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图分析原理图分析
- 格式:doc
- 大小:218.00 KB
- 文档页数:6
原理图怎么看首先,要理解原理图的符号含义。
原理图中使用了各种各样的符号来表示不同的元器件和连接线,比如电阻、电容、电感、晶体管等。
这些符号都有其固定的含义,只有理解了这些符号的含义,才能准确地理解原理图所表达的内容。
因此,初学者在看原理图时,首先要对常用的元器件符号进行系统的学习,可以通过查阅相关的资料或者教材来进行学习。
其次,要了解原理图的连接方式。
原理图中的连接线不仅仅表示两个元器件之间的物理连接,更重要的是表示它们之间的电气连接关系。
在原理图中,连接线的交叉和交汇是有特定的规则的,通过这些规则可以清晰地表达出各个元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因此,在看原理图时,要注意观察连接线的走向和交叉方式,从而准确地理解元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
另外,要注意原理图中的标注和注释。
在原理图中,通常会有各种各样的标注和注释,比如元器件的型号、数值、工作状态等信息,这些信息对于理解原理图的含义非常重要。
因此,在看原理图时,要仔细阅读每一个标注和注释,了解其中所包含的信息,这样才能全面地理解原理图所表达的内容。
此外,要结合实际的电路原理和工作原理来理解原理图。
原理图不仅仅是一张图纸,更重要的是它所表达的电路原理和工作原理。
因此,在看原理图时,要结合实际的电路原理和工作原理来进行理解,这样才能更加深入地理解原理图所表达的内容。
最后,要多看、多练。
原理图是一种图形化的表达方式,对于初学者来说可能会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要多看、多练,通过不断地学习和实践来提高对原理图的理解能力。
可以选择一些简单的电路图进行练习,逐渐提高对原理图的理解能力。
总之,原理图是电子产品设计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对于设计师来说,掌握如何正确地看懂原理图是非常重要的。
通过对原理图符号含义的理解、连接方式的了解、标注和注释的认真阅读、结合实际的电路原理和工作原理来理解,以及多看、多练,相信大家都能够掌握如何正确地看懂原理图。
希望本文对大家有所帮助,谢谢阅读!。
教你看懂电路图:4个步骤来看电子电路图最简单读图就是要看懂一个电原理图,即弄清电路由哪几部分组成及它们之间的联系和总的性能(如有可能,还要粗略估算性能指标)。
电子电路的主要任务是对信号进行处理,只是处理的方式(如放大、滤波、变换等)及效果不同而已,因此读图时,应以所处理的信号流向为主线,沿信号的主要通路,以基本单元电路为依据,将整个电路分成若干具有独立功能的部分,并进行分析。
具体步骤可归纳为:了解用途、找出通路、化整为零、分析功能、统观整体。
下面以741型晶体管收音机电路(见图1)为例进行说明,以期对电子爱好者的学习有所帮助。
一、了解用途了解所读的电子电路原理图用于何处、起什么作用,对于弄请电路工作原理、各部分的功能及性能指标都有指导意义。
浏览图1可知:这是一个典型的晶体管收音机电路图,其用途是将接收到的高频信号通过输入电路后与收音机本身产生的一个振荡电流一起送入变频管内进行"混合"(混频),混频后在变频级负载回路(选频) 产生一个新的频率(差频),即中频(465 kHz),然后通过中放、检波、低放、功放后,推动扬声器发声。
当然,还要求对振荡频率进行调节(f振-f信=465kHz),并能调节音量的大小。
二、找出通路指找出信号流向的通路。
通常,输入在左方、输出在右方(面向电路图).信号传输的枢纽是有源器件,所以可按它们的连接关系来找.从左向右看过去,此电路的有源器件为BG1(变频管)、BG2与BG3(中放管)、BG4与BG5(低放管)、BG6与BG7(功放管),因此可大致推断信号是从BGl的基极输入,经过振荡并混频后产生中频信号,再经过两级中放,然后由检波器把中频信号变成音频信号,最后经过低放、功放后送至扬声器,这样,信号的通路就大致找了出来。
通路找出后,电路的主要组成部分也就出来了。
据各基本单元分成若干具有细程度与读者掌握电路类型的多少及经验有关。
根据上述通路可清楚地看出,整个电路可分别以BZ1及D1(2AP9)为界分成三部分,我们称之为变频级、中放级(包括检波级)和低功放级(输出)。
培养读图析图思维方法,提高学生综合能力素养图例是学科知识的一种形象、直观、综合的表达,也是学科知识独有的一种语言。
