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第一高楼
- 格式:doc
- 大小:79.50 KB
- 文档页数:8
武汉绿地:“中国第一高楼”停工风波近日,武汉绿地“中国第一高楼”停工的消息引起了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
据悉,武汉绿地“中国第一高楼”项目目前已经停工,这对于整个楼市和房地产行业来说无疑是一个重大的消息。
这一事件引发了人们对于房地产行业的担忧和质疑,同时也给了人们更多的思考和反思。
武汉绿地“中国第一高楼”项目位于武汉市的黄鹤楼旁,项目由绿地集团开发建设。
该项目的规划设计非常宏伟,建成后将成为武汉市的地标建筑,也将成为中国乃至全球的一座领先建筑。
就在项目即将进入尾声的时候,突然传来了停工的消息,让人们对于整个项目的前景和发展充满了疑虑。
据了解,武汉绿地“中国第一高楼”项目的停工原因主要是资金问题。
据相关媒体报道,该项目的资金链出现了问题,导致了资金的周转不畅,从而影响了项目的建设进度。
随着项目的停工,很多工人和供应商也面临了合同无法履行的问题,这也给了他们带来了不小的困扰。
由于该项目的规模庞大,停工所带来的影响也不仅仅局限于项目本身,还会波及到周边的相关产业和行业,甚至是整个武汉市的经济和发展。
武汉绿地“中国第一高楼”停工事件也让人们开始重新审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模式和运作机制。
在过去的一段时间里,房地产行业一直是一个高收益、高投入、高风险的行业,很多开发商和投资者都愿意在这个领域里面“豪赌”。
现实的情况是,房地产行业的高周期性、高波动性和高杠杆性也使得整个行业充满了变数和不确定因素。
一旦发生了资金链断裂、项目停工等问题,后果就会是灾难性的,不仅会对企业和投资者造成损失,还会对整个市场和社会带来负面影响。
对于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和运作机制,需要更加理性和稳妥,不能只追求高风险和高回报,而忽视风险的控制和防范。
武汉绿地“中国第一高楼”停工事件无疑是对于房地产行业的一次警示,也给了我们更多的思考和反思。
对于房地产行业来说,需要更加谨慎和审慎,不能只看到其中的利益,而忽视了其中的风险和变数。
对于整个社会来说,也需要从多方面入手,来保障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和稳定,以促进整个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
盘点中国十大钢结构摩天大楼在当前全球十大高楼中,中国以5座占据半壁江山。
除了828米的世界第一高楼在阿联酋迪拜之外,世界第二、第三、第四、第七、第九高楼分别位于中国的台北、上海、香港、南京和广州。
让我们来见识见识中国最高的十座高楼。
1、深圳地王大厦楼高:383.95米深圳地王大厦信兴广场是全国第一个钢结构高层建筑深圳地王大厦,正式名称为信兴广场,是一座摩天大楼。
因信兴广场所占土地当年拍卖拍得深圳土地交易最高价格,被称为“地王”,因此公众称之为地王大厦。
建成时是亚洲第一高楼,现在是深圳第一高楼,也是全国第一个钢结构高层建筑,位居目前世界十大建筑之列。
主题性观光项目"深港之窗",就坐落在巍峨挺拔的地王大厦顶层,是亚洲第一个高层主题性观光游览项目。
在此可以俯览深圳市容,远眺香港市容。
地王大厦作为深圳的樗性建筑,与周围的人文,自然景观相配合,成为深圳独特的旅游景点。
而新开业的主题性观光项目——“深港之窗”,就坐落在巍峨挺拔的地王大厦顶层,是亚洲第一个高层主题性观光游览项目。
地王大厦设有15个分主题游乐区:1、世纪创举———“看伟人不动声色的世纪交锋,观百年风云挥洒于谈笑之间。
”以天安门广场和香港岛中环的大型电脑喷画为背景,邓小平与撒切尔夫人亲切交谈的仿真蜡像造型,表现出世纪伟人运筹帷幄、把握重大历史转折的雄才伟略的气度风范。
2、深港巡礼———“日新月异的国际商港,一夜新城的开放之窗。
”迎面墙上是江泽民与董建华亲切握手的壁画图片;9个屏幕组成电视屏幕墙,配以轻快的音乐,循环播放深港巡礼的短片。
3、南望香港———“俯仰百年都市风光,远眺岭南明珠秀色。
”在半弧形的墙面上镶有香港本世纪历史发展画卷;6架高倍望远镜,可南眺香港。
4、深港百年———“再观深港世纪风云,一览两地百年历史。
”配以环绕立体声音响,多个宽银幕放映“香港割让”、“九龙强租”、“香港回归”、“首届特区政府成立”、“深港经济腾飞”等重大历史题材的纪录短片。
