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伦敦设计博览会趋势
- 格式:pdf
- 大小:2.69 MB
- 文档页数:6
第三讲国际会展旅游的历史和现状一、国际会展旅游发展的历史过程会展是最古老的市场形式。
已经有几千年的发展历史,发展至今,国际上的会展业已成为一个成熟的、庞大的行业。
国际会展旅游的历史主要指发达国家,尤其是欧美一些国家其会展旅游发展的过程。
会展的形式还将继续变化以适应社会、经济和贸易发展的需要。
会展旅游的发展是随着人们地理概念的拓宽、社会经济的发展而发展。
其发展过程可以划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萌芽期——集市大发展阶段(原始社会末期——19世纪中叶)正如其他行业,如工业、建筑业、交通运输业及一些新兴的行业一样,会展旅游业在这一阶段的发展是相当缓慢的,甚至可以达到忽略不计的程度。
但是在我们追溯会展旅游业的流脉时,又必须对此进行必要的交代。
会展旅游业的雏形可以上溯到原始集市。
自原始社会末期集市的出现,直到18世纪中期,在这段漫长的时期里,集市作为一种交易的场所和手段得到了迅速发展。
尤其是欧洲大陆,很多封建城邦都成为世界上大的集市贸易中心,各地的商人不远万里来到这进行商品买卖;很多文人、旅行者、艺术家等也不辞辛劳来到这里,一睹繁华绚烂。
国际展览会与博览会是经济全球化的产物。
早在中世纪时代,作为展览会前身的贸易集市就定期或不定期地在人口集中、商业较为发达的一些欧洲城市举行了。
15世纪末和16世纪初,由于“地理大发现”的进展,世界各大洲的经济及文化交流很快密切起来,形成了连接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的国际市场,展览会也形成了跨地区、跨国界的趋势,使国际会展业得以形成。
2、发展期——博览会大发展阶段(19世纪中叶——20世纪40年代初)近代意义上的展览会,起源于古代城市间定期举行的大型集市庙会,最初集中在里昂、法兰克福和莱比锡等欧洲主要城市举行。
随后,法国分别于1867、1878、1889和1900年连续四次主办了同类大规模的展览会。
由于影响大,吸引了更多的国家竞相组织承办,其中组织得最成功的世界性博览会是在维也纳、阿姆斯特丹、布鲁塞尔、圣路易斯、都灵和费城等。
一、国际会展业的开展现状及趋势会展业,又称会展经济,是一种通过举办各种形式的会议、展览或展销,以获取直接或间接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经济行为。
会展经济是一种客观存在,是社会经济开展的产物。
自18世纪中叶首届世界博览会在英国成功举办以来,会展业得到迅速开展,并成为一个新兴的产业,被世界各国所重视。
目前,会展业已开展到相当的水平,随着世界经济全球化的开展,在贸易往来、技术交流、信息沟通、经济合作及增加就业等方面发挥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一〕开展现状1.欧洲会展业开展现状欧洲是世界会展业的发源地,经过150多年的开展,欧洲会展经济在国际上规模最大,整体实力最强。
德国、意大利、法国、英国都已经成为世界级的会展业大国。
从世界上25个举办大型展会最多的国家市场分配情况看,最大的展览场馆大多集中在欧洲,绝大多数世界性大型和行业顶级展览会都在欧洲举办,专业贸易展览会约占世界总量的60%以上,其展出规模、参展商数量、国外参展比例、观众人数、贸易效果及相关效劳质量等方面,均居世界领先地位。
德国号称"世界展览王国〞,拥有23个大型展览中心,其中超过1O万平方米的展览中心就有9个。
在全球前5位的展览中心中,德国就有4个。
目前,德国展览总面积达240万平方米。
在世界几个会展业大国中,德国举办的专业性国际展会数量最多、规模最大、效益最好。
现在,德国每年要举办400多个国际展会,在全世界影响较大的210个专业性国际贸易展会中,几乎2/3(130多个)都是在德国举办的。
德国展览机构在全世界的办事机构达386个,已形成了全球化展览网络。
德国会展业鲜明特点是:许多专业性展览会都是依托城市产业而开展起来的,例如工业重镇汉诺威的工业博览会,杜塞尔多夫的国际印刷、包装展,旅游城市纽伦堡的玩具展等。
法国也是全球会展业最为兴旺的国家之一,其优势是在办综合性展览会方面。
法国每年举办1500多个展览会,其中全国性国展和国际展约为180个,具有国际性的专业贸易展有12o+左右。
理论与批评 033美术与设计 | FINE ARTS & DESIGN 2020_06原境重构与知识生成:对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的再思考鲁旸堃(芝加哥大学,伊利诺伊 芝加哥 60637)[ 摘 要 ]作为20世纪初中国艺术走向西方公众的文化事件,伦敦艺展通常被定义为中西方文化交流的里程碑,但却忽视了展览在艺术史叙事体系的作用。
