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处理
- 格式:doc
- 大小:31.02 KB
- 文档页数:9
透析过程中低血压的反应及处理在进行日常透析的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的情况我们并不陌生,这种低血压的情况往往会对患者以及医护人员感到十分的头疼。
对于透析过程中的低血压,我们应当做到知己知彼,百战不殆,我们只有对其进行充分的了解才能够真正的战胜它。
1.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的临床症状当患者在进行透析的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的症状时,出现明显的脉搏的加速,呕吐以及恶心的症状,当血压处于正常的情况时这种症状的感受会有明显的下降。
患者通常会主观诉说自己眼花以及冷汗的情况,随后这种情况会发展为患者面色苍白、脉搏细速,严重的情况下还会导致患者出现昏厥以及意识障碍等等。
患者透析过程中低血压早期会出现一些特殊的症状,例如腰酸背痛、便意、腹痛以及打哈欠等等,当患者出现这种症状的情况下应当及时的进行处理,很有效的防止患者出现低血压的情况。
1.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的危害若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的症状会使患者感受到明显的不适,甚至会造成患者的血管出现闭塞的情况;若患者的透析不够充分,那么患者的全身器官灌注不足的情况将会明显增加,诱发患者出现心肌梗死以及脑梗死的情况,严重的情况下将会危害到患者的生命健康,导致患者的死亡概率直线上升。
1.造成患者在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的原因有效血容量不足: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干体重的制定过低,并且患者的脱水量过大所导致的。
这是一种可能会比较常见的情况,例如在换季的时候,患者衣物的误差导致干体重的评估出现错误;在干体重增加的情况下,透析当次的干体重不准确等等情况。
其次就是因为患者的脱水量过多,导致其脱水速度过快,身体中的有效血容量出现明显的减少,患者毛细血管再充盈的速度慢于超滤的速度导致的透析中低血压。
长期使用低钠透析液:低钠透析液的浓度与血浆钠浓度相比明显的不足,患者经过透析之后自身的血钠情况会明显的降低,当这种特体进入细胞的情况下,会导致患者的血容量明显减少,进而出现低血压的情况。
个人的身体原因:若患者同时患有心脏病,并且病情较为严重的情况下,例如心包积液、心律失常以及瓣膜病变等情况,都会出现泵衰竭的情况,进而在进行透析的过程中十分容易发生低血压的情况。
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如何处理?对于血液透析患者而言,在进行血液透析的过程中经常出现低血压问题,那么你知道血液透析患者出现低血压的原因是什么吗?遇见低血压问题要如何处理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原因关于血液透析患者出现低血压的原因,通过临床分析发现,主要是由以下几点引发:1、血液透析患者出现低血压可能是因为首次进行透析产生不适感以及不耐受,;也可能是患者患有严重的心功能不全,导致其营养不良二出现低蛋白血症;或者患者对透析器上残留的消毒剂产生过敏反应等。
2、患者的血浆渗透压发生变化也可能导致其出现低血压;同时,对于透析不充分的患者,以及透析间隔较长的患者,都有可能发生低血压问题。
3、如果患者患有尿毒症,那么其极易发生肾性贫血并发症,那么患者对血液透析的耐受性会下降,当患者的血容量开始下降,就会出现血压下降的问题。
4、透析管路破裂,或穿刺针头脱出等现象的发生也可能导致患者出现血压下降问题。
5、患者在要结束血液透析治疗时,所进食的食物过多,可能导致全身器官血容量重新分布,也就导致患者出现血管扩张现象,进而引起低血压。
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处理措施针对血液透析患者出现低血压的原因,需要相关医务人员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对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进行有效处理,进而提升血液透析效率,以及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
