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基钎探记录表规范
- 格式:docx
- 大小:24.28 KB
- 文档页数:3
建筑工程地基钎探记录日期:xxxx年xx月xx日地点:xxxx市xxxx区xxxx路xx号一、钎探目的:本次钎探主要目的是为了了解地基情况,提供给设计和施工单位参考,确保建筑工程质量。
二、钎探方法:本次钎探采用岩芯钻孔钎探方法,首先进行钻孔,然后安装岩芯钎具,通过逐层钎取样品,进行现场试验和实验室分析。
三、钎探孔位布置:选取钎探孔位应在建筑的重要部位,通过详细勘探确定。
本次钎探孔位的布局如下:1.钎探孔位1:位于建筑东北角,距离主体结构一米处,用于评定地基土壤的承载力和破坏特点。
2.钎探孔位2:位于建筑西南角,距离主体结构一米处,用于了解地基土体的各层分布情况。
3.钎探孔位3:位于建筑东南角,距离主体结构一米处,用于评估地基土壤的可压缩性和沉降特点。
四、钎探过程及结果记录:1.钎探孔位1:钎探孔深度:15米孔壁土存在情况:孔壁土坚硬,含水量较低岩芯样本:利用岩芯钎具连续钎取样品现场试验结果:-承载力试验:钻孔深度5米处,土壤密实度较高,承载力较大-压缩性试验:土壤压缩性较小,有较好的稳定性实验室分析结果:-控制含水率:20%-重度粘土2.钎探孔位2:钎探孔深度:20米孔壁土存在情况:孔壁土潮湿,含水量一般岩芯样本:利用岩芯钎具连续钎取样品现场试验结果:-承载力试验:土层密实度逐渐增大,土壤承载力较大-压缩性试验:土层良好的可压缩性实验室分析结果:-控制含水率:15%-中等粘土3.钎探孔位3:钎探孔深度:25米孔壁土存在情况:孔壁土湿润,含水量较高岩芯样本:利用岩芯钎具连续钎取样品现场试验结果:-承载力试验:土层密实度较小,土壤承载力一般-压缩性试验:土层较大的可压缩性实验室分析结果:-控制含水率:25%-软土五、结论与建议:根据本次钎探结果,可以得出以下结论和建议:1.建筑东北角地基土壤承载力较大,适合承载主体结构;2.建筑西南角地基土壤中等粘土,可压缩性适中;3.建筑东南角地基土壤湿润,软土较多,需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基钎探点布置的要求是纵横向1米5,梅花桩布置。
纵横交叉相当于1.2 平方米一个左右。
地基钎探具体的规范规定是伐板基础应该满地布孔,探孔梅花状分布,孔距不大于1.5M。
也必须做好钎探记录并绘制钎探平面图,标明每个探孔深度,触探器自动拔出,拔除后用砖盖孔。
钎探完毕后,应做好标记,保护好钎孔,未经质量检查、有关工长复验及验槽合格,不得堵塞或灌砂。
钎探的间距与深度一般根据基槽的宽度来确定:基槽宽小于80cm,中心一排布置,间距1.5m,深度1.5m;基槽宽80~200cm,两排交错布置,间距1.5m,深度1.5m;基槽宽大于200cm,梅花形布置,间距1.5m,深度2m;柱基,梅花形布置,间距1.5~2m,深度不小于1.5m且不浅于柱基短边。
扩展资料:地基钎探是一种土层探测施工工艺,将标志刻度的标准直径钢钎,采用机械或人工的方式,使用标定重量的击锤,垂直击打进入地基土层;根据钢钎进入待探测地基土层所需的击锤数,探测土层内隐蔽构造情况或粗略估算土层的容许承载力。
根据我部《关于印发〈一九九七年工程建设标准制订、修订计划〉的通知》(建标[1997]108 号)的要求,由建设部会同有关部门共同修订的《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经有关部门会审,批准。
操作工艺的工艺流程:确定打钎顺序——就位打钎——记录锤击数——整理记录——拔钎盖孔——检查孔深——灌砂1、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
2、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落距50cm,把触探杆竖直打入土层中。
3、记录锤击数。
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记录一次锤击数。
按地基钎探记录执行。
4、拔钎:用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拔除后用砖盖孔。
5、移位:将触探杆搬到下一个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6、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检人员和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进行灌砂。
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可用钢筋捣实一次。
地基钎探交底提要:地基钎探的相关材料、机具准备、质量要求及施工工艺一、材料要求砂:一般为中砂二、主要机具机械打钎(轻便触探器、推荐使用)穿心锤重1Okg,尖锥头、触探器钎杆Φ25钢筋,长度1.5~1.8m。
其他有铅丝、凳子、手推车、夹具、撬棍(拔钢钎用)、钢卷尺等。
三、作业条件1、基土已挖至设计基坑底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宽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
3、按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放线并撒白灰点。
4、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
5、钎探孔的排列方式根据槽宽确定,槽宽大于200cm时采用梅花型排列方式,间距1.5米,孔深2.0米。
四、操作工艺工艺流程确定打钎顺序——就位打钎——记录锤击数——整理记录——拔钎盖孔——检查孔深——灌砂1、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
