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水、电解质代谢紊乱-73页精选文档
- 格式:ppt
- 大小:1.89 MB
- 文档页数:73
小儿常见代谢紊乱张兰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一水代谢紊乱(一)脱水:指体液总量尤其细胞外液量的减少。
1、脱水程度:根据脱水的量可将脱水分为轻、中、重度。
评估方法是根据前囟、眼窝、皮弹性、循环和尿量等变化。
2、脱水性质:指体液渗透压的改变。
根据血钠的含量将脱水又分为低渗、高渗、等渗三种,其中以等渗最多见。
小儿不同程度脱水的鉴别诊断要点脱水程度轻度中度重度丢失体液量占体重5% 10% 15%精神状况好烦躁萎靡眼眶凹陷不明显明显十分明显眼泪有少无口腔粘膜湿润干燥十分干燥末梢循环好稍差差尿量正常减少无血压正常基本正常下降小儿不同性质脱水的鉴别诊断要点低渗性脱水等渗性脱水高渗性脱水腹泻及呕吐时间不长较长短皮肤:颜色苍白苍白潮红温度冷冷—弹性低下良好良好粘膜湿湿干口渴不明显不明显显著眼眶凹陷显不显显神经症状嗜睡不明显明显末梢循环障碍明显不明显不明显低钠血症:血清钠浓度低于130 mmol/L病理生理:细胞内水肿;细胞外脱水;脑细胞水肿明显;病因:严重腹泻病;反复使用利尿剂;营养不良;医源性;1、低钠伴细胞外液容量减少-脱水;2、低钠伴细胞外液容量正常-SIADH;3、低钠伴细胞外液容量过多-水钠潴留及水中毒(吃过度稀释奶医源性等)临床表现:1、细胞内水肿;萎靡苍白嗜睡低体温,重者昏迷惊厥脑疝;2、细胞外液容量改变:细胞外液脱水相对较重;3、神经肌肉应激性低下:肌张力低、腱反射消失,心音低、腹胀治疗●1、低渗性脱水:累计损失量2/3或等张;重者有神经系统症状加3%氯化钠;每输入12ml/kg可提高血钠10mmol/L,血钠达120mmol/L,可予2/3或等张液至累计损失量纠正●2、水钠潴留所致低钠血症:治疗原发病,限制水钠摄入,重者可用利尿剂●3、水中毒所致低钠血症:轻者限水,重者用利尿剂,并用等渗或高渗含钠液补充由尿丢失的钠盐高钠血症:血清钠大于150mmol/L病理生理:细胞内脱水;病因:1、体内水缺失:摄水过少,丢失水或低渗液过多;2、摄盐过多:多为医源性临床表现:1、细胞内脱水:烦渴、超高热、唇干、无泪;烦躁、强制、肌震颤、抽搐;脑出血2、细胞外液容量改变:细胞外脱水针状相对较轻3、神经肌肉应激性增高;治疗:1、要缓慢降低血清钠浓度,以下降10-15mmol/24小时为宜;2、液体中加适当钾;3、在48小时左右纠正脱水、酸中毒;4、镇静、降温;5、控制心衰;4、无循环障碍仅有少尿者:1:1液体,5-10ml/kg,4h,如果尿量大于0.5 ml/kg/h,继续给予30-40mmol/L钠,48小时完成;5、既无循环障碍也无少尿者:给予30-40mmol/L钠;6、有血压下降,少尿或无尿,循环障碍者:1、开始选用3:4:2或生理盐水,10-20ml/kg,1-2小时内完成,2、如中心静脉压低于10cmH2O,可重复上一步骤,3、循环初步恢复,选用3:2:1,4-6ml/kg/小时,4-5小时,4、小便达到0.5 ml/kg小时,改用30-40mmol/L的Na+,48小时内补足累计丢失量;(二)补充继续损失量;10-40ml/kg,1/2-1/3张,14-16小时;(三)补充生理需要量60-80ml/kg,1/5张,14-16小时根据上述三方面的需要总计第一日所用的液量、电解质。
第三章 水、电解质紊乱(3-1)第一节 水、钠代谢紊乱 一、 正常的水、钠代谢 (一) 体液的容量和分布【体液】 体内的水和溶解在其中的电解质、低分子有机化合物以及蛋白质等组成。
细胞外液血浆 5%ECF 组织间液 15% 细胞内液ICF体液总量的分布受年龄、性别、胖瘦影响。
新生儿、男性、瘦者体液总量多。
(二)体液的电解质成分 【电解质(Electrolyte )】:以离子状态溶于体液中的各种无机盐或有机物。
