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法制渗透课
- 格式:doc
- 大小:31.50 KB
- 文档页数:2
二年级音乐国歌法治渗透教案平溪中心完小教师:吴兆强一、教学内容:欣赏《国歌》二、教学目标:1、通过教唱《国歌》和介绍聂耳,使学生懂得唱好《国歌》的重要意义,激发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并能运用较有力的声音来表现歌曲雄壮激昂的情绪。
2、法制教学内容《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法》第三条、第十九条。
三、教学重点:掌握“三连音节奏”和“弱起节奏”。
四、教学难点:掌握“三连音节奏”和“弱起节奏”。
五、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本六、教学过程:一、导入1、学生描述国旗:师:老师想问一下同学们都见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吗?师:那谁能描述一下国旗是什么样的?2、启发学生思考:在什么场合要升国旗、奏国歌?师:同学们回答得真棒,那谁能说说,在什么样的场合要升国旗、奏国歌呢?同学们想一想。
师:同学们说的都非常好,在奥运会上,当中国的体育健儿获得比赛的冠军,就会升起鲜艳的五星红旗,奏响庄严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
现在老师就要请同学们共同感受一下《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神圣与庄严!请全体同学起立!二、欣赏1、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乐曲)。
2、学生总结在国歌奏响时应如何去做。
师:全体同学请坐。
老师刚才发现同学们在听国歌的时候,表情都特别严肃,有的同学还在小声地跟着音乐演唱。
老师想问问同学们,当国歌奏响的时候,我们每一位同学到底应该怎样去做呢?师:同学们说的很好,那如果我们的胸前都带着红领巾,应该怎样?师:那让我们集体敬一个标准的少先队员队礼。
敬礼!师:请把手放下,我们刚才敬了少先队员的队礼,如果是一名军人应该怎样做?师:那我们就都来当一回军人,一起敬一个非常神气的军礼。
敬礼!师:请把手放下,看来同学们个个都可以当一名神气十足的军人了!刚才做得非常好。
那如果是一名普通的小朋友在观看升旗,他又应该怎样做呢?三、创造再次聆听《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乐曲),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
师:现在假设我们都来到了雄伟的天安门广场,当《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奏响时,我们就按照我们刚才所说的三种角色。
初中音乐法制渗透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音乐与法律的关系,认识到法律在音乐创作、演出、传播等方面的重要性。
2. 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音乐法律知识,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3. 培养学生尊重他人知识产权、遵守法律法规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音乐与法律的关系2. 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保护3. 音乐演出活动的法律法规4. 音乐制品的版权保护5. 音乐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与法律的关系、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音乐演出活动的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音乐领域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音乐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3. 讨论法:组织学生就音乐法律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四、教学步骤1. 引入:播放一段音乐,引导学生思考音乐与法律的关系。
2. 讲解:讲解音乐与法律的关系、音乐作品的著作权保护、音乐演出活动的法律法规等基本知识。
3. 案例分析:分析音乐领域的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音乐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4. 讨论:组织学生就音乐法律问题进行讨论,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与法律的关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音乐作品著作权保护、音乐演出活动的法律法规的掌握情况。
