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集装箱运输方式

国际集装箱运输方式

国际集装箱运输方式
国际集装箱运输方式

国际集装箱运输方式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概述

国际集装箱运输概述

集装箱的定义

集装箱的标准

集装箱的种类

集装箱运输的特点

集装箱运输的关系人

集装箱的标记

国际集装箱货运进出口程序

进口程序

出口程序

国际集装箱与多式联运运价及费用计收国际集装箱海运运价

国际集装箱内陆运价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运价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责任与保险

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责任范围与责任期间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赔偿责任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与保险

国际多式联运与集装箱综合保险

国际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单证

国际集装箱运输单证的构成及特点

主要集装箱运输单证的内容与功能

集装箱运输单证与EDI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单据

国际集装箱运输操作实务

国际集装箱的发送和交接

集装箱出口通关操作流程

集装箱加固操作总应注意的事项

集装箱码头的空箱操作

集装箱的选择与检查

充分利用集装箱装载能力,提高集装箱装载量国际中转集装箱的码头操作

集装箱码头各类货物的装箱操作

集装箱场站各类货物的装箱操作

集装箱冷藏运输装货时为什么不要预冷冷藏箱集装箱船的分类

如何在码头合理装卸集装箱

如何避免滞箱

货物装箱与集港

货运单证的缮制

拼箱出运巧安排

集装箱整箱、拼箱流转程序

全套单证样本与填写规范

如何收取集装箱超期使用费和堆存费

支线运输协议中集装箱丢失的赔偿问题

我国的多式联运

国际集装箱运输方式

由于集装箱是一种新的现代化运输方式,它与传统的货物运输有很多不同,做法也不一样,目前国际上对集装箱运输尚没有一个行之有效并被普遍接受的统一做法。但在处理集装箱具体业务中,各国大体上做法近似,现根据当前国际上对集装箱业务的通常做法,简介如下:

1.集装箱货物装箱方式

根据集装箱货物装箱数量和方式可分为整箱和拼箱两种。

(1)整箱(Full Container Load,FCL)。是指货方自行将货物装满整箱以后,以箱为单位托运的集装箱。这种情况在货主有足够货源装载一个或数个整箱时通常采用,除有些大的货主自己置备有集装箱外,一般都是向承运人或集装箱租赁公司租用一定的集装箱。空箱运到工厂或仓库后,在海关人员的监管下,货主把货装入箱内、加锁、铝封后交承运人并取得站场收据,最后凭收据换取提单或运单。

(2)拼箱(Less Than Container Load,LCL)。是指承运人(或代理人)接受货主托运的数量不足整箱的小票货运后,根据货类性质和目的地进行分类整理。把去同一目的地的货,集中到一定数量拼装入箱。由于一个箱内有不同货主的货拼装在一起,所以叫拼箱。这种情况在货主托运数量不足装满整箱时采用。拼箱货的分类、整理、集中、装箱(拆箱)、交货等工作均在承运人码头集装箱货运站或内陆集装箱转运站进行。

2.集装箱货物交接方式

如上所述,集装箱货运分为整箱和拼箱两种,因此在交接方式上也有所不同,纵观当前国际上的做法,大致有以下四类:

(1)整箱交,整箱接(FCL/FCL)

货主在工厂或仓库把装满货后的整箱交给承运人,收货人在目的地以同样整箱接货,换言之,承运人以整箱为单位负责交接。货物的装箱和拆箱均由货方负责。

(2)拼箱交、拆箱接(LCL/LCL)

货主将不足整箱的小票托运货物在集装箱货运站或内陆转运站交给承运人,由承运人负责拼箱和装箱(Stuffing,Vanning)运到目的地货站或内陆转运站,由承运人负责拆箱(Unstuffing,Devantting),拆箱后,收货人凭单接货。货物的装箱和拆箱均由承运人负责。

(3)整箱交,拆箱接(FCL/LCL)

货主在工厂或仓库把装满货后的整箱交给承运人,在目的地的集装箱货运站或内陆转运站由承运人负责拆箱后,各收货人凭单接货。

(4)拼箱交,整箱接(LCL/FCL)

货主将不足整箱的小票托运货物在集装箱货运站或内陆转运站交给承运人。由承运人分类调整,把同一收货人的货集中拼装成整箱,运到目的地后,承运人以整箱交,收货人以整箱接。

上述各种交接方式中,以整箱交、整箱接效果最好,也最能发挥集装箱的优越性。

3.集装箱货物交接地点

集装箱货物的交接,根据贸易条件所规定的交接地点不同一般分为:

(1)门到门(Door to Door):从发货人工厂或仓库至收货人工厂或仓库;

(2)门到场(Door to CY):从发货人工厂或仓库至目的地或卸箱港的集装箱堆场;

(3)门到站(Door to CFS):从发货人工厂或仓库至目的地或卸箱港的集装箱货运站;

(4)场到门(CY to Door):从起运地或装箱港的集装箱堆场至收货人工厂或仓库;

(5)场到场(CY to CY):从起运地或装箱港的堆场至目的地或卸箱港的集装箱堆场;

(6)场到站(CY to CFS):从起运地或装箱港的集装箱堆场至目的地或卸箱港的集装箱货运站。

(7)站到门(CFS to DOor):从起运地或装箱港的集装箱货运站至收货人工厂或仓库;

(8)站到场(CFS to CY):从起运地或装箱港的集装箱货运站至目的地或卸箱港的集装箱堆场;

(9)站到站(CFS to CFS):从起运地或装箱港的集装箱货运站至目的地或卸箱港的集装箱货运站。

以上九种交接方式,进一步可归纳为以下四种方式:

(1)门到门:这种运输方式的特征是,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完全是集装箱运输,并无货物运输,故最适宜于整箱交,整箱接。

(2)门到场站:这种运输方式的特征是,由门到场站为集装箱运输,由场站到门是货物运输,故适宜于整箱交、拆箱接。

(3)场站到门:这种运输方式的特征是,由门至场站是货物运输,由场站至门是集装箱运输,故适宜于拼箱交、整箱接。

(4)场站到场站:这种运输方式的特征是,除中间一段为集装箱运输外、两端的内陆运输均为货物运输,故适宜于拼箱交、拆箱接。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概述

国际集装箱运输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化运输方式。与传统的件杂货散运方式相比,它具有运输效率高,经济效益好及服务质量优的特点。正因如此,集装箱运输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保证国际贸易的最优运输方式。尤其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随着集装箱运输软硬

件成套技术臻于成熟,到80年代集装箱运输已进入国际多式联运时代。

国际多式联运是一种利用集装箱进行联运的新的运输组织方式。它通过采用海、陆、空等两种以上的运输手段,完成国际间的连贯货物运输,从而打破了过去海、铁、公、空等单一运输方式互不连贯的传统做法。如今,提供优质的国际多式联运服务己成为集装箱运输经营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一、国际多式联运的定义与特征

国际多式联运(MultimodaI Transport)是一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的最优化效益为目标的联运组织形式。它通常是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将不同的运输方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连续的,综合性的一体化货物运输。通过一次托运,一次计费,一份单证,一次保险,由各运输区段的承运人共同完成货物的全程运输,即将货物的全程运输作为一个完整的单一运输过程来安排。然而,它与传统的单一运输方式又有很大的不同。根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简称“多式联运公约”)以及1997年我国交通部和铁道部共同颁布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则》的定义,国际多式联运是指“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地点交付的货物运输”。根据该定义,结合国际上的实际做法,可以得出,构成国际多式联运必须具备以下特征或称基本条件:

(1)必须具有一份多式联运合同。该运输合同是多式联运经营人与托运人之间权利、义务、责任与豁免的合同关系和运输性质的确定,也是区别多式联运与一般货物运输方式的主要依据。

(2)必须使用一份全程多式联运单证。该单证应满足不同运输方式的需要,并按单一运费率计收全程运费。

(3)必须是至少两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连续运输。

(4)必须是国际间的货物运输。这不仅是区别于国内货物运输,主要是涉及国际运输法规的适用问题。

(5)必须由一个多式联运经营人对货物运输的全程负责。该多式联运经营人不仅是订立多式联运合同的当事人,也是多式联运单证的签发人。当然,在多式联运经营人履行多式联运合同所规定的运输责任的同时,可将全部或部分运输委托他人(分承运人)完成,并订立分运合同。但分运合同的承运人与托运人之间不存在任何合同关系。

由此可见,国际多式联运的主要特点是,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对托运人签订一个运输合同统一组织全程运输,实行运输全程一次托运,一单到底,一次收费,统一理赔和全程负责。它是一种以方便托运人和货主为目的的先进的货物运输组织形式。

二、国际多式联运的优越性

国际多式联运是一种比区段运输高级的运输组织形式,20世纪60年代未美国首先试办多式联运业务,受到货主的欢迎。随后,国际多式联运在北美、欧洲和远东地区开始采用;20世纪

80年代,国际多式联运己逐步在发展中国家实行。目前,国际多式联运己成为一种新型的重要的国际集装箱运输方式,受到国际航运界的普遍重视。1980年5月在日内瓦召开的联合国国际多式联运公约会议上产生了《联合国国际多式联运公约》。该公约将在30个国家批准和加入一年后生效。它的生效将对今后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产生积极的影响。

国际多式联运是今后国际运输发展的方向,这是因为,开展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具有许多优越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简化托运、结算及理赔手续,节省人力、物力和有关费用:在国际多式联运方式下)无论货物运输距离有多远,由几种运输方式共同完成,且不论运输途中货物经过多少次转换,所有一切运输事项均由多式联运经营人负责办理。而托运人只需办理一次托运,订立一份运输合同,一次支付费用,一次保险,从而省去托运人办理托运手续的许多不便。同时,由于多式联运采用一份货运单证,统一计费,因而也可简化制单和结算手续,节省人力和物力,此外,一旦运输过程中发生货损货差,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对全程运输负责,从而也可简化理赔手续,减少理赔费用。

(2)缩短货物运输时间,减少库存,降低货损货差事故,提高货运质量:在国际多式联运方式下,各个运输环节和各种运输工具之间配合密切,衔接紧凑,货物所到之处中转迅速及时,大大减少货物的在途停留时间,从而从根本上保证了货物安全、迅速、准确、及时地运抵目的地,因而也相应地降低了货物的库存量和库存成本。同时,多式联运系通过集装箱为运输单元进行直达运输,尽管货运途中须经多次转换,但由于使用专业机械装卸,且不涉及糟内货物,因而货损货差事故大为减少,从而在很大程度上提高了货物的运输质量。

(3)降低运输成本,节省各种支出:由于多式联运可实行门到门运输,因此对货主来说,在货物交由第一承运人以后即可取得货运单证,并据以结汇,从而提前了结汇时间。这不仅有于加速货物占用资金的周转,而且可以减少利息的支出。此外,由于货物是在集装箱内进行输的,因此从某种意义上来看,可相应地节省货物的包装,理货和保险等费用的支出。

(4)提高运输管理水平,实现运输合理化:对于区段运输而言,由于各种运输方式的经营人自为政,自成体系,因而其经营业务范围受到限制,货运量相应也有限。而一旦由不同的运经营人共同参与多式联运,经营的范围可以大大扩展,同时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现有设备作用,选择最佳运输线路组织合理化运输。

(5)其他作用:从政府的角度来看,发展国际多式联运具有以下重要意义:有利于加强政府门对整个货物运输链的监督与管理;保证本国在整个货物运输过程中获得较大的运费收入配比例;有助于引进新的先进运输技术;减少外汇支出;改善本国基础设施的利用状况;通过国家的宏观调控与指导职能保证使用对环境破坏最小的运输方式达到保护本国生态环境的目的。

三、国际多式联运的运输组织形式

国际多式联运是采用两种或两种以上不同运输方式进行联运的运输组织形式。这里所指的至少两种运输方式可以是:海陆,陆空,海空等。这与一般的海海,陆陆,空空等形式的联运有着本质的区别。后者虽也是联运,但仍是同一种运输工具之间的运输方式。众所周知,各种运输方式均有自身的优点与不足。一般来说,水路运输具有运量大,成本低的优点;公路运输则具有机动灵活,便于实现货物门到问运输的特点,铁路运输的主要优点是不受气候影响,可深入内陆和

