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课件】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试题集
- 格式:doc
- 大小:174.00 KB
- 文档页数:13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复习题1.什么是金属的塑性?什么是塑性成形?塑性成形有何特点?塑性----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塑性变形---当作用在物体上的外力取消后,物体的变形不能完全恢复而产生的残余变形;塑性成形----金属材料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利用其塑性而使其成型并获得一定力学性能的加工方法,也称塑性加工或压力加工;塑性成形的特点:①组织、性能好②材料利用率高③尺寸精度高④生产效率高2.试述塑性成形的一般分类。
Ⅰ.按成型特点可分为块料成形(也称体积成形)和板料成型两大类1)块料成型是在塑性成形过程中靠体积转移和分配来实现的。
可分为一次成型和二次加工。
一次加工:①轧制----是将金属坯料通过两个旋转轧辊间的特定空间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一定截面形状材料的塑性成形方法。
分纵轧、横轧、斜轧;用于生产型材、板材和管材。
②挤压----是在大截面坯料的后端施加一定的压力,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定形状和尺寸的模孔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符合模孔截面形状的小截面坯料或零件的塑性成形方法。
分正挤压、反挤压和复合挤压;适于(低塑性的)型材、管材和零件。
③拉拔----是在金属坯料的前端施加一定的拉力,将金属坯料通过一定形状、尺寸的模孔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与模孔形状、尺寸相同的小截面坯料的塑性成形方法。
生产棒材、管材和线材。
二次加工:①自由锻----是在锻锤或水压机上,利用简单的工具将金属锭料或坯料锻成所需的形状和尺寸的加工方法。
精度低,生产率不高,用于单件小批量或大锻件。
②模锻----是将金属坯料放在与成平形状、尺寸相同的模腔中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从而获得与模腔形状、尺寸相同的坯料或零件的加工方法。
分开式模锻和闭式模锻。
2)板料成型一般称为冲压。
分为分离工序和成形工序。
分离工序:用于使冲压件与板料沿一定的轮廓线相互分离,如冲裁、剪切等工序;成型工序:用来使坯料在不破坏的条件下发生塑性变形,成为具有要求形状和尺寸的零件,如弯曲、拉深等工序。
材料科学:金属材料塑性成形测考试题 考试时间:120分钟 考试总分:100分遵守考场纪律,维护知识尊严,杜绝违纪行为,确保考试结果公正。
1、单项选择题 分离工序主要是冲裁,不包括( )工序。
A.切断 B.切断 C.剖切 D.翻边 本题答案: 2、单项选择题 装模高度是指滑块在下止点时,滑块下表面到( )的距离。
A.工作台垫板下表面 B.垫板上表面 C.工作台上表面 D.工作台下表面 本题答案: 3、单项选择题 调速回路不具备哪个回路形式?( )A.节流调速回路 B.容积调速回路 C.节流容积调速回路 D.容量调速回路 本题答案: 4、单项选择题 增加压边力,使毛坯与压边圈和凹模之间摩擦阻力加大,不利于( )。
A.切姓名:______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密----------------------------------封 ----------------------------------------------线----------------------边B.拉深C.翻边D.胀形本题答案:5、单项选择题对于模锻材料的要求准确的是()。
