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心肺复苏评分标准
- 格式:doc
- 大小:62.50 KB
- 文档页数:3
心肺复苏技能打分标准本文档旨在提供心肺复苏技能评分标准,以确保按照规定的步骤和准则执行心肺复苏。
打分标准- 5分:表示技能表现非常出色,完全按照规定步骤执行,没有任何错误或疏漏。
5分:表示技能表现非常出色,完全按照规定步骤执行,没有任何错误或疏漏。
- 4分:表示技能表现良好,基本按照规定步骤执行,只有少量细微错误或疏漏。
4分:表示技能表现良好,基本按照规定步骤执行,只有少量细微错误或疏漏。
- 3分:表示技能表现一般,大部分步骤按照规定执行,但存在一些错误或疏漏。
3分:表示技能表现一般,大部分步骤按照规定执行,但存在一些错误或疏漏。
- 2分:表示技能表现较差,只有少数步骤按照规定执行,存在明显的错误或疏漏。
2分:表示技能表现较差,只有少数步骤按照规定执行,存在明显的错误或疏漏。
- 1分:表示技能表现非常差,几乎没有按照规定步骤执行,存在严重的错误或疏漏。
1分:表示技能表现非常差,几乎没有按照规定步骤执行,存在严重的错误或疏漏。
技能评估要点1. 判断意识:判断意识:- 能迅速评估患者的意识状态。
- 能够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有意识。
2. 呼叫急救:呼叫急救:- 能够快速拨打急救电话。
- 能清晰明确地告知急救人员患者的情况和位置。
3. 检查呼吸:检查呼吸:- 能够迅速检查患者是否呼吸。
- 能发现患者是否有正常呼吸。
4. 胸外按压:胸外按压:- 知道正确的胸外按压位置和方式。
- 能够按照正确的速度和力度进行胸外按压。
5. 人工呼吸:人工呼吸:- 知道正确的人工呼吸方法。
- 能够正确进行人工呼吸并确保患者的气道通畅。
6. 循环复苏顺序:循环复苏顺序:- 知道心肺复苏的正确顺序,即按照“检查呼吸-胸外按压-人工呼吸”的步骤进行操作。
- 能够按照正确的顺序执行心肺复苏技术。
7. 操作流畅性:操作流畅性:- 操作流程连贯、顺利,没有明显的停顿或混乱。
- 能够快速准确地执行各项操作。
以上为心肺复苏技能打分标准,评分时应根据患者情况和执行过程中的准确性进行综合评估。
心肺复苏操作评分标准
心肺复苏操作的评分标准,包括了反应时间、复苏场景判断、体位恢复、胸外按压和呼吸道处理等五个方面。
反应时间:指的是发现有患者出现呼吸停止的被动反映时间;
复苏场景判断:指的是正确判断呼吸停止场景以及按照协议进行复苏操作的能力;
体位恢复:指的是迅速将患者从伏在地上恢复俯卧位的能力;
胸外按压:指体现在体外按压深度、频率、时间和位置等技术操作上的精细程度;
呼吸道处理:指体现在颈部全面抬头、口对口呼吸、持续性口腔拭接、腔内插管和面罩引流管的技术操作上的精细程度。
医院护理操作规范——徒手心肺复苏【目的】以徒手操作来恢复猝死患者的自主循环、自主呼吸和意识,抢救发生突然、意外死亡的患者。
【用物准备】弯盘、纱布2块,听诊器、血压计,必要时备一木板,脚踏凳。
【操作流程及评分标准】【注意事项】1.患者仰卧,争分夺秒就地抢救。
保持头颈、躯干在一条直线上,保持颈椎稳定。
若患者不是仰卧位,翻身时要注意将头、颈、躯干保持在一条直线上,保持颈椎稳定。
2.仰头抬颏法开放气道时,手指不要深压下颌软组织,以免阻塞气道。
3.人工呼吸时送气量不宜过大,以免引起患者胃部胀气。
吹气应在放松按压的间歇进行,肺充气时不可按压胸部,以免损伤肺部,降低通气效果。
4.胸外按压部位要准确,确保足够的频率和深度,尽可能不中断胸外按压。
用力合适,以免胸骨、肋骨压折。
每次胸外按压后要让胸廓充分的回弹,以保证心脏得到充分的血液回流。
5.胸外按压时术者肩、肘、腕在一条直线上,并与患者身体长轴垂直。
按压时,手掌掌根不能离开胸壁。
6.向患者家属告知现有条件与措施和可能发生的意外,使之有思想准备。
7.向患者及家属介绍初期复苏成功后病情及应注意的事项,后期恢复后连续治疗的重要性,以取得合作。
【相关知识】1. CAB表示: C表示胸外心脏按压,A表示开放气道,B表示人工呼吸。
