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标准化管理办法修改稿
- 格式:doc
- 大小:1.81 MB
- 文档页数:327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文章属性•【公布机关】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公布日期】2016.03.22•【分类】征求意见稿正文国务院法制办公室关于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求意见的通知《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要求“加快推进《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修订工作,提出法律修正案,确保改革于法有据”。
据此,质检总局对现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进行修改,起草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修正案(送审稿)》(以下简称送审稿)上报国务院。
国务院法制办公室经征求有关部门、地方人民政府和行业协会意见,并赴地方调研,根据意见反馈和调研情况,会同质检总局、国家标准委对送审稿进行研究修改,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征求意见稿)。
为充分了解社会各方面的意见和建议,提高立法质量,现将征求意见稿全文公布,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
有关单位和各界人士如有修改意见,可在2016年4月21日前,通过以下方式提出:一、登陆中国政府法制信息网(网址:http://),通过网站首页左侧的《法规规章草案意见征集系统》,对征求意见稿提出意见。
二、通过信函方式将意见寄至:北京市2067信箱(邮政编码:100035),并请在信封上注明“标准化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字样。
三、通过电子邮件方式将意见发送至:****************.cn国务院法制办公室2016年3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标准化工作,保证产品和服务质量,促进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制定本法。
第二条本法所称标准(含标准样品),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和社会事业等领域统一的技术和管理要求。
第三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标准化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标准化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
《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起草说明为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以下简称《标准化法》)和国务院《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国发〔2015〕13号)要求,规范国家标准的管理,在充分总结现行《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原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10号,以下简称《管理办法》)实施经验的基础上,市场监管总局组织对《管理办法》进行修订,起草了《国家标准管理办法(征求意见稿)》(以下简称《办法(征求意见稿)》)。
现将有关起草情况说明如下。
一、修订背景自1990年施行至今的《管理办法》是《标准化法》具体指导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的配套规章,是标准化法律法规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贯彻实施《标准化法》,规范国家标准的管理,促进国家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
随着我国国民经济和社会事业的发展,《深化标准化工作改革方案》和新《标准化法》的实施,现行《管理办法》已不能适应当前国家标准化发展的需要,同时,实践中一些行之有效的做法需要纳入《管理办法》。
二、主要修改内容— 1 —(一)细化国家标准的制定范围《标准化法》提出“对满足基础通用、与强制性国家标准配套、对各有关行业起引领作用等需要的下列技术要求,可以制定推荐性国家标准”,《办法(征求意见稿)》结合国家标准化工作实践,进一步细化了国家标准的制定范围,并在该范围的基础上区分推荐性标准和强制性标准。
(二)对标准样品做出规定《办法(征求意见稿)》对《标准化法》第二条的“标准样品”做出了原则性规定,将标准样品定位于“对需要有实物对照的技术要求”,“标准样品和相关标准配合使用,用于测试、比对等活动。
”同时明确标准样品的编号规则。
(三)明确制定国家标准的要求《办法(征求意见稿)》按照标准制定阶段分别做出程序性规定。
为保障标准的科学性、有效性,增设标准验证、立项评估、报批稿审核及标准实施效果评估制度。
为提升标准制定透明度,强化征求意见、技术审查的相关程序要求。
为提升标准的适用性,严格要求标准制定周期。