它以图象、符号、注记和色彩等形式,贮存和浓缩大量的空间时间信息、事物特点、规律,都可通过观察、分析得出,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记忆地理知识,而且能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培养学生分析、判断、推理、综合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读图析图教学中能力的培养1.掌握读图程序,培养读图技能读图要注意地图的名称、图例及重要的地理界线,以确定地图的类型、范围等内容。
对地图图像有目的、有重点的观察,多角度地对图像进行有效分析,提炼出地理事物的规律、特征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联系的来龙去脉,准确把握内涵,从而得出正确的结论。
在地图教学过程中,要把读图贯穿始终,把地理事物落实在地图上,使学生牢固树立地理空间概念。
让学生把学到的知识在地图上表现出来,使图植根于学生的脑海,有利于学生准确快速地储存和提取有效信息,提高学生思维敏捷性。
2.学会一图多思一图多用,培养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和归纳性思维地理事物及多种地理要素的集合和相互联系,可以通过地图准确地反映出来。
教师要对地理知识进行归纳、综合,使学生学会一图多思、一图多用。
每一副图都可以提出“是什么?”、“在哪里?”,直至解决“为什么?”,这样由浅入深、由表及里,使学生的认识不断深化,思维程度逐步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有效培养。
对同一地图要从多角度观察和思考,培养其发散思维能力。
例如:“世界人口密度分布图”,这副图我们可以了解世界人口稠密区,主要分布在中、低纬度近海平原和工、农业比较发达的地方;但把它作为世界聚落的分布也是完全可以的。
从另外一个角度说,在这一副图上也可以归纳出世界人口的和世界聚落的分布密集区。
3.绘制地理图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绘制图表”要求学生能够模仿、记忆、想像,做到眼、手、脑并用,有利于对地理知识的记忆和理解。
在“降水和降水分布”的活动内容中,要求学生根据表中的数据、参照“绘制气温曲线图”的步骤画出某地降水柱状图。
老电工教你快速看懂电气控制原理图!看电气控制电路图一般方法是先看主电路,再看辅助电路,并用辅助电路的回路去研究主电路的控制程序。
电气控制原理图一般是分为主电路和辅助电路两部分。
其中的主电路是电气控制线路中大电流流过的部分,包括从电源到电机之间相连的电器元件。
而辅助电路是控制线路中除了主电路以外的电路,其流过的电流比较小。
电气控制原理图分析主电路:无论线路设计还是线路分析都是先从主电路入手。
主电路的作用是保证机床拖动要求的实现。
从主电路的构成可分析出电动机或执行电器的类型、工作方式,起动、转向、调速、制动等控制要求与保护要求等内容。
分析控制电路:主电路各控制要求是由控制电路来实现的,运用“化整为零”、“顺藤摸瓜”的原则,将控制电路按功能划分为若干个局部控制线路,从电源和主令信号开始,经过逻辑判断,写出控制流程,以简便明了的方式表达出电路的自动工作过程。
分析辅助电路:辅助电路包括执行元件的工作状态显示、电源显示、参数测定、照明和故障报警等。
这部分电路具有相对独立性,起辅助作用但又不影响主要功能。
辅助电路中很多部分是受控制电路中的元件来控制的。
分析联锁与保护环节:生产机械对于安全性、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实现这些要求,除了合理地选择拖动、控制方案外,在控制线路中还设置了一系列电气保护和必要的电气联锁。
在电气控制原理图的分析过程中,电气联锁与电气保护环节是一个重要内容,不能遗漏。
总体检查:经过“化整为零”,逐步分析了每一局部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控制关系之后,还必须用“集零为整”的方法检查整个控制线路,看是否有遗漏。
特别要从整体角度去进一步检查和理解各控制环节之间的联系,以达到正确理解原理图中每一个电气元器件的作用。
1看主电路的步骤第一步:看清主电路中用电设备。
用电设备指消耗电能的用电器具或电气设备,看图首先要看清楚有几个用电器,它们的类别、用途、接线方式及一些不同要求等。
第二步:要弄清楚用电设备是用什么电器元件控制的。
快速看懂复杂电路图的方法与技巧对于许多初学者来说,看懂复杂的电路图可能是一项挑战。