中国最高的10大建筑(本文只统计了2019年10月28日前已封顶的大陆地区的高楼)第一名:上海中心大厦上海中心大厦于2015年早期建成,高度632米,并成为中国第一高楼,现已维持中国第一高楼的称号达五年之久,预计还能至少再维持3年。
因为几座原本设计高度超过上海中心大厦的高楼都遭到不同程度的高度削减,如深圳平安金融中心从660米减到599米,苏州中南中心从729米减到500米,武汉绿地中心从636米减到475米,现目前可能会超过上海中心大厦的高楼是深圳的深港国际金融中心,设计高度为656米,已进入施工预备阶段,将在不久后开工。
上海中心大厦在118层、119层有中国最高、世界第二高的观光厅,名为“上海之巅”,现已成为上海最受欢迎的景点之一,游客从上海中心观光厅这个城市最高点可以360度全方位观赏美丽的上海城市全景。
第二名:平安金融中心平安金融中心于2017年建成,高度599米,最初的设计高度为660米,含一条高60米的天线,原本将成为中国第一高楼,但大楼主体快封顶时却被迫修改设计降低高度,天线被从中移除,原因是原本的高度可能会影响附近航线安全。
大楼的116层有一个观光厅,于2018年二月起对游客开放,观光厅位于距地面541米高处,可以一览深圳全景,在天气晴朗时可以远眺香港岛。
第三名:高银金融117天津高银金融117是天津西青区的一座超高层摩天大楼,于2019年建成,高度597米,大楼的位置相对天津其他高楼比较偏僻,不像市中心和滨海新区那样高楼云集,周边只有它的副楼和少许几座住宅楼,因此也显得鹤立鸡群。
大楼的形状看上去像经典的box造型,但实际上呈锥状,大楼的幕墙随高度上升而微微向内倾斜,顶部是一个钻石状结构体,内部将建有观光厅。
目前高银117大楼还在施工中,但已完全封顶。
虽然高银117大楼在中国排第三,但就屋顶高度而言,高银117大楼是最高的,上面列举的两座高楼顶部都有镂空的装饰性结构体。
第四名:广州塔广州塔是广州市最高的建筑物,也是中国最高和世界第二高电视广播塔和观光塔,在世界仅次于634米的东京晴空塔。
上海中心大厦,中国第一高楼,高度632米工程投资额:148亿元工程期限:2008年—2014年金茂大厦、上海环球金融中心,以及正在建设中的上海中心大厦,将构成上海陆家嘴天际线的塔尖。
2008年8月30日,高达492米的环球金融中心宣布正式启用。
与此同时,毗邻环球金融中心,正在准备开工建设一幢更高的摩天大楼——上海中心大厦。
根据规划,上海中心大厦的主楼为124层,总高度为632米,结构高度为565.5米(原公布为580米),这两个高度均超过了上海环球金融中心,建成之后,上海中心大厦将当之无愧地成为中国第一高楼。
上海中心大厦的占地面积3.04万平方米,容积率为12.5,项目建成后,总建筑面积将达到55.88万平方米——远远超过毗邻的环球金融中心(38万m2)。
不过,在总建筑面积中,上海中心大厦的地上建筑面积约为37.97万平方米,地下建筑面积达到约17.92万平方米(包括地下停车库面积约1万平方米,2000个停车位)。
另外,上海中心大厦规划有5层的裙房,高度约35米。
值得一提的是,之前上海市有关部门曾经公布上海中心大厦高度为580米,此次,报告中提及其主楼高127层,结构高度约为565.6米,而建筑高度将达到惊人的632米。
上海中心大厦的开发建设和运营,由上海中心大厦建设发展有限公司负责,于2008年11月29日进行主楼桩基开工,它将超过20.5米的金茂大厦和492米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成为中国第一高楼,也将成为完全符合“绿色建筑”标准的摩天大楼。
2010年7月19日,上海黄浦江两岸风景。
项目地块上海中心大厦项目坐落在小陆家嘴的黄浦江沿岸,地块的正式名称是E14单元Z3-1、Z3-2地块,其东至东泰路、南依银城南路、北靠花园石桥路,西临银城中路,北对金茂大厦,东接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做为上海国际金融中心核心区——陆家嘴金融城最重要的标志性功能建筑。
根据制定于1993年的《上海陆家嘴中心区规划设计方案》,金茂大厦、环球金融中心所在地以及陆家嘴Z3-2地块,将建设3幢超高层的标志性建筑,形成“品”字形布局。
中国第一高楼的“神针、铁臂、金腰带”
田区商业中心区地段,该项目总高度660米,地下5层、地上118层,建筑面积达49万平方米,总用钢量达10万吨,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二高楼。
中国在建第一高楼,深圳平安金融中心项目地处深圳市福田区商业中心区地段,该项目总高度660米,地下5层、地上118层,建筑面积达49万平方米,总用钢量达10万吨,建成后将成为中国第一、世界第二高楼。
