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学学校防雷电安全应急预案.
- 格式:docx
- 大小:12.72 KB
- 文档页数:2
一、预案背景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雷电事故,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突发事件应对法》和《气象灾害防御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全校师生对雷电灾害的认识和防范意识。
2. 建立健全雷电灾害应急管理体系,确保在雷电灾害发生时能够迅速、有效地进行处置。
3. 减少雷电灾害造成的损失,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
三、组织机构及职责1. 成立雷电灾害应急指挥部,负责全面领导、协调、指挥学校雷电灾害应急工作。
指挥长:校长副指挥长:副校长、各部门负责人成员:各年级组长、班主任、安全员等2. 雷电灾害应急指挥部下设以下几个小组:(1)预警小组:负责收集、分析、报告雷电预警信息。
(2)应急响应小组:负责组织师生撤离、转移、救援等应急行动。
(3)医疗救护小组:负责对受伤师生进行现场救护。
(4)物资保障小组:负责应急物资的采购、调配、发放。
(5)信息宣传小组:负责应急信息的发布、宣传、解释。
四、预警与预防1. 预警小组应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雷电预警信息,及时向指挥部报告。
2. 学校应定期开展雷电灾害防范知识宣传教育,提高师生防范意识。
3. 在雷电天气来临前,学校应做好以下预防措施:(1)关闭门窗,防止雷电侵入室内。
(2)停止户外活动,确保师生在安全区域。
(3)切断电源,防止雷击事故。
(4)检查校园设施,确保其安全可靠。
五、应急响应1. 雷电灾害发生时,应急响应小组应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组织师生撤离、转移。
2. 应急响应小组应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接到预警信息后,立即向指挥部报告。
(2)启动应急预案,通知各年级组长、班主任、安全员等。
(3)组织师生按照预定路线撤离、转移。
(4)对受伤师生进行现场救护,并及时送往医院。
(5)对校园设施进行检查,确保安全。
(6)恢复正常教育教学秩序。
六、后期处置1. 雷电灾害发生后,学校应立即组织相关部门进行灾情评估。
一、预案背景雷电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尤其在夏季,雷电活动频繁,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构成严重威胁。
为确保我校学生在雷电天气下的安全,预防和减少雷电灾害事故的发生,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提高全校师生防雷电意识,增强应急处置能力。
2. 保障师生生命财产安全,减少雷电灾害损失。
3. 建立健全防雷电应急处置机制,提高学校应对雷电灾害的能力。
三、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我校全体师生、教职工及校园内各类设施设备。
四、组织机构及职责1. 防雷电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校长副组长:副校长、后勤处主任成员:各班主任、体育教师、校医、保卫处人员2. 职责分工(1)校长:全面负责防雷电工作的领导和协调。
(2)副校长:协助校长开展防雷电工作,负责全校防雷电工作的监督检查。
(3)后勤处主任:负责校园防雷电设施的维护和检查。
(4)班主任:负责班级防雷电知识的宣传和应急处置工作的组织。
(5)体育教师:负责组织学生进行防雷电应急演练。
(6)校医:负责防雷电事故的现场救护。
(7)保卫处人员:负责校园防雷电安全的巡逻和检查。
五、防雷电措施1. 雷电天气预警(1)密切关注气象部门发布的雷电预警信息。
(2)及时将预警信息传达给全校师生。
2. 校园防雷电设施(1)加强校园防雷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