A.良好的脆性B.良好的回火稳定性C.较好的耐热疲劳性D.在高温下具备较高的力学性能本题答案:6、单项选择题塑料的()是指塑料在受到挤压作用时获得形状和保持这种形状的能力。
A.可机加工性B.可模塑形C.可挤压性D.可延性本题答案:7、判断题金属塑性加工可以改变工件形状尺寸,同时能影响其组织性能。
本题答案:8、单项选择题注射机大都是由注射机构、锁模机构、()几大部分组成。
A.模具B.料筒C.液压传动和电器控制D.分流梭本题答案:9、填空题塑性变形时,当主应力顺序σ1>σ2>σ3不变,且应变主轴方向不变时,则主应变的顺序为()。
本题答案:10、单项选择题()是一种节省能量和原材料的加工方法。
1、塑性:在外力的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称为塑性。
2、塑性成形:金属材料在一定的外力作用条件下,利用其塑性使其成形并获得一定力学性能的加工方法称为塑性成形也称塑性加工或压力加工。
3、塑性成形分为块料和板料成形,块料成型又分为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
4、一次加工:生产原材料,加工方法包括轧制、挤压、和拉拔。
5、二次加工:生产零件或坯料,加工方法包括自由锻和模锻。
6、滑移:所谓滑移是指晶体在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相对于晶体的另一部分发生相对移动或切变。
7、就金属的塑性变形能力来说,滑移方向的作用大于滑移面的作用。
8、滑移面对温度具有敏感性。
9、设拉力P引起的拉伸力为σ,则在此滑移方向上的切应力分量为τ=σcosΦcosλ,令u=cosΦcosλ,若Φ=λ=45º,则u=uaxm =0.5 τ=τmax=σ/210、位错增值:由于晶体产生一个滑移带的位移量需要上千个位错的移动,且当位错移至晶体表面产生一个原子间距的位移后,位错便消失,这样,为使塑性变形能不断进行,就必须有大量的位错出现,这就是在位错理论中所说的位错的增值。
11、晶体中的滑移过程,实质就是位错的移动和增值过程,加工硬化的原因就是位错增值。
12、孪生:是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着一定的晶面(孪生面)和一定的晶向(孪生方向)发生均匀切变。
13、晶间变形:晶间变形的主要方式是晶粒之间相互滑动和转动。
…………晶间变形小,主要是因为晶间变形强度低。
14、塑性变形的特点:(1)各晶粒变形的不同时性(2)各晶粒变形的相互协调性(3)晶粒与晶粒之间和晶粒内部与晶界附近区域之间变形的不均匀性。
(屈服强度)越大,δ越大,金属A晶粒越细,σB的塑性也越好。
15、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一)组织的变化:1、晶粒形状的变化;2、晶粒内产生亚结构;3、晶粒位向改变;4、晶粒内部出现滑移带和孪生带。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习题集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金属塑性成形原理》习题集运新兵编模具培训中心二OO九年四月第一章 金属的塑性和塑性变形1.什么是金属的塑性什么是变形抗力2.简述变形速度、变形温度、应力状态对金属塑性和变形抗力的影响。
如何提高金属的塑性3.什么是附加应力 附加应力分几类试分析在凸形轧辊间轧制矩形板坯时产生的附加应力4.什么是最小阻力定律最小阻力定律对分析塑性成形时的金属流动有何意义5.塑性成形时,影响金属变形和流动的因素有哪些各产生什么影响6.为什么说塑性成形时金属的变形都是不均匀的不均匀变形会产生什么后果7.什么是残余应力残余应力有哪几类会产生什么后果如何消除工件中的残余应力8.摩擦在金属塑性成形中有哪些消极和积极的作用塑性成形中的摩擦有什么特点9.塑性成形中的摩擦机理是什么10. 塑性成形时接触面上的摩擦条件有哪几种各适用于什么情况11. 塑性成形中对润滑剂有何要求12. 塑性成形中常用的液体润滑剂和固体润滑剂各有哪些石墨和二硫化钼 如何起润滑作用第二章 应力应变分析1.什么是求和约定张量有哪些基本性质2.什么是点的应力状态表示点的应力状态有哪些方法3.