该项目钢结构工程于2012年5月24日正式开吊,其主体结构采用巨型框架-核心筒-外伸臂结构,工程由中国建筑一局(集团)有限公司总承包、中建钢构有限公司承担钢结构安装,平安金融中心从结构设计到施工技术等方面有不少的难点。
支撑平安的八根定楼神针
平安项目的外框共有八根巨型钢柱,均匀分布于建筑周围,巨柱从地下室一直贯通至地上550米标高,整体高度达580米,犹如八根擎天巨柱支撑起整栋大楼的重量和竖向荷载,成为定楼神针。
每根580米长的巨柱在工厂要拆分为112节单独制作,在施工现场逐节安装。
巨柱最大截面长5.5米,宽2.3米,最大重量的单节巨柱达115吨,构造十分复杂。
这样超重异型的大构件如何保证准确、安全吊装是施工过程的一大难题。
中建钢构项目部集思广益,反复斟酌吊装方法,通过实体模型进行安装模拟,最终确立了双机抬吊协同作业,巧设临时措施保证结构稳定。
中国⼗⼤⾼楼排⾏榜
中国⼗⼤⾼楼排⾏榜
1.上海中⼼⾼度:632⽶
上海中⼼是⽬前已经在使⽤的⾼楼中最⾼的⼀座了,在全球也可以排名前三的存在哦。
2.平安⾦融中⼼⾼度:599⽶
平安⾦融中⼼位于⼴东深圳,这座⾦⾊的⼤楼真的⽓势磅礴,⼗分的⽓派。
3.天津117⼤厦⾼度:596.5⽶
天津117⼤厦的⾼度在全世界也可以排名前列,也是2021中国最⾼的楼前⼗名之⼀。
4.⼴州周⼤福⾦融中⼼⾼度:530⽶
⼴州周⼤福⾦融中⼼这座摩天⼤楼设计的很有特⾊,多楼层设计可以展现不同的空中花园风光。
5.天津周⼤福滨海中⼼⾼度:530⽶
天津周⼤福滨海中⼼有⼀种钻⽯的既视感,从远处看真的⾮常漂亮,这座⼤楼也是天津最新地标建筑了。
6.台北101⼤厦⾼度:509⽶
台湾省最⾼的建筑就是台北101⼤厦,出⾊的外观设计也是当地著名的旅游景点,尤其是顶楼的风光特别好。
7.上海环球⾦融中⼼⾼度:492⽶
上海环球⾦融中⼼也是上海⾮常有名的⾼楼建筑,⽬前主要是酒店和商务办公⽤。
8.⾹港环球贸易⼴场⾼度:484⽶
⾹港环球贸易⼴场于2010年建成,拥有⾮常流畅的外型设计,这也和维多利亚海岸线相得益彰。
9.长沙IFS⼤厦⾼度:452⽶
长沙IFS⼤厦是⼀座字母楼,T1最⾼也是当地有名的双⼦楼,设计灵感来源于张家界的奇⽯。
10.南京紫峰⼤厦⾼度:450⽶
紫峰⼤厦是南京标志性建筑,这座⼤楼2010年建成,也是当时国内最⾼建筑之⼀。
“H700 深圳塔”将取代上海中心,成为中国第一高楼这项工程的开发商是深圳京基集团。
此前,该集团还在蔡屋围打造了京基 100 城市综合体项目,其主楼高约 441 米,也是当时深圳的最高建筑。
Array京基 100 (来源:新浪乐居)而这一次,京基集团想要在蔡屋围区片打造一个新的地标,并邀请了芝加哥的 bKL Architecture 建筑设计事务所来助阵。
这份野心也恰好迎合了深圳罗湖区对蔡屋围的定位。
根据 Chinadaily 的数据,深圳 74% 的银行机构,80% 的保险公司以及 90% 的外资银行都坐落在蔡屋围。
在深圳市罗湖区城市更新网站“心罗湖·新罗湖”公布的最新城市规划方案来看,蔡屋围片区,将被进一步打造成“主要发展金融、总部基地、高端商业、休息旅游”以及“国际消费”的金融商业核心区。
其最终的目标是把蔡屋围建成深圳的曼哈顿,建成一片能代表深圳形象的地标性建筑群。
蔡屋围城市规划图(来源:深圳市罗湖区城市更新网)不过对于这座高楼内部的功能区划分,京基集团并没有给出详细的解释。
目前所能确定的是,这座塔楼的基部将会造一个大型的广场,除了会有零售商店之外,这块公共区域主要被定位为城市文化活动场所。
而对于这栋大楼的设计,bKL Architecture 主要的构想是推动“人与自然的互动”。
因而在建筑的最顶楼以及中间楼层,都将会有空中花园。
H700 深圳塔(来源:bKL Architecture)仔细研究其外观及功能,“H700 深圳塔”对深圳市最大的意义,或许就是它即将获得的“中国第一高楼”称谓。
当前的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于今年 3 月份才落成,位子还没坐热,响亮的名头就可能被抢走。
而深圳市目前的第一高楼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大厦,也才封顶一年多。
高楼竞赛在中国的热度一直居高不下。
这点从世界高层建筑与都市人居学会每年公布的全球高楼报告中,也不难看出。
《好奇心日报()》之前也出过相关的报道。
中国最高楼多少层,在哪
中国第一高楼在上海;高632米,叫上海中心大厦。