(2)对校园内高大树木、广告牌等进行加固,防止因雷电引发的倒塌事故。
3. 教育宣传(1)利用班会、升旗仪式等时机,加强对师生的防雷电知识教育。
(2)通过校园广播、宣传栏等途径,普及防雷电常识。
4. 人员疏散(1)在雷电天气下,学校应立即停止室外活动,组织师生迅速撤离至室内。
(2)教室、宿舍等室内场所应关闭门窗,切断电源,确保师生安全。
5. 应急演练(1)定期组织师生进行防雷电应急演练,提高应急处置能力。
(2)演练内容包括:雷电预警接收、人员疏散、应急救护等。
六、应急处置程序1. 雷电预警(1)接收到雷电预警信息后,立即启动本预案。
实验小学学校防雷电安全应急预案下面是一个实验小学学校防雷电安全应急预案的示例:1. 制定防雷电安全管理制度- 设立专门的防雷电安全管理机构,明确责任和职责。
- 制定学校防雷电安全管理制度,明确各项管理要求和措施,并将其公布在校园内的明显位置。
2. 安装雷电监测系统- 在学校适当的位置安装雷电监测系统,及时监测雷电活动,提前做好防范措施。
3. 定期检查雷电防护设施- 每年至少进行一次对雷电防护设施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正常运行和有效性。
- 检查学校建筑物、设备、电力设施等与雷电有关的部位,对有安全隐患的部位及时修复或更换。
4. 设立预警机制- 建立学校的雷电预警机制,及时向相关部门和师生发布雷电预警信息,引导师生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 在暴雨天气或雷电较为活跃的时段,加强监测和提醒,并设立室外活动暂停机制。
5. 定期组织演练- 定期组织学校的防雷电应急演练,提高师生的防护意识和应急能力。
- 演练内容包括:雷电预警响应、疏散逃生、就近避雷、雷电伤害的急救措施等。
6. 加强宣传教育- 在学校定期举办防雷电安全知识宣传活动,提高师生对雷电危害和防护措施的认识。
- 制作相关宣传材料,张贴在校园内明显位置,向师生宣传防雷电安全知识和相关政策法规。
7. 建立报告机制- 建立学校的防雷电安全事件报告机制,师生发现雷电相关安全隐患或事故应及时上报给相关负责人。
8. 配备防雷电设备和器材- 学校应配备适当的防雷电设备和器材,如避雷针、避雷网等,确保对建筑物和设施的防护和保护。
9. 加强与社区和相关单位合作- 积极与社区和相关单位合作,共同开展防雷电安全工作,分享经验和资源,提高整体防护水平。
10. 不断改进与完善- 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和发展需求,不断改进和完善防雷电安全应急预案,提高应对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效果。
请根据实际情况对预案进行具体细化和适应性调整,并确保预案的执行和落实。
实验小学学校防雷电安全应急预案模版一、背景与目的为保障实验小学校师生员工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在雷电天气来临时能够快速有效地采取应急措施,制定本防雷电安全应急预案,以确保实验小学学校的安全稳定运行。
二、预案适用范围本预案适用于实验小学学校的行政人员、教职工、学生和访客等。
三、风险评估与准备工作1. 风险评估:根据实验小学学校的地理位置、建筑结构和雷电频率等因素,对雷电天气可能对学校带来的风险进行评估,并制定相应的防护措施。
2. 准备工作:a. 在学校主要建筑和校园周边安装避雷设备,并定期进行维护检查。
b. 制定雷电天气预警系统,及时获取天气信息。
c. 组建应急小组,明确各成员的职责和应急流程。
d. 开展防雷电安全培训,提高师生员工的防灾意识和应急能力。
四、应急程序1. 雷电天气预警:a. 持续关注天气预报,特别注意雷电天气的预测和预警。
b. 当天气部门发布雷电预警时,及时通知全体师生员工,并进行相应的行动指导。
2. 紧急疏散:a. 在雷电天气预警发布后,立即启动疏散程序。
b. 学校行政人员负责组织疏散,教师负责引导学生有序离开教室。
c. 学生和教职工应迅速撤离到指定的安全区域,远离建筑物和大型金属结构。
3. 安全避险:a. 在室内:i. 学生和教职工应尽量避开窗户、门、空调等可能吸引雷电的设备和物体。
ii. 避免使用手机和其他电子设备,以免引起伤害。
b. 在室外:i. 学生和教职工应迅速撤离到室内,避免在开放区域、水域、高处等易遭雷击的场所逗留。