1、需要对患者摄入水分的量进行严格掌控。
对患者进行这一护理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确保患者在进行血液透析时,其体重增加量能够小于干体重的10%,以此预防出现迅速和过度超滤的问题;同时,每次超滤量应该比患者体重的4%或5%低,但是不可以比干体重低,并且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干体重进行及时调整,避免出现过快或过量脱水问题。
另外,还需要对患者的干体重进行正确估计,对于那些受实力影响而不能进行充分血液透析的患者,相关医务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正确指导,告知患者少食用含有大量水分的食物,并限制患者对盐的摄入量,避免患者发生大量脱水问题;对于体重增加量较大的患者,需要适当延长其进行血液透析的时间,并对其血液透析次数进行适当增加。
一、演练目的为了提高医护人员对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应急处理能力,降低患者风险,确保患者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演练背景某医院血液透析中心,一名患者在透析过程中突然出现低血压症状,医护人员迅速启动应急预案,对患者进行救治。
三、演练组织1. 演练时间:2021年X月X日2. 演练地点:血液透析中心3. 演练组织者:血液透析中心护士长4. 演练参加人员:血液透析中心全体医护人员四、演练流程1. 演练开始(1)模拟患者透析过程中出现低血压症状,患者表现为面色苍白、出冷汗、头晕、心慌、血压下降。
(2)值班护士立即通知医生,并迅速启动应急预案。
2. 应急处理(1)医生到达现场后,对患者进行快速评估,了解病情。
(2)医生立即给予患者平卧位,抬高下肢,保暖。
(3)医生检查患者生命体征,给予吸氧,必要时给予升压药物。
(4)护士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记录生命体征。
(5)医生根据患者病情,调整透析参数,如降低透析速度、减少透析液流量等。
3. 患者病情稳定(1)患者血压逐渐回升,生命体征稳定。
(2)医生与护士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告知患者注意事项。
(3)患者离开透析室,继续进行后续治疗。
4. 演练总结(1)组织者对演练过程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
(2)针对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完善应急预案。
五、演练评估1. 演练效果评估(1)医护人员对低血压的应急处理能力得到提高。
(2)患者安全得到保障。
2. 演练不足之处(1)部分医护人员对应急预案的熟悉程度不够。
(2)演练过程中,部分医护人员操作不够熟练。
3. 改进措施(1)加强医护人员对应急预案的培训,提高熟悉程度。
(2)定期组织演练,提高医护人员操作技能。
六、应急预案1. 发现低血压患者,立即启动应急预案。
2. 医生迅速到达现场,对患者进行评估。
3. 给予患者平卧位,抬高下肢,保暖。
4. 给予患者吸氧,必要时给予升压药物。
5. 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记录生命体征。
6. 调整透析参数,如降低透析速度、减少透析液流量等。
医院患者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应急预案
1.若血液透析中发生低血压,应立即采取头低位,并停止超滤。
2.减慢血流量,同时输入生理盐水100mL或20%甘露醇,或白蛋白溶液等。
3,血压好转,则逐步恢复超滤,期间仍密切监测血压变化。
4.如血压无好转,再次给予补充生理盐水等扩容治疗,减慢血流速度,并立即寻找原因,对可纠正诱因进行干预。
5.如血压仍快速降低,则需用采用升压药物治疗,并停止血液透析。
6,积极寻找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原因,为紧急处理及以
后预防提供依据。