展览筹备过程中,中英学者在展品甄选和展陈方式上的争议体现了学术思维、方法理论、研究范畴的差异性。
随着学术交流的日益频繁,中西方学者之间的距离在逐渐弥合,全球合作正成为主要趋势。
[ 关键词 ]中国艺术国际博览会;原境重构;知识生成;中国艺术史[ 中图分类号 ]J0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675(2020)06-0033-07收稿日期:2020-08-27作者简介:鲁旸堃(1996-),男,河南郑州人,芝加哥大学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中国艺术史、艺术博物馆学。
①关于伦敦艺展历史资料的梳理,参见王瀛三,陈卫.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记河南省博物馆首次参加的出国展览[J].中原文物,1996(03):116-119; 节泓.第一次远征——1935年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在伦敦[J].中国书画,2004(06):98-105; 胡健.斐西瓦乐·大维德与1935年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J].文物世界,2009(06):58-61; 刘楠楠.北平故宫博物院参加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史料选辑[J].民国档案,2010(03):6-14; 郭卉.国宝之旅:1935—1936年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及其上海预展[J].国际博物馆(中文版),2011,63(01):84-91; 李立.国宝海外首展研究—1935-1936年“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八十周年记[J].中国国家博物馆馆刊,2016(04):145-154; 洪振强.1935—1936年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述论[J].近代史学刊,2019(01):178-200+278-279. 关于伦敦艺展在对外文化交流中所作贡献的讨论,参见郭子杰.浅论民国时期的艺术品外交[D].南京大学,2013; Ilaria Scaglia.The Aesthetics of Internationalism: Culture and Politics on Display at the 1935-1936 International Exhibition of Chinese Art[J]. Journal of World History, 2015, 26(01):105-137; 马学东.民国时期中国美术的海外传播[D].中央美术学院,2017; 郑立君.伦敦中国艺展会与中国近代对外设计交流[J].美育学刊,2017,8(04):16-22. 1936年10月23日,南京民国政府宣布成立伦敦中国艺术国际展览会筹备委员会,决定选送文物赴英展出。
21世纪河南会展业发展态势分析与展望会展业是现代科学技术与经济发展的晴雨表,相较欧美发达国家,我国的会展业起步较晚,但是发展却较为迅速,目前会展业已经成为国民经济中成长最快、潜力最大的行业之一。
近年来,随着河南经济、交通的进步,以及大型会展场馆的建设与投入使用,会展业步入全面快速发展轨道,特别是“十二五”以来,在中原经济区、郑州航空港经济综合实验区、中国(河南)自贸区以及“一带一路”战略推进下,河南会展业依托自身的区位优势和产业基础迅速成长,不但在经济领域取得了惊人成绩,而且带动了经济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与升级,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绩。
目前,河南已经成为我国会展业十大强省之一。
一近年来河南会展业发展态势近年来,河南推行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改善会展业发展环境,培植会展业整体实力,展览场馆空前发展,硬件设施不断改善,办展数量和会展规模日益扩大,从事与会展业相关的人员队伍逐年壮大,已经跨入全国办展先进行列。
不仅如此,以省会郑州为核心,洛阳、开封、信阳、安阳、新乡等地市协同发展的中部会展经济产业带初步形成,河南会展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
(一)展览场馆空前发展河南不断增大对会展场馆及其配套设施的投资力度,目前已经具备承担国内外各类大型展会和会议的能力。