2、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落距50cm,把触探杆竖直打入土层中。
3、记录锤击数。
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记录一次锤击数。
按地基钎探记录执行。
4、拔钎:用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拔除后用砖盖孔。
5、移位:将触探杆搬到下一个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6、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检人员和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进行灌砂。
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可用钢筋捣实一次。
7、整理记录:按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字迹清楚,经过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打钎人员签字后归档。
8、如工程在冬季施工,每打1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不能大面积掀开,以免基土受冻。
五、质量要求1、钎探深度必须符合要求,锤击数记录准确,不得作假钎。
2、钎位基本准确,钎孔不得遗漏;钎孔灌砂应密实。
六、成品保护钎探完毕后,应作好标记,保护好钎孔,未经质量检查、有关工长复验,不得堵塞或灌砂。
七、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基土受雨后不得钎探。
2、如打钎进行不下去时,应请示有关工长,适当移位打钎,不得不打钎而任意填锤击数。
地基钎探交底提要:地基钎探的相关材料、机具准备、质量要求及施工工艺一、材料要求砂:一般为中砂二、主要机具机械打钎(轻便触探器、推荐使用)穿心锤重1Okg,尖锥头、触探器钎杆Φ25钢筋,长度1.5~1.8m。
其他有铅丝、凳子、手推车、夹具、撬棍(拔钢钎用)、钢卷尺等。
三、作业条件1、基土已挖至设计基坑底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宽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
3、按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放线并撒白灰点。
4、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
5、钎探孔的排列方式根据槽宽确定,槽宽大于200cm时采用梅花型排列方式,间距1.5米,孔深2.0米。
四、操作工艺工艺流程确定打钎顺序——就位打钎——记录锤击数——整理记录——拔钎盖孔——检查孔深——灌砂1、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
2、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落距50cm,把触探杆竖直打入土层中。
3、记录锤击数。
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记录一次锤击数。
按地基钎探记录执行。
4、拔钎:用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拔除后用砖盖孔。
5、移位:将触探杆搬到下一个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6、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检人员和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进行灌砂。
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可用钢筋捣实一次。
7、整理记录:按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字迹清楚,经过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打钎人员签字后归档。
8、如工程在冬季施工,每打1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不能大面积掀开,以免基土受冻。
五、质量要求1、钎探深度必须符合要求,锤击数记录准确,不得作假钎。
2、钎位基本准确,钎孔不得遗漏;钎孔灌砂应密实。
六、成品保护钎探完毕后,应作好标记,保护好钎孔,未经质量检查、有关工长复验,不得堵塞或灌砂。
七、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基土受雨后不得钎探。
2、如打钎进行不下去时,应请示有关工长,适当移位打钎,不得不打钎而任意填锤击数。
地基钎探规范要求有哪些
一、地基钎探规范要求有哪些
二、什么是地基钎探
1、这是一种对于地质土层进行勘测施工的工艺,需要采取机械或者人工的方式,然后设置击锤,锤击打到地质的土层。
通过对土层的内部结构进行测量,了解一下承载力是多少。
2、具体施工的时候需要根据平面的布置图,放钎点线,用白灰撒上白灰点。
接下来再将穿心锤套在钎杆上,垂直打入到土层当中,然后再记录锤击数。
再将探测杆移到下一个孔位,继续打钎,打完钎孔之后还需要经过钎槽,才能够灌砂。
1、进行地基钎探,如果是遇到了比较复杂的地形或者比较重要的工程,需要根据设计的要求进行试验,并且做好记录,要保证填写的内容非常清楚、真实,同时相关的负责人进行签字,要有打钎的平面图以及结果分析报告。
2、进行试验的时候,要根据设置好的钎探点顺序进行,做好分析记录,查明土质的变化,同时要分析孔洞的深度。