什么是应力张量、应力球张量、应力偏张量和应力张量不变量4.什么是主应力、主剪应力、八面体应力5.什么是等效应力有何物理意义6.什么是平面应力状态、平面应变的应力状态7.什么是点的应变状态如何表示点的应变状态8.什么是应变球张量、应变偏张量和应变张量不变量9.什么是主应变、主剪应变、八面体应变和等效应变10. 说明应变偏张量和应变球张量的物理意义11. 塑性变形时应变张量和应变偏张量有和关系其原因何在12. 平面应变状态和轴对称状态各有什么特点13. 已知物体中一点的应力分量为⎥⎥⎥⎦⎤⎢⎢⎢⎣⎡---=30758075050805050ij σ,试求方向余弦为21==m l ,21=n 的斜面上的全应力、正应力和剪应力。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1. 设平面三角形单元内部任意点的位移采用如下的线性多项式来表示:,则单元内任一点外的应变可表示为=。
2. 塑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3. 金属单晶体变形的两种主要方式有:滑移和孪生。
4. 等效应力表达式:。
5.一点的代数值最大的 __ 主应力 __ 的指向称为第一主方向,由第一主方向顺时针转所得滑移线即为线。
6. 平面变形问题中与变形平面垂直方向的应力σ z = 。
7.塑性成形中的三种摩擦状态分别是:干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
8.对数应变的特点是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可加性。
9.就大多数金属而言,其总的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性提高。
10.钢冷挤压前,需要对坯料表面进行磷化皂化润滑处理。
11.为了提高润滑剂的润滑、耐磨、防腐等性能常在润滑油中加入的少量活性物质的总称叫添加剂。
12.材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其拉伸变形的延伸率超过100%的现象叫超塑性。
13.韧性金属材料屈服时,密席斯(Mises)准则较符合实际的。
14.硫元素的存在使得碳钢易于产生热脆。
15.塑性变形时不产生硬化的材料叫做理想塑性材料。
16.应力状态中的压应力,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塑性。
17.平面应变时,其平均正应力 m等于中间主应力 2。
18.钢材中磷使钢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降低。
19.材料经过连续两次拉伸变形,第一次的真实应变为 1=0.1,第二次的真实应变为 2=0.25,则总的真实应变 =0.35 。
20.塑性指标的常用测量方法拉伸试验法与压缩试验法。
21.弹性变形机理原子间距的变化;塑性变形机理位错运动为主。
二、下列各小题均有多个答案,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于横线上1.塑性变形时,工具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A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A、大于;B、等于;C、小于;2.塑性变形时不产生硬化的材料叫做A。
A、理想塑性材料;B、理想弹性材料;C、硬化材料;3.用近似平衡微分方程和近似塑性条件求解塑性成形问题的方法称为B。
《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试卷及答案————————————————————————————————作者:————————————————————————————————日期:《金属塑性成形原理》试卷及答案一、填空题1. 设平面三角形单元内部任意点的位移采用如下的线性多项式来表示:,则单元内任一点外的应变可表示为=。
2. 塑性是指: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