2.心脏骤停的原因:①意外事件;②器质性心脏病;③神经系统病变;④手术和麻醉意外;⑤水电解质及酸碱平衡紊乱;⑥药物中毒或过敏。
3.心脏骤停的临床表现:①突然面色死灰、意识丧失;②大动脉搏动消失;③呼吸停止;④瞳孔散大;⑤皮肤苍白或发绍;⑥心尖搏动及心音消失;⑦伤口不出血。
4.心肺复苏有效指征:①能扪及大动脉搏动,血压在60mmHg以上;②口唇、面色、甲床等由发生甘转为红润;③室颤波由细小转为粗大,甚至恢复窦性心律;④瞳孔随之缩小,有时可有对光反射;⑤呼吸逐渐恢复;⑥意识逐渐恢复,昏迷变浅,出现反射或挣扎;⑦有尿液产生;⑧心电图检查,波形有改变。
5.复苏过程中其主要并发症为①颈或脊柱损伤:见于疑有颈或脊柱损伤的病人,在打开气道操作时,造成或加重脊柱损伤。
心肺复苏术操作评分标准
考生: 总分:
考评者签名:
考核内容 分值 评分标准 分
值
得分
操作准备 3 着装整洁,动作迅速。
用物准备:治疗盘(治疗碗、纱布2)、弯盘 1 2 环境评估
判断意识 4 环境评估
动作:轻拍其肩膀并呼叫 2 2 呼救,启动急救系统 5 “来人啦”!或“救人呀” 呼叫人去取急救物品、仪器等 记录开始抢救时间
2 2 1 复苏体位
3 1.迅速将病人仰卧于硬板床上(或胸下垫胸外按压板) 2.立即解开病人衣领、腰带 2 1 判断脉搏 5 位置和手法正确,时间<10秒
5 胸外按压
40
定位:正确
手法:手指离开胸壁 , 肘关节伸直,按压时双臂垂直向下 深度:>5cm
频率:>100次/分
比例:按压和放松时间1:1,胸廓完全回弹 8 8 8 8 8
清除气道 3 头偏一侧,用手指清除口咽部异物 3 开放气道 4 手法正确
4 人工呼吸 6
吹气持续时间1—1.5秒,胸廓有起伏无漏气 用耳朵听气流,眼睛余光观察病人胸廓
3 3 复苏周期 10 胸外按压与人工呼吸比例为30:2,共进行5个循环 10 有效指 征判断 5 动脉搏动、呼吸、瞳孔、面色、神志 5 复苏体位 2 患者侧卧位或平卧头偏一侧 2 整理用物 2 记录抢救结束时间 垃圾分类回收
1 1
评价
8
1、关心体贴病人,注意保暖,整理床单位
2、急救意识强
3、操作熟练、规范
4、病人无不良反应
2 2 2 2。
2019版双人法心肺复苏考核评分标准
备注:
1、按压部位:胸骨中下1/3或剑突上2横指或两乳头连线的中点的正下方。
2、按压频率100-120次/分。
3、按压深度:成人和青少年5-6厘米;儿童(1岁至青春期)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
大约5厘米;婴儿(不足1岁,除新生儿外)至少为胸部前后径的1/3,大约4厘米。
4、检查脉搏部位:成人及儿童一般摸同侧颈动脉;婴儿一般检查肱动脉;
5、按压手法:①抢救成人时双手叠加按压;②抢救婴儿当单人施救时用双指按压,当
有双人施救者用双拇指环绕法。
对于非常小的儿童,您可以使用一只或两只手进行胸部按压。
注意:按压间隙不依靠患者胸部,手可以放在患者胸部,但不能有任何力量。
6、无高级气道的按压-通气比例:抢救成人1或2名施救者均为30:2;抢救儿童或婴
儿当只有1名施救者时30:2,当有两名以上施救者时15:2.
7、对于实施了高级气道措施(气管插管、喉罩等)的患者,成人通气频率设定为6秒
一次,即10次/分。
每次通气时间大于1秒,每次必须使胸部隆起。
8、每次中断必须控制在10秒之内,按压操作在整个CPR过程中不得低于60%。
即一分
钟内需做100-120次按压,中间要做3-4次人工呼吸,每次人工呼吸的时间限制在10秒之内,而且还要保证每分钟至少有36秒在按压。
9、一旦AED准备就绪,立即检查心律是否可电击除颤,如可以就直接电击一次,立即
继续CPR.
10、何时启动应急反应系统:①如果您没有目击心脏停搏的发生,并且只有您一个人,
先提供2分钟的CPR,然后离开患者启动应急反应系统并获得AED(或除颤仪)。
②如果您目击到心脏骤停,离开患者启动应急反应系统,获得AED(或除颤器),然后返回患者身边。
11、抢救病人时施救者一次按压时间最多不超过2分钟,立即换人按压,尽可能多名施
救者轮流替换,以免因体力不支致使按压不到位,影响抢救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