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及处理发表时间:2018-12-20T15:42:03.623Z 来源:《健康世界》2018年23期作者:沈颖[导读] 护士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早期护理预防与处理可有效降低低血压发生率。
武汉大学中南医院湖北武汉 430071摘要:目的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及处理。
方法选择2016.8月-2017.5月间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79例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一般资料,为患者提预防护理措施,评价患者低血压发生情况。
结果共79例患者,发生透析低血压情况为7例(8.86%);经及时处理均改善;未出现严重后果。
结论护士为血液透析患者提供早期护理预防与处理可有效降低低血压发生率。
关键词:血液透析;低血压;预防;处理血液透析(HD)适应证包括急性肾损伤、慢性肾衰竭、药物中毒、尿毒症、高钾血症、高钙血症等,血液透析治疗原理指利用专业透析器将患者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完成净化后回输体内,可作为肾脏替代治疗方法[1-2]。
大部分肾脏疾病患者病程长,患者需接受长期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透析低血压是透析常见副作用类型,可发生在透析的任何时间段,低血压临床表现包括主诉头晕、发冷、恶心、呕吐、意识模糊等,一旦发生低血压副作用则可能影响透析血流量,导致透析不充分,部分严重患者甚至可能出现心律失常等情况,对透析质量造成影响[3]。
而透析低血压是可以通过早期护理手段进行提取预防的。
文章选择2016.8月-2017.5月间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79例患者,分析血液透析中低血压的预防及处理要点,现将结果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选择2016.8月-2017.5月间在我院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79例患者,包括男性患者41例、女性38例,年龄范围在28-69岁,平均为(49.5±3.1)岁,透析时间在1-3年,平均为(2.0±0.2)年,疾病类型:肾小球肾炎33例、慢性肾衰竭21例、慢性肾炎25例。
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的处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郑丹侠在我国血液透析开展已经大概三十多年了,血液透析工作的队伍越来越大,血液透析的患者也越来越多,新的透析中心不断地开展,大家可能会遇到一些问题,我们共同探讨一些常见的问题。
一、血液透析低血压的概念血液透析低血压的至今没有一个特别确切的定义。
它是指血液透析治疗相关的低血压,可能为血液透析治疗中或者是透析治疗刚结束后发生的,而且一定是有症状的低血压。
至于说血压下降到多少,以收缩压为例,一般来讲,收缩压<90mmHg,这个大家争议比较少。
下降幅度,有人说是20mmHg,有些人说要≥30mmHg。
这个有争议的,没争议的是病人一定要出现低血压的症状,才能定义为血液透析低血压。
二、血液透析低血压的症状(一)轻度者无明显症状、打呵欠、头晕、面色苍白、出汗、视力模糊、声音嘶哑、心悸、脉搏加速等症状。
(二)严重者呼吸困难、黑朦、呕吐、胸痛、腹痛、心绞痛发作、肌肉痉挛、一过性意识丧失、甚至诱发严重心率失常、死亡。
三、血液透析低血压的临床类型血液透析低血压的临床类型最多见的是发作性低血压和慢性持续性低血压。
发作性低血压,有人又称为症状性低血压,这是血液透析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
(一)发作性低血压发作性低血压最常见。
也称症状性低血压。
指基础血压正常或增高,在透析过程中收缩压< 90mmHg 或收缩压降幅≥ 20mmHg 。
发生时限多于开始透析 2 小时后,甚至透析结束后。
