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吃的食物主题主题活动
- 格式:doc
- 大小:116.50 KB
- 文档页数:14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好吃的食物》主题活动反思活动背景本次活动面向幼儿园中班儿童,主题为《好吃的食物》,旨在引导儿童正确认识健康饮食,了解不同种类的食物对身体的作用,提高儿童养成健康的饮食习惯,以此培养儿童的健康意识和自我保健能力。
活动过程第一课时在晨间会上,老师和孩子们一起制作五颜六色的水果沙拉,让孩子们了解水果的种类、颜色和口感特点,并口头介绍不同水果的营养价值。
第二课时在课堂上,老师向孩子们介绍主食类食物的种类及其营养价值,并与孩子们一起用插画的形式合作制作彩色营养大餐,引导孩子们学习健康饮食的重要性。
第三课时在下午兴趣爱好活动时间,老师和孩子们一起进行了厨艺教学实践活动,让孩子自由组合食材,制作出不同的美食,并进行口味比较,让孩子们了解不同颜色和形状的食物所具备的营养成分,以及不同口味的搭配。
活动效果1.孩子们通过实践活动更加了解不同种类食物的营养成分和不同口味的搭配,形成了健康的饮食习惯。
2.孩子们体验到了自己动手制作食物的乐趣,并逐渐提高了自己的厨艺技能,同时也养成了自我保健的意识。
活动反思1.活动内容应更加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实际,引导孩子们更好地了解与日常生活相关的饮食知识。
2.菜品的口味会根据孩子们的喜好有所不同,这里需要老师掌握好分寸,引导孩子们保持适量。
3.接下来的活动计划可以推出“蔬菜日”、“水果日”、“全谷物日”等系列节目,扩大孩子们的营养知识面。
活动总结通过本次活动,孩子们对健康饮食有了更全面的认识,了解了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和口感特点。
这对孩子们的身心健康发展和自我保健都有着重要的意义。
我们希望能够通过不断改进活动计划和完善教学方法,为孩子们提供更好的体验和教育价值。
大班音乐《好吃的食物》参考教案第一章节:活动目标1.1 了解歌曲《好吃的食物》的基本内容,通过音乐活动体验与他人合作的乐趣。
1.2 能够用自然的嗓音演唱歌曲,通过音乐表达食物的喜悦心情。
1.3 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集体合作意识,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第二章节:活动准备2.1 教具准备:歌曲《好吃的食物》音频文件、食物图片、乐器等。
2.2 环境布置:音乐活动室,音响设备齐全,桌椅摆放整齐。
第三章节:活动重难点3.1 重点:让幼儿熟悉歌曲《好吃的食物》的歌词,能够用自然的嗓音演唱。
3.2 难点:培养幼儿的节奏感和集体合作意识,学会与他人共同演奏乐器。
第四章节:活动过程4.1 热身活动(5分钟):教师带领幼儿做简单的身体运动,如拍手、跺脚等,让幼儿充分活跃起来。
4.2 歌曲学习(5分钟):教师播放歌曲《好吃的食物》,让幼儿边听边跟唱,熟悉歌词。
4.3 食物图片展示(5分钟):教师展示食物图片,让幼儿说出食物的名字,并唱出相应歌词。
4.4 分组演奏(5分钟):幼儿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种乐器,按照歌曲节奏进行演奏。
4.5 总结展示(5分钟):每个小组表演自己的演奏,教师给予评价和鼓励。
第五章节:活动延伸5.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鼓励家长在家中与孩子一起唱歌、演奏乐器,培养孩子的音乐兴趣。
5.2 环境创设:在班级环境中布置音乐角,提供各种乐器,让幼儿自由探索、演奏。
5.3 音乐主题活动:组织幼儿参加园所的音乐主题活动,提高幼儿的音乐素养。