横贯内陆实现货物长距离的准时运输;而航空运输的主要优点是可实现货物的快速运输。由于国际多式联运严格规定必须采用两种和两种以上的运输方式进行联运,因此这种运输组织形式可综合利用各种运输方式的优点,充分体现社会化大生产大交通的特点。

由于国际多式联运具有其他运输组织形式无可比拟的优越性,因而这种国际运输新技术已在世界各主要国家和地区得到广泛的推广和应用。目前,有代表性的国家多式联运主要有远东/欧洲,远东/北美等海陆空联运,其组织形式包括:

1.海陆联运

海陆联运是国际多式联运的主要组织形式,也是远东/欧洲多式联运的主要组织形式之一。目前组织和经营远东/欧洲海陆联运业务的主要有班轮公会的三联集团、北荷、冠航和丹麦的马士基等国际航运公司,以及非班轮公会的中国远洋运输公司、台湾长荣航运公司和德国那亚航运公司等。这种组织形式以航运公司为主体,签发联运提单,与航线两端的内陆运输部门开展联运业务,与大陆桥运输展开竞争。

2.陆桥运输

在国际多式联运中,陆桥运输(Land Bridge Service)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远东/欧洲国际多式联运的主要形式。所谓陆桥运输是指采用集装箱专用列车或卡车,把横贯大陆的铁路或公路作为中间“桥梁”,使大陆两端的集装箱海运航线与专用列车或卡车连接起来的一种连贯运输方式。严格他讲,陆桥运输也是一种海陆联运形式。只是因为其在国际多式联运中的独特地位,故在此将其单独作为一种运输组织形式。目前,远东/欧洲的陆桥运输线路有西伯利亚大陆桥和北美大陆桥。

(1)西伯利亚大陆桥(Siberian Landbridge)

西伯利亚大陆桥(SLB)是指使用国际标准集装箱,将货物由远东海运到俄罗斯东部港口,再经跨越欧亚大陆的西怕利亚铁路运至波罗的海沿岸如爱沙尼亚的塔林或拉脱维亚的里加等港口,然后再采用铁路、公路或海运运到欧洲各地的国际多式联运的运输线路。

西伯利亚大陆桥于1971年由原全苏对外贸易运输公司正式确立。现在全年货运量高达10

万标准箱(TEU),最多时达15万标准箱。使用这条陆桥运输线的经营者主要是日本、中国和欧洲各国的货运代理公司。其中,日本出口欧洲杂货的V3,欧洲出口亚洲杂货的1/5是经这条陆桥运输的。由此可见,它在沟通亚欧大陆,促进国际贸易中所处的重要地位。

西伯利亚大陆桥运输包括“海铁铁”、“海铁海”、“海铁公”和“海公空”等四种运输方式。由俄罗斯的过境运输总公司(SOJUZTRANSIT)担当总经营人,它拥有签发货物过境许可证的权利,并签发统一的全程联运提单,承担全程运输责任。至于参加联运的各运输区段,则采用“互为托、承运”的接力方式完成全程联运任务。可以说,西伯利亚大陆桥是较为典型的一条过境多式联运线路。

西伯利亚大陆桥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一条陆桥运输线。它大大缩短了从日本、远东、东南亚及大洋洲到欧洲的运输距离,并因此而节省了运输时间。从远东经俄罗斯太平洋沿岸港口去欧洲的陆桥运输线全长13000km。而相应的全程水路运输距离(经苏伊士运河)约为20000km。从日本横滨到欧洲鹿特丹,采用陆桥运输不仅可使运距缩短1/3,运输时间也可节省1/2。此外,在一般情况下,运输费用还可节省20%~30%左右,因而对货主有很大的吸引力。

由于西伯利亚大陆桥所具有的优势,因而随着它的声望与日惧增,也吸引了不少远东、东南亚以及大洋洲地区到欧洲的运输,使西怕利亚大陆桥在短短的几年时间中就有了迅速发展。但是,西伯利亚大陆桥运输在经营上管理上存在的问题如港口装卸能力不足、铁路集装箱车辆的不足、箱流的严重不平衡以及严寒气候的影响等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它的发展。尤其是随着我国兰新铁路与中哈边境的土西铁路的接轨,一条新的“欧亚大陆桥”形成,为远东至欧洲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提供了又一条便捷路线,使西怕利亚大陆桥面临严峻的竞争形势。

(2)北美大陆桥(North American Landbridge)

北美大陆桥是指利用北美的大铁路从远东到欧洲的“海陆海”联远。该陆桥运输包括美国大陆桥运输和加拿大大陆桥运输。美国大陆桥有两条运输线路:一条是从西部太平洋沿岸至东部大西洋沿岸的铁路和公路运输线;另一条是从西部太平洋沿岸至东南部墨西哥湾沿岸的铁路和公路运输线。美国大陆桥于1971年底由经营远东/欧洲航线的船公司和铁路承运入联合开办“海陆海”

多式联运线,后来美国几家班轮公司也投入营运。目前,主要有四个集团经营远东经美国大陆桥至欧洲的国际多式联运业务。这些集团均以经营人的身份,签发多式联运单证,对全程运输负责。加拿大大陆桥与美国大陆桥相似,由船公司把货物海运至温哥华,经铁路运到蒙特利尔或哈利法克斯,再与大西洋海运相接。

北美大陆桥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影响最大、服务范围最广的陆桥运输线。据统计,从远东到北美东海岸的货物有大约50%以上是采用双层列车进行运输的,因为采用这种陆桥运输方式

比采用全程水运方式通常要快1~2周。例如,集装箱货从日本东京到欧洲鹿特丹港,采用全程水运(经巴拿马运河或苏伊士运河)通常约需5~6周时间,而采用北美陆桥运输仅需3周左右的时间。

随着美国和加拿大大陆桥运输的成功营运,北美其他地区也开展了大陆桥运输。墨西哥大陆桥(Mexican Land bridge)就是其中之一。该大陆桥横跨特万特佩克地峡(Isthmus Tehuantepec),连接太平洋沿岸的萨利纳克鲁斯港和墨西哥湾沿岸的夸察夸尔科斯港,陆上距离182 n mile。墨西哥大陆桥于1982年开始营运,目前其服务范围还很有限,对其他港口和大陆桥运输的影响还很小。

在北美大陆桥强大的竞争面前,巴拿马运河可以说是最大的输家之一。随着北美西海岸陆桥运输服务的开展,众多承运人开始建造不受巴拿马运河尺寸限制的超巴拿马型船(Post-Panamax Ship),从而放弃使用巴拿马运河。可以预见,随着陆桥运输的效率与经济性的不断提高,巴拿马运河将处于更为不利的地位。

(3)其他陆桥运输形式

北美地区的陆桥运输不仅包括上述大陆桥运输,而且还包括小陆桥运输(Minibridge)和微桥运输(Microbridge)等运输组织形式。图84表示了北美陆桥运输系统的基本构成。

小陆桥运输从运输组织方式上看与大陆桥运输并无大的区别,只是其运送的货物的目的地为沿海港口。目前,北美小陆桥运送的主要是日本经北美太平洋沿岸到大西洋沿岸和墨西哥湾地区港口的集装箱货物。当然也承运从欧洲到美西及海湾地区各港的大西洋航线的转运货物。北美小陆桥在缩短运输距离、节省运输时间上效果是显著的。以日本/美东航线为例,从大贩至纽约全程水运(经巴拿马运河)航线距离9700 n mile,运输时间21~24天。而采用小陆桥运输,运

输距离仅7400 n mile,运输时间16天,可节省1周左右的时间。

tutu

微桥运输与小陆桥运输基本相似,只是其交货地点在内陆地区。北美微桥运输是指经北美东、西海岸及墨西哥湾沿岸港口到美国、加拿大内陆地区的联运服务。随着北美小陆桥运输的发展,出现了新的矛盾,主要反映在:如货物由靠近东海岸的内地城市运往远东地区(或反向),首先要通过国内运输,以国内提单运至东海岸交船公司,然后由船公司另外签发由东海岸出口的国际货运单证,再通过国内运输运至西海岸港口,然后海运至远东。货主认为,这种运输不能从内地直接以国际货运单证运至西海岸港口转运,不仅增加费用,而且耽误运输时间。为解决这一问题,微桥运输应运而生。进出美、加内陆城市的货物采用微桥运输既可节省运输时间,也可避免双重港口收费,从而节省费用。例如,往来于日本和美东内陆城市匹兹堡的集装箱货,可从日本海运至美国西海岸港口,如奥克兰,然后通过铁路直接联运至匹兹堡,这样可完全避免进入美东的费城港,从而节省了在该港的港口费支出。

3.海空联运

海空联运又被称为空桥运输(Airbridge Service)。在运输组织方式上,空桥运输与陆桥运输有所不同:陆桥运输在整个货运过程中使用的是同一个集装箱,不用换装,而空桥运输的货物通常要在航空港换入航空集装箱。不过。两者的目标是一致的,即以低费率提供快捷、可靠的运输服务。

海空联运方式始于60年代,但到80年代才得以较大的发展。采用这种运输方式,运输时间比全程海运少,运输费用比全程空运便宜,20世纪60年代,将远东船运至美国西海岸的货物,再通过航空运至美国内陆地区或美国东海岸,从而出现了海空联运。当然,这种联运组织形式是以海运为主,只是最终交货运输区段由空运承担,1960年底,原苏联航空公司开辟了经由西伯利亚至欧洲航空线,1968年,加拿大航空公司参加了国际多式联运,80年代,出现了经由香港、新加坡、泰国等至欧洲航空线。目前,国际海空联运线主要有:

(1)远东一欧洲:目前,远东与欧洲间的航线有以温哥华、西雅图、洛杉矾为中转地,也有以香港、曼谷、海参威为中转地。此外还有以旧金山、新加坡为中转地。

(2)远东一中南美:近年来,远东至中南美的海空联运发展较快,因为此处港口和内陆运输不稳定,所以对海空运输的需求很大。该联运线以迈阿密、洛杉矾、温哥华为中转地。

(3)远东一中近东、非洲、澳洲:这是以香港、曼谷为中转地至中近东、非洲的运输服务。在特殊情况下,还有经马赛至非洲、经曼谷至印度、经香港至澳洲等联运线,但这些线路货运量较小。

总的来讲,运输距离越远,采用海空联运的优越性就越大,因为同完全采用海运相比,其运输时间更短。同直接采用空运相比,其费率更低。因此,从远东出发将欧洲。中南美以及非洲作为海空联运的主要市场是合适的。

四、我国的国际多式联运

近年来,为适用和配合我国对外贸易运输的发展需要,我国对某些国家和地区已开始采用国际多式联运方式。目前,我国己开展的国际多式联运路线主要包括我国内地经海运往返日本内地、美国内地、非洲内地、西欧内地、澳洲内地等联运线以及经蒙古或前苏联至伊朗和往返西、北欧各国的西伯利亚大陆桥运输线。其中西伯利亚大陆桥集装箱运输业务发展较快,目前每年维持在10000标准箱左右,我国办理西伯利亚大陆桥运输主要采用铁/铁(Transrail)。铁/海(Transea)、铁/卡(Tracons)三种方式,具体运输路线如图8理所示。

tutu

除上述已开展的运输路线外,新的联运线路正不断发展,其中包括举世瞩目的新亚欧大陆桥(Eurasia Bridge)。

1990年9月12日,随着中国兰新铁路与哈萨克斯但土西铁路接轨,连接亚欧的第二座大陆桥正式贯通。新亚欧大陆桥东起中国连云港,西至荷兰鹿特丹,途经哈萨克斯但、乌兹别克斯但、吉尔吉斯斯但、塔吉克斯但、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和荷兰等国,全长10900km。该陆桥为亚欧开展国际多式联运提供了一条便捷的国际通道。远东至西欧,经新亚欧大陆桥比经苏伊士运河的全程海运航线,缩短运距8000km;比通过巴拿马运河缩短运距11000km。远东至中亚、中近东,经新亚欧大陆桥比经西伯利亚大陆桥,缩短运距2700km~3300km。该陆桥运输线的开通将有助于缓解西伯利亚大陆桥运力紧张的状况。

新亚欧大陆桥在中国境内经过陇海、兰新两大铁路干线,全长4131km。它在徐洲、郑州、洛阳、宝鸡、兰州分别与我国京沪、京广、焦柳、宝成、包兰等重要铁路干线相连,具有广阔的腹地(如图所示)。!!!!!!!!!!!!!!!!!!!!没找到!!!!新亚欧大陆桥于1993年正式运营。至此,亚大地区运往欧洲、中近东地区的货物可经海运至中国连云港上桥,出中国西部边境站阿拉山口后,进入哈萨克斯但国境内边境站德鲁日巴换装,经独联体铁路运至其边境站、港,再通过铁路、公路、海运继运至西欧、东欧、北欧和中近东各国。而欧洲、中近东各国运往亚大地区的货物,则可经独联体铁路进入中国西部边境站阿拉山口换装,经中国铁路运至连云港后,再转船继运至日本、韩国、香港、台湾和菲律宾、新加坡、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和地区。

集装箱的定义

关于集装箱的定义,历年来国内外专家学者存在一定分歧。现以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集装箱的定义作以下介绍,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对集装箱下的定义为“集装箱是一种运输设备,应满足以下要求:

(1)具有耐久性,其坚固强度足以反复使用;

(2)便于商品运送而专门设计的,在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中运输时无需中途换装;

(3)设有便于装卸和搬运的装置,特别是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运输方式;

(4)设计时应注意到便于货物装满或卸空;

(5)内容积为1平方米或1平方米以上。

集装箱一词不包括车辆或传统包装。

目前,中国、日本、美国、法国等世界有关国家,都全面地引进了国际标准化组织的定义。除了ISO的定义外,还有《集装箱海关公约》(CCC)、《国际集装箱安全公约》(CSC)、英国国家标准和北美太平洋班轮公会等对集装箱下的定义,内容基本上大同小异。我国国家标准

GB1992-85《集装箱名称术语》中,引用了上述定义.