上海中心大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的一座超高层地标式摩天大楼,其设计高度超过附近的上海环球金融中心。
上海中心大厦项目面积433954平方米,建筑主体为119层,总高为632米,结构高度为580米,机动车停车位布置在地下,可停放2000辆。
扩展资料:
中国高楼排行:
第二名:平安金融中心(深圳),599米;
建筑数据:地上楼层118层,观光厅在116层;建筑面积约46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约1、9万平方米。
外形特色:外筒由8根型钢混凝土巨柱和7道巨型斜撑框架构成,被
誉为8根“定楼神针”和7条“金腰带”。
第三名:天津117大厦,596。
5米;
建筑数据:结构高度596。
5米,世界结构第二高楼、中国在建结构
第一高楼;地上楼层117层;建筑面积约85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约57万平
方米。
外形特色:寓意“天圆地方”,大楼整体方方正正,代表“方”;塔
楼顶部为巨大的钻石造型,代表“圆”。
第四名:广州周大福金融中心,530米
建筑数据:地上楼层111层;建筑面积约37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约2、6万平方米。
外形特色:塔顶采取“之”字形的退台设计,在不同楼层之间形成空
中花园。
第五名:天津周大福滨海中心,530米
建筑数据:地上楼层97层;建筑面积约39万平方米,占地面积约2、8万平方米。
外形特色:“北方之钻”点线面结合,交叉曲线造型。
武汉绿地:“中国第一高楼”停工风波自2018年开始,武汉绿地中心项目就备受瞩目。
该项目的规划是建成一座高达636米的摩天大楼,被誉为“中国第一高楼”。
最近该项目停工的消息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讨论。
停工的原因是什么?停工对于武汉和整个中国的建筑产业又会有怎样的影响?下面我们来仔细分析这一问题。
武汉绿地中心项目一直备受关注,其规划的高度将达到636米,将成为中国第一高楼。
而且,该项目的地理位置非常好,位于武汉市中心黄鹤楼旁,被誉为武汉城市的新地标。
据了解,该项目在2019年7月至今一直处于停工状态,原因是由于开发商武汉绿地集团与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在土地使用、规划等方面存在分歧,无法达成一致意见。
而这些分歧的根源则是规划设置超高层建筑对于城市发展及对于黄鹤楼的影响。
规划设置超高层建筑对于城市的发展可以带来一定的益处。
超高层建筑的建设不仅可以提升城市的形象,也可以有效的提高土地的利用率,节约城市的用地资源,方便城市的管理和交通。
大型建设项目的进行可以带动周边地区的发展,带来更多的商业和就业机会。
超高层建筑对于城市发展也会带来一些负面影响。
超高层建筑的建设需要投入大量的资源和资金,对于城市的资源消耗会显著增加。
超高层建筑的建设也会对城市的环境和交通带来一定的挑战,比如:增加城市的交通拥堵,影响周边居民的生活质量等等。
对于武汉绿地中心项目,与政府及其他相关部门在规划上出现争议的原因主要在于其所带来的影响。
超高层建筑的建设将会极大的改变周边的建筑布局和环境风貌,也可能会对周围的历史文化保护产生一定的影响。
超高层建筑的建设也会对周边的交通和基础设施带来一定的压力,需要进行相应的改造和适应。
超高层建筑的建设还需要满足严格的安全要求和规定,这也是属于对于工程质量的要求。
武汉绿地中心项目的停工也会对于武汉和整个中国的建筑产业产生一定的影响。
项目的停工将会影响到投资方和建筑企业的收益和形象,同时也会影响到项目周边地区的发展和相关产业的发展。
THE WECHAT WORLD“中国第一高楼乃变迁史上海国际饭店高度:83.8米时间:4934年上海国际饭店于1934年落成,大楼24层,其中地下2层,地面以上高83.8米,钢框架结构,钢筋混凝土楼板,它是亚洲最高的建筑物,并在上海保持最高纪录达半个世纪。
上海国际饭店是一家闻名遐迩的老饭店,曾享誉“远东第一高楼”、上海最高建筑五十年之久。
饭店自建的文史馆内陈列着许多弥足珍贵历史资料,徜徉其间,能够领略到上世纪三十年代老上海的风情。
广州宾馆高度:86.54米时间:4968年广州宾馆坐落于广州市中心的海珠广场是一家集住宿、餐饮、会议、商务、旅游、购物于一体的涉外酒店。