症状可出现头晕、无力、面色苍白、出汗、打呵欠等症状,严重者可有呼吸困难、面色苍白、黑朦、肌肉痉挛,甚至一过性意识丧失。
发生率各个透析室不同,有些透析室约 30%-40% 。
(二)复发性发作性低血压常发生于透析多年的患者,透析过程中收缩压通常不超过100mmHg ,发生率为5%-10% ,透析间期血压低或者正常低限。
四、血液透析低血压的发生机制(一)发作性(或症状性)低血压发作性或症状性低血压,发生的最主要机制是有效血容量的减少。
60千克体重血容量大概是5L。
有效血容量是在循环主干道里的血量。
在肾科要说到有效血容量的问题,血液透析有一个专有名词叫“干体重”的问题。
血液透析患者,透析到什么程度是一个干体重?就是再多透一点点,这个病人就要发生低血压了。
而这个病人看起来是没有水肿的,血压还是正常的,这是一个干体重的概念。
普通人还是很容易达到干体重。
就是没有水肿,空腹了一段时间,就是没有进食的情况下,把大便都排除量体重,基本就是一个干体重。
但干体重有一个范围,干体重的定义也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这个定义也很多。
血液透析除掉体内多余的水分,希望病人透析后体重尽量要达到干体重,或者说朝干体重靠拢。
如果这些病人经过多次透析后,已经在干体重这个位置了,每次透析前他可能体重会长一点,经过单次透析把多余水分除去,希望在透析后达到这个干体重。
但是如果是一个水肿比较厉害的病人,通过单次透析,你达不到他的干体重,血液透析除水没有高的效率。
我们通过除水可以尽量的向干体重,透后的时候尽量向干体重来靠拢。
所谓超滤,是每次透析设定一个除水量,比如透析4个小时,设定除水量是4千克,这4千克就是超滤量。
超滤量越多,体重就容易下降的多一点。
超量越多,一般就容易出现干体重。
如果要透析4个小时,除8千克的水,基本上人人都要出现一个血液透析低血压。
这是量的问题,还有超滤速度的问题。
比如有效血容量5L,要在4小时除8千克,这个超滤速度会很快,超滤速度过快,也会出现低血压。
有人说病人太肿了,想给多除点水。
这个人可能平时是一个60千克体重的人,现在肿到了80千克,体内多余水达到20千克。
无论怎么除,也达不到干体重。
幻灯13显示的是血液透析超滤示意图。
这是一个天平,血浆在中间,天平的两侧一个是超滤率,一个是血液再充盈速率(PRR)。
如果是同等的数,非常平衡的数,超滤率和再充盈率非常平等,有效血容量就不会少,就会比较平衡,如果超滤率要是大,天平往下来倾斜,这个时候容易出现有效血容量的减少。
只要这两个能平衡,就容易把水给滤出来。
透析多年的病人,体内已经适应了超滤再充盈,他比较容易平衡好,新病人还要再培养。
(二)血管再充盈率的相关因素1. 有利于血管再充盈包括:( 1 )血浆渗透压正常或高;( 2 )高钠透析液,但是也存在弊端,如病人的钠负荷增加,长期采用将导致透析间体重增加和血压增高。
( 3 )输高渗葡萄糖。
2.不利于血管再充盈包括:( 1 )低白蛋白血症;( 2 )大量腹水。
腹腔内液体与血浆之间达到平衡相当慢,故通过透析很难吸收腹水,不利于血浆再充盈。
有效血容量的减少是发作性(或症状性)低血压的常见原因。
尿毒素过高导致血浆渗透压的减少;进食会增加腹腔脏器血容量,导致血流再分布。
伴有严重心脏疾病,心脏输出血量。
醋酸盐的扩血管作用,导致血管阻力变化;自主神经功能紊乱都可以引起发作性低血压。
(三)尿毒症自主神经病变超过 50 %的透析病人有自主神经病变。
病变主要位于压力感受器 / 传入神经支。
正常情况下,当血容量减少后,刺激低压压力感受器,通过交感兴奋,使系统血管阻力增加,维持血压稳定。
合并自主神经病变的血透病人,当出现低血压时,儿茶酚胺及抗利尿激素的反应性分泌减弱。
(四)发病机制总结1. 有效血容量减少( 1 )超滤引起( 2 )血浆晶体渗透压的快速减低( 3 )出血及失水2. 血管扩张( 1 )透析液温度过高( 2 )醋酸盐透析( 3 )透析膜反应( 4 )进食( 5 )内源性扩血管因子( 6 )自主神经病变( 7 )血管扩张剂的使用3. 心输出量降低( 1 )心力贮备受损( 2 )心律失常( 3 )心包积液( 4 )透析液相关的心脏抑制作用五、血液透析低血压的易发因素(一)可变因素1. 超滤量( 1 )不设超滤时很少发生低血压( 2 )单次超滤量越大,发生透析相关低血压几率越大2. 超滤速率3. 透析液( 1 )使用醋酸盐透析液易发生透析低血压( 2 )低钠透析易发生低血压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4. 透析液温度5. 透析膜生物相容性(二)不可变因素1. 年龄60 岁以上的透析患者透析低血压的发生率明显高,且多为慢性持续性低血压。