第六章节:教学方法6.1 示范法:教师通过示范演唱和演奏,引导幼儿模仿和学习。
6.2 互动法:教师与幼儿互动,鼓励幼儿积极参与音乐活动。
6.3 游戏法:通过音乐游戏,让幼儿在游戏中掌握歌曲和节奏。
第七章节:教学内容7.1 歌曲《好吃的食物》的歌词学习,让幼儿熟悉并演唱歌曲。
7.2 学习简单的节奏乐器演奏,如拍手、敲击乐器等。
7.3 通过对食物图片的观察,让幼儿用歌声表达食物的美好。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好吃的食物》一、教学目标1.能够认知并学会了解不同种类的食物;2.通过观察食物的性质和特点,提高幼儿对食物的兴趣和探究意识;3.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学习如何挑选健康的食物;4.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增强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并巩固所学知识。
二、教学准备1.课本:《好吃的食物》2.食物图片、食物模型、食品标签等。
3.PPT制作工具,幼儿板书制作工具。
三、教学内容和步骤第一节了解不同种类的食物1.利用PPT展示各种食物的图片,教师解释每种食物的名称和特点,引导幼儿进行分类和比较。
–这是番茄,它的颜色是红色的,味道很咸,可以生吃,也可以熟吃。
你们知道它的中文名字叫什么吗?2.教师引导幼儿自由发表感想,帮助幼儿认知各种食物。
3.活动链接:畅销蔬菜投票。
班级分成几组,每组代表一种蔬菜,集合所有组的投票,统计出畅销蔬菜排行榜。
第二节观察食物的性质和特点,提高幼儿对食物的兴趣和探究意识1.引导幼儿观察不同食物的外表、形状、颜色、质地、味道等特征。
–请看这个苹果,大家会发现它是圆的,红色的,还有一个柄,是不是很好认?2.教师通过模拟食物切片的方式,让幼儿亲手感受各种食物的内部结构。
如:甜瓜、葡萄柚、橙子等。
3.活动链接:食物盲盒。
准备各种食物的缩小版模型或图片,将所有食物放入盲盒中供幼儿触摸和判断,让幼儿体验盲盒中的惊喜。
第三节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学习如何挑选健康的食物。
1.教师让幼儿在学习过的食物图上绘制标签,标注该食物的热量、营养成分、生长背景、适宜搭配等内容。
2.联想活动:食物搭配大比拼。
将平时常吃的食物图片打印出来,让幼儿排列搭配出各种组合,并从中挑选出符合营养均衡、一日三餐必备的食物搭配。
第四节通过小组合作活动,增强幼儿的社交能力和团队精神,并巩固所学知识。
1.教师将班级分成若干小组,各小组共同挑选出一个他们相中的美食,并通过口头、书写、画图等方式,介绍食品的制作方法。
2.小组之间进行互动交流,分享美食的独特之处,并进行评选。
中班主题活动:好吃的食物(2)活动目标本次主题活动旨在通过探究各种不同食材及食物的味道、形状、颜色等特征,培养中班儿童对不同食物的兴趣和探索精神,提高他们对新鲜、健康食物的认识和欣赏能力,同时帮助他们倡导健康、均衡的饮食习惯。
活动准备材料•不同种类的新鲜水果:西瓜、苹果、香蕉、草莓、葡萄、橙子等;•不同种类的蔬菜:胡萝卜、西红柿、黄瓜、生菜、菜花等;•不同种类的主食:米饭、面条、面包、玉米等;•盘子、碗、筷子等餐具。
活动步骤1.寻找或制作有关健康饮食的图书、卡片、卡通人物等素材,烘托出活动主题氛围;2.根据食材种类,在幼儿园或者户外场地搭建许多装饰精美的摆放区域;3.率领儿童先后到每一处区域,观察、品尝各种水果、蔬菜、主食,感受不同食物的味道、形状、颜色、质地等特征;4.采集儿童的感受,集体讨论每种食物的好处和营养成分,加深儿童对健康食物的认识和爱好。
活动内容区域一:水果摆放区域在这个区域,摆放了许多新鲜水果,如西瓜、苹果、香蕉、草莓、葡萄、橙子等。
老师可以提醒儿童注意观察水果的颜色、大小、形状、皮质等特征,并与儿童交流品尝水果的口感、甜度、酸度、汁水多少等特点。
