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苗基质不同水分含量与基质物理性状的相关性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0.00 KB
- 文档页数:5
现代园艺2018年第5期育苗基质的主要成分探析张桐,张婷(沈阳工学院,辽宁抚顺113122)基质育苗的基础条件,是育苗基质能够提供合适的肥、水、气等根际环境,它直接决定了培育苗木的生长状况。
随着我国基质育苗技术的不断推广应用,基质育苗日益受到重视。
本文主要介绍了应用于育苗技术上的基质的主要成分,以期对使用基质育苗者具有积极的参考作用。
育苗;有机基质;无机基质;成分皮有机酸含量较低,又耐降解,有较强的阳离子交换能力,而且通气性和结构稳定性好,总体基质性能要好于阔叶树树皮。
1.4.3花生壳。
作为盆栽基质的补充材料居多。
花生壳有其独特的纤维组织结构,能够为作物提供优良的通气孔隙。
但缺点也相当明显,它在水肥的影响下,纤维结构会快速遭到降解破坏。
因此,作为基质只适合短期作物的栽培,并且需高温蒸制或消灭壳内的有害线虫。
1.4.4木片、锯末和刨花。
它们是木制品加工生产企业的副产品。
含木质素约16%~22%,纤维素约44%~45%,pH值为6.2。
它们独特的优点是可以高碳发酵和连续使用,每茬使用前进行消毒,一般可以连续使用2~6茬。
1.4.5炭化稻壳。
稻壳作为基质使用一般是指经过炭化后的稻壳。
炭化稻壳的水气比为1:0.43,pH值为6.5。
稻壳的纤维结构也会在水肥影响下快速降解破坏,因而也只适宜短期作物育苗使用。
1.4.6秸秆。
秸秆具有大量的纤维组织结构,可以提供非常好的生长通气孔隙。
它不仅富含木质素和纤维素,还含钠、钾等无机矿物质。
由于秸秆的容重较低,经过腐熟的秸秆还可以提供很好的养分。
但其纤维结构也会随着水肥的作用而快速降解破坏,因而也只适宜用作短期育苗基质。
2无机基质成分的育苗基质2.1蛭石蛭石的容重为0.25g/cm3,水气比1︰4.35,pH值为6.0~8.9。
由于蛭石具有缓冲能力和较好的阳离子能力,用于盆栽的辅助基质,效果极佳。
其缺点就是水湿后的物理结构不稳定,栽培上选用3mm以上的蛭石较好。
2.2珍珠岩珍珠岩的容重为0.16g/cm3,水气比1︰1.04,pH值为6.3。
不同基质相对含水量对黄瓜穴盘苗叶片水分生理与光合特性的影响作者:陈俊琴赵瑞来源:《农业工程技术·温室园艺》2017年第02期【摘要】以黄瓜品种‘山东密刺’为试材,采用沈阳农业大学无土育苗营养基质,研究不同基质相对含水量对黄瓜穴盘苗叶片水分生理与光合特性的影响。
结果表明:T1(20%)、T2(40%)和T5(100%)处理相比T3(60%)和T4(80%)处理显著降低了黄瓜叶片的羧化效率,从而抑制了黄瓜植株的光合能力。
试验结果证实,黄瓜穴盘育苗中基质的相对含水量维持在60%~80%的范围内为宜。
育健壮幼苗是黄瓜高产的重要措施,在现代蔬菜产业化育苗条件下,穴盘的集约化设计使黄瓜育苗中的水分管理成为培育壮苗的一大重要难题。
基质含水量变化不仅会直接表现在植株的生长状态上,还会通过影响植株的水分状态进而影响到其他的生理活动,如光合特性等。
本文通过研究不同基质相对含水量对黄瓜穴盘苗叶片水分生理与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为黄瓜基质穴盘育苗水分管理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
材料和方法试验材料供试黄瓜品种为‘山东密刺’(Cucumis sartius L);育苗基质为沈农无土育苗营养基质;供试穴盘为72孔穴盘。
试验设计试验于春季在沈阳农业大学园艺学院温室内进行。
黄瓜种子干籽直播,播后随机摆放在育苗床上。
待子叶展平后进行处理,即设定5种不同的基质持水量,分别为基质最大持水量的20%(T1)、40%(T2)、60%(T3)、80%(T4)、100%(T5),采用称重法控制持水量,每天上午8:00开始测水补水,其后分别在10:00、12:00、14:00、16:00和20:00进行补水,使各处理的灌水高底限在±5%之内(100%为充分饱合灌水),一直到成苗。
每个处理设置6盘穴盘苗。
成苗标准为根系全部包裹基质成团,可轻易从穴盘穴孔中取苗而不散坨为宜。
按完全随机取样法取样,从每个处理中选取20株黄瓜,测定相关指标。
不同配比育苗基质对番茄幼苗生长的影响作者:冯雪锋,许雷,张梦恩,刘慧聪,张志芳来源:《农业研究与应用》2021年第04期摘要:為筛选合适的番茄育苗基质,通过以农业废弃物牛粪、花生壳、蛭石等为材料,并按照一定比例制成5种不同配比的育苗基质,以通用基质(成分为河沙、珍珠岩、竹削)为对照,对其物理性状以及供试品种黑珍珠番茄幼苗生长的前期进行了研究。
研究结果初步表明:不同配方育苗基质的容重为0.47~0.81g·cm-3,总孔隙度为69.33%~83.03%,持水孔隙度为52.37%~66.02%,pH在7.20~7.97;综合番茄幼苗的形态指标,T3配方(牛粪:花生壳:蛭石:通用基质=2∶2∶4∶2)有利于番茄幼苗的生长,长势最强,其株高、茎粗、地上地下部干鲜重最好,壮苗指数、出苗率最高,可用作番茄育苗基质。
