,加强复习的针对性;4、加强对学困生的个别辅导,课堂上提出明确的复习任务;5、组内教师团结协作,充分发挥集体的力量。
三、学生现状:初中物理教学分两年,初二教学主要是力学、热学、光学等部分,这些内容在初中物理教学中占三分之二的比例,非常重要,可是,学生在初二时学习物理还没有入门,初二时每个教师所教班级比较多,分层辅导不能落实,学生现在感觉初二物理的知识几乎都忘了;到了初三的电学,学生一方面是感觉理解起来很吃力,另一方面电学用到了很多数学知识,学生学习起来比较困难。
要使学生熟悉初中物理的这些基本知识,掌握新课改需要的各种技能,复习工作就显得非常重要。
我所教授的两个班的具体情况如下:四班,有尖子生,也有学习困难极大的学困生,知识掌握的好坏的差距极大。
三班,学生整体素质不行,比较浮躁,有的学生却连最基本的物理知识都不知道。
针对这种情况,我认为深入细致的总复习就显得尤为重要。
四、时间安排:1.第一轮复习从3月19日至5月18日,系统复习。
2.第二轮复习从5月19日至6月10日,以专题和综合练习为主。
五、复习内容、要求:(一)第一轮复习以课本和综合练习册为主,夯实基础。
复习过程中,主要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基本概念,熟悉基本的公式、定律等。
第一轮复习按照电学、热学、光学、力学四个板块进行知识梳理。
(二)第二轮复习,主要进行以专题为引导的能力提升。
这一轮复习注重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有针对性的突出重点、难点、考点,课堂练习题以近几年中考试题为主,同时备课组每位老师出一份综合测试题,内容和形式直指中考。
(三)在复习期间,穿插以县内模拟考试练兵题为主进行模拟考试训练,同时对学生学习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再进行有针对性的补救。
同心县豫海初级中学2014—2015学年度第一学期九年级物理第九周测试卷 (A )卷出题人:马百良 班级: 姓名: 学号: 时间:45分钟一、填空题 (每空2分,共32分)1、图1是一双量程的电压表的刻度盘。
当使用较小量程时,图中指针位置的示数为 V ;当使用较大量程时,图中指针位置的示数为 V ; 2、研究决定电阻大小的因素时,在做研究导体的电阻与横截面积是否有关的实验时,必须选取 、 相同 , 、不同的电阻线来做实验。
某滑动变阻器铭牌上标有“10Ω 1.5A ”,其中10Ω表示 ,1.5A 表示 。
3、图2所示是滑动变阻器的结构示意图。
若将A、D接入电路中,滑片P 向 端移动时,接入电路中的电阻将减小,如果将 接入 电路,也能达到改变电阻大小的效果。
4、 单位换算:(1)468000Ω= M Ω (2)1.1K Ω = Ω 5、请完成图3中甲、乙、两表的读数。
甲图:量程 ;分度值 ; 读数 。
乙图:量程 ;分度值 ;读数 。
图3 二、单项选择题 (每题4分,共28分)6、用电压表较为准确地测量一个蓄电池的电压时,正确的方法是 ( ) A .铅蓄电池的正负两极分别接在电压表的“一”、“15”接线柱上; B .铅蓄电池的正负两极分别接在电压表的“+”、“3”接线柱上; C .以上两种接法效果相同; D .以上两种接法都不行。
7、在我国家庭生活用电的电压是 ( ) A .3.6V B .36V C .220V D .1.5V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 .电流表和电压表都有一定的量程,使用时应注意选择量程,量程越大越好 B .使用电压表时,它的两个接线柱不允许不通过用电器直接与电源两极相连 C .只要电路两端接上电压表,则电路中一定有电流通过D .在并联电路中,不论灯泡是大是小,每个灯泡两端的电压都相等9、在图4所示的为滑动变阻器的结构和连入电路情况示意图,当滑片向右滑时,连人电路的电阻变小的为 ( )图2 图410、下列关于导体的电阻对电流有阻碍作用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导体中有电流,导体才能有电阻B .电阻大小取决于通过它的电流大小C .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性质,与通过它的电流大小无关D .电阻与导体的长度、横截面积无关11、下列用电器中,不需要变阻器的是 ( ) A .调温电熨斗 B .电视机或收音机 C .无级调光书写台 D .普通家用的白炽电灯 12、电源在电路中的作用是 ( )A .提供电流B .提供电压C .提供电量D .既提供电压,也提供电流 三、实验与作图题 (13题10分、14题9分共19分)13、图5是用滑动变阻器改变电流大小的电路图及有关元件示意图,用笔画线代替导线,按电路图连接对应的实物图。