国家标准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技术监督局(已撤销)•【公布日期】1990.08.24•【文号】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10号•【施行日期】1990.08.24•【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国家标准管理办法(1990年8月24日国家技术监督局令第10号发布)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国家标准的管理,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对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下列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国家标准(含标准样品的制作):(一)通用的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含代码)、文件格式、制图方法等通用技术语言要求和互换配合要求;(二)保障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技术要求,包括产品的安全、卫生要求,生产、储存、运输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要求,工程建设的安全、卫生要求,环境保护的技术要求;(三)基本原料、材料、燃料的技术要求;(四)通用基础件的技术要求;(五)通用的试验、检验方法;(六)工农业生产、工程建设、信息、能源、资源和交通运输等通用的管理技术要求;(七)工程建设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的重要技术要求;(八)国家需要控制的其他重要产品和工程建设的通用技术要求。
第三条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国家标准和推荐性国家标准。
下列国家标准属于强制性国家标准:(一)药品国家标准、食品卫生国家标准、兽药国家标准、农药国家标准;(二)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国家标准,劳动安全、卫生国家标准,运输安全国家标准;(三)工程建设的质量、安全、卫生国家标准及国家需要控制的其他工程建设国家标准;(四)环境保护的污染物排放国家标准和环境质量国家标准;(五)重要的涉及技术衔接的通用技术术语、符号、代号(含代码)、文件格式和制图方法国家标准;(六)国家需要控制的通用的试验、检验方法国家标准;(七)互换配合国家标准;(八)国家需要控制的其他重要产品国家标准。
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关于印发《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日期】2009.01.22•【文号】国标委办[2009]3号•【施行日期】2009.01.22•【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关于印发《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的通知(国标委办[2009]3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副省级市、新疆生产建设兵团质量技术监督局,国务院各有关部门、行业协会、集团公司,委内各部门,中国标准化研究院,中国标准出版社,中国标准化协会,各直属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为进一步加强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的管理,提高国家标准制修订工作质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的有关规定,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制定了《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现印发你们,请遵照执行。
2004年3月2日印发的《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办法》即行废止。
二00九年一月二十二日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管理规定为加强全国专业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以下简称技术委员会)的管理,科学公正开展各专业技术领域的标准化工作,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实施条例》等有关规定,制定本规定。
一、管理职责(一)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以下简称国家标准委)统一规划、协调、组建和管理技术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1.统一规划技术委员会;2.协调和决定技术委员会的组建、换届、撤销等管理事项;3.监督检查技术委员会的工作;4.直接管理综合性、基础性和涉及部门较多的技术委员会;5.组织技术委员会相关人员的培训;6.其它与技术委员会管理有关的职责。
