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共20页
- 格式:ppt
- 大小:2.04 MB
- 文档页数:20
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包括3个阶段:1、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确定所用材料、计算矿料配合比、据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把这个结果作为目标配合比进行试拌,确定拌合机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
2、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从二次筛分后进入各热料仓的材料取样筛分,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供控制室使用)。
同时调整冷料仓的进料速度,确定生产配合比得最佳沥青用量(目标配合比的最佳沥青、±0.3%)。
3、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试验段,做马歇尔试验进行检验,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标准配合比是生产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
矿料级配至少0.075、2.36、4.75三档的筛孔通过率接近要求的中值。
沥青混合料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如何根据马歇尔试验确定沥青最佳用量1).首先根据选用矿料颗粒组成确定各种矿料的比例,使混合的矿料级配符合设计或规范要求。
2).根据规范和经验估计适宜的沥青用量,以此沥青用量为中值、0.5%为间隔取5个不同的沥青用量,分别拌和沥青混合料,制备5组马歇尔试验试件。
3).测定试件的密度,计算孔隙率和饱和度。
并进行马歇尔试验,测定稳定度和流值等物理力学指标。
4).整理试验结果。
以沥青用量为横坐标,以密度、孔隙率、稳定度、流值和饱和度指标为纵坐标,分别点出试验结果,并绘制关系曲线图。
5).在图中求取密度最大值对应的沥青用量为a1,稳定度最大值对应的沥青用量为a2,规定空隙率范围的中值对应的沥青用量为a3。
计算出沥青最佳用量的初始值OAC1=(a1+a2+a3)/3。
6).求出符合规范或设计的沥青用量范围OACmin~OACmax,并求取中值OAC2=(OACmin+OACmax)/2。
7).按沥青最佳用量初始值OAC1在曲线图上求取相应的各项指标值,当各项指标均符合要求时,OAC1和OAC2综合决定沥青最佳用量。
若不满足要求时,应调整级配,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合料设计手册引言:沥青混合料是道路建设中常用的材料之一,具有较好的抗压性和耐久性,在道路使用中能够承受车辆和气候的影响。
为了确保沥青混合料的质量,设计手册成为必备的工具。
本手册旨在介绍沥青混合料设计的基本原理、步骤和注意事项,希望能够对道路工程师、设计师和相关从业人员提供一些有用的参考。
第一部分:设计原理1.1沥青混合料的定义沥青混合料是由沥青、矿料(石子、砂子)和其他添加剂(如抗老化剂、填料等)按照一定的比例混合而成的材料。
1.2设计目标沥青混合料的设计目标包括:承受交通荷载的能力、防水性能、抗老化性能、耐久性和经济性。
1.3设计步骤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步骤包括:确定设计指标、选取沥青等级、确定矿料比例、试验设计、评价设计结果等。
第二部分:设计步骤2.1确定设计指标根据道路的交通量、车速、气候条件等因素,确定沥青混合料的设计指标,如抗脱粘性、抗滑移性、抗变形性等。
2.2选取沥青等级根据设计指标和环境条件,选择适合的沥青等级。
常用的沥青等级有:AC-XX(XX表示沥青粘度值)和PG-XX(XX表示沥青抗老化温度)。
2.3确定矿料比例根据设计要求和沥青等级,确定矿料比例。
常见的矿料比例有:骨料比例、砂浆比例和沥青骨料比例。
2.4试验设计进行沥青混合料的试验设计,包括压实度试验、模塑度试验、马歇尔试验等。
根据试验结果进行调整,优化设计。
2.5评价设计结果根据试验结果和设计指标,评价设计结果的合理性和可施工性。
评价结果包括抗压性能、耐老化性能、耐水性能等。
第三部分:注意事项3.1沥青选择在选择沥青时应考虑沥青的品质、粘度和稳定性等因素。
同时,应根据气候条件进行选材。
3.2矿料选择矿料的选择应考虑石子的坚固程度、颗粒形状和颗粒大小。
同时,应确保矿料的质量和稳定性。
3.3设备要求进行沥青混合料设计时,需确保有适当的设备如混合设备、试验设备等。
3.4工程质量控制在施工过程中,应加强工程质量控制,包括材料的质量控制、试验过程的质量控制和工艺控制等。
