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压强(个案)
- 格式:doc
- 大小:46.00 KB
- 文档页数:3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9.1压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源于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第9章第1节《压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让学生了解压强的概念,知道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让学生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能够运用压强公式进行相关计算。
3.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理解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压强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压强公式进行计算。
2. 掌握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
2. 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黑板、粉笔。
2. 学具:教材、笔记本、尺子、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自行车轮胎、压缩空气等,引导学生思考压强的概念。
2. 知识讲解:教师在黑板上板书压强的定义和计算公式,并进行讲解。
3. 例题讲解:教师选取一些典型的例题,进行讲解和分析,让学生理解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4. 随堂练习:教师布置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解答。
5. 小组讨论: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心得,互相学习和交流。
6. 课堂小结:教师对课堂内容进行小结,强调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以及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7. 课后作业:教师布置一些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压强:定义: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计算公式:p = F/S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1. 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2. 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
七、作业设计1. 请用一句话概括压强的定义。
a. 一个重为20N的物体放在面积为1平方米的桌面上。
b. 一个重为10N的物体放在面积为0.5平方米的桌面上。
a. 为什么自行车轮胎会有花纹?b. 为什么压缩空气的气筒会有刻度?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分析学生的掌握情况,找出需要改进的地方。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9.1压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于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的第九章第一节,主要内容包括:1. 压强的概念:介绍压强是表示压力作用效果的物理量,其定义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2. 压强的计算:学习如何使用公式 P = F/A 来计算压强,其中P 表示压强,F 表示压力,A 表示受力面积。
3. 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探讨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与压力的关系;以及在压力一定时,压强与受力面积的关系。
4.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学习在实际生活中如何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计算压强的方法。
2. 能够分析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实例,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实验、观察、思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压强概念的理解,压强计算公式的应用。
2. 教学重点: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压强计、实验器材。
2. 学具:课本、笔记本、铅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行走、游泳、划船等,让学生思考这些活动中压力的作用效果与什么因素有关。
2. 概念讲解:介绍压强的概念,讲解压强的定义和计算方法。
3.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和记录不同压力、受力面积下压强的变化。
4. 关系探讨: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探讨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5. 应用拓展:讨论生活中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让学生举例说明。
6.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有关压强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压强: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压强计算公式:P = F/A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1. 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强与压力成正比。
2. 在压力一定时,压强与受力面积成反比。
增大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增大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 9.1.1压强一、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2. 压强的计算公式:压强p = F/S,其中F表示压力,S表示受力面积。
3. 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1Pa = 1N/m²。
4.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可以增大压强;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可以增大压强。
相反,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5. 压强与生活实例:举例说明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吸管喝饮料、自行车轮胎打气等。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公式及单位。
2. 培养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物理知识在生活中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
难点:压强公式的运用,以及如何利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压力计、海绵等)。
学具:教材、笔记本、文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讲解吸管喝饮料的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吸管如何利用压强原理吸入饮料。
2. 知识讲解:(1)介绍压强的定义、计算公式及单位。
(2)讲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3)举例说明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3. 例题讲解:举例讲解如何利用压强公式解决实际问题,如自行车轮胎打气时,如何判断气压是否合适。
4. 随堂练习:设计一些有关压强的练习题,让学生现场解答,巩固所学知识。
5. 课堂互动:邀请学生上台演示实验,观察并解释实验现象,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板书设计压强:1. 定义:物体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做压强。
2. 计算公式:p = F/S3. 单位:帕斯卡(Pa)4.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增大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增大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减小受力面积。
减小压强:在受力面积一定时,减小压力;在压力一定时,增大受力面积。