但是,通过掌握一些方法和技巧,你可以快速提高自己的读图能力。
以下是一些建议:一、掌握看图技巧1.快速浏览主回路和控制回路:首先,花些时间了解主回路和相应的控制回路。
主回路通常包括电源、开关、负载和保护元件等,而控制回路则包括用于控制主回路的继电器、接触器等元件。
通过比较主回路和控制回路,你可以了解整个电路的工作流程。
2.从上到下看图:正规的电路图通常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逐步解释电路的工作原理。
这种方法有助于你逐步了解电路的各个部分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关系。
3.分部分看图:将电路图分成不同的部分来看,例如保护电路、测量电路和控制电路等。
这样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每个部分的功能和作用。
4.注意线号:在正规的电路图中,每条线、每个接线端子都有相应的线号。
线号实际上是导线的“名字”,相同的线号表示它们属于同一个分支并具有相同的作用。
通过查找线号,你可以更容易地理解电路图。
5.积累经验:最重要的是,通过不断看图、学习和实践来积累经验。
多看不同类型的电路图,尝试理解它们的工作原理,并与同事或老师讨论。
随着经验的积累,你会发现自己越来越擅长看懂复杂的电路图。
二、加强电工专业知识1.掌握电路基本原理:了解电路的基本原理是理解复杂电路图的基础。
学习欧姆定律、基尔霍夫定律等基本原理,并将它们应用到实际电路中。
2.了解电气拖动系统:熟悉电气拖动系统的组成和功能,包括电动机、接触器、继电器等元件的作用和工作原理。
这将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电路图中的各个部分。
3.掌握基础电路图:学习并熟练掌握一些基本的电路图,如电机正反转控制电路、电机星三角降压启动电路等。
通过了解这些基础电路图,你可以更容易地理解更复杂的电路图。
4.积累电子元件知识:了解各种电子元件的功能和作用,例如电阻、电容、二极管等。
这将有助于你更好地理解电路图中各个元件的作用和相互关系。
5.学习电路分析方法:掌握一些基本的电路分析方法,如支路电流法、节点电压法等。
教你快速学会如何看懂电气控制电路图!教你快速学会如何看懂电气控制电路图!电气控制原理图分析主电路:无论线路设计还是线路分析都是先从主电路入手。
主电路的作用是保证机床拖动要求的实现。
从主电路的构成可分析出电动机或执行电器的类型、工作方式,起动、转向、调速、制动等控制要求与保护要求等内容。
分析控制电路:主电路各控制要求是由控制电路来实现的,运用化整为零、顺藤摸瓜的原则,将控制电路按功能划分为若干个局部控制线路,从电源和主令信号开始,经过逻辑判断,写出控制流程,以简便明了的方式表达出电路的自动工作过程。
分析辅助电路:辅助电路包括执行元件的工作状态显示、电源显示、参数测定、照明和故障报警等。
这部分电路具有相对独立性,起辅助作用但又不影响主要功能。
辅助电路中很多部分是受控制电路中的元件来控制的。
分析联锁与保护环节:生产机械对于安全性、可靠性有很高的要求,实现这些要求,除了合理地选择拖动、控制方案外,在控制线路中还设置了一系列电气保护和必要的电气联锁。
在电气控制原理图的分析过程中,电气联锁与电气保护环节是一个重要内容,不能遗漏。
总体检查:经过化整为零,逐步分析了每一局部电路的工作原理以及各部分之间的控制关系之后,还必须用集零为整的方法检查整个控制线路,看是否有遗漏。
特别要从整体角度去进一步检查和理解各控制环节之间的联系,以达到正确理解原理图中每一个电气元器件的作用。
1、看主电路的步骤第一步:看清主电路中用电设备。
用电设备指消耗电能的用电器具或电气设备,看图首先要看清楚有几个用电器,它们的类别、用途、接线方式及一些不同要求等。
第二步:要弄清楚用电设备是用什么电器元件控制的。
控制电气设备的方法很多,有的直接用开关控制,有的用各种启动器控制,有的用接触器控制。
第三步:了解主电路中所用的控制电器及保护电器。
前者是指除常规接触器以外的其他控制元件,如电源开关(转换开关及空气、万能转换开关。
后者是指短路保护器件及过载保护器件,如空气断路器中电磁脱扣器及热过载脱扣器的规格、熔断器、热继电器及过电流继电器等元件的用途及规格。
怎么看单片机原理图
要看单片机原理图中的内容而不包含标题,可以按照以下方法进行:
1. 先忽略标题,只关注图中的符号和连接线。
单片机原理图中通常使用特定的符号表示不同的元件和部件,如晶体管、电容器、电阻器等。
查阅相关资料或者手册,了解这些符号的含义。