2. 伴随疾病糖尿病、心功能不全、心律失常、心包疾病。
六、血液透析低血压的治疗策略发作性症状性低血压为血液透析室的常见并发症,必须紧急处理。
可以分阶段处理:( 1 )低血压明显且伴明显症状;( 2 )低血压还无症状;( 3 )血压较透析前降低。
(一)低血压明显伴明显症状1. 立即停止或减慢超滤2. 立即减慢血流速3. 置患者于平卧位,或头低足高位4. 快速扩容不论引起低血压的原因是什么,快速扩张血容量是最有效的方法。
快速输注生理盐水 100-200ml 最常用,视情况可以增加输注量。
(二)发作性低血压前兆的处理1. 有多年透析经验的老患者( 1 )减少超滤量( 2 )与患者交流是否补液可以输高渗糖水(10% ~ 40%),可以输生理盐水100-200ml 。
2. 新透析患者( 1 )减少超滤量( 2 )输生理盐水100-200ml3. 血压较透析前降低,未达到血压透析低血压标准能否发展为症状性低血压不好确定,需要增加测量血压频度。
血压降幅和目前血压是否是你希望的,如果是,可以继续。
如果不是,重新核实超滤量及设定超滤量的依据;新透析患者,减少超滤量;老患者查既往透析记录。
(三)发作性症状性低血压近期内频繁发作的处理1. 寻找原因( 1 )干体重应该上调?如实际体重增加,但患者沿用原干体重。
( 2 )单次超滤量超过患者耐受性减少单次超滤量,必要时增加透析次数已达到需要的超滤总量。
( 3 )患者近期体质差( 4 )药物因素2. 采用超滤曲线3. 采用“先快后慢”的方法即透析开始 2 小时内的脱水量占总脱水量的 1/2-2/3 ,减少透析后期对心血管系统的负担。
4. 采用高钠透析对于在透析中经常发生低血压的患者,可采取在透析开始前立即提高钠浓度(150 mmol/L ),在结束透析1小时以前,把钠浓度调至 140 mmol/L ,防止患者透析间期口渴等不良反应5. 序贯透析即先“单超” 0.5-1h ,后续透析。
适用于所有体重增长过速、透析中血压不稳定或心血管功能差的急慢性肾功能衰竭者。
6. 低温透析先调透析液温度至35.5-36 ℃透析1-2小时。
低温时可防止血管扩张,外周血管阻力增加,肾上腺素水平提高心肌收缩力增强,血压稳定。
低温透析还可引起冷反应,增加儿茶胺的分泌,血管外周阻力增加,从而升高血压。
(四)血液透析患者伴大量腹水1. 个别血液透析患者,长期存在大量腹水原发病可以为ADPKD ,或伴发肝硬化,或特发性,或其他病因。
2. 表现透析间期的血压尚可正常,但也为正常的低限水平。
透析开始后 30 分钟内SBP<90mmHg ,且 SBP 下降超过 20mmHg ,并且患者出现明显低血压表现,在后续的透析治疗中血压持续低。
3. 治疗建议改腹膜透析。
4. 共性这些大量腹水患者往往并存门静脉高压。
存在“高动力循环综合征”,高总血容量,低血压或正常低限血压。
5. 治疗的学术探讨改腹膜透析,可以降低门静脉高压,可以延长患者寿命。
七、血液透析低血压的预防(一)症状性低血压1. 超滤量“绝对“多医护和血液透析患者均要明白“干体重”概念。
任何患者透析中或透析结束时体重低于干体重,均会出现症状性低血压。
“干体重”随病情变化是可变的。
新透析患者,往往食欲增加,进食量增加,体重会增加,因此干体重也要上调。
透析前体重被高估(如多日无便)。
预防措施:精准“干体重”。
2. 超滤量“相对”多透析结束时体重高于干体重,但超滤量超过了患者的耐受性(超滤率超过了再充盈率)。
预防:单次透析超滤量不要超过体重的4%-5% ,患者需要控制透析间期体重增长量。
3. 反复发作性症状性低血压可以考虑增加透析次数,缩短每次透析的时间。
改变透析方式可能改善或预防透析中血压进一步降低:采用超滤曲线;采用序贯透析:先单超后透析;采用高钠透析液;采用透析机的容量监测;采用低温透析。
改变透析方式可能改善或预防透析中血压进一步降低。
如与进食有关,则透析中尽量不进食,若进食宜选择在透析 1-2h 时。
4. 新进入血液透析的患者( 1 )患者常常伴发其它疾病( 2 )保留预充液,直接接合开始透析创作编号:GB8878185555334563BT9125XW创作者:凤呜大王*( 3 )如果血容量本就不足,可以边补液边透析( 4 )如果血容量相对不足,可以尝试先提高血浆胶体渗透压,再透析5. 老血液透析患者( 1 )患者常不伴发其它疾病( 2 )可以尝试上调干体重( 3 )患者耐受超滤的能力往往超出医护的估计( 4 )患者基本要求超滤八、透析低血压预防的总结1.最重要的是合理评估干体重,防止过量超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