关键词:育苗基质;番茄;影响中图分类号:S641.2 文献标识码:A1Effects of Different Substrate Proportions on Tomato Seedlings GrowthFENG Xuefeng,XU Lei,ZHANG Mengen,LIU Huicong,ZHANG Zhifang(College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Shangqiu University,Shangqiu,Henan 476000, China)Abstract: To screen the suitable seedling substrate for tomato, using cow dung, peanut shell and vermiculite as material and the general substrate (river sand, perlite and bamboo cutting) as CK, we made five different seedling substrates in a certain proportion to study their physical characteristics and the effect on the pre-growth of tomato seeding.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bulk density of seedling substrate is 0.47~0.81 g/cm3, total porosity is 69. 33%~83.03%, the waterporosity is 52.37% ~70.06%, and pH is 7.20~7.97; According to the comprehensive morphological indicators of tomato seedlings, T3 formula (cow dung: peanut shell :vermiculite : general substrate = 2 :2 :4 :2) is conducive to the growth of tomato seedlings. Seedlings grew vigorously, the plant height, stem thick, ground and underground dry and fresh weight were best, and the strong seedling index and seeding rate were highest on T3 formula. So T3 formula can be used as the seedling substrate for tomato.Key words: Seedling substrate; tomato, influence番茄是我国设施栽培的主要蔬菜之一,具有产量和效益双高等特点,且富含维生素C、番茄红素等营养成分,备受消费者青睐。
不同基质配比对黄瓜穴盘育苗质量的影响任杰;崔世茂;刘杰才;付崇毅;马博;夏永恒【摘要】以商品育苗基质(主要成分是草炭)、蛭石、有机肥(腐熟羊粪)为原料基质,按不同体积比组成复合基质,通过对基质理化性质及秧苗生长发育状况的研究,筛选出适合黄瓜穴盘育苗的最佳基质配比,为黄瓜穴盘育苗生产提供理论基础。
结果表明:商品育苗基质∶腐熟羊粪∶蛭石=6∶3∶1复合基质各项理化性质均在幼苗生长的适宜范围内,播种后出苗率达90%以上,该基质培育下的幼苗干物质含量、根体积、根冠比、壮苗指数、生长函数(G值)、根系活力、可溶性糖含量均高于其他处理,比较适宜作为黄瓜穴盘育苗的基质。
%In order to choose the proper substrate composition of cucumber plug seedling ,the effects of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und substrate mixed with commodity substrate of seedling (The main compo-nent ispeat),vermiculite and sheep manure at different volume ratios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cucumber were studi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physical and chemical characteristics of compound substrate mixed with commodity substrate ∶sheepmanure ∶vermiculite=6∶3∶1(S3)were in the proper range and the emergence rate of seedlings was more than 90%.In addition,seedlings grown on S3 were better than other treatments when the seed-lings were measured for dry weight,root volume,root shoot ratio,seedling strength index,G value,root activity and soluble sugar content.Therefore commodity substrate∶sheep manure∶vermiculite=6∶3∶1 was more suitable to be substrate for cucumber seedling .【期刊名称】《华北农学报》【年(卷),期】2013(000)002【总页数】5页(P128-132)【关键词】基质配比;腐熟羊粪;黄瓜;穴盘育苗【作者】任杰;崔世茂;刘杰才;付崇毅;马博;夏永恒【作者单位】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9;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9;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010019;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9;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9;内蒙古农业大学农学院,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19【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642.2育苗基质是蔬菜秧苗生长中根系吸收营养的媒介,其特性会影响植物根系对水分和养分的吸收,以及根系的生长,是穴盘育苗的基础和关键。