同心县豫海初级中学201512016-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八年级《光现象》习题马百良整理 2015.11.61.一个人站在平面镜前,当他向平面镜走近时,则( )A.像变大,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大B.像变小,像与人间的距离也变小C.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的距离也不变D.像大小不变,像与人间的距离变小2.光明是人们祈求的,但有时光也会损害人的视觉和身心健康,成为光污染。
下列现象中会造成光污染的是( )A .汽车车窗玻璃上贴太阳膜B .城市建筑大面积安装玻璃幕墙 C.晚上学习时用护眼台灯 D.用塑料薄膜建造温室大棚 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镜面越大,像就越大B.物体离平面镜越近,像就越大C.物体越大,像也越大D.平面镜倾斜一些放置,像变大 4.医生检查病人耳道时,常使用一个凹面镜,这样可以使 ( ) A.耳道在凹面镜中成一虚像 B.耳道在凹面镜中成一实像 C.耳道在凹面镜中成一放大的实像 D.较多的光线反射进去照亮耳道5.“桂林山水甲天下”,漓江的青山在平静的水面上清晰地映出“倒影”,则“倒影”是( ) A.青山的影子 B.青山的实像 C.青山倒立的虚像 D.青山正立的虚像6.池中水的深度是2 m ,月球到地球的距离是3.8×105km,则月球在池中的像到水面的距离是( )A.3.8×105km+2 m B.2 m C.4 m D.3.8×105km 7.如图所示是从平面镜中看到的一钟表的时针和分针位置,则此时的实际时刻是( )A.8 h 20 min B.4 h 20 min C.3 h 40 min D.8 h 40 min 8.下列因素中能影响物体在平面镜中成像大小的是( )A .物体到平面镜的距离B .物体的大小C .像到平面镜距离D .镜面的大小9.检查视力时,眼睛与视力表应相距5m 远.如图所示,若视力表距平面镜3m ,人离平面镜的距离为A .1mB .2mC .3mD .4m 10.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像变小B .物体远离平面镜,像也远离,像的大小不变C .物体靠近平面镜,像的位置不变,像的大小不变D .物体靠近平面镜,像靠近平面镜,像变大11.“猴子捞月”中,猴子捞不到月亮,这是因为水中的“月亮”是( )A .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实像B .光的直线传播而成的虚像C .光的反射而成的实像D .光的反射而成的虚像12.墙面上贴着一块穿衣镜,水平地面上一个人以速度v 匀速直线朝平面镜走去,相对于人,像的速度是( ) A .v B .2 v C .v /2 D .0 13.关于平面镜成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平面镜所成的像是虚像,所以不能用照相机拍摄B .要在平面镜中看到自已的全身像,平面镜的高度应不小于人的高度C .像到镜面的距离跟物到镜面的距离相等D .像与物的连线与平面镜不一定垂直 14.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 .入射角是00,反射角也是00B .入射角增加150,反射角也增加150C .入射光线靠拢法线,反射光线也靠拢法线D .入射光线与反射光线垂直,反射角为90015.如图所示,小华家的猫在平面镜前欣赏自己的全身像,此时它看到的全身像是图中的( )16.如图所示,猴子看见月亮在井中,就要去捞,结果什么也没捞到。
同心县豫海初级中学2015-2016学年度八年级上第二章声现象考点一:声音的产生与传播整理马百良2015.09.30一、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振动停止,发声停止,但声音不一定停止。
一切正在发声的物体都在振动。
发声的物体叫做声源。
研究方法:用转换法将微小的振动放大。
1.2012年春节联欢晚会上,山西绛州鼓乐团表演的《鼓韵龙腾》气势磅礴。
下面有关说法中错误的是()A.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面振动产生的B. 鼓乐声主要是由鼓内空气振动产生的C. 鼓乐声是经过空气传到现场观众耳朵的D.由于设计师对剧场的混响时间的合理设计,才会使现场观众感觉鼓声的气势磅礴。