ii. 避免站立在高大物体附近,例如树木、电线杆等。
4. 急救处理:a. 若有人员受伤或感觉不适,立即通知急救人员,并按照急救程序进行处理。
b. 接受过雷电击伤的人员先行进行心肺复苏,保持呼吸道通畅。
c. 尽快将受伤人员送往医院进行进一步治疗。
5. 信息发布与后续处理:a. 学校行政人员负责迅速向全体师生员工发布安全信息和应急通知,告知大家当前的安全状况和后续处理措施。
实验小学学校防雷电安全应急预案为了防御、避免和减轻雷电灾害,保证校园师生的生命和校园设备财产安全,杜绝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的伤害事故,保证学校正常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积极有用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确保我校师生平安。
二、应急领导小组及相关机构为了加大对雨季雷电灾害的防范力度,加大领导,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治,特成立防雷电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李晋亮副组长:王丽莉张文举张钦组员:各班主任三、预防办法和措施1、认真检查已安装的避雷设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建筑物防雷设施包括对直击雷(含侧击雷)、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的防护三大部分。
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地面以上的任何部分,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及机械力。
直击雷防护设施主要是保护建筑物本身不受损坏,以及减弱雷击时强大的雷电流沿建筑物泄入大地时,对建筑物空间产生的各种影响;雷电感应是指雷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雷电波侵入指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
针对以上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建筑物防雷:检查防雷设施设备是否完善完善,建筑物本身是否有外金属物件联接。
二是室内防雷:关闭门窗,远离墙体、管道、金属物件,居于室内中央,不能赤脚着地或地板;关闭所有用电器电源和接打有线电话。
三是室外防雷:远离伟岸建筑、山顶、大树、塔等,选择干涸低地处,两脚并拢蹲下,不能赤脚着地;丢掉随身携带的金属物件(钥匙、手机、刀具等);不能接打无线电话。
3、开展防雷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师生防雷安全的认识和防护能力。
四、学校采取的应急措施1、加强安全防范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通过一日活动、班会等多个时间段,利用专题讲座、宣传栏、班队课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对教师、学生进行安全防范及紧张救助等方面的安全教育2、当暴雨来临时,学校安全管理员要迅速切断校园总电源。
2023年实验小学学校防雷电安全应急预案实验小学2023年学校防雷电安全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雷电是自然界的一种天气现象,具有瞬时性、不可预测性和破坏性等特点。
雷电对人身和财物安全构成潜在威胁,因此在实验小学,我们要制定一份全面、科学、高效的防雷电安全应急预案,确保师生和财产的安全。
二、目标本应急预案的目标是:建立一套科学合理、操作便捷、投入合理的防雷电安全应急预案,最大限度地保护师生和财产的安全。
三、具体措施1.防范措施:(1) 建设雷电监测系统:在学校建筑物、操场、室外教学区等场所,安装雷电探测器、闪电地标、接地引线等设备,实时监测雷电活动,及时预警。