3. 金属单晶体变形的两种主要方式有:滑移和孪生。
4. 等效应力表达式:。
5.一点的代数值最大的 __ 主应力 __ 的指向称为第一主方向,由第一主方向顺时针转所得滑移线即为线。
6. 平面变形问题中与变形平面垂直方向的应力σ z = 。
7.塑性成形中的三种摩擦状态分别是:干摩擦、边界摩擦、流体摩擦。
8.对数应变的特点是具有真实性、可靠性和可加性。
9.就大多数金属而言,其总的趋势是,随着温度的升高,塑性提高。
10.钢冷挤压前,需要对坯料表面进行磷化皂化润滑处理。
11.为了提高润滑剂的润滑、耐磨、防腐等性能常在润滑油中加入的少量活性物质的总称叫添加剂。
12.材料在一定的条件下,其拉伸变形的延伸率超过100%的现象叫超塑性。
13.韧性金属材料屈服时,密席斯(Mises)准则较符合实际的。
14.硫元素的存在使得碳钢易于产生热脆。
15.塑性变形时不产生硬化的材料叫做理想塑性材料。
16.应力状态中的压应力,能充分发挥材料的塑性。
17.平面应变时,其平均正应力 m等于中间主应力 2。
18.钢材中磷使钢的强度、硬度提高,塑性、韧性降低。
19.材料经过连续两次拉伸变形,第一次的真实应变为 1=0.1,第二次的真实应变为 2=0.25,则总的真实应变 =0.35 。
20.塑性指标的常用测量方法拉伸试验法与压缩试验法。
21.弹性变形机理原子间距的变化;塑性变形机理位错运动为主。
二、下列各小题均有多个答案,选择最适合的一个填于横线上1.塑性变形时,工具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A工件表面的粗糙度对摩擦系数的影响。
1. 冷塑性变形的主要机理:滑移和孪生2. 金属塑性变形的特点:不同时性、相互协调性和不均匀性.3. 由于塑性变形而使晶粒具有择优取向的组织,称为:变形织构4. 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 硬度增加,而塑性韧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5.超塑性的特点:大延伸率 低流动应力 无缩颈 易成形 无加工硬化6. 细晶超塑性变形力学特征方程式中的m 为: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7. 塑性是指金属在外力作用下,能稳定地发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8. 塑性指标是以材料开始破坏时的塑性变形量来表示,通过拉伸试验可以的两个塑性指标为: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9. 影响金属塑性的因素主要有:化学成分和组织 变形温度 应变速率 应力状态(变形力学条件)10. 晶粒度对于塑性的影响为:晶粒越细小,金属的塑性越好11. 应力状态对于塑性的影响可描述为(静水压力越大)主应力状态下压应力个数越多 数值越大时,金属的塑性越好12. 通过试验方法绘制的塑性 — 温度曲线,成为塑性图13. 用对数应变表示的体积不变条件为:14. 平面变形时,没有变形方向(设为z 向)的正应力为:12132()z m σσσσσ==+= 15. 纯切应力状态下,两个主应力数值上相等,符号相反16. 屈雷斯加屈服准则和米塞斯屈服准则的统一表达式为:13s σσβσ-=,表达式中的系数β的取值范围为:1 1.155β=17. 塑性变形时,当主应力顺序123σσσ>>不变,且应变主轴方向不变时,则主应变的顺序为:123εεε>> 18. 拉伸真实应力应变曲线上,过失稳点(b 点)所作的切线的斜率等于该点的:真实应力Y b 19. 摩擦机理有:表面凸凹学说、分子吸附学说、粘着理论20. 根据塑性条件可确定库伦摩擦条件表达式中的μ的极限值为(0.5---0.577) 21.速度间断线两侧的法向速度分量:相等22. 