2.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正确的是A.噪声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B.一切正在发生的物体都在振动C.只要物体振动,我们就能听到声音D.声速在固体中一定比在液体中快3.为了探究声音产生的原因,小明和小华一起做了下面的实验:小明把手放在喉咙处大声讲话,感觉喉头振动了;小华把正在发声的音叉放在水中,水面激起了水花。
通过对这两个实验现象的分析,你能得出的结论是:。
小华同学用手使劲敲桌子,桌子发出了很大的声响,但他几乎没有看到桌子的振动,为了明显地看到实验现象,你的改进方法是:。
二、声音的传播声音的传播需要介质,真空不能传声。
声音可以在固体、液体和气体中传播。
声音在各种介质中以波的形式传播。
研究方法:类比法。
1、小明将手机悬挂在密闭的玻璃瓶中,用抽气机抽去瓶中的空气,大电话呼叫瓶内的手机,手机(能或不能)接收到呼叫信号,这说明;你(能或不能)听到瓶内手机的声音,这说明。
2.“吃海鲜,到湛江”,湛江是中国唯一的一个“海鲜美食之都”.其中清蒸螃蟹是人们喜爱的一道美食,在蒸螃蟹时:听到的“嗞嗞”声是通过______传播到我们的耳朵,闻到鲜美的味道是一种_____现象;蒸熟的螃蟹看起来是红色的,这是因为蟹壳____(填“反射”或“折射”)红光.3.“掩耳盗铃”是大家非常熟悉的故事,从物理学角度分析盗贼所犯的错误是:既没有阻止声音的,又没有阻止声音的,只是阻止声音进入自己的耳朵。
同心县豫海初级中学2015年九年级中考物理复习专题一 生活中的物理 马百良 2015.05.06训练1 生活中的物理复习重点及策略:物理是一门历史悠久的自然学科,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物理学中的所有理论都来源于实际生活,同时又指导着我们的生活,对人类物质文明的进步和人类对自然界认识的深化起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随着科技的发展,社会的进步,物理已渗入到人类生活的各个领域。
实行课改以来,随着“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生活”的新课标理念的深入贯彻,中考命题围绕生活的应用题也变得丰富起来,近几年的中考试题减少了单纯知识与技能方面的考查,着重加强物理知识与身边物理的联系。
生活中离不开衣食住行,生活中与衣食住行相关的每一个产品的构思、制造到能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都离不开物理学。
为使同学顺利应考,同学们在日常生活中就应注意探究生活用品中隐含的物理知识,用心揭示日常生活所发生的现象中隐含的物理道理,实现书本知识与生活知识的融通。
一、选择题 1.(2010,沈阳)人们生活所需的用品中涉及很多物理知识,下列对应关系正确的是( ) A .移动电话——超声波 B .验钞机——红外线 C .电热水器——电流的热效应 D .筷子——省力杠杆 2.(2011,北京)如图所示的四种现象中,属于光的反射现象的是()3.(2009,福建厦门)野外生存训练班在夜晚急行军时,小王带领大家迎着月光前进。
在某处,他们避开“暗地”而选择“亮地”,结果跑在前面的同学纷纷掉进水坑。
造成“亮地”的原因是 ( ) A .光在地面发生漫反射 B .光在地面发生镜面反射 C .光在水面发生漫反射 D .光在水面发生镜面反射 4.(2011,南京)以下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 ( )A .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约为40℃B .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 /sC .中学生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为3sD .一只普通鸡蛋的质量约为50 g5.(2009,河南)三峡船闸是世界上最大的人造连通器。
下图是轮船通过船闸的示意图,此时上游阀门A 打开,下游阀门B 关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 两侧的压力相等B .闸室和上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A 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C .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 右侧的压力大于左侧的压力D .闸室和下游水道构成连通器,水对阀门B 两侧的压力相等6.(2011,重庆)2011年3月22日,中国三一重工公司向日本免费支援一台62米泵车,参与福岛核电站反应堆冷却作业,如图所示。
