树木_六年级诗歌
- 格式:docx
- 大小:12.37 KB
- 文档页数:1
沪教版六年级上册古诗及文言文第一单元有家真好望驿台【唐】白居易靖安宅里当窗柳,望驿台前扑地花。
两处春光同日尽,居人思客客思家。
注释:(1)《望驿台》:这是白居易应和好友元稹的诗。
(2)当窗柳:意即怀人。
唐人风俗,爱折柳以赠行人,因柳而思游子。
(3)望驿台:在今四川广元。
驿:旧时供传递公文的人中途休息、换马的地方。
(4)居人:家中的人。
诗中指元稹的妻子。
(5)客:出门在外的人。
指元稹。
诗意: 靖安宅里,天天面对着窗前的碧柳,凝眸念远;望驿台前,春意阑珊,花儿纷纷飘落到地面。
两处美好的春光,在同一天消尽;此时,家里人思念着出门在外的亲人,出门在外的人一样也思念着家中的亲人。
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注释:见:现。
行人:此处指送信的使者。
发:出发。
意万重,思绪万千。
开封,打开信封。
诗意:一年一度的秋风,又吹到了洛阳城中,想写信又不知怎么说。
捎信人即将出发,我又拆开了缄上的信封,赶快再添上几句,说不尽的心事,无奈太匆匆。
第二单元同龄人的故事宿新市徐公店【南宋】杨万里篱落疏疏一径深,树头花落未成阴。
儿童急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
注释:1.新市徐公店:地名。
2.篱落:篱笆。
3.径:小路。
4.阴:树叶茂盛浓密。
5.急走:奔跑着。
诗意:在稀稀落落的篱笆旁,有一条小路伸向远方,路旁树上的花已经凋落了,而新叶却刚刚长出,还没有形成树阴。
儿童们奔跑着,追扑翩翩飞舞的黄色的蝴蝶,可是黄色的蝴蝶飞到黄色的菜花丛中,孩子们再也分不清、找不到它们了。
村晚【宋】雷震草满池塘水满陂,山衔落日浸寒漪。
牧童归去横牛背,短笛无腔信口吹。
注释:①陂(bēi):池塘。
②衔:口里含着。
本文指落日西沉,半挂在山腰,像被山咬住了。
③浸:淹没。
④漪(yī):水波。
⑤横牛背:横坐在牛背上。
⑥腔:曲调。
⑦信口:随口。
⑧池塘:堤岸。
诗意:在一个长满青草的池塘里,池水灌得满满的,太阳正要落山,红红的火球好像被山口咬住一样,淹没在冰凉的池水波纹中。
介绍树木的儿歌二年级
1.树木是我们的朋友
树木是我们的朋友,
它们生长在大地。
绿叶为我们遮阳,
果实为我们解渴。
树木是我们的宝藏,
它们给我们氧气。
让我们一起保护它们,
让它们永远陪伴我们。
2.春天的树木
春天的树木,绿意盎然,
叶子嫩绿,花儿绽放。
它们是大自然的画家,
用色彩装点着大地。
春天的树木,是我们的朋友,它们为我们提供氧气,
让我们呼吸更加顺畅。
让我们一起爱护它们,
让它们永远美丽动人。
3.秋天的树木
秋天的树木,叶子金黄,
果实累累,丰收在望。
它们是大自然的馈赠,
给我们带来了丰收的喜悦。
秋天的树木,是我们的伙伴,它们陪伴我们度过季节的变换。
让我们一起欣赏它们的美景,让它们永远留在我们的记忆中。
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及教案
【篇一】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语文第17课《古诗三首》课文原文
浪淘沙
[唐]刘禹锡
九曲黄河万里沙,
浪淘风簸自天涯。
如今直上银河去,
同到牵牛织女家。
_____________
注释
①《浪淘沙》是由九首诗歌构成的一组诗,这里选的是其中一首。
浪淘沙:唐代曲名。
②[簸]颠簸。
江南春
[唐]杜牧
千里莺啼绿映红,
水村山郭酒旗风。
南朝四百八十寺,
多少楼台烟雨中。
_____________
注释
①[山郭]依山而建的城。
②[酒旗]酒招子,酒馆外悬挂的旗子之类的标识。
第1 页共13 页。
古诗词理解练习班级姓名观沧海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1.《观沧海》作者字,时期、、。
2.诗中点明观沧海地点的句子是。
3.诗中总写大海全景的句子是。
4.诗中“星汉”指的是。
5.诗中“澹澹”的意思是。
6.对这首诗的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2分)A.开篇点题,交代了观察的方位、地点及及观察的对象,“观”字统领全篇。
B.“水何澹澹”描写了大海的近景,使人感到海边景色的壮丽多姿。
C.“洪波涌起”中的“涌”字,不仅让我们看到了大海波涌连天的形态,而且仿佛听到了惊涛拍岸的声音。
D.诗的最后两句“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合乐时加上的,是诗的附文,跟诗的内容没有联系。
7.下列对“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这几句为沧海美景平添了浩荡磅礴的气势。
B描绘了想象中大海正在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C是诗人文武兼备、雄才大略的生动写照。