不考虑速度间断时的虚功(率)方程的表达式为:1 下面选项中哪个不是热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A 改善晶粒组织 C 形成纤维组织 B 产生变形织构 D 锻合内部缺陷2 导致钢的热脆性的杂质元素是( ) A 硫 C 磷 B 氮 D 氢3 已知一点的应力状态为ij q q q q q q q q q σ⎡⎤⎢⎥=⎢⎥⎢⎥⎣⎦,则该点属于( ) A 球应力状态 C 平面应力状态 B 纯切应力状态 D 单向应力状态4 一般而言,接触表面越光滑,摩擦阻力会越小,可是当两个接触表面非常光滑时,摩擦阻力反而提高,这一现象可以用哪个摩擦机理解释( ) A 表面凸凹学说 C 粘着理论 B 分子吸附学说5 计算塑性成形中的摩擦力时,常用以下三种摩擦条件,在热塑性成形时,常采用哪个( ) A 库伦摩擦条件 C 常摩擦条件 B 最大摩擦条件6 小应变几何方程用角标符号表示为( )A1()2j i i j u u x x ∂∂+∂∂ C 1()2j i i ju ux x ∂∂+∂∂ Biiu x ∂∂7 下面关于应变增量dεij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与加载过程中的某一瞬时的应力状态相对应B 在列维-米塞斯理论中,应变增量主轴与该瞬时的应力主轴重合C应变增量主轴与当时的应变全量主轴不一定重合D应变增量dεij对时间t的导数即为应变速率εij8 关于滑移线的说法,错误的是()A 滑移线必定是速度间断线B 沿同一条滑移线的速度间断值为常数C 沿滑移线方向线应变增量为零D 直线型滑移线上各点的应力状态相同9 根据体积不变条件,塑性变形时的泊松比ν()A <0.5 C =0.5B >0.510 下面关于粗糙平砧间圆柱体镦粗变形说法正确的有()A I区为小变形区B II区为难变形区C III区为小变形区DII区为小变形区11 动可容速度场必须满足哪些条件()A 体积不变条件B 力边界条件C 变形体连续性条件D 速度边界条件12 下面哪些选项属于比例加载应满足的条件()A 塑性变形量很小,与弹性变形属于同一数量级B 外载荷各分量按比例增加C 加载过程中,应变主轴与应力主轴固定不变且重合 D 泊松比<0.5研究塑性力学行为时,常用的基本假设有:A 连续性B 均匀性和各向异性C 体积力为零 D 体积不变如果一个角标符号带有m 个角标,每个角标取n 个值,则该角标符号代表( )个元素。
一 名词解释塑性:在外力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称为塑性。
塑形变形:当作用在物体上外力取消后,物体的变形不能完全恢复而产生的残余变形。
塑性加工:金属材料在一定的外力作用下,利用其塑性而使其成形并获得一定力学性能的加工方法称为塑性成形,也称塑性加工或压力加工。
热加工:在进行充分再结晶的温度以上所完成的加工。
冷加工:在不产生回复和再结晶的温度以下进行的加工。
温加工:在介于冷热加工温度之间进行的加工。
纵轧:两工作辊轴线平行,旋转方向相反,轧件纵轴线与轧辊轴线垂直的轧制。
挤压:在大截面坯料的后端施加一定的压力,将坯料通过一定形状和尺寸的模孔使其产生塑性变形,以获得符合模孔截面形状的小截面坯料或零件的塑性成形方法。
正挤压:制品挤出方向与挤压轴运动方向相同的挤压过程。
反挤压:制品挤出方向与挤压轴运动方向相反的挤压过程。
滑移:是指晶体(单晶体或多晶体中的一个晶粒)在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相对于晶体的另一部分发生相对移动或切变。
孪生:晶体在切应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着一定的晶面和晶向发生均匀切变。
屈服效应:在某区域内(应力平台区),应力保持不变或作微小波动。
变形织构:多晶体塑性变形时伴随有晶粒的转动,当变形量很大时,多晶体中原为任意取向的各个晶粒,会逐渐调整其取向而彼此趋于一致。
这种由于塑性变形的结果而使晶粒具有择优取向的组织,称为“变形织构”。
加工硬化:由于塑性变形使金属内部组织发生变化,金属的强度,硬度增加,塑性韧性降低的现象。
动态再结晶:在热塑性变形过程中发生的再结晶。
最小阻力定律:当物体各质点有在不同方向移动的可能时,变形物体内的每一个质点都将沿其最小阻力方向移动。
工作应力:工件塑性变形时实际承受的应力状态,包括基本应力与附加应力。
附加应力:在物体中,由于其各部分的不均匀变形受到物体整体性的限制,而引起的相互平衡的应力。
残余应力:塑性变形结束后仍保留在变形物体内的附加应力。