(2) 加强宣传教育:在学校教学楼、宿舍楼、操场等醒目位置张贴雷电安全宣传标语,定期组织防雷电知识讲座,提高师生对雷电灾害的认知和防范意识。
(3) 制定校内雷电安全规定:规定学生上课、放学等室外活动场所不得使用带金属材质的伞、太阳伞等,不得使用金属、尖锐、导电材料制作的自制玩具。
(4) 建设避雷设施:在学校教学楼和其他高耸建筑物上安装避雷针,保证校内电力设备的接地牢固可靠。
2.应急措施:(1) 制定迅速有序的疏散计划:根据学校的布局规划,制定各个区域的疏散路线和集合地点,并在教室、宿舍等重要场所张贴疏散示意图和安全逃生路线图。
(2) 配备防雷电器材:学校有充足的防雷器材储备,包括防雷地线、避雷针、避雷帽、防静电地垫等,以备应急使用。
(3) 保障疏散通道的畅通:定期检查学校的疏散通道,确保没有障碍物阻拦通道的畅通。
(4) 加强灾害应急演练:在学期初、中期和末期进行防雷电安全演练,组织师生按照疏散计划迅速有序地撤离教室和宿舍,提高应对突发情况的能力。
四、组织架构和职责划分1.学校领导(1) 负责制定和修订本预案,组织检查和督促实施。
(2) 负责组织和部署应急演练,并及时总结和改进。
2.防雷电安全专职负责人(1) 负责学校防雷电工作的组织和协调。
(2) 负责制定学校雷电安全规定和应急预案,并进行宣传教育。
实验小学学校防雷电安全应急预案为了防御、避免和减轻雷电灾害,保证校园师生的生命和校园设备财产安全,杜绝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的伤害事故,保证学校正常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确保我校师生平安。
二、应急领导小组及相关机构为了加大对雨季雷电灾害的防范力度,加大领导,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治,特成立防雷电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李晋亮副组长:王丽莉张文举张钦组员:各班主任三、预防办法和措施1、认真检查已___的避雷设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建筑物防雷设施包括对直击雷(含侧击雷)、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的防护三大部分。
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地面以上的任何部分,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及机械力。
直击雷防护设施主要是保护建筑物本身不受损坏,以及减弱雷击时巨大的雷电流沿建筑物泄入大地时,对建筑物空间产生的各种影响;雷电感应是指雷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雷电波侵入指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
针对以上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建筑物防雷:检查防雷设施设备是否完善完好,建筑物本身是否有外金属物件联接。
二是室内防雷:关闭门窗,远离墙体、管道、金属物件,居于室内中央,不能赤脚着地或地板;关闭所有用电器电源和接打有线电话。
三是室外防雷:远离高大建筑、山顶、大树、塔等,选择干燥低地处,两脚并拢蹲下,不能赤脚着地;丢掉随身携带的金属物件(钥匙、手机、刀具等);不能接打无线电话。
3、开展防雷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师生防雷安全的认识和防护能力。
四、学校采取的应急措施1、加强安全防范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通过一日活动、班会等多个时间段,利用专题讲座、宣传栏、班队课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对教师、学生进行安全防范及紧急救助等方面的安全教育2、当暴雨来临时,学校安全管理员要迅速切断校园总电源。
实验小学防雷减灾工作应急预案一、背景介绍雷电天气是一种天然灾害,对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产生严重威胁。
