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江南贡院
- 格式:doc
- 大小:11.50 KB
- 文档页数:1
参观江南贡院作文400字
11月23日天气还算不错,学校组织我们二年级的小朋友们去参观江南贡院。
导游姐姐说江南贡院是古代人考试的地方,而且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
当时光号舍就有几万间。
每间号舍约2平方米,每个考生都有一间。
考试期间考生的吃喝拉撒睡都在号舍里,可见当时的号舍设计者也是费了一番心思的。
仔细参观号舍里考生的样子,发现他们造型各异。
据说每个造型的背后都有故事。
从考生的年龄看,也是参差不齐,其中一位白发苍苍的老者据说有103岁。
不得不佩服呢,真是应了中国一句古语:活到老,学到老。
对了,着重说一下,江南贡院里有一块“魁斗七星图”,听说这块碑里暗藏了十个字。
妈妈帮我查了下,这十个字分别是“正”、“心”、“修”、“身”、“克”、“己”、“复”、“礼”、“鳌”、“斗”。
中国的文化真是博大精深,耐人寻味呀。
能把这十个字悟出来的人,也真是够“牛”的!如在当时据说有中举的迹象呢。
江南贡院就是一个浓缩版,让我们比较形象地了解到我们的先人们是如何地求学进举的,各时期都有哪些名人轶事。
呵呵,个把小时我还真没记住多少,但妈妈说了,以后会经常带我去的。
有兴趣的小朋友都抽空去看看吧!。
江南贡院作文写样子
《江南贡院》
嘿呀,咱今天来说说江南贡院。
我记得呀,那次我专门去江南贡院逛了逛。
一到那儿,那场面,真让我大开了眼界。
首先映入眼帘的就是那一大片古色古香的建筑,那房子看着就很有年代感,感觉就像是从历史里走出来的一样。
门口的大牌子特别显眼,上面写着“江南贡院”几个大字。
我走进里面,哇塞,那一个个小房间,就像是一个个小格子似的。
我就在想啊,以前的那些考生们就坐在这小小的空间里考试,得是啥感觉呀。
我还凑近了一个小房间看,里面窄窄的,只能放得下一张桌子和一把椅子,想象一下那些考生在这里面待上几天几夜考试,可真不容易呀。
在贡院里走着走着,我仿佛能听到以前考生们的落笔声、咳嗽声,思绪都飘远了。
我感觉自己也穿越到了过去,看到他们紧张地答题,有的抓耳挠腮,有的奋笔疾书。
这里的一砖一瓦都好像在诉说着过去的故事,透露着历史的气息。
看着看着,我越发觉得江南贡院真的很有意思,它就像是一个时光的宝盒,蕴藏着无数的故事和秘密。
等我离开的时候,我还不住地回头看,心里还在回味着在这里的所见所闻。
这江南贡院呀,真的是太特别啦,下次有机会我还得来好好看看它呢!