不同育苗基质对黄瓜幼苗生长的影响摘要以腐熟中药渣、泥炭、蛭石、珍珠岩为原料,按照不同比例复配成4种育苗基质,选取南京市蔬菜所的通用型育苗基质作为对照,研究不同配比的育苗基质对黄瓜苗期生长的影响。
结果表明:基质B培育的黄瓜在株高、茎粗、根长、根表面积以及壮苗指数上均显著优于其他配比的育苗基质,育苗效果显著提高,可推荐作为黄瓜育苗的专用型育苗基质。
AbstractTaking Chinese traditional medicine residue,composed peat coal,vermiculite and pearlstone,as the basic substrate,the effects of four kinds of substrate combinations on the growth of cucumber were compared with the Nanjing vegetable seedling substrate investigated.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cucumber seedlings in substrate B grew better than other homemade seedling substrates significantly. Their plant height,stem diameter,root length,root surface aera and healthy index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than other mixed substrates.The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that through overall measurement,the seedling substrate B could efficiently improvethe growth of seedings.The conclusion can be drawn that through overall measurement,the seedling substrate B can be recommended as the seedling substrate of cucumber.Key wordsseedling substrate;cucumber;seelding;growth;effect随着人们对生存环境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对蔬菜水果的供应量和品质要求急速增加。
黄瓜不同基质育苗对比试验总结提高蔬菜种苗质量是保证蔬菜生产稳产、高产、优质的基础。
针对我市集约化育苗中心数量多,穴盘苗应用率高,育苗基质种类较多,但育苗质量参差不齐的现状,安排的不同育苗基质的对比试验。
一、试验目的通过本试验,旨在筛选出质量可靠、性状稳定的、应用面积较大,范围较广的育苗基质,达到提高种苗质量,增加经济效益,保证蔬菜生产稳产、高产。
二、试验材料与地点1、试验作物及品种:作物为黄瓜;品种为博耐13B。
2、穴盘规格:规格采用72孔塑料穴盘。
3、供试基质:①通用型2号;②壮苗2号;③育苗基质;④源育苗基质;⑤瓜类专用育苗基质⑥天瑞育苗基质。
4、试验地点:本试验的地点选在天瑞育苗中心1号日光温室育苗棚。
5、试验时间:2011年4月7日开始,4月30日结束三、试验内容1、试验设计本试验共设6个处理,即对照(CK)处理为天瑞育苗基质;基质1为通用型2号;基质2为壮苗2号;基质3为育苗基质;基质4为源育苗基质;基质5为:瓜类专用育苗基质。
每个处理重复2次,每个重复2盘,每穴1粒种子,均采用干籽直播。
2、调查项目黄瓜出苗后,每隔7天调查不同的基质种苗的株高、茎粗、叶片数、地上部鲜重与干重、地下部鲜重和干重。
四、结果与分析1、出苗时间及出苗率的结果分析从表1可看出,不同基质的黄瓜出苗时间一致,出苗时间都为9天;但出苗率则表现出不同,对照CK的出苗率略高,达到了97%,基质1和基质4的出苗率为96%;基质3的出苗率为94%;基质2和基质5出苗率为93%。
表1 黄瓜出苗时间及出苗率(%)2、不同处理对黄瓜苗株高的影响由表2可知,不同处理在不同的时期,黄瓜苗的株高也有所不同。
4月23日,对照CK即采用天瑞育苗基质的处理,其黄瓜苗株高为最高,达到了6.0cm;其次为基质5,其黄瓜苗株高达到了5.5cm;黄瓜苗株高最低的处理为基质1,其株高为4.3cm。
随着黄瓜苗的生长,苗的株高也表现出不同的变化趋势。
在4月30日,基质2、基质3和基质4的黄瓜苗株高一样,略高于对照CK、基质1和基质5,达到了9.0cm。
不同配比基质对番茄幼苗质量的影响作者:王闯曹娜徐宁来源:《安徽农业科学》2019年第12期摘要以椰糠、菇渣和珍珠岩为基质,按照不同配比混合,研究其对番茄株高、茎粗、根冠比、壮苗指数、叶绿素含量、叶片净光合速率、硝酸还原酶、琥珀酸脱氢酶等指标的影响,筛选最佳番茄育苗基质配比。