老师可以引导中班儿童在品尝过程中问自己:“这个水果好吃吗?是为什么?它的营养成分是什么?”等问题,帮助儿童思考每一种水果的特点与优点。
区域二:蔬菜摆放区域在这个区域,摆放了许多蔬菜,如胡萝卜、西红柿、黄瓜、生菜、菜花等。
老师可以引领儿童逐一观察蔬菜的形状、颜色、肉质、味道等属性,并帮助儿童识别每种蔬菜形态上的差异。
老师可以利用蔬菜区域,帮助儿童理解“每天5蔬果”的重要性,鼓励他们探索更多健康的蔬菜菜品搭配方法,增加营养价值。
区域三:主食摆放区域在这个区域,摆放了许多主食,如米饭、面条、面包、玉米等。
老师可以利用此区域的展示物品,呼吁儿童关注不同食材的重要性,加深他们对饮食均衡概念,并指导他们探讨不同食材搭配的合理性。
激励儿童自己成为健康的小主厨,给他们提供了极大的乐趣,促进儿童对美食的探索兴趣和想象力拓展。
幼儿园中班健康教案《好吃的食物》主题活动反思
引言
在幼儿园中,我们知道培养良好的饮食习惯对幼儿的健康成长非常重要。
为了让幼儿们更好地了解健康食物的概念,我们在中班开展了一次以《好吃的食物》为主题的健康教案活动。
在这次活动中,我们通过丰富多彩的游戏和活动,让孩子们认识到了健康食物的重要性。
本文将对这次活动进行反思并总结经验。
活动目标
在进行活动前,我们明确了本次活动的目标: 1. 让幼儿们认识到健康食物对身体的重要性。
2. 激发幼儿们对健康食物的兴趣,增加他们的进食积极性。
3. 培养幼儿们良好的饮食习惯,提高他们的自我管理能力。
4. 进一步认识食物的种类和分类。
活动准备
为了保证活动的顺利进行,我们提前做了以下准备工作: - 整理了相关资料和资源,包括食物图片、饮食宣传海报等。
- 设计了丰富多样的活动内容,涵盖课堂教学、游戏和手工制作等方面。
- 准备了健康食物的样本和相关材料,方便幼儿们进行观察和亲自动手。
活动过程
1. 课堂教学
在活动开始前,我们通过简单的课堂教学为幼儿们介绍了什么是健康食物以及它们对身体的作用。
我们使用了大量的图片和简单的语言,帮助幼儿们理解这个概念,并引导他们积极参与讨论。
2. 游戏环节
接下来,我们组织了一系列互动游戏,让幼儿们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学习与探索: -。
幼儿园中班主题教案与反思《好吃的食物》教学目标1.能够在观看图片或样本的基础上,识别常见的食物。
2.能够说出常见食物的名称及其与生活的联系。
3.通过与同伴的分享与交流,培养礼貌待人、分享和合作的品质。
4.增进幼儿对不同食物的认识,培养他们对食物的兴趣和好奇心,促进健康和营养的意识。
教学内容1. 教学过程(1)引入环节老师向学生介绍主题——《好吃的食物》。
让学生们先说说自己喜欢吃什么食物,为下一步主题展开做铺垫。
(2)探究环节老师向学生展示一些常见的食物样本,让他们说说看看,逐一认识这些美味食物,包括但不限于:水果、蔬菜、粮食、肉类、饮品等。
(3)运用环节老师根据课程设计要求,将学生分成小组,让每个小组选择一种观看过的食物,小组成员互相分享,每个小组交流分享自己挑选的食物,并展示这种食物的图片和样本,带着问题,让孩子们把自己关于食物的问题和菜谱分享到小组内,鼓励他们讲解他们如何为他们选择的食物编写食谱,并展示他们编写的食谱。
(4)总结环节老师在最后的课程总结时,引导学生总结所学的营养知识,比如饮食的平衡、健康饮食、营养成分等,为他们提供更加系统化的营养知识,让孩子们如何更好地保持健康的生活习惯有更充分的了解,并让他们自己思考:吃健康的东西,会带来什么好处呢?2. 教学重点1.让学生认真观看图片或样本,通过观看品尝他们喜欢的食物,开启他们对食物的好奇心。
2.带领孩子们试着为每一种食物编写食谱,培养他们进行自我表达和编写能力。
3.调动学生积极的参与度。
对海报,teacher can要求孩子们更换他们观看的食物,在老师的指导下,制作自己的海报,并由孩子们亲手展示。
3. 教学难点在运用环节,孩子们需要准确理解、分享并讲解自己选择的食物食谱,需要良好的语言组织和交际能力。
