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春节催花过程中花芽呼吸速率的变化
- 格式:pdf
- 大小:106.47 KB
- 文档页数:2
北方年宵牡丹催花技术牡丹南方催花技术北方年宵牡丹催花技术牡丹南方催花技术牡丹是我国传统名花,花大色艳,雍容华贵,历来被视作富贵、平安、吉祥和喜庆的象征,与我国传统节日——春节气氛极为融洽。
通过催花技术,使牡丹在春节应时开放,成为人们置办年货和馈赠亲朋的“新宠”。
另外,牡丹催花后售价是牡丹花木的数倍,效益十分可观,是一项致富的好项目。
下面具体来了解一下:北方年宵牡丹催花技术牡丹南方催花技术。
一、品种与植株选择品种选择:选择生长势强,自然成花率高、花期早或中早型的品种,以红色为主,如“胡红”“乌龙捧盛”“曹州红”“肉芙蓉”“银红巧对”“紫二乔”等。
植株选择:株型以直立型、半开张型植株为主,株型紧凑、匀称。
株龄4~5年,枝条粗壮,当年生枝生长量10~15厘米以上,至少有6个以上腋花芽枝,2个顶花芽枝,无分叉枝,枝龄2~3年。
花芽肥大、充实饱满。
根系发达、须根多,根长30~45厘米。
二、温室的选择温室要求满足以下条件:(1)温室要求有加温设备,棚顶带有自动卷帘机的保温被。
(2)温室顶部具放风口。
(3)室内带有蓄水池,每700平方米的温室可设一个5立方米的蓄水池。
(4)温室地面铺沙,厚10~15厘米。
铺沙前温室地面修整成北高南低的微斜面,南部设一排水沟,若无此条件,也可以在花盆下垫砖抬高。
(5)安装补光灯,高压钠灯或白炽灯均可。
(6)棚膜最好选用透光率高、抗老化的无滴膜。
三、盆与基质的准备选盆口直径30~40厘米的牡丹催花专用塑料盆。
基质配方一:炉灰渣、牛粪加马粪,配制体积比例2︰1;配方二:炉灰渣、粗草炭,配制体积比例2︰1。
四、植株处理与上盆植株在产地的起苗与运输:于春节前65~70天在产地挖苗,尽可能晚起苗,使植株在自然生长环境夜温达0℃下至少保持20天,以满足植株深休眠的需要。
起苗前用稻草或麻绳把植株枝条轻轻拢起,在枝条中部以下系绳捆扎起来,避免损伤枝条和花芽,方便运输。
起苗时,尽量多保护根系及避免根系折断。
2023牡丹春节催花技术有新突破contents •引言•牡丹春节催花技术的研究现状•牡丹春节催花技术的催花机理•催花技术的实践应用•结论与展望目录01引言1背景介绍23牡丹作为一种著名的观赏植物,因其艳丽的花朵和独特的叶形而备受人们喜爱。
在中国,牡丹种植面积广泛,尤其是河南洛阳和山东菏泽等地区更是以牡丹产业而闻名。
春节期间是牡丹的花期,因此催花技术对于牡丹的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技术突破的重要性02催花技术可以促进牡丹的繁殖和推广,对于牡丹产业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03催花技术可以提高牡丹的抗逆性,增强其适应环境的能力。
研究方法和过程01通过收集和分析牡丹的花芽分化、生长和开花等方面的数据,研究催花技术对牡丹花期的影响。
02试验采用盆栽和露地栽培两种方式进行,以比较不同催花处理对牡丹花期的影响。
03试验中使用了不同的催花剂和处理方法,包括温度、光照、水分等方面的控制。
02牡丹春节催花技术的研究现状牡丹催花技术研究较早,始于20世纪50年代,以日本和美国为主。
其中,日本主要研究促成栽培技术,包括温室、大棚等设施的利用;美国则侧重于研究控花技术,如通过控制光照、温度等环境因素来调控花期。
国外研究我国牡丹催花技术研究起步较晚,但发展迅速。
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逐渐从以科研院所为主导的研究模式转变为以企业为主导的模式,且在设施、品种选育、花期调控技术等方面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国内研究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目标通过研究催花技术,使牡丹在春节期间开花,并保证花色鲜艳、花型饱满、花期延长。
同时,探索适合不同品种的催花技术,为推广应用奠定基础。
研究内容针对不同品种的牡丹,研究其生物学特性、生长规律和开花特性;筛选适合催花的品种;优化催花技术方案;制定标准化操作规程;推广应用适合不同地区气候条件的催花技术。
研究目标和内容采用文献资料调查、实地观察、试验等方法,了解国内外牡丹催花技术的最新进展;通过品种筛选、环境因素控制、水肥管理、病虫害防治等试验,总结出适合不同品种的催花技术体系。