结果表明,T1 (椰糠∶菇渣∶珍珠岩=2∶2∶1)的株高、茎粗、干物质积累及壮苗指数等指标均优于其他处理,与对照组 CK(草炭∶蛭石∶珍珠岩=6∶3∶1)无显著差异,可以作为番茄育苗基质。
关键词椰糠;菇渣;番茄育苗;基质中图分类号 S 641.2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0517-6611(2019)12-0054-03doi:10.3969/j.issn.0517-6611.2019.12.016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Abstract Using tomato as the experimental material,effect of different formula substrates of coconut coir and mushroom residue,vermiculite and perlite on tomato plant height,stem dimeter,ratio of root to shoot,strong seeding index,root activity ,chlorophy content of seeding, net photosynthetic rate were studied, in order to find the best substrate formula.The results showed that plant height,stem diameter,strong seeding index of the treatment group T1(coconutcoir∶mushroom residue∶pearlite=2∶2∶1) were superior to other treatments(turf∶vermiculite∶pearlite=6∶3∶1),and had no significant differences from CK,so it could be recommended as tomato seedling substrate.Key words Coconut coir;Mushroom residue;Tomato seedling;Substrates育苗是蔬菜生產中的重要环节,育苗基质是工厂化育苗的重要组成部分。
不同配比基质对水稻幼苗生长的影响作者:孙绪博来源:《乡村科技》2018年第34期[摘要] 近年来,包括陕西省在内的多个省份开展了大范围旱改水工程,利用区域内丰富的水资源开辟新水田,或者将地域条件良好的未利用地整治为水田,实现了水稻种植面积持续增加,这对水稻育苗基质开发提出了新的要求。
为节约耕层土资源,将河滩地泥沙作为基质主材料,筛选非耕层土、有机肥、生物炭和腐熟秸秆等有机物料作为辅助材料,设置不同材料配比进行水稻育苗试验,并对基质养分释放特征、水稻秧苗形态、生理及生化等指标进行检测分析,结果表明8号处理基质下水稻秧苗生长效果较好,水稻株高、茎粗及地下部分鲜质量增长量多于其他基质,其中根长为70.47 cm、根尖1 313个。
所筛选出的育苗基质配方既能保护耕地,又能降低育苗成本,为水稻工厂化育苗发展提供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
[关键词] 基质;水稻幼苗;生长影响[中图分类号] S511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7909(2018)34-91-2穴盘育苗是在多孔穴盘中,以蛭石、珍珠岩及草炭等作为基质,进行机械化自动化播种、工厂化育苗的一种现代化育苗生产体系[1]。
其中,以熟化表层土作为基质主要材料,以蔗渣、泥炭、岩棉、珍珠岩、菇渣、蛭石、沙砾和陶粒作为基质辅助材料。
在各类育苗基质材料中,蛭石高持水性和片状结构使其拥有平衡协调的能力[2],蛭石颗粒表面许多空洞为保持水分和营养成分提供了巨大面积,同时也提供了极为适合的宜导液和通气条件;草炭纤维成分比例高,具有多孔、疏松、通气和透水性能高等特点,其比表面积大、吸附螯合力强,有较强的离子交换和盐分平衡控制能力,适应性广泛:这些都是水稻育苗基质良好的原材料。
但是如何在不同区域内,针对不同土质,设置适合的用量和比例仍有待研究和分析。
虽然目前国内一些科研院开始对基质开发进行研究,但尚未达到实用阶段。
本文将对具体的基质应用情况进行细致研究。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育苗基质材料以河滩地泥沙、生土为主材料,以草炭、腐熟秸秆(水稻秸秆)、有机肥(羊粪)和蛭石等生物为诱导剂,其中河滩地泥沙和生土从区域内的黄河滩地及附近土坡采集,腐熟秸秆以水稻秸秆为原材料进行制作,草炭、有机肥和蛭石价格低廉,通过直接购买获取。
蔬菜育苗基质配方蔬菜育苗基质混配注意事项蔬菜育苗基质配方蔬菜育苗基质混配注意事项秋季温室大棚蔬菜育苗,关系生产的成败,马虎不得.下面介绍两种蔬菜育苗基质配方,蔬菜育苗基质混配注意事项,请大家注意一下!配方一由两种或几种基质按一定的比例配合而成。
基质的种类和配比因栽培蔬菜种类的不同而不同。
配制复合基质用2—3种即可,制成的基质应是:容重适宜,孔隙度增加,水分和空气含量提高。
草炭、蛭石、炉渣、珍珠岩按照20:20:50:10的比例混合,适于番茄、甜椒育苗:按照40:30:10:20的比例混合,适于西瓜育苗。
而把草炭和炉渣,按照1:1的比例混合,非常适于黄瓜育苗。
配方二酿热温床育苗床土质量的好坏直接影响幼苗的生长发育,茄子育苗床土要求保水、保肥、通气性良好,含有机质至少在5%以上,最好达到20%,同时要含有充足的速效氮、磷、钾等元素。
其中速效氮应达到100毫克/千克,速效磷应达到100~200毫克/千克。
每立方厘米的重量不能大于1.5克, pH在6.8~7.3之间。