咋样,我说的江南贡院是不是挺有意思呀!。
江南贡院介绍作文江南贡院,这地界儿,嘿,那可真是个有故事的地方!你一踏进去,就像穿越回了古时候,满眼的青砖黛瓦,透着股子书卷气,让人不由自主地就慢下了脚步,生怕惊扰了那些沉睡千年的学子梦。
一说到这贡院啊,头一桩得提的,就是它那气势恢宏的大门。
那门楼子,高得能摸到天似的,两边还蹲着俩石狮子,威风凛凛的,就像是在守护着这座学问的圣殿。
你往里头一望,嘿,那院子深邃得跟迷宫似的,一条条石板路,曲曲折折,通往不知道多少个房间,每个房间啊,都藏着一段段寒窗苦读的故事。
再往里头走,就到了那著名的号房区了。
听说啊,当年科举考试的时候,考生们就得挤在这些号房里,一住就是好几天。
那号房小得可怜,转身都费劲,可就是这样的环境,愣是出了不少状元、榜眼、探花。
你说这得是多大的毅力,多大的才情啊!咱们现在的人啊,生活条件好了,可那份对学问的执着追求,是不是也该学学古人呢?还有那明远楼,那可是贡院的制高点,站上去往四周一望,整个贡院尽收眼底。
据说啊,当年考官们就是在这里监督考试的,生怕有哪个考生作弊。
现在想想,那时候的考试制度虽然严格,但也公平啊,不像现在有些考试,还得拼爹拼妈。
当然了,江南贡院不仅仅是个考试的地方,它还是个文化交流的场所。
历史上啊,不知道有多少文人墨客在这里留下了他们的足迹和诗篇。
你走在贡院里,说不定就能感受到那股子文化的气息,仿佛能听到当年学子们朗朗的读书声,看到他们挑灯夜战的身影。
总而言之啊,江南贡院不仅仅是一座古建筑,更是一座历史的丰碑,一座文化的宝库。
它见证了无数人的梦想与努力,也承载着我们对未来的期许与憧憬。
如果你有机会来到这里,一定要好好地走一走,看一看,感受一下那份穿越时空的震撼与感动。
江南贡院游记作文
江南贡院,位于南京市秦淮区夫子庙秦淮风光带中部,是明清两代考试的场所。
始建于明成化十八年(1482年),清代光绪年间重修,是中国历史上延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科举考试场所。
它是江南地区唯一保存完整的一座古代贡院。
在我心中,贡院是神圣而又庄严的。
踏着青砖石瓦的小路,我们来到了江南贡院。
踏进大门,映入眼帘的是一座高大雄伟的牌坊,上面刻着“江南贡院”四个大字。
牌坊的周围是一圈青砖砌成的围墙,墙上刻着一个个正方形的小格子,格子上写着一个个栩栩如生的字。
我好奇地走进了围墙内,围墙内一片绿色,绿油油的树叶、绿绿的草、黄黄的花。
一阵微风吹过,树叶轻轻地飘动着,似乎在跳着欢快的舞蹈。
我沿着石板路一直向前走去。
看到了“进士科”四个大字,我不禁想起了古代科举考试,我仿佛看到了一位位考生坐在贡台上奋笔疾书……再往里走就是“乡试”两个大字了。
—— 1 —1 —。
游江南贡院小学生作文
暑假的一天我来到南京,兴致勃勃地游览起江南贡院。
江南贡院就在秦淮河的岸边。
它始建于南宋,是中国最大的科举考场。
其鼎盛时期仅考试的号舍就拥有两万多间,明清两代在江南贡院应试的著名人物更是不胜枚举。
进入江南贡院,我首先来到了大殿。
大殿里陈列着有关中国古代科举制度的实物和资料,有历次科举的状元名单,有中榜后的捷报,更有考生的文章。
在这里我还看到了很多历史上的名人的画像和简介,如唐寅、郑板桥、施耐庵等,他们都是在江南贡院应试,最终走向全国,走向更大的历史舞台。
出了大殿,就来到了考试的`号舍。
号舍一间连着一间,每间约3平方米,宛如一个巨型的蜂巢。
在8月的盛夏,考生们要住在号舍内进行连续三天的考试,中途不得离开。
所以说科举考试不只是才华的比拼,更有意志和耐力的考验。
出了号舍,就是贡院的花园。
花园里种植着各种花草,艳丽多姿,生机勃勃。
当年,结束了三天考试的考生们,看到如此美景,一定会倍感心旷神怡吧。
江南贡院介绍作文
我的家乡是有着“文化之乡”和“礼仪之乡”美称的无锡,无锡的贡院也是全国闻名的,它是明清时期朝廷举行科举考试的地方。