(二)国务院有关行政主管部门、具有行业管理职能的行业协会、集团公司受国家标准委委托,分工管理本部门、本行业的技术委员会,履行下列职责:1.提出本部门、本行业技术委员会规划、组建和管理建议;2.组织或者参与本部门、本行业技术委员会的组建、换届和监督检查等工作;3.指导本部门、本行业技术委员会的国家标准立项、报批以及国际标准化等业务工作;4.协调本部门、本行业技术委员会的工作;5.推荐本部门、本行业专家参加技术委员会;6.定期向国家标准委报告本部门、本行业技术委员会的工作情况;7.其它与技术委员会管理有关的职责。
标准化管理制度标准化管理制度本制度旨在促进公司技术进步,稳定和改进产品质量,提高公司效益。
根据《标准化法》和公司实际情况,制定了以下规定和办法。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本制度规定了标准化管理工作的目标和任务、标准内容、标准化实施等规定和办法。
第二条:公司标准化管理的任务是建立起技术标准体系,逐步建立健全管理标准和工作标准体系。
技术标准体系是企业标准体系的主体,是企业组织生产、技术和营销活动的技术基础。
第二章机构与职责第四条:公司标准化管理工作由标准化计量管理室(以下简称标准化管理室)归口管理。
各有关部门设立兼职标准化员,经过培训合格后方可上岗。
第五条:标准化管理室贯彻执行国家有关标准化的法律、法规,制定公司标准化管理制度及其实施细则,并进行监督检查。
其职责还包括组建公司标准化管理组织系统、承担或指导企业标准文件的拟订和报批工作、管理公司标准化技术文件、协助培训部对专(兼)职标准化员进行培训、承担标准化事宜的对外联络工作。
第六条:专(兼)职标准化员的职责是协助所在部门领导做好本部门标准化管理工作,贯彻执行公司标准化管理制度及有关规定,承担或协助本部门负责的标准文件的拟订、报送初审工作,监督本部门实施有关标准的情况,及时向本部门领导或标准化管理室汇报,收集本部门对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建议和要求,负责提出本部门修改、增定标准文件的报告,积极接受标准化培训,努力钻研业务工作。
第七条:公司标准化管理机构(岗位)图示如下:第三章技术标准内容第八条:技术标准建立的途径与目标是收集国内外有关标准信息,采用或制定出具有国内先进水平的标准。
有关部门提供必要的技术资料,由有关部门分别拟订标准文本草案,最终由标准化管理室规范文本,经批准后组织实施和监督检查。
第九条:技术标准的构成以与质量有关的技术标准为主体,同时包括安全、卫生、能源、环保、定额等技术标准。
第十条:产品标准采用XXX技术标准"q/cyss001-XX香精香料"作为组织公司生产、检验及销售各种产品的依据。
国家标准管理办法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公布日期】2022.09.09•【文号】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9号•【施行日期】2023.03.01•【效力等级】部门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国家标准管理办法(2022年9月9日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令第59号公布自2023年3月1日起施行)目录第一章总则第二章国家标准的制定第三章国家标准的实施与监督第四章附则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加强国家标准管理,规范国家标准制定、实施和监督,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国家标准的制定(包括项目提出、立项、组织起草、征求意见、技术审查、对外通报、编号、批准发布)、组织实施以及监督工作,适用本办法。
第三条对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在全国范围内统一的技术要求,可以制定国家标准(含国家标准样品),包括下列内容:(一)通用的技术术语、符号、分类、代号(含代码)、文件格式、制图方法等通用技术语言要求和互换配合要求;(二)资源、能源、环境的通用技术要求;(三)通用基础件,基础原材料、重要产品和系统的技术要求;(四)通用的试验、检验方法;(五)社会管理、服务,以及生产和流通的管理等通用技术要求;(六)工程建设的勘察、规划、设计、施工及验收的通用技术要求;(七)对各有关行业起引领作用的技术要求;(八)国家需要规范的其他技术要求。
对保障人身健康和生命财产安全、国家安全、生态环境安全以及满足经济社会管理基本需要的技术要求,应当制定强制性国家标准。
第四条国家标准规定的技术指标以及有关分析试验方法,需要配套标准样品保证其有效实施的,应当制定相应的国家标准样品。
标准样品管理按照国务院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的有关规定执行。
第五条制定国家标准应当有利于便利经贸往来,支撑产业发展,促进科技进步,规范社会治理,实施国家战略。
第六条积极推动结合国情采用国际标准。
以国际标准为基础起草国家标准的,应当符合有关国际组织的版权政策。