中国农科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经过比较试验,推荐过的菜类蔬菜育苗基质是:蛭石、草炭、消毒田园土按1∶1∶1的比例混合,每立方米基质加入2千克磷酸二铵和2千克高温膨化鸡粪做基肥。
此营养基质配方的特点是经济实用,它综合了蛭石的松软、透气性和保水性能和草炭富含有机质的优点,基质中所含的营养成分基本满足了茄子苗期对营养的需求,为茄子幼苗生长发育创造了良好的基础。
蔬菜育苗基质混配注意事项1、育苗基质的混配组分目前,国内绝大多数穴盘育苗采用草炭和蛭石混配基质进行育苗,一般比例按照体积2:1或者3:1进行混配后利用。
不同蔬菜作物对混配基质的要求不同,一般应根据蔬菜作物的种类、栽培季节、管理方法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基质配方。
由于草炭资源的不可再生性,各地都在积极寻找适合本地区蔬菜育苗基质的廉价材料,以降低育苗成本。
不管采用何种有机基质进行蔬菜育苗,一定要在满足幼苗生长的前提下,再考虑降低育苗基质成本。
育苗基质研究开发项目工作报告工厂化育苗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一项先进技术。
育苗基质是工厂化育苗的关键因素,是幼苗赖以生长的物质基础,基质的好坏直接影响到秧苗的质量。
育苗基质研究开发项目历时4年,研制出了以草炭、蛭石、珍珠岩为主要原料,添加中微量元素、生根剂、有益菌种,适宜不同蔬菜和花卉种苗生产的新型育苗基质,年产量2万方,产品广泛应用到内蒙、甘肃、青海等地区工厂化育苗及蔬菜基质栽培生产,为提高蔬菜秧苗质量及设施生产水平发挥了巨大作用。
一、立项背景与意义1、项目来源随着我市设施农业的大发展,对种苗的需求量逐年增加,针对我市自主研发基质少,基质产品质量不稳定,对秧苗影响较大等问题,在前期工作基础上,成立课题组,经考察、调研后,设立《育苗基质研究开发项目》,全面开展了试验研究与示范推广工作,基质研发成功,并进入产业化开发阶段。
2、基质育苗的意义基质育苗技术与传统的育苗方式相比,具有用种量少,土地利用率高,育苗周期短;提高育苗生产效率,降低成本;适于机械化操作,实现规模生产;有利于统一管理,推广新技术等优点,可以做到周年连续生产,是实现工厂化生产的必备条件。
工厂化育苗技术的迅速发展,不仅推动了农业生产方式的变革,而且加速了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和升级,促进了农业现代化的进程。
育苗基质是种苗生产的基础物质,而基质良好的理化性状是为植物提供良好生长环境的重要保障,能为幼苗提供稳定协调的水、气、肥、结构的生长介质。
除了支持、固定植株外,育苗基质更重要的是充当“植物根系营养库”的作用,使来自基质、营养液的养分和水分得以保存,植物根系从中按需选择吸收。
植物根系直接与基质接触,其质量的优劣直接决定了栽培植株的营养供给及生长发育状况。
3、国外育苗基质的研究现状国外一些发达国家的工厂化育苗起步较早,各国竞相研究,推广应用范围较广,生产组织和管理已达到了较高水平。
随着工厂化育苗技术和育苗设施、设备的研制与应用,带动了温室制造业、穴盘制造业、基质加工业、精密播种设备、灌溉和施肥设备、秧苗储运设备等一批相关产业的技术进步和快速发展。
这篇文章就讲三点:基质的持水性、润湿性、物理稳定性!基质物理性质及其调制基质物理性质是决定基质功能和使用效果的关键指标,基质物理性质包括气容积、有效水容积、无效水容积、结构稳定性和水分润湿性质。
要获得理想的基质物理性状,基质制备是必须科学采用特定物料的多种粒径,通过科学组配才能调制出最佳水气条件,创造出结构稳定的孔隙空间,保证基质的润湿性质,从而提高基质的使用效果。
01持水性专业基质的一个重要功能就是要在没有减少氧气供应条件下,为植物根系提供充足水分。
基质持水性就是基质对水的吸持能量。
基质对水的吸持力越小,对植物的有效性越高,当基质对水分的吸持力小于大地重力时,基质内的水分就会渗出基质,为基质腾出空气空间。
在基质水势0~-1kPa吸力范围内,基质对水分吸力很弱,这部分水分因为重力大于基质吸力而向下渗出基质。
水分自由流出基质后,基质空隙腾出的空间就会被空气迅速填充,所以这部分空间称为空气孔隙。
基质空气体积占总体积的百分比,是基质通气性的重要指标,是植物根系氧气主要来源,理想基质的空气孔隙度应该在26%左右。
基质水势达到-1~-5kPa时,基质对水分的吸持力增强,水分不能渗出基质,但很容易被植物根系吸收,这部分水分称为有效水。
可以将固持在基质孔隙中又能被植物根系吸收的水分占基质总体积的百分比则称为有效水孔隙度。
理想的专业基质有效水含量应该为基质体积的33%左右。
在基质水势-5~-10kPa吸力下,基质对水分吸力更强,这是植物生理可以适应、不会萎蔫的最低水量,因此这部分水量称为缓效水。
通常缓效水占基质总体积的4%左右。
如果基质对水的吸力超过-10kPa,基质水吸力远远超过了植物根系的吸力,即使基质中有大量水分存在,仍然不能被植物根系吸收利用,所以这部分水分被称为无效水。
了解基质中基质吸力与空气容积、有效水容积、缓效水容积和无效水容积的关系,是基质调制技术的基础。
要科学调制基质,还必须研究不同分解度、不同颗粒粒径对基质不同孔隙形成的影响,以便合理利用各种基质原料,合理调配不同粒径的不同原料,达到获得理想水气指标的目的。
目录摘要 (2)ABSTRACT (3)第一章绪论 (4)1.1项目背景 (4)1.2研究价值 (5)1.3国内外研究现状 (5)1.4研究方法及思路 (5)第二章研究基本内容 (5)2.1实验样品分析 (6)2.2实验目的 (6)2.3实验时间 (6)2.4实验内容 (6)第三章研究结果及分析 (6)3.1实验结果 (6)3.1.1 20%基质含水量薄荷发芽情况 (6)3.1.2 40&基质含水量薄荷发芽情况 (7)3.1.3 60%基质含水量薄荷发芽情况 (7)3.1.4 80%基质含水量薄荷发芽情况 (7)3.1.5 100%基质含水量薄荷发芽情况 (7)3.2实验结果分析 (7)3.2.1发芽率最低和最高结果分析 (7)3.2.2选择出最适宜的基质含水量 (9)谢辞 (10)参考文献 (11)摘要本文研究了不同基质含水量对薄荷种子生长发育的影响。