集装箱的标准

为了有效地开展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必须强化集装箱标准化,应进一步做好集装箱标准化工作。集装箱标准按使用范围分,有国际标准、国家标准、地区标准和公司标准四种。

1.国际标准集装箱

是指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第104技术委员会制订的国际标准来建造和使用的国际通用的标准集装箱。

集装箱标准化历经了一个发展过程。国际标准化组织ISO/TC104技术委员会自1961年成立以来,对集装箱国际标准作过多次补充、增减和修改,现行的国际标准为第1系列共13种,其宽度均一样(2438mm)、长度有四种(12192mm、9125mm、6058mm、2991mm)、高度有四种(2896mm、2591mm、2438mm、2438mm)。详见表。第2系列和第3系列均降格为技术报告。

tutu

2.国家标准集装箱

各国政府参照国际标准并考虑本国的具体情况,而制订本国的集装箱标准。

我国现行国家标准《集装箱外部尺寸和额定重量》(GB1413-85)中集装箱各种型号的外部尺寸、极限偏差及额定重量,见表。

tutu

3.地区标准集装箱

此类集装箱标准,是由地区组织根据该地区的特殊情况制订的,此类集装箱仅适用于该地区。如根据欧洲国际铁路联盟(VIC)所制订的集装箱标准而建造的集装箱。

4.公司标准集装箱

某些大型集装箱船公司,根据本公司的具体情况和条件而制订的集装箱船公司标准,这类箱主要在该公司运输范围内使用。如美国海陆公司的35ft集装箱。

此外,目前世界还有不少非标准集装箱。如非标准长度集装箱有美国海陆公司的35ft集装

箱、总统轮船公司的45ft及48ft集装箱;非标准高度集装箱,主要有9ft和9.5ft两种高度集装箱;非标准宽度集装箱有8.2ft宽度集装箱等。由于经济效益的驱动,目前世界上20ft集装箱总重达24ft的越来越多,而且普遍受到欢迎。

集装箱的种类

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发展,为适应装载不同种类货物的需要,因而出现了不同种类的集装箱。这些集装箱不仅外观不同,而且结构、强度、尺寸等也不相同。根据集装箱的用途不同而分有以下几种。

1.干货集装箱(Dry Cargo Container)

也称杂货集装箱,这是一种通用集装箱,用以装载除液体货、需要调节温度货物及特种货物以外的一般件杂货。这种集装箱使用范围极广,常用的有20ft和40ft两种,其结构特点是常为封闭式,一般在一端或侧面设有箱门。

2.开顶集装箱(Open Top Container)

也称敞顶集装箱,这是一种没有刚性箱顶的集装箱,但有可折式顶梁支撑的帆布、塑料布或涂塑布制成的顶篷,其它构件与于货集装箱类似。开顶集装箱适于装载较高的大型货物和需吊装的重货。

3.台架式及平台式集装箱(Platform Based COntainer)

台架式集装箱是没有箱顶和侧壁,甚至有的连端壁也去掉而只有底板和四个角柱的集装箱。

台架式集装箱有很多类型。它们的主要特点是:为了保持其纵向强度,箱底较厚。箱底的强度比普通集装箱大,而其内部高度则比一般集装箱低。在下侧梁和角柱上设有系环,可把装载的货物系紧。台架式集装箱没有水密性,怕水湿的货物不能装运,适合装载形状不一的货物。

台架式集装箱可分为:敞侧台架式、全骨架台架式、有完整固定端壁的台架式、无端仅有固定角柱和底板的台架式集装箱等。

平台式集装箱是仅有底板而无上部结构的一种集装箱。该集装箱装卸作业方便,适于装载长、重大件。

4.通风集装箱(Ventilated Container)

通风集装箱一般在侧壁或端壁上设有通风孔,适于装载不需要冷冻而需通风、防止汗湿的货物,如水果、蔬菜等。如将通风孔关闭,可作为杂货集装箱使用。

5.冷藏集装箱(Reefer Container)

这是专为运输要求保持一定温度的冷冻货或低温货而设计的集装箱。它分为带有冷冻机的内藏式机械冷藏集装箱和没有冷冻机的外置式机械冷藏集装箱。适用装载肉类、水果等货物。冷藏集装箱造价较高,营运费用较高,使用中应注意冷冻装置的技术状态及箱内货物所需的温度。

6.散货集装箱(Bulk Container)

散货集装箱除了有箱门外,在箱顶部还设有2~3个装货口,适用于装载粉状或粒状货物。使用时要注意保持箱内清洁干净,两侧保持光滑,便于货物从箱门卸货。

7.动物集装箱(Pen COntainer)

这是一种专供装运牲畜的集装箱。为了实现良好的通风,箱壁用金属丝网制造,侧壁下方设有清扫口和排水口,并设有喂食装置。

8.罐式集装箱(Tank Container)

这是一种专供装运液体货而设置的集装箱,如酒类、油类及液状化工品等货物。它由罐体和箱体框架两部分组成,装货时货物由罐顶部装货孔进入,卸货时,则由排货孔流出或从顶部装货孔吸出。

9.汽车集装箱(Car Container)

这是专为装运小型轿车而设计制造的集装箱。其结构特点是无侧壁,仅设有框架和箱底,可装载一层或两层小轿车。

由于集装箱在运输途中常受各种力的作用和环境的影响,因此集装箱的制造材料要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应尽量采用质量轻、强度高、耐用、维修保养费用低的材料,并且材料既要价格低廉,又要便于取得。

目前,世界上广泛使用的集装箱按其主体材料分类为:

1.钢制集装箱

其框架和箱壁板皆用钢材制成。最大优点是强度高、结构牢、焊接性和水密性好、价格低、易修理、不易损坏,主要缺点是自重大、抗腐蚀性差。

2.铝制集装箱

铝制集装箱有两种:一种为钢架铝板;另一种仅框架两端用钢材,其余用铝材。主要优点是自重轻、不生锈矽卜表美观、弹性好、不易变形,主要缺点是造价高,受碰撞时易损坏。

3.不锈钢制集装箱

一般多用不锈钢制作罐式集装箱。不锈钢制集装箱主要优点是强度高、不生锈、耐腐性好,缺点是投资大。

4.玻璃钢制集装箱

玻璃钢集装箱是在钢制框架上装上玻璃钢复合板构成的。主要优点是隔热性、防腐性和耐化学性均较好,强度大用(性好,能承受较大应力,易清扫,修理简便,集装箱内容积较大等;主要缺点是自重较大,造价较高。

集装箱运输的特点

由于普通散件杂货运输长期以来存在着装卸及运输效率低、时间长,货损、货差严重,影响

货运质量,货运手续繁杂,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对货主、船公司及港口的经济效益产生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为解决采用普通货船运输散件杂货存在以上无法克服的缺点,实践证明,只有通过集装箱运输,才能彻底解决以上问题。

如何加速商品的流通过程,降低流通费用,节约物流的劳动消耗,实现快速、低耗、高效率及高效益地完成运输生产过程并将货物送达目的地交付给收货人,这就要求变革运输方式,使之成为一种高效率、高效益及高运输质量的运输方式,而集装箱运输,正是这样的一种运输方式。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高效益的运输方式

集装箱运输经济效益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简化包装,大量节约包装费用。为避免货物在运输途中受到损坏,必须有坚固的包装,而集装箱具有坚固、密封的特点,其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包装。使用集装箱可以简化包装,有的甚至无须包装,实现件杂货无包装运输,可大大节约包装费用。

2,减少货损货差,提高货运质量。由于集装箱是一个坚固密封的箱体,集装箱本身就是一个坚固的包装。货物装箱并铅封后,途中无须拆箱倒载,一票到底,即使经过长途运输或多次换装,不易损坏箱内货物。集装箱动输可减少被盗、潮湿、污损等引起的货损和货差,深受货主和船公司的欢迎,并且由于货损货差率的降低,减少了社会财富的浪费,也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

3.减少营运费用,降低运输成本,由于集装箱的装卸基本上不受恶劣气候的影响,船舶非生产性停泊时间缩短,又由于装卸效率高,装卸时间缩短,对船公司而言,可提高航行率,降低船舶运输成本,对港口而言,可以提高泊位通过能力,从而提高吞吐量,增加收入。

二、高效率的运输方式

传统的运输方式具有装卸环节多、劳动强度大、装卸效率低、船舶周转慢等缺点。而集装箱运输完全改变了这种状况。

首先,普通货船装卸,一般每小时为35t左右,而集装箱装卸,每小时可达400t左右,装卸效率大幅度提高。同时,由于集装箱装卸机械化程度很高,因而每班组所需装卸工人数很少,平均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此外,由于集装箱装卸效率很高,受气候影响小,船舶在港停留时间大大缩短,因而船舶航次时间缩短,船舶周转加快,航行率大大提高,船舶生产效率随之提高,从而,提高了船舶运输能力,在不增加船舶艘数的情况,可完成更多的运量,增加船公司收入,这样,高效率导致高效益。

三、高投资的运输方式

集装箱运输虽然是一种高效率的运输方式,但是它同时又是一种资本高度密集的行业。首先,船公司必须对船舶和集装箱进行巨额投资。根据有关资料表明,集装箱船每立方英尺的造价约为普通货船的3.7~4倍。集装箱的投资相当大,开展集装箱运输所需的高额投资,使得船公司的

总成本中固定成本占有相当大的比例,高达三分之二以上。

其次,集装箱运输中的港口的投资也相当大。专用集装箱泊位的码头设施包括码头岸线和前沿、货场、货运站、维修车间、控制塔、门房,以及集装箱装卸机械等,耗资巨大。

再者,为开展集装箱多式联运,还需有相应的内际设施及内陆货运站等,为了配套建设,这就需要兴建、扩建、改造、更新现有的公路、铁路、桥梁、涵洞等,这方面的投资更是惊人!可见,没有足够的资金开展集装箱运输,实现集装箱化是困难的,必须根据国力量力而行,最后实现集装箱化。

四、高协作的运输方式

集装箱运输涉及面广、环节多、影响大,是一个复杂的运输系统工程。集装箱运输系统包括海运、陆运、空运、港口、货运站以及与集装箱运输有关的海关、商检、船舶代理公司、货运代理公司等单位和部门。如果互相配合不当,就会影响整个运输系统功能的发挥,如果某一环节失误,必将影响全局,甚至导致运输生产停顿和中断。因此,要求搞好整个运输系统各环节、各部门之间的高度协作,只有这样,才能保证集装箱运输系统高效率地运转。

五、适于组织多式联运

由于集装箱运输在不同运输方式之间换装时,勿需搬运箱内货物而只需换装集装箱,这就提高了换装作业效率,适于不同运输方式之间的联合运输。在换装转运时,海关及有关监管单位只需加封或验封转关放行,从而提高了运输效率。

此外,由于国际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是一个资金密集、技术密集及管理要求很高的行业,是一个复杂的运输系统工程,这就要求管理人员、技术人员、业务人员等具有较高的素质,才能胜任工作,才能充分发挥国际集装箱运输的优越性。

集装箱运输的关系人

随着集装箱运输的逐步发展、成熟,与之相适应的,有别于传统运输方式的管理方法和工作机构也相应地发展起来,形成一套适应集装箱运输特点的运输体系。主要包括:

1.经营集装箱货物运输的实际承运人。包括经营集装箱运输的船公司、联营公司、公路集装箱运输公司、航空集装箱运输公司等等。

2.无船承运人。在集装箱运输中。经营集装箱货运的揽货、装箱、拆箱、内陆运输及经营中转站或内陆站业务,但不掌握运载工具的专业机构,称为无船承运人。它在承运人与托运人之间起着中间桥梁作用。

3.集装箱租赁公司。这是随集装箱运输发展而兴起的一种新兴行业。它专门经营集装箱的出租业务。

4.联运保赔协会。一种由船公司互保的保险组织,对集装箱运输中可能遭受的一切损害进行全面统一的保险。这是集装箱运输发展后所产生的新的保险组织。

5.集装箱码头(堆场)经营人。是具体办理集装箱在码头的装卸、交接、保管的部门,它受托运人或其代理人以及承运人或其代理人的委托提供各种集装箱运输服务。

6.集装箱货运站(Container Freight Station,CFS)。在内陆交通比较便利的大中城市设立的提供集装箱交接、中转、或其它运输服务的专门场所。

7.货主。

集装箱的标记

为了便于对集装箱在流通和使用中识别和管理,便于单据编制和信息传输,所以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了集装箱标记,此标准即《集装箱的代号、识别和标记》(ISO6346-1981(E)).