5. 应用实例:吸管喝饮料、自行车轮胎打气等。
教案:2019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下册教案:9.1压强一、教学内容1. 压强的定义: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叫做压强。
2. 压强的计算:压强的大小等于压力除以受力面积。
3. 压强的单位:帕斯卡(Pa),1Pa=1N/m²。
4. 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在受力面积一定时,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压强;在压力一定时,通过减小受力面积来增大压强。
反之,减小压力或增大受力面积可以减小压强。
5. 压强与生活:了解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如自行车胎压、水坝设计等。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压强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单位。
2. 学会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难点:压强的计算方法及单位换算。
2. 重点:掌握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以及压强在生活中的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电脑、投影仪、实验器材(包括压力计、受力面积不同的物体等)。
2. 学具:笔记本、笔、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讨论自行车胎压的作用,引出压强的概念。
2. 知识讲解:讲解压强的定义、计算方法及单位。
3.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不同受力面积和压力下的压强变化。
4.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压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知识巩固:通过例题讲解,让学生加深对压强的理解。
7. 布置作业:布置有关压强的练习题目。
六、板书设计压强:1. 定义:压力与受力面积的比值。
2. 计算:压强 = 压力 / 受力面积。
3. 单位:帕斯卡(Pa),1Pa=1N/m²。
4. 增大压强:增大压力、减小受力面积。
5. 减小压强:减小压力、增大受力面积。
七、作业设计1. 计算题: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受到的压力为20N,受力面积为0.01m²,求压强。
答案:压强 = 20N / 0.01m² = 2000Pa。
2. 应用题:一瓶饮料的瓶盖上有一个面积为2cm²的圆孔,饮料瓶内压强为1.0×10⁵Pa,求饮料瓶盖上每秒流过的饮料体积。
教案: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 9.1 压强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选自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教材,第9章第1节《压强》。
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有:1. 让学生了解压强的概念,理解压强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
2. 让学生掌握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3. 通过实例让学生了解增大和减小压强的方法。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压强的概念,掌握压强的计算方法。
2. 能够运用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难点: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压强计、实验器材。
学具:课本、笔记本、实验报告单。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些与压强相关的实例,如大气压强、液体压强等,让学生初步了解压强的概念。
2. 知识讲解:教师讲解压强的定义及其计算公式,让学生掌握压强的基本知识。
3. 实验演示:教师利用压强计进行实验,让学生观察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4. 随堂练习:教师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运用所学的压强知识解决问题。
5. 例题讲解:教师讲解一些与压强相关的例题,让学生进一步理解压强的概念和计算方法。
6.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运用压强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分享自己的思路和经验。
六、板书设计板书设计如下:压强概念: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计算公式:P = F/S影响因素: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实例:大气压强、液体压强等七、作业设计1. 请简述压强的概念及其计算方法。
2. 举例说明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
3. 运用压强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一些现象。
答案:1. 压强是指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大小,其计算公式为P = F/S。
2. 压强的大小与压力大小、受力面积大小有关。
当压力一定时,受力面积越小,压强越大;当受力面积一定时,压力越大,压强越大。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教案9.1压强作为一名资深的幼儿园教师,我始终坚持以幼儿的兴趣和需求为导向,设计有趣、富有教育意义的课程。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培养幼儿的好奇心、想象力和创造力,帮助他们建立积极的学习态度。
一、设计意图本节课的设计方式采用了实践性、探究性的教学方法,通过一系列生动有趣的活动,让幼儿了解和感知压强的概念。
活动的目的是培养幼儿对物理现象的兴趣,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压强的基本概念,知道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实验能力和思维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物理现象的兴趣,培养他们积极探究科学的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压强的基本概念,了解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现象,理解压强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压力计、海绵、滑轮组、小车等。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张白纸、一支笔、一个气球。
五、活动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如用力压气球,让幼儿感受压力的存在。
提问:“我们为什么会感受到压力?压力是什么?”2. 讲解压强的概念:向幼儿解释压强的定义,即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
用教具演示压强的计算方法,让幼儿初步理解压强的含义。
3. 实验探究:让幼儿分组进行实验,观察不同压力、受力面积下的海绵凹陷程度,记录实验数据。
通过实验现象,让幼儿探究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5. 应用拓展:让幼儿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生活中的一些实例,如自行车轮胎的气压、建筑物的承重等,体会压强的实际应用。
六、活动重难点重点:让幼儿掌握压强的基本概念,了解压强与压力、受力面积的关系。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现象,理解压强的计算方法,并能应用于实际情境中。
七、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课后反思:通过本次活动,我发现幼儿对压强的概念有了初步的了解,但在实验操作和数据分析方面还需加强指导。
在今后的教学中,我将继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提高他们的实践操作能力和思维能力。
张庄中学“自主—互助,当堂巩固”八年级物理课案
课题:9.1压强
课型:新课执笔:刘玲玲集备:2013年2月21日教学:_______日星期______ _____ 班第____ 小组学生姓名________
学习目标:
1.理解压强的概念。
理解什么是压力,什么是物体的受力面积。
2.理解压强的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
3.能用压强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学习重点:压强的概念和压强的公式。
自主学习指导:
1.在学习“运动和力”一章时,我们知道,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在物理学中将作用在物体表面上的力叫做压力。
2.结合实验并体会一下,思考以下问题:
(1)压力的方向(2)压力的作用点
(3) 压力的大小。
学习任务(二)压力的作用效果跟什么因素有关?