4. 教学反思在这次的教学过程中,需要更多地关注孩子们的身心发展和成长,要注重他们的情感沟通和社交能力。
同时还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借助多种方法,包括让孩子们观看图片,让他们自己制作海报等,不断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加强他们的参与和实际操作经验,使他们能够更好地掌握和应用所学的知识,体验到生命和成长的真谛。
[实用参考]好吃的食物主题主题活动食物,是人类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无论是热爱美食的人们还是餐饮业从业者,都充分意识到食物的重要性。
为了推广好吃的食物,增加人们对美食的认知和体验,主题活动成为一种广受欢迎的方式。
本文将探讨好吃的食物主题活动的实用参考。
一、美食展览美食展览是一种常见的好吃的食物主题活动形式。
展览通常会邀请各地的特色餐饮机构,展示他们的招牌菜和传统食材。
比如,来自西南地区的火锅、来自粤菜的蒸煮技巧、来自四川的辣椒制作等。
参观者可以通过品尝和观摩来了解各地的美食特色,开阔视野,满足味蕾。
好吃的食物不仅仅是满足食欲的需要,更是一种文化交流和体验。
二、美食节美食节是集中展示好吃的食物的重要平台。
同样是邀请各地的特色餐饮机构,美食节通常会持续若干天,期间提供丰富多样的美食选择。
参与美食节的人们可以一站式地品尝各地的招牌菜和创新美食,感受各种不同的风味和口感。
此外,美食节还可以邀请知名厨师进行烹饪表演和分享,让参与者更加了解美食的制作过程和技巧。
美食节通过聚集各类好吃的食物,营造出浓厚的美食文化氛围,吸引着大批美食爱好者和消费者。
三、美食之旅美食之旅是一种结合旅游和美食的主题活动。
通过组织前往各地探索特色美食,参与者不仅可以品尝到地道的传统佳肴,还能亲身感受当地的人文风情。
美食之旅可以涵盖不同的地域,比如意大利的披萨和意面、泰国的冬阴功汤和泰式炒饭、日本的寿司和拉面等。
参与美食之旅的人们可以充分感受到不同地区食物的特点和差异,拓宽自己的美食视野,收获丰富的味觉体验和旅行记忆。
四、烹饪比赛烹饪比赛是一种充满竞争和创意的好吃的食物主题活动。
比赛可以设立不同的类别,如中餐烹饪、西餐烹饪、甜品制作等。
参赛者通过展示自己的烹饪技巧和创意,争夺评委和观众的青睐。
烹饪比赛鼓励厨师们展示最好的一面,激发他们对美食的热情和追求卓越的精神。
对观众来说,他们可以欣赏到厨师们的精湛技艺和创新思维,同时也了解到各类美食背后的故事和工艺。
幼儿园小班主题教案《好吃的食物》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不同食物的名称和特点;2.识别不同的食物图片;3.简单识字,能够识别与食物相关的汉字;4.激励幼儿开口说话,描述食物的味道和喜爱的原因;5.引导幼儿意识到保持健康饮食的紧要性。
二、教学内容1.认得不同的食物,如水果、蔬菜、肉类、主食等;2.描述食物的味道、外形、颜色、口感等;3.认知与食物相关的汉字;4.介绍健康饮食学问。
三、教学活动1.幻灯片呈现同学将在幻灯片上看到不同的图片,并与老师一起说出食物名称和特点。
2.拼图游戏同学将依据老师的引导,完成拼图游戏。
游戏中,老师将依据不同食物的特点和形象,让同学猜出食物名称。
3.识字练习老师将用卡片呈现汉字,让同学讲解意思,并正确地读出。
与此同时,老师会在线上呈现予以支持。
4.口述练习老师将给幼儿出示图片,要求幼儿描述食物的味道、外形、颜色、口感等。
同学有20秒钟时间,激励他们说出的喜爱/不喜爱,原因等信息。
5.山东彩票11选5官网中午餐在午餐时间,老师将给出不同食物的选择,并介绍他们的营养成分和特点。
激励幼儿选择更健康、更美味的食物。
四、教学策略1.多媒体策略:通过图片、幻灯片等多媒体方式呈现食物,让幼儿全面认得不同食物的种类和特点,启发幼儿的古怪心,促进幼儿对食物的认知。
2.活动策略:在课程中,通过拼图、识字、口述等不同形式的活动,让幼儿动手实践、体验、探究,从而更好地理解食物的名称和特点。