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的标记有必备标记和自选标记两类,每一类标记中又分别标记和作业标记。具体来说,集装箱上有箱主代号;箱号或顺序号、核对号;集装箱尺寸及类型代号。

1、必备标记

1)识别标记。它包括箱主代好,顺序号和核对数字。

(1)箱主代号。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箱主代号由四个大写的拉丁文字母表示,前三位由箱主自己规定,第四个字母一律用U表示。

(2)顺序好,又称箱号,由6位阿拉伯字母组成。如又小数字不是6位时,则在有效数字前用“0”不足6位。如“053842”。

(3)核对数字。核对数字是用来对箱主代号和顺序号记录是否准确的依据。它位于箱号后,以一位阿拉伯数字加一方框表示。

2)作业标记。它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1)额定重量和自定重量标记。额定重量即集装箱总重,自重即集装箱空箱质量(或空箱重量),ISO688规定应以公斤(kg)和磅(lb)同时表示。

(2)空陆水联运集装箱标记。由于该集装箱的强度仅能堆码两层。因而国际标准化组织对该集装箱规定了特殊的标志,该标记为黑色,该位于侧壁和端壁的左上角,并规定标记的最小尺寸为:高127mm,长355mm,字母标记的字体高度至少为76mm.

(3)登箱顶触电警告标记。该标记喂黄色底各色三角形,一般设在罐式集装箱和位于登顶箱顶的扶梯处,以警告登体者有触电危险。

2、自选标记

1)识别标记。

它包括(1)国家和地区代号,如中国用CN;美国用US

(2)尺寸和类型代号(箱型代码)。

2)作业标记。

它包括(1)超高标记,该标记为在黄色底上标出黑色数字和边框,此标记贴在集装箱每侧的左下角,距箱底约0.6m处,同时该贴在集装箱主要标记的下方。凡高度超过2.6m的集装箱应贴上此标记。

(2)国际铁路联盟标记。凡符合《国际铁路联盟条列》规定的集装箱,可以获得此

标记。该标志是在欧洲铁路上运输集装箱的必要通行标志。

3。同行标记

集装箱在运输过程中能顺利的通过或进入它过境,箱上必须贴有按规定要求的各种通行标志,否则,必须办理繁琐证明手续,延长了集装箱的周转时间。

集装箱上主要的通行标记有;安全合格牌照、集装箱批准牌照、防虫处理板、检验合格徽及国际铁路联盟标记等。

进口程序

一、船公司在进口业务中的业务

1、做好卸船准备工作

2、制作并寄送有关单证

3、卸船与交货

4、提货单的签发

二、集装箱码头堆场在进口货运中的工作

1、集装箱的卸船准备工作

2、卸船与堆放

3、交付

4、有关费用收取

5、制作交货报告和未交货报告

三、集装箱货运站在进口业务中的业务

1、做好交货准备

2、发出交货通知

3、从码头堆场领取载货的集装箱

4、拆箱交货

5、有关费用收取

6、制作交货报告和未交货报告

四、收货人在进口业务中的业务

1、订立贸易合同

2、租船订舱

3、申请开信用证

4、投保

5、取得有关装船单据

6、获取提货单

7、提取货物

8、索赔

出口程序

一、发货人在出口货运中的业务

1、订立贸易合同

2、备货

3、租船订舱

4、报关

5、货物装箱与托运

6、投保

7、支付运费和签发提单

8、向收货人(买方)发出装船通知

二、船公司在出口货运种的业务

1、掌握代运的货源

2、配备集装箱

3、接受托运

4、接受货物

5、装船

6、制送主要的装船单证

三、集装箱码头堆场在出口货运中的业务

1、集装箱的交接

2、制定堆场作业计划

3、集装箱的装船

4、对特殊集装箱的处理

5、与船公司的业务关系

四、集装箱货运站出口货运业务

1、办理货物交接

2、积载装箱

3、制作装箱单

4、将装载的货箱运至码头堆场

国际集装箱海运运价

国际海运运价大体可以分为两种类型:不定期船运价和班轮运价。其中,前者的费率水平随航运市场的供求关系而波动。在市场繁荣时期,不定期船运费率就会上涨;在市场不景气时,就会随之下跌。后者由班轮公会和班轮经营人确定,它们多与经营成本密切相关,在一定时期内保持相对稳定。

由于海上集装箱运输大都是采用班轮营运组织方式经营的,因此集装箱海运运价实质上也属班轮运价的范畴。集装箱海运运费的计算方法与普通的班轮运输的运费计算方法是一样的,也是根据费率本规定的费率和计费办法计算运费的,并有基本运费和附加运费之分。

一、国际集装箱海运运价的确定原则

通常,班轮公会或班轮经营人对其确定班轮运费率的基本原则并不是公开的。不过,一般来说,传统的“港一港”或称“钧一钧”交接方式下海运运价的确定,通常基于下列三个基本原则。

1.运输服务成本原则

所谓运输服务成本原则(The Cost of Service),是指班轮经营人为保证班轮运输服务连续。有规则地进行,以运输服务所消耗的所有费用及一定的合理利润为基准确定班轮运价。根据这一原则确定的班轮运价可以确保班轮运费收入不至低于实际的运输服务成本。该原则被广泛应用于国际航运运价的制定。

2.运输服务价值原则

运输服务价值定价原则(The Value of Service)是从需求者的角度出发,依据运输服务所创造的价值的多少进行定价。它是指货主根据运输服务能为其创造的价值水平而愿意支付的价格。运输服务的价值水平反映了货主对运价的承受能力。如果运费超过了其服务价值,货主就不会将货物交付托运,因为较高的运费将使其商品在市场上失去竞争力。因此,如果说按照运输服务成本原则制定的运价是班轮运价的下限的话,那么,按照运输服务价值原则制定的运价则是其上限,因为基于运输服务价值水平的班轮运价可以确保货主在出售其商品后能获得一定的合理收益。

3.“运输承受能力”原则

这是一个很古老,也是在过去采用较为普遍的运价确定原则。考虑到航运市场供求对班轮运输的巨大影响,“运输承受能力”原则(“What the Traffic Can Bear”)采用的定价方法是以高价商品的高费率补偿低价商品的低费率,从而达到稳定货源的目的。按照这一走价原则,承运人运输低价货物可能会亏本,但是,这种损失可以通过对高价货物收取高费率所获得的盈利加以补偿。

虽然,价值较高货物的运价可能会高于价值较低货物的运价很多倍,但从运价占商品价格的比重来看,高价货物比低价货物要低得多。根据联合国贸发会的资料统计,低价货物的运价占该种货物FOB价格的30%~50%,而高价货物运价仅占该类货物FOB价格的l%~28%。因此,尽管从某种意义上说,运输承受能力定价原则对高价商品是不大公平的,但是这种定价方法消除或减少了不同价值商品在商品价格与运价之间的较大差异,从而使得低价商品不致因运价过高失去竞争力而放弃运输,实现了稳定货源的目的,因而对于班轮公司来说,这一定价原则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不容置疑,上述定价原则在传统的件杂货海上运输价格的制走过程中确实起了十分重要的作用。然而,随着集装箱运输的出现,如何确定一个合理的海运运价,却实是集装箱班轮运输公司面临的全新课题。在过去,由于零散的件杂货种类繁多,实际单位成本的计算较为复杂,因而运输承受能力原则比运输服务成本原则更为普遍地被班轮公会或船公司所接受。但是,使用标准化的集装箱运输使单位运输成本的计算更加简化,特别是考虑到竞争的日趋激烈,现在承运人更多地采用运输服务成本原则制定运价。当然,在具体的定价过程中,应该是以运输服务的成本为基础,结合考虑运输服务的价值水平以及运输承受的能力,综合地运用这些定价原则。如果孤立地运用某一个原则,都不可能使定价工作做得科学合理。

由于集装箱班轮运输已进入成熟期,运输工艺的规范化使各船公司的运输服务达到均一化程度,尤其是随着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船舶运输的损益平衡点越来越高,使得扩大市场占有率,以迅速突破损益平衡点,成为集装箱船公司获利的基础。因此,维持一定水平的服务内容,合理地降低单位运输成本,以低运价渗透策略迅速扩大市场占有率,应是合理制定集装箱海运运价的重要前提。

二、国际集装箱海运运价的基本形式

目前,国际集装箱海上运输,有几种不同的运价形式,其中主要包括:均一费率(FAK)、包箱费率(CBR)以及运量折扣费率(TVC)等。

1.均一费率

均一费率(Freight for All Kinds Rates,简称FAK)是指对所有货物均收取统一的运价。它的基本原则是集装箱内装运什么货物与应收的运费无关。换句话说,所有相同航程的货物征收相同的费率,而不管其价值如何。它实际上是承运人将预计的总成本分摊到每个所要运送的集装箱上所得出的基本的平均费率。

这种运价形式从理论上讲是合乎逻辑的,因为船舶装运的以及在港口装卸的都是集装箱而非货物,且集装箱占用的舱容和面积也是一样的。但是,采用这种运价形式,对低价值商品的运输会产生负面影响,因为低费率货物再也难以从高费率货物那里获得补偿。这对于低费率商品的货主来说可能难以接受。例如,集装箱班轮公司对托运瓶装水和瓶装酒的货主统一收取同样的运价,尽管瓶装酒的货主对此并不在意,但瓶装水的货主则会拒绝接受这种状况,最终,船公司被迫对这两种货物分别收取不同的运价。因此,在目前大多数情况下,均一费率实际上还是将货物分为5~7个费率等级。

2.包箱费率

包箱费率(Commodity Box Rates,简称CBR),或称货物包箱费率,是为适应海运集装箱化和多式联运发展的需要而出现的一种运价形式。这种费率形式是按不同的商品和不同的箱型,规定了不同的包干费率,即将各项费率的计算单位由“吨”(重量吨或体积吨)简化为按“箱”计。对于承运人来说,这种费率简化了计算,同时也减少了相关的管理费用。

按不同货物等级制定的包箱费率,等级的划分与件杂货运输的等级分类相同(1~20级)。不过,集装箱货物的费率级别,大致可分为4组,如:1~7级、8~10级、11~15级和16~20级,或1~8级J级、10~11级以及12~20级等,但也有仅分3个费率等级的,采用这种集装箱费率的有《中远第6号运价表》的中国一澳大利亚航线、中国一新西兰航线、中国一波斯湾航线、中国一地中海航线、中国一东非航线等。

