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多层公共建筑消防设计的探讨
- 格式:pdf
- 大小:115.63 KB
- 文档页数:1
公共建筑中的部分防火设计规范公共建筑的疏散楼梯两梯段之间的水平净距不宜小于150mm。
安全出口宜按不同方向分散设置。
安全疏散距离应满足下列规定:一、房间内最远点至房间门口的距离不应超过15m。
二、房间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距离:医院应为24m;旅馆应为30m;其他工程应为40m。
位于袋形走道两侧或尽端的房间,其最大距离不应超过上述相应距离的一半。
商业物业消防安全布局要求a,附设在其它建筑物内的商场,宜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2h的不燃烧体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h的楼板与其它场所隔开。
b,食品加工、家电维修部位应避开主要安全出口。
c,自选商品超市宜设置在商场的首层、二层或三层。
d,住宅建筑底层设置的商场,应采用耐火极限不低于3h的不燃烧体墙和耐火极限不低于1h 的楼板与住宅部分隔开。
商场的安全出口应与住宅部分隔开。
e,商场营业厅、仓库区不应设置员工集体宿舍。
商业物业安全出口规定a,商场安全出口数不应少于2个。
b,商场的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应分散布置,相邻2个安全出口或疏散出口最近边缘之间的水平距离不应小于5m。
商业物业对各种走道、楼梯、通道的疏散宽度要求a,商场内疏散楼梯、走道的净宽应按实际疏散人数确定,b,单层、多层商场楼梯和走道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1m;高层商场楼梯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2m,走道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3m(走道单面布房)或1.4m(走道双面布房);地下人防商场楼梯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4m,走道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5m(走道单面布房)或1.6m(走道双面布房)。
首层疏散外门最小净宽不应小于1.4m。
c,商场营业厅货架、柜台的布置应便于人员安全疏散,主要疏散通道净宽不应小于3m,其它疏散通道净宽不应小于1.8m。
商业物业的疏散距离要求a,最远点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线距离不应超过30m。
b,办公等其它房间内最远点至该房间门的最大直线距离不应大于15m(单层、多层商场不应大于22m)。
c,房间门至最近安全出口的最大直线距离不应超过40m。
例析住宅小区消防设计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住宅小区的数量不断增加,其消防安全问题日益受到关注。
良好的消防设计是保障小区居民生命财产安全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通过对几个关键方面的分析,探讨住宅小区消防设计的要点和注意事项。
一、建筑布局与防火间距住宅小区的建筑布局应充分考虑防火安全。
建筑物之间应保持足够的防火间距,以防止火灾在相邻建筑之间蔓延。
防火间距的大小取决于建筑物的高度、使用性质和耐火等级等因素。
一般来说,多层住宅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6 米,高层住宅之间的防火间距不应小于 13 米。
在规划布局时,还应避免将建筑物布置成“U”形、“回”字形等容易导致火势蔓延的形状。
同时,要合理设置消防车道和消防登高操作场地,确保消防车能够顺利通行和展开灭火救援工作。
消防车道的宽度不应小于 4 米,转弯半径不应小于 9 米,坡度不应大于 8%。
消防登高操作场地的长度和宽度不应小于 15 米和 10 米,其承载能力应满足消防车的要求。
二、安全疏散设计安全疏散是住宅小区消防设计的核心内容之一。
疏散楼梯、疏散通道和安全出口的设置应满足人员疏散的要求。
对于多层住宅,一般应设置封闭楼梯间。
楼梯间应能天然采光和通风,楼梯的宽度不应小于 11 米。
对于高层住宅,应设置防烟楼梯间,楼梯间应设置前室,前室的面积不应小于 45 平方米。
疏散通道应保持畅通无阻,不得堆放杂物或设置障碍物。
疏散门应向疏散方向开启,其宽度不应小于 09 米。
安全出口的数量应根据建筑物的面积、人数和疏散距离等因素确定,每个防火分区应至少有两个安全出口。