3.互动策略:老师与同学之间的互动是促进幼儿思维进展和感性认得的紧要方式。
通过互动演练,让幼儿与老师,和其他小伙伴共同探究、讨论和交流。
五、反思与总结本次教学活动的主题是“好吃的食物”,在这个主题下,我们通过多媒体、游戏、识字、描述、互动等多种教学策略,将同学带入一个丰富多彩的食物世界,让他们谙习不同的食物种类及其特点,感受不同口感的食物、学习营养搭配、了解健康饮食学问。
老师应对本次教学活动进行反思,从幼儿的角度启程,端详自身的教学过程,反思教学中存在的不足,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反应效果。
中班主题教案《好吃的食物》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幼儿园中班主题活动《好吃的食物》。
教学内容主要来自于教材《幼儿园快乐成长》的第三章《生活中的科学》,具体包括食物的营养成分、食物的分类以及常见的健康饮食习惯。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不同食物的营养成分,知道合理搭配食物的重要性。
2. 培养幼儿对健康饮食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难点:让幼儿理解食物营养成分的作用,学会合理搭配食物。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食物模型、图片、视频、营养金字塔、食谱等。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食物道具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食物模型、图片等教具,引导幼儿观察、讨论生活中常见的食物,激发他们对食物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通过讲解食物的营养成分、分类和健康饮食的重要性,让幼儿了解合理搭配食物的知识。
3. 随堂练习(10分钟)分组进行食物搭配游戏,让幼儿动手实践,培养他们的实际操作能力。
4. 互动环节(10分钟)邀请幼儿分享自己的饮食习惯,讨论如何做到不浪费食物,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好吃的食物》2. 板书内容:食物的营养成分食物的分类健康饮食习惯合理搭配食物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请幼儿与家长共同制作一份健康食谱。
(2)用画笔描绘出自己喜欢的食物。
2. 答案:(1)健康食谱示例:早餐:鸡蛋、牛奶、面包、水果午餐:米饭、鱼、蔬菜、豆腐晚餐:面条、瘦肉、胡萝卜、西红柿(2)自由发挥,以幼儿喜好为主。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注意观察幼儿的参与程度和兴趣点,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1)组织幼儿参观超市或菜市场,了解各种食物的来源。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把握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实施6. 作业设计的生活化与实践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深度对于这些重点细节的补充和说明如下:一、教学内容的选择与组织教学内容应贴合幼儿的生活实际,将食物的营养成分、分类及饮食习惯等知识点以幼儿易于接受的方式进行组织。
主题活动:好吃的食物主题说明:“我们需要的东西有很多可以等,但孩子不能等。