南临珠江,北依越秀山,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商旅交通极其便利。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曾一度以楼高冠全国而蜚声四方,是广州城的地标性建筑,1989年被国家旅游局评为首批三星级涉外饭店。
宾馆用地面积0.45万平方米,总建筑面积3.6万平方米。
拥有27层高的主楼,各类客房共351间(套),风格各异的中餐厅2个,多功能宴会中心、大小会议室5个及商务中心、时装精品商场等配套服务设施。
广州白云宾馆高度:420米时间:4976年1972年,为扩大对外贸易,适应交易会的需要,中央决定在广州兴建白云宾馆。
1976年年初,投资2000万元的白云宾馆基本完工。
楼高120米,共34层(包括地下室一层),拥有客房718间,成为当时中国的第一高楼。
1976年6月1日,白云宾馆正式开业。
潮流易逝,风格永存。
白云宾馆是岭南派风格融入现代建筑的_个典范,在当时引起了广泛关注,现在看来,它仍然显得很新潮、很现代化。
深圳国贸大厦高度:460米时间:4985年深圳国贸大厦位于嘉宾路与人民南路交汇处。
从1982年10月至1985年12月29日共37个月即竣工。
以三天一层楼的速度建成,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创造了建筑史上的新记录。
邓小平说:“她是诞生'神话'的地方,她的'矗立,本身就是神话。
武汉绿地:“中国第一高楼”停工风波近日,有关武汉绿地“中国第一高楼”项目停工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
这个项目原计划建设一座高达636.9米的超高层建筑,将成为中国乃至世界第一高楼。
项目突然停工的消息却让人们对这个雄心勃勃的计划产生了疑问。
根据报道,武汉绿地“中国第一高楼”项目是由国内著名房地产开发商绿地集团在武汉市汉阳区投资兴建的。
该项目于2015年启动,原计划于2020年竣工。
由于多种原因,该项目在2018年底突然停工,迄今尚未复工。
在项目停工的原因上,各种说法纷纷出现。
有人认为是由于融资问题导致项目陷入困境,有人则认为是建筑设计存在问题。
还有人指责项目存在环境污染和土地资源浪费等问题。
而绿地集团在回应媒体采访时表示,项目正在进行规划调整,停工是因为项目需要进一步研究和调整设计方案。
不管是什么原因导致了项目的停工,这一消息无疑对绿地集团来说是一个巨大的打击。
作为中国房地产行业的领军企业之一,绿地集团在过去几年取得了较为出色的业绩,并且一直积极推动长江中心城市的发展。
这一项目的停工使得绿地集团在业界的声誉受到了质疑。
这个项目的停工也引起了对于中国超高层建筑发展的讨论。
中国过去几年一直致力于打造超高层建筑,以展示国家的经济实力和创造力。
随着这些项目的逐渐兴建和竣工,一些问题也开始浮出水面。
一些超高层建筑存在安全隐患,也有人质疑这些项目对于环境和资源的消耗是否过大。
这些问题都值得考虑和警惕。
对于武汉绿地“中国第一高楼”项目来说,停工只是一个中间状态,未来是否能够复工以及项目的最终命运还未知。
这个事件无疑给中国房地产行业敲响了警钟,也让人们对超高层建筑的发展产生了更多思考。
希望未来能够出现更加稳健和可持续的建筑发展模式,以满足人们对于城市建设的需求。
中国第一高楼的抗震原理中国第一高楼是上海中心大厦,其抗震原理主要包括结构设计和抗震措施两个方面。
首先是结构设计方面,上海中心大厦的主体结构由一个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和外部的建筑框架组成。
核心筒由钢筋混凝土墙体和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墙组成,其承担了大部分的垂直荷载和抗侧向力的作用。
核心筒的布置呈V字型,形成了双塔结构,增加了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建筑框架采用钢框架结构,分布在核心筒外部,用于承受水平荷载和抵抗侧向力。
其次是抗震措施方面,上海中心大厦采用了多项抗震措施来增强建筑的抗震能力。
首先,在核心筒和建筑框架之间设置了摆钟系统。
摆钟系统由一组大型摆钟和反摆钟组成,能够通过相位差控制框架结构的位移,从而减小结构的振动。
其次,在核心筒的四个角落设置了大直径的摩擦式阻尼器。
这些阻尼器能够通过摩擦力来吸收结构的动力能量,减小建筑的振动幅度。
此外,上海中心大厦还采用了多层连续框架、剪力墙等抗剪措施,增加了建筑的刚度和稳定性。
最后,建筑框架和核心筒之间设置了伸缩缝,使得建筑在地震发生时能够自由伸缩,减少震动对结构的影响。
除了以上的结构设计和抗震措施,上海中心大厦还在施工过程中进行了多次地震模拟试验和结构监测。