它的坚硬程度是否比较均匀,如果有异常,需要在平面图上面标明具体的部位以及标高,包括处理的方法是什么。
3、这里面还涉及到了钎探孔的位布局布置,如果槽宽小于80厘米,操作中心需要布置一排碳点,之间的间距需要达到1.5米。
如果槽宽超过了80厘米,没有达到200厘米,距离两边20~50厘米的地方,需要各布置探点一排,之间的间距需要达到1.5米。
3 地基处理记录
3-(1) 地基钎探平面布置图及钎探记录
【整理要点】
本项资料包括:钎探、轻便触探、洛阳铲普探的整理记录。
钎探、轻便触探、洛阳铲普探都是工程验槽的直观手段,目的在于探明地基土质情况以及地下空穴、古墓、古井、防空掩体及其他地下埋没物的位置、深度、性状,为工程验槽提供数据。
视工程具体情况选择其方法,一般将轻便触探或钎探与洛阳铲探相结合使用则效果更佳。
《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GB5007-2002)强制规定,基槽(坑)、人工挖孔桩均要用触探或其他方法进行基槽和桩端持力层检验,(详文见地基验槽记录一章)。
钎探点的平面布置与钎探记录是钎探过程的真实记录,是工程重要的存档资料。
其平面布置一般由设计部门或地质勘察部门出具方案,由专业的地质勘察单位实施钎探施工。
钎探平面布置图的主要内容有:工程名称、钎探布点位置、图签、图例、施工单位(盖章)、施工人员签字等。
【审阅重点】
1钎探点布置图制图过于简单,不规范;
2 钎探点布置不合理;
3钎探记录不详细、认真,字迹了草;
4施工单位及施工人员签章不全。
详细格式参考附录1、钎探平面布置图
附录2、钎探记录表
附录3。
钎探记录表(桩基部分)
附录2
钎探、N10触探记录表
报告日期2002年11月14日共8 页第 1
页
附录3。
地基钎探交底提要:地基钎探的相关材料、机具准备、质量要求及施工工艺一、材料要求砂:一般为中砂二、主要机具机械打钎(轻便触探器、推荐使用)穿心锤重1Okg,尖锥头、触探器钎杆Φ25钢筋,长度1.5~1.8m。
其他有铅丝、凳子、手推车、夹具、撬棍(拔钢钎用)、钢卷尺等。
三、作业条件1、基土已挖至设计基坑底标高,表面应平整,轴线及坑宽符合设计图纸要求。
2、根据设计图纸绘制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
3、按钎探孔位平面布置图放线并撒白灰点。
4、杆上预先划好30cm横线。
5、钎探孔的排列方式根据槽宽确定,槽宽大于200cm 时采用梅花型排列方式,间距1.5米,孔深2.0米。
四、操作工艺工艺流程确定打钎顺序——就位打钎——记录锤击数——整理记录——拔钎盖孔——检查孔深——灌砂1、钎探孔位置平面布置图放线,孔位钉上小木桩或洒上白灰点。
2、将触探杆尖对准孔位,再把穿心锤套在钎杆上,扶正钎杆,拉起穿心锤,使其自由下落,锤落距50cm,把触探杆竖直打入土层中。
3、记录锤击数。
钎杆每打入土层30cm,记录一次锤击数。
按地基钎探记录执行。
4、拔钎:用铅丝将钎杆绑好,留出活套,套内插入铁管,利用杠杆原理将钎拔出,拔除后用砖盖孔。
5、移位:将触探杆搬到下一个孔位,以便继续打钎。
6、灌砂:打完的钎孔,经过质检人员和工长检查孔深与记录无误后,即进行灌砂。
灌砂时每填入30cm左右,可用钢筋捣实一次。
7、整理记录:按孔顺序编号,将锤击数填入统一表格内,字迹清楚,经过技术负责人、质检员、打钎人员签字后归档。
8、如工程在冬季施工,每打1孔及时覆盖保温材料,不能大面积掀开,以免基土受冻。
五、质量要求1、钎探深度必须符合要求,锤击数记录准确,不得作假钎。
2、钎位基本准确,钎孔不得遗漏;钎孔灌砂应密实。
六、成品保护钎探完毕后,应作好标记,保护好钎孔,未经质量检查、有关工长复验,不得堵塞或灌砂。
七、应注意的质量问题:1、基土受雨后不得钎探。
2、如打钎进行不下去时,应请示有关工长,适当移位打钎,不得不打钎而任意填锤击数。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地基钎探记录表规范
篇一:地基钎探记录表(标准版)
地基钎探记录表
附:钎探点布置图
本表由施工单位填写,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和城建档案馆各保存一份
篇二:地基钎探记录(示范表格)
地基钎探记录
工程名称:××县工商局315大楼施工单位:××县建筑工程公司钎探日期:20xx年01月30日
锤重:25kg落距:800mm直径:
工程技术负责人:王小全质量检查员:卢加强钎探人:林志兴
篇三:最新规范地基钎探记录
最新规范地基钎探记录
a、钎探记录用于检验浅层土(如基槽)的均匀性,确
定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及检验填土的质量。
钎探前应绘制钎探点平面布置图(应与实际基槽(坑)一致),确定钎探点布置及顺序编号,标出方向及得要控制轴线。
按照钎探图及有关规定进行钎探并记录。
钎探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在地基钎探记录表的备注栏注明。
需地基处理时,应将处理范围(平面、竖面)标注在钎探点平面布置图上,并液注明处理依据。
形式、方法(或方案)以洽商记录下来,处理过程及取样报告等一同汇总进入档案。
b、以下情况可停止钎探:
1)、若贯入3cm的锤击数超过1或贯入1cm的锤击数超过5,可停止贯入。
)、如基坑不深处有承压水层,钎探可造成冒水涌砂,或持力层办砾石层或卵石层,且厚度符合设计要求时,可不进行钎探。
如需对下卧层继续做试验,可用钻具钻穿坚实土层后再做试验。
3)、专业工长负责钎探的实施,并做好原始记录。
钎探日期要根据现场情况填写,各步锤击数为步。
a、钎探记录用于检验浅层土(如基槽)的均匀性,确定地基的容许承载力及检验填土的质量。
钎探前应绘制钎探点平面布置图(应与实际基槽(坑)一致),确定钎探点布置及顺序编号,标出方向及得要控制轴线。
按照钎探图及有关规定进行钎探并记录。
钎探中如发现异常情况,应在地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