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_可持续发展教学课件设计
- 格式:ppt
- 大小:2.05 MB
- 文档页数:8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精品全册教学课件一、教学内容1. 公民权利与义务权利与义务的含义及关系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与义务2. 国家机构与国家制度我国的国家机构及其职能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3. 依法治国与法律体系依法治国的意义和原则我国的法律体系及其作用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公民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与国家制度、依法治国与法律体系等基本知识。
2. 培养学生的法治意识,使其具备维护自身权益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国家观念,使其热爱祖国,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贡献力量。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理解权利与义务的关系,认识国家机构与国家制度,了解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具备法治意识,认识国家发展的重要性,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多媒体课件、黑板、粉笔、挂图等。
2.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实际案例,引发学生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思考,引入新课。
2. 讲解:详细讲解教材内容,结合挂图、多媒体课件等辅助教具,帮助学生理解。
3. 例题讲解:针对每个知识点,选取典型例题进行讲解,巩固所学知识。
4. 随堂练习:布置与教材内容相关的练习题,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程度。
6. 课后作业布置:布置具有针对性的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上册2. 板书内容:公民权利与义务国家机构与国家制度依法治国与法律体系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简述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2)列举我国的国家机构及其职能。
(3)谈谈你对依法治国的认识。
2. 答案:(1)权利与义务相互关联,相互制约。
权利的实现需要义务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权利的实现。
(2)我国的国家机构包括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国务院、中央军事委员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人民法院和人民检察院。
它们分别具有立法、行政、审判、检察等职能。
可持续发展战略教材分析中国的发展在取得巨大成绩的同时,也面对着人口、资源、环境的压力。
我们所要追求的发展,应该是人与自然协调相处、生态良好、文明和谐的发展。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知道并深入了解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原因及意义。
【过程与方法目标】可持续发展战略、生态文明建设、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与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联系。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树立生态文明意识和法治意识,培养关爱生态文明建设观念,关心国家、民族的永续发展。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可持续发展。
【教学难点】“可持续发展”观的确立。
课前准备教学课件、图表、清单。
教学过程导入新课1994年3月 21 日,国务院第十六次常务会议通过《中国21世纪议程》,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构想。
1996年3月,我国八届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 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把“实施可持续发展,推进社会主义事业全面发展”作为我们的战略目标。
可持续发展的思想在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就有体现,你知道哪些?【设计意图】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是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总布局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
新课讲授中国的发展,要走可持续发展道路。
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是人类社会在面临一系列人口、资源、环境等重大问题时进行长期反思的结果。
可持续发展的含义是指既满足当代人的需要,又不对后代人满足其需要的能力构成危害的发展。
它强调经济发展,社会发展和生态环境保护协调一致,让子孙后代能够享受充分的资源和良好的自然环境。
【设计意图】我国积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在控制人口过快增长、自然资源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
1992年联合国环境与发展大会提出了全球可持续发展战略,可持续发展逐步成为国际共识。
1994年,中国颁布《中国21世纪议程——中国21世纪人口、环境与发展白皮书》,确立了中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总体框架和主要目标。
可持续发展教案精选8篇1. 标题:如何培养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内容:介绍在课堂中如何引导学生了解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以及培养他们关注环境、社会和经济方面的能力。
通过案例分析和讨论,激发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的兴趣和意识。
2. 标题:可持续发展与自然科学的整合- 内容:探讨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与自然科学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环境保护意识和科学素养。
提供实验课程设计和综合实践项目的示例,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可持续发展的原理和方法。
3. 标题:经济学视角下的可持续发展教学- 内容:介绍如何在经济学教学中渗透可持续发展的观念,培养学生的经济意识和责任感。
讨论可持续发展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并提供实践案例和模拟游戏,加深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
4. 标题:可持续发展与社会科学的融合- 内容:讲解如何将可持续发展的概念与社会科学教学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公民意识。
通过讨论社会问题和实践项目,引导学生思考可持续发展对社会的重要性和影响。
5. 标题: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评估方法- 内容:介绍可持续发展教育的评估方法和指标体系,帮助教师评估学生对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理解和能力发展。
同时提供实际案例和评估工具,引导教师进行有效的评估和反馈。
6. 标题:校园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分享- 内容:分享一些成功的校园可持续发展实践案例,包括节能减排、环保教育和社区参与等方面的经验。
通过分享案例,激发教师和学生的创新思维和行动力,推动学校可持续发展教育的深入推进。
7. 标题:可持续发展与跨学科教学- 内容:探讨跨学科教学中如何融入可持续发展的观念,促进学科之间的整合和研究的综合性发展。
提供课程设计和项目实施的建议,帮助教师开展有关可持续发展的跨学科教育。
8. 标题: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国际比较研究- 内容:介绍不同国家在可持续发展教育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并进行比较分析。
帮助教师了解全球可持续发展教育的发展动态,借鉴国际经验,优化教学策略和教育内容。
可持续发展战略
- 16 -
本文档仅供文库使用。
百度文库是百度发布的供网友在线分享文档的平台。
百度文库的文档由百度用户上传,需要经过百度的审核才能发布,百度自身不编辑或修改用户上传的文档内容。
网友可以在线阅读和下载这些文档。
百度文库的文档包括教学资料、考试题库、专业资料、公文写作、法律文件等多个领域的资料。
百度用户上传文档可以得到一定的积分,下载有标价的文档则需要消耗积分。
当前平台支持主流的doc(.docx)、.ppt(.pptx)、.xls(.xlsx)、.pot、.pps、.vsd、.rtf、.wps、.et、.dps、.pdf、.txt文件格式。
- 18 -。
1.呈现摄影照片《饥饿的苏丹》,引导学生感悟当今世界严峻的发展问题。
2.名词点击:可持续发展
3.介绍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区别。
以表格的形式,形象生动引导学生理解掌握当今世界人类必须共同面对的发展课题。
4.合作探究活动:造成贫困的因素有哪些?贫困会带来什么后果?
5.材料分别呈现:联合国阶段递进式减贫目标;世界各国的脱贫举措。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基础知识点——怎样消除贫困,推动可持续发展?
7.梳理本课逻辑,总结知识提纲。
1.仔细阅读材料,认真思考材料背后反映的道理。
2.在教师的引导下,结合所学知识及生活经历,了解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的发展差距。
3.认真参与合作探究活动,积极开展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分享探究成果。
4.在老师的点拨与自身思考中,理解当今世界各国为消除贫困,推动共同发展采取的措施。
5.跟随教师引导,梳理本课逻辑,做好知识提纲总结。
1.驱散战争的阴影、维护世界和平需要每个人的努力,我们青少年维护世界和平应该( A )
①看到和平来之不易,珍惜今天的和平
②积极表达爱好和平的愿望
③主动承担维护世界和平的责任
④严厉打击制造恐怖主义的行为
A.①②③B.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