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必修3第一章植物激素调节
- 格式:ppt
- 大小:8.86 MB
- 文档页数:7
高中生物必修三植物的激素调节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必修三知识点在高中生物必修三中,植物的激素调节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
植物激素是植物内部产生和运输的一类具有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化合物,通过激素的合成、运输和作用来调节植物的生理过程。
以下是关于植物激素调节的一些重要知识点总结:1. 植物六种主要的激素:- 生长素(IAA,インドール-3-酢酸):促进细胞伸长和分裂。
- 细胞分裂素(cytokinins):促进细胞分裂和分化。
- 赤霉素(gibberellins):促进幼苗的生长和发育。
- 絮果酸(abscisic acid):抑制生长,促进休眠和干旱适应性。
- 生长抑素(ethylene):促进果实成熟和叶片脱落。
- 发芽素(brassinosteroids):促进植物发芽和生长。
2. 植物激素的合成和运输:- 植物激素在植物体内多种组织中合成,如根尖、茎尖、果实和叶片等。
- 激素通过细胞间运输、细胞内运输和体液运输方式在植物体内进行传递。
- 运输途径包括:主要的维管束运输和胶质体运输。
3. 植物激素的作用:- 植物激素能够调节细胞的分裂、伸长和分化。
- 激素还参与调控器官的形成和发育,如根、茎、叶、花和果实。
- 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开花、开果等生理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
4. 植物激素调节机制:- 多数植物激素是通过结合蛋白质受体,从而改变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的活性来发挥生理效应。
- 激素通过激活基因转录、增加或减少蛋白质合成等方式,调节细胞的生长和发育。
总之,了解植物激素调节的知识点对于理解植物生长和发育的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助于我们理解人类对植物的种植和利用。
但需要注意的是,该知识点在各个教材版本中的具体内容可能有所不同,建议结合相关教材进行学习。
高中生物必修3易错易混知识归纳1.植物激素是指特定器官合成的有调控代谢活动的活性物质。
()【答案】×,植物激素是指一定部位细胞合成的微量高效的调节物质。
2.高等植物体内生长素的极性运输主要是指从上端向下端的方向运输。
()【答案】×,极性运输是指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的运输。
3.产生顶端优势的原因是顶芽接受阳光充足产生的生长素多,促进生长。
()【答案】×,顶芽产生的生长素向下运输,积累在侧芽部位,侧芽部位生长素浓度过高,抑制了侧芽生长。
4.生长素作用具有双重性,浓度越低促进作用越明显,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明显。
()【答案】×,促进作用对应的浓度具有最适浓度,高于或低于最适浓度促进作用都降低。
5.茎的负向地性体现了生长素的两重性。
()【答案】×,茎的负向地性和向光性都只体现了生长素的促进作用,不能说明生长素的两重性。
6.生长素极性运输与横向运输的原因不同。
()【答案】√,生长素的极性运输是由内因——植物的遗传特性决定的,而横向运输则是由外因——单侧光等外界影响引起的。
7.高等动物激素与植物激素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微量高效。
()【答案】×,动物激素与植物激素的主要区别在于是否有特定的分泌腺体。
8.乙烯和乙烯利都属于植物激素。
()【答案】×,乙烯属于植物激素,乙烯利属于植物生长调节剂。
9.造成植物疯长的恶苗病是由于植物本身产生了大量的赤霉素。
()【答案】×,恶苗病是由于植物感染了赤霉菌,赤霉菌产生了大量的赤霉素。
1.跳水运动员在很短的时间内作出复杂的动作,只是通过神经调节来完成的。
()【答案】×,是神经调节和体液调节共同来完成的。
2.神经系统的某些结构也能释放激素。
() 【答案】√,例如垂体包括神经垂体和腺垂体,腺垂体可以释放促甲状腺激素和促性腺激素。
3.只有神经细胞才会产生兴奋。
()【答案】×,效应器细胞,比如肌肉细胞也会产生兴奋。
植物的激素调节第一节植物生长素的发现生长素的发现过程——达尔文实验第一步结论:植物具有向光性。
第二步结论:向光性可能与尖端有关。
第三步结论:感受光刺激的部位在尖端,弯曲部在尖端下面。
结论:单侧光照射的胚芽鞘的尖端产生某种影响,当这种影响传递到下部的伸长区时,会造成背光面比向光面生长快,因此出现向光性弯曲。
生长素的发现过程——其他实验詹森实验(1910):胚芽鞘尖端产生的影响可以透过琼脂片传递给尖端下部。
【注意】缺少对照试验:设置尖端与下部用云母片阻断(化学物质不能通过)。
拜尔实验(1914):尖端产生的影响在其下部分布不均匀,造成胚芽鞘弯曲生长。
【注意】黑暗条件下完成,排除光照不均匀对实验结果的干扰。
温特实验(1928):胚芽鞘的弯曲生长由化学物质引起,称为生长素。
郭葛实验(1946):从高等植物中分理出生长素,确认它就是吲哚乙酸(IAA)。
植物激素:概念:由植物体内产生,能从产生部位运送到作用部位,对植物的生长发育产生显著影响的微量有机物。