目录1. 总则 (1)2. 施工准备 (1)2.1施工场地规划 (1)2.2三通一平建设 (1)2.3驻地建设 (3)2.4拌和站(场) (6)2.5桥梁预制场 (8)2.6弃渣场、自办料场、炸药库 (9)2.7技术资料准备 (10)2.8作业条件准备 (12)3. 挖方路基施工 (1)3.1土方路堑开挖 (1)3.2石方路堑开挖 (3)3.3挖方路基非适用材料的处理 (4)4. 填方路基施工 (1)4.1填土路基 (1)4.2填石路堤 (6)4.3填挖交界(纵横)地段路基 (7)4.4结构物处回填 (9)4.5冲击增强补压 (10)5. 路基拓宽改建施工 (1)5.1路基拓宽施工 (1)5.2拓宽施工中的挖方路基 (4)5.3拓宽施工中的半填、半挖路基 (4)5.4交通管制和安全措施 (4)5.5施工质量控制 (4)6. 雨季路基施工 (1)6.1雨季施工可安排的项目 (1)6.2土石方填挖注意要点 (1)6.3施工质量控制 (1)7.1软土地基处理 (1)7.2河、塘、湖(库)、滨海地段路基施工 (4)7.3滑坡地段路基施工 (5)8. 路基防护 (1)8.1施工前提条件 (1)8.2施工工序 (1)8.3施工技术及工艺 (1)8.4施工质量控制 (5)9. 挡土墙 (1)9.1浆砌片(块)石挡土墙、混凝土挡土墙 (1)9.2加筋土挡土墙 (3)9.3锚杆挡土墙 (5)10. 预应力锚索(杆)工程 (1)10.1施工前提条件 (1)10.2施工工序 (1)10.3施工技术及工艺 (2)10.4施工质量控制 (7)10.5锚索(杆)检测 (8)10.6锚索(杆、地梁)框架 (10)11. 路基排水 (1)11.1边沟、排水沟、截水沟 (1)11.2跌水、急流槽 (2)11.3盲沟、渗沟 (3)12. 涵洞、通道 (1)12.1圆管涵 (1)12.2倒虹吸 (2)12.3盖板涵 (2)12.4拱涵 (3)12.5箱涵通道、涵洞 (4)13. 路基整修 (6)13.2路堑整修 (7)14. 监测工程 (1)14.1软基工程监测 (1)14.2路堑边坡或滑坡监测 (1)14.3高路堤稳定和沉降监测 (2)14.4预应力锚固工程 (2)15. 环境保护 (1)15.1环境保护措施 (1)15.2减少生态破坏的措施 (1)15.3防止水、土污染和流失 (1)15.4空气污染防治措施 (2)15.5施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2)15.6水环境保护措施 (3)15.7施工垃圾和生活垃圾的处理措施 (3)15.8现有公用设施的保护 (3)15.9取土场 (3)15.10弃土场 (3)15.11公路绿化 (4)16. 安全文明施工 (1)16.1场地清理 (1)16.2土方工程 (1)16.3石方工程 (1)16.4防护工程 (1)16.5涵洞通道 (2)16.6河、塘、湖(库)、滨海区域 (2)16.7安全应急预案 (2)1.总则1.0.1目的及适用范围为总结我省普通公路路基施工的实践经验,进一步规范路基施工的各项工序操作,提高路基施工管理水平,实现全省路基施工规范化、标准化,克服路基施工质量通病,促进我省普通公路路基施工质量上一个新台阶,在国家现行有关标准、规范的基础上编写本指南。
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关于印发《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化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市场监管总局关于印发《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化管理办法》的通知国市监办发〔2021〕1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市场监管局(厅、委),总局各司局:为加强和规范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化建设和管理工作,总局制定了《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化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结合实际认真贯彻执行。
市场监管总局2021年1月4日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化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化管理工作,规范和保障市场监管信息化建设工作,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办法规定的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指在各级市场监管部门信息化建设中需要统一的各类标准和规范。
第三条本办法规定的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化工作,包括标准的提出、立项、制定、实施、宣贯、复审及动态维护等活动。
第四条本办法适用范围为全国各级市场监管部门。
第二章职责第五条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信息中心(以下简称总局信息中心),在总局网络安全和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以下简称总局网信领导小组)领导下,负责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化管理工作,履行以下职责:(一)研究拟定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化工作的总体规划及相关管理制度、年度工作计划等;(二)负责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体系建设;(三)负责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项目的立项工作;(四)负责组织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的制定、宣贯、实施、复审以及动态维护等工作;(五)组织开展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