2. 根据符号和连接线的位置和排列,分析各个元件之间的关系。
通过阅读图中的连接线,了解各部件之间的连接方式和信号传输路径。
3. 根据阅读资料或者手册中的介绍,了解单片机原理图中各个元件的具体作用和功能。
这样能够更好地理解整个原理图的设计意图。
4. 若有困难,可以查阅相关的资料或者和同行交流讨论,寻求帮助和指导。
需要注意的是,标题通常会提供重要的信息,例如该部分的功能、参数等,因此忽略标题可能会导致读者对于部分内容的理解和解释存在偏差。
因此,在解读单片机原理图时,最好的方式还是综合考虑标题和图中的内容,以达到更全面和准确的理解。
电气原理图识读
电气原理图是一种用来表示电气设备和电气系统连接的图表。
在识读电气原理图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首先,观察图表中的各种符号和线路连接。
电气原理图中常见的符号有电源、开关、电灯、电动机等,根据图例可以准确判断所表示的元件和设备。
2. 其次,关注各个元件之间的连线方式。
电气原理图中的线路连接方式有直线连接、交叉连接、并联连接、串联连接等,需要根据线路的连接方式来理解电路的工作原理。
3. 在识读电气原理图时,需要特别注意元件之间的关系和作用。
比如,开关控制电流的通断,电源提供电能,电灯转化电能为光能等。
在识读电气原理图时,避免使用标题相同的文字,可以通过使用编号或注释的方式来标识不同的元件和线路连接。
这样可以减少混淆,更加清晰地理解电气原理图的含义。
电气原理图识读方法和步骤首先要有肯定的电气基础学问,熟悉基本的元件符号,常见的电气元件并了解其工作原理。
识图的时候先看一次后看二次,通过一次回路了解图纸的大致用途,他要干什么,比如是电机运行、变压器或线路送电、或者是多台电机和阀门等设备的协作。
还要看回路中应当有哪些闭锁条件,各个设备在图中起到的作用。
有了这些熟悉之后,在通过二次回路看是如何实现的。
看二次回路可以先看线圈,通过线圈两侧的接点看回路中各设备之间的协作、规律关系,看完线圈看接点,接点连成一条线。
有些电气图虽然不算太简单,但假如不从电路原理上把握其连线规律,诊断线路故障就比较困难,所以要顺当修好常用电气设备,就必需读懂和把握电气图,尤其是初学者,更要学会识读电气图。
对于各类电气图的识读,通常有以下几种基本识图方法。
1)结合电工、电子技术基础学问看图在实际生产的各个领域中,全部电路(如输变配电、电力拖动、照明、电子电路、仪器仪表和家电产品等)都是建立在电工、电子技术理论基础之上的。
因此,要想快速、精确地看懂电气图,必需具备肯定的电工、电子技术学问。
例如三相笼型异步电动机的正转和反转掌握,就利用了电动机的旋转方向由三相电源的相序来打算的原理,用倒顺开关或两个接触器进行切换,转变输入电动机的电源相序,从而转变电动机的旋转方向。
2)结合电气元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看图在电路中有各种电气元件,如配电电路中的负荷开关、断路器、熔断器、互感器、电表等;电力拖动电路中常用的各种继电器、接触器和各种掌握开关等;电子电路中,常用的各种晶体二极管、晶体三极管、晶闸管、电容器、电感器及各种集成电路等。
因此在看电气图时,首先应了解这些电气元件的性能、结构、工作原理、相互掌握关系及在整个电路中的地位和作用。
3)结合典型电路识图典型电路就是常见的基本电路,如电动机的启动、制动、正反转掌握、过载爱护、时间掌握、挨次掌握、行程掌握电路;晶体管整流、振荡和放大电路;晶闸管触发电路;脉冲与数字电路等。
(1)转速负反馈晶闸管-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P127)
读图分析:C5.R5引入电压微分负反馈,是为了抑制主回路输出电压的波动,从而减小电机转速的波动,V35、V36脉冲放大器;KA3为电流继电器;V11续流二极管;V10、RP2、R13、R14、C9、R15电流负反馈;RP3给定电压的上限值;RP5是下限值;RP4调节大小;RP6电压反馈;TG测速发电机;以117为参考点,若主回路输出电压升高,则C5上端电压降低,使C7的充电电流变小,C7两端充到峰点电压的时间变长,触发脉冲后移,主回路输出电压变小(起抑制升高的作用),变化越快,抑制越强(微分也就变化)。
V12.V13使晶闸管G、K之间不承受反向电压(V21、V22)。
问答题:1.放大器V31输入端二极管V9的作用是什么?
答:输入信号的限幅保护作用。
2.采用电压微分负反馈是为了什么?
答:①电压微分负反馈在动态过程中起作用;
②限制电压的上升率;
③限制转速变化率;
④限制系统的加速度,有利于系统的稳定。
3.主电路中平波电抗器∠β二极管V2的作用?