3.运量折扣费率

运量折扣费率(Time-volume Rates,又称Time-volume Contracts,简称Tvc)是为适应集装箱运输发展需要而出现的又一费率形式。它实际上就是根据托运货物的数量给予托运人一定的费率折扣,即:托运货物的数量越大,支付的运费率就越低。当然,这种费率可以是一种均一费率,也可以是某一特定商品等级费率。由于这种运量激励方式是根据托运货物数量确定运费率,因而大的货主通常可以从中受益。

《集装箱运输实务》复习题目教案资料

《集装箱运输实务》 复习题目

第1章 一.名词解释 集装箱运输(Container Transportation):就是将货物装在集装箱内,以集装箱作为一个货物集合或成组单元,进行运输(包括船舶运输、铁路运输、公路运输、航空运输以及这几种运输方式的联合运输)、装卸、搬运的运输工艺和运输组织形式。 集装箱运输系统:是指集装箱运输全过程所涉及的各个环节的集合,包括设施与设备、运输组织与管理、公共信息服务系统等各组成部分及内部各个环节。 二.简答题 1.集装箱运输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答:国际贸易量的上升以及跨国经营的增加,对国际间货物运输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的货物运输由于采用件杂货的方式,货物品种多、包装形式多样、单件重量相差较大,很难实现全过程的机械化和自动化的运输生产,也不适应现代大规模专业化生产的要求。为了克服件杂货运输所带来的问题,扩大运输单元是必然的趋势。在这一变化过程中,首先出现的是以网络和托盘等成组工具来实现的货物运输和装卸的成组化,但是这种成组方式的集成化程度有限,外形仍不规整,由于包装强度所限,也使得堆码困难。所以,更大单元的、外形尺寸标准的、包装具有一定强度的集成化运输方式的出现就势在必行,而集装箱运输方式的诞生正是顺应了这种需求。 2.简述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发展沿革。 答:(1)萌芽阶段(1801~1955年) (2)开创阶段(1955~1966年) (3)成长阶段(1966~1971年) (4)扩张阶段(1971~20世纪80年代末) (5)成熟阶段(20世纪80年代末至今) 3.国际集装箱运输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什么? 答:(1)集装箱运输量继续增长 (2)集装箱船舶大型化、高速化发展

集装箱运输流程

CY-CY 或CY-DOOR 条件下NVOCC 的对外出口运作流程及分析 图1 流程说明: (1)揽货; (2)询价; (3)询舱; (4)船公司回复货代是否有舱位; (5)报价; (6)客户接受报价,与货代签订货运委托书,货代公司代办托运手续及代为缮制集装箱托运单,一式十联(即十联单)。 第一联:集装箱货物托运单(货主留底)(B/N) 第二联:集装箱货物托运单(船代留底) 第三联:运费通知(1)与第四联的其中一联向出口单位收取运费,另一联货代自己留底。 第四联:运费通知(2)

第五联:装货单(S/O),也叫关单或下货纸,经船代盖章有效,海关完成验关手续后,在装货单上加盖海关放行章,船方收货装船,并在收货后留底。 第五联副本:缴纳出口货物港务费申请书 第六联:大副联(场站收据副本),收货单,又叫大副收据。与收货单一起流转,装货完毕后大副据理货公司的清单在此单上签字确认,货主凭其换取正本提单。如果理货结果不清洁,大副也会做不清洁批注,正本提单也会做不清洁批注。 第七联:场站收据(D\R),货运代理公司留底 第八、九联:配舱回单。货代订好舱,将船名、关单号填入后把配舱回单返给出口公司。 第十联:缴纳出口货物港务费申请书。货上船后凭以收取港务费用。 这一环节中,货代应及时将货运委托书内容输入公司信息系统,防止人为造成的误差,否则会为员工暗中“飞单”创造机会。 所谓“飞单”,是指货代公司的业务人员与客户洽谈好运费等事宜,暗中联系其他货代公司进行订舱等活动,之后,再向那些货代公司索取提成的行为。这种行为的后果是使原货代公司失去应有的客源。目前,多数货代公司的货运委托书需要业务人员人为将信息输入公司系统中,如业务员飞单,公司货源的失去也就无据可查。 一种解决的方式是加速公司的电子商务建设,客户的询价或对于业务员报价的接受都必须通过网络渠道进入公司内部系统有所纪录。这一措施的实行需一定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此外,公司要建立良好的业务运作规范,约束员工的行为,绝不允许违规操作。 (7)订舱。 这一环节的常见问题是爆舱。 一种情况是货代去订舱时,船公司已无舱位可订。货代应当先询问船公司是否有足够舱位,再向货主报价和签订货运委托书。但实际操作中,为争抢客源,有些货代公司是直接先与货主签订委托书再进行询问舱位的步骤,容易出现舱位订满的情况。 另外,在询问过船公司有否舱位后再签订委托书后,也可能在订舱环节出现爆舱现象。与之相应的措施是及早寻找其他的船公司订舱。因此,货代与多个船公司有业务上的往来是降低风险的一种方式。而从船公司的角度来说,在舱位紧缺的高峰时节,往往会优先考虑货运量大、业务关系较密切的货代,为他们预留舱位,以减少船公司的亏舱率。这时,货代的规模与实力就会起到较大的作用。 另一种爆舱的情况是在订舱之后,由于船公司单方面的原因,舱位已满,无法装运货物。造成这种情况多数是由于船公司为减少亏舱率,接受的订舱要比实际的舱位数来得多。一旦舱位装满,承运人就不再接受后到的集装箱装船。这种做法理论上应由船公司负违约责任,但船公司为推卸责任,常常在舱位快要装满之际,向还未到货的货代下发进港时间限定书,说明在某一时间之后将拒收货物。而货代的做箱安排计划往往又赶不上船公司的这一变化,从而难以在规定时间内将集装箱货送进港区。由此产生的货物不能装船或延期装船,船公司就将责任推卸到货代身上,责其交货延迟。作为货代,虽然很冤,但在海运界船公司运能供小于求的市场中,为保护自身利益,较好的方法是尽早安排做箱、进港和报关事

国际集装箱运输方式

国际集装箱运输方式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概述 国际集装箱运输概述 集装箱的定义 集装箱的标准 集装箱的种类 集装箱运输的特点 集装箱运输的关系人 集装箱的标记 国际集装箱货运进出口程序 进口程序 出口程序 国际集装箱与多式联运运价及费用计收国际集装箱海运运价 国际集装箱内陆运价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运价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责任与保险 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责任范围与责任期间国际多式联运经营人的赔偿责任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与保险 国际多式联运与集装箱综合保险 国际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单证 国际集装箱运输单证的构成及特点 主要集装箱运输单证的内容与功能 集装箱运输单证与EDI 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单据 国际集装箱运输操作实务 国际集装箱的发送和交接 集装箱出口通关操作流程 集装箱加固操作总应注意的事项 集装箱码头的空箱操作 集装箱的选择与检查 充分利用集装箱装载能力,提高集装箱装载量国际中转集装箱的码头操作 集装箱码头各类货物的装箱操作 集装箱场站各类货物的装箱操作 集装箱冷藏运输装货时为什么不要预冷冷藏箱集装箱船的分类 如何在码头合理装卸集装箱

如何避免滞箱 货物装箱与集港 货运单证的缮制 拼箱出运巧安排 集装箱整箱、拼箱流转程序 全套单证样本与填写规范 如何收取集装箱超期使用费和堆存费 支线运输协议中集装箱丢失的赔偿问题 我国的多式联运 国际集装箱运输方式 由于集装箱是一种新的现代化运输方式,它与传统的货物运输有很多不同,做法也不一样,目前国际上对集装箱运输尚没有一个行之有效并被普遍接受的统一做法。但在处理集装箱具体业务中,各国大体上做法近似,现根据当前国际上对集装箱业务的通常做法,简介如下: 1.集装箱货物装箱方式 根据集装箱货物装箱数量和方式可分为整箱和拼箱两种。 (1)整箱(Full Container Load,FCL)。是指货方自行将货物装满整箱以后,以箱为单位托运的集装箱。这种情况在货主有足够货源装载一个或数个整箱时通常采用,除有些大的货主自己置备有集装箱外,一般都是向承运人或集装箱租赁公司租用一定的集装箱。空箱运到工厂或仓库后,在海关人员的监管下,货主把货装入箱内、加锁、铝封后交承运人并取得站场收据,最后凭收据换取提单或运单。 (2)拼箱(Less Than Container Load,LCL)。是指承运人(或代理人)接受货主托运的数量不足整箱的小票货运后,根据货类性质和目的地进行分类整理。把去同一目的地的货,集中到一定数量拼装入箱。由于一个箱内有不同货主的货拼装在一起,所以叫拼箱。这种情况在货主托运数量不足装满整箱时采用。拼箱货的分类、整理、集中、装箱(拆箱)、交货等工作均在承运人码头集装箱货运站或内陆集装箱转运站进行。 2.集装箱货物交接方式 如上所述,集装箱货运分为整箱和拼箱两种,因此在交接方式上也有所不同,纵观当前国际上的做法,大致有以下四类: (1)整箱交,整箱接(FCL/FCL) 货主在工厂或仓库把装满货后的整箱交给承运人,收货人在目的地以同样整箱接货,换言之,承运人以整箱为单位负责交接。货物的装箱和拆箱均由货方负责。 (2)拼箱交、拆箱接(LCL/LCL) 货主将不足整箱的小票托运货物在集装箱货运站或内陆转运站交给承运人,由承运人负责拼箱和装箱(Stuffing,Vanning)运到目的地货站或内陆转运站,由承运人负责拆箱(Unstuffing,Devantting),拆箱后,收货人凭单接货。货物的装箱和拆箱均由承运人负责。

《集装箱运输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合集5篇]》

《集装箱运输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合集5 篇]》 第一篇。集装箱运输特点及发展趋势分析摘要21世纪全球经济发展的机遇和挑战共存,全球经济贸易发展正面和负面影响同在,而发展是主流。21世纪世界经济发展的总趋势有利于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在发展中的主要特点是,班轮运输经营联盟化、购并垄断化和支线网络化在继续;航运主干线港口深水化、枢纽化和多功能化的趋势凸现;中国国民经济仍将保持高速发展的态势,并开始从贸易大国向贸易强国迈进,将强有力地支撑着中国集装箱运输的快速发展。21世纪前20年的中国将成为全球国际集装箱航运中心。关键词集装箱运输集装箱班轮公司电子商务 集装箱运输是一种成组运输。简单地说,它就是将零散件货物聚集在一个标准化的大箱子(或其它容器)里来进行运输;在更换运输工具时,箱内货物不需倒装,只需将装有零散货物的集装箱从一种运输工具挪到另一种运输工具上,实现了货物的“门到门”运输。因此,集装箱是公路、铁路、水路和航空等运输方式联运的良好工具。与一般运输方式相比,集装箱运输有以下优点: (1)简化了装卸作业。集装箱在转运时,只需换装,不需倒装,大大地简化并减少了装 卸作业,便于实现装卸机械化。集装箱的换装一般只需几分钟,缩短了等待装卸的时间,提高了劳动生产效率,加快了货物与运输工具的周转速度。

(2)简化包装,大量减少包装费用。为避免货物在运输途中受到损坏,必须有坚固的包 装,而集装箱具有坚固、密封的特点,其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包装。由于货物直接装在集装箱内,无需倒装。因而,使用集装箱可以简化包装,有的不需对货物另行包装,实现各种杂货无包装运输,可大大节约包装费用。 (3)减少货损货差,提高货运质量。由于集装箱是一个坚固密封的箱体,集装箱本身就 是一个坚固的包装。在整个运输过程中,只有起始运输和最终运输才打开集装箱装卸货物,货物装箱并铅封后,其中间环节集装箱无需倒装,一票到底,即使经过长途运输或多次换装,不易损坏箱内货物,所以集装箱运输可以减少被盗、潮湿、污损等引起的货损和货差,深受货主和航运公司的欢迎,并且由于货损货差率的降低,减少了社会财富的浪费,也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 (4)减少营运费用,降低了整个运输成本。由于集装箱的装卸基本上不受恶劣气候的影 响,船舶非生产性停泊时间缩短,又由于装卸效率高,装卸时间缩短,对船运公司而言,可提高航行率,降低船舶运输成本,对港口而言,可以提高泊位通过能力,从而提高吞吐量,增加收入。集装箱运输不仅提高了运输生产效率,还保证了运输质量,降低了整个运输成本。据统计,集装箱运输比普通运输的全过程可降低运费40%—60%。