种类: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乙烯主要特征:1.内生性:植物在生活过程中细胞内部产生的代谢产物。
2.能够移动:自产生部位移动到作用部位。
【移动的方式和速度影响因素】1.植物激素种类2.植物种类3.器官特征3.低浓度高效性:在植物体内含量极少,调节作用显著。
植物生长素:化学成分:吲哚乙酸、苯乙酸、吲哚丁酸。
产生部位:1.幼嫩的芽、叶2.发育中的种子产生原料:色氨酸分布:在各器官中都有分布,相对集中地分布在生长旺盛的部位(胚芽鞘、芽、根顶端的分生组织、形成层、发育中的果实和种子)在成熟或趋于衰老或休眠的器官中分布很少。
形态学位置:形态学上端:正常生长状况下向上的一端。
形态学下端:正常生长状况下向上的一端。
【地上部分】1.以茎与根相连处为基点,距基点远处为形态学上端,距基点远处为形态学下端2.以树冠中轴为基点,同一枝条距中轴远处为形态学上端吗,近处为形态学下端。
高二必修三植物生长激素知识点植物生长激素是一类能够调控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内源性物质,它们在植物体内以微量存在,并发挥着重要的生理功能。
本文将介绍高二必修三中与植物生长激素相关的知识点。
1. 植物生长激素的分类在植物体内,有五种主要的生长激素: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顶芽素。
每种生长激素在植物体内都具有特定的功能,如促进植物细胞分裂、调控植物营养生长、调节开花和休眠等。
2. 赤霉素赤霉素是一种重要的生长激素,它能够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和分化,调节植物的营养生长。
赤霉素还能够调控植物的开花和果实发育,并参与植物对外界环境的适应。
3. 生长素生长素是一种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和伸长的生长激素,它在植物体内广泛存在,并且对植物的各个生长发育阶段都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
生长素能够促进植物的顶端细胞分裂和伸长,导致植物茎长增加。
4. 细胞分裂素细胞分裂素是一类能够促进细胞分裂和增殖的生长激素。
它们在植物体内以微量存在,并参与植物的组织和器官发育。
细胞分裂素对于植物体的生长和发育密切相关,尤其在根系的生长和分化中起到重要的调节作用。
5. 脱落酸脱落酸是一种能够抑制植物细胞伸长和分化的生长激素。
它在植物生长过程中起到调节生长速率和维持植物体平衡的作用。
脱落酸可以促使植物叶片脱落,并且对植物的休眠和伤口愈合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6. 顶芽素顶芽素是一种能够抑制顶端芽生长的生长激素。
它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起到控制芽激活和休眠的作用。
顶芽素能够调节植物茎的伸长速率和方向,对于植物的姿态和形态也具有重要的影响。
总结:植物生长激素是植物体内的重要调节物质,它们分为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脱落酸和顶芽素五种。
每种生长激素在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过程中都发挥着特定的作用。
了解植物生长激素的知识,对于理解植物的生长规律和调控植物生长具有重要的意义。
⼀、选择题1.扦插时,保留有芽和幼叶的插枝⽐较容易⽣根成活,这是因为芽和幼叶具有以下特点A.能迅速⽣长B.能进⾏光合作⽤C.能产⽣⽣长素D.储存着较多的有机物【解析】考查⽣长素的⽣理作⽤及主要的产⽣部位。
⽣长素的⽣理作⽤有三:⼀是促进⽣长;⼆是促进果实的发育;三是促进扦插枝条的⽣根。
植物⽣长旺盛的部分,特别是芽的分⽣组织及幼叶均能产⽣⽣长素,所以保留芽和幼叶的枝条容易⽣根。
【答案】C2.在农业⽣产上,⽤⽣长素的类似物萘⼄酸诱导⽆籽果实的效果⽐⽤天然的⽣长素要明显,其原因是A.萘⼄酸成本低,⽤量⼤,⽽⽤吲哚⼄酸成本⾼,⽤量少,影响效果B.萘⼄酸分⼦上有两个发挥作⽤的基团,⽽吲哚⼄酸分⼦只有⼀个作⽤基团C.植物体内没有分解萘⼄酸的酶,可长时间发挥作⽤;植物体内有分解吲哚⼄酸的酶,所以吲哚⼄酸不能长时间发挥作⽤D.萘⼄酸化学性质稳定,不易挥发,可长时间发挥作⽤;⽽吲哚⼄酸化学性质不稳定,易挥发,不能长时间发挥作⽤【解析】在正常的⽣命有机体内有合成的过程,必然也存在着分解的过程;有促进的过程,也必然存在着抑制的过程。
不然这个系统就会崩溃,⽣命有机体就会死亡,这是符合辨证法则的。
在植物体内有合成⽣长素的过程,同样也存在着⽣长素的分解过程,这样才能保持⽣长素的正常⽣理浓度。
在⽣产上应⽤⽣长素及其类似物时,⽤⽣长素的类似物的效果明显⾼于天然的⽣长素——吲哚⼄酸,是因为⽣长素的类似物具有⽣长素的⽣理作⽤,但植物体⽆分解它的酶,⽽使⽤吲哚⼄酸,当吲哚⼄酸浓度⾼出植物体的正常⽔平时,将很快被植物体内的酶分解掉⽽恢复到正常⽔平。
【答案】C3.在⼦房发育成果实的过程中,所需⽣长素来⾃A.顶端分⽣组织B.根尖分⽣组织C.侧芽分⽣组织D.发育着的种⼦【解析】考查⼦房发育所需⽣长素的来源。
正常情况下,⼦房发育成种⼦所需要的⽣长素来⾃发育着的种⼦(胚珠)。
【答案】D4.“满园春⾊关不住,⼀枝红杏出墙来”这是由于⽣长素分布不均造成的,引起⽣长素分布不匀的主要原因是A.温度B.湿度C.空⽓D.阳光【解析】单侧光照射能够改变⽣长素在植物体内的分布,使植物表现出向光⽣长的特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