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见皮肤病的种类及症状图片、简介大全
- 格式:ppt
- 大小:1.77 MB
- 文档页数:22
看图识四病麻风疣状皮肤结核挤奶人结节副肿瘤类天疱疮躯干部散在红色和淡褐色斑块,边界清楚中央稍萎缩,表面少许鳞屑一、病史患者女 62岁。
主诉:面、颈、躯干、四肢起皮疹,伴轻度瘙痒8年。
现病史:患者8年前发现腹部一拇指甲大小的红斑伴轻度瘙痒,未经治疗皮疹逐渐扩大并延及后背、四肢。
近3年皮疹发展到面、颈部,1个月前在当地医院行病理检查未明确诊断,遂来我科就诊。
发病过程中无发热、关节痛等症状,自觉皮疹处出汗少。
既往史:既往体健,否认其它病史。
务农,5年前迁居内蒙呼和浩特市。
体格检查:一般情况良好,心、肺、腹未见异常。
皮肤科检查:面、颈、躯干、四肢散在红色和淡褐色斑块,2×3cm~10×18cm大小,边界清楚,中央稍萎缩,表面少许鳞屑。
毛发正常,眉毛未见脱落。
未触及粗大神经。
患处触觉丧失,痛、温觉正常,无运动功能障碍。
组胺试验:“三联反应”不完整。
取皮损作组织病理检查:表皮萎缩,皮突变平,真皮浅、中层可见结核样肉芽肿,神经周围可见淋巴、组织细胞浸润。
抗酸染色:阴性二、诊断诊断:麻风病(leprosy)。
诊断依据:1.患者老年,慢性病程;2.皮损特点:面颈、躯干、四肢散在红色和淡褐色斑块,边界清楚,中央稍萎缩,表面少许鳞屑;毛发正常,眉毛未见脱落;未触及粗大神经。
3.神经功能检查:患处触觉丧失,痛、温觉正常,无运动功能障碍。
组胺试验:“三联反应”不完整4.组织病理显示真皮浅中层可见结核样肉芽肿,神经周围可见淋巴、组织细胞浸润。
抗酸染色见右图。
左手背暗红色疣状增生性斑块,有脓性、浆液性渗出液一、病史患者男,61岁主诉:左手背皮损18年,逐渐加重。
现病史:18年前患者左手无名指因外伤而行截指术。
2个月后,左手背出现一个黄豆大小皮疹,缓慢增大,渐累及整个左手背,逐渐出现破溃,有渗出,伴疼痛。
曾诊断为“孢子丝菌病” “着色芽生菌病”,先后口服伊曲康唑、10%碘化钾、特比萘芬等,均无明显效果。
发病以来无发热、乏力,食欲可,二便正常。
常见皮肤病图谱大全!(图片还原症状请慎点)
吐血整理!
来源:医学之声
1、热疮(单纯疱疹)
患者口角及下颌处见四处局限性群集小水疱
2、蛇串疮(带状疱疹)
患者腰左侧皮肤出现条带状分布红斑水疱,伴灼痛
3、疣
3.1寻常疣3.2扁平疣
3.3传染性软疣
3.4跖疣
3.5丝状疣
患者有面颊总可见数个丝状赘生物并见基地窄
4、廯
4.1白秃疮
患者头皮见不规则的覆盖灰白色鳞屑的斑片
4.2肥疮
4.3鹅掌风(手廯)
患者皮肤肥厚枯槁,干裂脱屑伴瘙痒,真菌检查阳性
4.4湿脚气(足廯)
糜烂型:趾间潮湿,皮肤浸渍发白,糜烂溃疡
4.5圆廯
4.6白癜风
患者前额发际见一边界明显的纯白色色素脱失斑,白斑中的毛发也呈白色,无痛痒不传染
5、疥疮
6、湿疹
6.1慢性湿疹
7、接触性皮炎
8、隐疹(急性荨麻疹)
患者上肢突起形状各异、大小不等的红色风团
9、药疹
10、牛皮鲜
11、猫眼疮
12、白庇
13、粉刺(痤疮)
14、酒糟鼻
15、结节性红斑
16、红斑狼疮。
皮肤病种类大全-资料类关键信息项:1、皮肤病的分类感染性皮肤病过敏性皮肤病自身免疫性皮肤病遗传性皮肤病皮肤肿瘤其他类型皮肤病2、每种皮肤病的症状皮肤损害的形态伴随的自觉症状可能的并发症3、皮肤病的诊断方法临床观察实验室检查病理检查4、皮肤病的治疗原则药物治疗物理治疗手术治疗11 感染性皮肤病111 细菌性皮肤病脓疱疮:表现为皮肤上出现脓疱,周围有红晕,可伴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细菌培养。
治疗通常使用抗生素外用或口服。
毛囊炎:毛囊部位的红肿、疼痛,中央可出现脓头。
多由金黄色葡萄球菌感染引起。
治疗包括保持皮肤清洁、外用抗生素软膏等。
疖和痈:疖是单个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痈则是多个相邻毛囊及其周围组织的急性化脓性炎症。
表现为局部红肿、疼痛剧烈,伴有发热等全身症状。
治疗以切开引流、抗生素治疗为主。
112 病毒性皮肤病带状疱疹: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沿神经分布区域出现红斑、水疱,伴有明显的神经痛。
诊断依据典型症状和实验室检查。
治疗包括抗病毒、止痛、营养神经等。
单纯疱疹:好发于皮肤黏膜交界处,如口唇、鼻孔周围,表现为群集性小水疱,易复发。
治疗使用抗病毒药物外用或口服。
113 真菌性皮肤病手癣、足癣:表现为皮肤红斑、脱屑、水疱、瘙痒等。
通过真菌镜检或培养确诊。
治疗使用抗真菌药物外用或口服。
体癣、股癣:皮损呈环状或半环状,边缘隆起,中央消退。
诊断和治疗方法与手足癣类似。
12 过敏性皮肤病121 湿疹急性湿疹:红斑、丘疹、水疱、渗出等,瘙痒剧烈。
病因复杂,可能与过敏、遗传、环境等因素有关。
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
治疗包括避免诱因、外用糖皮质激素、口服抗组胺药等。
亚急性湿疹:红肿减轻,渗出减少,仍有丘疹、鳞屑、瘙痒。
治疗方法与急性湿疹类似,但药物强度可能有所调整。
慢性湿疹:皮肤增厚、粗糙、苔藓样变,瘙痒持久。
治疗需要长期坚持,内外兼治。
122 荨麻疹急性荨麻疹:突然发生的风团,瘙痒明显,可自行消退。