国际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

国际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 1、集装箱运输发展:萌芽期-开创期-成长期-扩展期-成熟期 2、我国集装箱运输发展现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3、集装箱运输系统包括货物、海运、陆运、空运、港口、货运站以及与集装箱运输有关的海关、商检、船舶代理公司、货运代理公司等单位和部门。如果某一环节失误,必将影响全局,甚至导致运输生产停顿和中断。 4、货物分类: 最适合集装箱化货物:货价高、运费高、对运费的承受能力强,其属性可有效装载集装箱内。如电子产品 适合集装箱化货物:货价、运费较低,但属性适合集装箱化的货物。如纸浆、金属制品等 边缘集装箱化货物:可装箱,但货价与运价很低,经济上不合理。如生铁、原木等。 不适合集装箱化货物:不能装载在集装箱内运输或者大量运输时使用专用船有更高效率:废钢铁、大型卡车等 5、集装箱定义:集装箱(container)是指海、陆、空不同运输方式进行联运时用以装运货物的一种容器。香港称之为“货箱”。台湾称之为“货柜”。 集装箱是一种运输设备;具有耐久性,其坚固强度足以反复使用;便于商品运送而专门设计的,在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中运输时无需中途换装;设有便于装卸和搬运的装置,特别是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运输方式; 设计时应注意到便于货物装满或卸空;内容积为1立方米或1立方米以上。6、集装箱的类型:(1)通用干货集装箱(2)保温集装箱(3)罐式集装箱(4)台架式集装箱(5)平台集装箱(6)敞顶集装箱(7)汽车集装箱(8)服装集装箱(9)动物集装箱 7、集装箱标准:.国际标准集装箱 现行的国际标准为第1系列共13种, 1)其宽度均一样(2438mm)、 2)长度有四种(12192mm、9125mm、6058mm、2991mm)、 3)高度有四种(2896mm、2591mm、2438mm、2438mm)。 第2系列和第3系列均降格为技术报告。 8、集装箱的标记: (一)必备标记 1)识别标记。它包括箱主代码,顺序号和核对数字。 (1)箱主代号。国际标准化组织规定,箱主代号由四个大写的拉丁文字母表示,前三位由箱主自己规定,第四个字母一律用U表示。如中远集运COSU/HTMU/NCLU/MINU (2)顺序号,又称箱号,由6位阿拉伯字母组成。如数字不是6位时,则在有效数字前用“0”补足6位。如“053842”。 (3)核对数字。核对数字是用来对箱主代号和顺序号记录是否准确的依据。它位于箱号后,以一位阿拉伯数字加一方框表示。 2)作业标记。它包括以下三个内容: (1)额定重量(集装箱总重)和自定重量(空箱重量)标记 ISO688规定应以公斤(kg)和磅(lb)同时表示。 (2)空陆水联运集装箱标记

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

《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自学指导书 北京交通大学交通运输学院 2012年10月

一、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 本课程为交通运输专业的基础课程,是交通运输领域各类人员必备的素质教育课程。 从一般的散件杂货运输,到以集装箱为货物装载体进行的运输,运输组织形式发生了重大的变革,要求在运输基础设施设备、运输组织方面必须适应这种变化的要求。集装箱运输的产生与发展,为多式联运创造了条件,使多式联运给国际货物运输组织带来更大的可能。因此,从事交通运输活动的人员,应了解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的基本理论,从业人员应该掌握相关知识。 本课程讲述的是以集装箱为装载体的货物运输和以集装箱运输为基本形式的多式联运的基本理论和方法。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了解并掌握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的理论和方法,强化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全面提高货运服务和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 课程选用由朱晓宁主编,中国铁道出版社出版的《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作教材。该教材共有十二章,在本自学指导书中,亦按这十二章的内容作说明。 在自学的过程中,希望同学们不要只局限于这本教材的内容,而能广泛地阅读其他相关教材、资料。本课程讲授学时16小时,自学学时应为课程学时的3倍。

二、课程的内容、学习要求和自学时数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的发展历程 了解两个内容:集装箱运输的形成与发展、多式联运的形成及发展 一、集装箱运输的形成与发展 大体经历了四个时期: 1、萌芽期:19世纪初~20世纪50年代中期; 2、开创期:20世纪50年代中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 3、扩展期:20世纪60年代中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 4、成熟期: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 了解各个时期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特点。 二、多式联运的形成及发展 1、多式联运的发展过程 国际间货物的多式联运早在20世纪初产生,因提供全程运输服务,受到货主的欢迎。集装箱运输的产生与发展为国际多式联运的发展创造了条件。目前的国际多式联运,基本上是国际集装箱货物多式联运。 2、多式联运的概念 理解与多式联运相关而又常被相互替代使用的概念有四个:多式联运、国际多式联运、集装箱多式联运、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 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对国际货物多式联运的定义以及1997年我国交通部和铁道部共同颁布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则》对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的定义。 3、多式联运的特点及优势 集装箱多式联运的特点是由多式联运经营人与托运人签定一个运输合同,统一组织全程运输,实现运输全程的一次托运、一单到底、一次收费、统一理赔和全程负责。集装箱多式联运的优势主要有以下方面: (1)统一化,简单化; (2)减少中间环节,提高运输质量; (3)降低运输成本,节约运杂费用; (4)扩大运输经营人业务范围,提高运输组织水平,实现合理运输。 第二节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系统的组成 掌握集装箱运输与多式联运系统的主要组成。主要由9个部分组成: 1、适箱货源及揽货管理系统 2、标准集装箱及箱务管理系统 3、集装箱船舶运输组织系统 4、公路运输组织系统 5、铁路运输组织系统 6、航空运输组织系统 7、集装箱货运站作业管理系统 8、集装箱码头及装卸作业管理系统 9、其他系统:无船承运人,租箱公司,租船公司,货运代理,全程联运保赔协会,政府、监管部门等

国际集装箱运输概述

4.2.1国际集装箱运输概述 1) 集装箱的定义和标准化 ①集装箱的定义:集装箱(Container)又称为“货柜”或“货箱”,它是一种运输设备。根据《国际标准化组织104技术委员会》(简称ISO—104)的规定,集装箱应具有耐久性,其坚固强度足以反复使用;便于商品运送而专门设计的,在一种或多种运输方式中无需中途换装;设有便于装卸和搬运,特别是便于从一种运输方式转移到另一种运输方式的装置;设计时应注意到便于货物装满或卸空;内容积为1立方米或1立方米以上等基本条件。 ②集装箱标准化:目前世界上通用的是国际标准集装箱,现在海运和陆运普遍使用20英尺和40英尺集装箱。为便于计算集装箱数量,以20ft的集装箱作为换算标准箱(Twenty-Foot Equivalent Unit,TEU),并以此作为集装箱船载箱量、港口集装箱吞吐量、集装箱保有量等的计量单位。其相互关系为:20ft集装箱=1TEU,40ft集装箱=2TEU,另外,实践中人们有时将40英尺集装箱称为FEU(Forty-Foot Equivalen Unit)。集装箱的标准化促进了集装箱在国际间的流通,有力地推动了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2) 集装箱类型 集装箱分类有多种方法,这里以集装箱用途不同进行分类,以使大家在工作中能根据运输货物的不同来选择不同类型的集装箱。 (1) 杂货集装箱(Dry Cargo Container) 又称干货集装箱或通用集装箱。这种集装箱适用于各种干杂货。在所有集装箱中,杂货集装箱的数量最多。 (2) 散货集装箱(Bulk Container) 是用以装载粮食、水泥及化学制品等散装粉粒状货物的集装箱,使用这种集装箱可以节约包装费用,并提高装卸效率。 (3) 冷藏集装箱(Reefer Container,RF) 是指“装载冷藏货并附设有冷冻机的集装箱”。在实际营运过程中,冷藏集装箱的货运事故较多,原因之一是由于箱子本身或箱子在码头堆场存放或装卸时所致;另一原因是发货人在进行装箱工作时,对箱内货物所需要的温度,及冷冻装置的操作缺乏足够的谨慎所致。尽管如此,世界冷藏货运量中,使用冷藏集装箱方式的比重不断上升,近年来已经超过使用冷藏船运输方式的比重。 (4) 敞顶集装箱(Open-Top Container,OT) 实践中又称开顶集装箱,是一种没有箱顶或不设部分侧壁的集装箱,使用时需用蓬布盖顶。目前,开顶集装箱仅限于装运较高货物或用于代替尚未得到有关公约批准的集装箱种类。 (5) 框架集装箱(Flat Rack Container) 这是一种没有箱顶和箱壁,箱端壁也可卸下,只留箱底和四角柱来承受货载的集装箱。如果将四角柱拆下,也可作平台集装箱使用。这种集装箱主要用于不适于装入杂货集装箱或敞顶集装箱内的长大件、超重件、轻泡件、裸装设备等货物。 (6) 牲畜集装箱(Livestock Container) 这是一种专门为装运动物而制造的特殊集装箱,箱子的构造采用美国农业部的意见,材料选用金属网使其通风良好,而且便于喂食,该种集装箱也能装载小汽车。 (7) 罐式集装箱(Tank Container,TK) 是一种适用于装载酒类、油类、化学品等液体货物的集装箱,具有适于装载此类货物的特殊结构和设备。 (8) 汽车集装箱(Car Container) 这是专门供运输车辆而制造的集装箱,结构简单,通常只有框架与箱底,根据汽车的高度,可装载一层或两层。 3) 集装箱运输的优越性 集装箱运输(Container Transport)是以集装箱作为运输单位进行货物运输的一种现代化运输方式。它适用于海洋运输、铁路运输及国际多式联运等。目前,集装箱海运已经成为国际

国际集装箱运输未来的发展趋势

国际集装箱运输未来的发展趋势 综观集装箱运输的发展轨迹,以及运输技术的未来变化,可以预示今后集装箱运输将会出现以下的发展趋势: 1(国际集装箱运输量继续增长 相比其他运输方式,集装箱运输是一种较新的模式,这种运输方式本身还在不断地发展和变化,它将在整个运输中承担越来越大的市场份额。这种增长主要来自于适合装入集装箱的货物进一步的集装箱化,同时,短途的沿海集装箱运输量将有明显增加。 2(国际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趋势 根据规模经济的规律,生产规模的扩大能使生产成本下降。为了参与国际范围内的竞争,减少运输成本,各大跨国航运公司纷纷投资,大力发展大型化集装箱船舶,使世界集装箱船舶的平均载箱量逐年上升。 3(国际集装箱码头的深水化、大型化和高效化趋势 随着集装箱船舶的大型化,水深越来越成为船公司选择港口的重要因素。船舶的大型化要求有自然条件良好的、处于航运干线附近的深水港与之配套,因此全球运输中的枢纽港的作用日益重要,而这些起枢纽作用的港口的稳定货源必须有众多的支线港予以支撑。而枢纽港的非直接应地的货源所占比重会不断增加。这种集装箱星向少数一些港口集聚的趋势已表现得越来越明显,中国香港特区和新加坡的集装箱吞吐量的急剧上升印证了这一点。因此,集装箱码头规模的扩大,码头深水化、高效化已成为枢纽港的必要条件。为此,集装箱码头将向着全自动化作业方向发展,装卸工艺将有突破性改进,作业设备将进入新一轮的更新换代时期。 4(挂靠港减少,干线运输网络扩大

航运公司运力优化配置带来的最大效果就是运输服务质量的提高。这表现为航线挂靠港减少,服务密度增加,交货期缩短。在重组的以枢纽港为核心的新的港口群中,港口密度将进一步提高,大中小港口、大中小泊位、专业与通用泊位将更强调相互协调发展,港口群体将更注重港口问密切的相互协作和高度的互补性,从而导致采用更为接近的港口技术设施。 5(适应现代社会对集装箱运输系统的柔性化需求 运输系统为之服务的客户已越来越不满足于原先那种被动适应运输需要的方式,而正在寻求适应客户自己需要的运输。客户对于运输的多样化需求,预示着运输方式应具有更大的适应性,即不能再像过去那样无法对客户的需求作出敏捷的反应,而应该是现代社会所要求的提供更为“柔性”的运输服务系统,目前正在大力推进的集装箱多式联运正是顺应了这种变化。多式联运将集装箱这种现代运输方式的触角一直伸到物流的始末端,伸向客户企业,伸向消费市场。这种需求势必产生“运输支线与运树干线相连接,分流港与枢纽港相配合,大相与小箱相配套”的集装箱运输格局。 6(集装箱运输组织方式将会明显改变 现代整装箱运输系统要求铁路、公路、水运、航空、港口、机场、仓储以及相关的海关、检验检疫、货主企业等方面的协同组织,这正是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的关键。这种需求与人们追求运输系统整个过程的效率,降低整个过程的运输成本的要求是一致的。因此,集装箱运输系统组织的进一步集成化将是未来发展的一种趋势。在海运方面,这种集成化趋势已经非常明显,这主要体现在航运企业内部趋于集中,外部走向联合。 7. 信息化将是未来集装箱运输管理的关键 近年来信息网络技术不断发展,使得客户的需求也悄然发生着变化。越来越多的客户希望采用信息化手段实现交易,对船公司电子商务的需求及依赖性越来越