现在我就来介绍一下这座历史悠久的贡院。
“江南贡院”位于无锡的锡山。
我们首先来到了江南贡院,建于明朝弘治年间,是目前中国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知名度最高的科举考场之一。
它始建于明朝弘治年间,距今已有500多年历史。
整个建筑共有三进,总占地面积约4万平方米。
进入大门,我们就看到了一块高约6米、宽约3米的巨幅石刻匾额,上书“江南贡院”四个大字。
这块匾额是明朝状元黄观在任江苏按察使时写下的。
“江南贡院”四个大字由著名书法家沙孟海先生所题。
这块巨匾是由当年江南贡院副院长、著名书法家刘炳森先生撰写,现在这副巨匾还悬挂在“江南贡院”的大门上。
巨匾下端刻有“天下之才皆入此门”八个大字,据说这是明正德皇帝朱厚照所题。
走进大厅,我们便看到了一幅巨大的孔子画像,他站在孔子像前,面带微笑。
—— 1 —1 —。
江南贡院游记作文这天,我和小伙伴们决定去江南贡院转悠转悠,毕竟这样的地方是历史迷的“圣地”,怎么能错过?我们几个一路上聊得欢天喜地,像是小学时约着放学去买冰淇淋似的兴奋。
到达贡院,眼前的景象简直美得让人心情愉悦。
古色古香的院子里,一排排青砖黛瓦的建筑,就像是从古代穿越来的。
我们站在大门前,忍不住感叹:“这气氛简直就是古代考生们写状元题的地方!”虽然大家都没考过状元,但脑补一下也挺有意思的。
刚走进贡院,迎面而来的是一位老爷爷,白胡子飘飘的,真有点像古代的文人。
他站在门口笑眯眯地看着我们,说:“欢迎来到江南贡院,听说你们是从远道而来的?”我赶紧回应:“对呀,我们特地过来看看,听说这儿可是古代考试的地方,想感受一下那种感觉。
”老爷爷哈哈一笑:“那可得好好看看,我们这儿的环境可是能让你们回到古代的哦!”接着,我们就开始了一场“穿越”之旅。
老爷爷带我们参观了贡院的各个角落。
首先是那座古老的考棚,里面还摆放着一些古代的书桌椅子。
看着那狭小的空间,我忍不住对小伙伴说:“这考生要是在这里写卷子,得有多专注啊!现在的考试比这强多了。
”小伙伴们也笑了起来,有个调皮的说:“说不定古代的状元都是在这种地方练成的,毕竟环境简陋,也就逼得他们必须认真!”我们又来到了一座小庭院,那里种满了绿意盎然的花草。
老爷爷说,这里是考生们平时放松心情的地方。
我忍不住摸了摸花草的叶子,心里感叹:“这环境倒是挺惬意的,要是我能在这里待一天,也许考试就没那么紧张了。
”逛到最后,老爷爷还带我们去参观了贡院的图书馆。
虽然里面的书看上去都很古老,但那些书架上依然保留着古代的书香气息。
我们几个小伙伴拿起一本书,开玩笑地说:“看这书,感觉自己像个古代学者了!”老爷爷见我们玩得开心,也笑得特别开心。
他说:“希望你们今天能带走一份特别的回忆,古代的贡院是那样的辉煌,希望你们能感受到那份历史的厚重。
”我们离开贡院时,大家都觉得这次的游玩特别有趣。
虽然我们没有真的穿越到古代,但通过这次参观,仿佛能感受到那种古人执笔写字的热情和决心。
江南贡院导游词尊敬的各位游客朋友们,大家好!欢迎来到江南贡院。
今天我将为大家介绍这座历史悠久、文化底蕴深厚的贡院。
首先,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贡院的背景。
江南贡院是中国古代贡院中唯一一处兼有殿、门、牌坊、文庙、文昌阁及宿舍功能的贡院,堪称“贡院之魁,文昌之宇”。
贡院始建于明初,是明、清两朝的文化教育中心和科举考试的场所。
它不仅见证了当时科举制度的运作,也承载着丰厚的文化传统和历史文化。
贡院分为五进,分别为门楼、正厅、大礼堂、西书房和东书房。
门楼上方是题词“云峰”,由明万历年间进士唐顺之撰写,体现了贡院宏大的气势。
正厅是贡院的正中心,主要用于接待官员和贡生。
大礼堂是最庄重的建筑,是贡生们参加科举考试的场所。
西书房和东书房是供贡生休息和备考的地方。
贡院的内部布局严谨有序,富有东方文化的特点。