第六条市场监管总局各业务部门负责本部门业务信息化建设相关标准化工作,履行以下职责:(一)根据实际业务发展的需要,提出本部门业务范围的市场监管信息化标准制定需求建议;(二)协助总局信息中心组织开展本部门业务相关信息化标准的起草、宣贯、实施工作;(三)组织开展或协助总局信息中心开展本部门业务相关信息化标准执行情况的检查工作。
河南省标准化管理办法(2021年)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21.01.23•【字号】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02号•【施行日期】2021.03.01•【效力等级】地方政府规章•【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标准化正文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02号)《河南省标准化管理办法》已经2020年12月30日省政府第111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现将修订后的《河南省标准化管理办法》公布,自2021年3月1日起施行。
省长尹弘2021年1月23日河南省标准化管理办法(1996年3月20日河南省人民政府令第26号公布根据2005年3月16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修改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一次修改根据2011年1月5日《河南省人民政府关于废止和修订部分省政府规章的决定》第二次修改2020年12月30日省政府第111次常务会议修订通过)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标准化工作,提升生产、经营、管理和服务标准化水平,促进科技进步和技术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等有关法律、法规,结合本省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本省行政区域内标准的制定、实施、创新及其监督管理等活动,适用本办法。
本办法所称标准(含标准样品),是指农业、工业、服务业以及社会事业等领域需要统一的技术要求,包括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地方标准和团体标准、企业标准。
国家标准分为强制性标准、推荐性标准。
行业标准、地方标准是推荐性标准。
法律、行政法规和国务院另有规定的,从其规定。
第三条标准化工作应当坚持政府引导、市场驱动、社会参与、协同推进的原则。
第四条县级以上人民政府应当将标准化工作纳入本级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将标准化工作经费纳入本级财政预算,采取措施实施标准化战略,发展标准化事业。
第五条省人民政府标准化行政主管部门统一管理全省标准化工作,并履行下列职责:(一)贯彻标准化法律、法规、规章和国家发展规划,组织制定本省标准化工作规划、计划;(二)组织制定省地方标准,负责省地方标准的立项、审查、编号、发布、备案;(三)指导和监督标准的制定和有关行政主管部门组织实施标准;(四)管理标准化技术委员会;(五)加强标准化工作的信息化建设;(六)开展标准化宣传工作,推动参与国家、国际标准化活动;(七)法律、法规、规章规定的其他职责。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正文:---------------------------------------------------------------------------------------------------------------------------------------------------- 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印发《吉林省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的通知(吉建办[2010]9号)厅机关各处室、各市(州)建委(建设局)、长白山管委会规划建设局及有关单位:为加强我省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管理,进一步明确工程建设标准化的工作职责及管理机制,提高工程建设标准质量和水平,根据《吉林省建设标准化管理工作方案》的要求,制定了《吉林省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学习,遵照执行。
二〇一〇年一月十二日吉林省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管理办法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加强我省建设行业地方标准化工作的管理,促进工程建设标准化工作的健康发展,根据《标准化法》、《标准化法实施条例》及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工程建设地方标准化工作管理规定》等法规要求,结合我省的实际,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地方标准化工作的主要任务是制定、修订本省工程建设地方标准,组织实施工程建设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和地方标准,并对标准实施情况进行监督检查。
第三条地方标准项目的确定,应当从我省建设的需要出发,并应符合我省的气候、地理、技术等特点。
对尚未制定国家标准、行业标准或国家标准、行业标准规定不具体,且需要做出统一规定的工程建设技术要求和管理方法,制定相应的工程建设地方标准。