集装箱业务流程

集装箱班轮出运业务代理流程 背景资料: 委托方,江西鹏程进出口公司;代理方,顺风货代公司;承运船公司,郅鑫集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出口口岸,深圳港;目的港,英国伦敦港;交易商品,不锈钢餐具;交接方式,CY-CY;成交方式,CIF;付款方式,即期信用证。 一.委托代理 江西鹏程进出口公司有一批不锈钢餐具出口英国伦敦,经顺风货代公司销售人员前期宣传及报价,鹏程公司拟将出运工作委托给顺风货代公司,以便及时履行合同及信用证项下的交货和交单的义务。10月22日,聂先生接到江西鹏程公司蔡小姐的电话要求聂先生尽快出运。 在集装箱班轮货物运输过程中,货主一般都委托货运代理公司为其代理有关的货运业务。 二.安排订舱 鹏程公司单证储运部门将出口货物明细单传真顺风货代公司配船订舱,确认配船和费用后,准备全套报关单据(出口货物明细单、出口货物报关单、商业发票、装箱单、出口收汇核销单)寄到顺风货代用于出运。同时,准备普惠制产地证用于出运后寄客户作进口清关。 1.10月22日下午,聂先生根据鹏程公司期望的出运日期、本批出口商品系采用集装箱班轮运输,结合各船公司的船期表,最终为鹏程公司选定深圳市郅鑫集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简称深圳郅鑫)8天后开赴英国伦敦的XXXX航次。 2.经过多次协商联系,10月24日上午顺风货代公司填制订舱单向郅鑫集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申请订舱。 注.顺风货代在确认配船和费用后,传真通知鹏程公司 三.接受订舱 1.10月25日上午顺风货代公司传真《出口货物委托书》给郅鑫集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深圳郅鑫在收到顺风代理公司的托运申请后,通过航线、船舶、运输、港口条件、运输时间等方面的综合分析,接受订舱申请。 2.郅鑫集集装箱运输有限公司业务员A据以录入集装箱多式联运信息系统。 3.郅鑫公司在场站收据联单上盖章,并注明了航名航次和提单号。之后,郅鑫公司编制订舱单,分别送至集装箱码头堆场、集装箱空箱堆场等有关的部门。

国际集装箱运输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国际集装箱运输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及发展趋势 摘要:由于集装箱运输具有规模经济效应、装卸效率高、货运成本低、货运质量高、货损货差小、包装用料省等优点,是现代交通运输发展的典型代表。集装箱运输链较长、涉及范围广,对国际经济贸易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促进作用。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普遍采用集装箱运输。反过来,集装箱运输也对国际贸易产生了重大影响。本文在论述了集装箱运输的发展、国内外市场现状及主要影响因素之后,基于一系列详细的数据对集装箱运输对国际贸易的影响和国际贸易的发展趋势进行分析。以及我国处于高速发展的时期应该怎样做出合理的对策,使我国集装箱运输业健康有序地发展。 关键词:国际集装箱运输;国际贸易;影响;发展趋势 1. 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发展 国际集装箱运输的发展经历了起步萌芽、普及发展和成熟发展三个阶段。 20世纪60年代前为集装箱运输的起步萌芽阶段。1830年至1956年的萌芽期,先后出现了一些集装箱运输的设想、类似集装箱的容器、集装箱运输雏形简单的陆路集装箱运输等。集装箱海运真正的开始、或是通常所说的集装箱时代的开始标志,是 1956年4月26日“IDEAL X号船载着58船运输来解决后勤运输方案,标志着集装箱化时代的真正到来。1968年后日本和欧洲各国的船公司先后在日本、欧洲、美国和澳大利亚等地区开展了集装箱运输。1975 年,装载着1250 TEU的“ADRIAN MAERSK”号驶离美国纽约港,标志着马士基公司进入集装箱运输业。 20 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计算机软件的发展把“门到门”的运输目标导向国际多式联运系统化方向,开始构筑系统运输和联运系统,为集装箱运输成熟期的到来做好了准备。由于集装箱运个集装箱起航,拉开了海上集装箱运输的开创期序幕。1966 年海陆公司的“FAIRLAND”号船从美国新泽西州起航,载着236个集装箱前往荷兰鹿特丹,使得集装箱化运输从美国进入全球;也标志着国际集装箱海运由此拉开了序幕。 1966年至20世纪80年代末,国际集装箱运输进入了成长扩展期。在越战时期,1967年11月从美国奥克兰驶出的集装箱船,载着609个35英尺的集装箱(相当于10艘杂货船才可以运输的货物)驶向越南,实施在这次战争中用集装箱输具有标准、便捷和安全等特性,可以有效兼容多种运输方式,其正从50余

集装箱运输方式

集装箱运输方式 集装箱运输是将一定数量的单件货物装入标准规格的金属箱内,以集装箱作为运送单位所进行的运输,可适用于海洋运输、铁路运输及国际多式联运。 集装箱运输有整箱货(FullContainerLoad,FCL)和拼箱货(LessThanContainerLoad,LCL)之分。凡装货量达到每个集装箱容积的75%的或达到每个集装箱负荷量的95%的即为整箱货,由货主或货代自行装箱后以箱为单位向承运人进行托运;凡货量达不到上述整箱标准的,须按拼箱托运,即由货主或货代将货物送交集装箱货运站(CFS),货运站收货后,按货物的性质、目的地分类整理,而后将去同一目的地的货物拼装成整箱后再行发送。 整箱货运与拼箱货运 整箱货由货方在工厂或仓库进行装箱,货物装箱后直接运交集装箱堆场(ContainerYard,CY)等待装运。货到目的港(地)后,收货人可直接从目的港(地)集装箱堆场提走,即“场到场”的方式。

拼箱货由于货量不足一整箱,所以需由承运人在集装箱货运站(ContainerFreightStation)负责将不同发货人的少量货物拼在一个集装箱内,货到目的港(地)后,再由承运人拆箱分拨给各收货人,即“站到站”的方式。 其中,当交接方式为堆场到堆场时,则发货人整箱交货,收货人整箱接货;当交接方式为货运站到货运站时,则发货人拼箱交货,收货人拼箱接货。 集装箱的积载 集装箱的积载随船只的类型不同而不同,在无格槽的船上将集装箱堆放在甲板上,沿船体靠拢并用粗铁链和锁头将集装箱捆牢固定。在格槽船上,集装箱堆放在格槽里,一般可堆放九层,舱内六层,舱上三层,通常甲板上的集装箱约占25%~35%。在滚装船上,甲板上的箱子用捆绑设备加以固定,在舱内的箱子置于固定的位置上或置于各种类型的拖车上。 集装箱内的货物积载 提高集装箱内积载技术,充分利用集装箱容积,有利于

国际集装箱运输系统知识(2)多式联运概述

国际集装箱运输系统知识(2)多式联运概述

国际集装箱运输系统知识(2)多式联运概述 国际集装箱运输是一种先进的现代化运输方式。与传统的件杂货散运方式相比,它具有运输效率高,经济效益好及服务质量优的特点。正因如此,集装箱运输在世界范围内得到了飞速发展,已成为世界各国保证国际贸易的最优运输方式。尤其是经过几十年的发展,随着集装箱运输软硬件成套技术臻于成熟,到80年代集装箱运输已进入国际多式联运时代。国际多式联运是一种利用集装箱进行联运的新的运输组织方式。它通过采用海、陆、空等两种以上的运输手段,完成国际间的连贯货物运输,从而打破了过去海、铁、公、空等单一运输方式互不连贯的传统做法。如今,提供优质的国际多式联运服务己成为集装箱运输经营人增强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一、国际多式联运的定义与特征 国际多式联运(MultimodaI Transport)是一种以实现货物整体运输的最优化效益为目标的联 运组织形式。它通常是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将不同的运输方式有机地组合在一起,构成连续的,综合性的一体化货物运输。通过一次托运,

一次计费,一份单证,一次保险,由各运输区段的承运人共同完成货物的全程运输,即将货物的全程运输作为一个完整的单一运输过程来安排。然而,它与传统的单一运输方式又有很大的不同。根据1980年《联合国国际货物多式联运公约》(简称“多式联运公约”)以及1997年我国交通部和铁道部共同颁布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管理规则》的定义,国际多式联运是指“按照多式联运合同,以至少两种不同的运输方式,由多式联运经营人将货物从一国境内接管货物的地点运至另一国境内指定地点交付的货物运输”。根据该定义,结合国际上的实际做法,可以得出,构成国际多式联运必须具备以下特征或称基本条件: (1)必须具有一份多式联运合同。该运输合同是多式联运经营人与托运人之间权利、义务、责任与豁免的合同关系和运输性质的确定,也是区别多式联运与一般货物运输方式的主要依据。 (2)必须使用一份全程多式联运单证。该单证应满足不同运输方式的需要,并按单一运费率计收全程运费。 (3)必须是至少两种不同运输方式的连续运

[物流运输]集装箱出口操作流程

[物流运输]集装箱出口操作流程 国际货物运输是对外经济贸易的重要一环,是实现对外经济贸易合同、完成国际货物的空间转移、保证完成出口创汇的关键。作为从事国际货物运输的业务人员,具备全面的业务知识是必不可少的,但往往书本上的知识与实际相差很大,为了解决这个矛盾.我们将从实际出发,以天津为出口地向您分期介绍国际货物海洋运输代理出口(集装箱)业务实务操作。 海运代理出口(集装箱)业务实务操作基本流程为:接受货主委托→ 订舱→装箱→报关→打提单→寄单→核销退税。 一、接到货主委托后.应先从以下几方面确认,包括该单位在出口地海关备案(年审)情况;报关单据是否齐备(全套报关单据有委托报关协议、出口货物报关单、装箱单、发票、合同、出口收汇核销单及海关监管条件涉及的各种证件);海关监管条件中所要求的各种证件是否齐备;该票货物配哪种集装箱。 1、如何办理在出口地海关年审? 就年审时间而言,大津市各报关行和代理报关企业集中在每年3月份年审,外贸专业公司集中在每年4月份年审,各自理报关企业按其海关10位编码的尾子相对应的月份年审。 年审时本市企业应交验的单证包括“注册登记证明书”正本、“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需要年审的“报关员证”“年审报关书”(一式二份)、经办人身份证复印件。若有任何变更内容,应提交相关批准文件。 外埠企业应交验的单证包括当地海关关封、企业注册登记证明书正本、经办人身份证复印件,若为外埠企业委托天津市内单位办理年审,则要提供委托书。 报关企业超过规定期限不参加年审者,其“注册登记证明书”和“报关备案证明书”将自动失效.海关的报关自动化系统将自动暂停其报关资格。报关企如申请保留其报关资格,应向海关部门(报关管理科年审组)递交书面情况说明,海关审核认可后方可补办年审手续 报关企业变更“名称、地址、编码、邮政编码、电话、法人、总经理”等项目时、应持有关批文及时到海关办理变更手续。否则,由此引起的对企业进出口业务的影响、由企业自行负责。 2、如何办理在出口地海关备案? 天津市内企业(保税区及驻华办事机构除外)办理报关注册,需提供如下材料:企业介绍信及经办人身份证复印件、工商营业执照副本及复印件、批准证书正本及复印件、上级主管部门对合同章程的批复正本及复印件、开户银行出具的企业资金说明(人民币或外币帐号)。 天津市内报关企业转往外埠报关的需办理异地转关备案手续、需提供如下材料:注册登记证明书正本及复印件、本单位报关同意印模、报关备案申请书(一式两联)“企业情况登记表复印件以上材料经海关审核无误后封入关封,由企业代交备案地海关在天津海关办理备案登记手续的外埠报关企业需提供如下材料:企业介绍信及经办人身份证复印件、主管海关出具的转关备案关封。代理外地报关企业办理手续的单位需出示委托单位的委托函和代理单位介绍信、受托书、材料递交海关后,第二天下午9:30-11:30 凭录入收据正本和注册手续费收据正本到天津海关212房间领取备案证明书外商常驻机构在天津