1、塑性:在外力的作用下使金属材料发生塑性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称为塑性。
2、塑性成形:金属材料在一定的外力作用条件下,利用其塑性使其成形并获得一定力学性能的加工方法称为塑性成形也称塑性加工或压力加工。
3、塑性成形分为块料和板料成形,块料成型又分为一次加工和二次加工。
4、一次加工:生产原材料,加工方法包括轧制、挤压、和拉拔。
5、二次加工:生产零件或坯料,加工方法包括自由锻和模锻。
6、滑移:所谓滑移是指晶体在力的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一定的晶面和晶向,相对于晶体的另一部分发生相对移动或切变。
7、就金属的塑性变形能力来说,滑移方向的作用大于滑移面的作用。
8、滑移面对温度具有敏感性。
9、设拉力P引起的拉伸力为σ,则在此滑移方向上的切应力分量为τ=σcosΦcosλ,令u=cosΦcosλ,若Φ=λ=45º,则u=uaxm =0.5 τ=τmax=σ/210、位错增值:由于晶体产生一个滑移带的位移量需要上千个位错的移动,且当位错移至晶体表面产生一个原子间距的位移后,位错便消失,这样,为使塑性变形能不断进行,就必须有大量的位错出现,这就是在位错理论中所说的位错的增值。
11、晶体中的滑移过程,实质就是位错的移动和增值过程,加工硬化的原因就是位错增值。
12、孪生:是晶体在切应力作用下,晶体的一部分沿着一定的晶面(孪生面)和一定的晶向(孪生方向)发生均匀切变。
13、晶间变形:晶间变形的主要方式是晶粒之间相互滑动和转动。
…………晶间变形小,主要是因为晶间变形强度低。
14、塑性变形的特点:(1)各晶粒变形的不同时性(2)各晶粒变形的相互协调性(3)晶粒与晶粒之间和晶粒内部与晶界附近区域之间变形的不均匀性。
(屈服强度)越大,δ越大,金属A晶粒越细,σB的塑性也越好。
15、冷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一)组织的变化:1、晶粒形状的变化;2、晶粒内产生亚结构;3、晶粒位向改变;4、晶粒内部出现滑移带和孪生带。
1. 冷塑性变形的主要机理:滑移和孪生2. 金属塑性变形的特点:不同时性、相互协调性和不均匀性.3. 由于塑性变形而使晶粒具有择优取向的组织,称为:变形织构4. 随着变形程度的增加,金属的强度 硬度增加,而塑性韧性降低,这种现象称为:加工硬化5.超塑性的特点:大延伸率 低流动应力 无缩颈 易成形 无加工硬化6. 细晶超塑性变形力学特征方程式中的m 为:应变速率敏感性指数7. 塑性是指金属在外力作用下,能稳定地发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其完整性的能力8. 塑性指标是以材料开始破坏时的塑性变形量来表示,通过拉伸试验可以的两个塑性指标为:伸长率和断面收缩率9. 影响金属塑性的因素主要有:化学成分和组织 变形温度 应变速率 应力状态(变形力学条件)10. 晶粒度对于塑性的影响为:晶粒越细小,金属的塑性越好11. 应力状态对于塑性的影响可描述为(静水压力越大)主应力状态下压应力个数越多 数值越大时,金属的塑性越好12. 通过试验方法绘制的塑性 — 温度曲线,成为塑性图13. 用对数应变表示的体积不变条件为:14. 平面变形时,没有变形方向(设为z 向)的正应力为:12132()z m σσσσσ==+= 15. 纯切应力状态下,两个主应力数值上相等,符号相反16. 屈雷斯加屈服准则和米塞斯屈服准则的统一表达式为:13s σσβσ-=,表达式中的系数β的取值范围为:1 1.155β=17. 塑性变形时,当主应力顺序123σσσ>>不变,且应变主轴方向不变时,则主应变的顺序为:123εεε>> 18. 拉伸真实应力应变曲线上,过失稳点(b 点)所作的切线的斜率等于该点的:真实应力Y b 19. 摩擦机理有:表面凸凹学说、分子吸附学说、粘着理论20. 根据塑性条件可确定库伦摩擦条件表达式中的μ的极限值为(0.5---0.577) 21.速度间断线两侧的法向速度分量:相等22. 