3. 学生对音乐违法行为及其法律责任的认识。
4. 学生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和法律意识的提高。
六、教学活动1. 音乐法律知识讲座:邀请音乐律师或相关专业人士,为学生举办一场音乐法律知识讲座,让学生更直观地了解音乐法律知识。
2. 音乐作品展示:组织学生展示自己的音乐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的著作权保护。
3. 音乐法律知识竞赛:举办一场音乐法律知识竞赛,检验学生对音乐法律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音乐法律教材:选用适合初中学生的音乐法律教材,为学生提供系统的音乐法律知识。
2. 网络资源:利用互联网为学生查找相关音乐法律案例、新闻,丰富教学内容。
3. 音乐作品:收集各种类型的音乐作品,用于教学演示和案例分析。
优质课《茉莉花》主讲:雷文锦教学目标:1、欣赏江苏、河北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能够听辩并能用用语言文字表达出它们在旋律、风格、情感上的不同特点。
2、能够以柔美的声音表达民歌《茉莉花》的细腻情感,并用不同表演形式表现自己最喜欢的一首《茉莉花》。
3、通过欣赏、思考、体验,认识到中国的民歌《茉莉花》已经走上世界音乐舞台,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4、我国《著作权法》第6条明确规定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著作权保护办法由国务院另行规定,但至今该保护办法尚未颁布。
所以,可以说民间文学艺术作品的法律保护仍处于缺失状态。
教学重难点:能够听辩并能用用语言文字表达出不同地区《茉莉花》在旋律、风格、情感上的不同特点。
教学年级:2011级幼师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准备:1、采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平台进行课件演示,集文字、图像、视频、动画和声音等多媒体于一体,运用视觉和听觉相结合的欣赏教学法。
2、钢琴、歌谱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用回荡在雅典奥运会闭幕式上的《茉莉花》优美的旋律吸引学生,营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对《茉莉花》有初步的感受,并思考问题:片中展现给我们的是哪里的场景?出现了什么乐曲?从而引出课题。
二、对比赏析,感受体验1、听赏与识别欣赏、比较两个不同地区的民歌《茉莉花》(1)欣赏江苏民歌《茉莉花》(播放音乐)通过欣赏音乐来揭示歌曲的细腻情感,并要求学生在听赏音乐时思考:歌曲表达了什么情感?这首歌的特点是什么?让学生通过音乐要素来理解江苏民歌《茉莉花》的特点:柔美、流畅、感情细腻。
(2)欣赏河北民歌《茉莉花》(播放音乐)以对比的方式让学生感受河北民歌的特点:明快、刚直。
引导学生感受这首歌曲除了有歌曲的味道外,还有戏曲的腔调。
(3)总结:请同学们总结一下这两首民歌的相同点和不用点?(学生讨论交流,展示)教师点评:《茉莉花》是一首流传于全国的民间小调。
歌曲通过赞美茉莉花,生动含蓄地表达青年男女的爱情,各地的《茉莉花》歌词基本相同,曲调相同的、相近的、也有不用的。
新课标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案新课标小学六年级上册音乐《星空畅想(蓝天向我们召唤》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教学内容:《蓝天向我们召唤》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热情的学唱歌曲和处理歌曲。
2、过程与方法:充分运用视听结合的方法学习歌曲。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以自豪、热情地声音来演唱歌曲。
二声部要求要准确、协调4、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主要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2条。
教学重点:歌曲教学教学难点:感受歌曲雄伟壮观的旋律教材分析:《蓝天向我们召唤》为大调式,两段体。
第一乐段音区较低,曲调具有叙述性,2003年10月,我国首位宇航员杨利伟乘神舟五号载人飞船遨游太空胜利返航,轰动了世界。
也在广大青少年中掀起了努力学习科学知识的热潮。
这首歌曲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产生的。
教学方法及手段:视听结合的方法教学教具:脚踏风琴、播放机。
教学过程一、新课导入:1、复习歌曲:我爱银河。