D表达了诗人旷达的胸襟和乐观的气度。
8.下列对本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开头两句流露出诗人兴奋而庄严的心情。
B“水何澹澹”两句从总体上显示了大海的辽阔壮观。
C“树木丛生”四句描绘了沧海上山岛的具体景象。
D最后两句是古体乐府诗结束时的“套语”。
9.下列理解不恰当的一项是()A首句点明诗人观沧海的时间地点。
B“水何澹澹”两句勾勒出大海壮丽的景象。
C诗人借大海抒写了自己高远的抱负。
D“日月之行”四句表现诗人开阔的胸怀。
望岳杜甫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层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1.东岳()南岳()西岳()北岳()中岳()2.解释下列字、词的意思:岱宗指齐鲁代指造化阴阳荡胸会当夫青钟入眦凌览3.本诗作者是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字,自号“”,诗风沉郁顿挫,忧国忧民,他的诗被称为“”这首诗历来被誉为歌咏泰山的名作。
4.全诗紧扣题目中的字展开,热情赞美了泰山的气势和神奇秀丽的景色。
歌颂橡树的诗歌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在广袤的大地上,有一种植物,它高大繁茂,树冠葱翠,叶片茂密,那就是橡树。
橡树是一种生长缓慢但寿命极长的大树,它们生长在原野、山林、河畔等各类环境中,无论寒暑,强风暴雨,它们都能顽强生存,被誉为“百树之王”,在人们的心中拥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橡树,以其坚韧的性格和厚实的树皮而闻名。
一年四季,橡树都坚强地屹立在大地上,无论是春风轻轻拂过,还是夏日炎炎,或者是秋风凛冽,甚至是寒冬的严寒,橡树总是屹立不倒,给人以极大的力量与安慰。
橡树茁壮的生长,与其树干坚实有力的特点密不可分,无论是环境恶劣还是条件不利,橡树都能巍然不动,挺身向前,如一位勇敢的战士,无惧风雨,永不后退。
橡树的叶子浓密翠绿,是大自然的恩赐。
清晨的阳光透过叶间的缝隙洒下斑驳的光影,给人一种温暖的感觉。
在夏日酷热的时候,橡树为人们带来了一片阴凉,在橡树下乘凉休息,是生活中的一种享受。
在秋风乍起时,橡树的叶子变得金黄如火,仿佛给大地涂上了一层金色的颜料,景色宜人,让人心旷神怡。
当寒风呼啸而至,橡树的叶子渐渐凋零,洒落一地,踩在脚下,发出咯吱作响,仿佛在向人们述说着生命的轮回,让人深思生命的无常。
橡树的果实橡子,更是大地的馈赠,橡子外表坚硬平整,内里却蕴涵着丰富的营养。
橡子可食用,富含蛋白质和脂肪,是野生动物们的重要食物来源,它们靠吃橡子度过严寒的冬季。
橡子还可以榨油,制作食用油,具有很高的经济价值。
人们也利用橡子的果壳制作工艺品,如橡木浮雕、橡木雕刻等,美观大方,深受人们喜爱。
橡树,是大自然的守护者,是人类的朋友。
它们不仅为我们提供阴凉,还净化空气,调节气候,保护生态平衡。
橡树在人们的心目中占据着崇高的地位,受到了广泛的歌颂与赞美。
下面就用诗歌的形式,为橡树唱响赞歌:橡树高耸入云端,挺拔似壮士前百年树龄蓊蓊郁郁,皮厚木坚气高扬春风送暖树叶茂,夏日炎热沐凉爽秋风吹动叶金黄,寒冬腊月悠悠长橡树橡子满树开,落叶飘零到处盖丰盛果实营养奇,野生动物吃得开油脂丰富可食用,制作工艺品无数彩橡树橡子饱含爱,给大地带来无穷庆橡树橡子傲天地,生长繁茂代代传坚韧性格实力出,树干粗壮气吞山叶片浓密翠绿发,清晨暖阳照射斑金黄秋叶火般纪,寒冬落叶寂无言橡树大地守护神,清凉树荫抚人心果实橡子润人情,动物植物皆赞颂橡树高耸百年树,橡子飘洒输盘变歌唱橡树颂荣耀,人类友谊永无尽橡树,你是大地的榜样,你的坚韧性格和丰盛果实,给人们带来了无穷的希望和力量。
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诗歌300全文共9篇示例,供读者参考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诗歌300 篇1森林旁边有一条小河,小河里有好多的水草,小鱼在水里做游戏。
河岸上有绿绿的'青草和美丽的小花,还有一堆木头。
一天,小猴、小猪、小熊三个好朋友在一起玩,它们玩着玩着就觉得肚子有点饿了。
正在它们为怎么填饱肚子而争来争去的时候,小猴突然想到了一个好办法,小猴说,我们去河对面,那里有一棵桃树,我们可以去摘点桃子吃。
小熊说,可我们怎么过河呢?说完,它们又开始想办法了。
想来想去,小猪想出了一个办法,它说,不如我们架一座桥呀。
小熊和小猴赶紧说,不行,再说我们也没有工具啊。
它们只好再想想别的办法了。
小猴看了看旁边,看到不远处有一堆木头,高兴地说道,不如我们就用这些木头来当小船划过去吧。
小熊和小猪听了都说这个主意不错。
只见小猴先搬起一根木头,然后把木头放到河面上,就划着水游过去了;小猪也搬来一根木头,然后把木头放到地上滚到河里,也游在河面上了;小熊看到小猴和小猪都在河面上了,赶紧也扛了根木头,也去了河面上……三个小伙伴陆续都过了河。