不考虑速度间断时的虚功(率)方程的表达式为:1 下面选项中哪个不是热塑性变形对金属组织和性能的影响( ) A 改善晶粒组织 C 形成纤维组织 B 产生变形织构 D 锻合内部缺陷2 导致钢的热脆性的杂质元素是( ) A 硫 C 磷 B 氮 D 氢3 已知一点的应力状态为ij q q q q q q q q q σ⎡⎤⎢⎥=⎢⎥⎢⎥⎣⎦,则该点属于( ) A 球应力状态 C 平面应力状态 B 纯切应力状态 D 单向应力状态4 一般而言,接触表面越光滑,摩擦阻力会越小,可是当两个接触表面非常光滑时,摩擦阻力反而提高,这一现象可以用哪个摩擦机理解释( ) A 表面凸凹学说 C 粘着理论 B 分子吸附学说5 计算塑性成形中的摩擦力时,常用以下三种摩擦条件,在热塑性成形时,常采用哪个( ) A 库伦摩擦条件 C 常摩擦条件 B 最大摩擦条件6 小应变几何方程用角标符号表示为( )A1()2j i i j u u x x ∂∂+∂∂ C 1()2j i i ju ux x ∂∂+∂∂ Biiu x ∂∂7 下面关于应变增量dεij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 与加载过程中的某一瞬时的应力状态相对应B 在列维-米塞斯理论中,应变增量主轴与该瞬时的应力主轴重合C应变增量主轴与当时的应变全量主轴不一定重合D应变增量dεij对时间t的导数即为应变速率εij8 关于滑移线的说法,错误的是()A 滑移线必定是速度间断线B 沿同一条滑移线的速度间断值为常数C 沿滑移线方向线应变增量为零D 直线型滑移线上各点的应力状态相同9 根据体积不变条件,塑性变形时的泊松比ν()A <0.5 C =0.5B >0.510 下面关于粗糙平砧间圆柱体镦粗变形说法正确的有()A I区为小变形区B II区为难变形区C III区为小变形区DII区为小变形区11 动可容速度场必须满足哪些条件()A 体积不变条件B 力边界条件C 变形体连续性条件D 速度边界条件12 下面哪些选项属于比例加载应满足的条件()A 塑性变形量很小,与弹性变形属于同一数量级B 外载荷各分量按比例增加C 加载过程中,应变主轴与应力主轴固定不变且重合 D 泊松比<0.5研究塑性力学行为时,常用的基本假设有:A 连续性B 均匀性和各向异性C 体积力为零 D 体积不变如果一个角标符号带有m 个角标,每个角标取n 个值,则该角标符号代表( )个元素。
A n m ⨯B n m +C n m D mn某受力物体内应力场为:0,,23,6233222312===--=-=+-=zx yz z xy y x y x c y c xy c x c xy ττστσσ,系数321,,c c c 的值应为:( )A 3,2,1321===c c cB 3,2,1321-==-=c c cC 3,2,1321=-==c c cD 无解已知平面应变状态下的应力张量为:⎥⎥⎥⎦⎤⎢⎢⎢⎣⎡=321σσσσij ,且有321σσσ>>,根据平面变形时的应力状态特点可知,组成该应力张量的纯切应力状态部分可描述为:( )A ⎥⎥⎥⎥⎥⎦⎤⎢⎢⎢⎢⎢⎣⎡---2023131σσσσ B ⎥⎥⎥⎥⎥⎦⎤⎢⎢⎢⎢⎢⎣⎡---2022121σσσσ C ⎥⎥⎥⎥⎥⎦⎤⎢⎢⎢⎢⎢⎣⎡--2023131σσσσ D ⎥⎥⎥⎥⎥⎦⎤⎢⎢⎢⎢⎢⎣⎡---2023232σσσσ(多选题) 比例加载应满足哪些条件:( ) A 变形体不可压缩B 加载过程中,应力主轴方向和应变主轴方向固定不变,且重合C 外载荷各分量按比例增加D 塑性变形和弹性变形属于同一数量级运用屈雷斯加屈服准则判断下列应力状态使金属处于塑性状态的是:( )A ⎥⎥⎥⎦⎤⎢⎢⎢⎣⎡=s ssij σσσσ B ⎥⎥⎥⎦⎤⎢⎢⎢⎣⎡=s ssij σσσσ2.08.08.0 C ⎥⎥⎥⎦⎤⎢⎢⎢⎣⎡--=s s s ij σσσσ5.0 D ⎥⎥⎥⎦⎤⎢⎢⎢⎣⎡=s ssij σσσσ455 已知⎥⎥⎥⎦⎤⎢⎢⎢⎣⎡-----=400014047ij σ,则ij d ε各分量的比值xy z y x d d d d γεεε:::为:( ) A -7:-1:-4:-4 B -3:3:0:-4 C -3:3:0:0已知⎥⎥⎥⎦⎤⎢⎢⎢⎣⎡---=150001040410ij σ,则ij d ε各分量的比值xy z y x d d d d γεεε:::为:( ) A 10:-10:15:-4 B 5:-15:10:-4 C 5:-15:10:-9 D 15:-5:20:1 (多选题)已知一滑移线场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 