第四条工程建设标准范围及内容包括:工程建设规划、勘察、设计、施工及验收的质量要求;安全、卫生和环境的技术要求;公共服务设施技术要求;信息技术要求;试验、检验和评定方法;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材料的应用;其他工程建设技术规定;工程建设管理和工作要求。
目录第一部分标准化项目部组织机构 (1)第二部分标准化项目部岗位职责 (3)一、项目领导班子 (3)1 项目经理职责 (3)2 项目支部书记职责 (3)3 项目副经理职责 (4)4 项目总工程师职责 (4)5 项目总会计师职责 (5)二、工程管理部 (6)1 工程部管理职责 (6)2 工程管理部部长职责 (6)3 工程管理部副部长职责 (7)4 桥梁工程师职责 (7)5 隧道工程师职责 (8)6 路基工程师职责 (8)7 测量工程师职责 (9)8 资料工程师职责 (9)三、综合管理部 (11)1 综合管理部管理职责 (11)2 综合管理部部长职责 (11)3 综合管理部秘书职责 (12)4 综合管理部车队队长职责 (12)四、安全质量部 (13)1 安全质量部质量职责 (13)2 安全质量部安全职责 (13)3 安全质量部部长职责 (14)4 质检工程师职责 (15)5 安全工程师职责 (15)五、计划合同部 (17)1 计划合同部职责 (17)2 计划合同部部长职责 (17)3 计划统计人员职责 (17)六、财务部 (19)1 财务部职责 (19)2 财务部长职责 (19)3 会计职责 (20)4 出纳员职责 (20)1 物资设备部职责 (21)2 物资设备部部长职责 (21)3 物资人员职责 (22)4 设备人员职责 (22)八、中心试验室 (23)1 工地试验室工作职责 (23)2 试验人员工作职责 (23)第三部分标准化项目部管理办法 (27)一、工程管理部 (27)1 设计文件(图纸)审核管理办法 (27)2 施工组织设计及施工方案管理办法 (29)3 工程变更设计管理办法 (32)4 施工技术交底管理办法 (34)5 作业指导书编制管理办法 (36)6 施工测量管理办法 (38)7 基础技术资料管理办法 (42)8 工程竣工文件编制管理办法 (44)9 工程施工技术总结编制管理办法 (46)10 开工报告的审批管理办法 (48)11 工程例会管理办法 (51)12 工程调度工作管理办法 (53)二、综合管理部 (62)1 项目乘坐车辆及驾驶员管理办法 (62)2项目宿舍及卫生管理制度 (65)3项目食堂管理制度 (66)4 信息资料报送管理制度 (67)5项目文化建设内容及考核标准 (70)6 项目印章管理办法 (73)7项目公文处理办法 (75)8临时用工管理规定 (82)9社会保险工作暂行规定 (86)10员工日常管理规定 (87)11工资管理暂行办法 (91)12培训管理制度 (95)13党委会工作规则 (98)14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实施细则 (100)15领导班子民主生活会若干规定 (104)16党支部工作细则 (106)17发展党员工作实施办法 (108)18项目部工会工作制度 (111)19项目部团组织建设暂行办法 (112)三、安全质量部 (119)1 工程质量管理办法 (119)2 工程项目质量奖惩实施细则 (131)3 安全生产管理目标、指标和组织机构 (135)4 安全生产责任制度 (138)5安全教育培训制度 (145)6 安全生产检查制度 (147)7安全生产会议制度 (158)8 安全技术交底制度 (160)9外部劳务安全管理制度 (160)10施工现场的安全防护制度 (161)11跨越公路、铁路、航道的施工安全管理办法 (161)12特种设备的安全管理制度 (161)13消防安全管理办法 (162)14安全生产奖励和惩罚制度 (163)15事故报告和处理制度 (166)16 劳保用品管理办法 (168)17 氧气瓶、乙炔瓶安全管理规定 (172)18机械设备技术操作规程 (176)19环境保护措施 (196)20安全环保应急管理和应急救援预案 (197)21 爆炸物品标准化管理细则 (207)四、计划合同部 (219)1计划统计管理办法 (219)2项目变更索赔管理办法 (221)3劳务承包商管理(暂行)办法 (224)4工程计量(对下)实施细则 (233)5合同管理办法 (244)6劳务协作合同 (248)五、财务部 (255)1会计基础工作规范管理办法 (255)2项目会计核算暂行办法 (274)3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财务分析规范 (287)4财务管理办法 (291)六、物资设备部 (300)1物资管理办法 (300)2设备管理办法 (308)3搅拌站管理办法 (312)七、中心试验室 (319)1试验管理办法 (319)第一部分标准化项目部组织机构1标准化项目部组织机构为满足工程管理的需要,根据局机关的编制及业主的要求,拟在隧道局管辖的工程项目部成立以下业务部门:1.1工程管理部1.2综合管理部1.3安全质量部1.4计划合同部1.5财务部1.6物资设备部1.7中心试验室2标准化项目部人员设置2.1项目领导班子:设4~6人经理1人副经理1人副书记1人总工1人2.2 工程管理部:设13人(可根据具体情况增减)部长1人副部长1人路基工程师2人桥梁工程师2人隧道工程师2人资料工程师1人测量队队长1人测量工程师3人2.3 综合管理部:设3人部长1人部员2人2.4 安全质量部:设3人部长1人安全工程师1人质量工程师 1人2.5 计划合同部:设2人部 长 1人部 员 1人2.6财务部:设2人部 长 1人部 员 1人2.7 物资设备部:设2~4人部 长 1人部 员 1~3人2.8中心试验室:设6人主 任 1人实验员 5人3标准化项目部管理机构图标准化项目部管理机构见图1所示。