牡丹春节催花要点xx年xx月xx日contents •催花前的准备•催花技术措施•催花后的养护•催花应注意的事项目录01催花前的准备选择适应性强、抗病性好、花大色艳的牡丹品种,如洛阳红、赵粉、二乔等。
选用优良品种根据市场喜好和消费者需求,选用受消费者欢迎的品种,如粉中冠、丹凤朝阳等。
考虑市场需求品种选择选用透气性好的花盆如紫砂盆、塑料盆等,有利于排水和根系呼吸。
配制疏松透气土壤选用腐叶土、园土和细沙按照3:2:1的比例进行配制,加入适量腐熟有机肥增加肥力。
盆土准备光照水分管理逐渐减少浇水量,使牡丹逐渐进入缺水状态,刺激花芽分化。
催花前一个月开始控水催花前半个月遮荫催花前一周浇水催花期间光照充足避免强光直射,减少水分蒸发,防止叶片枯萎。
适量浇水,保持盆土湿润,有利于花芽萌发。
保持催花环境通风、光照充足,有利于牡丹开花。
02催花技术措施1 2 3牡丹催花时的温度应控制在9-18℃之间,以12-15℃为最适宜。
催花温度催花过程中温度变化不宜过大,昼夜温差也不宜超过5℃。
温度变化可以通过加温、降温等措施来控制催花温度。
温度控制方法03光照控制方法可以使用遮阳网等措施来控制光照强度。
01催花光照牡丹催花时需要充足的光照,一般每天需要保持8-12小时的光照时间。
02光照强度催花过程中光照强度不宜过强,以避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催花湿度牡丹催花时湿度应控制在70%-80%之间,以75%-80%为最适宜。
湿度变化催花过程中湿度变化不宜过大,以避免对植株造成伤害。
湿度控制方法可以使用加湿器、喷雾等措施来增加湿度,同时要注意通风以避免湿度过高。
03催花后的养护控制浇水量催花后应减少浇水次数,保持盆土适度干燥,有利于花蕾发育。
注意浇水时间浇水时间最好在上午进行,避免在中午高温时段浇水。
水分管理适量施肥催花后应适时施用肥料,以满足植株养分需求。
掌握施肥时机施肥应在晴天进行,避免在阴雨天施肥导致盆土过湿。
养分管理定期检查要定期检查植株是否有病虫害,一旦发现及时采取措施防治。
低温处理对牡丹春节催花及营养类物质变化的影响
刘波;郑国生;闫志佩;王宗正
【期刊名称】《西北植物学报》
【年(卷),期】2004(24)9
【摘要】连续观察、测定了牡丹春节催花进程中不同低温天数处理对温室外自然低温解除休眠及温室内培养过程中形态及某些生理生化变化的影响,结果显示:低温处理34 d后的11月28日温室外牡丹花芽形态及可溶性糖、淀粉、可溶性蛋白、游离氨基酸含量变化显著,11月28日左右是低温处理期间牡丹花芽代谢变化剧烈的时期;处理41 d后的12月5日及以后移入温室的植株能够正常开花.以上结果从形态与营养物质变化的角度说明了11月28日左右牡丹花芽开始逐步解除休眠,12月5日花芽已彻底解除休眠,不同低温对牡丹春节催花过程中花芽的发育有着质的作用.
【总页数】5页(P1635-1639)
【作者】刘波;郑国生;闫志佩;王宗正
【作者单位】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泰安,271018;莱阳农学院,生命科学学院,青岛校区,山东青岛,266109;枣庄师范专科学院,生物系,山东枣庄,277160;山东农业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山东泰安,271018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Q945.35
【相关文献】
1.浙贝母低温解除休眠过程中营养类物质的变化 [J], 胡素琴;高怡宁;刘鹏;徐根娣
2.牡丹春节催花过程中花芽呼吸速率的变化 [J], 郑荣生
3.外源化合物及其混合液对春节牡丹催花的影响 [J], 林鸾芳
4.云南昆明地区春节牡丹催花管控技术研究 [J], 李浩; 华金珠; 陈泽斌; 周惠瑜
5.温室环境条件变化对北方温室春节催花牡丹植株光合特性的影响 [J], 田给林;张桂荣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盆栽与地栽牡丹花芽的生理生化特性的动态变化作者:郭丽丽侯小改郭琪刘改秀来源:《江苏农业科学》2015年第10期摘要:以牡丹品种洛阳红为试材,研究盆栽与地栽牡丹花芽年周期内一些生理生化指标的动态变化。
结果发现,在2种栽培方式下各项生理生化指标均表现出相似的变化趋势:2种栽培方式下牡丹的CAT活性和可溶性糖含量均呈现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花芽中脯氨酸含量均呈现降低—升高—降低—升高趋势,2种花芽中游离氨基酸含量均逐渐降低,花芽中丙二醛含量均呈现先降低后升高的趋势。