泵车涉及的物理知识分析正确的是 A .轮胎做得多且宽是为了减小压强 B .轮胎上凹凸不平的花纹是为了减小摩擦 C .开车时要求系安全带是为了减小司机的惯性 D .泵车受到的重力和泵车对地面的压力是一对平衡力7.(2010,福建莆田)在家庭电路中,下列有关插座、螺口灯泡、开关的连线正确的是 ()8.(2011,兰州)盲道是为盲人提供行路方便和安全的道路设施,一般由两种砖铺成,一种是条形引导砖,引导盲人放心前行,称为行进盲道;一种是带有圆点的提示砖,提示盲人前面有障碍,该转弯或上、下坡了,称为提示盲道。
砖上的条形或圆点高出地面5 cm ,当盲人走在上面时( ) A .增大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B .增大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 C .减小了脚底的压力,使脚底产生感觉 D .减小了脚底的压强,使脚底产生感觉9.(2011,山东潍坊)生活中的很多现象可以用学过的物理知识加以解释。
下列解释错误的是 ( ) A .天气很冷时,窗玻璃上会出现冰花,这是一种凝固现象 B .“下雪不冷化雪冷”,这是因为雪在融化时吸热C .游泳后,刚从水中出来,感觉比较冷,这是因为人身上水分蒸发带走热量D .取出在冰箱中被冷冻的冰糕,放一会儿,发现包装外层出现小水珠,这是一种液化现象 10.(2010,成都)小李同学对体育比赛中的一些现象进行了分析,其中不正确的是 ( ) A .短跑选手百米冲刺后很难停下,是因为运动员受到平衡力作用 B .射箭运动员用力拉弓,是力使弓的形状发生改变C .皮划艇运动员用力向后划水,利用了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D .足球运动员头球攻门,是力使足球的运动状态发生改变11.(2010,湘潭)许多家用电器的三脚插头有一特别之处:三脚插头中与用电器金属外壳连接的那个插脚比另外两个插脚要稍长,如图所示。
这样设计是为了 ( ) A .插头插入插座时,电器外壳先接地:拨出时,电器外壳后离开地线B .方便识别火线和零线插脚C .延长插头使用寿命D .使插头的造型更美观12.(2010,南京)电熨斗通电一段时间后变得很烫,而连接电熨斗的导线却不怎么热,这主要是因为 ( )A .导线的绝缘皮隔热B .导线散热比电熨斗快C .通过导线的电流小于通过电熨斗的电流D .导线的电阻远小于电熨斗电热丝的电阻二、非选择题 14.(2010,南昌)如图所示,火柴头在火柴盒上轻轻划过就能擦燃,从能量转化的角度讲,是将_______能转化为_______能,这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的方式实现的。
15.(2011,上海)如图所示的游戏情境,小孩将毽子向上踢出,表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_____;毽子被踢出后,由于_______会继续向上运动;在______________力的作用下,毽子最终会落向地面。
16.(2010,湘潭)武广高速铁路全长约为1050 km .如果高速列车按设计时速为350 km /h 的速度匀速行驶,则全程所需时间约_______h 。
高速列车的窗户不能打开,这样设计是为了防止列车在高速行驶时,因车箱内的气压_______车箱外的气压(填“大于”“小于”或“等于”)而造成安全隐患。
17.(2011,天津)在石油、木柴、太阳能中,有可能成为今后的理想能源的是_______,大量耗用会造成水土流失和沙漠化的是_______。
18.(2011.成都)如图甲所示,炒菜时,燃料燃烧,将化学能转化为__________能;如图乙所示,在海边沙滩,我们经常发现,沙子滚烫,而海水依旧凉爽,这主要是因为海水的_______比沙子大。
19.(2010,扬州)如图,是中国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核心建筑之一_______中国馆。
其超大的地基是通过_______的方式,减小了建筑主体对地面的压强。
白天看到的中国馆外观呈现中国红,是因为它能_______太阳光中的红光。
20.(2011,福州)上学前,小美同学站在穿衣镜前1.5 m 处整理着装,看到的“镜中人”是她的_______(填“虚”或“实”)像,像与她之间的距离是_______m ;这时听到门外小玲来喊她一起上学,小美是根据声音的_______辨别出是小玲的。