一到河对岸,大家赶快跑到桃树下,小猴爬上树去摘桃子,小熊和小猪在下面接桃子,大家吃得饱饱的。
最后,它们还带上了一些桃子回家,准备给爸爸妈妈吃呢!六年级下册语文第四单元作文诗歌300 篇2在灾难面前,每个人都有求生的本能,因为生命是如此可贵。
如果我们掌握了一些求生的自救技能,那我们不就多了一份掌控自己命运的能力了吗?没错,鲁滨逊正以生存智慧,向我们诠释了学会生存的含义。
流落荒岛28年,鲁滨逊既然活了下来,这是靠什么活下来的?是什么让他这样坚持?——是一种强烈的求生欲望,是一种顽强的意志。
如果我是他,我也许已经没有活下去的勇气了,就像没有食物的小鸟,被饿死。
他独自一个人能够这样勇敢,有那样的坚强意志,我真的很佩服他,所以我们要学习他的那种生存方法和意志。
不管能不能遇到这种历险,都要学会生存,不论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勇敢地面对,学会生活,学会独自生活,独立自主。
六年级诗歌大全100首短的1.《江南》-汉乐府江南可采莲,莲叶何田田。
鱼戏莲叶间。
鱼戏莲叶东,鱼戏莲叶西,鱼戏莲叶南,鱼戏莲叶北。
2.《长歌行》-汉乐府青青园中葵,朝露待日曦。
阳春布德泽,万物生光辉。
常恐秋节至,焜黄华叶衰。
百川东到海,何时复西归?少壮不努力,老大徒伤悲。
3.《敕勒歌》北朝民歌敕勒川,阴山下。
天似穹庐,笼盖四野。
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4.《咏鹅》-唐·骆宾王鹅,鹅,鹅,曲项向天歌。
白毛浮绿水,红掌拨清波。
5.《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6.《咏柳》-唐·贺知章碧玉妆成一树高,万条垂下绿丝绦。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7.《回乡偶书》-唐·贺知章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
儿童相见不相识,笑问客从何处来。
8.《凉州词》-唐·王之涣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
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
9.《登鹳雀楼》-唐·王之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10.《春晓》-唐·孟浩然春眠不觉晓,处处闻啼鸟。
夜来风雨声,花落知多少。
11.《凉州词》-唐·王翰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12.《出塞》-唐·王昌龄秦时明月汉时关,万里长征人未还。
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
13.《芙蓉楼送辛渐》-唐·王昌龄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楚山孤。
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
14.《鹿柴》-唐·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
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15.《送元二使安西》-唐·王维渭城朝雨泡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16.《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唐·王维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
遏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茱萸少一人。
17.《静夜思》-唐·李白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第六单元第18课古诗三首内容分析《浪淘沙(其一)》:这首绝句模仿淘金者的口吻,表明他们对淘金生涯的厌恶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同是在河边生活,牛郎织女生活的天河恬静而优美,黄河边的淘金者却整天在风浪泥沙中讨生活。
直上银河,同访牛女,寄托了他们心底对宁静的田园牧歌生活的憧憬。
这种浪漫的理想,以豪迈的口语倾吐出来,有一种朴素无华的美。
《江南春》:唐代诗人杜牧创作的一首七绝。
诗中不仅描绘了明媚的江南春光,而且还再现了江南烟雨蒙蒙的楼台景色,使江南风光更加神奇迷离,别有一番情趣。
迷人的江南,经过诗人生花妙笔的点染,显得更加令人心旌摇荡了。
这首诗四句均为景语,有众多意象和景物,有植物有动物,有声有色,景物也有远近之分,动静结合,各具特色。