关键词:牡丹;花芽;盆栽;地栽;生理生化特性中图分类号: S685.110.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1002-1302(2015)10-0220-03牡丹(Paeonia suffruticosa)是中国的传统名贵花卉,因其花大色艳、雍容华贵,被誉为“国色天香”“花中之王”[1-3]。
盆栽牡丹一直为牡丹销售主体,牡丹在盆栽过程中经常出现生长不良、花蕾败育、开花率低的现象,其中花蕾败育主要是因为不良环境条件如温度和根系营养的缺乏[4-5]。
目前,研究者对地栽和盆栽牡丹生理生化特性开展了一些研究,研究结果对牡丹生产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如侯小改等对不同土壤水分条件下盆栽牡丹叶片生理生化特性和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1,6],张锋等对逐渐干旱对牡丹叶片光合和荧光特性影响进行了深入探讨[7],翟敏等对盆栽和地栽牡丹叶片光合特性进行了研究[8]。
但是这些研究主要以叶片和花对象[1,9-10],对牡丹花芽年周期内生理生化动态变化未见报道。
本研究通过对比分析不同栽培方式下牡丹花芽中生理生化指标的变化特征,旨在为进一步提高和改进盆栽牡丹管理技术和培育优质盆栽牡丹提供理论参考和技术支持。
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材料试验材料为四年年生株龄的洛阳红植株,来源于河南省洛阳市国家牡丹基因库。
选取植株健壮、长势均一的洛阳红盆栽苗和地栽苗各10株。
盆栽牡丹每盆1株,塑料盆直径为35 cm,地栽牡丹株行距为80 cm×100 cm。
浅析牡丹春节催花技术
牡丹是一种珍贵的花卉,它的花朵美丽多彩,芳香持久,是中国传统节日春节的象征。
为了让牡丹花朵在春节期间开放,园艺师们采用了特殊的催花技术。
牡丹催花技术主要是通过控制温度和湿度来实现的。
首先,在冬季,园艺师们会在牡丹树下放置一层保温材料,以防止树冠受到冻害。
其次,在春节前一个月,园艺师们会在牡丹树下放置一层湿布,以保持树冠的湿度,从而促进牡丹花朵的开放。
此外,园艺师们还会在牡丹树下放置一层棉被,以防止牡丹树受到夜间的低温冻害。
此外,园艺师们还会在牡丹树上施加一定量的肥料,以促进牡丹花朵的开放。
此外,园艺师们还会在牡丹树上施加一定量的肥料,以促进牡丹花朵的开放。
最后,园艺师们会在牡丹树上施加一定量的抗寒剂,以防止牡丹树受到低温冻害。
通过上述技术,园艺师们可以让牡丹在春节期间开放,为人们带来美丽的视觉享受。
牡丹催花技术不仅可以让牡丹在春节期间开放,还可以延长牡丹花期,让人们在春节期间享受更多的花朵。
牡丹促成(催花)栽培技术<>牡丹促成(催花)栽培技术牡丹为春季开花植物,但多数品种的花芽在秋季已基本分化形成,此时如给予适宜生长的温度光照等外界条件,即可现蕾开花。
所以.人们为了节日的需要‘将中国北方中原一带的牡丹运往南方的广东;福建、海南岛等地,利用南方冬季适合牡丹花开的温暖气候条件,在中原地区利用秋季自然条件,在北方也可利用温室及塑料大棚内提高温度、增加光照的人工办法,促使牡丹提前在“国庆节”、“元旦”、“春节”等期间开花,即称“促成栽培”,俗称“摧花”。
这样一年几度的使牡丹开花,不仅改变了牡丹花期较短的缺点,而且又支援了外贸出口,丰富了中国的花卉事业。
牡丹之乡的科技人员结合传统经验,经过十多年的实践,总结了“冬季南方室外催花”、“北方温室催花”、“大棚大田催花”及“秋季催花“的经验,现分述如下.供园艺工作者参考。
南方冬季室外催化技术南方室外催花,也称“晒花”。
也就是把北方的牡丹运到南方后,栽在盆内置于室外,利用南方冬季温暖的气候,加之人工调整温度、湿度、光照等管理措施,促使牡丹在“元旦”、“春节”等期间开花,以满足喜庆佳节及出口的需要。
其具体要求及管理技术简介如下:一、选择品种牡丹品种繁多,开花习性各异。
有的品种生长势强,自然开花率很高,但在催花中,反而成花率很低或花朵的质量下降,不能保持原来的花型或花朵缩小。
如:“首案红、青香白、姚黄”等品种。
所以在选择品种时,考虑该品种是否适宜于摧花是至关重要的。
牡丹科研人员经过十几年,对200多个品种的催花试验中,筛选出适宜催花的品种有赵粉、胡红、似荷莲、朱砂垒、紫二乔、乌龙捧盛、映红、藏枝红、大棕紫、十八号、红霞争辉、彩霞、淑女装、迎日红、内芙蓉、银红巧对、香玉、紫蓝魁、寿星红、娃娃面、桃花飞雪、雪塔、鲁粉、群英、红辉、宏图、红梅傲霜、黑花魁、冠世墨玉、大红夺锦、春红娇艳、红梅点金、绣桃花、酒醉杨妃、映金红、紫霞红、赛雪塔、红梅报春、春水绿波、胜葛巾、玉板白、紫瑶台等60多个品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