第一乐段:可尝试用各种不同的方式演唱,如领唱、小组唱、男生唱等。
2、学唱歌曲{蓝天向我们召唤}3、由学生朗读歌词,并请学生介绍神五、神六。
资料:神舟五号发射时间:2003年10月15日9时整飞行时间/圈数:21小时/14圈搭载物品:除了中国飞天第一人杨利伟外,“神舟”五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内还搭载有一面具有特殊意义的中国国旗、一面北京2008年奥运会会徽旗 10月12日,神舟六号在酒泉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新华社记者赵建伟摄神舟六号飞船转场至发射塔架。
神州五号是单人,而神州六号是双人。
多天飞行,这说明我国已经成功掌握了在人航天技术。
4、进行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2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第二条规定:国家坚持科学发展观,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实行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科学技术工作指导方针,构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创新型国家。
5、学生朗读歌词,说一说感受,结合课本,说一说向航天英雄们学什么,6、欣赏歌曲范唱录音。
人音版五年级下册《花之歌》教学设计——小学音乐学科渗透法制教育教学设计教学内容:一、欣赏钢琴独奏曲《花之歌》二、欣赏管弦乐曲《对花》课时目标:一、能从调性色彩和节奏上区分《花之歌》三个不同的主题;能听辨出《对花》中表现“对花”的两种乐器音色。
二、随乐表演,用多种形式表现不同的音乐主题形象。
三、感受与联想两首乐曲所描绘的“花容”和“对花”场景,加深对音乐情绪的体验。
四、通过体验、感知、谈话、律动等,培养学生不要随意采摘花朵和破坏环境的法制意识。
教学重难点:一、聆听两首乐曲,在音乐中感受花儿的美好以及“对花”的热闹。
二、了解乐曲结构,用动作表现不同的主题及不同的演奏乐器。
教学过程:一、来到百花园音乐教室墙壁上张贴多幅鲜花摄影图片,窗台上摆放各种花的盆栽,大屏幕投影艺术字:百花园。
把教室布置成一个百花园,营造花海场景。
教师:同学们,你们好!欢迎来到百花园。
百花园里百花开,花香芬芳沁心来,这个单元,我们将要学习的都是与花有关的歌曲和乐曲。
你们有喜欢的花吗?这种花有什么美好的寓意呢?【设计意图:创设百花园,感受花之美,进行情景定向。
】二、聆听《花之歌》1、弥漫性感受乐曲教师:刚才同学们都给我介绍了自己最喜爱的花,现在,就请跟随老师再去欣赏更多美丽的花儿吧!播放课件,背景音乐为钢琴曲《花之歌》。
乐曲主题一:赏花。
配图为多张花卉摄影静态图片。
乐曲主题二:花开。
配图为鲜花缓慢开放的动态图。
乐曲主题三:采花。
配图为人群融入花海的远景图。
2、谈话体会赏花心情教师:看到这么多漂亮的鲜花,你有哪些感受?如果有人随意的践踏花园,采摘花朵,你又是什么感受呢?你会怎么做呢?.引导学生明白要爱护环境,对不文明行为要用各种方式去制止。
(1)引导学生谈谈观赏花儿之后的好心情。
再次提问:你们注意聆听背景音乐了吗?是什么乐器演奏的?这段音乐带给你的感受又是怎样呢?讨论如果有人随意的践踏花园,采摘花朵,那么会让我们的环境受到破坏,我们看到这样的行为可以报警等,让这样的人受到法律的惩罚。
音乐法制教育教案教案标题:音乐法制教育教案教案目标:1. 了解音乐法制教育的重要性和意义。
2. 掌握音乐法制教育的基本内容和方法。
3. 培养学生的法制意识和法律意识。
4.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音乐素养。
教学内容:1. 音乐法制教育的概念和内涵。
2. 音乐著作权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
3. 音乐作品的创作、演奏、传播等方面的法律要求。
4. 音乐版权保护与侵权案例分析。
5. 学生参与音乐法制教育的实践活动。
教学步骤:引入:1. 创设情境,引发学生对音乐法制教育的兴趣和思考。
2. 提问学生对音乐法制教育的了解程度,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
知识讲解:3. 介绍音乐法制教育的概念和内涵,解释其重要性和意义。
4. 分析音乐著作权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5. 阐述音乐作品的创作、演奏、传播等方面的法律要求,引导学生了解与之相关的法律条款和规定。
6. 分析音乐版权保护与侵权案例,让学生认识到违法行为的后果和对音乐创作者的伤害。
实践活动:7. 组织学生参与音乐法制教育的实践活动,如设计音乐作品版权保护海报、制作音乐版权宣传视频等。
8. 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和展示,分享彼此的创意和观点。
9. 教师给予学生反馈和指导,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和思考。