Na +1、ICF 和ECF ,电解质成分差异大;2、血浆和组织间液,电解质构成和数量大致相等,但蛋白质含量差异大;3、各部分体液,阳离子与阴离子数的总和相等,保持电中性。
(二) 体液的渗透压——等渗 【 渗透压】:取决于溶质的分子或离子的数目,主要是电解质。
血浆渗透压280~ 310mmol/L ,在此范围内称等渗。
细胞内液与细胞外液渗透压基本相等。
正常时:血管内外、细胞内外的渗透压是相等的。
失衡时→再平衡:低渗溶液中的水向高渗溶液流动。
(四) 水的生理功能和水平衡 1、水的生理功能①促进物质代谢 ②调节体温 ③润滑 ④其他 2、水平衡1)细胞内外水的运动水自由通过 ,蛋白质、Na +、K +、Ca2+等不能自由通过。
2)血管内外水的运动蛋白质等大分子物质受限,水和电解质自由交换。
3)体内外水的运动摄入=排出水促进物质代谢、调节体温、润滑作用、使肌肉坚实柔韧。
(五)电解质的生理功能和钠平衡电解质的生理功能·维持体液的渗透平衡和酸碱平衡·维持静息电位·参与细胞动作电位的形成·参与新陈代谢和生理功能活动钠平衡钠主要由肾脏排出,具有“多吃多排,少吃少排,不吃不排”的特点。
(六)体液容量及渗透压的调节水、钠变化→细胞外液容量及渗透压变化→神经-内分泌系统调节1. 渴感——饮水增加2.水的移动调节渗透压渗透压感受器通过细胞皱缩的变化而兴奋。
3.激素调节——抗利尿激素ADH、醛固酮、心房肽ANP总结:体液渗透压的调节细胞内液向外转移 ADH↑细胞外液高渗渗透压感受器兴奋渴感醛固酮↓总结:体液容量的调节醛固酮↑血容量减少 ADH↑渴感优先恢复血容量ANP↓细胞外液低渗抑制ADH分泌及渴感的作用不明显正常的水钠代谢及调节功能维持着正常的细胞外液渗透压和容量。
婴幼儿常见水电解质问题处理当宝宝出现水电解质问题时,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及时正确地处理。
水电解质平衡对于婴幼儿的健康非常重要。
本文将为大家介绍几个常见的水电解质问题及其处理方法。
1. 脱水脱水是婴幼儿常见的水电解质问题之一。
宝宝脱水的原因可能是呕吐、腹泻、发热等疾病导致的体液丢失过多。
当宝宝出现脱水症状时,如口渴、尿量减少、皮肤干燥等,我们应该立即采取措施。
为宝宝补充适量的水分是关键。
母乳或配方奶是最好的选择,可以根据宝宝的需要进行喂养。
此外,特别注意室内的温度和湿度,保持空气湿润,可以通过加湿器或湿毛巾来实现。
2. 电解质紊乱电解质紊乱是指体内钠、钾、钙、镁等电解质的浓度异常。
婴幼儿体内电解质紊乱的常见原因包括疾病、失血、呕吐和腹泻等。
当宝宝出现电解质紊乱症状时,如乏力、食欲不振、口渴、心跳快等,我们需要密切观察宝宝的情况,并及时就医。
医生会根据宝宝的情况进行相应的检查和治疗,可能包括血液检查和静脉输液等。
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均衡的饮食也是预防婴幼儿电解质紊乱的重要措施。
饮食应包括各类食物,如蔬菜、水果、肉类、奶制品等,确保宝宝摄入适量的电解质。
3. 酸碱平衡失调酸碱平衡失调是指体内酸碱平衡被破坏导致的病理过程。
宝宝的酸碱平衡失调常见原因包括呕吐、腹泻、呼吸道感染等。
当宝宝出现酸碱平衡失调的症状时,如疲劳、呼吸困难、食欲不振等,我们首先需要确保宝宝正常呼吸、饮食和睡眠。
如果症状持续或加重,需要及时就医。
酸碱平衡失调的治疗通常需要医生的指导。
医生可能会建议改变宝宝的饮食结构,增加碱性食物的摄入,如蔬菜和水果。
此外,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宝宝的休息和运动,也对酸碱平衡有积极作用。
总结对于婴幼儿常见的水电解质问题,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宝宝的症状,并及时采取措施。
保证宝宝的水分摄入是预防和处理脱水的关键。
饮食的均衡和多样性能够减少电解质紊乱的风险。
对于酸碱平衡失调,我们需要维持宝宝的正常生活习惯,并及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