在设计疏散楼梯和疏散通道时,还应考虑人员疏散的时间和距离。
从房间内最远点到房门的疏散距离不应超过规定值,对于多层住宅,不应大于 22 米,对于高层住宅,不应大于 40 米。
三、消防设施的配置住宅小区应配备完善的消防设施,包括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火灾自动报警系统、防烟排烟系统等。
消火栓系统是最基本的消防设施之一,应保证建筑物内任何部位都有两股充实水柱能够同时到达。
Fanatic desire will induce dangerous actions and do absurd things.简单易用轻享办公(页眉可删)中庭建筑的防火安全设计探讨随着建筑业的发展,一种以建筑内部空间为核心综合多种功能的空间结构形式--中庭,在我国的高层建筑中使用的越来越为频繁和成熟。
如上海的金茂大厦、港汇商厦、连卡佛等许多高层建筑,都设有贯穿若干层或全楼的中庭。
中庭的出现,在创造了一个引人注目的共享环境的同时,也带来了特殊的火灾危险性。
中庭的高度(通常在20米以上)会大大降低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有效性,而贯穿全楼或多层的封闭大空间与楼层间的不完全隔离,无法有效延缓火、烟由着火层向其他楼层的蔓延,随着火场温度的升高,如无完善的送风、排烟系统设计,中庭还可能产生明显的烟囱效应,造成火势迅速上窜蔓延,甚至将导致大量人员伤亡,带来不可估计的损失。
以下我们了解中庭的一些情况及对中庭建筑的防火安全设计进行探讨。
一、概况1.1、中庭的概念短边长度不小于6m(或半径不小于6m),横截面积不小于100㎡,且其共享层数不少于三层的带有顶盖的室内庭院。
设有中庭的建筑称之为中庭建筑。
1.2、防火设计中中庭的分类根据防火分隔设计所配备的消防设施,中庭一般可分为以下三类:1.2.1、天井式中庭它是指用耐热的防火玻璃从建筑中分隔出来的高大空间,除了用于交通目的之外无其它使用功能。
这类中庭由于采用了防火玻璃分隔,一般不会出现太大的问题,火灾时利用机械排烟可达到控制火灾蔓延的目的。
1.2.2、开敞式中庭它是指除部分房间装有玻璃分隔之外,多数层间与中庭完全相通。
这类中庭在火灾时的主要威胁来自与中庭直接相通的疏散通道及回廊,因此,需设计烟气控制系统防止烟气进入疏散通道。
1.2.3、封闭式中庭它是指用普通玻璃分隔出来的空间,具备使用功能,通常可作为娱乐场所或餐厅。
封闭式中庭在火灾中即使整个空间充满烟气,危险性也不太大,考虑周围的回廊,房间全渗进烟气,通常要设置机械排烟装置防止烟气扩散。
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多层丙类仓库的消防给水系统设计探讨——以郴州陆港物流基地为例摘要:郴州陆港物流基地是发挥区位和开放优势,集中力量和资源,重点实施建设的国际化物流大通道和开放大平台。
本文结合工程实际,对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多层丙类仓库的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的设计进行了探讨,为其它相似工程项目的消防给水设计提供了参考。
关键词:物流基地;一类高层;丙类仓库;高大空间场所;消火栓系统;自动喷水灭火系统0 引言为扩大对外开放、推动产业升级,响应和服务国家“一带一路”的倡议,促进物流经济发展成了必然趋势。
郴州陆港物流基地已先后开通郴州-长沙-欧洲国际班列、湘粤非铁海联运班列、“跨境一锁”湘港澳直通快速通道等开放物流通道,携手广州港等港口构建粤港澳大湾区港口群“内陆港”,打通了国际国内双循环物流大通道,带动湘品、郴品快速融入中非、中欧、东盟新通道“经济圈”。
该建设项目中包含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多层丙类仓库,集展示、跨境电商、办公、高大空间仓储等多种功能于一体。
项目的复杂性也意味着其消防系统的复杂性。
本文结合工程实例,对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和多层丙类仓库的消防给水系统进行了分析与探讨,为其它相似物流基地项目的消防设计提供了参考。
1 工程概况1.1现状概况与功能定位郴州陆港物流基地位于郴州市北湖区,包括总部经济大楼、一号分拨中心。
规划将该项目打造成郴州国际陆港核心区的综合服务中心、形象展示中心,集展示、中欧国际合作、跨境电商、海关监管和仓储等功能于一体,主要分为综合服务、仓储办公和海关监管3个功能。
总部经济大楼位于海泉路与仙泉路东北侧,为郴州陆港物流基地的启动区,东北面为陆港站场。
一号分拨中心位于海泉路与兴义路交叉口西北侧,西临集装箱作业区,东面是已建成的兴义物流两栋区外仓。
地块现状为兴义物流公交枢纽站。
1.2建设概况总部经济大楼,为一类高层公共建筑,地下1层(属于II类汽车库),地上17层,建筑高度为82.45m,总建筑面积为31234.41m2。