集装箱运输操作流程

BPZ集装箱运输操作流程和规定 一、目的 确定和规范集装箱运输操作的流程和程序,配合BPZ的集装箱运输业务和满足客户运输需求。 二、适应范围 本文件描述的操作流程和程序适应于本公司对BPZ集装箱运输及装货的工作安排、安全要求,同时对整个流程进行全过程的监控。 三、管理办法 集装箱拖架归属高栏项目部管理和使用,优先满足BPZ的运输要求。高栏项目部根据BPZ的调度计划,及时安排准牵引质量相匹配的拖头组成运输列组。根据BPZ的时间要求和货物准备情况,及时安排货柜、车辆与CIWA 装柜和协调高栏码头卸柜的操作,完成各种单据的收集工作。 集装箱业务全部由高栏项目部负责操作和跟踪管理,并配合财务完成运输费用的收支结算,跟踪客户的需求和反馈信息。 集装箱拖架由公司维修组负责按计划进行预防性保养和维修,并跟踪轮胎的使用情况。 四、操作程序 4.1 调度管理 4.1.1 调度接到BPZ的装柜运输任务后,按要求填写《沿海内贸货物托运委 托书》,凭BPZ或航运集装箱运输公司回传的《沿海内贸货物托运委托 书》向珠海港码头或指定码头申请吉柜。 4.1.2 调度将车辆牌号和驾驶员姓名报给BPZ或航运集装箱运输公司,并安 排车辆前往指定的码头提取吉柜。

4.1.3 提柜时,安全员或驾驶员必须检查货柜的清洁和完整情况,并将信息 回馈;如发现不合要求的货柜,必须通知调度,由调度协调更换货柜。 4.1.4 车辆在到达码头时,驾驶员在码头签署《集装箱发放/设备交接单》 后,同时领取《集装箱货物装箱单》和带唯一编号的箱锁。 4.1.5 前往BPZ工厂,驾驶员到达BPZ入口大门,接受门卫的检查;如果不 能通过检查,应立即通知车辆调度另行安排车辆,并将变动情况报BPZ 或航运集装箱公司等相关单位。 4.1.6 通过门卫的检查后,驾驶员将车开到指定仓库平台进行装货,配合现 场管理员,同时监督装货过程中是否出现货物损坏的情况,如发生异常情况应立即通知BPZ或CIWA的现场管理员,采取换货、界定货损等措施。 4.1.7 装货完毕,驾驶员清点数量无误后,在现场管理人员面前锁上带唯一 编号的箱锁,然后办理出库手续,并详细填写《集装箱货物装箱单》(特别是货柜号码和锁号,一定要填写清楚),由BPZ指定人员签名盖章。 4.1.8 在雨季和阴雨天气时,根据BPZ的要求决定是否装货。 4.1.9 到码头等候卸柜时,必须按先后次序排队,等候期间驾驶员不得离开 所驾驶的车辆。 4.1.10 按照卸柜要求,每车卸柜完毕后,要求码头在《集装箱发放/设备交 接单》和《集装箱货物装箱单》上确认签名。 4.1.11 高栏项目部负责统计当月集装箱的发货情况。 4.2 安全管理 4.2.1 质量安全部负责日常的职业安全健康管理,对作业中的危险、危害 因素应列入《危险源辨识与风险评价表》,对与重大危险因素相关的运行与活动进行重点控制,列入《重大危险源一览表》,由安全部将其设置为安全控制点,按照《危险源识别、风险评价与控制策划程序》进行控制。 4.2.2驾驶员出车前,按照车辆检查表的明细进行出车前检查;车辆在驶出 公司基地前,门卫要对车辆搜查,并留意驾驶员的精神状态;安全员定

国际集装箱运输运费计算

国际集装箱运输运费计算 第九章集装箱运费运算 集装箱运费概述集装箱运输费用的单位价格称为集装箱运价。国际集装箱运价不是一个简单的价格金额,而是包括费率标准、计收方法、承托双方责任、费用、风险划分等的一个综合价格体系。 由于集装箱运输打破了“港到港”交接的传统,能够实现“门到门” 的运输,使得承运人的运输路线增长,运输环节增多,运输过程中花费的成本构成也与传统运输有专门大区不,而且由于以集装箱为运输单元,其计费方式也有了专门大变化。 一、集装箱运输与国际贸易价格条件 常用的国际贸易价格条件要紧有离岸价格(FOB)、运费到岸价格(CF R)及运费保险费到岸价格(CIF)。这三种常用价格条件是建立在“港到港” 交接的基础上的,要紧适用于传统的散杂物资海上和内河运输。 现代国际贸易中,集装箱运输和国际多式联运的使用越来越广泛,物资交接向内陆延伸,实现“门到门”交接。在这种情形下,上述三种常用价格条件难以完全适应新形势进展的需要。鉴于此,国际商会(ICC)在《I NCOTERMS 1990》中推出了三种贸易价格条件:物资交指定地点承运人价格(FCA))运费付至目的地价格(CPT))运费保险费付至目的地价格(C IP)。这三种贸易价格条件不仅适用于公路、铁路、海运、内河、航空等单一运输方式,而且适用于两种或两种以上运输方式相结合的国际集装箱多式联运。 在目前常用的三种价格体系中,买卖双方的责任和风险划分是以装货港或卸货港的船边为界线,而新的价格条件中,买卖双方的责任和风险划分是以物资交给承运人或收货人为界线。尽管目前国际集装箱运输中物资的交接地点已延伸到内陆,但适应上仍旧沿用三种常用的价格条件。 二、集装箱运费的差不多结构从运输全程来看,集装箱运输产生之前,传统的件杂货运价是分方式、分段运算的。作为承担绝大部分国际运输的海运段运价,其结构是建立在 “港到港”交接基础上的,仅包括物资的海上运费和船边装船、卸船费用,一样把这三项费用称为海运费。

集装箱运输的特点

集装箱运输的特点 杂货运输长期以来存在着装卸及运输效率低、时间长,货损、货差严重,影响货运质量,货运手续繁杂,影响工作效率,因此对货主、船公司及港口的经济效益产生极为不利的负面影响。为解决采用普通货船运输散件杂货存在以上无法克服的缺点,实践证明,只有通过集装箱运输,才能彻底解决以上问题。 如何加速商品的流通过程,降低流通费用,节约物流的劳动消耗,实现快速、低耗、高效率及高效益地完成运输生产过程并将货物送达目的地交付给收货人,这就要求变革运输方式,使之成为一种高效率、高效益及高运输质量的运输方式,而集装箱运输,正是这样的一种运输方式。它具有以下特点。 一、高效益的运输方式 运输经济效益高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1.简化包装,大量节约包装费用。为避免货物在运输途中受到损坏,必须有坚固的包装,而集装箱具有坚固、密封的特点,其本身就是一种极好的包装。使用集装箱可以简化包装,有的甚至无须包装,实现件杂货无包装运输,可大大节约包装费用。 2.减少货损货差,提高货运质量。由于集装箱是一个坚固密封的箱体,集装箱本身就是一个坚固的包装。货物装箱并铅封后,途中无须拆箱倒载,一票到底,即使经过长途运输或多次换装,不易损坏箱内货物。集装箱动输可减少被盗、潮湿、污损等引起的货损和货差,深受货主和船公司的欢迎,并且由于货损货差率的降低,减少了社会财富的浪费,也具有很大的社会效益。 3.减少营运费用,降低运输成本,由于集装箱的装卸基本上不受恶劣气候的影响,船舶非生产性停泊时间缩短,又由于装卸效率高,装卸时间缩短,对船公司而言,可提高航行率,降低船舶运输成本,对港口而言,可以提高泊位通过能力,从而提高吞吐量,增加收入。 二、高效率的运输方式 传统的运输方式具有装卸环节多、劳动强度大、装卸效率低、船舶周转慢等缺点。而集装箱运输完全改变了这种状况。 首先,普通货船装卸,一般每小时为35t左右,而集装箱装卸,每小时可达400t左右,装卸效率大幅度提高。同时,由于集装箱装卸机械化程度很高,因而每班组所需装卸工人数很少,平均每个工人的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 此外,由于集装箱装卸效率很高,受气候影响小,船舶在港停留时间大大缩短,因而船舶航次时间缩短,船舶周转加快,航行率大大提高,船舶生产效率随

集装箱运输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德邦物流集装箱装卸问题分析 一、集装箱运输概况 随着社会资源的加速运转,集装箱运输的优越性越来越被人们承认,以海上运输为主导的国际集装箱运输发展迅速,是世界交通运输进入集装箱化时代的关键时期。随后集装箱以其特有的优势获得了迅猛的发展。因为集装箱具有保证货物运输安全、集装箱运输大大减少了传统运输方式中人力装卸、搬运的次数,这就可以避免人为和自然因素造成的货物破损、湿损、丢失等货运事故,减少经济损失、节省货物包装材料。使用集装箱运输,可以简化或不用运输包装,节省包装材料和费用,降低商品的成本。简化货运作业手续。货物采用集装箱运输,以箱作为货物的运输单元,减少了繁杂的作业环节,简化了货运作业手续、提高装卸作业效率。由于集装箱的装卸作业适于机械化,其装卸作业效率得到了大幅度的提高。同时,大大缩短了集装箱的站的停留时间,加速了车船的周转和货物的送达等等这样的优势,所以集装箱运输在各种运输方式中比较受欢迎。但是随着其业务量的增加,众多的弊端也一一暴露出来。下面就以德邦物流为例分析该物流企业在集装箱运输领域在集装箱装卸设备方面的问题。 二、德邦物流概况 ?德邦致力成为以客户为中心,覆盖快递、快运、整车、仓储与供应链等多元业务的综合性物流供应商。我们凭借坚实的网络基础、强大的人才储备、深刻的市场洞悉,为跨行业的客户创造多元、灵活、高效的物流选择,让物流赋予企业更大的商业价值,赋予消费者更卓越的体验。德邦始终紧随客户需求而持续创新,坚持自营门店与事业合伙人相结合的网络拓展模式,搭建优选线路,优化运力成本,为客户提供快速高效、便捷及时、安全可靠的服务。截止2016年10月,公司已开设7,800多家标准化的门店,服务网络遍及全国,自有运输车辆9,800余台,全国转运中心总面积超过124万平方米。全国超过124万平方米宽敞、整洁的货台,拥有现代化机械设施的外场操作柜台。 三、德邦物流集装箱运输中存在的问题 德邦物流集装箱运输不同于其他集装箱进出口物流企业,例如中远、中铁物流,这些集装箱物流可以依托码头、铁路货场那样进行大批量的集装箱装卸作业时能够利用强大的集装箱装卸设备,德邦主要从事汽车集装箱运输,作业场地主要在场、站或者货主的仓库上进行,这时在集装箱的装卸方面只能依靠人力完成,以至于降低装卸效率、从而造成整个运输效率的下降,在当今这个物流竞争日益激烈的环境中很难取得优势,在装卸问题上已经成为了该物流企业继续发展的瓶颈,随着经济的发展人工成本还会进一步提高,所以德邦在汽车运输中能否解决这一问题成为了非常重要的话题。 但是如果给汽车集装箱配备一些例如台面可移动式铝合金升降机、固定液压登车桥、集装箱装卸平台类似的配合集装箱装卸的机械设备将会极大的增加物流成本况且这些设备的转移使用也是存在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且还有日常的维护费用,这些装备的配用势必要聘用相关的人才操作运转这些设备。所以如果这些设备由物流公司提供将会很大程度上增加物流成本。而且德邦的集装箱运输的货物都是一些散装的拼装的货物,在货物批量上面没有很大的作业量,没有利用机械作业的急迫性,所以在这种情况下德邦物流不得不采用人工装卸来应付日常的作业量,但是当遇到大批量作业的时候还是会影响到整个物流的进展状况。 四、问题分析 自20世纪70年代末以来,中国物流设备有了较快的发展,各种物流运输设备数量迅速增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