为了加强实验小学防雷减灾工作,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特制定本应急预案,以规范防雷工作的各项措施和应急预案的实施。
二、预案目标1.提高全体师生防雷安全意识,掌握防雷减灾基本知识。
2.建立健全防雷内外联动体系,确保雷电天气预警和应急处置工作的有效实施。
3.确保校园内建筑物、电器设备和设施等的防雷措施合理有效,减少雷电灾害对师生的威胁。
三、预案内容1.防雷减灾宣传教育(1)开展防雷减灾宣传教育活动,每学期至少开展一次。
(2)在校园内显著位置设置防雷减灾宣传展板,并定期更换展板内容。
(3)加强雷电天气知识教育,课堂上设置相关教育内容。
2.防雷设施管理(1)确保校园内建筑物、电器设备、厂房、储藏物等存在防雷设施。
(2)每个学期进行一次防雷设施检查,确保其正常使用。
(3)组织专业人员对防雷设施进行定期维护和修理,保证其功能完好。
3.雷电天气预警(1)建立雷电天气预警系统,及时获取天气部门发布的雷电预警信息。
(2)预警信息确认后,保持与相关部门、家长和教职工的通讯畅通,及时传达防雷减灾措施。
4.雷电天气预警级别划定和应急措施(1)一级预警:雷电天气初现,学校应组织相关人员加强巡视校园,提示师生迅速回到教室或室内避雷区域。
应急措施:a.校园广播宣布雷电预警信息;b.各教室及时关闭门窗,学生就座,避免近窗户、阳台和金属物品。
(2)二级预警:雷电天气正在发展,学校应组织人员启动应急预案,进行更完善的疏散措施。
应急措施:a.所有学生和教职工迅速疏散至安全地点,如防雷建筑内或指定的避雷场所;b.保持与家长和相关部门的通讯畅通,及时传达相关情况。
(3)三级预警:雷电天气严重,学校应根据实际情况决定是否停课、解散学生。
应急措施:a.将学生集中到安全的室内,确保师生的安全;b.停止各项户外活动,关闭所有室外设施。
(4)四级预警:雷电天气极端严重,学校应紧急疏散师生,确保其生命安全。
实验小学学校防雷电安全应急预案一、项目背景雷电是一种天气现象,具有高能量和高温度的特点,对人体和物体具有严重危害。
为了保障学校师生的生命安全和财产安全,在雷电季节,制定一份防雷电安全应急预案尤为重要。
二、目标和原则1. 目标:保障师生生命和财产安全,提高对雷电安全的应急处置能力。
2. 原则:- 预防为主,防范为先。
- 规范化操作,责任明确。
- 按照程序,迅速反应。
- 教育和培训,提高意识。
三、组织机构1. 学校领导班子:负责制定防雷电应急预案,并进行统筹和协调。
2. 安全办公室:负责应急预案的日常维护、宣传和培训工作。
3. 雷电应急小组:由学校领导、教职员工和保安人员组成,负责应急预案的具体实施和应对突发事件。
四、应急预案1. 前期准备:- 安全防护设施检查和维护:学校应定期检查和维护雷电保护装置,确保其正常运行。
- 安全宣传教育:开展防雷安全宣传活动,提高师生的防雷意识和应急处置能力。
- 紧急撤离路线:制定适当的紧急撤离路线,并配备必要的应急照明设备。
2. 雷电来临时的预防措施:- 监测雷电活动:安装雷电监测设备,及时预警雷电活动,确保师生的生命安全。
- 关闭窗户、门窗:雷电来临时,关闭所有窗户、门窗,以减少雷电的进入和伤害。
- 停止户外活动:雷电来临时,立即停止户外活动,确保师生的安全。
- 制定应对措施:根据实际情况,制定不同的应对措施,包括紧急撤离、避雷器使用等。
3. 雷电接近时的应急措施:- 切断电源:在雷电接近时,及时切断学校的电源,以防止电气设备受雷击而损坏。
- 提醒师生迅速撤离:尽快通知师生立即撤离到室内安全地点,并进行清点,确保所有师生都撤离到位。
- 安排避雷设施:在安全地点集中,根据实际情况安排避雷设施的使用,确保安全。
4. 雷电发生时的处置措施:- 疏散人员:启动疏散预警,统一指挥、分批撤离人员,确保秩序井然。
- 呼叫急救:对于被雷击的师生,及时进行急救,并报警寻求医疗救助。
实验小学学校防雷电安全应急预案模版一、背景介绍:雷电是一种高能天气现象,常常带来严重的安全隐患。
为保障学生和教职员工的生命财产安全,我们制定了以下防雷电安全应急预案,以应对突发雷电情况。
二、防雷措施:1. 学校设有完善的防雷系统,包括避雷针、避雷网等设施,定期进行维护和检查,确保其正常运行。
2. 学校内部建筑物及教学区域设置避雷装置,确保雷电通过避雷装置进行有效分散,减少雷击风险。
三、防雷预警机制:1. 学校应安装雷电监测设备,定期进行检测,确保监测数据的可靠性。
2. 学校与附近的天气观测站保持联系,获取准确的雷电预警信息。