现在,他的骨头正生长,现在,他的血液正制造,现在,他的心智正发展,对他,我们不能说明天,他的名字叫今天。
”——智利女诗人米斯特拉尔每个人都需要食物,食物是我们成长的原动力。
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成份,食物的选择往往影响我们身体的健康与发展。
食物是幼儿熟悉的、喜欢的、每个人对食物都有自己的喜好。
食物的色彩、外形、气味、营养……蕴含着丰富的教育资源。
在《好吃的食物》这一主题活动中,我们通过让幼儿认识食物名称、形状、颜色、味道等特征,使幼儿了解食物的多种多样与营养成分,增进幼儿选择健康食物的能力;通过强调卫生习惯与餐桌礼仪,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与态度建立健康饮食的观念。
主题目标:1,了解、认识常见食物的名称,初步知道不同的食品对人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的作用。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偏食。
3,能接受老师和承认的劝说,愿意逐步改变自己不良的习惯。
4,在各类活动中,逐步形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环境创设1,墙面布置布置“香香园”,幼儿可以把收集到的糖果纸贴在香香园,观察其中的糖纸,说说每种糖的味道。
2,创设“甜甜秘密”品尝区。
提供各种皱纸、彩纸,供幼儿在墙面上画糖果、甜食等。
3,拍摄一些幼儿品尝或制作糖果的照片,贴在墙面或相关区域,供幼儿观看。
4,丰富自然角,将收集的多种食物布置成种植园、动物园、观赏园。
5,定期更换好看的食物图片,或是与食物有关的画。
6,在角色游戏中提供幼儿彩泥和摸型,制作小点心和简单的菜肴。
7,超市增加幼儿收集的各种食物包装,以及水果菜肴。
8,区域活动中印章:食物;撕贴:水果;描画涂色:水果、蔬菜;喂娃娃吃豆豆。
家园共育:1,家长和幼儿一同收集不同种类、不同味道的糖果。
让孩子进行相应活动时带到幼儿园,鼓励孩子与同伴分享、交流,获得有关糖果的感性经验。
2,和孩子一同去超市看看各种各样的甜食,引导孩子回忆并尝试用绘画等方式记录自己看到的甜食。
3,培养孩子早晨、餐后、睡前漱口的良好习惯。
4,加强与孩子的情感交流,多拥抱,多交谈,让孩子经常感受到成人的关爱。
5,让幼儿带自己喜欢吃的糖果来幼儿园,互相介绍、互相交换。
6,带孩子去水果店、超市、菜场观察、认识各种食物,让幼儿了解食物的不同种类,了解购物的地方和购物的方法,鼓励幼儿将选购的食物(每人1-2种)带到幼儿园与同伴交流,共同分享。
7,帮助孩子收集一些食物的图片、图书,如水果、蔬菜等。
8,鼓励幼儿喜欢吃多种水果、蔬菜,并自己动手洗水果、剥水果、分水果。
9,有条件的家长可以带孩子参观果园,并参加采摘。
10,在家中和幼儿园教育一致,也教育幼儿不挑食,样样东西都要吃。
小班主题活动《好吃的食物》一、主题内容:好吃的食物三、主题说明:每个人都需要食物,食物是我们成长的原动力。
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成份,食物的选择往往影响我们身体的健康与发展。
在食物这一主题中,我们通过认识事物的种类与营养成份,增进幼儿选择健康食物的能力;通过年节食物的吉祥意义,让幼儿了解特有的饮食文化;通过强调卫生习惯与餐桌礼仪,培养幼儿良好的饮食习惯与态度。
在“好吃的食物”的课程主题里,通过常见的食物与年节的应景食物,引导幼儿认识不同种类的食物,培养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建立健康饮食的观念。
四、主题目标:1、能说出常见食物的名称,了解一些对身体健康有益或有害的食物,知道要均衡饮食。
2、幼儿亲自动手学做一些简单的食物,获得品尝自制食物的乐趣。
3、感受新年的喜庆氛围,知道年节食品的吉祥意义,在游戏、活动中体验愉快的情感。