多层厂房和公共建筑内楼梯间设置形式对防火分区划分影响探讨摘要:防火分区是控制建筑物火灾蔓延的基本空间单元,合理划分建筑物防火分区是提高建筑防火性能的重要措施,本文从楼梯间设置形式对建筑物防火分区划分影响指出了值得商榷的地方,并提出了探讨意见。
近年来,随着经济发展和建筑技术进步,建筑形式愈来愈多样化,建筑功能日趋复杂化,对建筑防火性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建筑合理地划分防火分区,在火灾情况下能有效阻止火势蔓延,将火灾控制在局部空间范围内,能够为人员安全疏散和火灾扑救创造有利条件,从而有效减少火灾造成的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疏散楼梯是人员上下的竖向通道,是安全疏散的重要设施,按使用部位和结构形式,可以分为室内楼梯(包括敞开楼梯、敞开楼梯间、封闭楼梯间、防烟楼梯间)和室外楼梯。
疏散楼梯的设置形式是否影响建筑防火分区划分一直在各消防技术培训服务机构以及实践执行中存在较大争议,笔者认为,对于楼梯间设置形式是否影响防火分区的划分不能笼统、不加区分地说“影响”还是“不影响”,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确定,以下分别从多层厂房和公共建筑内楼梯间设置形式对防火分区划分及影响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探讨意见。
一、多层厂房内楼梯间设置形式对防火分区划分影响(一)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内楼梯间设置形式对防火分区划分影响不少消防安全培训服务机构和消防专家认为,甲乙丙类多层厂房若各层建筑面积均不大于一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且不少于两个安全出口时,无论采用敞开楼梯间,还是封闭楼梯间,各层均可划分为一个防火分区,楼梯间设置形式不会影响甲乙丙类多层厂房防火分区划分。
比如某矩形木器厂房,耐火等级二级,五层,层高4m,每层建筑面积1000㎡,各层分别靠厂房两端外墙设置两部敞开楼梯间相连通并直通室外,用于生产作业人员上下通行。
但笔者认为,根据《建筑设计防火规范》(GB50016-2014<2018版>)第3.7.6条和第5.3.2条规定,甲乙丙类多层厂房应当采用封闭楼梯间,对于应当采用封闭楼梯间的厂房,采用敞开楼梯间时,敞开楼梯间应当按连通上下层的开口考虑,其防火分区建筑面积应叠加计算,当叠加计算后的建筑面积大于一个防火分区的最大允许建筑面积时,应当划分防火分区。
多层公共建筑的消防要求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人口密度的增加,多层公共建筑如高层住宅、商业办公楼、医院等在城市建设中占据了越来越重要的地位,但同时也带来了很多安全隐患。
在这些公共建筑的设计和建造过程中,消防安全应是首要考虑因素之一。
本文将介绍多层公共建筑的消防要求。
1.建筑设计方面(1)防火隔离公共建筑设计应提高防火等级。
建筑物应设置防火隔离带及防火门窗,每层楼的防火门应采用自动关闭装置,能够有效地防止火势蔓延。
(2)疏散通道公共建筑应设置多条疏散通道,且通畅、明亮、宽敞,并标明疏散标志。
尤其是人员密集的场所,如走廊、楼梯间、电梯间等,应设置更为重要的疏散通道。
(3)消防设施公共建筑内应配备消防设施,如自动喷水灭火装置、定向喷洒灭火装置、干粉灭火器等,满足消防要求,并安装在易燃、易爆等场所。
(4)电气设备公共建筑内的电气设备应按规定布置,并采取防火、防爆措施,如:使用消防电缆、消防指示标等。
2.消防管理方面(1)消防人员公共建筑内应配备专业的消防人员,并在消防队指导下进行专业培训,可以掌握基本的灭火救援技能,以及消防设备、灭火器材等的使用方法。
(2)应急预案公共建筑应制定完善的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应急预案应包括火灾报警流程、人员疏散指引、火灾扑救方案等。
(3)防火宣传公共建筑内应进行防火宣传,为人们提供火灾发生时的自救逃生知识,以及火源的防范方法等。
还应设置消防宣传标语、海报、LED显示屏等,提高人们的消防意识和应急自救能力。
3.维护保养方面公共建筑的消防设施和消防设备应定期检查、保养,确保正常运转。
如有现场维修,应有消防人员指挥,并下达撤离信息,确保现场秩序和安全。
总之,保障多层公共建筑的消防安全应首要考虑,设计和建造过程中应遵守国家规范和标准,严格把关每一个细节,确保消防设施与建筑物的综合能力符合规定要求,为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提供了充分的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