通过这些试验和监测,工程师们对结构的性能和安全性进行了全面的评估和验证,从而确保了建筑的抗震能力。
总之,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通过科学的结构设计和多层次的抗震措施提高了建筑的抗震能力。
该建筑采用了钢筋混凝土核心筒和外部的建筑框架,并增加了摆钟系统、摩擦式阻尼器等抗震装置,提高了建筑的稳定性和抗震能力。
同时,地震模拟试验和结构监测的使用也为该建筑的抗震设计提供了科学依据。
通过这些措施的综合应用,上海中心大厦成为了一座高度抗震的建筑,为中国高层建筑的抗震设计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中华第一高楼――上海金茂大厦上海金茂大厦高度改革开放后,上海的高楼开始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1988年以来,上海以年均184幢的速度递增,1992年正式突破千幢大关。
1997年突破2千幢大关。
昔日长期雄居“大哥大”地位的国际饭店,在申城的高度早已排到100位以后。
大上海确实在“日长夜高”。
不过,在金茂大厦封顶前,上海,或许可以说中国还没有世界级高度的高楼。
目前,地下3层、地上88层、高420.5米、投资达5.4亿美元的金茂大厦作为中国第一高楼、亚洲第二高楼和世界第三高楼已经矗立在上海浦东的陆家嘴金融区内。
上篇:SOM事务所的四大绝招曾几何时,中国虽然有一流的施工队伍,可是大型建筑项目的总承包方总是外国人,而金茂大厦的主承包是中国人。
建造中华第一高楼,由中国人进行总承包,请外国人来打工,这是中国建筑史上值得自豪的一页。
中方向世界招标后,全球不少第一流的建筑设计机构都送来了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方案。
经过反复论证,中方决定由采用享有国际盛誉的美国―SOM设计事务所的总设计方案。
这是由于美方的设计不仅考虑到金茂大厦的牢固要求,而且还兼顾它的美学要求和其它一些要求。
下面就作具体介绍。
其中不少情况鲜为人知。
牢固要求是金茂大厦设计的首要要求。
高耸入云的金茂大厦容易引发一系列的“非稳定因素”。
这首先表现于高楼的容易晃动,这种晃动是由自身摇晃、风力振动和潮汐振动三种因素引起的。
为了解决金茂大厦的牢固难题,SOM事务所设计了四大固化绝招。
首先是地基固化。
由于浦东地处长江最下端,地层堆积着这条中国第一大河万里行程中数万年来携带的巨量泥沙。
因此金茂大厦地基固化的难度非常高。
经过精确的计算,SOM事务所确定了基础钢管的数量为1062根。
这是迄今为止地下桩基工程的“中国之最”。
整幢大厦就是压在这个巨大的鸟笼般严密的钢架上。
钢管的直径在609―914毫米之间。
埋入地下的深度达47米~83.5米之间。
总用钢量达1.8万吨。
为南浦大桥主桥用钢量的3倍。
中国十大最高建筑TOP1. 上海中心大厦基本信息地点:上海陆家嘴金融中心层数:地上118层、5层裙楼和5层地下室楼高:632米项目面积:433954平方米电梯速度:18米每秒建筑简介地基:上海浦东处在一个冲积层,上海中心的建造地点位于一个河流三角洲,土质松软,含有大量粘土。
在竖起钢梁前,工程师打了980个基桩,深度达到282英尺(约合86米),而后浇筑215万立方英尺(约合60881立方米)混凝土进行加固,形成一个20英尺(约合6米)厚的基础底板。
顶部:从顶部看,上海中心大厦的外形好似一个吉他拨片,随着高度的升高,每层扭曲近1度。
这种设计能够延缓风流。
外观:上海中心大厦建筑外观呈螺旋式上升,建筑表面的开口由底部旋转贯穿至顶部,城市天际线。
建筑特点节能环保:上海中心”的造型也极大程度地满足了节能的需要。
它摆脱了高层建筑传统的外部结构框架,以旋转、不对称的外部立面使风载降低24%,减少大楼结构的风力负荷,节省了工程造价。
同时,与传统的直线型建筑相比,“上海中心”的内部圆形立面使其眩光度降低了14%,且减少了对能源的消耗。
建造技巧:上海中心依靠3个相互连接的系统保持直立。
第一个系统是90英尺×90英尺(约合27米×27米)的钢筋混凝土芯柱,提供垂直支撑力。
第二个是钢材料“超级柱”构成的一个环,围绕钢筋混凝土芯柱,通过钢承力支架与之相连。
这些钢柱负责支撑大楼,抵御侧力。
最后一个是每14层采用一个2层高的带状桁架,环抱整座大楼,每一个桁架带标志着一个新区域的开始。
电梯速度:上海中心大厦的快速电梯由三菱公司设计,负责将乘坐者送上空中大厅。
这种电梯采用加压舱设计和可以发电的转换器,能耗减少30%。