C 点和B 点ϖ角相等,均为4/πB 如果已知B 、C 、D 、E 四点中任意点的平均应力,就可以求解其他三点的平均应力C D 点和E 点ϖ角相等,均为12/π- D 由跨线定理可知,C E B D ϖϖϖϖ-=-已知某点的应力分量为⎥⎥⎥⎦⎤⎢⎢⎢⎣⎡=130390005ij σ,则主应力为( ) A 0,5,10321===σσσ B 1,9,5321===σσσC 2,5,12321-===σσσD 5.2,5.7,5321===σσσ作图题绘制5000105055ij σ⎡⎤⎢⎥=-⎢⎥⎢⎥--⎣⎦, 10000205055ij σ⎡⎤⎢⎥=-⎢⎥⎢⎥--⎣⎦的单元体和应力莫尔圆 已知某受应力作用点处于塑性纯剪切状态,试画出表示该点应力状态的主应力简图和表示该点应变状态的主应变简图(已知真实应力为s σ)。
(10分)已知一点的应力状态如图所示,试写出其应力偏张量并画出主应变简图。
(10分/个)一点应力状态可以用主应力空间中一点P 来表示,且可以用矢量OP 来代表,在图中绘出P 点所表示的应力状态的球应力张量和偏应力张量。
绘制初始屈服应力为s σ的刚塑性硬化曲线,并写出其表达式绘制初始屈服应力为s σ的刚塑性硬化直线,并写出其表达式画出不受力的自由表面上一点处的滑移线(必须标明αβ线线)∈Y ∈Y线线)画出无摩擦的接触表面上一点处的滑移线(必须标明αβ完成OACB区域的滑移线场,说明作图步骤。
(至少应有三条α、β线)10分x计算题 1 应力已知10100101000020ij σ-⎡⎤⎢⎥=-⎢⎥⎢⎥⎣⎦(MPa ),试求主应力、主切应力及主切应力面上的正应力已知1010010201001010ij σ⎡⎤⎢⎥=⎢⎥⎢⎥⎣⎦(MPa ),试求主应力、主切应力及主切应力面上的正应力 已知变形体某点的应力状态为: ⎥⎥⎥⎦⎤⎢⎢⎢⎣⎡--=015151520015010ij σ,(1)将它分解为应力球张量和应力偏张量 (2)求出主应力1σ、2σ、3σ之值各为多少。
现用电阻应变仪测得平面应力状态下与x 轴成0°,45°,90°角方向上的应力值分别为c b a σσσ,,。
试问该平面上的主应力21,σσ各为多少?一圆形薄壁管,平均半径为R ,壁厚为t ,两端受拉力P 及扭矩M 的作用,试求三个主应力的大小与方向。
2 变形有一试棒均匀连续拉伸三次,每拉一次断面收缩20%,试计算各次的对数应变值和总对数应变植一块长、宽、厚为120m m ×36m m ×0.5m m 的平板,在长度方向均匀拉伸至144mm ,若此时允许宽度有相应的自然收缩,即:b h εε=,试求对数应变和平板的最终尺寸。
将圆环形坯料置于两块平板之间进行塑性压缩,设上平板向下压缩的运动速度为v -,t 为圆环的厚度,如图,并假设质点轴向流动速度∙*z u 与z 坐标轴按线性规律变化,即v tz u z-=∙*, 求变形体内的应变速率场∙*ijε。
3主应力法,一圆柱体,侧面作用有均布压应力0σ,试用主应力法求镦粗力P 和单位流动压力p ,设2mYτ=求高为h 、直径为d 的圆柱体平砧间自由镦粗时接触面上的压应力y σ和单位变形力p ,设mK τ=试用工程法推导粗糙砧面压缩矩形块( Z 向不变形)的变形力 P 表达式,这里接触摩擦4 屈服或增量有一薄壁管,材料的屈服应力为s σ,承受拉力和扭矩的符合作用而屈服。
现已知轴向正应力分量2sz σσ=,试求切应力分量z θτ以及应变增量各分量间的比值有一薄壁管,材料的屈服应力为s σ,承受拉力和扭矩的符合作用而屈服,管壁受均匀的拉应力σ和切应力τ,试写出这种情况下的屈雷斯加和米塞斯屈服准则表达式已知开始塑性变形时点的应力状态为⎥⎥⎥⎦⎤⎢⎢⎢⎣⎡--=0000151501575ij σ,试求: (1)主应力大小(2)作为平面应力问题处理时的最大切应力和单轴向屈服应力(3)作为空间应力状态处理时按屈雷斯加和米塞斯准则计算的单轴向屈服应力某理想塑性材料在平面应力状态下的各应力分量为75=x σ,15=y σ,15=xy τ,若该应力状态足以产生屈服,试问该材料的屈服应力是多少?求下列情况下塑性应变增量的比:(1)单向应力状态s σσ=1(2)纯剪切应力状态3s s στ=已知材料的真实应力应变曲线为nA εσ=,A 为材料常数,n 为硬化指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