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总12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嘉兴市春秋建设工程检测中心有限责任公司 CQ/Q040530-2003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批准人:状态:持有人:分发号:2003年11月1日批准 2003年11月25日实施地址:浙江省嘉兴市南湖经济开发区春园路电话:、2600330 传真: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方法1.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基本原则对于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沥青路面的上面和中面层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进行配合比设计时,应通过车辙试验机对抗车辙能力进行检验。
在温度60℃、轮压条件下进行车辙试验的动稳定度,对高速公路不小于800次/㎜,对一级公路应不小于600次/㎜沥青碎石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根据实践经验和马歇尔试验的结果,经过试拌试铺论证确定。
高速公路和一级公路的热拌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应遵照下列步骤进行:目标配合比设计阶段。
用工程实际使用的材料计算各种才来的用量比例,配合成符合表1规定的矿料级配,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最佳沥青用量。
以此矿料级配及沥青用量作为目标配合比,供拌和机确定各冷料仓的供料比例、进料速度及试拌使用。
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
对间歇式拌和机,必须从二次筛分后进人各热料仓的材料取样进行筛分,以确定各热料仓的材料比例,供拌和机控制室使用。
同时反复调整冷料仓进料比例以达到供料均衡,并取目标配合比设计的最佳沥青用量、最佳沥青用量±%等三个沥青用量进行马歇尔试验,确定生产配合比的最佳沥青用量。
生产配合比验证阶段。
拌和机采用生产配合比进行试拌、铺筑试验段,并用拌和的沥青混合料及路上钻取的芯样进行马歇尔试验检验,由此确定生产用的标准配合比。
标准配合比作为生产上控制的依据和质量检验的标准。
标准配合比的矿料级配至少包括㎜、㎜、㎜(圆孔筛㎜、㎜、5㎜)三档的筛孔通过率接近要求级配的中值。
经设计确定的标准配合比在施工过程中不得随意改变,生产过程中如遇到进场材料发生变化并经检测沥青混合料的矿料级配、马歇尔技术指标不符和要求时,应及时调整配合比,使沥青混合料质量符合要求并保持稳定,必要时重新进行配合比设计。
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组成设计摘要:本文首先将沥青混凝土路面的原材料进行了论述,包括粗集料、细集料、填充料、沥青等各种原材的特点、以及容易引发的问题。
而后对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组成设计、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的确定进行了总体论述。
关键词: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集料摊铺运输引言随着我国高速公路的飞速发展,高等级路面的质量好坏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因此一个好的沥青混凝土混合料配合比设计必须配合严格的施工管理,才能达到真正优化的目的。
一、沥青混凝土混合料的组成设计(一)原材料:1-1粗集料:用于沥青混合料面层的粗集料,宜采用碎石或砾石,其粒径规格和质量要求均应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J032-94)的规定。
本标段的粗集料采用夏冲石料厂的碎石,其基本要求如下:1、粗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有害杂质,且具有一定硬度和强度。
2、粗集料应具有良好的颗粒形状。
3、对于抗滑表层粗集料应选择硬质岩(中性或基性火成岩)。
由于硬质岩石与沥青的粘接力存在着较大差异,粗集料与沥青的粘附性应不小于4级。
1-2细集料:细集料包括人工砂、天然砂。
沥青路面面层宜采用人工砂作为细集料,细集料应洁净、干燥、无风化、无有害杂质,有适当的颗粒组成,并与沥青具有良好的粘附性。
1-3填充料用于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填料应洁净、干燥并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技术要求。
1、沥青混合料面层的填料宜采用强基性岩石(石灰岩、岩浆岩)等增水性石料经磨细得到的矿粉,矿粉要求干燥、洁净,不宜使用混合料生产中干法除尘的回收粉。
2、采用水泥、消石灰粉做填料时,其用量不宜超过矿量总量的2%。
3、对于沥青表面层混合料不推荐使用在混合料生产回收粉,当塑性指数小于4且亲水系数小于0.8时,经过实验可以使用,回收粉用量每盘不能超过矿粉总量的1/4。
本路面采用矿粉作为填充料。
1-4沥青1、沥青实验中应注意的问题:(1)在施工过程中所用的沥青每车都必须检验。