分别用20%,40%,60%,80%和100%的土壤水分种植植物。
在其他变量控制下,结果表明,40%薄荷种子的平均发芽起始时间缩短,发芽率和发芽势显着高于其他组,发芽率也在60%以上。
80%的团体。
研究结果表明,使用40%底物含水量土壤培养是打破薄荷种子休眠的最佳途径,可显着提高薄荷种子的发芽率。
在含水量为100%时,薄荷种子的发芽率显着低于其他组。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对薄荷种子发芽率的提高有所帮助从而提高薄荷的生产质量。
关键词:薄荷种子;发芽率;基质含水量AbstractIn this paper, the effects of different substrate water content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of mint seeds were studied. The plants were planted with 20%, 40%, 60%, 80%, and 100% soil moisture, respectively. Under the same control of other variables,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average germination start time of 40% mint seeds was shortened and The germination rate and germination potential were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other groups, and the germination rate was also higher in the 60% and 80% groups. The results of the study showed that using 40% substrate water content soil cultivation is the best way to break the dormancy of mint seeds, which can significantly increase the germination rate of mint seeds. At a water content of 100%, the germination rate of mint seeds was significantly lower than that of the other groups.Key words: Mint seed; germination rate; substrate water content第一章绪论1.1项目背景薄荷是薄荷属多年生草本植物。
常用无土栽培基质理化特性对比分析摘要:基质的理化特性是影响作物生长状况的主要因素,通过对常用基质理化性质的对比分析,结合基质中水、气、肥的运输转移以及有效利用的相关机理,认为纤维素纤维制品具有较好的开发潜能。
关键字:基质、物理特性、化学特性、持水量、溶质转移、纤维素纤维1、无土栽培作为新型农业的一个重要代表,他帮助人类成功的克服了土壤沙漠化、盐碱化、板结等作物连作障碍,同时还具有作物高产、优质、可控以及无污染等诸多优点.]1[。
基质是无土栽培系统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基质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反应了无土栽培技术的发展水平,基质的作用有四个方面:固定作物根系,供水、供肥以及气体交换。
国外对基质性质的研究比较早,在1975年,荒木就已对常用基质的理化性质进行了集中分析【】,De Boodt and Verdonck 也在1983年对树皮、软木屑、椰子纤维、污泥等做为基质进行了研究报道【】,近年来,我国也出现了较多对基质研究的报道,但仅停留在对各种基质的比较选用上]2[,对基质性能深入分析研究的不多,存在一定的经验性与主观性。
2、基质的理化性质与栽培对象的关系2.1基质的理化性质常用基质基质按来源不同,可分为天然基质和合成基质,按组成成分不同,可分为无机基质、有机基质和混合基质,其中无机基质包括岩棉、沙、蛭石、膨胀陶粒、炉渣、沸石、石砾、珍珠岩、火山岩以及废土矿等,有机基质包括泥炭、椰子纤维或椰糠、树皮、鸡粪、酒糟、碳化稻壳、锯木屑、农作物秸秆、沼渣、菇渣、甘蔗渣、棉籽壳、羊毛以及部分纤维素非织布等。
为了克服单一基质的部分性能缺陷,混合基质通常包含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基质,例如无机—无机型的珍珠岩—蛭石混合基质,无机—有机型的泥炭—炉渣混合基质,有机—有机型的椰糠—碳化稻壳—芦苇末混合基质等。
基质理化性质]12~8[容重(g/cm)总孔隙率(%)小空隙率(%)大孔隙率(%)大小孔隙比PH值EC值(ms/cm)岩棉0.11969420.027.10.06蛭石0.139565300.467.60.36膨胀陶粒0.67.50.4珍珠岩0.1693.240.253 1.337.450.07煤渣0.754.73321.70.467.67 2.23泥炭0.2184.477.37.10.09 5.8 1.04炭化稻壳0.1588.247.840.4 2.37.3 3.61锯末屑0.1978.343.834.50.79 5.1 1.35椰糠0.1690.3583.78 6.570.08 5.6 1.9甘蔗渣0.1290.846.344.50.96 4.7 1.34芦苇末0.1193.533.759.8 1.5 5.6 1.5棉籽壳0.2474.92054.90.36 6.4 3.64玉米秸秆0.3173 6.7 3.15稻草秸秆0.2391.27.5名称无机基质有机基质常用基质的理化指标2.2基质的理化性质与栽培对象的关系对栽培作物生长有较大影响的基质特性包括物理特性与化学特性,物理特性有:粒径、比重、密度、容重、总孔隙度、大小孔隙比 以及墒情(持水量)等。