五、环境与资源:1、区域布置与材料提供:语言区:有关各类食物的图书、图卡。
有关饮食习惯的图书。
益智区:食物拼图、食物配对游戏食物分类游戏、食物接龙游戏美术区:给好吃的食物涂色。
装饰手套、帽子、围巾。
撕贴“新年树”提供画笔、图画纸,让幼儿画卡片。
美工区:提供彩泥制作各种好吃的点心。
制作鞭炮,墙面张贴幼儿作品。
2、家长工作:(1)请家长抽空带孩子到附近的超市逛逛,引导孩子观察食品,丰富孩子的生活经验。
(2)在家进餐或外出用餐时,提醒幼儿注意用餐礼仪。
(3)平日里给孩子吃些健康食品,少吃油炸、膨化食品,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
(4)配合主题活动,让孩子带一些年节食物,丰富有关年节食物的吉祥话。
(5)请家长收集有关食物的广告用纸。
六、主题活动安排:小班主题活动案例——“真好吃”福鼎市实验幼儿园陈小青“真好吃”主题活动由来:春节是幼儿喜爱的节日,孩子们一家人过得很开心,每个人有不同的感受,一到班上一幼儿们就围绕着“我是怎么过春节的”的话题在教师的参与下纷纷议论开了,在幼儿记忆中最深吃了许多好东西:我吃过肯德基;我吃过果冻;我吃过狗不理包子;我去酒店吃饭了;我吃过巧克力……从孩子们的话题中,我注意到了孩子们的兴趣点。
何不因势得导呢?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
我们国家飞速发展的经济水平,让我们不仅穿得好也吃得好,而现在的幼儿虽然上了幼儿园,但饮食方面仍存在着许多不良现象,诸如:挑食、偏食、吃饭时爱含着食物、在家还要家长喂饭等等。
我们知道如何让幼儿吃得轻松、愉快;如何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有益幼儿的身心健康,是我们要考虑并付诸实践的事情。
因此我们预设了“真好吃”这一主题。
“真好吃”主题活动预设目标:健康领域:1、能自己吃饭,不挑食,养成良好的进餐习惯。
2、能饭前洗手,饭后漱口、擦嘴,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3、知道多吃零食不得健康,养成不乱吃零食的习惯。
4、知道合合理理饮食对人健康有益。
语言领域:1、能大胆向成人询问有关食物的问题,能在集体面前讲述自己吃过的食物,发展口头表达能力。
2、倾听同伴的讲述,增进对食物的认识。
3、大胆提问,乐于表达自己的发现。
4、喜欢有关食物的故事,学习安静倾听,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
5、了解几种常见的小吃的名称。
社会领域:1、愿意与同伴分享自己喜欢吃的事物,能与同伴合作进行活动和游戏。
2、体验参与探索食物、制作食物的乐趣。
3、初步了解有同的饮食风格,接触多元文化。
4、学习用餐礼仪。
5、积极参与家乡风味小吃的调查,了解家乡的饮食习俗和文化。
科学领域:1、认识常见的食物,对探究各种食物感兴趣。
2、了解一两种常见食品的制作方法。
3、学习观察市场或商店的食物,了解简单的观察记录方法。
4、进行食物的简单分类活动,体验食物分类的乐趣。
5、品尝几种美食,了解其不同味道。
6、了解糖果的不同形状、颜色。
艺术领域:1、感觉各种食物的颜色、形状及包装的美。
2、能够用简单的艺术方法表现自己知道的美食,能用肢体语言表现制作食物的情景。
3、大胆尝试用自己喜欢的美工素材制作各种食物。
4、欣赏糖果造型及其食物包装的美。
5、欣赏表现家乡风味小吃的歌谣或歌曲。
主题一:好吃的东西(3月1日——3月26日)主题说明三岁幼儿对食品的喜好已反映出一定的个性倾向。
“我喜欢吃……”、“我不喜欢吃……”,怎样用幼儿乐意接受的方式,通过游戏、娱乐等活动,了解并认识常见的食物,初步知道不同的食物对人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的作用,养成幼儿部挑食、偏食的好习惯,实在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