除了建筑本身的精美之外,还有许多文化遗迹值得我们细细品味。
例如,贡院内部保存着上千幅古代石刻和书籍,这些石刻见证了古代学养人的积淀和智慧。
同时,贡院内的藏书楼也收藏着大量的古籍书籍,展现了它作为学术殿堂的地位。
贡院还有一些与科举考试相关的设施,例如,皇榜亭是当时宣布考试结果的地方,能够让贡生们及时了解自己的考试成绩。
还有翰林院,是贡院内最高贵的建筑,是皇帝颁发荣誉称号的地方。
除了这些建筑和文化遗迹,贡院还承载了许多历史故事和名人足迹。
例如,清代学者戴震在这里参加科举考试,后来成为了中国史学奠基人。
还有明代文人杨深秀,在这里参加科举考试后成为了明代著名诗人。
他们的足迹和贡院的历史渊源一起,构成了贡院独特的文化韵味。
在漫长的历史进程中,贡院经历了许多次的兴衰和重建。
特别是在清朝末年,科举制度的废止和政治动荡,使得贡院逐渐衰落。
幸运的是,在1982年贡院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并进行了一系列的修缮和维护工作,使它重新焕发出了昔日的荣光。
最后让我们一起走近贡祠,贡祠是江南贡院重要的组成部分,也是贡院的灵魂所在。
这里供奉着文昌帝君和其他历代文人墨客的神灵和塑像。
关于参观江南贡院作文
关于参观江南贡院作文
今天爸爸终于有时间了,一早起床,就叫爸爸带我去昨晚说好的地方,我们足足来早了一个小时,人家还没有开门,爸爸就带我在附近逛了逛。
终于到时间了,爸爸领着我来到了位于南京夫子庙东侧的江南贡院历史陈列馆入口。
我们顺着人流顺利的通过了安检,开始我的参观学习。
爸爸说:“贡院是我国古代科举考试的场所,也是最大的`。
有许多名人都与江南贡院有着直接的关系。
”
第一站我们就去了刚刚修缮、复建并对外开放的科举考试点。
它只是一个乡试的考点,但,占地面积约有30万平方米(我没有这个概念,只是听爸爸说的),考试的房间有20644间,我的个乖乖真多。
看了介绍和实物对照我才知道,原来古代人跟我们现在人考试完全不同,很是严格。
从进入考场就要搜身,不准带与考试无关的任何东西,过了时间就不让进门等等。
最可怕的是在一个不足2平米的狭小房子里要呆上9天6夜(考试、吃饭、睡觉都要在里面),可笑的是白天用来考试的那张木板,到了睡觉的时候,居然可以拆下来当床铺板,我也自己在爸爸的帮助下,体验了一样,真的太辛苦了。
第二站是我最喜欢的,跟数码有关系的各个展厅,好玩的是,这里还可以互动答题,我有幸蒙对了几题哦。
有:听地方方言、按考取的数量来排出哪个省份的人多等等,记不住了,太多了,我问爸爸,爸爸说:“都是你自己玩得,我又不在,怎么知道啊?”看样子以后在出来学习,还真的需要带个小本本了。
古代人学习的辛苦,考试的艰难,是我们无法体会的,江南贡院之大、之最、是古代人留给我们的精神财富!。
游江南贡院
2017年2月9日,我们飞舞吧雏鹰假日小队在家长的陪同下,一起参观了位于夫子庙景区的江南贡院,共同领略中国古代的科举文化。
江南贡院是古代人考试的地方,而且是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当时光号舍就有几万间。
每间号舍约2平方米,每个考生都有一间,考试期间考生的吃喝拉撒睡都在号舍里。
我们仔细参观了号舍里的考生蜡像,发现他们造型各异,据说每个造型的背后都有故事。
这次我们还有幸参观了新开放的科举博物馆新馆,新馆整体沉于地下,整个馆内以竹简作墙,走进馆内像是在竹简海洋里穿行。
展区内古色古香,最底层的主馆区以小青砖铺地,使得展区别有一番风味。
馆内展出了古代科举考试的试卷、名册等文物,并通过声光电技术还原了科举考试的场景,我们一个个都看得津津有味。
虽然不是周末,但是景区仍然游人如织,也许他们和我们一样,都想感受这十年寒窗苦、一朝越龙门的盛况吧!
飞舞吧雏鹰假日小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