至2014年底,河南省拥有专业展览馆及多功能文体中心等大中型展馆19个,展馆面积41万平方米,能举办中小型展会的体育馆(体育中心)9个。
就整体发展来讲,河南的场馆数量建设在全国排名前十,场馆室内展览面积和总展览面积的排名也比较靠前,在中部六省中仅落后于湖北。
2016年底,郑州绿地会展城临建主体已经完工,该项目占地规模近3900亩,总规划面积100万平方米,可供展览面积约40万平方米,将打破河南没有超大规模会展场馆的现状。
(二)会展活动日益活跃“十二五”以来,河南会展业进入高速增长时期。
2013年,会展活动252场/次,展会总面积253万平方米;2014年较之上年度同比增长39.7%,达到353场/次,展会总面积同比增长43.4%,达到362.8万平方米。
国内外会展设计现状分析研究刘星+王娜+汤纯【摘要】现在的社会经济在不断发展和数字信息科学技术的发展,繁杂多样的展览活动陆续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并在人们的现代社会生活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责任和角色。
同时在人群和现代社会环境中它具有重要的引导和带头作用。
从而出现一些关于展览设计显示出来的不一样的特征,我们对展览设计做出了一些相关联的诠释,根据国内与国外的展览设计布局的具体情况做出一些详细的问卷调查和分析,以此说明一些关于现今设计会展展览现状的发展变化。
以至于可以去全面去了解和分析研究它的重要性。
【关键词】会展设计;现状;趋势现如今因为信息时代科技的发展在不断的进步着,快速的发展着,国内与国外的会展展览设计主旨和视觉效果从而也会发生相对应的变化,因此也会出现许许多多的独特的特征;会展展览设计的特点更加看中在它的全面性、特殊性;在新技术手段的冲击和表达出的情感让欣赏的人尤为推崇这种感觉,无论你是通过何种会展展览形式,展览信息都是在传递会展展览成功的这一步。
一、什么是会展设计《辞源》对“展”字的注释为:舒也、开也、审也、视也。
即打开给别人看的意思,如展览,它是静态的被动的。
展览这一形式逐渐的在影响着我们的生活,每种不同的展览方式的规范都是有很大的反差,展览它是一项较频繁出现的展览设计方式,根据国内跟国外的展览业绩平台上理解,展览被区分为单方面和整个方面。
单方面来说,会展是指展览和会议,如河南文化产业博览会、国外针织博览会等。
整个方面上来说,会展还包括各种节庆活动、体育赛事等,如2010年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61周年纪念活动等。
会展都是根据对它的了解、规划模式、展览需要的地方时间上的反差可以区分为整体性展览会、针对性展览会、世界性展览会、国外性展览会等。
按展览的动机和作用分,会展可以分为观赏型会展、教育性会展、推广型会展、交易型会展等;按展览主题和特性分,会展可分为综合型会展、专业型会展、命题型展和人文自然展;按展览的展示方式分类,会展可分为综合展览、实物展览、图片展览、演示展览等;按展览的参展地域分类,会展可分为地方展、全国展、区域性展、国际性展或出国展、国外展、国内展等;按展览的展览规划分类,会展可分为大型展、中型展、小型展或国际型展、国家型展、地方型展。
第22讲两次工业革命考点1|“蒸汽”的力量1.英国工业革命的前提和条件(1)前提:资产阶级代议制的确立.(2)条件:海外殖民扩张与掠夺,为工业革命提供了资金来源。
圈地运动的进行,促进国内市场的扩大,为工业革命提供了劳动力资源。
手工工场的发展,使技术改革和机器发明的条件成熟。
2.英国工业革命进程中的重大发明(1)1765年,哈格里夫斯发明了手摇纺纱机.(2)1782年,瓦特发明了联动式蒸汽机。
(3)1807年,美国人富尔顿发明了汽船.(4)1814年,史蒂芬孙发明了蒸汽机车。
3.第一次工业革命对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发展的影响(1)密切了国际交流,为世界市场的形成准备了物质条件。
(2)拓宽了商品市场,促进了国际间人口和资金的流动,扩大了工业文明对世界的影响。
(3)改变了世界格局,促进了资本主义世界殖民体系的形成.①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时间:19世纪中期。
②世界殖民体系形成标志:日本的“开国”、澳大利亚成为英国的殖民地、印度完全被英国控制及中国被迫“门户开放”。
(4)使自由主义原则成为国际经济交流的基本准则,使世界经济交流更加理智,信用增强,标志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成熟。
4.英国政府为适应工业社会发展的需要所采取的措施(加试题)(1)背景工业革命使英国的实力大大增强。
(2)措施①政治方面:进行了三次议会改革,建立了警察制度。