答:V2是续流二极管,使整流电路在电感负载下,保证晶闸管可靠换相而不失控。
4.三极管V31在零速时处于什么状态?
答:处于放大状态(或截止状态)。
5.电枢并联的R6起什么作用?
答:R6起能耗制动电阻的作用。
6.为何采用UR4?
答:UR4是用来变换测速发电机TG输出电压的极性,使电机不论正转还是反转,系统引入的都为转速负反馈。
第1题转速负反馈晶闸管-直流电动机调速系统原理图分析
(1)KC04晶闸管移相触发器(P132)
KC04电路的原理图如图5-7所示,点划线框内为集成电路。
V1-V4组成同步检测环节。
端子7、8输入同步电压u T,经限流电阻R4加到V1、V2基极。
uT正半周时,V1导通,V2、V3截止,m点低电平,n点高电平;uT负半周时,V1截止,V2、V3导通,m点高电平,n点低电平。
V6、V7组成与门电路,只要m、n两点有一处是低电平,就将Ub4钳位在低电平,V4截止。
只有在同步电压过零时刻,V1、V2、V3都截止,m、n两点都是高电平,V4饱和导通。
V4截止时,积分电容C1充电形成锯齿波。
V4导通时,C1放电形成锯齿波回程电压。
积分电路C1接在V5的集电极,它是电容负反馈的锯齿波发生器。
在V4截止期间,锯齿波上升段开始形成,±15 V电源经R10、R6、RP向电容C1充电,V5的集电极电位逐渐升高,基极电位有所下降,V5从饱和区过渡到放大区,集电极电流逐渐下降,虽然流经R10的电流逐渐减少,但经C1、R6、RP的电流基本恒定,集电极电位线性增大。
锯齿波的斜率决定于R6、RP、C1,RP是调整斜率用的电位器。
V5是锯齿波形成环节。
锯齿波电压Uc5经过R3,偏移电压Up经过R1,控制电压Uk经过R2在V6的基极并联综合,当V6基极电压达0.7 V时,V6导通。
不改变Uc5、Up,让Uk变动,V6导通时刻随之变动,即脉冲可前、后移动。
V6、Up、Uk是脉冲移相环节。
V6截止时,C2经+15V电源,经R11、V7的基射结充电,V7导通,C2的极性是左正右负。
V6导通,C2发出负脉冲信号输入到V7基极,V7截止。
以后,C2经+15 V电源,R8和V7反向充电。
当电容电压使V7基极电压大于0.7V时,V7又导通。
V7截止期间,在集电极得到一定宽度的移相脉冲,在同步电压的正负半周都产生一个相隔180°的脉冲,其宽度由放电时间常数C2·R8决定。
V7是脉冲形成环节。
V7每周期输出的两个脉冲,经脉冲选择环节V8和V12,分别截去负半周
和正半周的脉冲。
V8基极经稳压管接m点。
m点在同步电压正半周是低电平,V8截止,功放级V9、V10、V11导通,端子1在同步电压正半周输出脉冲。
同样,在同步电压负半周时,端子15输出脉冲。
各点波形如图5-8所示。
端子13、14是提供脉冲列调制和封锁脉冲端的控制端。
(4)KCZ6集成化六脉冲触发组件(P134)
集成化六脉冲触发组件原理如图5-13所示。
每相同步电压经RCT型网络滤波,约移相30°。
电位器RP5、RP6、RP7微调各相同步电压的相位,保证六相脉冲间隔均匀。
同步电压取30 V左右,电流限制在2~3 mA。
同步电压输入后,在KC04电路端子4形成100Hz的锯齿波。
偏移电压Up调好后,改变Uk就可以在端子13得到移相的一定宽度的触发脉冲。
将三块KC04输出的触发脉冲,送到KC42的输入端2、4、12,调制成5~10 kHZ脉冲列,再从输出端8送到三块KC04的端子14。
这时,KC04的输出端1、15输出调制了的触发脉冲。
三块触发器的6个输出脉冲,送到KC41的1~6输入端。
KC41输出端10~15是按后相给前相补脉冲的规律,经V1~V6放大,可输出驱动电流为300~800mA 的双窄脉冲列。
各点波形如图5-14所示。
P是KC04的各输出端子的波形;A6、
A12是KCZ6输出端子波形。
调节每相的RC数值,可以改变触发脉冲宽度。
调节RP2、RP3、RP4可以改变锯齿波斜率。
为了使脉冲变压器在脉冲间断时去掉剩磁,稳压管要选合适的击穿电压,使脉冲变压器反电动势建立一定值之后短路,去掉剩磁。
图5-13 KCZ6集成化六脉冲触发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