全诗以轻快的文字,极具概括性的语言描绘了一幅生动形象、丰富多彩而又有气魄的江南春画卷,呈现出一种深邃幽美的意境,表达出一缕缕含蓄深蕴的情思,千百年来素负盛誉。
《书湖阴先生壁》:北宋文学家、政治家王安石创作的七言绝句作品,是题壁诗,广为流传。
这首诗前两句写他家的环境,洁净清幽,暗示主人生活情趣的高雅;后两句转到院外,写山水对湖阴先生的深情,暗用典故,把山水化成了具有生命感情的形象,山水主动与人相亲,正是表现人的高洁。
全诗既赞美了主人朴实勤劳,又表达了诗人退休闲居的恬淡心境,从田园山水和与平民交往中领略到无穷的乐趣。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会写“涯、莺”2个生字,理解本课三首诗中“簸”“山郭”“排闼”等关键字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过程与方法能结合注释或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情感态度价值观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能结合注释或联系古代文化常识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描绘的景色。
教学难点理解诗句意思,想象诗中意境,体会诗人所表达的情感。
教学准备教学课件教学媒体选择图片、视频、音频教学活动小组讨论课时安排3课时第一课时课时目标1.会写“涯”这个生字。
六年级描写秋天的古诗六年级描写秋天的古诗在我们平凡的日常里,许多人都接触过一些比较经典的古诗吧,古诗泛指中国古代诗歌。
古诗的类型多样,你所见过的古诗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描写秋天的古诗,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六年级描写秋天的古诗1《天净沙秋思》元·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
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秋词》唐·刘禹锡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秋思》唐·张籍洛阳城里见秋风,欲作家书意万重。
复恐匆匆说不尽,行人临发又开封。
《山行》唐·杜牧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早秋》唐·许浑遥夜泛清瑟,西风生翠萝。
残萤栖玉露,早雁拂金河。
高树晓还密,远山晴更多。
淮南一叶下,自觉洞庭波。
《枫桥夜泊》唐·张继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商山早行》唐·温庭筠晨起动征铎,客行悲故乡。
鸡声茅店月,人迹板桥霜。
槲叶落山路,枳花明驿墙。
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
《观沧海》魏晋·曹操东临碣石,以观沧海。
水何澹澹,山岛竦峙。
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
幸甚至哉,歌以咏志。
《风》唐·李峤解落三秋叶,能开二月花。
过江千尺浪,入竹万竿斜。
《秋词二首》唐·刘禹锡(其一)自古逢秋悲寂寥,我言秋日胜春朝。
晴空一鹤排云上,便引诗情到碧霄。
(其二)山明水净夜来霜,数树深红出浅黄。
试上高楼清入骨,岂如春色嗾人狂。
《秋登宣城谢眺北楼》唐·李白江城如画里,山晓望晴空。
雨水夹明镜,双桥落彩虹。
人烟寒橘柚,秋色老梧桐。
谁念北楼上,临风怀谢公。
《山居秋暝》唐·王维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
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树木
本文是关于六年级诗歌的树木,感谢您的阅读!
它原本是个有生命的东西,
它一直在人类的背后默默的奉献着,
它可以抵抗洪水来袭,
它即使用尽自己的一生也要听从于人类;
它就像我们人类的护身符,
我们的盔甲,
我们的希望。
它从一出生就在为我们人类服务,
长大了还要用它们的身躯来盖房屋,
即使身上有再多伤口,
也要坚强,
因为它们知道,
它们身上背负着艰难的任务。
它就是我们的希望,
它就像我们的保护神,
在万物复苏的春天,
它正在努力的成长着,
好为我们贡献;
在炎热的夏天,
它就是我们的荫蔽;
在果实累累的秋天,
而它正在枯萎;
在寒冷的冬天,
他可以为我们遮风挡雨。
它就是我们伟大的树木。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仅供参考和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