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报告一、引言AC20沥青混合料是一种常用于路面铺设的材料,具有较好的抗裂性和抗变形性能。
为了确保AC20沥青混合料在使用过程中能够具备稳定的性能和寿命,需要进行合理的配合比设计。
本报告将从沥青粘结剂、骨料、稳定剂和添加剂等方面综合考虑,提出一种合理的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
二、沥青粘结剂的选择三、骨料的选择和配合比骨料在混合料中起到提供强度和稳定性的作用。
为了获得较好的耐久性和稳定性,需要选择合适的骨料类型和粒径配合比。
在本次设计中,选择玉石骨料、砂石骨料和碎石骨料作为AC20沥青混合料的三种骨料类型。
根据实际情况,设计骨料的粒径配合比。
四、稳定剂的选择和配比稳定剂是为了提高AC20沥青混合料的稳定性和耐久性,调节混合料强度和变形性能。
在本次设计中,选择抗剪稳定剂作为稳定剂,并进行适当的配比。
五、添加剂的选择和配比添加剂可以改善混合料的性能和工艺性能,提高AC20沥青混合料的耐水性、抗老化性和抗应力软化性。
根据实际需要进行添加剂的选择和配比。
六、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根据前述的沥青粘结剂、骨料、稳定剂和添加剂选择结果,进行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
根据使用要求和实际情况,确定沥青黏度或回弹值、最佳骨料配合比、最佳稳定剂配比和最佳添加剂配比。
综合考虑混合料的强度、变形性能和耐久性,确定最终的配合比。
根据混合料配合比设计结果,撰写本次设计的配合比设计报告。
报告包括设计目的和要求、设计原理和方法、选择的沥青粘结剂、骨料、稳定剂和添加剂等,以及具体的配合比设计结果。
报告还可以包括对配合比设计结果的分析和评价,以及进一步的优化建议。
八、结论AC20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是确保混合料在使用过程中具备稳定性和耐久性的基础。
通过综合考虑沥青粘结剂、骨料、稳定剂和添加剂等因素,可以得出合理的配合比设计结果。
本次设计的配合比设计报告提供了设计的目的、原理和方法,以及具体的配合比设计结果,对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设计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组成设计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组成设计是指根据工程需要和材料特性,合理确定沥青混合料中各组成的比例以达到所需的性能要求。
沥青混合料是道路施工中常用的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道路的使用寿命和行车安全性。
沥青混合料主要由沥青、矿料和添加剂组成。
沥青是混合料中的粘结剂,能够将矿料胶结在一起,并为混合料提供一定的柔性和水密性。
矿料是混合料中的骨料,其选择应满足耐久性、稳定性和施工性的要求。
添加剂是为了改进沥青混合料的性能,如改善抗龟裂性能、提高稳定度等。
设计沥青混合料的配合比要综合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功能要求:根据道路使用要求和环境条件,确定沥青混合料的功能要求,如抗滑性、抗变形性、耐久性等。
2. 材料特性:研究各材料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如沥青的黏性、粘度和软化点,骨料的粒径和密度等,以确定最佳的组合比例。
3. 施工性能:考虑混合料的可塑性、压实性、施工工艺等因素,合理选择矿料骨料的比例和沥青的粘度。
4. 经济性:根据材料的成本和工程预算,综合考虑混合料的性能和经济效益,确定最合适的组成比例。
在设计配合比时,可以采用试验室试验、工程试验和经验总结等方法,根据不同的道路类型和使用条件,优化配合比,使沥青混合料具有良好的性能和使用寿命。
总之,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组成设计是一个综合性的工作,需要考虑多个因素和要求,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确定各组成的比例,以获得优质的沥青混合料,确保道路的质量和安全性。
沥青混合料生产配合比组成设计是为了满足道路施工和使用的要求而进行的一项关键工作。
在设计配合比时,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包括功能要求、材料特性、施工性能和经济性。
首先,功能要求是指沥青混合料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满足的性能要求。
不同的道路类型和环境条件对混合料的要求不同,如高速公路需要具有良好的抗滑性和抗剥离能力,城市道路需要具有较好的噪声减排能力。
在设计配合比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所需性能指标,并通过试验和实际使用反馈进行调整和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