中交隧道工程局有限公司项目经理部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项目总工项目副书记综合管理部计划合同部安全质量部财务部物资设备部兼任书记设1人设1人设1人设1人设3人设3人设2人设2人设4人中心实验室设6人工程管理部设13人图1 项目部管理人员第二部分标准化项目部岗位职责一、项目领导班子1 项目经理职责1.在隧道局领导的授权下,贯彻执行国家和地方政府的法律、法规,执行隧道局的相关规章制度,负责工程项目的全面管理工作。
2.建立健全各项保证体系和规章制度,执行项目承包合同中由项目经理负责履行的各项条款。
3.严格财经制度,加强财经管理,正确处理国家、企业和个人的利益关系,负责对下计价工程款和项目部本级财务报销的审批。
4.负责对施工项目的人力、材料、机械设备、资金、技术、信息等生产要素进行优化配置和动态管理,积极推广和应用新技术、新工艺、新材料、新设备。
5.科学地组织和管理进入施工现场的人、财、物等各生产要素,协调好与建设、设计、监理以及地方部门、分包等单位各方面的关系。
6.主持或参与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参与编制总体进度计划,各项施工方案及质量、安全的保证控制措施并组织实施。
7.坚持民主管理和民主决策,抓好队伍建设,关心职工生活。
8.接受有关职能部门,上级单位,地方主管部门等对工程项目的监督、检查和审计,定期向企业法定代表人(或委托人)报告工作。
9.负责在本项目内主持制定并贯彻落实隧道局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方针和总体目标。
10.完成隧道局安排的其他任务。
2 项目支部书记职责1.宣传、贯彻、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党组织的决议,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充分发挥基层支部的战斗堡垒作用。
2.制定支部培养和发展计划,积极扩大入党积极分子队伍。
接收团组织推荐的优秀团员做党的发展对象加以培养。
3.负责项目部的党风廉政建设、精神文明建设、思想政治工作与工会、共青团工作。
4.组织召开党工委会议以及全委扩大会议,定时召开支委生活会和党员民主生活会。
5.负责项目规章制度的制定及有关人事、劳资和职工日常教育管理工作。
6.负责项目部形象策划和对外宣传报道和接待工作。
7.对项目的重大问题提出意见和建议,参与项目部对重大问题的决策与监督。
8.坚持“党管干部”的原则,参与项目管理人员的选拔任用和管理监督工作。
9.掌握党员和群众的思想、工作、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经常性的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做到生活、业务工作中去。
10.努力完成局党委和分公司党委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3 项目副经理职责1.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开展工作,分管物资设备、施工现场和施工安全等工作。
2.组织召开早班会和工程例会。
3.抓好施工现场管理,协调解决与施工生产有关的问题,负责施工项目的安全检查与隐患整改。
4.处理好内外关系,做好征地拆迁工作和环境保护工作。
5.牵头组织物资材料招投标及施工现场的物资设备管理工作。
6.参与制定施工组织设计和质量计划、各项施工方案及质量安全的保证控制措施,负责编制总体进度计划,并组织实施。
7.负责施工队伍团队建设,对工程实施过程中作业流程及人员业绩进行有效策划,建立并更新相关制度。
8.科学地组织和管理进入施工现场的人、财、物等各生产要素,及时解决施工中出现的问题,确保施工项目管理目标的实现。
9.展开全面质量管理,坚持施工中“三检制”,检查工班长责任制的执行情况。
10.搞好安全生产现场管理,负责“标准化工地”的实施,杜绝重大伤亡事故的发生。
4 项目总工程师职责1.在项目经理领导下开展工作,分管工程管理部(技术部分)、计划合同部、试验室、安质部(质量部分)等部门的工作。
2.负责贯彻执行国家、地方及有关部门颁发的工程技术标准、规范、规程,对工程项目技术方面负总责。
3.组织科技攻关,科技开发和推行工作,组织编写整理科技论文、工法、QC 小组成果。
4.负责牵头组织各有关部门进行施工调查,调查内容满足施工需要,要形成项目总体调查报告,报告要全面具体。
5.参加设计、建设、监理单位组织的技术交底会,开工前组织对施工队总体技术交底工作,并有技术交底书;审核签发其它技术交底书。
6.负责组织制定项目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重点、难点工程专项施工方案;审核所属施工队实施性施工组织设计。
7.掌握质量管理和施工质量情况,组织制定并落实创优和提高工程质量的技术措施;负责技术质量事故的调查和处理,并及时向上级报告。
8.负责确认各类变更设计的合理性,并应及时与设计单位、建设单位联系,办理变更手续,不得自行变更或手续不全时先行施工。
9. 掌握分项、分部工程质量评定情况,参加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评定工作,并组织汇总一般单位工程评定表。
10.组织编写施工技术总结、竣工文件、半年和全年工作总结。
5 项目总会计师职责1.贯彻执行国家财经法律法规及上级业务主管部门制定的财会规章制度。
结合项目实际情况,组织制定项目的财会规章制度,上报上级单位批准后负责贯彻实施。
2.对资金收付、验工计价、成本费用支出、资产购置等经济行为进行监控,对相关凭据签署意见,保障企业利益不受损失。
3.参与项目标后预算的编制工作,牵头组织成本核算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