育苗基质不同水分含量与基质物理性状的相关性分析作者:方凌等来源:《安徽农学通报》2013年第23期摘要:试验以草炭、蛭石和珍珠岩3种物料复合配制的育苗基质为材料,采取烘干、自然晾干、加水润湿措施,研究基质在含水量0~65.56%范围内自然垒结、饱和水和持水状态体积变化以及容重、比重、孔隙特性的变化相关性。
结果表明,基质含水量影响基质颗粒粒径大小分布和孔隙特性;保持基质各级粒径均匀、稳定分布状态以及包装、运输环节维持基质物理结构的适宜水分为32.63%左右;应用基质育苗时,保持基质良好的孔隙特性和体积数量,其适宜的基质水分为32.63%~40.32%。
关键词:基质;水分含量;物理性状;相关性分析中图分类号 S630.43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7731(2013)23-46-03育苗基质稳定协调的水、气结构,能够为植物提供适宜的根系生长环境[1]。
基质容重、比重、粒径分布和空隙特性等物理性状是协调基质水、气结构的关键因素,物理性状指标不仅与基质物料固有结构特性有关,而且受生产工艺、储存运输、水分含量等因素影响。
目前,国内对基质物理性状研究多集中在物料固有特性、基质物料配制比例、粒径颗粒大小等方面对基质容重、比重和空隙特性的影响[2]。
本试验研究了基质不同含水量与基质体积、容重、比重、粒径大小分布、空隙特性等主要物理性状变化的相关性,为科学配制、稳定生产、高效应用育苗基质提供理论依据。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待测基质为草炭、蛭石、珍珠岩混合复配商品基质(产地山东)。
1.2 试验方法1.2.1 试验设计试验采取单因素随机区组设计。
将待测基质充分混合均匀后,然后采取烘干、自然晾干和加水润湿措施,调整基质含水量。
本试验共设9个处理,每处理3次重复,分别是Ⅰ:基质烘干至恒重(基质含水量0);Ⅱ:基质自然晾干并经翻动后,基质各级粒径颗粒极易分离(基质含水量9.98%);Ⅲ:基质自然晾干并经翻动后,基质各级粒径颗粒较易分离(基质含水量27.13%);Ⅳ:基质自然晾干并经翻动后,基质各级粒径颗粒不易分离(基质含水量32.63%);Ⅴ:基质润湿用手挤压后不成团(基质含水量40.32%);Ⅵ:基质润湿用手挤压后成团,但落地后基质团散开(基质含水量47.94%);Ⅶ:基质润湿用手挤压后成团,但落地后基质团不能散开(基质含水量54.71%);Ⅷ:基质润湿用手挤压有微量水流出,但不成水滴(基质含水量58.98%);Ⅸ:基质润湿用手挤压有明显水滴流出(基质含水量65.56%)。
测定指标分别是基质含水量、容重、比重、基质颗粒粒径分布、基质空隙特性,基质在自然垒结、饱和水、持水状态体积变化等5个物理性状指标。
水分含量及容重所用基质体积为534.6m3;比重测定所用基质重量为120g;颗粒粒径分布测定所用基质体积1 069.2m3;空隙特性测定所用基质体积3 207.6m3。
1.2.2 物理性状指标测定方法(1)含水量及容重测定:采用105℃烘干称重法,基质含水量(%)=(待测基质重-烘干基质重)/烘干基质重×100。
(2)比重测定:采取容重瓶加热煮沸法,基质比重=基质干重/(基质干重+比重瓶和水重-比重瓶和基质及水重)。
(3)基质颗粒粒径分布测定:采取直径分别是3mm、2mm、1mm、0.5mm、0.2mm这5种筛子进行基质筛分,量取不同粒径基质体积,然后计算不同粒径基质与待测基质总体积百分比。
(4)空隙特性测定:采取待测基质及容器埋入水下浸泡法,饱和水浸泡时间24h,容器倒置沥干重力水时间8h[3],总空隙=(饱和水基质重-基质干重)/待测基质体积×100;通气孔隙=(饱和水基质重-沥干重力水基质干重)/被测基质体积×100;持水空隙=(沥干重力水基质重-基质干重)/被测基质体积×100;空隙比=空隙体积/基质体积;大小空隙比=通气孔隙/持水空隙。
(5)体积测定:量取饱和水、持水状态下基质底面积和高度,计算基质体积。
2 结果与分析2.1 不同水分处理对基质比重的影响由表1可知,不同水分处理的基质其比重无显著差异,由此说明基质比重与基质含水量之间无相关性,说明基质比重是固体基质本身单位体积质量。
2.2 不同水分处理对基质容重及自然累积体积的影响详见图1。
图1A表明基质水分含量小于54.71%时,容重与基质水分变化呈负相关,随水分增加而减小;水分大于54.71%,基质与水分变化呈正相关,容重随水分增加而增大。
图1B表明基质水分小于54.71%,基质体积与水分变化呈正相关,随水分含量增加而增大;水分小于54.71%,基质体积与水分变化呈负相关,基质体积随水分增加而减小。
由此说明基质随水分含量增加,自然垒结体积不断增大,容重逐渐减小,基质含水量在54.71%时体积最大,容重最小。
2.3 不同水分处理对基质粒径分布的影响表2表明,基质不同水分含量影响各级粒径的稳定分布,水分大于27.13%各级粒径不易分离,水分在40.32%时基质挤压后不成坨,水分在47.94%时基质用手挤压后成坨。
图2表明基质不同水分含量可改变基质粒径大小分布。