上海塔的快速电梯最大速度超过每小时40英里(约合每小时64公里)——正常情况下为这一速度的一半——是世界上速度最快的电梯。
这座摩天楼将安装106部电梯,其中有7部为双层电梯。
TOP2.深圳平安金融中心基本信息地点:深圳福田中心楼高:总高度600米,主体高度555.5米建筑层数:地上118层,地下5层总建筑面积:460665.0㎡建筑特点“平安国际金融中心”的塔楼外墙以玻璃幕墙为主,适当地辅以具装饰性及功能性的石材;裙房采用全石材。
中国第一高楼
9月8日,伴随着最后一车混凝土泵送出管,天津高银117大厦主塔楼核心筒平顶工作完成,这座中国第一高的摩天楼,主体结构高度最终定格在惊人的596.5米。
在全球已完工建筑里,高度仅次于迪拜的哈利法塔(828米)。
耗时7年,这座摩天楼的主人、高银集团董事长潘苏通,戴着安全帽在众人簇拥下,终于迎来了自己人生的巅峰时刻。
在房地产界,打造了中国第一高楼的潘苏通和他旗下的高银地产此前几乎籍籍无名。
在造就中国第一高楼之前,这位来自广东韶关的富豪最为出名的故事是,他的个人财富在一天内缩水了800多亿港元(约合657.44多亿元人民币)。
作为高银集团的董事长,潘苏通控制着两家香港上市公司:高银地产(00283.HK)和高银金融(00530.HK)。
令人费解的是,高银地产成立至今,仅在天津开发一个名为“高银天下”的地产项目。
但这家神秘公司的市值一度高达1056亿港元(约合867.82亿元人民币)。
这个市值甚至超过了恒大、龙湖等大开发商,几乎能排进中国上市房企市值前十名。
在巅峰期,高银地产和高银金融的总市值非常惊人。
这两家上市公司总市值从去年夏天的300亿港元,突然暴涨到今年5月的3000亿港元(约合2465.4亿元人民币),市盈率超过300倍。
随后是股价的暴跌。
这个股市神话在5月21日的下午彻底幻灭。
高银金融市值减少921亿港元(约合756.88亿元人民币),高银地产下跌356亿港元(约合292.56亿元人民币)。
潘苏通持有这两家公司大约2/3的股份,这意味着他的个人财富在这天下午就缩水800多亿港元(约合657.44多亿元人民币)。
在《福布斯》(Forbes)实时更新的富豪榜上,他的排名转瞬就从第21名滑落至66名。
在高银系下跌前一天,同样来自广东的超级富豪李河君也经历的近乎相同的剧情。
5月20日,李河君持股近75%的汉能薄膜发电(Hanergy Thin Film Power Group)股价狂跌47%,市值蒸发近190亿美元。
在市值暴跌之前,这家公司几乎已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太阳
能公司。
今年3月份,《福布斯》杂志将李河君推至中国内地富豪榜榜首位,当时其身家估计已超过310亿美元。
在过去几年间这两位广东商人财富的暴涨路径几乎完全相同。
汉能薄膜发电的股价在过去两年间飙涨约600%,而在股价暴跌之前,潘苏通的个人财富与李河君相差无几,在上一轮股市大涨的洪流中,潘苏通的个人财富增长了35倍之多。
潘苏通旗下的高银金融恰巧也是汉能薄膜的财务顾问。
但与李河君眼下的遭遇不同,潘苏通似乎对于股价下跌显得更“超脱”些。
在5月份回应彭博社关于股价暴跌的问题时,潘苏通称,“一个真正的富人不会每天数他有多少钱,把我的名字从富豪榜上拿下来,这样更好。
”
现年52岁的潘苏通出生于广东韶关。
儿时他一直跟着奶奶生活,直到13岁时奶奶因癌症去世。
1976年,他被家人送往美国加利福尼亚,由继祖母抚养。
随后他从那里的中学辍学,并在1980年代返回国内,成为一名司机,给韶关组织部的一名官员开车。
他并不安心只做一个司机。
和那个年代很多广东人一样,他开始经商——从国外大量进口零件到国内来组装,再挂靠在某个国际品牌商进行销售。
到1993年,凭借一笔贷款,潘苏通才在香港成立了其人生第一家公司,松日集团,一家主要代工生产彩电和音响的公司。
松日电器后来因其生产的MN3720型号卡拉OK电视显示器获得成功,这款产品一度占据全中国市场90%的份额。
初尝成功的潘苏通也在当时玩起来非常时髦的足球,他创办了松日足球俱乐部,但这支球队在随后的6年间多次经历升降级,终于在2000年沦为乙级后解散。
足球的失利并未影响这位富豪在商业领域的成功。
2002年,潘苏通首次进军香港股市,收购了英皇科技资讯有限公司,并将之易名为松日通讯控股有限公司。
这家公司随后于2008年11月更名为高银地产。
而在那一年底,潘苏通还发起收购了另一家香港上市公司广益国际,那便是后来高银金融(集团)有限公司的前身。
眼下这两家香港上市公司构成了潘苏通的主要资产。
高银地产最核心资产是位于天津滨海的一个房地产项目——高
银天下。
2007年2月,高银地产前身松日控股与天津海泰控股集团签订土地收购协议,以20.26亿元买下了这块位于天津西青区、滨海高新区中心的土地。