阅读课本内容、观察、分析图9.1-3,完成以下问题;
1.甲、乙、丙三个实验,通过观察什么现象来显示压力的作用效果?答: 。
2.通过比较和两图,可以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和压力大小的关系,结论是:。
3.通过比较和两图,可以研究压力作用效果和受力面积大小的关系,结论是:。
4.这种常用的研究方法是。
学习任务(三)压强
阅读课本“压强”部分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为比较压力的作用效果,必须比较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物理学中,把单位面积上受到的压力叫,用符号表示。
2.压强计算公式是。
试写出式中各物理量的单位及单位的符号。
3.压强单位N/㎡读作,5N/㎡表示。
4.结合你对压强公式的理解看图回答以下问题;
甲乙
如图所示,一个圆台形物体放置在水平桌面上,采用甲、乙两种方式放置时(1)对地面的压力F甲 F乙,图中受力面积S甲 S乙,
(2)对地面的压强 F甲 F乙。
拓展探究
【知识拓展】压力与重力的区别和联系
压力重力施力物体
受力物体被压物体物体
力的三要素
大小
决定于互相挤压所发生形变的情
况,_______(一定,不一定)与
重力有关
方向
作用点
力的性质
属于_____力,是由于两个直接
_____的物体间相互挤压发生形变
而产生的力
属于引力,物体和地球之间不直接
______也会受到重力
受力图
课堂小结
张庄中学“自主—互助,当堂巩固”八年级物理课案
课题:9.1压强
课型:新课执笔:刘玲玲集备:2013年2月21日教学:_______日星期______ _____ 班第____ 小组学生姓名________
自学检测:
1.赤脚踩在尖锐的石头上会感到很疼痛,但踩在沙地上却感到舒服,这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与有关。
2.一辆质量5t的汽车对水平地面的压力是 N,若汽车对地面的压强为
2.5×105Pa,则汽车车轮与地面的接触面积为㎡。
(g=10N/Kg)
3.一人在冰面上行走时,忽然发现冰面想要破裂,下列做法较为合理的是()
A. 飞快的跑过去
B.用脚尖着地,慢慢走过去
C.立即躺下,慢慢爬过去
D.站着不动,等人来救
课堂反馈:
1. 的压力叫压强,用符号表示。
压强的计算表达式是,式中P表示,F表示,S表示。
压强的单位是。
3.5分
2.压强的公式P=F/S,对这个公式正确的理解是()1.5分
A.物体受力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B.物体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C.受力面积越大,产生的压强越大
D.受力面积一定,压强和压力成正比
3.被誉为“沙漠之舟”的骆驼站在水平沙面上,它的质量为400Kg,每只脚掌面积为0.02㎡
(1)骆驼对沙面的压力为多大?
(2)骆驼对沙面的压强为多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