3. 学校设立专门的雷电预警人员,负责及时收集和发布雷电预警信息,并向全校师生宣布相应防护措施。
四、应急预案组织机构:1. 校长担任应急预案组织的总负责人。
2. 防雷安全小组负责具体的应急预案工作。
3. 各年级的班主任负责本年级内井然有序地执行应急预案。
五、雷电应急预案的制定与宣传:1. 学校应编制详细的雷电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修订与补充。
2. 学校应将雷电应急预案向全体师生和家长进行宣传,确保大家对于预案内容和应急措施都有清晰的了解。
六、雷电应急预案的执行:1. 学校在每个教室和办公室内张贴雷电应急预案,保持可见。
2. 所有学生和教职员工上岗前,必须接受雷电应急预案培训,了解如何应对雷电风险。
3. 当收到雷电预警信息时,学校应立即发布紧急通知,通知学生和教职员工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
4. 清华实验小学将制定相应的应急演练计划,定期进行防雷安全演练,以提高师生的应急响应能力。
5. 发生雷电事故时,学校将及时启动应急预案,组织救援和疏散工作,并保持与相关部门的紧密联系。
七、雷电事故后的处理:1. 学校将成立事故调查小组,对每起雷电事故进行调查,分析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和预防措施。
2. 学校将根据事故调查结果,对应急预案进行相应的修订和完善。
3. 学校将对受伤人员进行及时的医疗救治,并做好与家长的沟通和协调工作。
实验小学学校防雷电安全应急预案
为了防御、避免和减轻雷电灾害,保证校园师生的生命和校园设备财产安全,杜绝因雷电灾害造成的的伤害事故,保证学校正常工作,特制定本预案。
一、指导思想
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的原则,采取积极有效措施,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师生的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确保我校师生平安。
二、应急领导小组及相关机构
为了加大对雨季雷电灾害的防范力度,加大领导,做到早发现、早报告、早防治,特成立防雷电安全领导小组。
组长:李晋亮
副组长:王丽莉张文举张钦
组员:各班主任
三、预防办法和措施
1、认真检查已安装的避雷设施,及时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2、建筑物防雷设施包括对直击雷(含侧击雷)、雷电感应和雷电波侵入的防护三大部分。
直击雷是指雷电直接击在建筑物地面以上的任何部分,产生电效应、热效应及机械力。
直击雷防护设施主要是保护建筑物本身不受损坏,以及减弱雷击时巨大的雷电流沿建筑物泄入大地时,对建筑物空间产生的各种影响;雷电感应是指雷电放电时,在附近导体上产生的静电感应和电磁感应,它可能使金属部件之间产生火花;雷电波侵入指由于雷电对架空线路或金属管道的作用,雷电波可能沿着这些管线侵入屋内,危及人身安全或损坏设备。
针对以上注意以下几个环节。
一是建筑物防雷:检查防雷设施设备是否完善完好,建筑物本身是否有外金属物件联接。
二是室内防雷:关闭门窗,远离墙体、管道、金属物件,居于室内中央,不能赤脚着地或地板;关闭所有用电器电源和接打有线电话。
三是室外防雷:远离高大建筑、山顶、大树、塔等,选择干燥低地处,两脚并拢蹲下,不能赤脚着地;丢掉随身携带的金属物件(钥匙、手机、刀具等);不能接打无线电话。
3、开展防雷安全知识教育,提高师生防雷安全的认识和防护能力。
四、学校采取的应急措施
1、加强安全防范的宣传教育工作,提高全校师生的安全防范意识,通过一日活动、班会等多个时间段,利用专题讲座、宣传栏、班队课等多种形式和手段,对教师、学生进行安全防范及紧急救助等方面的安全教育
2、当暴雨来临时,学校安全管理员要迅速切断校园总电源。
3、在户外活动的,教师要立即组织学生迅速躲入有防雷设施保护的建筑物内。
4、发生雷电时,教师要安抚学生情绪,冷静观察周围环境并迅速采取应对措施,让学生双腿并拢蹲下,头伏在膝盖上,双手抱膝,不能跪下或卧倒。
5、遇重大问题,在及时处理的同时,及时向上级教育主管部门报告。
6、认真做好校园内的电路、设备安全隐患排查工作。
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