总结:10. 总结音乐法制教育的重点内容和方法,强调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应遵守相关法律法规,尊重音乐创作者的版权。
11. 引导学生思考音乐法制教育对他们个人和社会的影响,激发学生对法律的兴趣和热爱。
拓展延伸:12. 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索更多与音乐法制教育相关的知识,如音乐产业的发展、音乐合同的签订等。
13. 提供相关资源和参考书目,引导学生深入学习和研究。
教学评价:14. 设计音乐法制教育的小测验或考试,检验学生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15. 鼓励学生撰写音乐法制教育心得体会,展示他们对音乐法制教育的理解和思考。
教学资源:1. 音乐著作权法及其相关法律法规的文本。
2. 音乐版权保护与侵权案例分析材料。
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音乐教案《健康歌》[教学目标]1、能投入地听赏《健康歌》,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形象,能随《健康歌》的音乐边唱歌边律动。
2、懂得养成健康生活习惯的好处,初步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相关内容,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产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愿望。
[教学重点]能投入地听赏《健康歌》,感受歌曲活泼、欢快的形象,能随《健康歌》的音乐边唱歌边律动。
[教学难点]能随《健康歌》的音乐,有韵律地做即兴律动创编,产生主动参与体育锻炼的愿望,认识到健康的重要性;能结合教学内容,有机渗透《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
[教学准备]课件、电子琴、《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相关内容。
[教材分析]《健康歌》是一首生动活泼的台弯儿童歌曲,歌曲以爷爷和孙女一起晨练为情境,通过平易如口语似的形象化歌词,道出了健康的真谛。
歌曲的音调平稳定如叙,以大量的同音重复进行为其特点,偶辅以突然七度大跳,既配合了词语的声调,又突出了词义,再加上插入的说白,使这首歌曲犹如说唱,充满着动感和活力.这首歌曲看来较长,其实只是一个由两个乐句组成的乐段多次变化反复而构成,乐段的结构图式为4+4。
这也是这首歌曲易记、易唱的原因之一.[学情分析]大部分学生在课余时间已经接触过这首歌曲,对歌曲的内容及情绪均能粗略把握.三年级的活泼好动,争强好胜。
他们大都喜欢唱歌,乐于表演,模仿能力较强,但又有自己的想法.孩子们有着无穷的力量,他们爱发现,爱思考,爱创新,小脑瓜里迸发出来的创新火花时常会给课堂带来精彩,带来惊喜。
三年级正是学习习惯养成的最佳时期,因此,尽可能给学生提供创新的空间,以培养他们从小养成善于思考、乐于创新的好习惯.[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课堂礼仪,师生问好。
教师:同学们好,你们看我给大家带来什么啦?2、教师展示奥运福娃形象,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教师:对了,今天教室里来的这位新朋友就是大家喜爱的“奥运福娃”。
福娃今天有一个新任务——带我们一起去寻找快乐和健康!看福娃给大家带来什么了?二、听赏歌曲《健康歌》1、带着问题,初听歌曲《健康歌》.教师:请同学们带着问题听歌曲.提问:歌曲是什么情绪?速度是怎样的?(欢快的、活泼的、风趣的、有活力的;中速、中速稍快)2、学生初听歌曲后回答问题。
2013学年第一学期《留给我》教案吴嘉欣2014年1月音乐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任家小学代传香教学内容:学习歌曲《留给我》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用自然、真挚的歌声、动作来表现歌曲,并为歌曲设计演唱方式。
2、通过歌曲学唱,教育学生要爱护环境、保护环境.3、渗透《森林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的有关知识。
4、鼓励学生体验、参与各项音乐活动,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1、律动进教室(播放音乐)。
师:同学们,热爱自己的家乡吗?希望我们生活的家乡是什么样的?(生:有很多树,一片一片的绿草,有清澈的小河,成群的牛羊,蔚蓝的天空……)2、师:是啊,我们都希望生活在这样的环境里,现在我们来观看一个视频,小组讨论这些行为对吗?会导致什么样的后果?(生:工厂冒的黑烟会污染空气,看不见太阳、蓝天;乱砍树木会使水土流失;地球上最宝贵的就是水,现在很多地方都严重缺水,连种地都没有水……)师:听了大家的看法,我们知道这些都是破坏环境的行为,是不对的,而且都是人类一手造成的。