高银天下项目包括117层的中国第一高楼(高银117大厦)、12座塔楼公寓、33座独栋大宅(每座独栋大宅都配有自己的网球场),以及天津环亚马球会。
这几乎汇聚了潘苏通所痴迷的一切东西的巅峰之作:地产、马术、葡萄酒和奢华的生活方式。
与眼下备受关注的第一高楼高银117大厦相比,住宅部分“富国高银”项目更为神秘。
这个项目据称包括法兰西和意大利风情的独栋豪宅、公寓及联排别墅,豪华别墅的最大面积竟然达2237平方米。
这个项目围绕着天津环亚马球会而建,楼盘配套设施和服务,还包括一个红酒博物馆、业主可以进入骑术学校学习、以及一群“熟习各种皇室礼仪”的英国管家提供的服务。
天津环亚国际马球会则是潘苏通最爱的资产之一,它也是“高银天下”项目的一部分。
该项目占地89万平方米,设有国际马球会会所、拥有167间客房的豪华酒店和两个国际级标准马球场,目前这是中国最大的马球会了。
马是潘苏通的最爱,过去3年,高银每年都冠名赞助了在英国格洛斯特郡(Gloucestershire)举办的慈善马球比赛,每一次英国的威廉王子和亨利王子都参加。
但高银天下这块地并不是一块适合豪宅开发的宝地。
富国高银位于天津市区西南部,那里是滨海高新区的所在地,在国家规划设立产业新区之前,这里长期被工厂和荒地包围。
地方政府此前曾寄希望于高银天下项目能在这块区域建造一片新城,在这个项目的营销视频中,天津市副市长宗国英曾说“该楼盘将让这个城市登上世界版图”。
不过眼下,“这个世界版图的重要一部分”平日里人烟稀少。
除了当地的农民和在产业园上班的白领,几乎没有什么人气,这些人显然也不是富国高银的销售对象。
这个项目在过去几年内也几乎没卖出几套房子。
高银地产也极少对该楼盘进行宣传,界面新闻记者查询到的天津房管局销售备案记录中,截至2015年9月,这个项目仅售出12套住宅,总成交金额约为1.2亿元。
除了在2013年9月成交的8套住宅之外,富国高银在过去一年多的时间里实际只卖出了4套房子。
目前这个项目仍有631套房源待售,多年来其销售均价一直维持在4万元/平方米左右,即使是在天津繁华的市中心,单价超过4万元的项目也屈指可数。
不过尽管销售困难,这个项目却从未降价,这个项目甚至不热衷于对外销售,他们过去几年在天津极少对外发布广告,一般购房者甚至连这个项目的名字也没听过。
旗下唯一的房地产项目销售缓慢,也让高银地产的业绩看上去很一般。
2015年一季报显示,截至3月31日,公司营业额为5.69亿港元(约合4.68亿元人民币),这比2014年同期的27.93亿港元减少了80%。
其应付账款高达71亿港元(约合58.35亿元人民币),而手持现金仅1532万港元(约合1259万元人民币),资金缺口高达70亿港元(约合57.53亿元人民币)。
按照高银地产9月11日7.7港元的收盘价算,现在这家曾经千亿市值的地产公司,总市值已跌到274亿港元(约合225.17亿元人民币)了。
面对这样的情况,潘苏通和他的高银地产看起来并不担心。
为了解决问题,高银地产在年报中声称公司在调整收入路径,物业销售眼下是这家公司重要的资金获取来源,年报显示,2015年物业销售占高银地产当期总营业额的83%,而在2014年同期,这个比例甚至达到了96%。
股价暴跌后,李河君和他的汉能薄膜被视为香港股市的晦涩代表。
在这个交易所里,无数小公司通过改名换姓而勃发生机,在新的经营者手里持续经历财富的飙升与滑落。
同样来自广州的潘苏通还在延续着这类故事,他依靠玩转资本市场的能力积累财富,并通过奢华的生活方式跻身上流社会——在澳洲拥有马场,在法国拥有葡萄酒庄园,超级富豪潘苏通眼下又成了中国第一高楼的主人。
这位“真正的富人”喜欢用各种高端奢侈品展示出其“真正的财富”。
他甚至在今年创办了一份奢侈品杂志,不怎么谦虚地用自己的姓氏命名为《朗潘》。
这份杂志让人们得以一窥他的人生动力。
杂志总共有176页,光亮的页面上印刷着关于礼仪、白马庄园葡萄酒
(Cheval Blanc)品酒活动的特写文章,以及对“酒语者”和钟表匠的采访。
其中一篇文章称商务机已不再是地位的象征,而是“必需品”。
这位富豪如今越来越看重这间公司带给自己的个人成就,他对于高银天下项目充满着骄傲和自豪——觉得自己并不是在做房地产开发,而是在建造一座城市。
“这是一个艺术品,我希望它经久不衰。
想象一下300年或者400年后,人们会问这是谁建造的?而他们将会知道,是潘苏通建造的。
”这位今年大起大落的神秘富豪,曾经对英国《金融时报》记者说,自己人生目标是他对中国最富裕人群的影响力代代延续下去,就像他的得奖赛马延续自己的优良血统一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