②经济方面:运用自由主义经济思想发展经济。
1776年,亚当·斯密发表《国富论》,创立自由主义经济理论。
1852年,英国议会声明自由贸易是英国的国策.③法制方面:废除阻碍经济发展的一系列旧法令,建立社会福利制度,维护资本主义自由贸易、自由竞争和自由生产的原则。
④对外政策:推行“炮舰政策”,以海军力量控制海洋,强制推行自由贸易,19世纪中期建立了“日不落帝国”,迫使全世界为英国商品打开门户。
⑤经营管理:利用大工厂制对工人进行严格管理和残酷剥削.⑥文教方面:大力兴办教育,传播科学技术.5.英国成为“世界工厂”的主要表现(加试题)(1)使英国的资本迅速增长。
走进世博会--世博会历史篇一:走进世博会走进世博会世博会,全称世界博览会(World Exposition)。
世博会是由一个国家的政府主办,有多个国家或国际组织参加,以展现人类在社会、经济、文化和科技领域取得成就的国际性大型展示会,其特点是举办时间长、展出规模大、参展国家多、影响深远,享有“经济、科技、文化领域内的奥林匹克盛会”的美誉。
博览会起源于欧洲早期的集市。
从15世纪起,欧洲诸国举办过多次有影响的大型博览会。
18世纪中后期,伴随新的技术和产品的不断出现,人们逐渐想到举办与集市相似但只展不卖的博览会。
在工业革命的推动下,英国、法国都举办了多届有影响的工业博览会,以此推动本国工业生产技术,宣传新产品。
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博览会的规模逐步扩大,参展的地域范围从一地扩大到全国,由国内延伸到国外,直至发展成为由许多国家参与的国际性博览会。
第一届真正意义上的世界博览会是1851年伦敦万国工业博览会。
按照国际展览局的规定,世博会按性质、规模、展期分为两种:一种是注册类世博会,展期通常为6个月,从2022年开始每5年举办一次;另一类是认可类世博会,展期通常为3个月,在两届注册类世博会之间举办一次。
世博会的组织机构是国际展览局(Bureau of InternationalExposition),简称BIE,总部设在巴黎。
国际展览局属政府间国际组织,其作用包括组织考察申办国的申办工作,协调博览会的日期,保证博览会的质量,规范博览会的活动等。
国际展览局目前有154个成员国(统计截至2022年7月1日)。
一、人类文明的盛会世博会是人类文明的盛会。
1851年创立的世博会在漫长的发展进程中,逐步形成了一套独特的核心价值体系。
它反映了世博会这一特定活动形式的指导思想以及区别于其他博览会的特性,体现了世博会组织机构、主办方以及参与方在发展中所形成的共同意识。
1.进步——世博精神和理念的集中体现欧洲18世纪启蒙运动以后,随着人类理性的不断提高、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后来达尔文进化论的深刻影响,“进步”成为人们追求的目标和观念。
世界现代设计史(History of Graphic Design)第一章现代设计和现代设计教育1、现代设计的概念(*名词解释)设计指的是把一种设计、规划、设想、问题解决的方法,通过视觉的方式传达出来的活动过程。
它的核心内容包括三个方面,即:计划、构思的形成;视觉传达方式;计划通过传达之后的具体应用。
以现代主义的理念贯穿整个设计过程的设计活动简称现代设计。
2、现代设计的范畴(*名词解释)(1)现代建筑设计(2)现代产品设计(3)现代平面设计(4)广告设计(5)服装设计(6)纺织品设计(7)为平面设计和广告设计服务的几个特殊的技术部门,摄影,电影与电视制作,商业插图。
3、设计与艺术的关系(*简答题)(1)从设计的发展历史来看,设计产生的历史比艺术要早,艺术是在设计的基础上进行的。
设计作为一门学科,并且将艺术与之结合,在设计发展的历史进程中,始终存在。
(2)设计的本质在于不断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要,艺术性是为实用服务的。
即使是精神性的艺术作品,它也必须建立在一定的风格、含义基础之上,而这一切必须借助于设计风格才能得以体现。
第二章工艺美术运动Art1、水晶宫(*名词解释)1851年,在英国伦敦召开了第一届万国工业博览会。
英国工程师约瑟夫·帕克斯顿运用钢铁与玻璃建造温室的设计原理,大胆的把温室结构应用在这次博览会的展厅设计中,展览大厅全部采用钢铁与玻璃结构,被称为“水晶宫”。
它开创了采用标准构件、钢铁和玻璃设计与建造的先河。
2、工艺美术运动(1)定义(*名词解释:2015、2016)起源于英国19世纪下半叶的一场设计运动。
企图通过复兴中世纪的手工艺传统,从自然形态中吸取借鉴,提倡哥特风格,从而提高设计的品位。
由约翰·拉斯金提供理论指导,由被誉为“现代设计之父”的威廉·莫里斯倡导宣传和身体力行。
(2)风格特征(*简答题:2015、2016)a.强调手工艺,明确反对机械化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