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做呢?听一听歌曲是怎么唱的吧!出示课题。
二、学习歌曲1、(范听)听听歌词里写了什么?你认为这里的“我”指的是谁?(地球上的一切生灵)“妈妈”指的又是谁呢?(地球)(教师范唱《留给我》)生:“我”指的的是地球上的一切生灵,“妈妈”指的是地球。
师:非常正确,如果天空总是雾茫茫的,我们就看不到美丽的星星和晚霞.如果河水被污染了,小鱼就不会生存.如果大自然中没有了绿草、没有了鲜花,就会听不到小鸟欢快的歌声。
在地球上,人不是唯一的动物,还有许许多多别的生灵,他们和我们人类一样,都是地球妈妈的孩子。
歌曲告诉我们应该注意不要让空气污染,这样我们就可以看见很多的蓝天,让树木更好的生长,有了森林,水土就不会流失。
歌中唱了留下小河,很多小河就可以汇成大海,留下大海给沙漠,还有就是告诉我们要保护环境。
(在此,渗透《森林保护法》、《环境保护法》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培养学生爱护森林,保护环境的思想感情。
音乐学科教学渗透法制教育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音乐与法制的相互关系,理解音乐在法制教育中的作用。
2. 通过音乐教学,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使学生知道遵守法律、尊重法律的重要性。
3. 培养学生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音乐与法制的相互关系2. 法律意识在音乐教学中的培养3. 音乐作品中的法制元素4. 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5. 音乐教学中的法制教育实践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音乐与法制的相互关系,法律意识在音乐教学中的培养等理论知识。
2. 案例分析法:分析音乐作品中的法制元素,讨论音乐教学中的法制教育实践。
3. 实践活动法: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演出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法律意识。
四、教学准备:1. 教材:音乐教材及相关法制教育资料。
2. 设施:音响设备、投影仪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了解音乐与法制的相互关系,引发学生对法制教育的兴趣。
2. 理论讲解:讲解音乐与法制的相互关系,法律意识在音乐教学中的培养等内容。
3. 案例分析:分析音乐作品中的法制元素,让学生了解音乐与法制的紧密联系。
4. 实践活动:组织学生进行音乐创作、演出等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践中培养法律意识。
5. 总结与反思:总结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反思自己在音乐学习中的法律意识,提出改进措施。
六、教学评价:1. 学生对音乐与法制关系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对法律意识在音乐教学中的认识和运用能力。
3. 学生参与音乐创作、演出等实践活动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法院、警察局等法律机构,加深学生对法律的认识。
2. 邀请律师、法官等专业人士为学生进行法制讲座,提高学生的法律素养。
3. 开展音乐法治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八、教学难点:1. 如何引导学生理解音乐与法制的相互关系。
2. 如何将法律意识融入到音乐教学实践中。
3. 如何评价学生在音乐学习中法律意识的提升。
一年级《摇篮摇着一个梦》教案
盘县第三小学刘瑶
学情及教学内容分析:
我们这课内容是一个童话剧的表演课,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讲他们对童话剧还感到很陌生。
因此,在这节课中应该利用PPT来为学生做一个情景设置,以此来激发学生对音乐的感知及兴趣。
音乐与童话剧的结合,给学生完整的情感体验,也表达了小朋友们的一个美好心愿——爱护小鸟、保护环境。
从这个切入点来渗透相关法制内容《野生动物保护法》。
教学目标:
1、听音乐感受《摇篮曲》的风格及三拍子的强弱关系。
2、通过音乐童话剧表演,培养学生爱护小鸟保护环境的意识。
3、能积极参与音乐活动,充分发挥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教学重难点:
1、利用背景音乐《野鸟情歌》让学生充分感受童话剧。
2、通过童话剧的表演来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有等
教学过程:
一、复习歌曲、引入新课。
1、出示幻灯片(美丽的夜晚,夜空上繁星点点,皎洁的月光照在打地上,月亮阿姨露出了笑脸)
2、播放《小宝宝睡着了》让孩子们轻声跟唱。
师:可爱的宝宝们你们唱了这首歌,好像看到了什么?