21.(2010,厦门)如图所示,“和谐号”动车经过杏林公铁两用大桥时,乘客觉得“隔壁”的公路桥飞快后退, 是以_______为参照物的;铁路桥为直线形,而公路桥 呈“M ”形起伏,形成高低落差,这样动车的车灯就不会对公路桥上迎面来的汽车造成眩光影响,这可以用光的__________来解释。
22.(2011,沈阳)在2011年6月的法国网球公开赛中,李娜荣获冠军。
比赛实况通过通讯卫星,第一时间传回国内,让热情的观众有亲临现场的感觉。
卫星是通过_______波来传递信息的。
李娜在比赛中发球时,将球抛起,球在上升的过程中,球的动能转化为_______能;接球时,将球反向击回,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
23.(2009,太原)跳绳是一种简便易行的锻炼方式。
如图描绘了某同学某次跳绳时重心移动的高度h 随时间t 变化的图象。
由图象可知,他的重心移动的最大高度为_______cm 。
若该同学的体重为500 N ,则他1 min 内克服重力做功的功率为_______W 。
24.(2009,广东)有些跑车在车尾安装了一种“气流偏导器”,如图所示,由于“气流偏导器”上表面平直,下表面呈弧形凸起。
当跑车高速行驶时,流过它上方的空气速度比下方的空气速度_______(填“大”或“小”),此时,上方空气压强比下方空气压强_______(填“大”或 “小”)。
这样,“气流偏导器”受到一个向_______(填“上”或“下”)的压力差,从而使车轮抓紧地面。
25.(2009,茂名)“炖汤”因味道好而深受茂名人喜爱。
“炖汤”兢是把汤料和水置于炖盅内,而炖盅则浸在大煲的水中,并用蒸架把盅与煲底隔离,如图所示。
在大煲内的水沸腾过程中,煲盖与煲的缝隙间冒出大量的“白气”,这是_______现象(填物态变化),煲盖不断跳动,这是水蒸气的_______能转化为煲盖的机械能。
若汤的沸点与水的沸点相同,则盅内的汤_______(填“会”或“不会”)沸腾。
26.(2010,吉林)如图所示,某宾馆房间内的电器控制面板上有两个开关。
其中调光灯开关的旋钮侧面刻有细纹,这是通过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_______的;转动旋钮,灯泡 亮度发生变化,说明旋钮控制的电器元件相当于_______。
训练2 实际应用题复习重点及策略:物理课程的基本理念之一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在生活与社会中有大量同学们感兴趣的物理问题,如家庭中的新型电器、厨房中的物理原理,公共交通实施、交通工具以及新型通信工具中一些物理问题等等,物理实际应用题就是将物理知识与日常生活、生产技术、现代科技相结合的物理问题,它“立足物理学科,阐述物理问题,透视社会热点,反映科技进步”,能使同学们领悟物理来自现实生活、来源社会实践,并应用于生产、生活与科技之中。
它既训练同学们的科学思维能力,又训练同学们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而具有很强的生命力。
近年来,我们的中考物理试题已不再是“闭门造题”,而变成了紧随科技发展,联系日常生活的实际应用题。
几乎每一道试题的出现都有它的存在情景,我们都可以在日常生活、科学领域中找到它的原型。
同学们在平日的学习中,应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这样既能更好地领悟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实际应用,又能巩固和深化对所学知识的理解。
一、选择题 1.(2011,天津)如图所示,小明用筷子的一端捆上棉花蘸水后充当活塞,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中做成“哨子”。
吹奏乐曲时,用嘴吹管的上端,同时上下推拉活塞。
推拉活塞主要是为了改变乐音的( ) A .音调 B .音色 C .响度 D .速度 2.(2010,天津)根据具体工作需要能选择合适的工具是劳动者的基本技能。
要剪开较硬的物体,图中的四种剪刀,应选择 ()3.(2011,广州)城市里部分道路设计成如图所示,这种下凹道路在控制噪声方面的作用是 ( ) A .防止车辆产生噪声 B .在声源处减弱噪声 C .在人耳处减弱噪声 D .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 4.(2010,天津)如图是一种水位报警器的原理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