主题目标1、了解、认识常见食物的名称,初步知道不同的食品对人的生长发育有不同的作用。
2、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不挑食、偏食。
3、老师和成人的劝说,愿意逐步改变自己不良的习惯。
4、在各类活动中,逐步形成基本的生活自理能力。
具体安排:第二周:1、拔萝卜(语言)2、萝卜(折纸)3、小兔拔萝卜体育)4、找一找谁多了(数学)5、找朋友(音乐)第三周:1、不做漏嘴巴(健康)2、好妈妈(音乐)3、香喷喷的大米饭(撕纸)4、按量对应,感知数序(数学)5、豆宝宝能做啥(科学)第四周:1、谁咬了蛋糕(语言)2、两个朋友去买菜(音乐)3、小鸡吃虫(体育)4、点卡排序(数学)5、小饼干(剪纸)第五周:1、水果找妈妈(科学)2、小小蛋儿把门开(音乐)3、水果娃娃(泥工)4、3以内数量分类、排序(数学)5、小猴子摘桃子(体育)小班主题活动二《好吃的食物》次主题一《糖果屋》活动名称《会跳舞的跳跳糖》活动目标:1、能用身体动作有节奏的表现跳跳糖。
2、体验与同伴共同舞蹈的快乐。
活动准备:1、《会跳舞的跳跳糖》歌曲磁带、挂图。
2、实物跳跳糖若干。
活动过程:1、请幼儿品尝好吃的跳跳糖,充分感受跳跳糖在嘴里跳的感觉。
(出示跳跳糖让幼儿品尝。
)这是什么?吃在嘴里有什么感觉?你觉得跳跳糖在嘴巴里是怎样跳的?(幼儿品尝后,与同伴互相交流吃跳跳糖的感觉,提示幼儿用身体动作表现。
)2、放《会跳舞的跳跳糖》音乐,引导幼儿用动作表现跳跳糖跳舞的姿态。
(1)欣赏歌曲《会跳舞的跳跳糖》。
跳跳糖会怎样跳舞呢?(2)尝试用动作表现跳跳糖跳舞的姿态。
鼓励幼儿想出各种跳的方法,注意要有节奏,体现出跳的感觉。
(鼓励同伴间相互模仿学习)。
(3)随音乐有节奏的模仿跳跳糖跳舞。
3、带幼儿玩“开心跳跳糖“游戏。
(1)(在场地上已经画好一个圆圈。
)“巨人”的嘴巴好大呀,今天“巨人”要邀请跳跳糖到他的大嘴巴里做游戏,一定很好玩。
(“巨人”的大嘴巴可用彩虹伞代替,效果会更好。
)(2)教师和部分幼儿示范游戏做法。
注意提醒幼儿要用各种跳的动作表现跳跳糖跳舞的姿态,听清音乐中跳跳糖什么时候跳进、跳出大嘴巴?(当唱到“跳到嘴里”时,幼儿跳进大嘴巴;当唱到“不见了”时,幼儿跳出大嘴巴。
)好吃的食物一、主题的产生原因及理由小班幼儿由于年龄小,初次离开家庭,参加集体活动,常有幼儿在入园前闹情绪,所以,家长常用食品来安抚他们的情绪。
有一天,刘瀚泽带着一种上海的特产“粽子糖来园,小朋友见到了,纷纷议论起来:你的糖哪儿买的?叫什么名字?我怎么没见过?我吃过上海的五香豆,我吃过肯德基……从孩子的话题中,我们注意到了孩子的兴趣点,那就是食物。
每个人都需要食物,食物是我们成长的原动力。
不同的食物含有不同的营养成分,食物的选择往往影响我们身体的健康与发展。
食物一直伴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们比较熟悉,资料也容易收集,而且我们班偏食的幼儿很多,借此主题的开展,使幼儿明白各种食物对身体健康的重要性,从而养成孩子不偏食及珍惜食物的习惯,形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二、预知的教育目标1、充分利用幼儿的各种感官去认识常见的食物,培养孩子认识事物的基本方法。
2、教育幼儿不偏食,不挑食,培养孩子良好的饮食卫生习惯。
3、了解食物与人们的关系,知道珍惜食物。
三、预知的学习目标1、能说出几种食物的名称,感受食物的丰富多样。
2、知道常见食物的种类,并进行简单的分类。
3、学习购买食物的基本程序,体验购物的乐趣。
4、锻炼幼儿肌肉的抓握能力,享受涂画的乐趣。
四、主题准备展示台活动区材料家长工作亲子活动1、教师、家长和幼儿共同收集各种食物的图片、图书资料2、幼儿的作品一、益智区1、大胃王食物图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