3、指名回答。
二、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1、你们知道月亮阿姨是在对谁微笑吗?生:(小宝宝)
师:是啊月亮阿姨看到摇篮里可爱的小宝宝玩得太累了,所以在摇篮里
很快就睡着了。
(展示课件)
师:如果小宝宝睡不着妈妈会怎样哄小宝宝入睡呢?生:(把小宝宝抱
在怀里并给小宝宝唱摇篮曲)我们一起来随着音乐学学妈妈抱小宝宝的
动作好吗?
2、让学生跟着乐曲的旋律做出合适的动作,进一步体会摇篮曲的优美、
抒情的特点。
师:小宝宝已经进入了甜甜的梦乡,如果你是这个小宝宝你的梦会是什
么样子的呢?你能告诉大家,你做过那些梦吗?(学生答略)
师:看来小宝宝们的梦都不一样,哪如果让你用不同的声音来表现这些
各种各样的梦,思考一下该怎样表现。
师:你们说《小宝宝睡着了》这首歌表现什么样的梦?(学生答略)是
的是个美丽的梦。
哪请小宝宝们随着音乐用你的动作来表现这个美丽的
梦。
(播放音乐动画)
三、童话剧《摇篮摇着一个梦》
1、刚才我们用自己的声音来表现了各种各样的梦,现在老师给大家讲
一个小男孩做的梦。
(让小朋友们看教材上的插图,自己想象一下小男孩发
生在梦中的事)
2、在一个宁静而美丽的夜晚,小宝宝做了一个神奇的梦。
到底他梦到了些什么呢?我们一起闭上眼睛随着优美的音乐进入他的梦乡。
(播放动画和音乐故事)
师:你觉得在这个梦里,那些时候小宝宝最开心?又有那些角色是可以表演的(花、草、树,鸟和小动物)
3、小组合作为不同的角色设计不同动作。
4、教学生学习鸟“飞”的动作:师示范侧飞、高飞、低飞的不同体态,
并加上脚的动作。
除了小鸟飞翔的动作,开开眼用动作表现“翅膀受伤”
的小鸟,鼓励学生大胆想象。
5、十人一组分角色合作自编童话剧,自由创造队形,并提醒学生小男
孩和小鸟是主角,配角是小花、小草、小树和小动物。
老师播放音乐动
画并绘声绘色的讲故事,学生根据老师所讲的内容进行表演。
6、给学生的表演给以鼓励评价。
四、根据故事内容渗透法律教学
1、小朋友们刚刚在我们的童话剧里面的小鸟被人用弹弓无情的打伤了,
在我们平时的生活中我们一个对小鸟怎么做啊?(保护小鸟)小朋友们
说的真好。
我们可以利用法律手段来保护这些可爱的小动物。
2、幻灯片出示《野生动物保护法》
第八条国家保护野生动物及其生存环境,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非法猎
捕或者破坏。
第二十条在自然保护区、禁猎区和禁猎期内,禁止猎捕和其他妨碍野
生动物生息繁衍的活动。
第三十二条违反本法规定,在禁猎区、禁猎期或者使用禁用的工具、
方法猎捕野生动物的,由野生动物行政主管部门没收猎获物、猎捕工具
和违法所得,处以罚款;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依照刑法第一百三十
条的规定追究刑事责任。
五、教师小节
小朋友们,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它们为我们人类做出了许多巨大的贡
献,我们每个人都要爱鸟、护鸟,让更多的鸟在南天中自由翱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