基质不同水分含量对1~2mm粒径分布影响较小,无显著差异;基质粒径小于0.2mm,随基质水分含量增加呈减少趋势,水分含量大于32.63%时减幅明显增大,且差异显著;基质粒径为0.5~0.2mm时,水分大于40.32%时随水分增加呈减少趋势且减幅较大,水分小于40.32%随水分增加呈增大趋势,但增幅较小;基质粒径为0.5~1mm,水分大于40.32%呈增大趋势且增幅较大,水分小于40.32%影响较小;基质粒径为2~3mm,水分大于40.32%随水分增加呈增大趋势,但增幅小,水分小于40.32%随水分增加呈减少趋势且减幅小;基质粒径大于3mm,随水分增加有增加趋势,但增幅小。
以上结果表明,基质不同水分处理对1mm以下粒径分布影响较明显,尤其对0.5mm粒径分布影响更为明显。
随着基质水分的增加,因水的张力作用而增强基质颗粒表面对小颗粒的吸附能力,从而改变基质各级粒径大小。
基质水分含量增加,吸附能力增强,水分小于27.13%时基质颗粒之间吸附力小,各级粒径易于分离;水分大于40.32%时基质颗粒之间吸附力增强,基质受挤压后易于成团;基质粒径稳定分布且不易挤压成团的适宜水分为27.13%~40.32%。
2.4 不同水分处理对基质饱和水、持水状态下与自然状态下体积比的影响图3表明,当基质含水量小于54.71%时,随基质含水量的增加,饱和水与自然状态下的体积比呈减小趋势,含水量54.71%时体积比减至最小,大于54.71%时体积比逐渐增大,当基质含水量达65.56%时,其体积比达最大值;基质含水量较小时,饱和水状态大于自然状态体积;含水量较大时,饱和状态小于自然状态体积;基质水分含量在9.98%~27.13%范围内,饱和状态与自然状态体积差别较小。
持水状态与自然状态体积比变化和饱和状态与自然状态体积比变化趋势相同。
由此说明基质含水量小于58.98%时,随基质含水量增加,基质颗粒之间无效大空隙逐渐增多;含水量为9.98%~27.13%时,基质颗粒之间无效大空隙较少。
图4表明,基质水分含量为32.63%时,基质持水体积与干重比值较小;基质水分大于或小于32.63%时,持水体积与干重比值均较大,说明基质水分含量为32.63%时小粒径颗粒填充在大粒径颗粒间的空隙,形成基质体积较小。
由此说明,含水量32.63%的基质大小颗粒比例适宜、分布均匀。
2.5 不同水分处理对基质空隙特性的影响图5表明,随着基质含水量的增加,总孔隙度逐渐减少,当含水量为54.71%时总空隙度降至最低,含水量为65.56%时,其总孔隙度略有增加;持水空隙度变化趋势与总空隙度表现一致;通气孔隙度随基质含水量增加而增大,水分含量大于27.13%,增幅较小。
以上结果说明,基质总孔隙度分别在水分含量为27.13%~32.63%和40.32%~47.94%区间受水分变化影响较大;大小孔隙比在基质水分含量为9.98%~27.13%时区间受水分影响较大,而水分含量大于27.13%时对基质大小孔隙比影响较小。
3 结论与讨论3.1 基质含水量影响粒径分布随基质水分含量的增加,基质颗粒表面水分张力对细小粒径颗粒吸附能力增强,引起颗粒集聚,从而改变基质各级粒径分布状态和相互吸附能力,影响基质自然垒结、持水状态体积以及孔隙特性和粒径稳定分布状态。
基质水分含量小于27.13%,粒径之间吸附力较小,基质翻动后各级粒径较易分离;基质水分含量大于40.32%,粒径之间吸附力较强,基质翻动、受压后各级粒径易于成团;基质水分在27.13%~40.32%范围内,基质翻动、挤压后,不易分离、不易成团。
基质水分含量为32.63%,大小颗粒组成比例适宜、持水状态体积较小、各级粒径分布均匀。
由此说明,基质各级粒径稳定分布状态的基质水分32.63%左右。
3.2 基质水分影响孔隙特性基质容重、比重、粒径大小、空隙特性是育苗基质的主要物理性状,良好的育苗基质应具备适宜的比重和容重,较大的孔隙度和合理的大小孔隙比,各级粒径能够稳定分布,在基质生产、运输和育苗应用中不易改变基质结构和空隙特性。
本研究中水分含量小于58.98%时,基质随水分增加,基质自然垒结体积增大,无效大孔隙增加,总孔隙减小,通气孔隙增大,持水孔隙减小,孔隙比和大小孔隙比减小。
优良的育苗基质不仅要求总孔隙为60%~90%[4],孔隙比1~9[5],而且大小孔隙比为1:2~4时基质水气协调,利于根系生长[6]。
基质水分大于27.13%时总孔隙66.92%~81.55%,孔隙比2~4.4,大小孔隙比1∶(2.4~3.0),满足优良基质孔隙特性。
而水分含量为27.13%~58.98%时,饱和水状态体积小于自然垒结状态体积,随水分增加体积缩小幅度增加;基质水分含量大于40.32%时,基质受压后易于成团。
由此说明,育苗时应用基质适宜水分为27.13%~40.32%。
3.3 基质生产与基质育苗的适宜水分保持基质各级粒径均匀、稳定分布状态以及包装、运输环节不易改变基质物理结构的适宜水分为32.63%左右;育苗应用基质时,保持基质良好的孔隙特性和体积数量,适宜的基质水分为32.63%~40.32%。
参考文献[1]蔡象元.现代蔬菜温室设施和管理[M].上海:上海科技出版社,2000.[2]曹志洪. 栽培基质的研究和产业化前景[A]//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国际学术研究讨论文集[C].设施农业相关技术,1998:248-254.[3]蒲胜海,冯广平,李磐,等.无土栽培基质理化性状测定方法及其研究应用[J].新疆农业科学,2012,02.[4]高丽红.无土栽培固体基质的种类及理化特性[J].温室园艺2000,10(7):23.[5]仲跻秀,施岗陵.土壤学[M].北京:农业出版社,1992:40,78.[6]F.A.Pokorny and B.K.henny.Construction of a Milled Pine Bark and Sand Potting Medium from Component Particles I:Bulk Density:A Toll for Predicting Component Volumes[J].J.Amer. Soc.Hort. Sci,1984,109(6):770-773. (责编:张宏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